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七百三十七 ◎方术部十八 内容: ○禁   《后汉书》曰:章帝时,有寿光侯者,(寿姓。 《风俗通》云:寿于姚吴大夫。 )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其乡人有妇为魅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於门外。 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丈必坠。 侯复劾之,树盛夏枯落,见大蛇长七八尺,悬死其间。 帝闻而徵之,谓曰:"吾殿下夜半后常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火相随。 岂能劾之乎? "侯曰:"此小怪,易消耳。 "帝伪使三人为之,侯劾,三人登时仆地无气。 帝大惊,曰:"非魅也,朕相试耳。 "解之而苏。 又曰:徐登万者,闽中人也。 本女子,化为丈夫,善为巫术。 又曰: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 时遭兵乱,疾疫大起,二人遇於乌伤溪水之上,(郦元长注《水经》曰:吴宇溪出吴宁县,乌伤之乌伤务溪在今婺州义乌县东也。 )遂结言约,共以其术疗病。 各相谓曰:"今既同志,且可试各所能。 "登乃禁溪水,水为不流。 炳复吹禁枯树,树即生荑。 (《易》曰:枯杨生荑。 王弼注云:荑者,杨之秀也。 )二人相视而笑,共行其道焉。 登年长,炳师事之。 贵尚清俭礼神,惟以东流水为酌,削桑皮为脯。 但行禁架,所疗皆除。 (禁架即禁术也。 )后登物故,炳东入章安,百姓未之知也。 炳乃故升第屋,梧鼎而爨,主人见之惊懅。 (捂,支也。 懅,忙也。 )炳笑不应。 既而爨熟,屋无损异。 又尝临水求渡,船人不和之。 (和犹许也。 俗本作者知误也。 )炳乃张盖坐其中,长笑呼风,乱流而济。 《吴志》曰:贺齐讨山贼,中有善禁者,每当交战,官军刀剑皆不得拔,弓弩射矢皆还自向,辄致不利。 齐有长思,乃曰:"吾闻金有刃者可禁,虫有毒者可禁,其无刃、毒则不可禁。 彼必能禁吾兵也,必不能禁无刃物矣。 "乃多作劲木棒,选勇力精卒五千人为先登,尽捉棒。 彼山贼恃其善禁,不严备。 於是官军以白棒击之,彼禁不复行。 打煞者万计。 萧子显《齐书》曰:陈显达,南彭城人。 显达出杜姥宅大战,被贼矢中左眼,拔箭而镞不出。 地黄村潘妪善禁,先以钉钉柱中,妪禹步作气,钉即时出,乃禁显达目中镞,出之。 又曰:顾欢弟子鲍灵绶门前有一株树,本十馀围,上有精魅,数见影动,印树即枯死。 山阴白石村多邪病,村人告䜣求哀,欢住村中为讲《老子》,规地作狱,有顷,见狐貍鼋龟自入狱中者甚多,即命煞之,病者皆愈。 又有病邪者问欢,欢曰:"家书有否? "曰:"惟有《孝经》。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自差。 "病者果愈。 人问其故,答曰:"善衤襄恶,正胜邪。 此病者所以瘳。 "   《北齐书》曰:崔子武,季舒之族孙也。 幼时宿於外祖扬州刺史赵郡李宪家,一夜,梦一女,姿色甚丽,自云封龙王女,愿与崔郎私通。 子武悦之,牵其衣裙,微有裂绽。 未晓,告辞,结带而别。 至明访问,乃是山神。 遂往祠中观之,旁画女,容状即梦中见者,裂裙尚存,结带犹在。 子武自是通梦,惚恍成疾。 后逢医禁之,乃绝。 《隋书》曰:张文诩常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文诩令禁之,遂为刃所伤,至於顿伏床枕。 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遣之。 《唐书》曰:叶法善尝於东都凌空观设坛醮祭,城中士女竞往观之。 俄顷,数十人自投於火中。 观者大惊,救之而免。 法善曰:"此皆魅病,于吾法所摄耳。 "问之果然。 法善悉为禁劾,其病遂愈。 《六韬》曰:武王代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画丁侯於策,三箭射之。 丁侯病困,卜者占云:"祟在周。 "恐惧,乃请举国为臣。 太公使人甲乙日拔丁侯着头箭,丙丁日拔着口箭,戊己日拔着腹箭,丁侯病稍愈。 四夷闻,各以来贡。 《异苑》曰:永嘉阳童,孙权时俗师也。 尝独乘船往建宁,泊在渚次。 宵中,忽有一鬼来,欲击童,因起谓曰:"谁敢近杨童者? "鬼即稽颡,云:"实不知是杨使者。 "童便敕使乘船飞迅駃,有过猛帆,至县乃遣之。 又曰:赵侯少好诸术,姿形悴陋,长不满数尺。 以盆盛水,闭目作禁,鱼龙立见。 