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六百八十 ◎仪式部一 内容: ○太常   《释名》曰:九旗之名。 日月为常。 画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 言常明。 《周礼》曰: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 又曰: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太常。 《礼记》曰:成王封周公於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是以鲁君乘大路、载孤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 又曰: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 ○旂   《释名》曰:交龙为旂。 旂,依倚也。 通以一赤色为之,无文彩。 诸侯所建也。 《尔雅》曰:有铃曰旂。 (悬铃于竿头,画交龙于旒也。 )   《诗》曰: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 又曰: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筏筏,鸾声哕哕。 《周礼》曰: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 《传》曰:臧哀伯谏曰:"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三辰,日月星也。 於旂旗,象天之明。 )   又曰: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 "(交龙为旂,周礼同姓以封。 )   ○旌   《释名》曰:析羽为旌。 旌,精也。 有精光也。 《尔雅》曰:注旄首曰旄。 (载旌处于竿头也。 )   《周礼》曰:析羽为旌。 凡军疏啜旌旗,甸亦如之。 凡输共获旌,岁时共更旌。 (取旧与新。 )   《礼记》曰:武车绥旌,(绥,垂舒之。 )德车结旌。 (不尽饰,结谓收敛之也。 )   《左传》曰:初,卫宣公烝於夷姜,生伋子。 属诸右公子,为之娶於齐而美。 公取之,生寿及朔。 属寿於左公子。 夷姜缢。 宣姜与公子朔拘伋子。 公使诸齐,将煞之。 寿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 有无父之国则可也。 "及行,饮以酒。 寿子载其旌以先。 盗煞之。 伋子至,曰:"我之求也,彼何罪? 请煞我乎! "又煞之。 又曰: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 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 "   又曰: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舞、师题以旌夏。 (旌夏,大旌也。 以大旌表识其行列。 )晋侯惧,退入於房。 去旌卒享而还。 《诗》曰: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史记》曰:苏秦说楚合从。 楚王曰:"寡人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 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 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   ○旆   《释名》曰:杂帛为旆。 以新色缀其边为翅尾也,将帅所建。 象物杂色也。 《尔雅》曰:继旐曰旆。 (续旐末为煞尾。 )   《诗》曰: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又曰:织文鸟章,白旆央央(鸟章,鸟之文章也。 央央,鲜明貌。 )   《左传》曰:晋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局,少进,马还,又惎(甚教之。 )之拔旆投衡,乃出。 又曰:晋侯伐齐。 齐登巫山以望晋师。 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与,曳柴而从之。 齐侯见之其众也。 乃归。 又曰:八月辛未,治兵,建而不旆。 (建,立旌旗,不曳其旆游也。 )壬申,复旆之。 诸侯畏之。 ○旟   《尔雅》曰:错革鸟曰旟。 《释名》曰:鸟隼为旟。 旟,举也,军吏所建,急疾走事则有称举矣。 《周礼》曰:鸟旟七斿,以象鹁火也。 《诗》曰:众维鱼矣,旐维旟矣。 