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百二十三 ◎资产部三 内容: ○耒   《释名》曰:耒,耜也。 《古史考》曰:神农作耒耜。 《世本》曰:咎繇作耒耜。 《周礼·冬官·考工下》曰:车人为耒,庇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 (郑司农云:耒谓耜耒。 庛,读为其颡有庇之,庛谓耒下歧。 玄谓:庛,读为棘刺之刺。 刺,耒下前曲,接耜。 )自其庛缘其外以至於首以弦其内六尺有六寸,与步相中也。 (缘外六尺有六寸,内弦六尺,应一步之尺数。 耕者以田器为度。 宜耜异材,不在数中。 )坚地欲直庇,柔地欲句庇。 直庇则利推,句庇则利发。 倨句磬折,谓之中地。 (中地之耒,其庛与直者如磬折则调矣。 调则弦六尺。 )   《礼记·月令·季冬》曰:冰已入,令告人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冰既入,而令有司告人出五谷之种,明大寒气过,农将兴修田器。 )   《韩诗》曰:三月之时,可预取耒、耜修缮之。 至於四月,始可以举足而耕也。 《魏志》曰:段灼上疏理邓艾曰:"昔姜维有断陇之志,艾修治备守,积谷强兵。 值岁凶旱,又为区种,身被鸟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 上下相感,莫不尽力。 "   《梁书》曰:贺革,字文明。 少以家贫,躬耕供养。 年二十,始辍耒,就父受业,精力不怠。 《唐书》曰:永徽三年,高宗亲享先农,躬御耒耜。 《淮南子》曰:清英之美,始於耒、耜。 (清英,酒也。 )   ○耜   《释名》曰:耜,齿也,如齿之断物也。 《周礼·地官下·山虞》曰: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季犹稚也。 服与耜宜用稚材,尚柔刃也。 服,牝服,车之材。 )   又《秋官下》曰: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 (郑玄谓:萌之者,以兹其斫其生者;夷之,以钩镰迫地芟之也,若今取茭矣;含实曰绳,芟其绳则实不成熟;耜之,以耜测湅土铲之。 )   《礼记·礼运》曰: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 (无以入也。 )   《毛诗·国风》曰: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三之日,夏正月也,豳士晚寒。 于耜,始修耒耜也。 四之日,周四月也,民无不举足而耕矣。 )   又《小雅·大田》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覃,利也。 时至,民以其利耜炽菑发所之地,趋农已急也。 )   又《周颂》曰:《良耜》,秋报社稷也。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畟畟,犹测测也。 《笺》云:良,善也。 农人测测以利善之耜,炽菑是南亩也。 种此百谷,其种皆成好含生气,言得其时。 )   王隐《晋书》曰:徐苗少孤家贫,好学书,昼执耒耜,夜不废读诵。 《后魏书》曰:赵琰遣人买耜刃,得剩利六百,即命送还刃主。 刃主高之,义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 《唐书》曰:高宗行籍田之礼,躬执耒耜而九推焉。 礼官奏:"陛下合三推。 "上曰:"朕以身率下,自当过之,恨不终於千亩耳。 "初,将籍田,先止于先农之坛,因阅耒耜,有雕刻文饰者,谓左右曰:"田器,农人执之,在於朴素,心岂贵文饰乎? "乃命彻之。 《国语》曰:周制有曰:"民无悬耜,(言常用。 入士曰耜,耜柄曰耒。 )野无奥草。 "(皆垦辟与深也。 )   《吕氏春秋》曰:六尺之耜,所以成亩;其博八寸,所以成畎。 (高诱注曰:六尺为亩,三尺为畎。 )   ○犁   《释名》曰:犁,利也,利则发土,绝草根也。 《魏略》曰:皇甫隆为敦煌太守,民不晓作楼犁,用工甚费。 隆乃教作楼犁,省力过半。 又曰:弘农太守刘类,多市犁辖,载所部贸丝。 《管子》曰:距国门以外,穷四竟之内,丈夫二犁,童子五尺一犁,以为三日之功,令农始作服于公田。 《盐铁论》曰:庶人乘马者,足以代劳而已。 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下种轭楼,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 即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耕,一人种,二人挽楼,凡用两牛六人,一日则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陈留耆旧传》曰:萧令陈弇,字叔明。 躬自握犁,种五谷。 有黄雀随犁翔弇上。 崔寔《政论》曰: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 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 《唐书》曰:天宝初,开砥柱之险以通流,石中得古铁犁铧,有"平陆县"字,因改河北县名为平陆县。 《后唐史·明宗纪》曰:上顾谓侍臣曰:"朕昨日出城观稼,见百姓父子三人同曳犁耒者。 力农如是,深轸予怀。 可赐耕牛二头"。 ○耦   《说文》曰:耦,耕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 《周礼·地官下》曰:里宰,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征敛其财赋。 (《考工记》曰:耜广五寸,二〈耒吕〉为耦。 此言两人相助耦而耕也。 郑司农云:锄,读为籍。 杜子春云:锄,读为助,谓相佐助。 )   又《冬官》曰:匠人为沟洫,(主通利田间之水道。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 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 (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 其垄中曰畎,畎上曰伐。 伐之言发也。 畎,亩也。 今之耜歧头两金,像古之耦也。 )   《毛诗·周颂》曰: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私,民田也。 言上欲富其民,而让於下,欲民之大发其私田耳。 终三十里,言各极其望也。 於是民大事耕其私田,万耦同时举也。 )   《国语》曰:吴王还自伐齐,乃谇申胥(谇,告让也。 )曰:"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于上帝。 (先王,阖庐。 上帝,天也。 )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 "(为言子胥佐先王,犹耕者之有耦,以成其事。 )   董仲舒云:禹见耕者五耦而轼,过十室之邑而下;见山仰之,见谷俯之。 ○种植   《周礼·地官》大司徒之职曰: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 《礼记·月令》曰:孟春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首种不入。 (旧说云:首种谓稷也。 )   又《仲秋》曰:是月也,劝人种麦,无或失时。 又《礼运》曰:为礼不本於义,犹耕而弗种也。 (嘉谷无由生也。 )   《尚书·洪范》曰:五行:土爰稼穑。 (种曰稼,敛曰穑。 土可以耕,可以敛。 )稼穑作甘。 (甘味生於百谷。 )   《尚书·酒诰》曰: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 (今往当使妹土之人继汝股肱之教,为纯一之行,其当勤种黍稷,奔走事其父兄也。 )   《尚书考灵耀》曰:春,鸟星昏中以种稷;(鸟,朱鸟,谓鹑火。 )夏,火星昏中以种黍菽。 (火,大火也。 )   《孝经援神契》曰:土黄白宜种禾,黑坟宜黍麦,苍赤宜菽,汙泉宜稻。 《说文》曰:禾之秀宝曰稼,茎节为禾,从"禾""家"声。 一曰稼,家事也;一曰在野曰稼。 《史记》曰: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 《汉书》曰:景帝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吏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赃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   又曰: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 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於宫中。 台成万金,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 (如淳言:《艺文志》有《液汤经》,其义未闻。 )又种五梁禾於殿中,(或曰五色禾也。 )先鬻鹤髓、(鬻音煮也。 )玳瑁、犀玉二十馀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 以乐为黄门郎,令主之。 《东观汉记》曰:范充为桂阳太守。 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缊著衣。 民堕窳,少粗履,盛冬皆以火燎。 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纻麻。 数年之间,人赖其利,衣履温暖。 《吴会分地记》曰:卞山者,勾践於此山铸铜。 铜不铄,埋之,生马箠。 勾践遣使者取徙於南社种之,饰治以为马箠,献於吴。 《陈书》曰:陈灵洗为重安公,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於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 《淮南子》曰:夫树林者,灌以梁水,畴以肥壤,(畴,垄也。 梁,或作潦也。 )一人养之,十人拔之,林必无馀枿。 又曰:昏弧中,则务种谷;(二月昏时,弧星中於南方,朱鸟之宿也。 )太火中,则种黍菽;(大火,东方苍龙之宿,四月建巳中南方也。 菽,豆也。 )虚中,则种粟麦。 (北方玄武之宿也,八月建酉中於南方也。 )   又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食树木之实、蠃蚌之肉,多疹毒伤之患。 (患,害。 )於是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原隰燥湿肥墝高下,百草之滋味,水泉甘苦,令民知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七十毒。 又曰:文公种米。 《吕氏春秋》曰:冰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 《论衡》曰:后稷为儿,种艺为戏。 《氾胜之书》曰:稗,水旱无不熟之时,又特滋盛,易得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以备凶年。 又,稗中有米,熟时,一可捣取炊之,不减粢米,又可酿作酒。 武帝时,令典农种之,一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斗。 大俭,可得磨食之。 又曰:三月,榆荚雨时,高地强土可种禾;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之,则禾不虫。 又取马骨,莝之,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渍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挠如粥。 先种二十日以溲种,曝勿令湿,至种时,以馀汁溲而种之,则不蝗虫。 无马骨汁,亦可用雪。 雪者,五谷之积也,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地中。 治种如此,则收万倍。 又曰:种伤湿郁热,则生虫。 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秆束,立场之高燥处,无令有白鱼,取幹艾杂藏之。 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诸物种,平量,埋阴垣之下。 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 又曰:凡田,种麦为首。 伤於太稠者,锄而稀之。 秋以锄,以棘柴曳之,以垄麦根,故曰:"子将欲富,黄金覆士。 "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绝其乾叶。 到榆荚雨时,候土白,复锄。 如此收必倍。 冬雨雪止,掩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麦能旱多实。 春冻解,耕和土种游麦,麦生成茂大,锄如宿麦也。 又曰:黍者,暑也。 禾生心,天雨灌其心,必伤无实。 初种时,天雾,令两人对持长索,戛去其露,日出乃止。 种黍,覆土、锄治如禾法,欲稀於禾。 