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百六十六 ◎果部三 内容: ○甘   谢承《后汉书》曰:丹阳张磐,字子石,为庐江太守。 寻阳令常饷一奁甘,其小男年七岁,就取一枚。 磐夺取,付还。 卒以两枚与之,磐夺儿甘,鞭卒曰:"何故行赂於吾子! "   《宋书》曰:彭城王义康,时四方献馈,皆以上品荐义康,而以次者供御。 上常冬月啖甘,叹其味并劣。 义康在坐,曰:"今年甘殊有佳者。 "遣人还东府取甘,大三寸。 又曰:玄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送九种盐并胡鼓,仍求黄甘。 《梁书》曰:吕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 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 每侍御坐,屏气鞠躬,果食未常举筯。 常醉后后取一甘食,武帝笑谓曰:"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 "禄外令月给钱十万。 《唐书》曰:罗浮甘子,开玄中始有山衫曛於南楼寺,其后常资进献。 幸蜀、幸奉天之岁,皆不结实。 又曰:天宝中,中书门下奏曰:"臣等今日因奏事承德音:'闻江南为橘,江北为枳,盖以地气有殊,物性因变。 朕近於宫内种甘子树数株,今秋已来,结实一百五十颗,乃与江南及蜀道所进无别,亦可谓稍异也。 '"   《晋令》曰:阆中县置守黄甘吏一人。 《风土记》曰:甘,橘之属,滋味甜美特异者也。 有黄者,有赪者。 赪者谓之壶甘。 《广志》曰:甘有二十一核。 有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 犍为南安县出黄甘。 《神异经》曰:东方朔云:"东南外有建春山,其上多美甘树。 "   《京口记! 曰:京城东门射堂前,柑树十馀株。 卢谌《祭法》曰:冬祠用柑。 《襄阳记》曰:李衡,字叔平,为丹阳太守。 衡母欲治家,妻辄不听。 后密遣十人,於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千树。 临死敕儿曰:"汝母恶吾匹治家,故穷如是。 吾洲内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足用矣。 "及衡甘成,岁得绢数千匹。 《荆州记》曰:枝江有名甘。 宜都郡旧江北有甘园,名宜都甘。 《湘州记》曰:州故大城内有陶侃庙地,是贾谊故宅。 谊时种甘,犹有存者。 崔豹《古今注》曰:甘实形如石榴者,谓为壶甘也。 《唐新语》曰:益州每岁进甘子,皆以纸裹之。 他时,长吏嫌纸不敬,代之细醇。 既而恐甘子为布所损,每怀忧惧。 俄有御史甘子布至,长吏以为推布裹甘子事,俱曰:"果为所推! "及子布到驿,长吏但叙以布裹甘子为敬。 子布初不掷戟,久而方悟,闻者莫不大笑。 又曰:安禄山将反,宰臣韦见素请以平章事追之,玄宗许焉。 草诏讫,中留之,遣中使辅璆琳送甘子,且观蒲颁。 璆琳受赂而还,因言无反状。 玄宗谓宰臣曰:"禄山必无二心,诏本氩覼焚矣。 "   《异苑》曰:河内司马玄胤,玄嘉中为新淦令,丧官。 月旦设祭,甘化而为鸢。 又曰:南康皈美山石城内,有甘橘橙柚。 就食其实,任意取足。 脱持归者,便遇大虺,或颠仆失径,家人啖之亦病。 《述异记》曰:南康郡有东望山,营民入山顶,有湖清深;又有果林,周四里许,众果毕植,间无杂木,行列整齐,如人功也。 甘子熟,三人共食致饱。 讫,怀二枚欲以示外人。 便还,寻觅向迳,回旋半日,迷不能得。 即闻空中语云:"放嘶允,乃听汝去! "怀甘者恐怖,放甘於地,转眄即见归径,乃相与俱却返。 《广古今五行记》曰:唐高宗调露中,连州见一甘树,四月中有子,如拳大,剖之,有两头蛇。 又曰:唐光宅中,季崇直任益州刺史。 厅事前有甘树,有子大如鸡子,晚熟,微有小孔如针。 郡官咸异之,方欲将进,久而方罢。 因剖之,得一赤班蛇,长尺馀。 崇真后为兵所杀。 王廙《洛都赋》曰:若夫黄甘、荔枝,殊远之珍,虽非方土之所产,重九译而来臻。 潘岳《笙赋》曰: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 张载诗曰:三巴黄甘,瓜州素柰,渴者所思,铭之裳带。 郭璞《柚赞》曰:厥苞橘柚,精者曰甘。 