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百四十四 ◎饮食部二 内容: ○酒中   《魏略》曰: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 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又曰:王陵表满宠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 帝将召宠,给事中郭谋曰:"宠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二十馀年,有勋方岳;及镇淮南,吴人惮之。 若不如所表,将为所斗。 可令还朝,问以方事以察之。 "帝从之。 宠既至,进见,饮酒至一石不乱。 帝慰劳遣还。 又曰:华歆能剧饮,至石馀不乱。 众人微察,常以其整衣冠为异。 又曰:乌桓东胡俗能作白酒,而不知作麹蘖,常仰中国。 《九州春秋》曰:曹公制酒禁,而孔融书嘲之,曰:"夫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 故尧不先千锺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 "太祖外虽宽容之,内不能平。 御史大夫郄宪知旨,以免融官。 《吴志》曰:孙权於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令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 "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亦何为怒乎? "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不以为恶也! "权默然有惭色。 又曰:孙权常令中书郎诣顾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与相反复,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然不言,无所施。 郎退,造权,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其见敬信如此。 又曰:孙权尝命诸葛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 "权曰:"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 "恪难昭曰:"昔师尚父九十,拥旌仗钺,犹未告老也。 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 何谓不养老也? "昭卒无辞,遂为尽爵。 又曰:曹公出濡须,甘宁为前部督,受敕斫敌前营。 权特赐米酒、众肴,宁乃特赐手下百馀人,食之毕。 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不时肯持。 宁引刀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於至尊,熟与甘宁? 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 都督见宁色厉,即起拜持酒。 及通酌兵各一两碗。 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 敌惊动遂退。 宁益贵重。 又曰: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 坐席无能不,率以七升为限。 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 韦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茗以当酒。 至於宠衰,更见逼强,辄以为罪。 又於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侵克,发擿私短,以为欢笑焉。 又曰:笮融督广陵运漕,大起浮图祠。 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於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万计。 《蜀志》曰:简雍拜昭德将军。 时天旱,禁酒酿者。 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 雍从先主游观,见一男子行於道,谓先主曰:"彼欲淫,何以不缚? "先主曰:"卿何以知之? "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 "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 《晋书》曰:王戎尝如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 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 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 "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惟公荣,可不与饮。 "   又曰:山涛饮酒至八斗方醉。 帝欲试之,以酒八斗饮之,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 又曰:陆抗与羊祜推侨札之好。 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 于时以为华元、子反复见於今。 