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十九 兽部 内容: ○狮子第一  §叙事  按《说文》曰:虓,狮子也。 《尔雅》曰:狻猊如虥猫,食虎豹。 (郭璞注曰:即狮子也。 )《汉书·西域传》曰:有狮子似虎,正黄,尾端毛大如斗。 司马彪《续汉书》: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枝,形似麟而无角。 《穆天子传》曰:狻猊日走五百里。 《十洲记》曰: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地,面各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里,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事对  【服狸 击象】张华《博物志》曰:魏武伐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使格之,杀伤甚众。 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 上帝车轭上,狮子将至,便跳上其头,狮子服不敢起,遂杀之,得狮子还。 未至四十里,鸡犬皆无鸣吠者。 宋炳《狮子击象图序》曰:梁伯玉说:沙门释僧吉云,尝从天竺,欲向大秦,其间忽闻数十里外哮哮々,惊天怖地。 顷之,见百兽率走,跄地足绝,而四巨象俄焉而至。 以鼻卷泥自厚涂数尺,数数喷鼻隅立。 俄有狮子三头搏象,血若滥泉,巨树草偃。 【食豹 似麟】《穆天子传》曰:狻猊日走五百里。 郭璞注曰:狮子也,食虎豹。 司马彪《续汉书》曰:条支国出狮子、犀牛。 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枝,形似麟而唯无角也。 【毛浅若虥 尾大如斗】《尔雅》曰:狻猊如虥猫,食虎豹,浅毛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弋国有狮子,似虎,正黄,尾端毛大如斗。 【成敬则之梦 破林邑之军】萧子显《齐书》曰:王敬则母为女巫。 敬则胞紫色,谓人曰:“此儿有鼓角相。 ”敬则年长,两腋下乳各长数寸,梦骑五色狮子。 后位至太尉寻阳公。 沈约《宋书》曰:宗悫随檀和之伐林邑,檀海汍山,经入象浦。 林邑王范杨迈倾国来逆,限渠不得度,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 悫以为外国有狮子,威伏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 象果惊奔,贼众因此溃乱。 悫乃与马军主马通厉渠直渡,步军因之,共奋击。 杨迈迸走,大众一时奔散,遂克林邑。 §赋  【虞世南《狮子赋》】惟皇王之御历,乃承天而则大。 洽至道于区中,被仁风于海外;通凤穴以文轨,袭龙庭以冠带;舍夷言于藁街,陈方物于王会。 眇眇地角,悠悠嶂表;有绝域之神兽,因重译而来扰。 其为状也,则筋骨纠缠,殊姿异制,阔臆修尾,劲毫柔毳。 钩爪锯牙,藏锋畜锐;弭耳宛足,伺间借势。 暨乎奋鬛舐唇,倏来忽往;瞋目电曜,发声雷响。 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碎随兕于龈腭,屈巴蛇于指掌。 践籍则林麓摧残,哮呼则江河振荡。 服精心于猛气,遂感德以依仁;同百兽之率舞,共六扰而来驯。 斯则物无定性,从化如神;譬鳞羽变质于淮海,金锡成器于陶钧。 当是时也,兆庶欣瞻,百僚嘉叹。 悦声教之遐宣,属光华之在旦;臣载笔以叨幸,得寓目于奇玩。 顺文德以呈祥,乃编之于东观。 ○象第二  §叙事  《尔雅》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说文》曰:象长鼻牙,南越之大兽,三岁一乳。 象身四足而大。 《春秋运斗枢》曰:枢光散为象。 《大宛传》曰:身毒国其人乘象以战。 《吴录地理志》曰:九真郡宠县多象,生山中,郡内及日南饶之。 《晋诸公赞》曰:晋时南越致驯象,于皋泽中养之。 为作车,黄门鼓吹数十人,令越人骑之。 每正朝大会,皆入充庭。 帝行则以象车导引,以试桥梁。 后象以鼻击害人,有司祝之而杀象,垂鼻泣,血流地不敢动。 自后朝议以象无益于事,悉送还越。 万震《南州异物志》曰:俗传象牙岁脱,犹爱惜之,掘地而藏之。 人欲取,当作假牙潜往易之,觉则不藏故处。 鼻为口役,望头若尾。 《吕氏春秋》曰:肉之美者,髦象之约。 (高诱曰:髦象肉之美者。 )张华《博物志》曰:南海四象,各有雌雄。 