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七百三十二 ◎方术部十三 内容: ○占候   《周礼·春官·宗伯下》曰: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妖祥,善恶之征,郑司农云:辉谓日光气也。 眡音视。 )辨吉凶。 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 (故书弥作迷,隮作资。 郑司农曰:祲,阴阳气相侵也。 象者,如赤鸟也。 镌谓日旁气,四面反向,如辉状也。 监云气临日也。 闇,日月食也。 瞢,日月瞢瞢无光也。 弥者,白虹弥天也。 叙者云有次序,如山在日上也。 隮者,升气也。 想者,辉光也。 玄谓:镌,读如童子珮镌之镌,谓日旁气刺日也。 监,冠珥也。 弥,气冠日也。 隮,虹也,《诗》云:朝隮于西。 想,杂气有似可形想。 )掌安宅叙降,(宅,居也。 降下也。 人见妖祥,则不安,主安其居处也。 次序其凶祸所下,谓禳移之。 )正岁则行事,(占梦以季冬赠恶梦,此正月而行安宅之事,所以顺民。 )岁终则弊其事。 (弊,断也。 谓计其吉凶然否多少。 )   《传》曰: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视朔,亲告朔也。 观台,台上构屋,可以远观也。 朔旦冬至,而数之所始,治历者因此则可以明其术数,审别阴阳,叙事训民。 鲁君不能常修此礼,故善公之得礼也。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分,春秋分也。 至,冬夏至也。 启,立春立夏。 闭,立秋立冬。 云物,气色灾变也。 传重申周典,不言公者,日官掌其职。 )为备故也。 (素察妖祥,遂为之备。 )   又《襄二十八年》曰:春无冰。 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 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岁,岁星也。 星纪在丑,斗牛之次,玄枵在子。 虚危之次。 《十八年》晋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是岁岁星在亥,至此年十一岁,故在星纪,明年乃当在玄枵,今己在玄枵,淫行失次。 )以有时菑,阴不堪阳。 (时菑,无冰也。 盛阴用事而温无冰,是阴不胜阳,地菩蔻泄。 )蛇乘龙。 (蛇,玄武之宿,虚危之星。 龙,岁星,岁星,木也。 木为青龙,失次出虚危,下为蛇所乘。 )龙,宋、郑之星也。 (岁星本位在东方。 东方房心为宋,角亢为郑,故以龙为宋郑之星也。 )宋、郑必饥。 玄枵,虚中也。 (玄枵三宿,虚星在其中。 )枵,耗名也。 土虚而民耗,不饥何为? "(岁为宋郑之星,今失常经,入虚耗之次,时夏无冰,地气发泄,故曰土虚民耗也。 )裨灶曰:"今兹周王及楚子皆将死。 (裨灶,郑大夫。 )岁弃其次,而旅於明年之次,以害鸟帑,周、楚恶之。 "(旅,客处也。 岁星弃星纪之次,客在玄枵。 岁星所在,其国有福。 失次于北,祸冲在南。 南为朱鸟,鸟尾曰帑,鹑火鹑尾,周楚之分,故周王楚子授其咎,俱现岁星过次,梓慎则曰:宋郑饥。 裨灶则曰:周楚王死。 传故备举,以示占卜惟人所在也。 )   又曰:子蟜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焉。 (会葬事。 )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 "(子羽公孙,俾以莠喻伯有侈,知其不能久存。 )於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 裨灶指之,曰:"犹可以终岁,(指降娄也,岁星十二年而一终。 )岁不及此次也己。 "(不及降娄。 )及其亡也,岁在娵訾之口,(娵訾,营室东。 二十八年岁星淫在玄枵,今三十年,在娵訾,是岁星停在会枵二年。 )其明年乃及降娄。 又曰: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侯问於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 "对曰:"鲁、卫恶之,卫大鲁小。 "公曰:"何故? "对曰:"去卫地,如鲁地,(卫地。 豕韦也。 鲁地,降娄也。 日食于豕韦之末,及降娄之始乃息,故祸在卫大在鲁小也。 周四月,今二月,故曰在降娄也。 )於是有灾,鲁实授之。 其大咎其卫君乎! 鲁将上卿。 "   又曰:夏四月,陈灾。 郑裨灶曰:"五年陈将复封,五十二年遂亡。 "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 (陈,颛顼之君,故为水属。 )火,水妃也,(火畏水,故为之妃,妃音配。 )而楚所相也。 今火出而火陈,(火,心星也。 火出于周为五月,而以四月出者,以长历推前年误置闰。 )逐楚而建陈也。 (水得妃而兴,陈兴楚衰,故曰逐楚而建陈。 )妃以五成,故曰五年。 (妃,合也。 五行各相妃合,得五而成,故五岁而陈夏封,为十三年陈侯吴归于陈传。 )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十二年。 "   又曰:昭公十年有星出於婺女,郑裨灶言於子产曰:"七月戊子,晋君将死。 今兹岁在颛顼之虚,姜氏任氏守其地,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告邑姜也。 邑姜,晋之妣也。 天以七纪。 戊子,逢公以登,星斯於是乎出。 吾是以讥之。 "   又曰:昭公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 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天事恒象,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 "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徵也。 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 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 火出,於夏为三月,於商为四月。 於周为五月。 夏数得天。 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六物之占,在宋、卫、陈、郑乎! 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 星孛及汉。 汉,水祥也。 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邱。 其星为大水。 水,火之牡也。 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 水火所以合也。 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 "郑裨灶言於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 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子产弗从。 十八年夏五月,火始昏见。 丙子,风。 梓慎曰:"是氛融风,火之始也。 七日其火作乎! "戊寅,风甚。 壬午,大甚。 宋、卫、陈、郑皆火。 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曰:"宋、卫、陈、郑也。 "数日皆来告火。 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 "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 子太叔曰:"宝以保民也。 若有火,国几亡。 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何以知之? 灶焉知天道? 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 "遂不与,亦不复火。 又曰:昭公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 梓慎望氛,曰:"今兹宋有乱,国几亡,三年而后弭。 蔡有大丧。 "叔孙昭子曰:"然则戴、桓也。 汰侈,无礼己甚,乱所在也。 "   《后汉书》曰:谢夷吾,字尧卿,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吏,学风角占候,太守弟五伦擢为督邮。 时乌程长有赃衅,伦使收案其罪。 夷吾到县,无所验,但望閤伏哭而还。 一县惊怪,不知所为。 及还,白伦曰:"窃以占候知长当死。 近三十日,远不过六十日。 游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 "伦听其言,至月馀日,果有驿马赍长印绶,上言暴卒。 伦以此益礼信之。 又曰:杨由,字辰侯,蜀郡成都人。 少习《易》并七政、元气、风云、占侯,为郡、文学掾。 时有大雀夜集於库楼,太守廉范以问由,对曰:"此占郡内当有小兵,然不为害。 "后二十馀日,廉柔县蛮夷反,煞伤长吏。 郡发库兵击之。 由尝从人饮,敕御者,曰:"酒若三行,便宜严驾。 "既而趋去。 后主人舍有斗相煞者,人请问何以知之。 由曰:"向社中木上有鸠斗,此兵贼之象也。 "   又曰:公沙穆迁弘农令。 永寿元年霖雨大水,三辅以东,莫不湮没。 穆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弘农人独得免害。 