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七十七 ◎乐部十五 内容: ○琴上   《说文》曰:琴,禁也。 神农所作。 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 《毛诗·关雎》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注曰:宜以琴瑟友乐之。 笺云:贤女乃与琴瑟之志同也。 )   又《鄘·柏舟·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又《甫田·车辖》曰: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笺云:御群臣使之有礼,如御四马騑騑然使之均调缓急和也。 )   又《缁衣·鸡鸣》曰: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礼记·曲礼》曰:先生书箧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 又《曲礼下》曰:士无故不去琴瑟。 又《明堂位》曰:拊搏玉磬,揩击大琴、中琴,四代之乐器也。 又《檀弓上》曰:子夏既除丧而见,(见於孔子。 )与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里裆人心。 )作而曰:"哀未忘也。 "子张既除丧而见,与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也。 "   又《檀弓上》曰: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 (弹琴以彻哀也。 )   又曰: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又《杂记》曰:下大功至辟琴瑟。 《周礼》曰:云和之琴,冬至日,於地上圆丘奏之。 空桑之琴,夏日至,於泽中方丘奏之。 龙门之琴,于宗庙奏之。 《左传》曰:初,穆姜使择美槚,自以为榇与颂琴。 又曰: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其族,曰:"伶人也。 "与之琴,操南音。 公曰:"君子也。 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   又曰:初,卫侯有嬖妾,使师曹诲之琴。 师曹鞭之,公怒,鞭师曹三百。 《尔雅》云:大琴曰离,二十弦,或传此是伏羲所制。 《周书》曰:邹忌以鼓琴见齐威王,威王悦之,舍之右室。 须臾,王自鼓琴,邹忌推户,久曰:"善哉! 鼓琴也。 "王勃然不悦,去琴按剑,曰:"夫子见之未察,何以知其善? "忌曰:"大弦浊以温,小弦廉折以清,推之深而释之舒,均谐以鸣,大小相盖,回邪而不相害,是知其善。 "忌复曰:"不独语音。 夫治国家,弭人民,皆在其中。 "王又勃然不悦,曰:"若语五音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 若治国家、弭人民、皆在其中,又何为丝桐之间? "忌曰:"大弦急以温者,君也。 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推之深释之舒者,刑罚审也。 均谐以鸣者,政令一也。 大小相盖、回邪不相害者,上下和鸣,吏民相亲也。 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 连而径者,所以存亡。 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 治国家,弭人民,无若乎五音者矣。 "王曰:"善。 "忌见三月而受相印。 淳于髡谓忌曰:"髡有愚志,愿陈诸前。 "忌曰:"谨受教。 "髡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忌曰:"谨受命,请无观。 "髡曰:"狢膏棘轴,所以为猾,然而不能运方穿。 "忌曰:"谨受命,请事左右。 "髡曰:"弓胶腊幹,所以为势,然而不能传合疏远。 "忌曰:"谨受命。 请谨自抚附万民。 "髡曰:"狐裘虽弊,不可补以黄犬之皮。 "忌曰:"谨受命,谨请择君子无亲小人。 "髡曰:"大车无毂不能载常任,琴瑟无轸不能成五音。 "忌曰:"谨受命,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 "髡说毕,趋出。 至门而眄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微言,其应我如响之应声,是人封不久矣。 "居期年,封于下邳,号曰成侯。 《史记》曰:箕子谏纣不听,而被发佯狂为奴,隐而鼓琴以自悲。 又曰:司马相如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 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 相如谬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始之临邛,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恐不得当也。 又曰:荆轲左把秦王,右揕其胸,王乞听琴而死。 召姬人鼓琴,声曰:"罗縠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王奋而去。 又曰: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琴,帝悲不能自禁,破为二十五弦。 又曰:万石君奋,年十五,为小吏。 侍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对曰:"独有母,不幸失明。 姊能鼓琴。 "高祖乃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 《东观汉记》曰:上尝问宋弘道通之士,弘荐桓谭。 谭善鼓琴,喜郑声。 上数听,悦之。 弘闻,坐府上,遣吏召谭,责问之。 谭叩头良久,乃遣。 后上令谭鼓琴,谭为之失次。 上召之,弘言其故,故不复令谭给事。 《后汉书》曰:初,蔡邕在陈留,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 客有弹琴於屏,邕在门潜听之,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 "遂返。 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至门而去。 "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遂自追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 弹琴者曰:"我向见螂螳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蝉也。 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乎? "邕叹曰:"此足以当之矣。 "   又曰:蔡邕字伯喈,陈留人。 性沉审,志好琴道,以嘉平元年入清溪访鬼谷先生所居。 山五曲,曲有幽居灵迹。 每一曲制一弄,三年曲成。 出呈马融,王元、董卓等异之。 《晋书》曰:王敬伯,会稽馀姚人。 洲渚中,升亭而宿。 是夜,月华露轻。 敬伯鼓琴,感刘惠明亡女之灵,告敬伯,就体如平生,从婢二人。 敬伯抚琴而歌曰:"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琴。 空弦益宵泪,谁怜此夜心。 "女乃和之曰:"歌宛转,情复哀,愿为烟与雾,氛氲同共怀。 "   《晋书》曰:阮瞻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 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 神气冲和,不知向人所在。 内兄潘岳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 《晋中兴书》曰:戴逵字安道。 少有文艺,善鼓琴。 太宰武陵王晞闻其能琴,使人召焉。 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 "晞怒,乃更引其兄述。 述亦能乐,闻命忻然操琴而往。 逵不乐。 当世以琴书为娱,不远千里。 《宋书》曰:萧思话领左卫将军。 尝从太祖登锺山北岭,中道有盘石清泉。 上使於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锺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 "   又曰:衡阳王义季镇京口。 长史张邵与戴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林涧甚美,颙憩于涧。 义季亟从之游,颙衣野服,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皆与世异也。 又曰:衡阳王义季镇京口,戴颙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 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 太祖每欲见之。 常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当燕戴公山也。 "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部。 颙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 又曰:陶潜不解声音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萧子显《齐书》曰:王仲雄善弹琴,当时妙绝。 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王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雄。 又曰:尚书令柳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善弹琴,世称柳公双璅,为士品第一。 常自云:"马槊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 "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 《家语》曰: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 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孔子有所缪然深思焉,(缪然,深思貌也。 )有所然,高望而远眺。 (眺,见。 )曰:"丘殆得其为人矣,始近黮然黑,(黮,黑貌也。 )颀然长,(颀,长貌也。 )旷然如望羊,(旷然,用志旷远也。 望,远也。 望羊,视远。 )奄有四方,(奄同也。 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后周有四方,文王之功上也。 )非文王,其孰能为此? "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摄拱,两手薄心。 )"君圣人也。 "其传曰:《文王操》。 又曰:子路鼓瑟,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 由之不才也。 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北。 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也。 故君子之音,温和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乎心,暴厉之动不存乎礼。 夫然者,乃所以为治安之风也。 小人之音则不然,亢厉微末以象杀伐之义,中和之感不载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 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亡之风。 "   《家语》曰: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期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荡荡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庄子》曰:孔子穷于陈蔡,七日不食,弦歌鼓琴。 又曰: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父者下船而来,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欤? "   《列子》曰:瓠巴鼓琴,鸟舞鱼跃。 