其一雌死,百有余日,其雄泥土著身,独不饮酒食肉。 长吏问其所以,辄流涕若有哀状。 §事对  【藏牙 役鼻】沈怀远《南越志》曰:象牙长一丈余,脱其牙则深藏之。 削木代之可得,不尔,穷其主,得乃已也。 万震《南州异物志》曰:象之为兽,形体特诡,身倍数牛,目不逾犭希。 鼻为口役,望头若尾;驯良承教,听言则跪。 素牙玉洁,载籍所美。 服重致远,行如邱徙。 【泣子 哀雌】蒋子《万机论》曰:庄周妇死而歌曰:“通性命者,以卑及尊,死生不悼,周不可论也。 无象见子皮,无远近必泣,周何忍哉。 ”张华《博物志》曰:昔南海四象,其一雌死,若有哀状。 【焚身 燧尾】《左传》曰:象有齿以焚其身。 又曰:吴伐楚,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奔吴师。 杜预曰:烧燧火系象尾,使吴师惊,却之。 【天竺战 苍梧耕】范晔《后汉书》曰:东离国治陟奇城,在天竺东南三千余里,大国也。 男女皆长八尺,而怯弱,乘象、骆驼往来邻国。 有寇,乘象以战。 皇甫谧《帝王世纪》曰:舜葬苍梧下,有群象常为之耕。 【身倍数牛 目不逾豕】万震《南州异物志》曰:象身倍数牛,而目不如豕。 鼻长六七尺,大如臂;其所食物,皆以取之。 郭璞《山海经图象赞》曰:目不逾豕。 【南方之美 瑶光之精】《尔雅》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春秋运斗枢》曰:瑶光之精,散为象变;江淮之桐,斩伐无度,则瑶光不明。 §赞  【晋郭璞《山海经图象赞》】象实魁梧,体巨貌诡,肉兼十牛,目不逾豕。 望头如尾,动若邱徙。 ○麟第三  §叙事  《尔雅》曰:麟,麕身、牛尾、一角。 《说文》曰:麒麟,仁兽也。 《春秋保乾图》曰:岁星散为麟。 《尚书·中候》曰:黄帝时,麒麟在囿。 《毛诗义疏》曰: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音中黄钟。 王者至仁则出。 《大戴礼》曰:毛虫三百六十,而麟为之长。 《礼记》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麟以为畜,则兽不狘。 蔡邕《月令》曰:天宫五兽,中有大角轩辕麒麟之信。 凡麟,生于火,游于土,故修其母,致其子,五行之精也。 视明礼修则麒麟臻。 《左传》曰: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之,以为不祥,以赐虞人。 仲尼观之,曰:“麟也。 ”然后取之。 《春秋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 王者不刳胎,不剖卵,则出于郊。 《淮南子》曰:麒麟斗则日月蚀。 《广雅》曰:麟者,含仁怀义,行步中规,折还中矩;游必择土,翔必后处。 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旅行;不犯陷阱,不罹罘网。 何法盛《征祥记》:麒麟者毛虫之长,仁兽也。 牡曰麒,牝曰麟;牡鸣曰游圣,牝鸣曰归昌;夏鸣曰扶幼,秋鸣曰养绥。 §事对  【木精 仁兽】《春秋孔演图》曰:苍之灭也,麟不荣也。 麟,木精也。 宋均曰:麟木精生水,故曰阴。 木气好土,土黄木青,故麟色青黄,不荣谓见绁也。 许慎《说文》曰:麒麟,仁兽也。 麕身牛尾肉角,麒从鹿其声。 麟,牝麒也,从鹿粦声。 【狼头 牛尾】何法盛《晋中兴征祥记》:麟麕身牛尾,狼头一角,黄色马足也。 【一角 五蹄】《春秋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 王者不刳胎,不剖卵,则出于郊。 《汉书》曰:终军从上幸雍,获白麟,一角五蹄;又得木,枝旁出,辄复合。 上异之,终军对曰:“野兽并角,明同本也;众支内附,示无外也。 若此之应,殆将有解编发,削左衽,袭冠带,要衣裳,而蒙至化者焉。 ”  【驾六飞 吐三卷】《春秋命历序》曰:《洛书·摘亡辟》曰:次是民没六皇出,天地命易以第绝。 宋均曰:次民没,民始穴处之世终也;六皇,此下人数者也。 辰放,大头四乳,号曰皇次屈地勃。 辰放,次屈之名也;地勃,地名。 驾六飞麟,从日月。 飞,麒麟兽有翼能飞者;从日月,谓循其度也。 治二百五十岁。 《孝经古契》曰:孔子夜梦丰沛邦有赤烟气起。 颜回子夏侣往观之,驱车到楚西北范氏之庙,见刍儿扌垂麟,伤其前左足,束薪而覆之。 孔子曰:“儿来,汝姓为谁? ”儿曰:“吾姓为赤松,字时侨,名受纪。 ”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 ”“吾所见一兽,如麕羊头,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 ”孔子发薪下麟视。 