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百九十九 ◎兽部十一 内容: ○牛中   《春秋潜潭巴》曰:宫有牛鸣,政教衰,诸侯相并。 牛,兵之符也。 杨方《五经钩沉》曰:东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吉示凶,无往不中。 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效。 《穆天子传》曰:泰山,百兽之所聚也,爰有赤豹封牛。 又曰:天子大飨正、侯、诸王、七萃之士於丕衍〈垔鸟〉,韩之人献朋牛三百。 又曰:天子饮于文山,乃献良马驷,牥牛二。 (此牛能行沙中,如橐驼。 )   又曰:天子北征,舍于珠泽,钓于流水。 因献良马三百,牛羊二千。 皇甫谧《帝王世纪》曰:黄帝於东海流波山得奇兽,状如苍牛身,无角,能走。 出入死晷则风雨。 光如日月,其音如雷。 名曰夔。 黄帝杀之,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 《世本》曰:鲧作服牛。 (鲧,黄帝臣也,又云少昊时人,始驾牛。 )   《孔子家语》曰: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鲁人必拯溺矣。 "   焦赣《易林》曰:教牛逐兔,任非其人,费日无功。 《相牛经》曰:《牛经》自宁戚传百里奚,汉世河西薛挂其书,以相牛,千百不失。 至魏世,高堂生传晋高祖宣皇帝,其后王恺秘其书。 又曰:牛歧胡,寿。 (歧,牵两腋眼下分为三。 )去角近,行駃。 眼欲得大,眼中有白脉贯童子,最駃。 颈骨长且大,駃。 壁堂欲得阔。 (壁堂,两股间也。 )倚欲得如绊马聚而正也。 膺庭欲得广,(膺廷,胸前。 )天关欲得成,(天关,背接骨。 )俊骨欲得垂,(眷也。 )央欲得下。 兰株欲得大,(尾株。 )丰岳欲得大。 (膝株骨。 )垂星欲得有怒肉(垂星,蹄上也。 肉复蹄间名怒肉。 )力柱欲得大而成,(当车骨也。 )悬蹄欲得如八字,阳盐欲得广。 (阳盐者,夹尾株前两臁上。 )常有似鸣者,有黄也。 洞胡无寿,珠渊无寿。 游靡薠目下也,上池有乱毛,妨主,凶。 (上池,角中央也。 )身欲得如卷。 大臁疏肋,难饲。 龙头突目,好跳。 豪筋欲得成就。 (豪筋,脚后横筋也。 )毛欲得短密,若长疏,不耐寒气。 尾不用至地,尾毛少骨多者有力。 膝上肉欲得坚。 角欲得细。 鼻如镜,鼻难牵。 口方易饲,漦府方易饲。 《庄子》曰:声氏之牛,夜亡而遇夔,止而问焉,曰:"我尚有四足,动而不善,子一足而起踊,何以然? "夔曰:"以吾一足王於子矣。 "   《庄子》曰:夫厘牛,其大如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又曰:鲁闻颜阖得道之人,使币致焉。 颜阖守庐,粗布之衣,而自饭牛。 鲁君之使者问:"杆颜阖家耶? "阖曰:"然。 "使者致币,阖对曰:"恐听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 "使者还反,复求之,则不得也。 又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曰:"臣之刀十九年,所解千牛矣,而刀刃若新。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以无厚入有间,而恢恢乎其投刃必有馀地。 是以十九年刀刃如新。 "   《管子》曰: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剃发,则刃游於其间也。 又曰:或聘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 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入於太庙,虽欲为狐犊,其可得乎? "   《孟子》曰:臣闻胡龁云:"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衅钟。 '王不忍其觳觫,欲以羊易之。 是见牛而不见羊也。 "   《晏子春秋》曰:今公之牛老於栏牢,不胜服也;车蠹於瓦石,不胜乘矣。 《列子》曰:宋人有好行义者,三世不懈。 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 孔子曰:"杆吉祥也。 "以享上帝。 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牛又复生白犊,其父令其子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 "复以祭。 居一年中,其子又盲。 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折骸而炊之。 丁壮皆乘城,战死者大半,此人父子有疾,皆免也。 《吕氏春秋》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捉足以歌八阙。 (注事具乐部。 )   又曰: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帘豫而牛不行,逆也。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恣所之,顺也。 又曰:乱国之妖,有牛马言。 《韩子》曰:商太宰常使庶子行市,还云市门多车。 太宰召市吏问曰:"市何多牛马耶? "吏怪太宰是神知。 