又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备凶年也。 大豆生,载甲而出。 种土不可厚,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於土中而死。 又曰:种稻,春冻解,地气和时耕。 冬至后百三十日,种大稻时也。 又曰:种麻,预软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其秕。 又曰:种枲,春冻解,耕治其土。 春草生,布粪田,复耕平摩之。 又曰:种小豆忌卯,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麻忌辰,秫忌未、寅,小麦忌戍,大麦忌子,大豆忌甲。 凡九谷,忌日不种之。 避其忌,不可败伤诸事忌禁日,此非空言也。 其道自然,若烧黍穰,则害瓠也。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可种葵,四月可收冬葵子。 六月六日可种葵,中伏之后可种冬葵,八九月可种幹葵。 《物理论》曰:稼,借种也。 古今之言,云余夫稼,农之本也。 ○耘   《说文》曰:耘,除田间秽也。 《左传·昭元年》曰:晋赵文子曰:"譬如农夫,是穮是蓘。 "(穮,耘也。 壅苗为蓘。 )   《毛诗·甫田》曰:或耘或耔,黍稷嶷嶷。 又《周颂》曰:载芟载旅,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论语》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包曰:丈人,老人也。 ,竹器。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包曰:夫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殖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邪? ")植其杖而芸。 (孔曰:植,倚也。 除草曰芸。 )   《宋书》曰:柳元景、颜师伯尝诣沈庆之,会其游田。 元景等鸣笳列卒满道,庆之独与左右一人在田,见之悄然改容曰:"夫贫贱不可毕,富贵亦难守。 吾与诸公并出贫贱,因时际会,荣贵至此,惟当共思损挹之事。 老子八十之年,目见成败者已多,诸君炫此车服,欲何为? "於是插杖而耘,不为之顾。 元景等彻侍,褰裳从之。 《管子》曰:万室之都,必有万锺之藏,藏镪千万;千室之都,必有千锺之藏,藏镪百万。 春以奉耕,夏以奉耘。 《孟子》曰: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贾谊《书》曰:邹穆公有令,食凫雁必以秕。 吏请以粟,公曰:"夫百姓呴牛而耕,曝背而芸,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哉? 粟,养人也,何以其养鸟也? "   ○耔   《说文》曰:耔,壅禾本也。 《晋书》曰:陶潜《归去来》曰:"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   ○耨   《释名》曰:耨,似锄,以耨禾也。 《左传·僖公下》曰: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臼季,胥臣也。 冀,晋邑。 耨,助也。 野馈曰馌。 )敬相待如宾。 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 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 君请用之。 "   《尔雅》曰:斪劚谓之定。 (郭璞曰:锄属也。 犍为舍人曰:拘扌属,一名定。 《广雅》曰:定,耨。 《纂文》曰:养苗之道,锄。 耨如铚,柄长三尺,刃广二寸,以封地除草也。 )   《魏书》曰:公孙渊官属上书曰:"七营虎士,五部蛮夷,各怀素饱,不谋同心,奋臂大呼,排门遁出。 近郊农民,释其耨镈。 "   《淮南子》曰: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 (蜃,大蚌也。 摩,令利,用耨除草也。 )   又曰:茢先稻熟,农夫耨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 (茢,稗。 )   又曰:圣人之用兵,若栉发耨苗,所去者少,所利者多。 《吕氏春秋》曰:先生者为米,后生者为秕。 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 (养大杀小。 )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养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秕。 ○钃   《释名》曰:钃,诛,也主以诛除物根株也。 《说文》曰:钃,斫也。 齐谓兹基,一曰斤柄,性自曲者也。 《管子》曰: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夷属钃,试诸木士。 (夷,锄类也。 属钃,䦆类。 )   又曰:匠人有感斤钃,故绳可得断也。 《孟子》曰: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兹基,田器。 )   ○耰   《说文》曰:耰,摩田器也。 《论语》曰: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贾谊书》曰:秦民借父耰锄,犹有德色。 ○铚   《广雅》曰:铚谓之刈。 (《纂文》曰:江湖以铚为刈也。 )   《尚书·禹贡》曰:二百里纳铚。 (铚,刈,谓禾穗也。 )   《说文》曰:铚,获禾短镰。 《释名》曰:铚,获禾铁也。 铚铚,断禾穗声也。 ○铫。 《说文》曰:钱,铫也,古田器也。 《世本》曰:倕作铫。 《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铫,然后成农。 ○镈   《释名》曰:镈,亦锄类。 迫也,迫地去草也。 《毛诗·周颂·良耜》曰: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又《周颂·臣工》曰: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庤,具。 钱,铫。 镈,鎒。 获也。 《笺》云:奄,久。 观,多也。 教我庶民,具女田器,终久必多铚艾。 劝之也。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30 19:03: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