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内容: ○鬼下   《异苑》曰:广州治下有黄文鬼,出则为祟。 所着衣帽皆黄,至人家张口而笑,必得疫疾。 长短无定,随篱高下。 自不出已十馀年,土俗畏怖惶恐不绝。 又曰:陆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 时夕,望道左若有民居,因往逗宿。 见一年少,神姿端达,与机言玄门妙物。 机心伏其能,尾馛酬抗,乃提纬古今,总验名实,此年少不甚欣解,既晓便去。 机税骖逆旅,逆旅妪曰:"此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耳。 "机乃怪怅,然还睇昨路,空野霾云,拱木蔽日,知所遇者,信王弼也。 又曰:晋宣王诛王陵,寝疾,日见陵来,贾逵亦为祟。 少日遂薨。 初陵被执,经贾逵庙,呼曰:"贾梁道,王陵魏掷暌臣。 "及永嘉之乱,有觋见宣王,宣王涕泗,云家国倾复,是曹爽、夏侯玄诉冤得伸故也。 又曰:夏侯玄为司马景王所诛,宗人为之设祭,见玄来灵坐上,脱头於膝,取食物酒胾之属以内头中,毕,还自安头。 而言曰:"吾得请於帝矣,子玄无嗣也。 "   又曰:谢灵运以玄嘉五年,忽见谢晦手提其头,来坐别床,血淋落不可忍视。 又所服豹皮裘,血淹满箧。 及为临川郡,饭中倏有大虫。 谢熟被诛。 又曰:世有紫姑,古来相传,云是人妾,为大女所姤诬,以秽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於厕间或猪栏边迎之,咒曰:"子胥不在,曹氏亦归。 "曹即其大妇也。 小姑可出戏,捉者觉重,便是神来。 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躁不住,能占众事,卜行来蚕桑。 又善射钩,好则大舞,恶即仰眠。 平昌孟氏恒不信,躬试往捉,自跃穿帐顶而去,永失所在也。 《世说》曰:会稽贺思令善弹琴。 常夜在月中坐,临风鸣弹。 忽有一人,形器甚伟,著械有惨色,在中庭称善。 便与共语。 自云是嵇中散,谓贺云:"卿手下极快,但於古法未备。 "因授以广陵散,贺遂传之,于今不绝。 又曰:阮修字宣子,论鬼神有无。 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槛屙者,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亦有鬼耶? "论者焚可。 《列异传》曰: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 "鬼曰:"鬼也。 "鬼曰:"卿复谁? "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 "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太极,可共迭相担也。 "定伯乃大喜。 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 "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 "鬼答曰:"惟不喜人唾。 "於是共道遇水,定伯命鬼先渡,听之了无声。 定伯自渡,漼漼有声。 鬼复言:"何以作声? "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耳,勿怪。 "行欲至宛,定膊点担鬼至头上,急持之。 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 径至宛市中,著地化为羊,便卖之。 恐蒲颁化,乃唾之。 得钱千五百,乃去。 于时名"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   又曰:任城公孙达,甘露中为陈郡,卒。 官将敛,儿及郡吏数十人临鬼。 公孙达有五岁儿,倏作灵,音声若父,呵众人云:"哭止,吾欲有所道。 "呼诸儿以次教戒,儿悲哀不能自胜。 乃慰之曰:"四时之运,犹有所终,人物短脆,焉当无穷? "如此数千语,皆成文章。 儿乃问曰:"人死皆无知,大人聪明殊特,独有神灵耶? "答曰:"告亡之事,未易可言,鬼神之事,非人知也。 "索纸作书,辞义满纸,投地云:"封书与魏君宰,暮有信来,即以付之。 "其暮,君宰果有信来。 又曰: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死人相见。 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愿令我一见,死亦不恨。 "道人教其见之,於是与妇相见,言语悲喜,恩情如生时。 良久,乃闻鼓声,遂宾狞蘘去。 《搜神记》曰:汉九江何敞为交趾刺史,行部到苍梧,暮宿鹄奔亭。 夜未半,有一女子从楼下呼曰:"妾本居广信县,修里人,早失父母,无兄弟,嫁与同县施氏,薄命夫死。 