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七百九十六 ◎四夷部十七·西戎五 内容: ○莎车   《汉书》曰:莎车王治莎车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 有铁山出青玉。 又曰:宣帝时,乌孙公主小子万年,莎车王爱之。 莎车王无子,死时万年在汉。 莎车国人计欲自托於汉,又欲得乌孙心,即上书请万年为莎车王。 汉许之,遣使者奚充国送万年。 万年初立,暴恶,国人不悦。 莎车王弟呼屠徵杀万年并汉使者,自立为王,约诸国背汉。 会卫侯冯奉世使送大宛客,即以便宜发诸国兵击杀之,更立他昆弟子为莎车王。 又曰:冯奉世至宛,宛闻其斩莎车王,礼之异於他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 (马形如龙。 )帝甚悦,下议封奉世关内侯。 少府萧望之以奉世矫制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代法;若即封奉世,则为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於夷狄,渐不可长,不宜授封。 帝善其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 ○波知   《北史》曰:波知国在钵和西南,土狭人贫,依托山谷。 其王不能总摄。 有大池,传曰大池有龙王,次者有龙妇,小者有龙子。 行人经之,设祭乃得过;不祭,多值风雪之困。 ○栗粟弋   《通典》曰:粟弋,后魏通焉。 在葱岭西,大国,一名粟特,一名拘梦,出名马、牛、羊、珍果、葡萄,其土地水美故也。 有大禾,高丈馀,子如胡豆。 在安息北五千里,附庸小国四百馀城。 太武帝时,遣使朝贡。 ○悉居半   《北史》曰:悉居半国,故西夜国也。 一名子合,其王号子合,治呼揵。 在于阗西,去代万二千九百七十里。 后魏大延初,遣使来献,自后不绝。 ○越底延   《通典》曰:越底延国,隋时闻焉,治辛头河北,西北去赊弥国千馀里,东北至瓜州五千四百里。 其婆罗门种类,户数万馀。 有弓矢刀槊皮甲。 国法不杀人,重罪流,轻者杖。 国无课税。 其俗事佛,王及庶人剪发,衣锦袍,不开缝,贫者白叠。 妇人为髻,衣裙衫,帔长巾。 俗清洁,气候温,多稻,有羊、马、牛、鍮石,诃梨勒,石蜜、鹿皮、细叠等。 ○波路   《北史》曰:波路国,在阿钩羌西北,去代一万三千九百里。 其地湿热,有蜀马,土平,物产、国俗与阿钩羌同。 ○三童   《通典》曰:三童国,在轩渠国西南千里。 人皆眼有三精珠,或有四舌者,能为一种,亦能俱语。 常货多用犀象作金币,率效国王之面,亦效王后之面;若丈夫交易,则用国王之面者。 王死则更铸。 ○蒲山   《北史》曰:蒲山国,故皮山国也,居皮城。 在于阗南,去代一万二千里。 其国西南三里有冻凌山,后役属于阗。 ○劫国   《通典》曰:劫国,隋时闻焉,在葱领中,西与南俱与赊弥国界接,西北至悒怛国,去长安万二千里。 有户数万。 气候热,有稻、麦、粟、豆、羊、马,出洛沙、青黛。 婚姻同突厥,死亡弃於山谷。 又曰:大唐武德二年,遣使贡宝带,金锁,颇梨、水精杯各一,颇梨四百九十枚,大小有差。 ○獠   《魏书》曰:獠之初也,出自梁、益之间。 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 干兰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往往推一长者为王,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党族也。 僚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 好相杀害,多仇怨,不敢远行。 性同禽兽,至於忿怒,父子不相避,惟手有兵刃者先杀之。 若杀其父,走避於外,求得一狗以谢其母,然后敢归。 母得狗谢,不复嫌恨。 若报怨相攻击,必杀而食之,平常劫掠责取猪、狗而已。 亲戚比邻,指授相卖。 亡儿女,哭止,便不复追思。 惟执楯持矛,不识弓矢。 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 能为细布,色鲜净。 大狗一头,买一生口。 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 所杀之人,美须髯者,剥其面皮,笼之於竹,及燥,号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也。 《北史》曰:獠者,盖南蛮之别种。 