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百八十六 ◎药部三 内容: ○芝下   《抱朴子》曰:千岁之枯木,其下根如坐人,长七寸,刻之有血。 以其血途足下,可以步行水上不没。 以途人鼻,入水,水为之开,可以止住渊底也。 以途身,则隐形,欲见则拭之。 又可以治病,病在腹内,则刮服一刀圭;其肿痛在外者,随其所在,刮一刀圭以摩之,皆手下即愈。 假令左足有疾,则刮途人左足也。 又曰:松树枝三千年者,其皮中有聚脂,状如龙形,名曰飞节芝,大者十斤。 末服之,尽一斤,得五百岁。 又曰:樊桃芝,其木如昇龙,其花叶如丹萝,其实如翠鸟。 高不过五尺,生於名山之阴,东流泉死戤上。 以夏至后祠之,得,末服之,一株得五千岁。 又曰:参成芝,赤色,有光。 扣掷軎叶,如金石之音。 折而续之,即复如故。 又曰:木渠芝,寄生大水上,如莲花,九茎一丛。 其味甘而辛。 建木芝,实生於都广,其皮如缨蛇,其实如鸾鸟。 此三芝得服之,白日昇天也。 又曰:黄芦子、寻木华、玄液华,此三芝,生於泰山要乡,及奉高。 有得服之,皆令人寿千岁也。 又曰:千岁燕,其巢户北向,其色多白,而尾毛屈。 取阴乾,末服,得五百岁。 凡此百二世曛,皆肉芝也。 又曰:菌芝,或生深山掷晷,或生大木之下,或生泉死戤侧。 其状或如宫室,或如车马,或如龙虎,或如飞鸟,五色无常,亦百二世曛,自有图也。 皆当禹步往彩取之。 刻以骨刀,阴干,末服方寸匕,令人昇仙,中者数万岁,下者千岁。 欲求芝草,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此山开出神药之月也。 勿以山浪日,必以天辅时,三奇会尤佳。 出三奇吉门,到山须六阴之日,明堂之时,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著大石上,执吴唐草一抱,以入山。 山神喜,必得芝也。 又彩芝、服芝,欲得王相专和之日,支干上下相生为佳。 此诸芝,名山多有之,但凡庸道士,心不精,志行秽,德薄,又不晓入山之术,虽得其图,不知其状,亦终不能得也。 山无大小,皆有鬼神。 其鬼神不以芝与人,人虽践之,不可见也。 又曰:草芝,有独摇芝,无风自动。 其茎大如手指,赤如丹。 素叶如苋。 其根有大魁如斗,有细者如鸡子。 十二枚,周绕大根四方,似仿效十二辰也。 相去丈许,皆有细根,如白发以相连。 生高山深谷之上。 其所生,左右无草。 得其大魁,末服之,尽则千岁。 服其细者,一枚百岁。 可以分他人也。 坏其大根,即隐形;欲见,则左转而出之。 又曰:牛角芝,生虎寿山,及吴陵上。 状如葱而特生,如牛角,长三四尺,青色。 末服方寸匕,日三服,至百日,则得千岁矣。 又曰:龙仙芝,状如昇龙之相负也,以叶为鳞,其根则如蟠龙。 服一株,得千岁矣。 又曰:紫珠芝,其茎黄,其叶赤,其实如李而紫色。 二十四枚,辄相连而垂,如贯珠也。 又曰:白符芝,高四五尺,似梅。 常以大雪而花,季冬而实。 又曰:朱草芝,九曲,有三叶,叶有实也。 又曰:五德芝,状似楼殿。 茎方,其叶五苫憎具而不杂。 状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光起数尺。 又曰:龙衔芝,常以仲春对生,三节十二枚,下根如坐人。 凡此草芝,又有百二世曛。 阴乾服之,则令人与天地相毕,或得千岁、二千岁。 又曰: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 此二物,得而阴乾,末服之,令人寿四万岁。 千岁龟,五色具额上,两骨起似角,以羊血浴之,乃剔取服之,寿千岁。 行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者,肉芝也。 取服即成仙。 凡百二世曛,皆肉芝。 《汉武内传》曰:仙芝上蕊,有大真虹芝。 《论衡》曰:章帝时,零陵生芝草五本。 又《初禀篇》曰:朱草之茎如针,紫芝之栽如豆。 如珠玉者,禀气而生,亦犹此也。 《茅君内传》曰:勾曲山上有神芝五种。 第一曰龙仙芝,似蛟龙之相负,服之为太极仙卿。 第二曰参成芝,赤色,有光。 扣其枝叶,如金石之音。 折而续之,即如故。 服之为太极大夫。 第三曰燕胎芝,其色紫,形如葵叶,燕像,如欲飞状。 光明洞彻。 服一株,拜为太清龙虎仙君。 第四曰夜光芝,其色青,实正白如李。 夜视其实,如月光照洞一室。 服一株,为太清仙官。 第五曰玉芝,色白如玉。 剖食,拜三官正真御史也。 《神仙传》曰:漆飞黄子张虚,字子黄,辽人也。 行玄素之道,年二百岁,有少容。 服九英、盖芝、石像,而得道也。 又曰:刁子然服赤乌散,及夜光芝。 《仙人彩芝图》曰:芝生於名山,食之,令人乘云,能上天观望八极,通见神明。 凤皇芝草,生於名山之上,金玉间。 文石上阴乾,治食一年,令人羽翼皆生,寿千岁,能乘云,与凤皇俱。 