又曰:阮孚为散骑常待,以金貂换酒,为有司所弹。 又曰:谢弈为桓温司马,谓之方外司马。 因以酒逼温走入南康王门避之,主曰:"君无狂司马,何由得相见? "弈遂引温一兵卒於厅事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 "   又曰:陆纳,字祖言,为吴兴太守。 将之郡,先至姑熟辞桓温。 因问温曰:"公致酒可饮几升? 食肉多少? "温曰:"年大来,饮三升便醉,白肉不过十脔。 卿复云何? "曰:"素不能饮,正可二升。 肉亦不足言。 "后伺温闲,曰:"外有微礼,方守远郡,欲与公一醉,以展下情。 "温欣然纳之。 时王坦之、刁协在座,及受礼,惟有酒一斗,鹿肉一拌,座客警愕,纳徐曰:"明公近云饮酒三升,纳正可二升,今有一斗,以备酌馀沥。 "温及宾客并叹其真率。 温更敕中厨没精馔,酣宴极欢而罢。 又曰:何充,字次道。 能饮酒,雅为刘恢所贵。 恢每云:"见次道饮,令人欲倾家酿。 "言其能温克也。 又曰:陶侃每饮酒有常限。 欢有馀而限已竭。 殷浩更劝少进,侃凄然曰:"年少时,尝诫之。 "乃已。 《宋书》曰:王弘为江州刺史,欲识陶潜,不能致也。 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遗酒於半道栗里要之。 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 及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车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 后为始安郡,经过潜,每往必酣饮致醉。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 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者,有酒辄设。 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候潜,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 又曰:顾宪之为建康令,清俭强力,为政甚得人和。 故都下饮酒者,醇旨辄号为"顾建康",谓其清且美焉。 又曰:孔顗为江夏内史,性便酒。 每醉,辄弥日不醒。 居常贫罄,无有丰约,未尝关怀。 为府长史,典签咨事,不呼前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 虽醉日居多,而晓明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拥。 众咸云:"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胜世人二十九日醒也。 "   又曰:颜延之好骑马遨游。 里巷遇旧知,辄据鞍索酒。 得必倾尽,欣然自得。 又曰:沈文季出为吴兴太守。 文季饮酒至五斗,妻王氏饮亦至三斗。 常对食竟日,而视事不废。 又曰:袁粲为丹阳尹,尝步屟白扬郊野间,道遇一士大夫,便呼与饮,酣。 明日,此人谓被知顾,到门求进。 粲曰:"昨饮酒无偶,聊相要耳! "竟不与相见。 又曰:肖思话尝从文帝登锺山北岭,中道有盘石清泉,上使於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锺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 "   又:《彭城王义康传》曰:会稽长公主,於兄弟为长,文帝所亲敬。 上尝就主宴集甚欢。 主起再拜顿首,悲不自胜。 上不晓其意,起自扶之。 主曰:"车子岁暮必不见客,特乞其命。 "因恸哭。 上亦流涕,指蒋山曰:"必无此虑,若违今誓,便是负初宁陵! "即封所馀酒,赐义康,曰:"会稽姊饮,忆弟,所馀今封送。 "车子,义康小字也。 《齐书》曰:高帝幸东宫,召诸王宴饮,因游玄圃园。 长沙王晃捉华盖,临川王暎执雉尾扇,闻喜公子良持酒枪,南郡王行酒,武帝与豫章王嶷及王敬则自捧肴馔。 高帝大饮,赐武帝已下酒,并大醉,尽欢,日暮乃去。 又曰:谢朏为吴兴太守,与弟氵籥於征虏渚送别。 朏指氵籥口曰:"此中惟宜饮酒! "氵籥建武之朝专以长酣为事。 与刘瑱、沈昭略交饮,各至数斗。 朏既至郡,致氵籥数斛酒,遗上曰:"力饮此物,勿豫人事。 "氵籥尝与刘悛饮,推辞久之。 悛曰:"谢庄儿不可云不能饮! "氵籥曰:"苟得其人,自可沉湎千日! "悛甚惭无言。 又曰:王琨俭於财用,酒不过两爵,辄云:"取酒难遇之。 "   《梁书》曰:初,梁武帝总延后进二十馀人,置酒赋诗。 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 萧介染翰便成,文无加点。 帝两美之,曰:"臧盾之饮,萧介之文,即席之美也! "   又曰:阴铿尝与宾友饮宴,见行觞者,因回酒炙以授之。 众坐皆笑,铿曰:"吾侪终日酣饮,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 "及侯景之乱,铿尝为贼擒,或救之获免。 铿问之,乃前所行觞者。 又曰:张缵为湘州刺史。 初,吴兴吴规颇有才学,邵陵王纶引为宾客,深相礼遇。 及纶作牧郢藩,规随从江夏。 遇缵出之湘镇,路经郢服,纶饯之南浦。 缵见规在坐,意不能平,忽举杯曰:"吴规饮此酒,庆汝得陪今宴! "规寻起,还。 其子翁孺见父不悦,问而知之。 翁孺因气结,尔夜便卒。 规恨缵,悲恸而愤哭兼至,信次之间又殒。 规妻深痛夫、子,翌日又亡。 时人为:"张缵一杯酒,杀吴氏三人。 "   《南史》曰:南海有顿逊国,在海崎上,有酒树似安石榴。 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而成酒。 《后魏书》曰:太宗引崔浩论事,语至中夜。 太宗大悦,赐浩缥醪酒十斛,水精戎盐一两,曰:"朕味卿言若盐、酒,故与卿同其味也。 "   又曰:高允被敕,论集往世酒之败德以为《酒训》,孝文览而悦之。 又曰:胡叟少孤,每言及父母则泪下,若孺子之号。 