孔子趋而往,麟蒙其耳,吐三卷书。 孔子精而读之,出《搜神记》。 【四灵之畜 五行之精】《礼记》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以为畜则兽不狘。 蔡邕《月令章句》曰:天宫五兽,中有大角轩辕麒麟之信。 凡麟,生于火,游于土,故修其母而致其子,五行之精也。 视明礼修则麒麟臻。 §颂  【后汉蔡邕《麟颂》】皇矣大角,降生灵兽;视明礼修,麒麟来孚。 《春秋》既书,尔来告就;庶士子鉏,获诸西狩。 【吴薛综《麒麟颂》】懿哉麒麟,惟兽之伯;政平觌景,否则戢足。 德以卫身,不布牙角;屏营唐日,帝尧保禄。 委体大吴,以昭遐福;天祚圣帝,享兹万国。 【西凉武昭王《麒麟颂》】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 不入陷阱,不罹网网;德无不王,为之折股。 ○马第四  §叙事  按《春秋说题辞》曰:地精为马,十二月而生,应阴纪阳以合功。 故人驾马,任重致远利天下;月度疾,故马善走。 《周官》曰: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 又曰:凡特,居四之一。 (三牝者一特也。 )春祭马祖,执驹;(马祖,天驷也;执驹,无令近母也。 )夏祭先牧,颂马攻特;(先牧,始养马者,则谓之特。 )秋祭马社;(马社,始乘马者。 《世本》曰:相土作乘马。 )冬祭马步。 (马步,神为灾害马者。 )凡大祭礼,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饰币马执扑而从之,禁原蚕。 (原,再也,天文辰为马。 蚕为龙精,月直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 物莫能两大,禁再蚕者,为伤马也。 )《礼记》曰: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 乘路马必朝服,步路马必中道,蹙路马刍有诛。 路马死,埋之以帷。 《左传》曰: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 (中,春秋分也;春分放出之,秋分收入之。 )《尔雅》曰:騊。 駼,马,(北海有兽状如马,名騊駼,色青。 )野马,(如马而小。 )绝有力。 駥,膝上皆白惟馵,(馵,后两膝白者。 )四骹皆白。 驓,四蹢皆白。 首,(俗呼为蹋雪马。 )前足皆白。 騱,后足皆白。 翑,前右足白。 启,左白。 踦,后右足白。 骧,左白。 馵,骝马白腹。 騵,骊马白跨。 驈,白州。 驠,尾本白。 騴,尾白。 駺,的颡,白颠,白达素。 县,(素鼻茎。 )面颡皆白惟。 〈马龙〉,(颡,额也。 )回毛在膺宜乘。 (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也。 )在肘后减阳,在干茀方,(干,胁。 )在背阕广,(此皆旋毛所在。 )逆毛居馻。 (音兖,毛逆刺者是。 )牡曰骘,牝曰騇,(草马也。 )苍白杂毛。 (骓,黄白杂毛。 )駓,(今之桃花马。 )阴白杂毛。 骃,(今之赭白马。 )白马黑鬛。 骆,白马黑唇。 駩,黑喙。 騧,(浅黄色者。 )一目白。 瞷,二目白。 鱼,宗庙齐毫,(尚纯。 )戎事齐力,(尚强。 )田猎齐足。 (尚疾。 )马八尺为駥。 何承天《纂文》曰:马一岁为馵,二岁为驹,八岁为〈马八〉。 〈寽毛〉,马色也;趽,曲胫马也;〈文马〉,黄目之马也;〈臽马〉,马行也。 《汉书》曰:元狩二年,马生余吾水中。 (在朔北方。 )元鼎四年,马生渥洼水中。 (野马中有奇异者,饮水中。 土人持刍得之,献其马,神异之,故云从水中出也。 )又曰:大宛国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 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 (大宛国峤山上有马,不可得。 因取五色牝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国人号天马子也。 )《汉书音义》曰:騕褭者,神马也。 赤喙黑身。 《魏志》曰:秽国出果下马,汉时献之,高三尺。 鱼豢《典略》曰:神马者,河之精也。 代马,阴之精。 常璩《华阳国志》曰:会无县有元马河。 元马日行千里,死于蜀,今元马冢是也。 县有元马祠,家人牧山下,或产骏驹,元马子也。 又曰:神马四匹,出滇池河中。 《宋书》曰:宋大明五年,吐谷浑拾寅遣使献舞马。 