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百九十八 ◎兽部十 内容: ○牛上   《说文》曰:牡,畜父也,从牛土声。 犅,(古郎切。 )特,牛父也。 牝,畜母也,从牛匕声。 犊,牛子也。 牜市,(普外切。 )二岁牛也。 犙,(山耽切。 )三岁牛也。 牭,(思贰切。 )四岁牛也。 犗,(音戒,又音加。 )騬牛也。 牻,(莫江切。 )白黑杂毛牛也。 牜京,(力强切。 )牻牛也。 犡,(力制切。 )牛白脊也。 牜余(达胡切。 )黄牛虎文也。 荦,驳牛也。 牜寽,(力拙切。 )牛白脊也。 牜平,(匹耕切。 )牛文驳如星也。 犥,(普表切。 )牛黄白色也。 犉,(而纯切。 )黄牛黑唇也。 牜隺,(音岳)白牛也。 牜畺,(居羊切。 )牛长脊也。 牜殳,(音滔)牛徐行也。 犨,牛息声也。 一曰牛名。 牷,(音全)牛纯色也。 牜,(音绕。 )牛柔谨也。 《广志》曰:有靡犘(马家切。 )牛,牛出巴中,重千斤。 犦(蒲角切。 )牛,一曰犎牛,有赤豹,封牛。 周留水牛,毛青腹大,状似猪。 有牧牛,项上堆肉大如斗。 似橐驼,日行三百里。 犤(音皮)牛,痹小,今谓之牜牛,又呼杲下牛,出广州高凉郡。 犩(吾威切。 )牛,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 夔牛,重千斤,晋时此牛出上庸郡。 猎(力涉切。 )牛,旄牛也,髀膝间皆有毛。 花蹄牛,高六尺,尾环绕角,有四耳,角端有肉,蹄如莲华。 堂牛,色黑或黄,日南有之。 潜牛,形状似水牛,一名牜冗牛。 麟牛,似鹿,又似羊,肉美。 牥(音方。 )牛,如橐驼,能行。 又有犛牛,《庄子》曰:"其大若垂天之云。 "   《易·大畜卦》曰:六四,童牛之牿,玄吉。 又《无褪翟》曰: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 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像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   又《遁卦》曰: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像》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   又《离卦》曰:离,利贞。 畜牝牛,吉。 又《既济》曰: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 又《说卦》曰:坤为牛。 《周书·王会》曰:卜卢纨牛。 纨牛者,牛之大者。 大夏兹白牛、数楚每牛,牛之小者也。 (大夏,西北戎。 数楚,北戎。 兹白牛,野兽,形似白牛。 )   《诗·鸿雁·无羊》曰:谁谓尔无牛? 九十其犉。 (黄牛黑唇曰犉。 )   又曰: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尚书》曰:武王克纣,放牛於桃林之野。 《左传·成七年》曰:鼷鼠食郊牛角。 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 乃免牛。 又《宣三年经》曰:王正月,郊牛之口伤。 改卜牛,牛死。 乃不郊。 又《僖上》曰:齐侯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   又《僖下》曰:介葛卢来朝,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 其音云。 "问之而信。 又曰:秦师入滑,郑商人弦高将市於周,遇之。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於敝邑,敢犒从者。 "   又《宣上》曰:宋城,华玄为植,巡功。 (植,主巡行城也。 )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使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 "   又《宣上》曰: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杀夏徵舒,因县陈。 申叔时使於齐,反,复命而退。 王使让之曰:"夏徵舒为不道,弑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 汝独不庆寡人,何故? "曰:"夏徵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 抑人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 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 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诸侯之从君,讨有罪也。 今县陈,贪其富也,无乃不可乎? "王曰:"善"。 又《成公下》曰:韩厥曰:"古人有言:'杀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 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 "(尸也。 )   又《昭十三年》曰:邾人、莒人诉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 我之不共,鲁故之以。 "(不共晋贡,以鲁故也。 )晋侯使叔向来辞曰:"寡君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 "钟服惠伯对曰:"君信蛮夷之诉,以绝兄弟之国,寡君闻命矣。 "叔向曰:"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 况其率道,何敌之有? 牛虽瘠,偾加於豚上,其畏不世乎? "   《礼记·曲礼上》曰:国君不齐牛。 又《曲礼下》曰:诸侯无故不杀牛。 又《月令》曰:季春,牺赦朣犊,举书其数。 (在牧而书数,秋当保内。 )   又曰:季冬,命有司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 又《曲礼下》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祠,士祭其先。 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 又《郊特牲》曰:郊,所以明天道也。 帝牛不吉,以为稷牛。 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惟具。 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 又曰:郊用骍,尚赤也;周犊,贵诚也。 