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六百四十六 ◎刑部十二 内容: ○斩   《释名》曰:斩,暂也。 暂加兵即断也。 《周书》曰:武王使尚父以士卒驰,商师大崩,商辛乃内登于鹿台之上自燔,王崩于火。 武王先入,乃射三发,而后下车,击之以轻吕,(剑名也。 )斩之黄钺,悬诸大白旗。 乃適二女之所,射之三发,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悬诸小白旗。 《左传·成上》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家语》曰:郏谷之会,齐侯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於公前。 孔子趋进,历阶而上,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荧侮诸侯者,罪应诛,请有司速加法焉。 "於是斩侏儒,手足异处。 齐侯惧,有惭色。 《史记》曰:韩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己斩,次当至信,信乃仰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悦之。 又曰:张苍坐法当斩,解衣,身长,肥白如瓠。 时王陵见而怪其美,乃言沛公,救勿斩。 《汉书》曰:王欣,济南人。 以郡县吏积功,稍迁为被(音罢)阳令。 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 绣衣御史暴胜之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 胜之过被阳,欲斩欣。 欣解衣伏锧,仰天言曰:"使君专煞生之柄,威震郡国,今复斩一欣,不足以增威。 不如时有所宽,以明恩贷,令尽死力。 "胜之壮其言,贳不诛,因与相结厚也。 《东观汉记》曰:任光字伯卿,初为乡啬夫。 汉兵攻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斩而夺之。 会光禄勋刘赐適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 《后汉书》曰:赵王在长安,为赤眉所得,赤眉欲斩之。 白马从事见赵王仪状须眉美好绝众,护而活之。 又曰:献帝疾愈,大会未央殿。 董卓朝服升车,而马惊坠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 乃陈兵夹道自垒及宫,左骑右步屯卫周匝,令吕布扞前后。 王允乃与士孙瑞密表其事,使瑞自书诏以授布,令骑都尉李肃与同心勇士七十馀人伪着卫士服於北掖门内以待卓。 阻喃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 吕布劝令进,遂入门。 肃以戟刺之,卓衣甲不入,伤臂坠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 "布曰:"有诏讨贼臣。 "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耶! "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煞之。 驰赍赦书,以令宫陛内外,士卒皆称万岁。 《魏略》曰:京兆鲍出,字文才。 值世饥饿,出觅食。 后啖入贼以绳贯其母手掌驱去,出走追斩贼,得其母还。 《魏志》曰:于禁字文则。 昌犭希叛,太祖遣禁征之。 禁急进攻,犭希与禁有旧,诣禁降。 诸将皆以为犭希己降,当送太祖也,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先围而后降者不赦。 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 犭希虽旧交,禁可失节乎? "自临与犭希诀,霣涕而斩之。 郡中震栗,无求不获。 又曰:夏侯玄雅量弘济,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 又曰:邓艾父子既囚,锺会至成都,先送艾然后作乱。 会己死,本营将士追艾槛车迎还。 卫瓘遣田续等讨艾,遇於绵竹西,斩之。 《蜀志》曰:魏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 直诈延曰:"夫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 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后为马岱所斩。 又曰:刘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通先主。 