《西京杂记》曰: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也。 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紫燕,一名绿离骢,一名龙子,一名驎驹,一名绝尘,号为九逸。 《符瑞图》曰:贵人而贱马,则白马朱髦集,任用贤良则见。 又云:车马有节则见。 腾黄者,神马也。 其色黄,一名乘黄,亦曰飞黄,或作古黄,或曰翠黄。 一名紫黄,其状如狐,背上有两角。 出白民之国,乘之寿可三千岁。 (黄帝乘之。 )《相马经》:伯乐曰: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明,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郭欲得张,四下为令欲得长。 眼欲得高匡,鼻孔欲得大,鼻头有王火字,口中欲得赤,膝骨员而张,耳欲得相近而前竖,小而厚。 凡相马之法,先除三羸五驾,乃相其余。 大头小颈一羸,弱脊大腹二羸,小颈大蹄三羸。 其五驽者,大头缓耳一驽,长颈不折二驽,短上长下三驽,大胳短胁四驽,浅髋薄髀五驽。 §事对  【青龙 白兔】《吕氏春秋》曰:《伊尹说汤》曰:天子不得至味,故须青龙之匹,遗风之乘。 高诱注曰:皆马名也。 疾若此遗风也。 崔豹《古今注》曰:秦始皇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蹑景,追电,飞翮,铜爵,晨凫。 【如龙 似鹿】《后汉书》曰:马皇后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龙。 《韩子》曰:卫嗣君云:夫马似鹿者千金,有千金马而无一金之鹿者,何也? 马为人用,而鹿不为人用也。 【歕玉 流珠】《穆天子传》曰: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曰黄之池。 其马歕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歕玉,皇人寿谷。 傅玄《乘舆马赋》曰:挥沫成雾,流汗如珠。 【千里 九逸】《汉书》: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 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 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乎? 于是还马。 《西京杂记》曰: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号曰九龙。 【朱翼 缟身】黄章《龙马赋》曰:夫龙马之所出,于太蒙之荒域;分虞渊之幽浚,通天光之所极。 生河海之滨涯,被华文而朱翼;禀神气之纯化,乃大宛而称育。 《周书》:王会曰:人乘黄,乘黄者似狐,其有五肉角。 犬戎文马者,赤鬛缟身,目若黄金,名曰古黄之乘。 【河精 坤象】鱼豢《典略》曰:神马者,河之精。 《周易》曰: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王弼《文言注》曰:以龙叙乾,以马明坤,随事义而取象也。 【翘陆 奔踶】《庄子》曰:龁草饮水,翘陆而居,此马之真性也。 《汉书》曰: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致功名。 【奔霄 追电】王子年《拾遗记》曰:周穆王即位,巡行天下,驭八龙之骏,名曰绝地、翻羽、奔霄、越影、逾晖、超光、腾雾、挟翼。 崔豹《古今注》曰:秦始皇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蹑景,追电,飞翮,铜爵,晨凫。 【骍骐 騄驷】《毛诗》曰: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有骓有駓;有骍有骐,有驒有骆。 《史记》: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骊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 西巡狩,乐而忘归。 【麟形 鸡目】张骏《山海经图画赞》曰:敦山有兽,其名为谷,麟形一角。 《尚书·大传》曰:散宜生之犬戎氏取美马,骢身朱鬛鸡目者,取九六焉,陈于纣之庭。 纣出见之,还而观之曰:“此何人也? ”散宜生遂趋而进曰:“吾西蕃之臣昌之使者。 ”  【麟骝 骐骥】《东方朔传》曰:骐骥騄耳,飞兔麟骝,天下之良马者也。 