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百七十五 ◎咎徵部二 内容: ○五星   京氏《易五星占》曰:岁星失度何? 人君不仁,春杀无辜,则岁星失度;其救也,慈仁敬让,广恩惠施,无犯四时,则岁星承度。 荧惑失度何? 人君内无礼法,轻薄房室,外行慢易,敛夺民财,则荧惑失度;其救也,爵贤位德,养幼廪孤,命乐师,趣鞉鼓,合欢欣,荧惑还度,天心得矣。 太白失度何? 人君薄恩尾殹,懦弱不胜任,则太白失度;其救也,举有义,任威用武,则太白复,兵气消矣。 镇星失度何? 人君内无仁义,外多华饰,则镇星失度;其救也,治社稷,修明堂,近方直之人,此灾自消也。 辰星失度何? 人君内无仁义,外多华饰,则辰星失度;其救也,明刑慎罚,审法必中。 《尚书考灵耀》曰:白经天,水决江。 (白,太白也。 金为水宗,故多水也。 )   《春秋玄命苞》曰:肽、毕间为天街,日月星以出入。 荧惑守之,道不通,天下危。 又曰:卷舌主口语,荧惑临之,下多乱谋。 国君以口舌之害起寇。 又曰:荧惑守轩辕,贵妾争。 又曰:荧惑守宫室,群妃斗。 《汉书·天文志》曰:五星所行,合散犯守、历陵斗蚀、彗孛飞流,皆阴之精,本於地而发於天也。 (孟康曰:合,同居也。 散,谓五星有变,则其精散为妖星也。 犯,七寸之内,光芒相及。 陵,相冒过也。 蚀,星月相陵,不见者旁,日食也。 韦昭曰:白自下往触之曰犯。 居其旁曰守。 经之为历。 相击为斗。 张晏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孛气似彗。 飞流,谓飞星流星也。 孟康曰:飞,绝迹而去之。 流,光迹相连也。 )   又曰:孝昭始玄中,太白入太微,西藩第一星北出,东藩第一星北东下去。 太微者,天庭也。 太白行其中,宫门当闭,大将被甲兵,邪臣伏诛。 后有流星,下燕万载宫极,东去。 (李奇曰:极,屋梁也。 三辅名为极也。 )法曰:"国恐有诛。 "其后左将军上官桀、骠骑将军安与长公主、燕刺王谋主乱,咸伏诛。 又曰:建始四年七月,荧惑逾岁星,居其东北半寸所,如连李。 时岁星在关星西四尺所,荧惑初从毕口大星东北往,数日至,往疾去迟。 占曰:"荧惑与岁星斗,有病君、饥岁。 "其后旱伤麦,民食榆皮。 诃平二年十月壬申,太皇太后避时昆明东观。 又曰: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 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 ○客星   《左传》曰:昭十年,春,王正月,有星出于婺女。 (客星也。 )郑裨灶言於子产曰:"七月戊子,晋侯将死。 今兹岁在颛顼之虚,(岁,岁星也。 颛顼之虚,谓玄枵。 )姜氏、任氏实守其地,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告邑姜也。 (客星居玄枵之维首。 邑姜,齐太公女,晋唐叔之母。 星占:婺女为既嫁之女,织女为处女。 邑姜,齐之既嫁女。 妖星在婺女,齐得岁,故知祸归邑姜。 )邑姜,晋之妣也。 天以七纪,(二十八宿面七。 )戊子,逢公以登,星斯於是乎出,(逢公,殷诸侯居齐地者。 逢公将死,妖星出婺女,时非岁星所在,故齐自当祸,而以戊子日卒。 )吾是以讥之。 "至时,晋平公卒。 《汉书》曰:玄帝初玄玄年四月,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 占曰:"为水饥。 "其月渤海水大溢;六月关东大饥,民多饥死;琅邪人相食。 二年五月,客星见昴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 占曰:"天下有妄言者。 "其十二月,钜鹿都尉谢君男诈为神人,论死。 《后汉书·天文志》曰:孝安永初四年六月甲子,客星大如李,苍白,芒气长二尺,西南指上阶。 星,上阶为三公。 后太尉张、禹、司空张敏免官。 又曰:中平五年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碗,出贯索,西南行入天市,至尾而消。 占曰:"客星入天市,为贵人丧。 "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周敞,师事京房。 为赵显所谮,谓敞曰:"吾死后三十日,客星必出天市,即吾无辜也。 "死后果如言。 ○孛   《左传》曰:文十四年,有星孛入于北斗。 周内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   又曰: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 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天事恒像,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 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徵也,火出而见。 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 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 火出,於夏为三月,於商为四月,於周为五月。 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六物之占,在宋卫郑陈乎? 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 皆火房也。 星孛及汉,汉,水祥也。 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 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 水火所以合也。 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 "郑裨灶言於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瓒玉瓒,郑必不火。 "钟产弗与。 后四国皆火。 《春秋孔演图》曰:海精死,彗星出;(宋均注曰:海精,鲸鱼。 )彗星出则国枢橛。 《春秋考异邮》曰:鲸鱼死,彗星合。 (宋均注曰:鲸鱼阴物,生於水。 今出而死,是时有兵相杀之祥也,故天应之以妖彗也。 )   《春秋合诚图》曰:赤彗,火精,如火,曜长七尺。 《孝经钩免攕》曰:周襄王不能事其母弟,彗入斗,亡其度。 《孝经内记》曰:彗星入北斗,祸大起;在三台,臣害君;在太微,君害臣;在天狱,诸侯作祸。 彗行所指,其国大恶。 彗在月中者,君有德,天下欣心,大丰盛。 《尔雅》曰:彗星为欃(楚缄切。 )枪。 (楚庚切。 )   《河图帝通纪》曰:彗星者,天之旗。 《河图稽耀钩》曰:五星散为五色之彗。 《战国策》曰:唐睢谓秦王曰:"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 "   《史记》曰:秦始皇十五年,彗星四见,大者八十日,长或竟天。 其后秦遂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麻。 《汉书》曰:建玄六年,彗星见。 淮南王心怪之,以为上无太子,天下有变,诸侯并争,愈益治攻战具,遂谋反。 又曰:哀帝建平二年二月,彗星出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 历数之玄,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像也。 其后卒有王枚蒇国之祸。 《后汉书》曰: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孛星晨见东方二十馀日,夕出西方。 纪历五车、东井、五诸侯、文昌、轩辕,入太微,指帝坐。 占曰除旧布新之像。 《后汉书·天文志》曰: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孛星於张,东南行,五日不见。 孛星者,恶气所生,为乱兵;又参然孛焉,兵之类也,故名之曰孛。 孛之为名,犹有所伤害,有所妨蔽。 或谓之彗星,所以除秽而布新也。 张为周地,星孛於张,东南行,即翼、轸之分,翼为楚,楚地将有兵乱。 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都雒,居周地,除秽布新之像也。 