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七百九十二 ◎四夷部十三·西戎一 内容: ○总序西戎   《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鬼方,西羌也。 )   《书》曰:西戎即叙。 (羡禹功也。 )   《诗》曰: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西戎板屋也。 )   又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 《尔雅》曰:西至於邠国。 (极远之国。 )   又曰:西至日所入为太蒙,(即蒙氾也。 )太蒙之人信。 《礼》曰: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传》曰: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於野,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 其礼先亡矣! "   又曰:秦、晋迁陆浑之戎於伊川。 《汉书》曰: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南北有大山,中央者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 东则接汉,限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领。 《汉书》曰: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婼,音而遮切。 )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 (言去离胡戎来附汉也。 )   又曰:汉武帝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帝既悔於征伐,而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东捷枝、渠梨皆故国,(轮台、渠梨,地名,今在交河北庭界。 )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熟。 田一岁,有积谷。 募人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累重,谓妻子家属也。 )就畜积为本业,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域西,以威西国。 "帝深陈既往之悔,乃下诏曰:"前有司奏,欲益人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 "由是不复出军,而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人也。 《后汉书》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盖羌姓之别。 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 滨於赐支,至於河首,绵地千里。 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 南接蜀、汉。 所居无常,依随水草。 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 其俗,人民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三二世后,相与婚姻。 父没则妻后母。 兄亡则纳嫠嫂,(寡嫂曰嫠。 )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 不立君臣,无相长一。 强则分种为角酋豪,弱则为附落。 更相抄暴,以力为雄。 杀人偿死,无他禁令。 其兵长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触突。 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 甚耐寒苦,同之禽兽。 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 性坚固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王政修则宾服,德教失则寇乱。 又曰:昔夏后氏太康失国,四夷背叛。 及后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后来宾。 又曰:武乙暴虐,犬戎寇边。 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 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 又曰: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 遂攘戎狄,西戎之国莫不宾服。 又曰:穆王时,戎狄不贡。 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 王遂迁戎于太原。 又曰:平王之末,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 於是渭有狄〈豸原〉、(〈豸原〉音苑。 )邽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颍川以西有蛮氏之戎。 又曰:晋文公欲修霸业,乃赂戎狄通道,以扶王室。 秦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开地千里。 又曰:陆浑之戎叛晋,晋令荀吴灭之。 楚执蛮氏,而尽囚其民。 又曰:周贞王八年,秦厉公灭大荔,取其地。 赵亦灭代戎,代戎即地戎也。 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遗脱者皆逃奔,西逾汧陇。 自是中国无戎寇。 《后汉书》曰: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 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元帝又置戊巳校尉,屯田於车师。 (《汉官仪》曰:戊巳,中央镇覆四方也。 )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 又曰:建武中,西羌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 世祖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讫不许之。 又曰:明帝命将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阗诸国皆遣子入侍。 又曰:建初元年春,酒泉太守段彭大破车师於交河城,章帝不欲疲弊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巳校尉,不复遣都护。 二年,复罢屯田。 又曰:和帝永元三年,班超遂定西域。 因以超为都护,治龟兹。 复置戊巳校尉,领兵五千人治车师。 又曰:六年,班超复击破焉耆,於是五十馀国悉纳质内属。 