标题:卷五百七十一 ◎乐部九 内容: ○歌二   《家语》曰:孔子厄於匡,谓子路曰:"汝歌,予和汝。 "子路弹剑,孔子和之。 曲终,匡人解甲。 又曰: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霸,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锦而舞容玑,及文马四十。 季桓子受女乐,君臣淫荒,三日不听国政,郊至又不致膰(祭肉名也。 )俎於大夫。 孔子遂行,作歌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死败。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   《吕氏春秋》曰:管子得於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 齐皆讴歌而引。 管子恐鲁之止而杀己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歌,汝为我和。 "其和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远。 管子可谓能因矣,役人得其所欲,己亦得其所欲。 以此术也,是用万乘之国,其霸犹少。 又曰:周申喜亡其母,闻乞人歌於门下而悲之,动於颜色,自见而问焉何故。 而乞与之语,乃是其母也。 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体而分,得同血气与而异息。 若莽草之华实,树木之有根心,离处而通,忧思相感也。 又曰:禹年三十未娶。 有行涂山,恐时日暮。 吾娶必有应也。 乃有白狐九尾而造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其证也。 "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家成室,我都彼昌。 "禹因娶涂山女。 《吴越春秋》曰:《采葛》,越之妇人伤越王用心,乃作《若何之歌》,辞曰:"尝胆不苦味如饴,令我采葛以作丝。 "   又曰:越王入吴,与诸大夫别於浙江,遂登船径去,终不反顾。 越王夫人乃据船而哭,顾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 哭讫,即承之以歌,其辞曰:"仰飞鸟兮乌鸢,何居食兮江湖。 水中虫子曰虾,去复反兮呜呼。 始事君兮去家,终我命兮君都。 终来遇兮何辜? 离我国兮入吴,妻为婢兮夫为奴。 岁遥遥兮难极,冤痛悲兮心恻,呜呼哀兮忘食。 "   《越绝书》曰:伍子胥走,至吴江上,见渔者,曰:"来渡我。 "渔者知其非恒人也,欲往渡之,恐众人知之,即歌而往过之曰:"日炤炤侵以施,与子期甫芦之石奇。 "子胥从。 复歌曰:"心中悲,曰巳施,子可渡何不出为? "船到即载,入船即伏。 《战国策》曰:齐人冯谖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笑而受之。 有顷,倚柱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又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   《魏氏春秋》曰:阮籍少时游苏门山,有隐者,籍对之长啸,苏门生莞尔而笑。 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 籍乃假苏门生之论,以寄所怀。 歌曰:"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 "又歌曰:"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霣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 "   《帝王世纪》曰:舜恭已无为,歌《南风之诗》,诗曰:"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人之财兮。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人之愠兮。 "   《尚书大传》曰:维五祀奏锺石,论人声,(始欲改尧乐。 )及乃鸟兽咸变於前。 (百兽率舞之属。 )秋养耆老而春食孤子,乃浡然《招》乐,兴於大麓之野。 报事还归二年,讠荧然乃作《大唐之歌》。 (讠荧犹灼也。 大唐之歌,美尧之禅也。 )歌者三年,昭然乃知乎王世,明有不世之义。 《招》为宾客而《雍》为主人。 (招、雍皆乐音名也。 宾人奏招,主人入奏雍也。 )始奏《肆夏》,纳以《孝成》。 (始谓尺入时也。 纳谓荐贤时也。 肆夏、考成皆乐章名也。 )舜为宾客而禹为主人,(舜既使禹摄天子之事,於祭祀避之,居宾客之位。 献之以酒则为亚贤也矣。 )乐正道赞曰:"尚考太室之义,唐为虞宾,(尚考犹言古考,谓往时也。 太室,明堂之中央室也。 义当为仪。 仪,礼也。 谓祭大室礼,先为舜,宾之也。 )至今衍於四海。 (衍犹溢也。 言舜之禅天下至於今,其德义溢满四海也。 )成禹之变,垂於万世之后。 "帝乃唱之曰:"卿云烂兮,(和气之明者也。 )礼缦缦兮,(教化广远。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言明明相代。 )八伯咸进稽首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於一人。 "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施于论乐,配天之灵。 迁於贤圣,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 "於时八风循涌,卿云丛丛。 蟠龙偾信於其藏,蛟鱼跃踊於其渊。 鱼{敝龟}咸出于其穴,迁虞而事夏也。 《孔丛子》曰:叔孙氏之车子鉏商,樵於野而获麟焉,众莫之识,以为之不祥,弃之五父之衢。 冉有告曰:"麋而肉角,岂天之妖乎? "夫子曰:"今何在? 吾将观焉。 "遂泣曰:"予之於人犹麟,仁兽出而死,吾道穷矣。 "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   又曰:哀公使以币如卫迎夫子,而卒不能官,故夫子而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山施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迷而不复,自婴屯蹇! "   又曰:楚王使奉金帛聘夫子。 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於是行矣。 "遂请见,问夫子曰:"太公勤身苦志,七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 "夫子曰:"许由,独善身者也;太公、兼天下者也。 然今世无文王之君,虽有太公,孰识之哉? "乃歌曰:"大道隐兮礼有基,贤人窜兮将待时,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   《说苑》曰:曾子耘瓜而误斩其根,曾晳怒,援大杖击之。 曾子仆地,有顷乃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於大人,大人得无疾乎? "退屏鼓琴而歌,令曾晳听其歌声而和。 《庄子》曰:孔子穷於陈、蔡之间。 七日不火食,藿羹不糁,颜色甚惫,而歌於室不辍。 又曰:子桑户、孟子反、禽张三人相与友。 有间而子桑户死,相和而歌。 子贡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二子相视而笑:"是恶知乎礼意也。 "   又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不哭亦足矣,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人且偃然寝乎巨室,而我哭之,是不通乎命,故止也。 "   又曰:曾子居卫,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履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夏侯玄《辨乐论》曰:昔伏羲氏因时兴利,教民田渔,天下归之,时则有《网罟之歌》。 神农继之,教民食穀,时则有《丰年之咏》。 黄帝备物,始垂衣裳,时则有《龙衮之颂》。 《古今乐录》曰:周文王时,凤凰衔书而至,文王乃作歌。 又曰:尧郊天地祭神在座上有响,诲尧曰:"水方至,为宫,命子救之。 "尧乃作歌。 又黄帝、尧之世,民乐无事,击壤之欢,庆云之瑞,因以作歌。 又曰:《白日落西山歌》者,沈攸之发荆州,未败之前,思归京师所作歌也。 又曰:《莫愁乐》者,亦因《石城乐》而有此歌。 石城西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且石城乐和,中有忘愁声,因有此歌。 又曰:秦始皇祠水群,有黑头公从河中出,呼始皇曰:"来受天宝。 "乃与群臣作歌。 又曰:昔炎帝时,有娥之覆以玉筐,少选视之,燕遗二卵五色,北飞,逐之不及。 二女作歌,始作北音。 夏孔甲田於东阳,迷入民室。 主人方乳,曰:"后来大吉。 "或曰:"不胜之子必有殃。 "孔甲取其子归,曰:"为余子,谁敢殃之? "及成人,幕动折斧,被斩足,孔甲为作《斧斤之歌》,始为东音。 周昭王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 涉汉梁败,王及祭公殒於汉中。 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祭公。 周公候之于西翟,实为长公。 殷慗甲从宅西河,追思故处,始作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 此盖四方之歌也。 又曰: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 尧时,为布衣,徒步,不与远方交通,衣食财得自足。 夏则巢居,冬则穴处。 无杯杅,每以手捧水而饮之。 人有见其饮无杯,以瓢遗之,许由受以操,饮毕辄挂於树枝。 风吹树,瓢摇动,历历有声。 许由尚以为繁扰,取而弃之。 以清节约闻於尧。 尧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 於是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 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 放发一优游,所以安已不惧,非以贪天下也。 "使者有愧,还以状报尧。 尧知许由不可动,亦已矣夫。 於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 樊坚见由方且洗耳,问之:"耳有垢乎? "由曰:"无垢,闻恶语耳。 "坚曰:"何等语者? "由曰:"尧聘吾为天子。 "坚曰:"尊位何为恶之? "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劣当作九州伍长乎? "於是樊坚方且饮牛,闻其言而去,耻饮子之下流,於是许由名布四海。 尧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山川丽崎,万物还普。 日月运照,靡不记睹。 游放其间,何所却虑。 叹彼唐尧,独自愁苦,劳心九州,忧勤后土。 谓余钦明,传禅易祖,我乐如何,盖不盼顾。 河水流兮缘高山,甘瓜施兮弃绵蛮,高林肃兮相错连,居此之处傲尧君。 "其后许由死,遂葬于箕山。 又曰:周太伯者,周太王古公之长子也。 古公有子三人,长者太伯,次者虞仲,少者季历。 季历之子名昌,昌即文王也。 古公寝疾将死,国当有传,心欲以传季历,乃呼三子谓曰:"我不起此病,继体兴者,其在昌乎? "太伯见太王传季历,於是太伯与虞仲俱去。 被发文身以变形,托为王采药。 后闻古公卒,乃还奔丧,哭於门外,示夷狄之人不得入王庭。 於是季历谓:"太伯长子也,伯当立,何不就? "太伯曰:"吾生不供养,死不饭含,哭不临棺。 不孝之子,焉得继父乎? 断发文身,刑馀之人也,戎狄之民也。 三者除焉,何可为君矣? "季历垂涕而留之,终不肯止。 遂委而去,到江海之涯,吟咏优游,仰览俯观,求膏腴之处,遂适于吴。 率以仁义,化以道德。 荆越之人,移风易俗,成集韶夏,取象中国,乃太伯之化也。 是后,季历作哀慕之歌章曰:"先王即徂,长霣贤异都。 哀丧腹心,未写中怀。 追念伯仲,季我何如? 栝桐萋萋,生於道周。 宫馆徘徊,台阁既除。 何为远去,使此空虚。 支骨离别,垂思南隅,瞻望荆越,涕泪交流。 伯兮仲兮,逝肯来游,自非二人,谁诉此忧? "   又曰:拘羑里者,谓纣拘文王於羑里也。 文王未能政,候时修道德,百姓亲附。 文王有子,其二子皆圣。 是时崇侯虎与文王列为诸侯,德不及文王,常疾之。 乃谮文王於纣曰:"西伯昌,圣人也。 长子发,仲子旦,皆圣。 三圣合谋,将不利於君。 君宜虑之。 "纣曰:"冠虽敝,宜加於上;履虽新,宜处於下。 文王虽圣,安可克我? "崇侯谮文王至十,纣用其言,乃徙文王於羑里,欲杀之。 於是文王四臣太颠、宏夭、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往见文王。 文王为矉:反目者,纣之好色也;拊桴其腹者,言欲得奇宝也;蹀躞其足者,使疾迅也。 於是乃周流海内,经历丰土,得美女二人,水中太宝,白马朱鬛,以献於纣,陈其中庭。 纣见之,仰天而叹曰:"嘻哉! 此谁宝? "散宜生趋而进曰:"是西伯之宝,以赎刑罪。 "纣曰:"於寡人何其厚也。 "立出西伯。 纣谓宜生:"谮岐侯者,长鼻决耳也。 "宜生还,以状告文王,乃知崇侯虎谮之。 文王在羑里时,演八卦以为六十四,作郁尼之辞。 据於石,困於蒺藜,乃申愤以作歌章曰:"殷道溷溷,浸浊烦兮。 丹紫相合,不分别兮。 迷乱声色,信谀言兮。 〈门滔〉々之虎,使我蹇兮。 幽闲牢狱,谁其言兮? 无辜桎梏,谁所宣兮? 遘我四人,皆忧勤兮。 得此珍玩,且解大患兮。 仓皇迄命,遗后昆兮。 作此象变,兆在昌兮。 钦承祖命,天不丧兮。 遂临下土,在圣明兮。 讨暴除乱,诛逆王兮。 "   又曰:庄周者,齐人也。 明笃学术,多所博达。 进准见,方来却睹未发。 是时齐涽王好为兵事,习用干戈。 庄周儒士,不合於时。 自以不用,行欲避乱,自隐於山岳。 后有达庄周於涽王,遣使赍金百镒以聘相位,周不就。 使者曰:"金,至宝;相,尊官,何辞之为? "周曰:"君不见夫郊祀之牛,衣之以朱采,食之以禾粟,非不乐也。 及其用时,鼎镬在前,刀俎列后,当此之时,虽欲还就孤犊,宁可得乎? 周所以饥不求食,渴不求饮者,便欲全身远害耳。 "於是重谢,使者不得已而去。 后引声歌曰:"天地之道,近在胸臆;呼噏精神,以养九德。 渴不求饮,饥不索食;避世俟道,志洁如玉。 卿相之位,难可宜当。 岩岩之石,幽而清凉,枕块寝处,乐在其央,寒凉回固,可以久长。 "   杨泉《物理论》曰:始皇起骊山之冢,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 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晡。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   《世说》曰: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歌》,汝颇能不? "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帝悔之。 《琴操》曰:王昭君,齐国王襄汉元帝时献入后宫。 帝以妻单于,昭君心念乡土,乃作怨旷之歌曰:"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有鸟爰止,集于苞桑。 既得升云,游倚惟房。 志念幽沉,不得颉顽。 我独伊何,改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7 17:44:2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