孔坦表曰:天恩例赐,酃酒黄甘,不胜受遇,谨表以闻。 张衡《七辩》曰:离支、黄甘。 宗炳《甘颂》曰:煌煌嘉宾,磊如景星,南金其色,随侯厥形。 ○橘   焦赣《易林·剥之屯》曰:北山有莱,橘柚所聚。 荷囊载畚,盈我筐筥。 《尚书·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厥苞橘柚锡贡。 (小曰橘,大曰柚。 其所苞而致者也。 锡命乃贡,言不常也。 )   《周礼·冬官上·考工记》曰: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春秋运斗枢》曰:旋星散为橘。 《史记》曰:苏秦说燕文侯曰:"君诚能听臣,齐必置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 "   《汉书》曰:江陵之千树橘,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东观汉记》曰:马援好事,至荔浦,见冬笋,名曰苞筍,上言:"《禹贡》'厥苞橘柚',疑谓是也。 "   又曰:建武中,单于来朝,赐橙橘。 谢承《后汉书》曰:张磐为庐江太守,寻阳令饷橘一奁,小男年七岁,卒以两橘与之。 磐还橘鞭卒。 又曰:沛国桓严,字文林,罢鄮县,舍扬州从事屈豫室。 廷有橘树一株,遇其实熟,数垂室内,严乃以竹蕃树四面。 时风吹动,两实堕地,以书绳缚系树枝。 《后汉书》曰:廉范为成都太守,部人杨由善风云占候。 常有风吹削哺,(哺当主柹,音孚废切。 )太守以问由,对曰:"方当有荐木实者,其色黄赤。 "顷之,五官掾献橘数苞。 《魏志》曰:倭国有橘,不知滋味。 《吴志》曰:陆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 出橘,绩怀三枚,拜辞堕地。 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喻彘遗母。 "术大奇之。 《吴录·地理志》曰:朱光禄为建安郡,中庭有橘,冬月树上复裹之。 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 《上林赋》曰:"卢橘夏熟。 "卢,黑也,盖近是也。 《吴历》曰:吴王馈魏文帝大橘,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有橘,酢正裂人牙,时有迢狞呯。 "   《建武故事》曰:咸和六年,平西将军庾亮送橘,十二实共同一柢,以为瑞异,百官毕贺。 (《中兴书》曰:王者德盛,则嘉禾生。 橘亦嘉味之流。 )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橘十一株。 《宋书》曰:孝武大明中,芳香琴堂东西,有双橘连理,改芳香琴堂为连理堂。 《齐书》曰:豫章王嶷薨,忽见形於第后园,乘腰舆指麾处分,呼直兵。 直兵无手板,左右授一玉手板与之,曰:"橘树一株死,可觅补之! "因出后园阁,直兵倒地,仍失手板。 《南史》曰:虞愿始数岁,家中橘树冬熟,诸儿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三国典略》曰:梁侯景未平,王刹电献嘉橘一蒂二十五子于湘东王。 王答之曰:"昔文康献橘,十有二子,用今方古,彼有惭色。 今景之凶恶既稔,凯歌之声已及,嘉瑞远臻,但增鲠慰"   《晏子》曰:胩子使楚,楚王谓其左右曰:"晏婴,习盖者也,吾欲伤之。 "坐定而缚一人至,问"何为",曰:"齐人,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善盗乎? "晏子对曰:"婴闻橘生於淮北则为枳,枝叶徒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 今民生於齐不盗,入楚,得无效楚民善盗耶? "王笑曰:"寡人取病焉。 "   又曰:胩子使楚,楚王进橘置削。 晏子并食不剖,王曰:"橘当云剖。 "对曰:"臣闻之,赐人主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 今者万乘无教,故不敢剖,臣非不知也。 "   《庄子》曰:三王五帝之礼义法度,譬犹樗沔橘柚,其味相反,而皆可適於口。 《淮南子》曰:夫橘树之江北,化而为橙。 