侯有白米为鼠所盗,乃把刀画地作狱,四面开门,向东啸,群鼠俱到,咒曰:"凡非啖者过去。 "有止者十馀,剖腹看,藏有米宰缮。 曾徒跣须履,因仰头微吟,双屐自至。 有笑其形容者,便佯说以酒打向口中,即掩鼻不脱,仍稽颡谢过,着地不举。 永康有骑石山,山上有石人骑石马。 侯仰指之,人马一时落,首今犹在山下。 《神仙传》曰:严青常从弟子家夜归,都督夜行逢青,呵问何人夜行。 青亦厉声问曰:"汝是何人,而夜行? "都督怒应付。 不知是青,因叱从兵,使录夜行人。 青亦复叱,其从人曰:"皆缚夜行人。 "青便去。 而都督及从者数十人,人马皆不复得去。 明旦,行人见都督,问何为在此,都督曰:"事状如此。 "行人曰:"必是严公也。 "都督曰:"我不能得动,可法余家。 "家人知之,往叩头启谢青。 自说昨宵不知是先生,乞得放遣。 青乃大声曰:"解遣昨宵所录行人还去。 "都督乃得去,其后夜行,每见行人,先逆问:"非严公乎? "   又曰:王方平降蔡经家北舍。 有陈姓者,失其字,尝罢尉也。 闻经家有人,乃诣门叩头乞求拜见。 方平遣人引前与语,此人便乞得随从驱使,比于蔡经。 方平曰:"君且起向日方。 "平从后视之,言曰:"噫,君心叙不正,终不可教以仙道也。 当授君以地上主者之职。 "临去,以符并一传着小箱中,以与陈尉,告言:"此不令君度世也,能令君本寿自出百馀岁也。 可禳灾治病者,命未终及无罪过者,君以符到其家,便愈矣。 若有邪鬼血食作祸祟者,君便以此以敕,社吏当收送其。 心中亦当知其轻重,临时以意治之。 "陈尉以此符治病,有效。 事之者数百家,寿一百一十岁而死。 后弟子行其符,不效也。 《抱朴子》曰:治金疮,以气吹之即断痛。 登山蛇虺毒虫中人,在近者,就以气禁之。 其相远者,或数十里,便延治之,呼其姓名而咒之。 男也,吹我右手,记识其时,后校问之,皆即时愈也。 又有介象者,能以气禁一里中愈。 居人炊之,不得蒸。 以气禁树上群鸟。 即堕地。 又於茅上爨火煮鸡,热而茅不燋。 又禁刀矛以刺人腹,以椎打之,刃曲而不复入。 又烧釜正赤而立上久之,不知热。 以钱投於沸釜汤中,亦探取钱而手不灼。 能令一市人皆坐,不得起。 ○幻   《说文》曰:幻,相诈幻惑幻人,从反予。 《周书》云:无或诪张为幻。 《后汉书》曰: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诣阙,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 元会在庭作,安帝与群臣共观,大奇之。 又曰:安帝时作九宾乐,有含和宾利之兽从西方来,戏於庭,入钎黈,激水化成鱼,嗽水作雾,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游戏於庭,炫熠日光。 又曰:解奴辜、张貂者,亦不知是何郡国人也。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 奴辜能变易物形,以诳幻人。 《晋书》曰:郭璞将促装去,爱主人婢,无由而得,乃取小豆三斗,绕主人宅散之。 主人晨起,见赤衣人数千围其家,就视则灭。 甚恶之,请郭璞,曰:"君家不宜畜此婢,可於东南二十里卖之,慎勿争价,则此妖可除也。 "主从之。 璞阴令人贱买此婢。 复为符投井中,数千赤衣人皆反缚,一一自投於井,主人大悦。 璞携婢而去。 《后魏书》曰:悦般国贞君九年遣使朝贡,并送幻人。 称能割人喉脉令断,击人头令碎陷,皆血出,淋漓数升,或盈斗。 以草药令嚼咽之,须臾血止。 世祖恐言是虚,乃取死囚试之,皆验。 崔鸿《北凉录》曰:玄始十四年七月,西域贡吞刀吐火秘幻奇伎。 《北齐书》曰:由吾道荣,琅琊人也。 初,晋阳有人甚明法术,为人佣力,无识之者。 道荣闻之,访得其人。 其人以道尚,将法授之,谓道荣曰:"我本恒山仙人,有罪,为天官所谪。 今限满,将归乡里。 卿且送吾至於汾水。 "及至汾河,值水暴至。 其人乃临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绝。 徐自沙石上渡河而去。 道荣尝至辽阳山中,夜逢猛兽,以杖画地成大坑,猛兽遂走。 《唐书》曰:显庆元年,上御安福门楼观大酺,胡人欲持刀自刺,以为幻戏。 上不许之,乃下诏曰:"如闻在外有婆罗门胡等,每於戏处,乃将剑刺肚,以刀割舌,幻惑百姓,极非道理。 宜并遣发还蕃,勿令久住。 "仍约束边州,若更有此色,并不须遣入朝。 《金楼子》曰:周穆王时,西极有化人,入水火,贯石及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碍,千变万化,不可穷极。 穆王为起中天之台,郑卫奉承云之乐。 日日献玉衣,月月荐玉食,幻人犹不肯舍,乃携王至幻人宫,称以金银,络以珠玉,鼻口所纳,皆非常人间物也。 