又《礼器》曰:有以少为贵者,天子祭天,特牲;天子適诸侯,诸侯膳以犊。 又《内则》曰:牛夜鸣则庮。 (庮,臭恶也。 )   又曰: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赤。 《周礼·地官·封人》曰:凡祭祠,饰其牛牲,设其楅衡,置其絼,共其水槁。 (楅,在鼻;衡,在角。 言不得触。 絼,系牛鼻绳。 絼,本又作纼,持忍反。 )   又《冬官·考工记》曰:稚牛之角直而泽,老牛之角终而昔。 (昔,读为交错之错。 谓角捔理错也。 )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 (三色,本白、中青、末丰也。 戴牛,角直一牛。 )   又《地官上》曰: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 (公犹官也。 )凡祭祠,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 (求牛,祷於鬼神之牛,谓所以祭者也。 永,终也。 终事之牛,谓所以绎者也。 宗庙有绎者,孝子求神非一处。 职,读为枳,枳谓之〈木戈〉,可以系牛。 枳人者。 谓牧人。 )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 飨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 军事,供其犒牛。 丧事,共其奠牛。 凡会同、军旅、行役,共蒲傍车之牛,与其牵旁,以载公任器。 (牵旁,在辕外輓牛也。 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旁曰旁。 任犹用也。 )凡祭祠,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 (郑司农云:互,谓楅、衡之属。 盆、簝,皆器名。 盆所以盛血。 簝,受肉笼也。 玄谓: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   又《秋官上》曰:罪隶掌役百官府,与凡有守者,掌使令之小事。 (役,给其小役。 )凡封国若家,牛助为牵傍。 (郑司农云:凡封国若家,谓建诸侯、立大夫家也。 牛助为牵傍,此官主为送致之也。 玄谓:牛助,国以牛助转徙也。 罪隶牵旁之,在前曰牵,在旁曰旁。 )   《史记》曰:骑劫攻即墨,田单用牛千头,衣以五彩,缚刃其角,结火其尾。 穿城而出牛,壮士五千衔枚随其后。 牛出火明,所触皆死,壮士击之,城上士大噪,燕师大败,骑劫死。 乘胜逐北,三战三克,遂收齐城也。 又曰:马蹄躈千,牛千足,此亦比千乘之家。 (躈,苦吊切。 )   又曰:宁戚欲仕齐,候桓公出,牵牛叩角而歌曰:"南山粲,白石烂,短布单衣才至骭。 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 "桓公用之。 又曰:苏秦说韩王曰:"鄙语云:'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今西面事秦,何异牛后乎? "   《汉书》曰:邴吉常出。 逢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止,使骑吏问牛行几里。 或讥吉,吉曰:"民斗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丞相课其殿最,不亲小事也。 方春少阳用事,未可以热,恐牛近行因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者。 三挂簰调和阴阳,职所当忧也。 "   又曰:龚遂为渤海太守,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可谓带牛佩犊矣。 又曰:宣宗地节三年,求得外祖母王媪男先故,弟武,皆随使者诣阙,时乘黄牛车,故百姓谓之黄牛妪。 《后汉书》曰:朱晖为临淮太守。 时牛大疫,而临淮独尾鼛者。 邻郡牵牛入界避灾耳。 范晔《后汉书》曰:汉光武初起,骑牛。 杀新野尉,乃登揄。 又曰:刘盆子初与兄茂属右校卒吏刘侠卿,主刍牧牛,号曰牛吏。 及立为帝,恐畏欲啼,即复还依侠卿。 又曰: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天柱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着名,愿得降之。 "更始乃徵熹。 熹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犊角如茧、栗,言小也。 《礼纬》曰:天地之牲角茧栗。 )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又曰:刘宽常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卷车中认之。 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 幸劳槛彘,何为谢之? "州里服其不校。 又曰:鲁恭为中牟令,亭长有从贸茶牛不还者。 牛主自言,恭召亭长,教令还牛,亭长不还。 如是者三,遂不还。 恭涕泣曰:"教化不行也。 "欲解印绶去。 掾吏固争,亭长即还牛,诣狱受罪,恭贳出不问。 於是吏人敬信,皆不忍欺。 谢承《后汉书》曰:朱晖为郡吏,太守阮况常欲市晖牛,晖不从。 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 或以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於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以财货污君。 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   《魏略》曰:钜鹿时苗,字胄,为寿春令。 始之官,乘牸牛。 岁馀,生一犊子。 及跟,留其犊而去。 《晋书》曰:羊篇,祜掷甓也,为钜平侯,奉祜嗣。 篇历官清慎,有私牛於官舍产犊,及还而留之。 张勃《吴录·地理志》曰:合浦徐闻县多牛,其项上有特骨,大如复斗,日行三百里。 《蜀志》曰:蒋琰曾梦门前有一牛头血流,问於赵直,直曰:"牛角及口,公字也;血者事明也。 梦吉矣。 "   《晋朝杂事》曰:泰康九年三月,幽州上言塞北有死牛头语。 干宝《晋记》曰:南安朱冲,其邻人失犊,与冲犊相类,来认取之。 冲不与争。 后得之於坚冰之下,惭谢冲,冲不受。 王隐《晋书》曰:朱冲字巨融,少有德行。 邻人牛犯冲苗,冲乃担刍释牛。 牛主大惭,不敢复暴。 又曰:潘岳出为河阳令,以任次宜为郎,不得意出。 山涛领选,岳内非之,密作谣曰:"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 "   又曰:郭洗牛生犊,两头八足。 《晋阳秋》曰:武帝时,有司奏御牛青丝纼断,诏可以青麻代之。 