将以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 《孙卿子》曰:骅驺骐骥,纤离騄耳,古之良马也。 §赋  【宋刘义恭《白马赋》】惟皇有造,惟灵有秘;丽气摛精,底爱覃粹。 八埏稽首以宾庭,九荒敛衽而纳贽;象车垂德以服箱,龙马宅仁而受辔。 是以周称逾轮,汉则天驷;体自乾维,衍生坎位。 伊赭白之为俊,超绝世而称骥,尔其为状也。 竦身轻足,高颡露精;气猛声烈,步远视明。 著献西宛,表德东京;价倾函夏,观竭都城。 饰金鍐之倏烁,扬玉銮之玲珑;发鸣镝于悬月,駈永埒于修坰。 施四介以作好,耀二矛之重英;举旧闲而未俦,考前迅而较名。 【宋颜延之《赭白马赋》】惟宋二十有二载,盛烈光乎重叶。 武义奥其肃陈,文教迄以优洽;泰阶之平可升,兴王之轨既接。 访国美于旧史,考方载于往牒。 昔帝轩陟位,飞黄服皂;后唐膺箓,赤文候日。 汉道亨而天骥呈才,魏德懋而泽马效质。 伊逸伦之妙足,自前代而间出;并荣光于瑞典,登郊歌乎司律。 所以崇卫威神,扶护警跸;是用精曜叶从,灵物咸秩。 暨明命之初基,罄九区而率顺;有肆险以禀朔,或逾远而纳赆。 徒观其附筋树骨,垂梢植发,双瞳夹镜,两权协月,异体峰生,殊相逸发,超据绝夫尘辙,駈鹜迅于灭没。 然而盘于游畋,作镜前王,肆于人上,取悔义方。 天子乃辍驾回虑,息徒解装;鉴武穆,宪文光,振民隐,修国章。 戒出豕之败御,扬飞鸟之跱衡,故祗顺乎所常忽,警备乎所未防。 舆有重轮之安,马无泛驾之佚;处以濯龙之奥,委以红粟之秩。 服养知仁,从老得卒,加弊帷,收仆质,天情周,皇恩毕。 【宋谢庄《舞马赋》】天子叙三光,总万宇,挹云经之留宪,裁河书之遗矩。 是以德泽上昭天而下漏泉,符瑞之庆咸属,荣怀之应必躔。 月晷呈祥,乾维效气,赋景阿房,承灵天驷。 凌原郊而渐景,跃流泉而泳质;辞水穴而南傃,去轮台而东暨;登璧门而归实,掩芝庭而献辔。 及其养安骐校,进驾龙涓;晖大驭于国皂,贲二囊于帝闲;超益野而逾绿地,轶兰池而轹紫燕。 五王晦其颐,孙氏懵其玄;东门岂或状,西河不能传。 既秣芑以均性,又佩冲以崇躅;养雄神于绮文,蓄奔容于惟烛。 蕴腾云之锐影,戢追电之逸足。 方叠镕于丹缟,亦连规于朱驳;观其双璧应范,三封中图。 玄骨满,燕室虚,阳理竞,潜策纡,汗飞赭,沫流珠。 至于肆夏已升,采齐既荐,始徘徊而龙俛,终沃若而鸾盻。 迎调露于飞钟,起承云于惊箭;写秦坰之蹑尘,状吴门之曳练。 穷虞庭之蹈蹀,究遗野之埋轮。 §诗  【唐太宗文皇帝《咏饮马诗》】〈马〉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陈沈炯《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连镳渡蒲海,束舌下金微。 已却鱼丽陈,将摧鹤翼围;弥忆长楸道,金鞍背落晖。 【杨师道《咏饮马应诏诗》】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杨师道《咏马诗》】宝马枝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牛第五  §叙事  按《说文》曰:牡,畜父也,从牛土声;犅,特牛,牜莫牛;牝,畜母也,从牛匕声;犊,牛子也;牬,二岁牛也;犙,三岁牛也;牭,四岁牛也;犗,腾;〈马桀〉牛也;牻,白黑杂毛牛也;牜京,牻牛也;犡,牛白脊也;牜余,黄牛虎文也;荦,驳也;牜寽,牛白脊也;牜平,牛驳如星也;犥,牛黄白色也;犉,黄牛黑唇也;牜隺,白牛也;牜畺,牛长脊也;,牛徐行也;犨,牛息声也,一曰牛鸣;牷,牛纯色也;牿,牛马牢也;犓,以刍,莁养牛也;牜尤,牛柔谨也。 吕忱《字林》曰:牜句,牛鸣也;犎,野牛也;牜备,牛具齿也。 何承天《纂文》曰:〈九女〉,牛后脚正也。 牛羊无角谓之牜它,牛羊角长谓之觕。 《世本》曰:胲作服牛。 (胲,黄帝臣也,能驾牛。 )《周官》曰: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政令。 祭祀供享牛、求牛,宾客供积膳牛,军事供犒牛,丧事供奠牛,军旅供兵车之牛。 牛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谓之载牛。 (三色,本白中青末丰也。 载牛掌直一牛。 )《礼记》曰: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祭天地之牛,角蠒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 又曰:帝牛不吉,以为稷牛。 