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七百五十五 ◎工艺部十二 内容: ○弹棋   《东观汉记》曰:安帝诏曰:"乐成王居谅闇,(音阴。 )衰服在身,弹棋为戏,不肯谒陵。 "   沈约《宋书》曰:晋平剌王休祐,文帝第十三子也。 在荆州时,左右范景达善弹棋,上召之,休祐留不遣。 上怒,诘责之。 《赵书》曰:冉闵收石遵,遵方与女子弹棋,兵至,杀之。 《梁冀别传》曰:冀好弹棋。 暑夏之月,露首袒体,惟在樗蒱弹棋,不离绮繻纨袴之侧。 《世说》曰: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如乃氵靓! "(吴人以冷为氵靓,音楚敬切。 )刘既出,人问见王公何如,刘曰:"未见他异,惟作吴语耳。 "(王丞相遵也。 )   又曰:弹棋始自魏文帝宫内装器戏也。 文帝於此伎特妙,用手巾拂之,无不中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 客著葛巾拂棋,妙逾於帝。 魏文帝《典论》曰:余於他戏弄之事,少所喜;惟弹棋略尽其功,乃为之赋。 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安、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 《艺经》曰:弹棋,二人对局,黑白棋各六枚。 先列棋相当。 下呼,上击之。 《弹棋经序》曰:弹棋者,仙家之戏也。 昔汉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蹴鞠者,盖炫其便(平声。 )捷跳跃,帝好而为之。 群臣不能谏,侍臣东方朔因以此艺进之,帝就舍蹴鞠,而上弹棋焉。 习之者多在宫禁中,故时人莫得而传。 至王莽末,赤眉凌乱,西京倾覆,此艺因宫人所传,故散落人间。 及章帝御宇,好诸伎艺,此戏乃盛於当时。 《弹棋经后序》曰:自后汉冲、质已后,此艺中绝。 至献帝建安中,曹公执政,禁阑幽密,至于博弈之具,皆不得得妄置宫中。 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戏於妆奁之上,即取类於弹棋也。 及魏文帝受禅,宫人所为,更习弹棋焉。 当时朝臣名士,无不争能,故帝与吴季量(吴质,字季量。 )书曰:"弹棋,间设者也。 "   又曰:弹棋者,雅戏也。 非同乎五白枭橛(枭橛并樗蒱彩。 )之数,不游乎纷竞诋欺之间,淡薄自如,固趋名近利之人多不尚焉。 盖道家所为,欲习其偃亚导引之法,击博腾掷之妙,以自畅耳。 又曰:唐顺宗在春宫日,甚好之。 时有吉达、高釴、崔同、杨愿之徒,悉为名手。 后有窦深、崔长孺、甄颙、独孤辽,亦为亚焉。 至於长庆之末,好事之家犹见有局尚多解者。 后汉蔡邕《弹棋赋》曰:夫张局陈棋,取法武备。 因嬉戏以肄业,托欢宴以讲事。 设兹矢石,其夷如砥。 采若锦缋,平若停水。 肌理光泽,滑不可履。 乘色行巧,据险用智。 魏文帝《弹棋赋》曰:局则荆山妙璞,滑如柔荑。 棋则玄木北干,桑树西枝。 象筹列植,下据双螭。 王粲《弹棋赋》曰:文石为局,金碧齐精,隆中夷外,理致肌平。 晋傅玄《弹棋赋序》曰:汉武帝好蹴鞠。 刘向以为蹴鞠劳人体,竭人力,非至尊所宜,乃因其体而作弹棋以解之。 ○儒棋   《后魏书》曰:侍中游肇,性谦廉不竞。 曾撰《儒棋》,以表其志焉。 肇述儒棋曰:"儒棋者,盖博、弈之流,所以游思於文,亦犹投壶之习武也。 故圣人因物设教,有实有权;情礼称宜,有张有弛。 孔子云:'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若夫井公之对周穆,叔卿之接许由,此或示存,恐非有待。 然则君子之处世也,岂遂耽於所适,徒费时日者哉! 至於几杖盘鉴,犹载铭戒;矧乃谐神之器,而不加劝也? 但古之为玩者,莫不竞进其功,塞杀与乐,殊途异势,并传於时,未有以谦退为胜,通生为乐者。 故因暇隙,聊复措意,此即儒棋之一名。 盖游艺之所统,本诸谦净;诠名撰德,略依儒行;起舍遵道,轨法中庸。 时然后玩,人不厌其游;让而后胜,人逾惬其负。 矜勇所以知残,冲逊以之弥隆。 岂惟崇谦止竞而已,谅亦阶善全德之所因矣。 积名会理,其殆庶几;致泥之戒,宁不愧乎? "   《儒棋》曰:投二,(方二分六彩也。 )智一、礼二、仁三、义四、信五,(各法生数,所以记彩而行于道,岂惟名义而已,藉物以为差也,)谦(行数无准,名显义耳。 进退之异,惟有枭伏;)棋十,(生成之数,亦不是过,)白黑半,(各用五分。 )方五分长寸。 (分寸所以记法。 )善六、敬七、德八、忠久、顺十,(各据成数,所以记算,而兼名义。 名义虽异,亦符五德,阴阳配合,数尽也。 )方局尺五,周道四十,其用三十六。 (取舍途异。 )四维之道,通数而棋。 (处恶其雅也。 )谦退为尚,故高彩者先投。 (耻为道也。 )彼此二位,谓之净;(净者,谓仁义也。 )左右二道,谓之中。 (中者,谓礼智之道也。 )其净、中四道,彼此左右,互有二,不得相干。 (干则斗也。 )行棋之法,始附净起,转互相顺,终因净出。 (初不净出,必曲之者,避相涉也。 )通生为务,不存塞杀。 (志仁恕也。 )彩越净中者休,则立枭,枭者不伏。 (彩不会也。 )会净中者,枭折为伏,伏者不枭。 (行不越也。 )若彩虽会,而於彼拟以过之(有棋则不得拟。 )非干彼者,则自居矣。 (居拟不同,以于彼也。 )行伏棋者,得异彩,依数而行。 两彩同者,惟行一,(常柔齐也。 )一谦者停,两谦退一等。 (贵重损也。 )行枭棋者,得异彩亦依数而行。 两彩同者,尽行其数,(鄙勇均也。 )一谦行一道,两谦者停。 (枭致异也。 )行伏不得行枭,行枭不得行伏。 (殊谦竞也。 )折枭伏者,皆从后定。 (重行终也。 )因彩而阅者,屈而申之。 (谓初得谦信也。 )缘行致累者,阅而通足,皆不限道数。 (进退皆尔。 )枭伏两阅者,但行于枭。 (先枭者进,耻之义,道尤多故也。 )行棋之体,不相凌触,所蹈皆灵,(行务灵净,惟焚触斗。 )孤明自在,(不以强弱生而惧也。 )绝於跪巧,而顺消息,(审理中也。 )悉遇中道,胜负乃分。 先枭后伏,验之於净,(谦勇之辨,实标先后。 处净不安,方显其竟。 )道枭若促,不尽二彩者,则全行伏。 (先后用亦防其为出,自贻全,进边之义成也。 )枭伏两少者,行於枭。 (示不尽彩,理无兼也。 )彼既出尽,此有不出者,即许以为胜者之算。 (以后退为胜也。 )若全未出,则为之虚投。 (损已益人,谦者所崇。 )次局负,仍先。 (枭勇故也。 )得十算立一爵,三爵立,则成胜矣。 (既尚冲净,岂假务于多算? 但谦并见迹,故假以胜为名也。 )   ○击壤   《释名》曰:击壤,野老之戏也。 玄晏(皇甫谧,号玄晏先生。 )曰:十七年,与从姑子果柳等击壤於路。 《逸士传》曰:尧时有壤父五十人击壤於康衢。 或有观者曰:"大哉,尧之为君! "壤父作色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 "   《风土记》曰:击壤者,以木作之,前广后锐,长可尺三四寸,其形如履。 腊节,僮少以为戏,分部如掷博也。 《艺经》曰:击壤,古戏也。 又曰: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 将戏,先侧一壤於地,遥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上。 吴盛彦《翁子击壤赋》曰:论众戏之为乐,独击壤之可娱。 因风托势,罪一杀两。 ○角抵   《左传》曰:晋侯梦与楚子搏,(搏,手相搏。 )楚子伏已而盬其脑,是以惧。 《汉书》曰:武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应劭曰:战国之时,稍增讲之,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至秦,更名角抵者也。 武帝大复增广之,至元帝元初五年罢。 )三百里内皆来观。 王隐《晋书》曰:颍川、襄城二郡,班宣相会,累欲作乐。 襄城太守责功曹刘子笃曰:"卿郡人不如颍川人相扑。 "笃曰:"相扑下伎,不足以别两国优劣;请使二郡更对论经国大理人物得失。 "   《唐书》曰:裴矩,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抵於洛邑,以夸诸戎,秋月而罢。 《西京杂记》曰:三辅人俗,每以赤刀为戏,汉朝亦取以为抵角之戏焉。 《汉武故事》曰:未央庭中设角抵戏。 角者,六国所造也。 秦并天下,兼而增广之。 汉兴虽罢,然犹不都绝。 至上,复采用之。 并四夷之乐,杂以奇幻,有若鬼神。 角抵者,使角力相抵触也。 ○弹   《广雅》曰:弹,行丸也。 《左传》曰:晋灵公台上弹人,观其避丸者。 《魏书》曰:齐王芳为帝,常喜以弹弹人。 《齐书》曰:桓荣祖善弹。 登西楼见翔鹄,谓左右曰:"当生取之! "乃弹其两翅,毛脱尽,堕地无伤。 养之,毛生后,飞去。 其妙如此。 《隋书》曰:长孙晟,洛阳人也。 有鸢群飞,上谓晟曰:"公善弹,为我取之。 "十发俱中,并应丸而落。 《吴越春秋》曰:陈音对越王曰:"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生於古之孝子。 古者人死,投之中野。 孝子不忍父母为禽兽所食,则作弹以守之。 "故古人之歌曰:"断竹属木,飞土逐肉。 "   《西京杂记》曰: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馀。 