《吕氏春秋》曰: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鸟所食。 箕山之东,青马之所,有甘栌焉。 (箕山,许由隐所。 青马,昆仑山东。 )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之卷,所以致之。 (菤,菤耳也。 音卷。 )   《山海经》曰:洞庭之山,其木多橘。 《正论》曰:橘柚之贡,尧舜不常;山龙华虫,帝王不以为亵服。 而命臣馀黄甘厌文绣者,盖以万数者也。 《盐铁论》曰:孝武皇帝平百越,以为园圃,而贸苍厌橘柚。 宋躬《孝子传》曰:王灵之,庐陵西昌人。 丧父母,二十年盐酢不入其口。 所住屋,夜有光。 廷中橘树,隆冬三实。 《会稽先贤传》曰:严遵从光武,遇蜀郡献橘、栗,上持付公卿,遵独不取。 (已具甘中。 )   《水经》曰:刘备时,巴兢结舫水居者五百家。 县有甘橘官荔枝园,夏至则熟。 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 县北有稻田,出御米也。 《南夷志》曰:甘橘,大厘城有之,其味甚酸。 穹〈贝猋〉有橘,大如复杯。 《湘州记》曰:泉陵县有焦山,山上多橘。 裴渊《广州记》曰:罗浮山有橘,夏熟,实大如李。 《云南记》曰:云南出甘、橘、甘蔗、橙、柚、梨、蒲桃、桃李、梅杏,糖酪之类悉有。 《魏王花木志》曰:卢橘:蜀生有给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香,冬夏华实相继,或如弹丸,或如拳,通岁食之。 亦名卢橘。 《异物志》曰:橘为树,白华而赤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 江南则有之,不生他所。 交阯有橘,置长官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 《续搜神记》曰:晋孝武帝世,宣城秦精常入武昌山中彩茗,忽见一人,身长一丈,通体皆毛,从山北来。 乃探怀中二十枚橘与精,甘美异常。 (具茗中。 )   《异苑》曰:南康归美山石城有橘,就食任意取足。 脱持归者,便道遇大虺。 (具甘部。 )   任昉《述异记》曰:越多橘柚园,越人岁多橘税,谓之橘籍。 (吴阚泽表云"请除臣之橘籍"是也。 )越中有王氏橘园、胡氏梅山、贺氏之瓜。 《广五行记》曰:陈后主梦黄衣人围城,绕城橘树尽伐去之。 及隋兵至,上下通服黄衣,未几为隋攻围之应。 《岭表录异》曰:山橘子,大者冬熟,如土瓜;次者如弹丸。 其实金色而叶绿,皮薄而味酸,偏能破气。 客广之人,带枝叶藏之。 入脍醋,尤加香美。 《楚辞》曰:皇后嘉树,橘来服。 (皇,天也。 后,土也。 服,忽也。 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树,异於众也。 )受命不迁,生南国。 深固难从,更其壹志。 绿叶素荣,分其可喜。 又曰:斩伐橘柚,列树苦桃。 司马相如《子虚赋》曰:橘柚芬芳。 又《上林赋》曰:卢橘夏熟。 (郭璞注曰:蜀中有给客橙,即橘也。 冬夏华宾相继也。 )   扬雄《蜀都赋》曰:於西则盐泉铁冶,橘林铜陵。 张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於汉皋之曲。 (注曰:游女,汉女也。 郑大夫交甫於汉见之,而赠以橘柚。 )   曹植《橘赋》曰:播万里而遥植,列铜雀之园廷。 背汉洲之暖气,处玄朔之肃清。 孙楚《杕杖赋》曰:朱橘甘美,紫梨甜脆。 傅玄《菊赋》曰:诗人睹王雎而咏后妃之德,屈平见朱橘而申贞臣掷昃焉。 繁休伯《三胡赋》曰:额似鼬皮,色像葳菉。 左思《蜀都赋》曰: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樐之园。 《柏梁台诗》太官令曰:樗沔橘栗桃李梅。 《古诗》曰: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灯希。 崔琦《七蠲》曰:于斯江皋,实产橘柚。 孟冬之月,於时可食。 抚以玉手,永用华饰。 王褒《僮约》曰:南安拾栗彩橘。 (南安,县名,出好栗、橘。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2 17:12:5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