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九十八 ◎文部十四 内容: ○符   《说文》曰:符,信也。 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释名》曰:符,付也。 书所敕命於上,付使传行之。 《文心雕龙》曰:符者,孚也。 征召防伪,事资中孚。 三代玉瑞,汉世金竹。 末代从省,代以书翰矣。 《史记》曰:秦昭王破赵长平,又进围邯郸。 魏昭王之子无忌号信陵君,其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平原君数遗公子书,请救於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相属,谓公子曰:"今邯郸旦暮降秦,魏救不至,独不怜公子姊也? "公子患之,过候嬴问。 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姬为公子死无所辞。 公子诚一开口,以请如姬,姬必许诺。 "公子从其计。 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遂矫魏王令,夺晋鄙兵进击秦,秦军遂解。 又曰:吕不韦说华阳夫人,请立子楚。 夫人然之。 承太子问,从容言子楚质於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 乃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 愿得子楚立以为嫡嗣,以托妾身。 "安国君许之。 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嫡。 《汉书》曰:文帝二年九月,初与郡守相为铜虎竹使符。 (应邵曰:银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郡合符,符合乃听之。 竹使以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 张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 )终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与军繻,(张晏曰:繻音须。 繻,符也。 书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 臣瓒以为汉出入关用传,犹今之过所。 )军弃繻而去。 后为使,建节东出关。 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   《后汉书》曰: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 杜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 旧制发兵以虎符,其馀征调,竹使而已。 符策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 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 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 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 可立虎符,以绝奸端。 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 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 "书奏,从之。 《汉记》曰:延熹五年,长沙贼起,攻没苍梧,取铜虎符。 太守甘定、刺史侯辅各奔出城。 又曰:郭丹字少卿,初之长安,买符以入函谷关。 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 "后果如本心。 赤眉欲立宗室,以木札符书曰"上将军",与两空札置笥中。 大集会三老、从事,令刘盆子等三人居中央。 一人奉符,以年次探之。 盆子最幼,探得将军,三老等即皆称臣。 《隋书》曰:高祖颁青龙符於东方总管、刺史,西方以驺虞,南方以朱雀,北方以玄武。 又颁木鱼符於总管、刺史,雌一雄一。 又颁木鱼符於外官五品已上。 炀帝顾谓樊子盖曰:"朕遣越王留守东都,示以皇枝盘石。 社稷大事终以委公,特宜持重甲五百人而后出,此亦勇夫重闭之义也。 无赖不轨者,便诛锄之。 凡可以施行,无劳形迹。 今为公别造玉麟符以代铜兽。 "   《列女传》曰:楚昭贞姜者,齐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 (昭王,平王子,昭王珍也。 )昭王出游,留夫人渐台而上之去。 (渐台,水上之台。 )王闻江水大,遣使者迎夫人,忘持符。 使者至,请,夫人曰:"王召宫人皆以符令,使者不持符,妾不敢从使者而行。 "使者反取符未还,则大水至,台驰坏,夫人流而死。 王曰:"嗟乎,夫守义死不为苟,处约持信,以成其贞。 "乃号曰"贞姜"。 ○契券   《释名》曰:券,绻也,相约束绻,绻为限以别也;大书中央破别之。 