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百三十九 ◎鳞介部十一 内容: ○牛鱼   《博物志》曰:东海中有牛鱼,形如牛。 剥其皮悬之,潮死炅则毛起,潮去则伏。 《临海异物志》曰:牛鱼,形如犊子,毛色青黄。 好眠卧,人临其上,及觉,声如大牛,闻一里。 《魏武四时食制》曰:海牛鱼皮、生毛可以饰物,出扬州。 ○天牛鱼   《南越记》曰:天牛鱼,方圆三丈,眼大如升,在脾头,口在胁中,露齿无唇,两肉角如臂,两翼长六尺,尾长五尺。 ○死覯鱼   《南方草物状》曰:死覯鱼,随海潮搏岸边食人,人乘舡刺之。 大者围九尺,长二三尺,似猪形。 ○鹿鱼   《临海异物志》曰:鹿鱼,长二尺馀,头上有角,腹下有脚,如人足。 《岭表录异》曰:鹿子鱼,赪其尾鬛,皆有鹿班,赤黄色。 余曾览《罗州图》云:"州南海中有洲。 每春夏,此鱼跳出洲,化而为鹿。 "曾有人拾得一鱼,头已化鹿,尾犹是鱼。 南人云:"鱼化为肉,腥不堪食。 "   郭璞《江赋》曰:或鹿像鼻。 (鹿,头角如鹿。 )   ○虾鱼   《尔雅》曰:鲵大者谓之虾。 (今鲵鱼似鮉,四脚,前似猕猴,后似狗。 声如小儿啼。 大者长八九尺。 )   《异物志》曰:鲵鱼,有四足,如龟而行疾。 有鱼之体,而以足行,故曰虾鱼。 含水仰天不动,小鸟就饮,因而吞之。 《异物记》曰:虾实四足,而有鱼名,头尾类鳀,歧岐而行。 生长山涧,出入深坑。 顶上有光,迎风濆流。 云是懒妇,怨勤自投。 ○鳐鱼   《吕氏春秋》曰:灌死之鱼名曰鳐,状如鲤,有翼。 左思《吴都赋》曰:文鳐夜飞而触纶。 ○珠鳖鱼   《山海经》曰:葛山,澧水出焉。 中多珠鳖之鱼,如肺而有六足,目有珠。 其味酸甘,食之不厉。 《山海经图赞》曰:澧死戤鳞,状如浮肺,体兼三才,以货贾客。 《吕氏春秋》曰:鱼之美者,澧死戤鱼,名曰珠鳖,六足,有珠。 (澧水,在苍梧九疑之西。 )   ○赤〈鱼耎〉鱼   《山海经》曰:青丘之山,英水出焉。 中多赤〈鱼耎〉,(音需。 )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经图赞》曰:赤〈鱼耎〉之状,鱼身人头。 ○何罗鱼   《山海经》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 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鳛鳛鱼   《山海经》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 其中多鳛鳛之鱼,(音褶。 )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遇狞怗,其音如鹊,可以御火。 又《经图赞》曰:鼓翮一运,十翼翩翻,厥鸣如鹊,鳞在遇狞怗。 《雒书》曰:鳛鳛鱼,状如鹊,食之不瘴,出涿光山。 ○〈鱼巢〉鱼   《山海经》曰:狱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 (音怀。 )其中多〈鱼巢〉鱼,(音藻。 )状如鲤,鸡足。 食之已疣。 又《图赞经》曰:〈鱼巢〉之为状,半鸟半鳞。 ○鮨鱼   《山海经》曰:北狱之山,诸怀之水出焉。 其中多鮨鱼,(音诣。 )鱼身犬首,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鳙鳙鱼   《山海经》曰:樕蛛之山,食水出焉。 中多鳙鳙之鱼,(音容。 )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 《山海经图赞》曰:鱼号鳙鳙,如牛虎驳。 ○箴鱼   《山海经》曰:狗状之山,氵只(音枳。 )水出焉,中多箴鱼,状如鯈,喙如箴,食者尾鼛。 (《南越记》长针鱼,口四寸。 )   ○鱄鱼   《山海经》曰:鸡山,暴水出焉,其中有鱄鱼,(音团。 )状如鲋,彘毛,其音如豚。 见则天大旱。 又《图·鱄鱼并颙鸟赞》曰:颙鸟栖林,鱄鱼处川,俱为旱徵。 灾延普天,测之无像,厥类惟玄。 《吕氏春秋》曰:鱼之美者,洞庭之鱄。 ○鯥鱼   《山海经》曰:柢山多水,有鱼出焉,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在魼(祛、榻二音。 )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音六。 )冬死夏生,(蛰类也。 )食之无肿疾。 《山海经图赞》曰:鱼号曰鯥,处不在水。 厥状如牛,鸟翼蛇尾。 ○〈鱼半〉(音畔)鱼   《山海经》曰: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 其中多〈鱼半〉鱼,状如鳖,其音如羊。 ○〈鱼胃〉(音谓)鱼   《山海经》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 其中多〈鱼胃〉鱼,其状如蛇而四足。 《汉书·地理志》曰:子桐之水,其中泽多〈鱼胃〉鱼。 ○尾簜鱼   《山海经》曰:英鞮之山,氵冤水出焉。 是多尾簜之鱼,鱼身蛇首,六足,目如马耳。 食之使人不昧,可以御凶。 ○鳋鱼   《山海经》曰: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 其中多鳋鱼,(音骚。 )其状如鳣鱼,动则其邑大兵。 《山海经图赞》曰:物以感应,亦有数动。 壮士挺剑,气激江涌。 鳋鱼潜渊,出则民悚。 ○{如鱼}{比鱼}鱼   《山海经》曰:鸟鼠同穴之山,滥(音槛。 )水出於其西,多{如鱼}{比鱼}之鱼。 (如玭二音。 )其状如复銚,鸟首而鱼翼鱼尾,其声如磬,是生珠玉。 (珠母,蚌类。 )   《山海经图赞》曰:形如复銚,包玉含珠。 有而不积,泄以尾闾。 暗与道会,可谓奇鱼。 ○蠃鱼   《山海经》曰:邽(音圭。 )山,濛水出焉。 其中多蠃鱼,鱼身而鸟翼,声如鸳鸯。 见,其国大水。 ○〈鱼巿〉〈鱼巿〉鱼   《山海经》曰:少咸之山,雁门之水,其中多〈鱼巿〉〈鱼巿〉之鱼,(音沛。 )食之杀人。 ○〈鱼此〉鱼   《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其中多〈鱼此〉鱼,(音紫。 )其状如鯈而赤鳞,其音如吒,食之不骄。 (或作慅。 )   《山海经图赞》曰:微哉〈鱼此〉鱼! 食则不骄。 物有所感,其用无摽。 ○鱽父鱼   《山海经》曰:阳山,留水出焉。 其中有〈鱼舀〉(音滔。 )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首,如彘身,食之已欧。 《山海经图赞》曰:〈鱼舀〉父鱼首,厥体如豚。 ○师鱼   《山海经》曰:饶山,历号之水出焉。 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文鱼   《山海经》曰:景山,睢(音蛆。 )水出焉。 中多丹粟文鱼。 (有班彩也。 )   ○鯩鱼   《山海经》曰:半石之山,来需之水出焉。 其中多鯩(音纶。 )鱼,黑文,状如鲋,食者不肿。 ○䲢鱼   《山海经》曰:半石之山,合水出其阴,是多䲢(音腾。 )鱼,其状如〈鱼厥〉,居逵,(逵,死昀晷穴,相交通。 )苍文赤尾。 食者不痈,可以已瘘。 《临海水土记》曰:䲢鱼似鱦,长二尺。 ○飞鱼   《王子年拾遗录》曰: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死百年生。 故《宁仙游涉七言颂》云:"菁藻灼烁钦簇舒,万龄渐死饵飞鱼。 "   《山海经》曰:騩(音槐。 )山,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其中多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郭璞《山海经图·飞鱼赞》曰:飞鱼如豚,赤文无羽。 《山海经》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 是多飞鱼,其状如鲋。 食之可以已痔。 (又曰:飞鱼如豚,赤文,无羽。 )   张骏《山海经飞鱼赞》曰:飞鱼如鲋,登云游波。 《林邑国记》曰:飞鱼,身圆,长丈馀,羽重沓,翼如胡蝉。 出入群飞,游翔翳薈,而沉则泳海底。 ○豪鱼   《山海经》曰:渠猪之山,渠猪之水出焉。 是多豪鱼,其状如鲔,而赤喙、尾,赤羽。 食之,可以已白疥。 ○鯸鲐鱼   左思《吴都赋》曰:王鲔鯸鲐。 (刘逵曰:鯸鲐,状如科斗虫。 大者长尺馀。 腹白,背青,有黄文。 性有毒,虽小,獭、犬、鱼不敢啖也。 蒸煮肥美。 )   ○鯸〈鱼霸〉鱼   潘岳《沧海赋》曰:〈鱼客〉鱼鯸〈鱼霸〉。 ○鮠(午回切)鱼   《广志》曰:鮠鱼,一名河豚。 ○丹鱼   《抱朴子》曰:南阳丹水有丹鱼。 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夜浮水,侧有赤光,割取血,以途足,可以步行水上。 ○〈虫豕〉鱼   《广志》曰:〈虫豕〉鱼,一名鮦。 (直垄切。 )   ○〈鱼舀〉鱼   刘敬叔《异苑》曰:〈鱼舀〉鱼,凡诸鱼欲产,〈鱼舀〉辄以头冲其腹。 〈鱼舀〉鱼自欲生者,亦更相撞触。 故世人谓为众鱼之生母也。 《岭表录异》曰:〈鱼舀〉,南人云:鱼之欲产子者须此鱼,以头触其腹而产。 俗呼为生母鱼。 ○望鱼   《魏武四时食制》曰:望鱼侧如刀,可以刈草,出豫章明都泽。 ○班文鱼   鱼豢《魏略》曰:濊国出班鱼皮,汉时恒献之。 郭义恭《广志》曰:班文鱼出东夷,濊献其皮。 ○萧拆鱼   《魏武四时食制》曰:萧拆鱼,海之乾鱼也。 ○〈鱼孚〉〈鱼市〉鱼(上孚下沛)   《魏武四时食制》曰:〈鱼孚〉〈鱼市〉鱼,黑色,大如百斤猪,黄肥,不可食。 数枚相随,一浮一沉。 一名敷。 常见首。 出淮及五湖。 《三十六国春秋》曰:吴人夏丞为孝廉,高士夏仲御以母疾,将市药于京师,随丞入洛。 时值禊饮,贾充见而放之。 仲曰:"我,会稽夏仲御也。 "充问:"卿居海滨,能献舡不? "仲曰:"能之。 "充因命焉。 仲御即登舡鼓拽,容止可观,为〈鱼孚〉〈鱼市〉之形,俄然云雾杳冥,白鱼跃入其舟,充甚异之。 ○蕃逾鱼   《魏武四时食制》曰:蕃逾鱼,如鳖,大如箕,甲上边有髯,无头,口在腹下,尾长数尺,有节,有毒螫人。 ○龙鱼   《山海经》曰:龙鱼,陵居。 其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也。 )一曰虾鱼。 (音遐。 )即有神圣乘此,而行九野。 一曰鳖鱼。 郭璞《山海经图赞》曰:龙鱼一角,似狸居陵。 俟时而出,神圣攸乘。 飞骛九域,乘云上升。 《括地图》曰:龙鱼,一名虾鱼,状如龙,而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郭璞《江赋》曰:或虎状龙颜。 (龙鱼亦似鱼。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2 14:57:3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