又曰:孝明永平三年,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舡北,长二尺所,稍北行,百三十五日。 韧屿舡为水,彗星出之为大水。 是岁伊雒水溢,到津城门,坏伊桥,郡七、县三十二皆大水。 又曰:永和六年,二月丁巳,彗星见东方,长六七尺,色青白,西南指营室,及坟墓。 营室者,天子常宫,坟墓主死。 彗星砌狞蘘向营室,至坟墓,不出五六年,天下有大丧。 又曰:光和玄年八月,彗星出亢池,入天市中,长数尺,稍长至五六丈,赤色,经历十馀宿,八十馀日,乃消於天苑中,彗除天市,将徙帝,将易都。 至初平玄年,献帝迁都长安。 又曰:孝献建安九年十月,有星孛于东井与鬼魁,入轩辕太微。 十一年正月,有孛于斗,首在斗中,尾贯紫宫,及北辰。 占曰:"彗扫太微、紫宫,人主易位。 "其后魏文帝受禅。 十二月辛卯,有星孛于鹑尾,荆州分也。 时荆州牧刘表专据荆州,从事周群以为荆州牧将死而失士。 明年秋,表卒,以小子琮自代。 曹公将攻荆州,琮惧,举军诣公降。 《晏子春秋》曰:景公谓晏子曰:"彗星向吾国,我是以悲。 "晏子曰:"君穿池欲深广,为台欲高大,诛戮如仇雠,孛又将至,彗星容可拒乎? "惧,缓刑罚。 三十七日彗去。 《尉缭子》曰:昔楚将军子心与齐人战,未合,夜彗星出,柄在齐,所在胜,不可击。 子心曰:"彗星何知! "明日与齐人战大破之。 《淮南子》曰:鲸鱼死而彗星出。 ○天狗   《占》曰:狗者,守御之类;天狗所降,以戒守御也。 出入无时,下则有伏尸流血。 其流星坠地有声,野雉皆鸣,或群狗皆吠,或流散化为云。 一曰:流星有声如雷,下地中,一曰:无云而雷。 一曰:星赤白有光,下地为狗,狗无足。 一曰:如火光炎撤觎,其上瓮下地如数顷田。 一曰:大流星,其有光,见人而坠,尾烖有足。 一曰:星状如奔星,有声,望之如火。 一曰:其色白,其荧荧如遗火状。 皆曰天狗。 天狗所下之处,万人伏尸,狗食血;戍下之邑,大兵起,国易攻,人相食,千里流血,四方相射,破军杀将,兵丧并起,国破灭已。 《河图稽耀钩》曰:太白散为天狗,主候兵。 《洪范五行传》曰:七国植跌战於梁地,故天狗先降梁垒,见以其像也。 狗者,守御之类也,所降以戒守御也。 《史记》曰:秦孝公十二年,星昼坠有声。 至十七年,秦、韩大战,擒晋惠王。 又《天官书》曰:天狗,状大如奔星,有声。 其止地类狗,地望之如火光,炎炎撤觎,其下圆如数顷田,处上瓮见则有黄色。 千里破军杀将。 (《洪范五行传》同。 )   《汉书·天文志》曰:孝昭玄平玄年二月乙酉,祥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西行。 《汉书星行占》曰:太白散为天狗,为卒起。 卒起,枷无时。 四月,昌邑王贺行淫僻,大将军霍光白皇太后废贺。 又曰:成帝缓和玄年四月,日晡时,天有星,殷如雷声,有流星如缶,长十馀丈,皎然赤白,从日下东南去,或如盂,或如鸡子,熠熠如雨,下至地止。 郡国皆言星陨为王者失势、诸侯起怖戤异。 其后王莽专政篡位。 又曰:哀帝建平玄年正月,日出时,有物着天,白,广如一匹布,长四丈馀,西南行,声如雷,一刻止,名曰天狗。 《后汉书》曰:光武建武十一年春,有流星大如日,从太微出,入北斗魁中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十馀枚,后有声如雷,顷止。 斗魁主杀伐,是年吴汉、臧宫破公孙述於成都。 十二年春,有大星如缶,出柳,西南行入弧。 将灭时分为十馀段,如遗火状。 须臾,有声殷殷如雷。 柳为周,弧为秦蜀。 是年,使大司马吴汉从洛阳发南阳卒,溯江而上,击蜀白帝公孙述数万人。 又曰:中玄玄年冬,有大流星从西南向东北行,有声如雷。 其年中郎将窦固将西征。 又曰:顺帝永和三年,有流星大如斗,从西北东行,长八九尺,赤黄,有声隆隆如雷。 是时,大将军梁商与常侍张逵、曹腾、孟贲等争权,矫制收腾。 顺帝寤,逵等奔走,或自刺,或解貂蝉投草中。 逃亡之应。 《汉献帝春秋》曰:初平四年六月,流星起织女,东南行天市中。 蛇行有尾,长七八丈,色赤照地。 又流星如斛,长六七丈,小者六七枚随之,光照地。 又流星西北行,有声如雷,望之如火,照地。 是曰天狗。 《晋书》曰:惠帝永兴玄年七月,流星,有声。 二年,又有星陨,有声。 后二年,怀帝、愍帝蒙尘,刘玄海、石勒攻掠,遂亡中夏。 又曰:怀帝永嘉玄年,有大流星如日,自南流於东北,小者如斗相随。 天尽赤,有声如雷。 