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 所生男女无名字,惟以长幼次第呼之。 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称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 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於熟食。 建国中,李势在蜀,诸獠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攻破郡县,为益州大患。 自桓温破蜀之后,蜀人东流,山险之地多空,獠遂挟山傍谷,与夏人参居者,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不为编户。 梁、益二州,岁伐獠,以裨润公私,颇藉为利。 正始中,夏侯道迁举汉中内附,宣武遣尚书邢峦为梁、益二州刺史以镇之。 近夏人者安堵乐业,在山谷者不敢为寇。 其后朝廷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乃立巴州以统诸獠。 后以巴酋严始欣为刺史,又立隆城镇,所绾獠二十万户。 及周文平梁、益,令所在抚慰。 然天性暴乱,旋致扰动。 每岁命随近州镇出兵讨之,获其生口,以充贱隶,谓之为压獠焉。 《永昌郡传》曰:獠民喜食人,以为至珍美,不自食其种类也。 怨仇,乃相害食耳。 能水中潜行,行数十里。 能水底持刀刺捕取鱼。 其人以口嚼食,并以鼻饮水。 死人有棺,其葬,竖棺埋之。 ○丁令(丁音颠,令音连)   《后魏书》曰:丁令在康居北,胜兵六万人。 随畜牧依处,土出貂鼠皮、貚子皮。 西南去康居界二千里。 又曰:丁令北有马脑国。 其人音声似雁鹜。 从膝以上至头,人也;膝已下生毛,马脑马蹄,走疾於马,勇健敢战。 ○且弥   《北史》曰:且弥国,都天山东,临於大谷,在车师北,去代一万五百七十里,本役属车师。 ○陀罗伊罗   《通典》曰:陀罗伊罗国,隋时闻焉,在乌蔡国北,大雪山坡上。 缘梯登山,接七百梯,方到其国。 ○赊弥   《北史》曰:赊弥国,在波知之南。 山居,不信佛法,专事诸神。 亦附嚈哒。 东有钵卢勒国。 路险,缘铁锁而度,下不见底。 后魏熙平中,宋云等使终不能达。 ○泽散   《通典》曰:泽散国,魏时闻焉,属大秦。 其治在海中央,最与安息城谷相近,西南诣大秦,不知里数。 ○女国   《北史》曰:女国,在葱岭南。 其国世以女为王,姓苏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 女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 国内丈夫惟以征伐为务。 山上为城,方五六里,人有万家。 王居九层之楼,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朝,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 其俗: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中或数度变改之;皆披发,以皮为鞋。 课税无常。 气候多寒,以射猎为业。 出鍮石、朱砂、麝香、犛牛、骢马、蜀马。 犹多盐,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 亦数与天竺、党项战争。 其女王死,国中厚敛金钱,求死者族之中贤女二人,一为女王,次为小王。 贵人死,剥皮,以金屑和骨肉置瓶中埋之;经一年,又以其皮内铁器埋之。 俗事阿修罗神。 又有树神。 岁初,以人祭,或用猕猴祭。 ○呼得   《通典》曰:呼得,魏时闻焉,在葱岭北,乌孙西北,康居东北,胜兵万馀人,随畜牧,出名马,多貂鼠。 ○曹国   《北史》曰:曹国,都那蜜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 国无主,康国王令子乌建领之。 都城方三里,胜兵千馀人。 国中有得悉神,自西海以东诸国并事之。 其神有金人马、金波罗,阔丈有五尺,高下相称。 每月以驼五头、马十匹、羊一百口祭之。 南去康国百里。 大业中,遣使贡方物。 ○漕国   《北史》曰:漕国,在葱岭之北,汉时罽宾国也。 其王姓昭武,字顺达,康国王之宗族也。 都城方四里,胜兵万馀人。 国法严峻。 俗重淫祠。 葱岭山顺天神者,仪制极华,以金为屋,以银为地,祠者日有千馀人。 祠前一鱼骨,其孔中通马出入。 国王戴金牛头冠,坐金马座。 土多稻、粟、豆、麦,饶象、马、封牛、金、银、镔铁、氍、朱砂、青黛、安息青木等香、黑盐、阿魏。 东去劫国七百。 里。 大业中,遣使贡方物。 ○何国   《隋书》曰: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地也。 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 都城方二里,胜兵千人。 其王坐金羊床,车去曹国百五十里,西去安国三百里。 大业中,遣使贡方物。 ○短人   《通典》曰:短人,魏时闻焉,在康居西北。 男女皆长三尺,人众甚多。 去奄蔡诸国甚远。 康居长老传闻:尝有商旅行北方,迷惑失道,而到此国。 国中甚多真珠、夜光明月珠。 其国去康居可万馀里。 《突厥敝拴记》云:自突厥北行一月,有短人国,长者不逾三尺,亦有二尺者。 头少毛发,若羊胞之状,突厥呼为羊胞头。 其傍无它种类相侵,俗无寇盗。 但有大鸟,高七八尺,恒伺短人啄而食之。 短人皆持弓矢,以为之备。 按,此亦在西北,即《魏略》之短之人国也。 ○小人   《通典》曰:小人,在秦之南,躯才三尺。 其耕稼之时,惧鹄所食。 大秦之南,每卫助之,小人竭其珍货以酬报。 ○轩渠   《通典》曰:轩渠国,多九色鸟,青口、绿颈、紫翼、红膺、绀顶、丹足、碧身、缃背、玄尾,亦名九尾鸟,亦名锦凤,其青多红少,谓之绣鸾。 恒从弱水西来,或云是西王母之禽也。 其国币货,同三童国。 ○温宿   《北史》曰:温宿国,居温宿城,在姑默西北,去代一万五百五十里。 ○朱俱波   《通典》曰:朱俱国,后魏时通焉,亦名朱居盘国,汉子合国也。 今并有西夜、蒲犁、依耐、德若四国之地。 在於阗国西千馀里,其西至葱岭二百里,东至涅盘国,南至女国三千里,北至疏勒九百里。 其王本疏勒国人。 后魏宣武永平中,朱居盘国遣使朝贡。 其言音与于阗相似,其间小异。 人貌多同华夏,亦类疏勒。 大唐武德以后,频遣使朝贡。 ○尉头   《北史》曰:尉头国,居尉头城,在温宿北,去代一万六百五十里。 ○滑国   《通典》曰:滑国,车师之别种。 后汉顺帝永建初,八滑从班勇击北虏有功,汉以八滑为后部亲汉侯。 自魏、晋以来,不通中国。 至梁武帝普通初,其王厌带夷粟陁始遣使献黄师子、白貂裘、波斯锦物等。 后魏之居桑乾也,滑犹小国,属蠕蠕。 后稍强大,征其傍国波斯、渴盘、罽宾、龟兹、疏勒、姑墨、于阗等国焉。 其兽有师子、两脚驼。 人皆善骑射。 着小袖长身袍,用金王为带。 女人被裘,头上刻木为角,长咫尺,以金银饰之。 兄弟共妻。 无城,以毡屋为居,东向开户。 其王金床,随太岁转。 无文字,以木为契,与旁国通用胡书,羊皮为纸。 无职官。 事天神、火神,每日出,祀神而后食,其跪一拜而止。 死以木为椁,父母死,其子截一耳,葬讫即吉。 其言语,待译然后通。 至后魏时,谓之嚈哒国。 或云高车之别种,或云大月氏之种,其源出於塞北自金山。 至后魏文帝时,已八九十年矣。 在于阗之西,东去长安万一千里。 衣服类胡,加以缨络。 头皆剪发。 其语与蠕蠕、高车及诸胡不同。 部众可十万,依随水草。 其国无车舆,多驼马。 用刑严急,盗无多少皆腰斩,盗一责十。 死者富家累石为藏,贫穷者掘地而埋,随身诸物皆置冢内。 又兄弟共聚一妻。 无兄弟者其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数更加帽角焉。 西域康居、于阗、沙勒、安息及诸小国三十许皆役属之,号为大国。 每遣使朝贡。 孝明帝熙明中,遣使伏子统宋云使西域,所经诸国,不能知其敝拴及山川里数,今举其略云。 至隋时,又谓挹怛国,都乌浒水南二百馀里,大月氏之种类也。 胜兵五六万人,俗善战。 先时国乱,突厥遣通设字诰强领其国。 俗同吐火罗。 南去漕国千五百里,东去瓜州六千五百里。 大业中,遣使来贡。 按刘璠《梁典》,滑国姓嚈达,后裔以姓为国号转讹,又谓之悒怛焉。 ○姑默   《北史》曰:姑默国,居南城,在龟兹西,去代一万五百里。 ○叠伏罗   《通典》曰:叠伏罗,后魏时通焉,去代三万一千里。 国中有勿悉城,城北有壃奇水西流。 有白象。 土宜五谷。 宣武时,遣使献方物。 ○阿钩羌   《通典》曰:阿钩羌,后魏时通焉,在莎车西南。 国西有县度山,其间四百里中,往往有栈道,下临不测之深,人行以绳索相持而度山。 有五谷、诸果,市用钱为货,居止立宫室,有兵器。 ○葱茈羌(茈音紫)   《通典》曰:敦煌西、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氐馀种,曰葱茈羌、白马羌、黄牛羌,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 传闻黄牛羌种类,孕身六月生。 南与白马羌邻。 并魏时闻焉。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30 16:48:4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