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说文》曰:券,契也。 别之书以刀刻其旁也,故曰契也。 《汉书》曰:高祖微时,好酒及色。 从王媪、武负贳酒,时饮醉卧。 武负、王媪见其上有怪。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两家常折券弃责。 (以简牍为契券。 既不征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也。 )   《楚汉春秋》曰:高帝初,侯者皆书券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汉有宗庙,无绝世也。 "   《东观汉记》曰:樊重字君云,南阳人。 家素富。 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 县中称美,推为三老。 年八十馀终。 其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 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 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晋书》曰:诸王官司徒吏应给职使者,每岁先计,偕文书上道。 五十日宣敕,使使各手书书定,见破券。 诸送迎者所受,郡别校数写朱券为簿集上。 《宋书》曰:顾绰,觊之子也。 有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债。 觊之禁不能止。 及觊之为吴郡太守,出文券一大厨,悉令焚之,宣言远近,皆不须还。 绰叹懊弥日。 《唐书》曰:太宗时,东谢渠帅来朝。 东谢者,南蛮之别种也。 在黔安之东,地方千里,其俗无文书,刻木为约。 又曰:罗让为福建观察使兼御史中丞,甚著仁惠。 有以女奴遗让者,让问其所,因者曰:本某处家人,兄姊九人,皆为官所卖,其留者惟老母耳。 让惨然焚其券书,以女奴归其母。 《梦书》曰:券契为有信,梦得券契,有信士也。 《文心雕龙》曰:契者,结也。 上古纯质,结绳执契。 今羌胡征数负贩,其遗风也。 又曰:券者,束也,明白约束。 约束以备,情伪自形半分,故周称判书。 古有铁券,以坚信誓。 王褒髯奴,则券之谐也。 《战国策》曰:孟尝君使冯驩收责於薛,曰:"责毕,市吾家所寡者。 "冯驩召民,毕集,以责赐民,因烧其券。 还见孟尝君曰:"君家所寡者,义也。 臣窃矫命,舍责以赐民,此为君市义也。 "   魏子曰:仲尼无券契於天下,而德著于古今,善恶明也。 王褒《僮约》曰:蜀郡王子渊,以事到湔,寡妇杨惠舍。 惠有夫时奴名便了,子渊倩奴行酤酒。 便了拽大杖上冢颠曰:"大夫买便了时,但要守家,不要为它人男子酤酒。 "子渊大怒曰:"奴宁欲卖邪? "惠曰:"奴大忤人,人无欲者。 "子渊即决买,券之。 奴复曰:"欲使皆上券,不上券便不能为也。 "子渊曰:"诺。 "券文曰:"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资中男子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买亡夫时户下髯奴便了,决贾万五千。 奴当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晨起早扫,食了洗涤,浚渠缚落,鉏园斫陌,杜埤地,刻大枷,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居当穿臼缚帚,栽芋凿斗,织履作粗,黏雀张乌,结网捕鱼,种姜养羊,长育豚驹。 二月春分,皮椶种瓜作(音昨)。 瓠别茄,披葱,焚槎发芋。 鸡鸣起舂,兼落三重,调治马户,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 饮酒裁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用钱,推纺垩,贩椶索,绵亭,买席,往来都落,当为妇女求脂泽;转出旁蹉,牵犬贩鹅;武都买茶,杨氏池中掘荷;入市不得夷蹲旁卧,恶言丑骂;(椶栟榈也。 皮可为绳作也。 音凿。 蜀土收芋皆窖藏之,至春乃发。 马户,水门也。 蜀每落流水养鱼,欲食乃取之。 纺垩,白墡地。 蹉,市名。 武都县出名茶,杨氏池出好。 )多作刀矛,持入益州,货易牛羊,自教精慧,不得痴愚;持斧入山,断輮裁辕,若有馀残,当作俎几、木履及彘盘;焚薪作炭,礨石薄岸,治舍盖屋,削书伐牍,日暮欲归,当送乾薪两三束;四月当披,九月当获,十月拔豆,抡麦窖芋,南安拾栗、采橘,持车载辏,多取蒲苎,益作绳索;雨堕无所,为当编蒋、织薄,植种桃、李梨、柿、柘、桑,三丈一树,八树为行,果类相从,从横相当;果熟收敛,不得吮尝;犬吠当起,惊告邻里,枨门柱户,上楼击鼓,持盾曳矛,还落三周;勤心疾作,不得遨游;奴老力索,种莞织席,事讫休息,当舂一石;夜半无事,浣衣当白;若有私钱,主给宾客,奴不得有奸私,事当关白,奴不听教,当笞一百。 "读券文適讫,辞穷诈索,仡仡叩头,两手自缚,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 审如王大夫言,不如早归黄土陌,蚯蚓钻额。 早知当尔,为王大夫酤酒,真不敢作恶也。 "(輮,车辋也。 礨石,竹笼盛石以薄岸也。 豕槃,猪槽也。 南安县出摽扌龠。 