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 "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 望丸之所落,而辄拾取。 《庄子》曰:以隋侯珠弹千仞之雀,必笑所用至重,所取至轻。 又曰: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思鸮炙。 《世说》曰:潘岳少时,挟弹洛阳道,妇人见之,无不连手萦之。 《谈薮》曰:齐萧遥欣为童子时,见一小儿左右弹飞禽,未有不应弦而落者。 遥欣谓之曰:"凡戏多端,何急弹! 此鸟自云中高翔,何关人事? "小儿感之,终身不捉。 时少年士庶,竞为此戏。 欣之一说,此戏遂废之。 又曰:梁王谓惠子曰:"先生直言,无得引喻。 "惠子曰:"今有人不识弹,问弹状如何,答曰:'弹状如弹。 '则能了否? "王曰:"不了。 "又曰:"弹状如弓,以竹为弦,可知之乎? "王曰:"知矣。 "惠子曰:"夫说者欲人知之;无喻,则不知也。 "王曰:"善! "   顾子《义训》曰:人有善於射而高於顾子,顾子曰:"子之射虽百中,犹不若我之一弹。 "或曰:"何以为然? "顾子曰:"子之所射,老狸之皮耳;我之所弹,弹狐之心! "   《潜夫论》曰:怀丸挟弹,携手遨游,外不足防寇盗,内不足禁鼷鼠。 ○四维   晋李秀《四维赋序》曰:四维戏者,卫尉贽侯所造也。 画纸为局,截木为棋。 取象一原,分而为二,准阴阳之位,拟刚柔之策,而变动无为,生乎其中。 ○象戏   周武帝造象戏,王褒为《象经序》曰:一曰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辰是也;二曰地理,以法其形地,水火木金土是也;三曰阴阳,以顺其本。 阳数为先,本於天;阴数为后,本於地是也。 四曰时令,以政其序,东方之色青,其馀三色,例亦如之是也。 五曰算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金木土是也。 六曰律吕,以宣其气,在子取未,在午取丑是也。 七曰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 八曰忠孝,以惇其教,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 九曰君臣,以事其礼,不可以贵凌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畏尊、隐而无犯是也。 十曰文武,以率其务,武修七德,文表四教是也。 十一曰礼仪,以制其则,居上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度可法是也。 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求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 或外廷以报言,义存迁善;或黜退以贬过,事在惩恶。 或以沈审为贵,正其瞻视;或以徇齐为功,明其纠察。 得失表於隆替,在贱必申,怠敬彰於劝沮,处尊思屈。 片善崇於拱璧,一言逾於华衮。 ○夹食   《艺经》曰:夹食者,二人黄黑各十七,其横列於前第四道上,甲乙迭推。 二棋夹一为食棋,不得食两,不得边食。 不由道则不行棋,入夹不取食。 一棋为筹,赌多少随人所制。 ○悁(於玄反)闷   《艺经》曰:悁闷者,先布本位,以十二时相从。 文曰:"同有文章,虎不如龙豕者,何为来入菟宫? 王孙尽卜,乃造黄锺。 大往就马,非类相从,羊奔蛇穴,牛入鸡笼。 "   ○射数   《纂文》曰:诡亿,一曰射数。 《梁冀别传》曰:冀好意钱。 ○簸子   《艺经》曰:子之多少,人之朋数,随戏者制。 如十子争先,以落多为不妙。 ○抃   《汉书》曰:甘延寿,字君况,以良家子善骑射,试抃,为期门。 以材力爱幸。 又曰:哀帝时,览抃,射武戏。 (孟康注曰:手搏为抃,角力为武。 )   左思《吴都赋》曰:抃壶搏。 ○掷砖   《续搜神记》曰:夏侯综为庾安西参军,说常见鬼乘车骑马满道,与人无异。 常与人载行,忽牵人语,指道上一小儿云:"此儿正尔大病! "须曳,此儿果病,殆死。 其母闻之,请综。 综云:"无他,汝儿向於道中掷涂,(涂盖砖也。 )误中一鬼脚;鬼瞋,故病汝儿耳。 但以酒饭贻鬼,即差。 "母如言,儿即愈。 《艺经》曰:以砖二枚,长七寸,相去三十步,立为标。 各以砖一枚,方圆一尺,掷之。 主人持筹随多少,甲先掷破,则得乙筹,后破则夺先破者。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30 13:03:5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