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 又曰:九年,班超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於是远国蒙奇、兜勒,皆来归服。 班固《西戎论》曰:孝武之代,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从,音子容反。 )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因文、景玄默养人,天下丰富,财力有馀,士马强盛,故能赌犀布、玳瑁,则建朱崖七郡;惑蒟(音矩。 )酱、竹杖,则开牂柯、越巂;闻天马蒲陶,则通大宛、安息。 自是之后,万里相奉,师旅之费,不可胜计。 至於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筦盐铁,铸曰金,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人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群盗并起,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且西域近有龙堆,远则葱岭,身热头痛,悬度之阨,淮南、杜钦、扬雄之论,皆以为此天地所以界别区域,绝外内也。 《书》云:"西戎即序。 "禹就而序之,非止威服,致其贡物也。 魏徵《西戎论》曰:自古开远夷、通绝域,必因宏改之主,皆起好事之臣。 张骞凿空於前,班超投笔於后,或结之重宝,或摄之利剑,投躯万死之地,以立一朝之功。 皆由主尚来远之名,臣徇轻生之节,是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焉者也。 炀帝规摹宏侈,掩吞汉外。 裴矩方进西域图记,以荡其心。 故万乘亲出玉门关,置伊吾、且末郡,而关右暨於流沙,骚然无聊生矣。 古哲王之制,方五千里,务安诸夏,不事要荒。 岂威不能加,德不能被? 盖不以四夷劳中国,不以无用害有用也。 是以秦戍五岭,汉事三边,或道殣相继,或户口减半;隋室恃其强盛,亦狼狈於青海。 此皆一人失其道,故亿兆罹其毒也。 ○婼羌   《说文》曰:羌,西婼羌戎牧羊人,从人牧羊。 《汉书》曰: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 去阳关千八百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 西接且末。 随畜逐水草,不田作,仰鄯善、且末谷。 山有铁,自作兵甲,有弓矛,服刀剑。 (刘德曰:服刀,拍髀也。 师古曰:指音貊,髀音俾,又音陛。 )   ○鄯善   《汉书》: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扞泥城。 (扞音鸟。 )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又曰:鄯善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 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 (孟康曰:白草,草之白者也。 胡桐,似桑而多曲。 师古曰:胡桐泪可以汗金银,今工匠皆用之。 )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佗。 (师古曰:佗,古他字也。 )   又曰:武帝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虏楼兰王,破姑师。 於是汉列亭鄣至玉门矣。 又曰: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 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 又曰: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 介子轻将勇敢士,赍金币,杨言以赐外国为名。 既至楼兰,诈其王欲赐之。 王喜,与介子饮,醉,将其王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杀之,贵人、左右皆散走。 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 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 "介子遂斩王尝归首,(尝归者,其王名也。 )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 封介子为义阳侯。 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 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丞相、将军、百官送至横门外,(横音光。 )祖而遣之。 《北史》曰:鄯善城方一里,地多沙卤,少水草。 北即白龙堆路。 后魏孝文太和四年,遣其弟素延耆入侍。 ○于阗   《汉书》曰:于阗国王治西域,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 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海,其东流注盐泽,河源出焉。 多玉石。 (玉石,玉之璞也。 )   《后汉书》曰:于阗去洛阳万一千七百里。 建武末,莎车王贤强盛,攻并于阗,徙其王俞林为骊归王。 明帝永平中,于阗将休莫霸及莎车自立为于阗王,休莫霸死,兄子广德立。 后遂灭莎车,其国转盛。 《北史》曰:于阗国在葱岭之北二百馀里,所都城方八、九里。 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 土宜五谷并桑麻,山多美玉,有好马驼骡。 其刑法,杀人者死也。 又曰:于阗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众,王尤信尚,每设斋日,必亲自洒扫、馈食焉。 城南五十里有赞摩寺,即昔罗汉比丘卢旃为其王造覆瓮浮图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跣处,双迹犹存。 西有比摩寺,云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 又曰:于阗城东二十里,有大水北流,号树枝水,即黄河也。 又曰:后魏文献末,蠕蠕寇于阗。 于阗患之,遣使素目伽上表求救。 帝诏以遐阻不行。 又曰:后周武帝建德三年,其王遣使献名马。 隋大业中,频遣朝贡。 其王姓王,字早示门,练锦帽,金鼠冠,妻戴金花。 其王发不令人见,俗言若见王发,其年必俭。 《梁书》曰:武帝天监十三年,王遣使献娑罗婆步鄣。 十八年,又献琉璃罂。 《唐书》曰:其国出美玉。 王姓尉迟,名屋密。 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 太宗优诏答之。 ○大秦   《后汉书》曰:大秦国,一名黎鞬,在海西,地方数千里。 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垩塈之。 又曰:民俗力田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 又曰:王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 又曰: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国。 