大人占之,众维鱼矣。 实维丰年。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旐   《释名》曰:龟蛇为旐。 旐,兆也。 龟知气兆之吉凶,建之於后,察事宜之形兆也。 《尔雅》曰:缁广充幅长寻曰旐。 《周礼》曰:龟蛇四游,以象宫室。 《诗》曰:我出我车,于彼郊矣。 设此旐矣。 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 (旆旆,旒垂貌。 )   又曰: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幡   《释名》曰:幡,幡也。 其貌幡幡然也。 《魏志》曰:陶谦字恭祖,少孤,以不羁闻。 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戏邑中。 《宋书》曰:高祖讨卢循,战於左里。 高祖麾之,竿折,幡沉於水,众咸惧。 高祖笑曰:"昔覆舟之役亦如之,今胜必矣。 "果破贼。 ○麾   蔡邕《月令章句》曰:麾,鸟翼以为旌幢麾也。 《魏志》曰:张辽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 辽劝火战,气甚奋。 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 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旄头   《史记》曰:肽星曰旄头。 《汉书》曰:梁丘贺字长翁,宣帝祠孝昭庙,先驱旄头剑挺堕,(音地。 )首垂插泥中,(挺,引也。 剑自然引挺出也。 )刃向乘与,车马惊。 於是召贺筮之,有兵谋,不吉。 上还,使有司侍祠。 是时,霍氏外孙任宣坐逆谋反,宣子章夜玄服入庙,执戟,欲为逆。 发觉伏诛。 《东观汉记》曰:东海王强置虎贲、旄头。 应劭《汉官仪》曰:旧曰羽林郎为林旄头,放发驱,今但用营士。 《玄中记》曰:秦始皇时终南公有梓树,大数百围,荫宫中。 始皇恶之,兴毙蕙之。 天辄大风雨,飞沙石,人皆疾走。 至夜疮合。 有一人中风雨,伤寒,不能去,留宿。 夜闻有鬼来问树,言:"秦王凶暴相伐,得不困耶? "树曰:"来即作风雨击之,其奈吾何? "鬼又曰:"秦王使三百人被头,以赤丝绕树伐汝,得无败乎? "树漠然无言。 疾入报,秦皇案言伐断,中央有一青牛出,逐之入水。 秦王因立旄头骑。 挚虞《决疑录要注》曰:世祖武皇帝因会问侍臣,曰:"旄头之义何谓耶? "侍中彭权对曰:"《秦记》云,国有奇怪,触山截水,无不崩溃,惟畏旄头。 故使虎士服之,卫至尊也。 "中书令张华曰:"有是言而事不经。 臣以为壮士之怒,发踊冲冠,义取於此也。 "   徐爰《释疑略》曰:乘与黄麾内羽林班弓箭,左罼右者熊皮,谓之旄头。 《魏武表》曰:不悟陛下复加后命,命置旄头,以比东海。 ○云罕   徐广《车服注》曰:云罕,罼罕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弋玄鹄,弄干鏚,载云罕,掩群雅。 张衡《东京赋》曰:云罕九游,闟戟胶葛。 潘岳《籍田赋》曰:五辂鸣銮,九旗扬旆。 琼鈒入{蕊系},云罕晻蔼。 ○黄钺   《说文》:钺,大斧也。 夏执玄戈,殷执白戚,周左仗黄钺。 《字林》曰:钺,斧也。 《书》曰:武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 《周书》曰:武王陈牧野,既誓以驰。 商师大崩,商辛自燔於火。 王斩之以黄钺,悬诸大白。 《左传》曰:楚王将戮齐庆封,负之以斧钺,以徇於诸侯,曰:"无或如齐庆封,杀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 "封反曰:"无或如楚恭王之子围,煞其君之子而自立,以盟诸侯。 "   《汉书》曰:王莽使司徒王寻镇洛阳,初发长安,宿霸昌厩,亡其黄钺。 寻士房杨素狂直,乃哭曰:"此经所谓丧其资斧者也。 "莽闻,乃煞之。 《吴志》曰:假陆逊黄钺,吴王亲执辈馛见之。 《晋公卿礼秩》曰:太尉贾充、河间王颙、梁王彤、司徒王衍、汝南王亮、太傅杨骏、东海王越、义阳王望、齐王攸、琅琊王伷、东平公荀晞,皆假黄钺。 《晋书》曰:石勒、王弥寇京师,以王衍都督征诸军,持节假黄钺以伐之。 《齐书》曰:高帝辅政,王俭议加黄钺。 任遐曰:"此文事,应报褚公。 "(彦回也。 )帝曰:"褚脱不与,卿将何计? "遐曰:"彦回保妻子、爱性命,非有奇才异节,遐能制之? "果无违异。 崔豹《古今注》曰:今斧、黄钺、铁斧、玄钺,三代通用之以断斩。 今以黄钺为乘与之饰,玄钺诸王公得建之。 武王以黄钺断纣头,故王者以为戒。 太公以玄钺斩妲己,故妇人以为戒。 汉制,诸公建玄钺。 以太公助武王断斩,故为诸公之饰。 大将出征特加黄钺者,以铜为之,黄金涂刃及柄,不得磋囵也。 《淮南子》曰:至精之感,无所不通。 昔武王渡孟津,而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 武王举黄钺,瞋目麾之,曰:"予在,天下谁敢害吾意者? "於是风去而波罢,遂得济。 