《晋书》曰:郭舒,常有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馀肉可共啖之。 "世以此服其弘量。 又曰:夫馀国若有军事,杀牛祭天,以其蹄占吉凶,蹄解者为凶,合者为吉也。 又曰:石崇与贵戚王恺,奢靡相尚。 常与恺出游,争入洛城,崇牛迅若飞禽,恺绝不能及。 乃密贷其帐下,问其所以。 对曰:"牛奔不迅,良由御者逐之不及而反制之,可听蹁辕则駃矣。 "因从之,遂争长。 崇后知之,杀所告者。 又曰:王济被斥外,於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性豪侈,丽服玉食。 时王恺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济请以钱千万,与牛对射而赌之,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因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而至,一割便去。 又曰:何曾性奢豪。 都官从事刘亨,常奏绂纼以铜钩黻纼车,莹牛蹄角。 后曾辟亨为掾,劝勿应。 亨谓"至公之体,不以私憾",遂应。 又曰:桓温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寮属登平乘楼,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袁弘曰:"运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 "温作色谓四坐曰:"颇闻刘景升有千斤大牛,啖刍豆什刀於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以享军志。 "意以况弘,坐中皆失色。 又曰:王延家中生一犊,他人认之,延牵与之,初无吝色。 其人后知其妄认,送犊还延,叩头谢罪。 延以与之,不取也。 又曰:肃慎国,武帝时及玄帝中兴,皆来贡献。 成帝时,又通贡於石季龙,四年方达。 季龙问之,答曰:"每候牛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大国所在,故来。 "   《南史·四夷传》曰:扶乘国,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斛。 《宋书》曰:褚湛之有一牛,至所爱。 无故堕厅事前井。 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 又曰:江湛为吏部尚书,性廉俭。 牛饿,御人求草,湛良久曰:"可与饮。 "   又曰:顾宪之,玄徽中为建康令。 时有盗牛者,与本主争牛,各称己物。 二家辞证等,前后令莫能决。 宪掷炅,复其状,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宅。 盗者伏其罪。 时人号曰神明。 《三国典略》曰:陈桃根於所部得青牛,献之。 又上织成罗文锦被表二。 陈主命於云龙门外焚之,其牛遣还於人。 又曰:梁出师拒侯景,邵陵脱汹次锺离。 初,纶将发营于乐游苑,临贺王正德诣於纶所,始入牙门,有飘风触旗竿而折。 至是将杀牛劳土,一牛走入马厩,抵杀纶所乘骏马,又以两角贯一马腹,载之而行,冲突营幕,军中惊乱。 萧子显《齐书》曰:豫章文献王嶷为扬州刺史,拜陵还,过延陵季子庙,观沸井。 有水牛突部伍。 直兵执牛推问,王不许,取绢一匹横系牛角,放归其家。 为治务存宽厚,故得朝野忻心。 《后魏书》曰:邢昕以本官副李像使於梁。 昕好忤物,人谓之牛。 是行也,谈者谓之牛像斗於江南。 《北史》曰:后魏玄仲景,性严峭。 孝庄时兼御史中尉,京师肃然。 每向台,恒驾赤牛,时人号赤牛中尉。 又曰:魏娄提雄杰有识度,僮仆千数,牛马以谷量。 性好周给,士多归附之。 又曰:道武时,窟咄拒南鄙。 莫题时二於帝,遗箭於地。 窟咄谓曰:"三岁犊岂胜重载! "言窟咄长而帝少也。 又曰:孟信为赵郡太守,及去官,家贫无食。 惟有一老牛,其兄子卖之,拟供薪米,作契已讫。 市法应知牛主住所在,信適从外来,见买牛人,方知其卖也,因告之曰:"杆牛先来有病,小用便发,君不须买也。 "杖其兄子二十。 买牛人嗟异良久,呼信曰:"孟公,但见与牛,未必须其力也。 "苦请不得,乃罢。 买牛者周文帝帐下人,周文深叹异焉。 《隋书》曰:卢昌衡为徐州总管。 常行至浚仪,所乘马为他牛所触,因致死。 牛主陈谢,求还价值,昌衡谓之曰:"六畜相斗,自关常理。 此岂人情也? 君何谢乎? "拒而不受。 性宽厚不求,皆此类也。 又曰:牛弘有弟曰弼,好酒而酗。 常因醉射杀弘车牛,弘来还宅,其妻迎谓之曰:"叔射杀牛矣。 "弘闻之,无所怪。 问直,答曰作脯。 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 "弘曰:"已知之矣。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其宽和如此。 又曰:于仲文迁安固太守。 有任、杜两客各失牛。 后得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 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 "仲文曰:"此易解耳。 "於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 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 仲文於是诃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又曰:卢恺从周武帝在云阳宫,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 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 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 "帝美其言而止。 转礼部大夫。 《唐书》曰:李密常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秩挂於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书读之。 尚书令越公杨素见於道,从后案辔蹑之。 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 "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 又问所读何书,答曰:"《项羽传》。 "越公奇之。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1 18:06:3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