麦,种麦也。 十月民输租载辏有利也。 汉时官不禁报怨,民家皆作高楼致其上,有急则上楼,击以告邑里令救助也。 )   石崇《奴券》曰:余元康之际,至在荥阳东住,闻主人公言声大高。 须臾,出趣吾车,曰:"公府当怪吾家哓哓邪? 中买得一恶羝奴,名宜勤。 身长九尺馀,力举五千斤,挽五石力弓,百步射钱孔。 言读书,欲使便病。 日食三斗米,不能奈何。 "吾问公卖不,公喜,便下绢百匹。 间谓吾曰:"吾胡王子,性好读书。 公府事一不上券,则不为。 "公府作券文曰:"取东海巨盐,东齐羝羊,朝歌浦荐,八板〈片兆〉床;负之安邑,梨栗之乡,常山细缣,赵国之编,许昌之总,沙房之绵。 作车当取高平荚榆之毂,无尾髑髅之状,太良白槐之辐,河东茱萸之辋。 乱栉桑辕,太山桑光,长安双入白乌钉锁,巧手出於上方。 见好弓材,可斫千张。 山阴青槻,乌嗥柘桑。 张金好墨,过市数蠡。 并市豪笔,备即写书。 嗥角帻道,金案玉碗。 宜勒供笔,更作多辞。 "乃敛吾绢而归。 《邵氏家传》曰:邵仲金好赈施。 年八十一,临卒,取其贷钱物书券,自於目前焚之,曰:"吾不能以德教子孙,不欲复以贿利累之。 "及贷者还钱,子孙不受,曰:"不能光显先人,岂可伤其义乎? "   ○铁券   《东观汉记》曰:桓帝延熹八年,妖贼盖登称太皇帝,有璧二十,珪五,铁券十一。 后伏诛。 《晋中兴书》曰:初,闵帝在关中,与氐羌破铁券,约不役使。 又曰:应詹督天门等郡。 天门、武陵谿蛮并反,詹诛其魁帅,馀皆当降。 自元康以来,政令不洽,谿蛮怀化,数郡无忧。 其后州郡所有败,惟詹独保之一境。 《三国典略》曰:梁任果降同。 果字静蛮,南安人也。 世为方隅豪族,仕於江左,志在立功。 太祖嘉其远来,待以优礼。 后除始州刺史,封乐安公,赐以铁券,听世传袭。 又曰:侯景围台城,陈昕说范桃棒,令率所领二千人袭杀王伟、宋子仙,带甲归降,桃捧许之。 使昕夜入官城,密启梁主。 梁主大悦,使命纳之,并镌银券赐桃捧,曰:"事定日当封汝为河南王。 即有景众,并给金帛女乐,以报元功。 "而太子恐其诡诈,犹豫不决。 《隋书》曰:李穆累以军功进爵为伯。 从太祖击齐师於郎山,太祖临阵坠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倚,溃围俱出。 贼见其轻侮,谓太祖非贵人,遂缓之。 以故得免。 即而与穆相对泣,顾谓左右曰:"成我事者,其此人乎? "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擢授武卫将军,赐以铁券,恕其十死。 又曰:越王侗立,以段达为纳言、右翊卫大将军,摄礼部尚书,王世充亦纳言、左翊卫大将军、摄吏部尚书,元文都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亦内史令,皇甫无逸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内史侍郎,长文黄门侍郎,委以机务,为金书铁券,藏之宫掖。 於时洛阳称段达等为七贵。 《唐书》曰:李怀光既解奉天之围,不获朝见,因大怒。 德宗遣中使谕旨,加太慰,赐铁券。 怀光怒甚,投券於地曰:"凡人臣反则赐铁券,今赐怀光,是使反也。 "上遂幸梁州。 ○过所   《释名》曰:过所,至关津以示之。 或曰:传,传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也。 《史记》曰:宁成为右内史,外戚多毁成之短,抵罪髡钳。 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 而成极刑,自以不复收,於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 《汉书》曰:文帝十三年,诏除关无用传。 张晏注曰:"传,信也。 若今过所。 "李奇曰:"传,棨也。 "颜师古曰:"或用棨,或用缯帛。 棨者,刻木为合符。 "   《魏略》曰:仓慈为敦煌太守,胡欲诣国家,为封过所。 廷尉决事曰:"廷尉上广平赵礼诣雒治病。 博士弟子张策门人李臧赍过所诣洛。 还,责礼冒名渡津。 平裴谅议礼一岁半刑,策半岁刑。 "   《晋令》曰:诸渡关及乘船筏上下经津者,皆有所写一通,付关吏。 ○零丁   《齐谐记》曰:国步山有庙,又一亭。 吕思与少妇投宿,失妇。 思逐觅,见一大城,厅事一人,纱帽冯几。 左右竞来击之,思以刀斫,计当杀百馀人,馀者便乃大走。 向人尽成死狸。 看向厅事,乃是古始大冢。 冢上穿,下甚明,见一群女子在冢里,见其妇如失性人,因抱出冢口,又入抱取于先女子,有数十。 中有通身已生毛者,亦有毛脚、面成狸者。 须臾天晓,将妇还亭。 亭吏问之,具如此答。 前后有失儿女者,零丁有数十。 吏便敛此零丁,至冢口,迎此群女,随家远近而报之,各迎取。 於此后一二年,庙无复灵。 戴良字文让,失父,零丁曰:"敬白诸君行路者,敢告重罪自为积,恶致灾交天困我,今月七日失阿爹。 念此酷毒可痛伤,当以重币缯用相赏,请为诸君说事状:我父躯体与众异,脊背伛偻卷如胾,唇吻参差不相值。 此其庶形何能备? 请复重陈其面:目鸱头鹄颈猎狗,眼泪鼻涕相追逐,吻中含纳无牙齿,食不能嚼左右蹉,似西域骆驼。 请复重陈其形骸:为人虽长甚细材,面目芒苍如死灰,眼眶臼陷如米羹杯。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8 13:17:1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