由是王心厌宫室。 幻人曰:"易之耳。 "王悦,遂肆志远游。 《西京杂记》曰: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事。 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幻,能刺蛇御虎,珮赤金为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 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 又曰:淮南王好方士,皆以术见,遂后画地为江河,摄土为山岳,嘘呼为寒暑,喷嗽为雨露。 王亦卒与诸方士俱去。 《异苑》曰:高阳新城叟,晋咸宁中为淫祠妖幻置署百官,又以木自鉴,辄见所署置之人,衣冠丽然。 百姓信惑,京都翕习。 收而斩之。 又曰:上虞孙湲奴多诸幻伎。 元嘉初叛,建安中复出民间,治人头风,流血滂沲,嘘之便断创。 又即敛虎伤,蛇噬烦毒,乘死禁护,皆差。 向空长啸,则群雀来萃。 夜咒,蚊虻悉皆死于侧。 至三十年,於长山为本主所得,知有术,虑必亡叛,约缚枷锁,极为重复。 明日,己失所在。 《搜神记》曰: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之,吐火。 所在人士聚观,试其断时,先以舌示宾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 既而还取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不知其实断否。 其续断,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对剪一断之,己而两段合,将视之,则复还连绢,尾故体。 时人多疑,以为幻。 阴乃试之,真继绢也。 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一片与黍饴合之,再三吹呼。 而己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爨,则火也。 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燃消糜乃尽。 及举而出之,故向物也。 《灵鬼志》曰:太元十二年,有道人外国来,解吞刀吐火,珠玉金银,说其所授术师曰:"衣非沙门也。 "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授升馀,语担人云:"吾步行疲极,欲寄君担。 "担人甚怪之,虑是狂人,便语之云:"自可尔,君欲何许自厝耶? "其人答云:"若见许,正欲入笼子中。 "笼不便,担人逾怪之,乃下担入笼中。 笼更不大,其人亦不更小,担之亦不觉重于先。 既行数里,树下住食,担人呼共食,云:"我自有食。 "不肯出。 止住笼中饮食,器物罗列,肴膳丰腆亦辩,乃呼担人来食。 未半,语担人:"我欲妇共食。 "腹中吐出一女子,年二十许,衣裳容貌术美,二人共食。 食欲竟,其夫便卧。 娇语担人云:"我有外夫,欲来共食,夫觉,君勿道之。 "妇便口中出一年少丈夫,食笼中便有三人,宽急之事,亦复不异。 有顷,其夫动如欲觉,妇便以外夫内口中。 夫起,语担人曰:"可去。 "即以妇内口中,次及食器物。 此人既至国中,有一家大富,资财巨万,而性慳吝。 语担人云:"试为君破慳。 "即至其家,有好马甚珍之,系在柱上,忽失去,寻索不得。 明日,见马在五升罂中,终不可破,便语:"君作百人厨,以周一穷乏,马得出耳。 "主人即作之,毕,马还在柱下。 明早,其父母在堂上,忽然不见,举家惶怖,不知所在。 开装器,忽然见父母在泽壸中,不知何由,复往请之,其人云:"君当更作千人饮食,以饴百姓穷者。 "当时便作,父母在床也。 《幽明录》曰:安城人,俗巫也,善於幻术。 每至祠神时,击鼓宰三牲,积薪燃火盛炽,束带入火中,章纸烧尽而开,形骸衣服犹如初时。 王疑之为江祠王,当酒行,为王刷头簪,荷叶为帽,与王亦当,不觉有异,到坐之后,荷叶乃见,一坐惊骇。 桓谭《新论》曰:方士董仲君犯事系狱,佯死,目陷虫烂,故知幻术靡所不有。 又能鼻吹口歌,耸眉动目。 荆州有鼻饮之蛮,南城有头飞之夷,非为幻也。 孔伟《七引》曰:弄幻之士,因时而作。 殖苽种菜,立起寻尺。 投芳送臭,卖黄售白。 麾天兴云雾,画地成江海。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9 17:41:0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