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 又曰: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 以金银为钱。 银钱十当金钱一。 又曰: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一通焉。 又曰:其国无盗贼,而道多猛兽师子,遮害行旅。 不百馀人赍兵器,辄为所食。 又有飞桥数百里,可渡海。 《魏略》曰:其国中山出九色次玉石,一曰青,二曰赤,三曰黄,四曰白,五曰黑,六曰绿,七曰紫,八曰红,九曰绀。 多神龟、朱鬛马、玄熊;赤、白、黑、黄、青、绿、绀、缥、红、紫十种琉璃。 《通典》曰:国之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行,到珊瑚渊,水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 大秦人常乘大舶,载铁网,令水工先没入,视之可下网,乃下。 初生白。 而渐渐似菌生茅中,历岁许,出网目间变作黄色,枝条交错,高极三、四尺,大者围尺馀,三年色乃赤好。 后没视之,知可采,便以铁钞发其根,乃以索系网,使人於舶上绞车举出。 还国〈囗夷〉理载,恣意所作。 若失时不举便蠹败。 ○龟兹(龟音丘,兹音姿)   《北史》曰:龟兹国,在尉犁西北,白山之南一百七十里。 王姓白,即后凉吕光所立白震之后。 其王头系彩带,垂之於后,坐金师子床。 又曰:出细毡,饶铜、铁、铅、麋皮、氍毹、沙盐、绿雌黄、胡粉、安息香等。 又曰:其国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状如醍醐。 服之,发齿已落者,能令更生;疠人服之皆愈。 《唐书》曰:龟兹有城郭,男女皆剪发,垂与顶齐。 惟王不剪发,以锦蒙顶,着锦袍、金宝带,坐金师子床。 有良马、封牛,饶葡萄酒。 又曰:贞观四年,遣使来献马。 太宗赐以玺书,抚慰甚厚。 自此朝贡不绝。 又曰:贞观二十年,太宗遣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安西都护郭孝恪,率五将军,发铁勒十三部兵,以伐龟兹。 禽其王,及大将羯猎颠等,并破其大城五所,虏男女数万口,勒石纪功而旋。 俘其王诃黎布失毕,及那利羯猎颠等,献於社庙。 寻以诃黎布失毕为左武翊卫中郎将,那利以下授官各有差。 又曰:先是,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於其国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镇。 高宗嗣位,不欲广地劳人,复命有司弃龟兹等四镇,移安西,依旧西州。 又曰:长寿元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阿史那忠节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 自此复於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 则天时有田杨名,中宗时有郭元振,开元初则张孝嵩、杜暹等为安西都护,皆有政绩,为夷人所伏。 ○天竺   《后汉书》曰: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东南数千里,卑湿暑热。 其国临大水,乘象而战,修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出象、犀、玳瑁、金、银、诸香、石密、黑盐等。 又曰: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光明。 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於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行於中国,图画形象焉。 《南史》曰:梁天监初,王来贡献。 王有螺髻於顶,馀剪之。 穿耳垂珰。 俗多徒跣,衣重白色。 有文字,或善天文、算历之术。 其人皆学《悉昙章》,书於贝多树叶以记事。 《北史》曰:天竺国,去代三万一千五百里。 有伏丑城,周匝十里。 城中出摩尼珠、珊瑚。 城东三百里有拔赖城,城中出黄金、白真檀、赤檀、石蜜。 《唐书》曰:中天竺,其都城周回七十馀里,北临禅连河。 云昔有婆罗门领徒千人肄业於树下,树神降之,遂为夫妇,宫室自然而立,僮仆甚盛,於是使役百神,筑城以统之,经日而就。 此后有阿育王,颇行苛政,置炮烙之刑,谓之地狱。 今城中见有迹焉。 又曰:武德中,其国大乱,其嗣王尸罗逸多练兵聚众,所向无敌,象不解鞍,人不释甲,居六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以臣之,威势远振,政刑甚肃。 贞观十五年,尸罗逸多自称摩伽陀王,遣使朝贡。 太宗降玺书慰问,尸罗逸多大惊,问诸国人曰:"自古曾有摩诃振且使人至吾国乎? "皆曰:"未之有也! "乃膜拜而受诏书,因遣使朝贡。 太宗以其地远,礼之甚厚。 复遣卫尉丞李义表报使,尸罗逸多遣大臣郊迎,倾都邑以纵观,焚香夹道。 逸多率其臣下东面拜受敕书,复遣使献大珠及郁金香、菩提树。 又曰:贞观十年,沙门玄奘至其国,将梵本经论六百馀部而归。 先是,遣右率府长史王玄策往使天竺,其四天竺王咸遣使朝贡。 会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弟阿罗那顺篡立,乃尽发胡兵以拒玄策。 玄策战不敌,乃拔身宵遁,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塈婆罗国七千馀骑,以从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馀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 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兵擒获之,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馀头匹。 於是天竺震惧。 俘阿罗那顺以归。 二十二年至京师,太宗大悦,命有司告宗庙。 因谓群臣曰:"夫人耳目玩於声色,口鼻耽於臭味,此乃败德之源。 若婆罗门不劫掠我使人,岂为俘虏邪? 昔中山以贪宝取弊,蜀侯以金牛致灭,莫不由之。 "拜玄策朝散大夫。 是时就其国,得方士那罗迩婆寐,自言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 太宗深加礼待,馆之於金飚门内,造延年之药,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 发使天下采诸奇药,药成,竟服不效,后放还本国。 又曰:开元八年,南天竺国遣使献五色能言鹦鹉。 《异物志》曰:天竺,大国也,方三万里,佛道所在。 其国王治城郭,宫殿皆雕文刻镂,锺鼓音乐,跳丸跃剑。 《通典》曰:后魏宣武时,南天竺国遣使献骏马,云其国出师子〈豸军〉;(〈豸军〉,胡昆切。 )有火齐,如云母,而色紫,列之则薄如蝉翼,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有金刚,似紫石英,百炼不销,可以攻玉。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30 16:27: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