又曰: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於门外。 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蹄。 "詹何曰:"然,黑牛也,而白在其头。 "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 《试萦》曰:夫龙门,鱼之难;太行,牛之难;以德报怨,行之难也。 《淮南子》曰:牛歧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 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 又曰:剥牛皮鞟以为鼓,正三军掷贲,然为牛计者,不若服轭也。 又曰:城上视牛,如羊如豕,所居高也。 又曰:戴角者无上齿,无角者膏而兑前,(豕马之属前小。 )有角者脂而兑后。 (牛羊后小。 )   又曰:季春之月,乃合骡牛腾马,游牝于牧。 又曰:取牛胆途热釜,即鸣矣。 又曰:牛胆途目,莫知其谁。 注曰:"取八岁黄牛胆,滚狞啯寸着胆中,百日以成。 因使巧工刻,像人丈夫,著目下;为女子,著头上;为小儿,著颐下。 盛以五彩囊。 先宿斋,无令人知也。 "   《尹文子》曰:语曰:"好牛不可察也。 "好则物之通称,牛则物之定形。 以通称随定形,不可不察也。 重白而憎黑,嗜甘而逆苦,能定名则万事不乱也。 《卞子》曰:郭林宗谓仇季智曰:"子常有过否? "季智曰:"吾常饭牛,牛不食,搏牛一下。 "   《说苑》曰:秦穆公使贾人载盐徵百里奚,诸贾人以五羖羊之皮,将车之秦。 秦穆公观盐,见百里奚牛肥也,问何以致此,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 "穆公知其君子也,乃以为上卿。 《张温自表》曰:昔百里奚贤,秦穆公欲干之。 缪公好牛,奚因赁官以养牛。 蹄上,垂肉三寸。 公使禽息行牛,息入言之,公不信,怒。 息复言之,公又怒。 吏曰:"再怒其主,罪当刖,使守门。 "公出,禽息跪而请之曰:"夫养牛者,愿君勿忘也。 "公乃问百里奚,奚曰:"臣之长非养牛者也,乃养民也。 "公视牛,察之,则贤人也,遂与同车而出,谢禽息。 息曰:"所以不世者,君未知客也;今已知之矣。 "乃触门而死。 《抱朴子》曰:南方水牛,无冬夏常卧雪中。 又曰:智禽衔芦以逆网,水牛结阵而却虎矣。 《说苑》曰:齐桓公出猎,逐鹿入山谷中,见一老父,问曰:"杆何谷也? "曰:"愚公之谷。 "曰:"何也? "曰:"畜牸牛,子大,卖之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 旁人闻,以臣为愚,因以为谷也。 "管子曰:"杆臣之过也。 使尧在上,皋陶为大理者,安有取人驹乎? "   《论衡》曰:十围之牛,为牧竖所驱。 又曰:牡马见雌牛,不相合者,异类也。 《风俗通》曰:卖牛勿握角,令不售。 案恐触人,人不取也。 又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 江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冰自以其女与神为婚。 径至神祠,劝神酒,杯但澹淡不耗,笨洒声责之,因忽不见。 良久,有两苍牛斗於岸旁。 有顷,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大极,不当相助耶? 南向,要中正白者,我绶也。 "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 又曰:丁壮小犊,跳梁弄角。 饮水数石,生刍十束。 当风露夜,至死不曲。 《博物志》曰:介葛卢闻牛鸣,知生三犊,尽为牺牲。 嵇叔夜以为无此,皆先儒妄说。 又曰:蜀牛不施绳,右前曰"排",左侧曰"纲",而牛解人语。 又曰:九真有神牛,生溪上里。 时时共斗,即海沸而昏,或出斗岸上,人家牛皆怖。 人或遮捕,即霹雳。 号曰神牛。 《洞林记》曰:义兴叔保得伤寒,垂死,令郭璞占之,不吉,令求白牛厌之,求不得。 璞为致之,即日白牛从西来,逢叔保,大惊,遂病差。 《语林》曰:宋岱为青州刺史,禁淫祠,著《无鬼论》。 有一书生,葛巾,修刺诣岱曰:"君绝我辈血食二十馀年,君有青牛、髯奴,所以未得相困耳。 奴已叛,牛已死,今日得相制矣。 "言绝而失。 明日而岱死。 《郭子》曰:蒲奋字武林,高平人,畏风。 在晋武帝坐,北窗有琉璃扇,实密似疏,奋有难色。 帝乃笑之,奋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   《述异记》曰:牛之不角者呼为犝牛。 《金楼子》曰:东海中有牛,剥其皮贯之,潮死炅则毛起,潮去则毛〈弓耳〉。 《诸葛亮集》曰: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於腹。 载多而行,少则否。 宜可大用,不可小使。 《杜预奏事》曰:臣前在南,闻魏兴西北山有野牛野羊。 牛之大者二千斤,羊之大者千数百斤。 袁乔《江赋注》曰:吴时有钱约,钓於牛渚,获一金锁,引之则金牛泛然而出。 约惧而舍,因以为名。 束晳《延游赋》曰:乘露车以偃蹇,驾兰单之疲牛。 连缒索以为鞅,结断绠而为鞧。 臧彦《快牛赋》曰:殊相允备,名不虚假。 伟质魁梧,骨奇形雅。 竦若惊鹿,驵若奔马。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1 18:09:3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