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百九十七 ◎百卉部四 内容: ○荼   《尔雅》曰:鼙,苦菜。 (苦菜可食。 )   《毛诗·谷风》曰: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 又《蟋蟀·彩苓》曰:彩苦彩苦,首阳之下。 (苦,苦菜。 )   《礼记·月令·孟夏》曰:小满之日,苦菜秀。 蔡邕《章句》曰:苦,菜也。 不荣而实谓之秀。 《广雅》曰:游冬,苦菜也。 ○{艹戾}(来计切)   《说文》曰:{艹戾}草,可以染黄。 《汉书》曰:诸侯王盭(音戾。 )绶。 如淳曰:"盭,绿出。 "晋灼曰:"盭,草名。 出琅琊平昌县,似艾,可染,因以为绶名。 "   ○蒿   《尔雅》曰:蘩,皤蒿。 (郭璞症白:白蒿也。 )蒿,菣也。 (郭璞症曰:今人彩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也。 菣,愆刀切。 )蔚,牡菣。 (无子者。 )   又曰:蘩之丑,秋为蒿。 (丑,类也。 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为蒿。 )   《大戴记》曰: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蒿柱,名为蒿宫。 此天子之路遣蘙。 (《博物》又载。 )   陆机《毛诗疏义》曰:彩蘩,《尔雅》曰:"皤,蒿也"凡艾色白为皤,今白蒿是也。 春生,秋乃香美,可生食。 又可蒸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 又曰:匪莪伊蔚。 蔚,牡蒿,牧菣也。 似蒿,三月始生,七月花。 花似胡麻花,而紫赤。 八月为角,角似小豆角,锐而长。 一名马新蒿。 《毛诗·鹿鸣》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毛云:菣也。 )   ○青蒿   《诗疏义》曰:茱,青蒿也,荆豫汝阴皆谓之菣。 《东观汉记》曰:杜林寄隗嚣地,终不降志辱身。 至簪蒿席草,不食其粟也。 《隋书》曰:初,唐高祖欲遣李密东征,朝士谏曰:"李密性多轻狡,好为反叛,愿勿遣之! "帝曰:"蒿箭射蒿蓠耳,吾岂不知耶? "   《三辅决录》曰:孙晨,字玄公。 冬月无被,以蒿一束,暮卧,旦收之。 《神仙服食经》曰:十一月彩彭勃。 彭勃,白蒿也。 兔食之,寿八百岁。 ○莪蒿   《尔雅》曰:墉,萝。 (今莪蒿也。 亦曰廪蒿。 )   《毛诗》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又《谷风·蓼莪》曰: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诗义疏》曰:墉,蒿也。 生泽田渐洳处,叶似邪蒿,细科。 二月中生茎叶,可食。 又可蒸,香美,颇似蒌蒿。 《说文》曰:墉,蒿也。 从草我声。 《广志》曰:墉蒿,廪蒿。 《钱塘记》曰:灵隐山穀树,树下生莪,郁茂,若沃土所生。 ○蒌   《毛诗·关雎·汉广》曰:言刈其蒌。 (萎,蒿也。 )   陆机《毛诗义疏》曰:茕,叶似艾,色白,长数寸,高尺馀。 好生死晷,脆美可食。 ○王刍   《尔雅》曰:菉,王刍也。 (菉蓐也。 今呼鸱脚沙。 )   《吴氏本草》曰:王刍,一名黄草。 神农、雷公生太山山谷。 治身热邪气、小儿身热。 ○蓍   《洪范五行传》曰:荛之为言耆也。 百年一本生百茎,此草木之寿,知吉凶者也。 圣人以问鬼神焉。 《说文》曰:荛,蒿属也。 生千岁,三百茎,《易》以为数。 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史记》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大,其丛生者百茎共根。 今世取八十茎长八尺,即难得矣;六十茎长六尺,即可用也。 《淮南子》曰:上有丛蓍,下有神龟。 《论衡》曰:荛,生七十岁生一茎,七百岁生十茎。 神灵之物,故迟也。 ○蓬   《尔雅》曰:啮,雕蓬。 荐,黍蓬。 (别蓬种类。 )   《尚书大传》曰:子夏於壤室编蓬户,弹琴瑟以歌先生之风,可以发愤矣。 《毛诗·鹊巢·驺虞》曰:彼茁者蓬。 (蓬,草名也。 )   又《伯兮》曰:自怖戤东,首如飞蓬。 《礼记·内则》曰: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桑弧蓬矢,本太古也。 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 )   《礼记·儒行》篇曰:蓬户瓮牖。 (编蓬为户也。 )   《魏略》曰:鲍出,值饥饿,彩蓬实,得数斗,为母作食。 《三辅决录》曰:张仲蔚,平陵人也。 与同郡魏景卿,俱隐身不仕。 明天官,博物,好属驶猿。 所居蓬蒿没人。 《管子》曰:无法程式,飞捶而无所定,谓之飞蓬之间,明主听此言。 《曾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 《晏子》曰:鲁哀公失国,走齐,景公问焉,曰:"子之年甚少矣,道止于此乎? "哀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礼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忌不能从。 以内无弼,外无辅,弼辅尾筳人,謟谀者甚众。 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本,密其枝叶也。 "(《说苑》又载。 )   《庄子》曰:列子食於道,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惟予与汝。 知未曾死。 未曾生也。 "   《商君书》曰:今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者,乘风之势也。 《淮南子》曰: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楚辞》曰:蓬艾亲入,御干笫兮。 (笫,床箦也。 喻亲密。 )   曹植诗曰: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流宕子,捐躯远从戎。 司马彪诗曰:百草应节生,含气有深浅。 秋蓬独何华,飘摇随风转。 王朗《谏行役夜表》曰:司空臣朗言:朗闻飞蓬随风,集于王梁之衡,而驷马为植导,乳虎为之走。 蓬非马之策,马非蓬之敌,所以或奔走者,惊也。 ○萧   《尔雅》曰:萧,荻。 (即蒿。 音狄。 )   《毛诗·黍离·彩葛》曰:彼彩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义疏》曰:萧,今荻蒿也。 或谓牛尾蒿。 茎可作烛,有香气。 故祭祠,脂爇之为香也。 许慎以为艾蒿,非也。 《礼王度记》曰:士萧,庶人艾。 艾萧不同,明矣! 《毛诗·蓼萧》曰:《蓼萧》,泽及四海也。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周礼·天官上》曰:甸师,祭祠供萧茅。 《说文》曰:萧,艾蒿也。 《庄子》曰:河上有家贫穷,纬萧为业。 (司马彪曰:萧,蒿也。 纬,织也。 织蒿为箔。 )   《山海经》曰:囊山之阴多萧。 《郭璞诗》曰:得意在兰荪,忘怀寄萧艾。 ○艾   《尔雅》曰:艾,冰台。 (今艾蒿也。 )   《毛诗·黍离·彩葛》曰:彼彩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齐书》曰:纪僧真为高帝冠军府参军主簿。 僧真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高帝,曰:"诗人彩萧,萧即艾也。 萧生断流,卿勿广言。 "   《陈书》曰:陈暄,素通脱,以俳优自居,傲弄转甚,后主稍不能容。 后遂搏艾为帽,加于其首,以火爇之,燃及於发,垂涕求哀,声闻於外,而弗之释。 《庄子》曰:越王子搜逃乎丹穴。 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从。 之丹穴,不肯出。 越人薰之以艾。 《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汉武帝内传》曰:削冰令正圆,举以向月,以艾於后,承其影,得火。 《师旷占》曰:岁疫,病草先生,病草者,艾也。 崔实《四民月令》曰:三月可菜艾。 ○王瓜   《周书》曰:立夏之日,蝼蝈鸣。 又五日,丘蚓出。 又五日,王瓜生。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王瓜生。 《春秋运斗枢》曰:机星散为菝葜。 ○薇   《尔雅》曰:薇,垂水。 (生於瞬颠。 )   《毛诗·鹊巢·草虫》曰:陟彼南山,言彩其薇。 又曰:《彩薇》,遣戍役也。 彩薇彩薇,薇亦柔止。 《史记》曰: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 隐首阳山,彩薇而食之。 《广志》曰:薇叶似萍,可蒸食。 《三秦记》曰:伯夷食薇,三年颜色不异。 武王戒之,不食而死。 ○莎   《尔雅》曰:氵蒿,(胡老切。 )侯莎,其实媞。 (《夏小正》曰:氵蒿也者,莎{艹隋}。 媞者,其实。 媞,大兮切。 )   《广雅》曰:地毛,莎{艹隋}也。 《广志》曰:莎可以为雨衣。 《毛诗题纲》曰:"南山有台",台,一名夫须,莎草也。 言山生台及莎,以自荫,喻人君得贤以自尊也。 《后周书》曰:豆卢宁,常与梁人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肆射。 乃于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企定时以为能,赠遗甚厚。 任昉《述异记》曰:昔战国时,魏国苦秦之难,有民从征,戍秦不返。 其妻思之而卒。 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 今秦赵间有相思草,状若石竹,而节节相续。 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孀草,人呼为寡妇莎,盖相思之流也。 ○蒺藜   《尔雅》曰:茨,蒺藜也。 (布地蔓生,细叶。 子有三角,刺人。 )   《易·困卦》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毛诗》曰:《墙有茨》,卫人刺其上也。 墙有茨,不可扫也。 《晋中兴书·徵祥说》曰:义熙中,宫城上及御道左右,皆生蒺藜,亦草妖也。 《说苑》曰:晋平公置酒衤虒祁之台,使郎中马童布蒺藜於阶下,令召师旷。 师旷至,履而上堂,仰天叹曰:"夫肉生虫,还自食。 木生蠹,还自刻。 人出妖,还自得;九鼎之具,不当生怠。 王堂厢,不当生蒺藜,来月八日,修百宫,立太子,君将死矣。 "至期果死。 又曰: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 "简子曰:"何哉? "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吾所树者过半;朝廷之吏、边境之士,臣所立者,亦过半矣。 今夫堂上之人,亲却臣於君,朝廷之吏,亲危臣於法,边境之士,亲劫臣於外。 "简子曰:"惟贤者为能报,愚不肖者,不能。 夫树桃李者,夏得其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 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非桃李也。 自今以来,择人而树之毋已树而择之。 《续搜神记》曰:沛国一士人,姓周,生三儿,向应可语便哑。 有一人径门过,乞饮,曰:"君有罪,可远内自思,我於外待君。 "主人异其言,乃知非常人,便入内思愆,出谓客曰:"昔为小儿时,燕巢中有三子,试以指纳巢中,燕子亦出口承之。 乃取三蒺藜与其子,其子吞之即死。 其母寻还,不复见其子出,徘徊,悲鸣而去。 有此事,今甚悔之。 "客曰:"是矣! "便闻其儿言语周正。 客乃去,不知所在也。 《本草经》曰:莛藜,一名止行,一名升雅,一名旁通,一名水香。 《离骚》曰:江蓠弃於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10-03 13:08: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