郑师文闻之,从师襄,三年不成。 无几,见师襄曰:"久得之矣。 "於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总至,草木成实。 秋而叩角,温风徐回,草木发荣。 夏而叩羽,霜雪交下,川池暴涸。 冬而叩徵,阳光炽烈,坚冰立散。 将终而四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醴泉涌。 《前秦录》曰:苻坚末年好色,宠幸鲜卑。 有赵整者援琴歌曰:"昔闻盟津河,千里作一曲。 此水本清白,是谁乱使浊。 "   又曰:"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阴。 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 "   《世说》曰:王子猷病笃而子敬先亡,猷问左右曰:"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以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轝临殡。 子敬好琴,故以置棺中,因大恸曰:"所谓人琴俱亡。 "于是乃绝。 《风俗通》曰:今琴长四尺五寸者,法四时五行。 七弦者,法七星。 大弦为君,小弦为臣。 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刘向《列仙传》曰:子主者,不知何许人也。 言宁先生雇我一百馀年,不还,直诣江都王,陈辞:先生居龙首弹琴,是我邻家九代孙。 《琴操》曰:伏羲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 广六寸,象六合也。 文上曰池,下曰岩,池水平也。 前广后狭,象尊卑也。 上圆下方,法天地。 五弦,官也,大弦,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臣也,清廉不乱。 文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傅玄《琴赋叙》曰:齐桓有鸣琴曰号锺,楚庄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蔡邕焦尾有相如政取古名曰琴耳,无其事也,不异号锺。 )   《世说》曰:顾彦先平生好琴,死后置琴床上。 张翰直上床弹琴,不与孝子语而去。 《语林》曰:嵇中散夜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面甚小,斯须转大,遂长丈馀,单衣革带。 嵇见之既熟,乃吹灯灭之,曰:"耻与魑魅争光。 "   阮籍《乐论》曰:汉桓帝闻楚琴,凄怆伤心,倚户而悲,慷慨长息,曰:"善哉! 为琴若此而足矣。 "   《说苑》曰:应侯与贾子坐闻鼓琴声,应侯曰:"今日琴一何悲也? "贾子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之悲耳。 因张者,良材也;调下者,官卑也。 取夫良材而卑之官,安能无悲乎? "应侯曰:"善。 "   扬雄《琴清英》曰:晋王谓孙息曰:"子鼓琴能令寡人悲乎? "息曰:"今处高台邃宇,连屋重户,藿肉浆酒,倡乐在前,难可使悲者。 "乃谓:"少失父母,长无兄嫂,当道独坐,暮无所止,如此者乃可悲耳。 "乃援琴而鼓之,晋王酸心哀涕,曰:"何子来迟也。 "   蔡邕《女训》曰:舅姑若命之鼓琴,必正坐操琴而奏曲。 若问曲名,则舍琴兴对曰某曲。 坐若近,则琴声必闻;若远,左右必有赞其言者。 凡鼓小曲,五终则止;大曲,三终则止。 无数变曲无多少,尊者之听未厌不敢早止。 若顾望视也,则曲终而后止,亦无中曲而息也。 琴必常调。 尊者之前,不更调张。 私室若近舅姑,则不敢鼓。 独若绝远,声音不闻,鼓之可也。 鼓琴之夜,有姊妹之宴则可也。 《通礼纂》曰:尧使无勾作琴五弦。 《江表传》曰:顾雍少从蔡伯喈学鼓琴,伯喈贵异之,谓曰:"卿成必早,故以名与卿。 "雍、伯喈同名由此。 蔡邕《月令章句》曰:凡弦急则清,慢则浊。 《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韩诗外传》曰: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 有处女佩璜而浣,孔子曰:"彼妇人可与言矣。 "抽琴去其轸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 "子贡曰:"于此有琴而无轸,愿借子以调其音。 "妇人曰:"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 "子贡致其辞,孔子曰:"丘知之矣。 "   《山海经》曰:帝俊生晏龙,始为琴瑟。 又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孺帝、颛顼於此弃其琴瑟。 (郭璞曰:孺义未详也。 )   《蔡琰别传》曰:"琰字文姬,陈留人,汉左中郎将蔡邕之女。 少聪惠秀异,年六岁,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 "邕故断一弦而问之。 琰曰:"第四弦。 "邕曰:"偶得之耳。 "琰曰:"吴札观风,知兴亡之国;师旷吹律,识南风之不竞。 由此言之,何不足知也。 "   《马明生别传》曰:明生随神女入石室,金床玉几,时自弹琴,有弦五音,普奏闻於数里。 《幽明录》曰:刘琮善琴,忽得困病,许逊曰:"近蒋家女鬼相录在山石间,专使弹琴作乐,匡覃致灾也。 "琮曰:"吾常梦见女子将吾宴戏,恐必不免。 "逊笑曰:"蒋姑相爱重,恐不能相放耳。 以为诔之,今去当无患也。 "琮渐差。 《文士传》曰:嵇康临死,颜色不变,谓其兄曰:"向以琴来不? "兄曰:"已至。 "康取调之,为《太平引》,曲成,叹息曰:"《太平引》绝於今日耶! "   《搜神记》曰: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其爆声,曰:"此良桐也。 "因请之,削以为琴,而烧不尽,因名燋尾琴,有声也。 扬雄《琴清英》曰: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齐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 舜弹五弦之琴,而天下治;尧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7 18:13:2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