有杂缯百二十匹,及婢致富一人。 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伯赁车牛一乘载缯。 妾乘车,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到亭外。 时日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止。 致富暴得腹痛,妾之亭长舍乞浆、火。 而亭长龚寿操刀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何从来? 车上所载何物? 丈夫何在? 何故独行? '妾应曰:'何问之? '寿持妾臂曰:'年少爱有色,冀可乐也。 '妾惧怖不应,寿即持刀刺胁下,一创立死。 又刺致富,亦死。 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而去。 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在亭东纠晷。 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来自归於明使君。 "敞曰:"今欲发之,汝何以为验? "女子曰:"妾上下着白衣、青丝屦,皆未朽也。 妾姓苏名娥,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 "敞乃驰还,令吏捕寿,考问具服,问广信县,与娥语合。 寿父母兄弟皆捕系狱。 敞表"寿,常律杀人,不至于族,然寿为恶,隐密经年,王法自所不免。 令鬼神诉者,钦簇尾筳。 请皆斩之,以明鬼神,以助阴教。 "   又曰:卢充,范阳人。 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 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 见獐,便射,中之。 獐倒而起,充遂逐,不觉远。 忽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 门中铃下唱:"客前。 "有一人投一襆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 "逞般着。 已,进见,少府语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为婚,故相迎耳。 "便以书示充。 父亡时,充虽小,然已识父手迹。 便即歔欷,无复辞。 便敕内:"卢郎已来,可使女郎庄严。 "至黄昏,内白女郎庄严竟。 崔语充:"君可至端闳。 "崔女下车,立席头,即共拜。 时为三日,给食毕,崔谓充曰:"君可归去,女若生男,当以相还;生女当留养。 "敕外严车送就。 逞般辞出。 至家,母见问其故,充悉以状对。 别后四年,三月,充临水戏,忽见旁有犊车,乍沉乍浮,既而上岸。 四坐皆见。 而充往开其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 挪掸儿以还充,又与金碗,忽然不见。 充后乘车入市卖碗,冀有识者。 有一婢识此,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金碗。 "大家即崔氏亲姨母也,遣儿视之,果如婢言。 乃语充曰:"昔我姨姊少府女,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着棺中。 可说得碗本末。 "充以事对,此儿亦为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还。 诸亲悉集,儿有崔氏之状,又复似充之貌。 儿、碗俱验,姨母曰:"我外生也。 "即字温休。 温休者,是幽婚也。 遂成令器,历郡守。 其后植子毓,有名天下。 又曰:麋竺常从路归,未至家数十里,见路次有新妇,从麋求寄载。 行一十余里,新妇谢去,谓竺曰:"我天使也,令往烧东海麋竺家。 感君载,故以相语。 "竺请之,曰:"不得不烧,君快去,我缓行,日中必发火。 "竺乃急行至家,使出其财物。 明日日中,瓜髐大发。 又曰:临川间诸山有妖物,来常因大风雨。 有声如啸,能射人。 其所着者,有顷便肿,大毒。 有雌雄,雄急而雌缓。 急者不过半日间,缓者经宿。 其旁人常有以救之,救之小晚则死。 俗名曰刀劳鬼。 又曰:永昌郡不韦县有禁水,水有毒气,惟十一月、十二月可渡涉。 自正月至十月不可渡,渡辄病,杀人。 其气有恶物,不见其形,作声,如有所投击,中木则折,中人则害人,俗明屙弹。 《文士传》曰:左思初作《蜀都赋》曰:"鬼弹飞丸以〈石鬲〉砺",后又改易无此语。 《南中八部志》曰:永昌郡有禁水,水有恶毒气。 中物则有声,中树木则折,明屙弹。 中人则奄然青烂。 又曰:下邳周式,常至东海。 道逢一吏持一卷书,求寄载。 行十馀里,谓式曰:"吾暂有所过,留书寄舡中,慎勿发之。 "去后,式盗发视书,皆诸死人录,下条有式名。 