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唯具。 又曰: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 郭氏《玄中记》曰:万岁权树精为青牛。 甯戚《相牛经》曰:牛歧胡寿,(歧牵两腋下分为三。 )眼去角近。 行驶,眼欲得大,眼中有白脉贯童子,最快;(二轨,从鼻至髀为前轨,从髀至额为后轨。 )颈骨长且大,快驶也。 璧堂欲得阔,(璧堂,脚股门。 )倚欲得如绊马,聚而正也。 膺庭欲得广,(膺庭,胸前也。 )天关欲提成,(天关,脊接骨。 )俊骨欲得垂,(脊中央欲得下。 )捶头欲得高,百体欲得紧,兰株欲得大,(尾株。 )丰岳欲得大,(膝株骨。 )垂星欲得有怒肉,(垂星,蹄上也。 肉覆蹄间名怒肉。 )力柱欲得大而成,(当车骨也。 )悬蹄欲得如八字,阴虹属颈千,(阴虹者,有双筋,自尾骨属颈,甯公所饭。 )阳盐欲得广,(阳盐者,夹尾株前两膁上。 )常有似鸣者,有黄也。 《广志》曰:犘牛,出巴中,千斤。 犦牛,一曰〈封牛〉牛。 有赤豹封牛,周留水牛,毛青腹大,状似猪。 有牧牛,项上堆肉大如斗,似驼驰,日行三百里。 出徐门,有犤牛,犹庳小,今谓之稷牛,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 犩牛,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夔牛重千斤,晋时此牛出上庸郡。 牜昔牛,旄牛也,髀膝尾间皆有长毛。 花蹄牛,高六尺,尾环绕角,有四耳,角端有肉,蹄如莲华。 堂牛,色黑或黄,日南有之。 潜牛,形似水牛,一名牜冗牛。 麟牛,似鹿,又似羊,肉美。 牥牛,如馲驼能行。 又有牦牛,《庄子》曰:其大若垂天之云。 §事对  【文角 花蹄】臧彦《駃牛赋》曰:乃有超群独出,骍毛文角,玷斑凝白,鲜纤蜎曲。 郭子横《洞冥记》曰:元封三年,大秦献花蹄牛,高六尺。 【紧体 促身】甯戚《相牛经》曰:捶头欲得高,百体欲得紧,大胭疏肋难齝,龙头突目好跳。 又曰:角欲得细,身欲得促,形欲得如卷。 【白角 青毛】《穆天子传》曰:犬戎胡殇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匹,天子使孔牙受之。 爰有黑牛白角也。 《异物志》曰:周留,水牛也,毛青大腹,锐头青尾。 【四耳 八足】郭子横《洞冥记》曰:元封间,大秦献花蹄牛,高六尺,尾环绕角,有四耳。 干宝《搜神记》曰:晋太兴元年,武陵太守王谅有牛生子,一头八足,两尾而共一腹者也。 【厌白 乘青】郭璞《洞林》曰:义兴方叔保得伤寒垂死,令璞占之,不吉。 令求白牛厌之,求之不得。 唯羊子玄有一白牛,不肯借之。 璞为致之。 即日有大白牛从西来,迳往临叔保。 惊惶,病即愈。 《关令传》曰:周无极元年,老子度关,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若有老翁从东来,乘青牛薄板车者,忽听过关。 ”其日果见老翁乘青牛车求度关。 关吏入白,喜曰:“诺,道今来矣,我见圣人矣。 ”即带印绶出迎,设弟子之礼。 【东夷占骨 西河畜牸】杨方《五经钩沉》曰:东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示吉凶,无往不中。 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效。 《孔业子》曰:猗顿,鲁之穷士,闻朱公富,往问术焉。 告之曰:“子欲速富,畜五牸。 ”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 十年之间,子息万计,赀拟王公。 §赋  【宋孔甯子《牦牛赋》】惟兹兽之攸生,亦栖遐而凭阻;遁绵野于岷隅,挹清源于庸渚。 奔逸躅而伦牜,载贲首而乱羜,茸长牦之髤{髟思},戾狠情而首鼠。 迈羔羊之如膏,侔蜉蝣之楚楚。 既作表于礼乐,又为容于军旅;奉藩岳之休明,被戎荒而既序。 班賝赂而来庭,超印蒟乎其所云云。 §诗  【柳顾言《咏死牛诗》】一朝辞绀幰,千里别黄河;对衣徒下泣,扣角讵闻歌。 ○驴第六  §叙事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马蒙〉,驴子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符子》曰:有驴仙者,享五百岁,负乘而不辍,历无定主,大驿于天下。 《汉书·五行志》:灵帝于西园驾四白驴,躬自操辔。 公卿相放,价与马齐。 §事对  【名驹 奇畜】臧道颜《吊驴文》曰:聪敏宽详,高音远畅,真驴氏之名驹也。