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阳琛,责以无礼,斩之。 又曰: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日大事垂可立功,如何释此去乎? "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退以白璋,发其谋。 於是璋收斩松。 《晋书》曰:楚王玮既诛汝南王亮、卫瓘,寻又诏解严云"玮矫诏",解严斩刑。 玮临死,出其怀中青纸诏,以示监刑尚书刘颂,流涕言:"此诏书也,奉此而行,谓为社稷。 今更为罪,托体先帝,授枉如此,幸见申列。 "颂亦歔欷,不能仰视。 又曰:荀晞字道将,河南山阳人。 为兖州刺史,断决如流,人不敢欺。 以从母子为都护,犯法,晞斩之。 既而素服哭曰:"煞汝者,兖州刺史。 哭弟者,荀道将。 "以严刻斩戮,号曰屠伯。 后为石勒所煞。 又曰:石闵仕伪赵,石鉴为侍中、录尚书事。 鉴使石苞夜诛闵,不克,反为闵攻煞。 鉴苞等煞胡人,胡人斩关逾城,不可胜数。 闵知胡人不为己用,颁令下每人斩一胡,文官赐爵一级,武官立拜牙门。 于时,一日之中,斩胡万人。 於是鼻高多须滥死者甚众,胡人死至二十馀万。 又曰:皇甫谧字子方,少遵父操。 永嘉中,博士徵不起,避乱荆州,闭门居,未尝入城府。 蚕而后衣,耕而后食。 南土人士咸尊敬之,刺史陶侃礼之甚厚。 王敦弟王廙代侃,廙至荆州,大失物情,百姓叛,廙大行诛戮立威,以方回为侃所礼,责其不来诣己,乃收而斩焉。 荆土华夷莫不流涕。 《三十国春秋》曰:丙寅,丞相府斩督运令史淳于伯于建康,於是以刀拭柱,血逆流上二丈三尺,下四尺五寸,其直如弦。 《后魏书》曰:段晖从世祖至长安,有人告晖欲南奔。 世祖问曰:"何以知之? "告者曰:"晖置金於马鞯中,不欲逃走,何由尔也? "世祖密遣视之,果如告者之言。 斩之於市。 《齐书》曰:庾弘远字士操,清实有士誉,仕齐为江州长史。 刺史陈显达举兵败,斩於朱雀航,将刑,索帽着之,曰:"子路结缨,吾不可以不冠而死。 "   又曰:陈显达起兵,官军继至。 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为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於篱侧,血涌湔篱,似淳于伯之被刑也。 崔鸿《前赵录》曰:卜栩隐于龙门山,尝与郭璞论《易》,栩曰:"吾大厄在四十一,亦未见子之令终。 璞曰:"戮吾祸在江南,不在此也。 "镇北靳冲攻太原不克,归罪於栩,辄斩之。 刘聪大怒曰:"此人朕所不得加刑,冲何人哉! "遣御史丞诰衍持节斩冲也。 《隋书》曰: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俗云利於官。 上以为厌蛊,将斩之。 苏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 "上怒甚,谓绰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 "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煞臣,不得煞辛亶。 "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 "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 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汉新事》曰:奉车都尉窦固征匈奴,骑都尉秦彭副。 固令彭别屯,彭擅斩军司马。 固奏秦彭不由督率贼煞人。 公卿议,皆以为固议是。 公府掾郭躬以为彭得专斩人。 上曰:"军正校尉一统督,何以得专煞? "躬对曰:"一统将者,谓在部曲也。 今彭别将兵,军事至急,势不得关督将。 "有诏躬上殿,令尚书令与公卿杂难躬曰:"督将授斧钺称令,故得擅行法,都尉别得行军法,何以明之? "躬对曰:"军正校尉别将兵,假斧钺即得专军法。 "难者曰:"今不假,故不得擅煞。 "躬曰:"汉制:假棨戟以当斧钺。 "议者皆屈,上从之。 《晋朝杂事》曰:夜遣通事令史张林、黄门令史骆休开神虎门,迎故太傅赵王至太极前,召收中书监张华、侍中朝讠必、尚书斐頠、解结,侍郎杜斌等,斩之於东锺下。 华等大呼,自称忠臣。 张林诘之曰:"公等知太子无罪,何不谏? 谏若不从,何不去也? "遂斩之。 《华阳国志》曰:王濬自成都帅水陆军及梁州,又率七万人伐吴。 临发,斩牙门将李延。 延,所爱将也,以争骑斩之,众莫不肃。 《商君书》曰:晋文公将欲明刑以亲百姓,颠颉后至,吏请其罪。 君曰:"用事焉。 "吏遂继颠颉之首以徇。 晋国之士皆惧。 曰:"颠颉之有宠,斩以徇,而况我乎! "   《韩子》曰:禹遇诸侯会稽之上,防风后至,禹斩之。 王韶《孝子传》曰:周青,东郡人也。 母患积年,青扶侍左右,五体羸瘦。 村里乃敛钱营助汤药,母痊,许嫁同郡周小君。 小君疾,未获成礼,乃求见青,属累父母,青许之。 俄而命终,青供养为务。 