春秋常祭之前,则先求旨酒。 时敦煌汜潜家善酿酒,每节送一壶与叟。 论者以潜为君子。 又曰:李元忠拜南赵郡太守,好酒无政绩。 及庄帝崩,弃官,潜图义举。 会齐神武东出,元忠便乘露车,载浊酒以奉迎。 神武闻其酒客,未即见之。 元忠下车,独坐酌酒擘脯食之,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豪杰,今闻国士到门,不能吐哺辍洗,其人可知! 还吾刺,勿复通也。 "门者以告,神武遽见之。 又曰:齐神武自太原来朝,见朱游道,曰:"此人是游道邪? 常闻其名,今日始识其面! "迁游道别驾。 后日,神武之司州,飨朝士,举觞属游道曰:"饮高欢手中酒者,大丈夫! 卿之为人,合饮此酒。 "   又曰:魏帝宴华林园,谓神武曰:"自顷所在百司,多有贪暴,朝廷中有能公平直言、弹劾不避亲戚者,王可劝酒。 "神武降阶跪言:"惟御史中尉崔暹一人,谨奉明旨,敢以酒劝。 并臣所射赐物千段,乞以回赐。 "帝又褒美之。 又曰:刘藻,字彦先。 父宗之,庐江太守。 涉猎群籍,美谈笑,善与人交,饮酒至一石不乱。 藻为平东别将,辞於洛水之南,孝文曰:"与卿石头相见。 "藻对曰:"臣虽才非古人,度亦不留贼虏! 而陛下辄当酾曲阿之酒,以待百姓。 "帝大笑曰:"今未至曲阿,且以河东数石赐卿。 "   又《裴粲传》曰:元颢入洛,以粲为西兖州刺史。 寻为濮阳太守崔巨伦所逐,弃州入嵩高山。 节闵帝初,复为中书令。 后正月晦,帝出临洛滨。 粲起御前,再拜上寿酒。 帝曰:"昔北海入朝,暂窃神器,尔日卿诫之以酒;今欲我饮,何异於往情? "粲曰:"北海志在沈湎,故谏其所失;陛下齐圣温克,臣敢献微诚。 "帝曰:"甚愧来誉! "仍为命酌。 又曰:齐郡王简性好酒,不能理公私之事。 妻常氏,燕郡公喜女也。 文明太后以赐简,干综家事,颇节简酒。 乃至盗窃求乞婢侍,卒不能禁。 又曰:阮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 周文帝偏所眷雇,常於室内置酒十瓶,馀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 孚适入室,见即警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 宜早还宅也! "因持酒归,周文抚手大笑。 《北齐书》曰:段韶尤啬於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 其子孙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馀日,事毕辞还,人惟赐一杯酒。 又曰:高季式豪率好酒,又恃举家勋功,不拘俭节。 与光州刺史李元忠生平游款。 在济州夜饮,忆元忠,开城门,令左右乘驿马,持一壶酒往光州劝元忠。 朝廷知而容之。 又曰:刘河南王孝瑜,武成礼遇特隆。 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邺酌两碗。 "其亲爱如此也。 又曰:齐皇甫亮性质朴纯厚,终无片言矫饰。 属有敕下司各列勤堕,亮三日不上省。 文宣王亲诘其故,亮曰:"一日雨,一日醉,一日病酒。 "文宣以其实,优容之。 又曰:周文帝闻韦敻养高不仕,辟之不能屈。 明帝即位,礼敬逾重。 乃为诗愿时朝谒。 帝大悦,敕有司给河东酒一斗,号之曰:"逍遥公"。 《唐书》曰:定州总管李玄通性刚烈,无所屈挠。 初,城陷,为刘黑闼所囚。 其故吏有以酒食馈之者,玄通谓之曰:"诸君哀吾困辱,故以酒食来相宽慰耳。 吾要当为诸君一醉,可乎? "遂与乐饮,因请剑起舞。 舞毕,以剑溃腹而死。 又曰: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代或有贡献。 及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於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 上自损益造酒。 酒成,凡有八色,芳春酷列,味兼醍盎。 既颁赐群臣,京师识其味。 又曰:麟德元年九月,壁州刺史邓弘庆制酒令"平索者精"四序。 又曰:张镇州拜舒州都督。 舒州,即其本邑。 镇州乃多市酒肴,就望江旧宅,尽召故人亲戚,与之酣宴,散发箕踞,敦畴昔之欢十日,赠以钱帛。 既而垂泣,谓亲宾曰:"比者张镇州与故人为欢,今日以后,舒州都督治百姓耳。 君民礼隔,不得交游。 "因与之诀。 自是,亲戚有犯法,一无所纵,州境因兹肃然。 又曰:李景伯景龙中为谏议大夫。 中宗尝与宰臣贵戚内宴,酒酣,递唱《回波乐》,甚喧杂失礼。 次至景伯,歌曰:"《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礼饮只合三爵,君臣杂混非宜! "席为之散,时人称之。 又曰:李適之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 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廷无留事。 《管子》曰:桓公饮管仲酒,仲弃其半。 公问其故,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言失,言失身弃。 臣弃身不知弃酒。 "桓公笑焉。 《晏子》曰:景公饮酒,移於晏子之家。 晏子立於门,曰:"国德无有故乎? 君今何为非时而夜辱? "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曰:"臣不敢与焉。 "公乃移於司马穰苴之家,穰苴答如晏子。 公复移於梁丘据,据左执琴,右拥竽,行歌而至。 公曰:"乐哉! 无彼二子,何以持国? 无此一臣,何以乐身? "   《孙卿子》曰:醉者越百步沟以为跬步也,俯而出城门以为万丈之门,酒乱其神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1 13:36:2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