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广额 长耳】袁淑《俳谐集·庐山公九锡文》曰:青脊绛身,长颊广额;修尾后垂,巨耳双磔。 许慎《说文》曰:驴似马而长耳。 【子瑜面 孙楚声】《吴志》曰:诸葛子瑜面似驴。 《晋书》曰:王济好驴鸣。 孙楚哭之,曰:“子好驴鸣,为汝作一声。 ”而形体俱似。 §文  【袁淑《俳谐集·庐山公九锡文》】若乃三军陆迈,粮运艰难,谋臣停算,武夫吟叹。 尔乃长鸣上党,慷慨应官,崎岖千里,荷囊致餐。 用捷大勋,历世不刊,斯实尔之功也。 音随时兴,晨夜不默,仰契玄象,俯叶漏刻,应更长鸣,毫分不忒,虽挈壶著称,未足比德,斯复尔之智也。 若乃六合昏晦,三辰幽冥,犹忆天时,用不废声,斯又尔之明也。 青脊绛身,长颊广额,修尾后垂,巨耳双磔,斯又尔之形也。 嘉麦既熟,实须精面,负磨回衡,迅若转电,惠我众庶,神祗获荐,斯又尔之能也。 尔有济师旅之勋,而加之以众能,是用遣中大夫闾邱骡,加尔使衔勒大鸿胪斑脚大将军宫亭侯。 以扬州之庐江,江州之庐陵,吴国之桐庐,合浦之珠庐,封尔为庐山公。 【臧道颜《吊驴文》】夫征祥契于有感,景行表于事迹,故铨才授任,必求之卓越;考能核用,亦存乎望实。 以貌定名,则称谓而摽;声色位号,则由焉而授。 爰有奇人,西州之驰駈,体质强直,禀性沉雅,聪敏宽详,高音远畅,真驴氏之名驹也。 ○驼第七  §叙事  《淮南万毕术》曰:橐驼之本出泉渠。 《广志》曰:天竺以北多馲驼。 《山海经》曰:号山阳光之山,兽多橐驼。 善行流沙中,日三百里,负千斤。 《汉书·西域传》曰:鄯善国多馲驼。 §事对  【出天竺 斗龙祠】《广志》曰:橐驼亦出天竺国。 《东观汉记》曰:河西太守窦融,遣使献橐驼。 南单于上书献橐驼,单于岁于龙祠走马,斗橐驼,以为乐事。 【识泉源 知水脉】识泉源见后郭璞《山海经图·橐驼赞》中。 张华《博物志》曰:敦煌西度流沙往外国,流沙千余里,中无水。 时有伏流处,人不能知。 皆乘橐驼。 驼知水脉,遇其处停不肯行,以足蹋地。 人于其所蹋处掘之,辄得水矣。 【实外厩 夹中阳】《史记·苏秦传》曰:苏秦说楚威王曰:大王诚能用臣之愚计,则韩齐燕赵郑卫之妙者、美人,必充后宫;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厩。 陆翙《邺中记》曰:二铜驼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二尺,脊如马鞍。 在中阳门外,夹道相向。 §赞  【晋郭璞《山海经图·橐驼赞》】驼惟奇畜,肉鞍是被。 迅骛流沙,显功绝地。 潜识泉源,徵乎其智。 ○羊第八  §叙事  《说文》曰:羊,详也;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敄羊},六月生羔也;羍,七月生羔也;兆,羊未卒岁也;牜羊,牝羊也;羒,牡羊也;羠,乘羊也;羳,黄腹羊也;羟,羊名也。 《广雅》曰:吴羊,牝一岁曰牝兆,三岁曰氐;牡一岁曰牜宁兆,三岁曰牜羊。 吴羊犗曰尃,羖羊犗曰羯。 羍{敄羊}字巽,羔也。 《尔雅》曰:羚,大羊,(似羊大,角员锐,在山崖间。 )羱如羊。 (音元,似吴羊。 )羊,牡牜分,牝牜羊,夏羊。 (黑羖历也。 )牡羭,牝羖,未成羊。 羜,绝有力,奋。 《礼记》曰:凡祭宗庙之礼。 羊曰柔毛。 谯周《法训》曰:羊有跪乳之礼,鸡有识时之候,雁有庠序之仪,人取法焉。 王充《论衡》曰:解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 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 崔豹《古今注》曰:羊一名长髯主簿。 《瑞应图》曰:钟律和调则玉羊见。 《白泽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 《山海经》曰:羬羊尾如马尾,出钱来之山。 《凉州异物志》曰:封羊其背如驼。 《广志》曰:驴羊似驴。 §事对  【触藩 跪乳】《周易》曰:羝羊触藩,羸其角。 郑氏《婚礼谒文赞》曰:群而不党,跪乳有敬,礼以为贽,吉事之宜。 《谯子法训》曰:羊有跪乳之礼,鸡有识时之候,而人取法焉。 【土怪 岳精】《国语》曰: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 使问仲尼曰:“吾穿井得狗,何也? ”对曰:“以丘所闻,羊也。 木石之怪夔魍魉,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也。 ”《周易编谋类》曰:太山失金鸡,西岳亡玉羊。 郑玄注曰:金鸡玉羊,二岳之精。 