是年汲桑煞东燕王腾。 明年,刘玄海僣号。 又曰:穆帝永和十年,流星大如斗,色赤黄,出织女,没造父,有声如雷。 其年慕容俊据临漳,诸将奔散。 又曰:海西公大和四年十月,有大流星西下,有声如雷。 明年,广汉妖贼李弘反,自称圣王。 又慕容暐克邺,尽有其地。 明年,桓温废帝。 又曰:孝武太玄十三年,天狗东北下,有声。 占曰:此交战流血。 是后慕容垂、翟辽、姚苌、符登、慕容永并阻兵争强。 《宋书》曰:后废帝玄徽五年四月,星陨於东南,有声如雷。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后赵石勒建平四年,有流星大如尾,足形,自北极西南流,五十馀丈,光明烛地,坠於河,声闻九百馀里。 其年,石勒死,而季龙杀勒诸子而篡位。 《隋书》曰:北齐孝昭皇建二年十月,天狗下於郿山。 於其下讲武厌之,帝将至,有兔惊马,帝肥,坠马而死。 又曰:武成清河三年春,天狗南流,下宋地彭城。 其年,妖人反於邺,入北城,劫太师彭王浟为主,浟不从,见害。 又曰:周宣王大像玄年五月,有流星大如二斗器,云从太微端门流入,有声如翻旗。 其月,静帝立,隋公杨坚专政,俄而禅位。 又曰:静帝大定玄年七月,有大流星如斗,出五车,东北流,光明烛地。 是月,赵王招越王盛以谋执政,被诛。 又曰: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八月,夜有大流星如斗,出王良阁道,声如颓墙。 其日又有大流星如瓮,出羽林,有声。 明年,帝幸江都,天下大乱。 《山海经》曰:金门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郭璞症曰:《周书》:"天狗所止地,须臾,光飞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声如雷,走如电光。 "吴楚七国反时吠过梁野。 )   《兵书》曰:两敌相望,其云气如牛马状,头低尾仰,曰天狗。 勿与战也。 ○枉矢   《河图稽耀钩》曰:辰星散为枉矢,流所射,可诛。 《河图》曰:枉矢东流,天下恐。 《尚书运授期》曰:白帝掷晡,六十四世,其亡也,枉矢射参。 《尚书中候》曰:夏桀无道,枉矢射。 《洪范五行传》曰:枉矢者,弓矢之像也。 枉矢之所触,天下之所伐,灭亡之像也。 《春秋运斗枢》曰:黄帝行失枢,则枉矢出射所谋。 (谋易失枢之王,故以枉矢射之。 )   《春秋潜潭巴》曰:枉矢出,臣不忠。 又曰:枉矢或南或北,无聚众,伐战国。 《论语摘辅像》曰:虚王反度枉矢合。 《史记·天官书》曰:枉矢,类大流星,蛇行而苍黑,望之如有毛羽。 又曰: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山东遂合从,西坑秦人,屠咸阳。 《说苑》曰:秦二世立,枉矢夜光。 俄而天下大乱,二世被杀。 《晋书》曰:武帝玄康四年,枉矢北行竟天。 次年,夜,枉矢自北斗魁东南行。 占曰:"以乱伐乱。 "北斗主杀伐。 是后赵脱凶杀司空张华,废贾后。 终自屠灭。 又曰:太熙玄年,有枉矢西南流。 怀帝永嘉四年,刘聪嘉平三年,星起牵牛,委曲蛇行,入紫宫,其光照地。 其年,帝为刘聪所害。 后三年,聪死国亡。 又曰:愍帝建兴三年,枉矢自文昌北流,至斗东,如一匹布,绛,蛇行,有手足,因变为云气,如人像,二臂一足。 至五年,北平人吴祚聚众千人,立沙门为天子。 四年,帝降刘曜。 又曰:玄帝大兴三年,枉矢出虚、危,没翼。 大宁二年,王敦杀谯王承及甘卓。 又曰:穆帝昇平二年,枉矢自东南流於西北,其长半天。 时所在拥兵,政非己出。 《隋书》曰:齐昏侯永光三年春,枉矢昼见西方,长十馀丈。 其年梁武举兵,东昏遇害。 又曰:隋炀帝大业十二年,枉矢二出北斗魁,委曲蛇行,注於南斗。 后二年,宇文化及於江都僣号许,王世充於东都杀恭帝,僣号郑。 ○蚩尤旗   《河图稽耀钩》曰:荧惑散为蚩尤旗,主惑乱。 《河图提刘子》曰:帝将怒,蚩尤出乎四野。 《史记曰·天官书》曰: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像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魏志》曰:嘉平四年六月,持节奉法驾迎高贵乡公於玄城,是岁白气经天。 大将军司马景王问王肃其故,肃曰:"杆蚩尤之旗也,东南其有乱乎? 