又曰:段翳字元章,广汉新都人。 习《易经》,明风角。 时有就其学者,虽未至,必豫知姓名。 尝告守津吏曰:"当有诸生二人荷担问翳舍处者,幸为告之。 "后如其言。 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 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 "生到葭萌,与吏争津,吏挝破从者头。 生开筒得书,言:"到葭萌,与吏斗。 头破者以此膏裹之。 "生用其言,创者即愈。 生叹服,乃还卒业。 翳遂隐居窜迹,终于家。 《晋书》曰:戴洋善方术。 司马飏为乌程令,将赴职,洋曰:"君深慎下吏。 "飏后果坐吏免官。 洋又谓曰:"卿免官十一月,当作郡加将军。 "至期,为太守镇武将军。 飏卖宅将行,洋止之曰:"君不得至,当还,不可无宅。 "飏果为徐龛所逼,不得之郡。 元帝增飏众二千,使助祖逖。 洋劝不行,乃称病,收付廷尉,俄而因赦得出。 元帝将登祚,使洋择日,洋以为宜用三月二十四日景午。 太史令陈卓奏"用二十二日。 昔越王用三月甲辰反国。 范蠡称宰婶之前,当主尽出,上下尽空,德将出游,刑入中宫。 今与此同。 "洋曰:"越王为吴所囚,虽当时逊媚,实怀怨怼,故用甲辰。 乘德而归,留刑吴宫。 今大王内无含咎,外无怨愤,当承天洪命,纳祚无穷。 何为追越王去国留殃故事耶? "乃从之。 咸和元年,祖约南行,路遇大雷雨西南来。 洋曰:"甲子西南天雷,其下必失火。 "将至夏,汝南人反,执约兄子济进於石勒,约府内地忽赤如丹,洋曰:"按《河图徵》云,地赤如丹血丸,当有下反上者,恐十月二十七日胡马当来饮淮水。 "至时,石勒骑大至,攻城大战。 其日西风,兵火俱发,约大惧,会风回、贼退。 时传言勒潜骑向寿阳。 约欲送其家还江东,洋曰:"必无此事。 "寻而传言果妄。 征西将军庾亮镇武昌,咸康三年,洋言於亮曰:"武昌土地有山无林,正可图始,不可居终。 山作八字,数不及九。 昔吴用壬寅来上。 创立宫城,至己酉还下秣陵。 陶公亦涉八年。 土地盛衰有数,人心去就有期,不可移也。 公宜更择吉处,武昌不可久住。 "   《隋书》曰:庾季才初仕梁,元帝颇明星历,因共仰观,从容谓季才曰:"朕犹虑祸起萧墙,何方可息? "季才曰:"顷天象告变,秦将入郢。 陛下宜留重臣,作镇荆、陕,整旆旋都,以避其患。 "帝初然之,后与懔等议,乃止。 俄而江陵陷灭,高祖为丞相,尝夜召季才而问曰:"吾以庸虚,授此勾庶,天时人事,卿以为何如? "季才曰:"天道精微,难可急察。 窃以人事卜之,符兆己定。 季才纵言不可,公岂复得为箕、颍之士乎? "高祖默然久之,因举首曰:"吾今譬如骑兽,诚不得下矣。 "因赐杂彩五十匹,绢二百段,曰:"愧公此意,宜善为思之。 "大定元年正月,季才言曰:"今月戊戌平旦,清气如楼阙,见於国城之上,俄而变紫,逆风西行。 《气经》云:'天不能无云而雨,皇王不能无气而立。 '於今王气己见,须即应之。 二月日出卯入酉,居天之正位,谓之二八之门。 日者,人君之象。 人君正位,宜用二月。 其月十三日甲子,甲为六甲之始,子为十二辰之初。 甲数九,子数又九,九为天数,其日即是惊蛰,阳气壮发之时。 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日定天下,享年八百。 汉高帝以二月甲午即帝位,享年四百。 故甲子、甲午为得天数。 今二月甲子,宜应天授命。 "上从之。 开皇初,授通直散骑常侍。 高祖将迁都,夜与高颎、苏威二人定议。 季才旦而奏曰:"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龟兆允袭,必有迁都。 且尧都平阳,舜都冀土,是知帝王居止世代不同。 且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咸,不甚宜人。 愿陛下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计。 "高祖愕然,谓颎等曰:"是何神也! "遂发诏施行。 赐绢三百段,马两匹,进爵为公。 谓季才曰:"朕自今己后,信有天道矣。 "   又曰:卢太翼善历数,其后目盲,以手摸书而知其字。 仁寿末,高祖将避暑仁寿宫,太翼固谏不纳,至再三。 太翼曰:"臣愚岂敢饰词,但恐是行銮与不及反。 "高祖大怒,系之长安狱,期卉鼬斩之。 高祖至宫寝疾,临崩,谓皇太子曰:"太翼非常人也,前后言事,未尝不中。 吾来日道当不反,今果至此,尔宜释之。 "   《唐书》曰:桑道茂者,大历中游京师,善太一遁甲五行灾异之说,言事无不中。 代宗召之禁中,待诏翰林,建中初,神策军修奉天城道,茂请高其垣闾,大为制度,德宗不之省。 及朱泚之乱,帝仓卒出幸,至奉天,方思道茂之言。 时道茂己卒,命祭之。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9 17:15: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