又曰:国有难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身。 今国有难,愿子将而应之。 "将军授命,乃令祝史太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 卜吉,曰:"以授旗鼓。 "君入庙门,西面而移至堂下,北面立。 王亲操钺持头,授将军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又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   《世说》曰:诸葛亮之次渭滨也,魏明帝遣辛毗为军司。 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阵,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怒愤,将应以重兵。 亮遣间谍视之,还曰:"有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 "亮曰:"此辛毗也。 徐爰《释疑略》注曰:豹尾、黄钺、金钲,旧载马车,晋江左乘马执之,宋元嘉中复旧典。 ○豹尾   崔豹《古今注》曰:豹尾车,周制也,象君子豹变,尾言谦也。 古军正建之,今惟乘与焉。 《汉书》曰:成帝赵昭仪方大幸。 每上甘泉,尝从在属车豹尾中。 《晋中兴书》征祥说曰:海西公初即位,忘设豹尾,亦服妖也。 豹尾,仪服之主,大人所以豹变也。 西海凡庸,不可以主社稷,故忘其豹尾,示不能终。 《晋书》曰:王敦谋逆,以沈充、钱凤为谋主。 明帝诛之,使充乡人沈桢往吴兴喻充以为司空,曰:"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宁可中道改易? "祯陈成败,苦劝之,充不纳。 率兵,临发,谓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约不还也。 "   《齐书》曰:高昭刘皇后年十七,斐方明为子求婚,酬许己定。 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 次有迎至,龙旂豹尾,有异於常,后喜而从之。 既而与斐氏不成婚,竟嫔於上。 《武昌记》曰:樊口南百步有樊山,孙权猎於山下。 依夕,见一姥,问权:"猎何所得? "对云:"正得一豹。 "姥曰:"何不竖其尾? "语竟,忽然不见。 因为立庙,以其处楚山神,故名为樊山大姥。 蔡邕《独断》曰:大驾属车七十一乘,最后一车悬豹尾,豹尾己前皆省中。 ○警跸   《周礼·夏官》曰:隶仆掌跸宫中之事。 (跸,止行者。 )   又曰:师氏掌以美诏王,(告王以善道也。 )使其属帅四夷之隶,各以其毙撖守王门之外,且跸。 (跸,止行人使不得近王宫。 )   又曰:卿士掌大宾客,率其属夹道而跸。 《史记》曰:文帝过渭桥,有一人桥下走出,乘与马惊,捕,属之廷尉,曰:"县人来,闻跸声,匿桥下。 久之,出,见车骑,即走尔。 "廷尉张释之奏:"此人犯跸,当罚金。 "(事见《刑法门》。 )   《汉书》曰:梁孝王,窦太君少子。 爱之,得赐天子旌旗,从千车万骑,出称跸,入言警,拟於天子。 又曰:上官桀与燕王诈上书,奏霍光道上称跸。 《续汉书》曰:建安二十二年命魏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 《东观汉记》曰:姚期次贶为光武贼曹椽,从平河北,上至蓟。 蓟中应王郎,上惊去,吏民遮道不得行,期瞋目道左,曰:"跸! "大众披辟。 后上即位,上笑曰:"卿欲逐跸耶? "   又曰:杨秉谏桓帝曰:"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跸而行,清室而止。 "   《汉旧仪》曰:皇帝出殿,则传跸止人,先置素室清宫而后住。 《晋书》曰:桓玄至京都,警跸不绝于音。 玄篡盗八旬而奔败。 《宋书》曰:竟陵王诞在石头城内修乘与法物,习唱警跸。 《梁书》曰:武帝永明末,与兄懿卜居东郊之外,范云亦筑室相依。 梁武每至其所,妻常闻跸声,又常与梁武同宿顾暠之舍。 妻方产,云在外,曰:"武帝有王者相。 "云起曰:"王当仰属相以见归。 "因是尽心推事。 又曰:侯景即位,唱警跸。 识者以为名景而言警跸,非久祥也。 景闻恶之,改为备跸。 人又曰:"备於此便毕矣。 "   《周生列子》曰:庖馔班错,所享不过一味;华盖结驷,列道警跸,其荣不过容膝。 《苏子》曰:夫走卒警跸列呼而行,此诸侯之所谓荣华,世俗之谓富贵也。 杨雄《甘泉赋》曰:八神奔而警跸。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9 13:17:4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