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良能良知,通行天下 内容: 良能良知,通行天下【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①。 孩提之童②无不知一爱一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一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释】①良:指本能的,天然的。 良能、良知已作为专门的哲学术语,以不译为妥。 ②孩提之童:指两三岁之间的小孩子。 【译文】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 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一爱一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 亲一爱一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 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读解】良能良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正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一样。 比如说,亲一爱一父母,尊敬兄长,这长是人的良能良知,不用教导,不用学习就知道的。 进一步推导,亲一爱一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所以,仁义也是属于人的良能良知范围。 这就又回到“仁义礼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上面去了。 由此可见,孟子为了推行仁义礼智这些儒者所崇尚的道德,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 绕过去,绕过来,从方方面面来论证,最后都落脚到仁义礼智这些天经地义的道德上面来。 由此要求人们行仁义,国君行仁政,天下成为仁一爱一礼让的大同世界。 应该说,儒者的理想是非常不错的,其主张人一性一向善,主张仁一爱一礼让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至于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是否存在,那就只有各人们心自问,体察自身,从而作出各自的回答了。 但起码的一条,亲一爱一父母,尊敬兄长,这似乎还是通行天下的伦理道德。 当然,并不排除有所谓件送不孝,大逆不道的特例,而且,越到现代,这种特例似乎越多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5-09-29 11:55: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