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则天下乐安者归德,倡乱者先亡矣。 "明年,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果反。 《皇览·冢墓记》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阙乡城,中高七丈。 民常十月祠之。 有赤气出如绛,名为蚩尤旗。 ○狱汉   《河图稽耀钩》曰:填星散为狱汉。 《春秋合诚图》曰:狱汉主逐王。 (狱汉,填星精所为。 )   《史记·天官书》曰:狱汉星,(孟康曰:青中赤下,有三彗纵横,亦镇星之精,一名威汉也。 )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掷晷青。 所出非其方,其下有兵冲不利。 ○五残   《河图稽耀钩》曰:镇星散为五残,主奔亡。 《春秋合诚图》曰:五残主出亡。 《春秋考异邮》曰:五残,类辰星,有角,见则政在伯。 《史记·天官书》曰:五残星,出正东,东方之野,星状类辰星,去地可五六七丈。 所出非其方,其下有兵,冲不利。 《山海经》曰:西王母是司天之五残。 ○国皇   《河图稽耀钩》曰:岁星之精流为国皇,主内难。 《春秋考异邮》曰:国皇,大而赤,类南极,见则兵起,天下急。 (宋均注曰:南极,老人星也。 )   《后汉书·天文志》曰:灵帝光和中,国皇见东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炬火,十馀日。 占曰:"国皇为内乱,外兵丧。 "其后黄巾张角、何进、袁绍、董卓乱,燔烧宫室,迁西京。 ○格泽   《广雅》曰:格泽,妖气。 《史记·天官书》曰:格泽星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兑。 其见,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咎。 ○旬始   《河图稽耀钩》曰:填星散为旬始,主招横。 《春秋合诚图》曰:旬始主争兵。 《春秋考异邮》曰:旬始照,其下必有灭主。 《广雅》曰:旬始,妖气也。 《史记·天官书》曰:旬始出於北斗旁,状如雄鸡,其色青黑,像伏鳖。 《楚辞·远游》曰: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司马相如《大人赋》曰:重旬始以为惨。 (孟康曰:旬始,气,如雄鸡,在北斗旁,悬如葆卜,以为十二旒。 惨,音所御切。 )   ○营头   《占》曰:流星昼行,亡君之戒。 一曰:流星昼名营头,营头而下,流血滂滂。 一曰:有云如坏山堕,所谓营头之星。 其所堕,复军流血。 《后汉书·天文志》曰:王莽地皇四年,遣王寻、王邑将兵至昆阳,围城数重。 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 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复军流血三千里。 "是时,光武将兵数千人赴救昆阳,击赌瞢。 会天大风,飞屋瓦,雨如注水,赌瞢乱败,死者数万人。 《晋书》曰:惠帝太安二年,星昼流,矢北下,光变白,有声如雷。 占曰:"为营首,营首所在,其下有大乱流血。 "   又曰:穆帝永和八年,日未入,有流星大如三斗魁,从辰已上东南行,在箕斗间。 占曰:"营首之下,流血滂沱。 "是年,慕容俊称大燕,攻伐无已。 ○汉   《诗推度灾》曰:逆天地,绝人伦,则天汉灭见。 《史记·天官书》曰:汉者,金之散气,蒲熬曰十汉,中星多则水少,即旱。 《竹书纪年》曰:晋定公六年,汉不见于天。 ○蓬星   《汉书·天文志》曰:孝景中三年六月壬戌,蓬星见西南,在房南,大如二升器,色白;癸亥,在心东北;甲子,在尾北;丁卯,在箕北。 近汉稍小,且去时大如桃,壬申去,凡十日。 占曰:"蓬星出,必有乱臣。 "房心间,天子宫也。 是时梁王欲为汉嗣,使人杀汉诤臣袁盎。 《晋中兴书》曰:太玄二十年九月,有蓬星如粉絮,东行历女、虚危,及哭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1 16:29:5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