又曰:死辚,生於名山大谷之阴。 治食之,能入死晷,乘云行,通神明,能使百鬼。 甘露芝,生於石山之阴,有五彩复之。 又曰:车马芝,生於名山掷晷,此尧时七车马化为之。 能得食之,乘云而行,上有云气复之。 万年芝,生於名山掷晷,及蓬莱山。 又曰:地芝,生於名山。 得食之,延年益寿,一举千里,走越江海。 又曰:月芝,生於名山之阴,金石珠玉之间。 阴乾,治食,令人有毛二尺,延寿万岁。 又曰:土芝,生於名山之阴,黄云复之。 此戊己中宫黄帝之精,食之,益寿八千。 又曰:黑云芝,生於名山大谷凉泉之间。 黑盖赤里,茎黑,味咸苦。 食之一年,能入火不焦,入水不渍。 石芝,生於名山之阴。 色黄,上有不世之药,如甘露,味极美。 取而食之,令人不世。 赤松子所服。 山芝之居,东西行三,南北行五,此为山芝,其色皆白。 山芝者,韩终所食也。 与天地相极,延年益寿,通神明矣。 又曰:人芝,生於名山之阴,青盖白茎。 黄龙芝,生於神山中,状如黄龙。 云气芝,生於名山掷晷,盖白,茎白,里赤。 天芝,生於名山之阴。 千秋芝,生於大谷中,四方异色,南赤,西白,北黑,东青。 食之不老,老者不世。 雷芝,生於名山之阴,白石之上,有白云复之。 黄云芝,生於名山掷晷,金石间,上有黄云复之,食之寿千岁,令人通见神明,乘云为车,风为马。 青云芝,出於名山之阴。 云母芝,生於名山泽泉之旁。 白虎芝,生於名山之阴,大木下,状如虎,盖青,味辛,食之令人有力。 又曰:东方芝,生於东山之阴。 南方芝,生於神山之阳。 北方芝,生於北海之山,大谷死晷,状异而泽。 西方芝,於生昆仑之上,金石间。 万年芝,生於名山之阴。 又曰:夜光芝,生於名山之阴,大谷凉泉中,金石间,有浮云翔其上。 太一芝,生於名山之阳,盖黄茎赤,得而食之,令人不老,与天地相保。 又曰:虎芝,生於名山之阴,状如虎,食之身轻,延寿八百年。 鸣鸟芝,生於名山多林之阳,状如鸟,五色。 阴乾治食,令人身轻,与风俱行。 又曰:赤龙芝,生於名山之阴,源泉泽泉中,状如龙,其色赤白。 以秋彩之,便有白光。 食之,寿与天地无极。 黑龙芝,生于名山掷晷,大木下,黑色如龙。 食之,便令人能入死晷。 《孙氏瑞应图》曰:芝草,常以六月生,春青,夏紫,秋白,冬黑。 《世贽记》曰:祖洲有养神丹芝,似菰苗,长三四尺。 人死,以草复之皆活。 服之长生。 秦始皇时,大疫,多有死者。 有鸟如乌,衔此草以复死人面,登时皆活。 始皇闻,以问北郭鬼谷先生,先生曰:"杆不世草也,生琼田中。 "又有锺山仙家,数千万耕田种芝草。 "   《嵩高山记》曰:嵩高山上有人芝。 人芝者,状似小儿。 地芝者,辟方一尺,如黄金色,复以五色云,有神龙守之。 食者可以遐年。 崔豹《古今注》曰:玄和二年,芝生沛,如人冠状。 又生章武,如人抱三子状。 成帝建初五年,芝生颍川。 常以六月中生一叶,春青,夏紫,秋白,冬黑,十月复黄。 气出上尺五寸。 《博物志》曰:名山生神芝,不世之草。 上芝为车马形,中芝为人形,下芝为六畜形。 《唐新语》曰:崔希峤以孝友称,丁内忧,哀毁过礼。 为郑县丞,芝草生所居堂,一兽而葩,盖盈尺。 杜宝《大业拾遗录》曰:七年六月,东都永康门内,会昌门东,生芝草,百二十茎。 散在地,周十步许。 紫茎白头,或白茎黑头。 或有枝,或无枝,亦有三枝如古出字者,地内根并如绵,大相猎菖。 乾阳殿东东上阁前槐树上生芝,九茎共本,相扶而生。 中茎最长,两边八茎相次而短,有如楼阁,甚洁白。 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画图表奏。 《本草经》曰:青芝,一名龙芝。 食之身轻不老,神仙。 生太山上谷,亦生五岳地上。 又曰:黄芝,一名金芝。 食之为神仙。 生嵩高山山谷中。 又曰:赤芝,一名丹芝。 食之为神仙。 生霍山山谷。 又曰:黑芝,一名玄芝。 生恒山山谷。 又曰:紫芝,一名木芝。 久服延年作神仙。 生山岳地上,色紫,形如桑。 《吴氏本草经》曰:紫芝,一名木芝。 《九歌》曰:彩三秀兮於山门,(三秀,芝草。 )石磊磊兮葛蔓蔓。 缪袭《神芝赞》曰:青龙玄年五月,庚辰,神芝生於长平之习阳。 其色紫丹,其质光曜。 高尺八寸五分,散为三十有六茎,枝榦连属,有似珊瑚之形。 诏御府匮而藏之,具画其形。 《古瑞命记》曰:王者慈仁,则生芝。 食之,则延年。 又,神农氏之论芝云:山川与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详焉。 自汉孝武、显宗世号隆盛,而玄封、永平所纪神芝,方斯蔑如也。 且其枝榦条茎,本末相承,乃协於天官之数。 非神明,其数孰能如此? 《天台山赋》曰:五芝含秀而纷敷。 嵇康诗曰: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3 12:13:5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