须臾吏还,式犹视书,吏怒曰:"故以相告,而勿视之。 "式叩头流血。 吏良久曰:"感卿远相载,此书不可除。 卿今日已去,还家,三年勿出门,可度也。 勿道见吾书。 "式还,不出。 已二年馀,家人皆怪之。 邻人卒,父怒使吊之。 式不得已,適出门,便见此吏。 吏曰:"吾令汝三年勿出,今而奈何? 吾求汝不见,连相为得鞭杖。 今已见汝,无可奈何,三日中当相取也。 "式还涕泣,具道如此。 父故不信,母昼夜与相守涕泣。 至三日,日中时即死。 《续搜神记》曰:淮南胡茂回,能槛屙,虽不喜见,而不可止。 后行至扬州,还历阳,城东有神祠,中正值贸搏巫祝祠之。 须臾,群鬼叱曰:"上官来。 "迸走出祠去。 回顾见二沙门来,入祠中。 诸鬼两两三三相抱持在祠边草中,望沙门皆怖惧。 须臾沙门去,鬼皆还祠中。 回於是遂少奉佛。 又曰:王伯阳家在京口。 家东有大冢,传是鲁肃墓。 伯阳妇丧,乃平其坟以葬。 后数年,伯阳白日在厅事,见一贵人乘平肩舆,将从数百人径来坐,谓伯阳曰:"身是鲁子敬,安冢在此,二百许年。 君何敢遽毁坏身冢? "因目左右:"何不举手? "煮右牵伯阳下床,以刀环筑之数百而去。 伯阳登时绝死,良久乃苏。 其斫处皆发疽,疽溃寻死。 又曰:会烩醨章人东野还,暮,不及门。 见路旁小屋燃火,投宿止。 有一少女,不欲与丈夫共宿,呼邻人家女自伴。 夜共弹箜篌,戏歌曰:"连绵葛上藤,一缓复一组。 汝欲知我姓,姓陈名阿登。 "明至东郭外,有卖食母在肆中。 此人寄坐,因说昨夜所见。 母闻阿登,惊曰:"是我女,近亡,葬於郭外。 "   又曰:施续为寻阳督,能言论。 有门生亦有理意,常秉无鬼论。 忽有人单衣白袷来,言及鬼,客辞屈,曰:"仆便即鬼,何以言无? 使来取君。 "门生酸苦求之,鬼问:"有似君者不? "门生云:"施续下都督与仆相似。 "鬼许之,俄而督亡。 《语林》曰:宗岱为青州刺史,著《无鬼神论》,甚精,莫能屈。 后有书生诣岱,谈次及鬼论。 书生乃拂衣而去,曰:"君绝我辈血食二十馀年,以君有青牛、髯奴,所以未得相困。 今奴已叛,牛已死,今得相制。 "言绝而失。 来日岱亡。 邓德明《南康记》曰:山都形如昆仑,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眼张口如笑,好在深涧中翻石觅蟹啖之。 又曰:木客头面语声亦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 高岩拘掊,然后居之。 能斫榜,牵着树上聚之。 昔有人欲就其买榜,先置物树下,随量多少取之。 若合其意,便将去,亦不横犯也。 但终不与人面对交语作市井。 死皆知殡敛之,不令人见其形也。 葬棺法,每在高岸树杪,或藏石巢中。 南康三营代舡兵往说亲睹葬:所舞倡之节,虽异於世听,於风林汎响,类歌吹之和。 义熙中,徐道复南出,遣人伐榜以装舟舰。 木客乃献其榜,而不得见。 《述异记》曰:南康有神,名曰山都。 形如人,长二尺馀,黑色,赤目,发黄,被之。 於深山树中作巢,巢形如坚鸟卵,高三尺许,内甚泽,五色鲜明。 二枚沓之,中央相连。 土人云上者雄舍,下者雌室。 旁悉开口如规。 体质虚轻,颇似木筒,中央以鸟毛为蓐。 此神能变化隐身,罕睹其状。 盖木客山犭参之类也。 赣县西北十五里,有古塘名余公塘。 上有大梓树,可二十围。 树老中空,有山都巢。 宋玄嘉玄年,县治民哀道训、道虚,兄弟二人,伐倒此树,取巢还家。 山都见形,谓二人曰:"我处荒野,何豫汝事? 巨木可用,岂可胜数? 树有我巢,故伐倒之,今当焚汝宇以报汝之无道。 "至二更中,内外屋上一时火起,合宅荡尽。 《志怪》曰:会稽常有大鬼,长数丈,腰大数十围,高冠玄衣。 郡将吉凶,跂于雷门,示忧喜之色。 谢氏一族,忧喜必告。 弘道未遭母难数月,鬼晨夕来临。 及后转吏部尚书,拊掌三节,舞自大门,至中庭。 寻而迁问至。 又曰:夏侯弘忽行江陵,逢一大鬼,投弓戟急诌,小鬼数百从之。 弘畏惧,下路避之。 大鬼过后,捉一小鬼,问此是何物。 曰:"广州大杀。 "弘曰:"以此矛戟何为? "曰:"以此杀人,若中心腹者辄死,中馀处不至於死。 "弘曰:"治此病者有方不? "鬼曰:"杀乌鸡薄心即差。 "弘曰:"今欲行何? "鬼曰:"当荆、扬二州。 "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世者。 弘在荆州,教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 今中恶用乌鸡,自弘之由也。 《本草》曰:枭桃在树不落者,杀百鬼也。 张衡《东京赋》曰:度索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 (上古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能执鬼。 度朔山,鬼所出入。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1 17:01:3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