十年中,翁姑感之,劝令更嫁,青誓以匪石。 翁姑并自煞,女姑告青害煞收考,遂以诬款,七月刑青於市。 青谓监煞者曰:"乞树长竿系白幡,青若煞翁姑,血入泉;不煞,血上天。 "既斩,血乃缘竿上天。 ○枭首   《传》曰:叔孙昭子煞竖牛,投其首於宁风棘上。 《汉书》曰:三族:令先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谓之具五刑。 又曰:汉王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 又《五行志》曰:江充掘巫蛊太子宫,太子乃斩充,举兵与丞相刘屈厘战,太子败走,自煞。 明年,屈厘复坐祝诅腰斩,妻子枭首。 《续汉书》曰:张济为河南令,中常侍段珪奴乘犊车于道,济即收捕枭首,悬尸珪门也。 《后魏书》曰:宋鸿贵为定州北平府参军,送戍兵於荆州,坐取兵绢四百匹。 兵欲告之,乃斩兵十人。 又疏凡不达律令,见律有枭首之非,乃生断兵手,以水洗,然后斩决。 寻仔撄法,时人哀兵之苦,叹鸿贵之硬蘙。 《廷尉决事》曰:河内太守上民张太有狂病。 病发,煞母弟,应枭首。 遇赦,议不当除之,枭首如故。 ○弃市   《礼》曰:刑人於市,与众弃之。 《史记》曰:秦皇平六国,制天下藏诗、书及偶语弃市。 《汉书》曰:中元二年,改磔曰弃市。 (应劭曰:先诸死刑皆死之市,令改曰:弃市,自非妖道,不复磔也。 )   又曰:窦婴矫先帝诏,当弃市。 婴阳病痱,不食欲死。 或闻上尾窐煞婴,复食治病。 《晋书》曰:范坚迁尚书右丞。 时廷尉奏殿中吏劭广盗官幔二张,合布三十匹,有司正刑弃市。 广二子,宗年十三,云年十一,操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为奚官奴,以赎父命。 尚书朱映议,以为天下之人无子者少,事遂行,便成永制。 坚亦同映议。 又曰:咸和二年,句容令孔恢罪弃市,诏曰:"恢自陷刑网,罪当大辟。 但以其父年老而有一子,以为恻然,可特原之。 "   《隋书》曰:文帝意每尚惨急,奸回不止,京市白日公行掣盗,人间强盗亦往往而有。 帝患之,问群臣断禁之法。 杨素等未及言,帝曰:"朕知之矣。 "诏有人能纠告者,没贼家产业以赏纠人。 时月之间,内外宁息。 其后无赖之徒,候富人子弟出路者而故遗物於其前,偶拾取则擒以送官而取其赏,大抵被陷者甚众。 帝知,乃命盗一钱己上皆弃市。 行旅皆晏起早宿,天下懔懔焉。 ○考竟   《释名》曰:狱死曰考竟。 考竟者,考得其情,竟其命於狱也。 《后汉书》曰:阳嘉三年春,诏以久旱,京师诸狱无轻重,皆且勿考竟。 须得澍雨。 又曰:丹阳方储明风角,为洛阳令。 功曹是窦宪客,客为宪所风,夜煞人,断头着奁中,置厩门下,欲令储去官。 储摩死者耳连,问谁所煞。 有顷,曰:"死人言为功曹所煞。 "收功曹考竟。 又曰:向相字甫兴,性卓诡不伦,状如学道,又似狂生。 张角起,相不欲国家兴兵,便遣将河上北向读《孝经》。 贼自灭。 张让谗栩与角同心,收送黄门北寺狱考竟之。 又曰:董卓被诛,蔡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 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 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与为逆哉! "即收付廷尉,考竟其罪。 邕陈辞谢,乞黔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太尉马日磾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史,为一代典。 且忠孝素着而所坐无名之诛,无乃失名望乎? "允曰:"昔武帝不煞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祚中衰,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 既尾嫳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 善人国之纪,制作国之典,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邕遂死狱中。 《晋书》曰:王豹上书劝齐王冏与成都王颖如分陕之利。 会长沙王乂至,于冏案上见豹笺,谓冏曰:"小子离间骨肉,何不铜驼下打煞。 "冏既不能嘉豹之策,遂纳乂言,乃奏为臣不忠、不顺、不义,辄都街考竞,以明邪正。 豹将死,曰:"悬吾头大司马门,见兵之攻齐也。 "众庶冤之。 俄而冏败。 《三国典略》曰:齐兖州刺史武城县公崔陵恃预旧恩,颇自矜纵。 宠妾冯氏假其威刑,恣情取纳,风政不立。 为御史所劾,召收系廷尉考竞,遂死狱中。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8 17:11:3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