【柔毛 羵首】《礼记》曰: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 《诗》曰:牜羊羊贲首,三星在溜。 郑玄注曰:羊牝曰牜羊。 贲,大也。 【叱石 瞰珠】葛洪《神仙传》曰: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 牧羊,有道士便将至金华山。 其兄初起,行索初平,历年不得。 见市中有道士,乃随求弟。 相见语毕,问羊何在,平曰:“羊近山东。 ”兄往视,但见白石。 平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数万头羊。 刘义庆《幽明录》曰:洛下有涧穴,妇欲杀夫,推下。 经多时至底,乃得一穴。 宫馆金宝为饰,明逾三光,人长三丈。 如此九处。 至最后告饥,长人指树下一羊,令跪捋羊须。 初得一珠,长人取之;次亦取一,后令啖,即疗饥。 请问九处名,求停不去,答云:“君不得停。 ”  【丹毛 白血】《续异记》曰:吴兴俞亮,以永明八年补护军府史。 于常眠处闻有羊声,疑为神怪。 窃于户窥之,见其床下有羊,可高二尺,毛色若丹,光耀满室。 《穆天子传》曰:犬戎觞穆王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匹。 天子使孔牙受之,曰:“雷水之平,爰有黑牛白角,爰有黑羊白血。 ”  【五羖 六飞】《吕氏春秋》曰:百里奚未遇时,虢亡,奚饭牛于秦,传鬻以五羖羊之皮,公孙枝得献诸缪公。 缪公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 《春秋命历序》曰:有人黄头大腹,出天齐政,三百四岁为神次之,号曰皇神。 出淮,驾六飞羊,政三百岁,五叶千五百岁。 【重十斤 高三尺】郭义恭《广志》曰:大尾羊,细毛薄皮,尾上旁广,重且十斤,出康居。 《春秋说题辞》曰:羊者,详也,详以改也。 合三为生,以养士也,故羊高三尺。 §诗  【晋郭璞《山海经图羬羊赞》】月氏之羊,其类在野;厥高六尺,尾亦如马。 何以审之? 事见《尔雅》。 ○豕第九  §叙事  《尔雅》曰:豕,猪也;(江东呼为豨。 )〈豕隋〉豮,(〈豕隋〉,俗呼小豮猪为〈豕隋〉子也。 )么豚,(最后生者,俗呼为么豚。 )奏者豱。 (音温,今豱猪。 短头,皮理腠蹙也。 )豕生三豵,二师一特,所寝槽,四商皆白。 豥,其迹刻,绝有力;〈豕厄〉,(豕高五尺者。 )牝豝,彘五尺为〈豕厄〉。 (大豕为〈豕厄〉。 今渔阳呼猪大者为〈豕厄〉也。 )许慎《说文》曰:豰,小肫也;豯,肫生三月也,豵,肫生六月也。 或曰:一岁曰豵。 豝,牝豕;豮,〈豕夷〉也;豕豜,三岁豕;〈豕叚〉,壮豕也;〈豕隋〉,豮也;豛,俗名猪曰豛;〈豕壹〉,豕息也;豢,以谷圈养豕也。 何承天《纂文》曰:梁州以豕为猪,河南谓之彘,吴楚谓之犭希。 渔阳以猪为〈豕厄〉,齐徐以小猪为〈豕聚〉。 〈豕觅〉,白豕黑头也;豱,豕奏毛也。 《礼记》曰:凡祭祀之礼,豕曰刚鬛。 《春秋说题辞》曰: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 崔豹《古今注》曰:猪一名参军。 《山海经》曰:〈豕苗〉猪,大者肉至千斤;豪猪,状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 (郭璞曰:〈豕者〉,猪也。 夹脾有粗毫,长数尺,能以颈上毫射物也。 )  §事对  【刚鬛 攒锥】《礼记》曰:凡祭祀之礼,豕曰刚鬛,豚曰腯肥。 郭璞《山海经图豪彘赞》曰:刚鬛之族,号曰豪〈豕希〉;毛如攒锥,中有激矢。 【白头 青爪】《东观汉记》曰:朱浮《与彭宠书》,责之曰: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 往时辽东有豕,生白头,异而献之。 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 若以子之功,论于朝迁,则为辽东豕也。 《养生要集》曰:豕白蹄青爪,不可食也。 【长垣泽 木兰桥】《东观汉记》曰:吴佑年二十丧父,独居,家无担石,而不受赡遗。 常牧豕于长垣泽中。 习凿齿《襄阳耆旧传》曰:木兰桥者,今之猪兰桥是也。 刘和季以此桥近荻,有蕺菜,于桥东大养猪。 囊阳太守皮府君曰:“作此猪屎臭,当易名作猪兰桥耳,莫复云木兰桥也。 ”初如戏之,而百姓遂易其名。 【鲁津伯 大兰王】《符子》曰:朔人有献燕昭王大豕者,宰夫膳之。 豕既死,乃见梦于燕相曰:“造化劳我以豕形,食我以人秽。 今仗君之灵而化,始得为鲁津之伯也。 ”  §文  【宋袁淑《大兰王九锡文》】大亥十年,九月乙亥朔,十三日丁亥,北燕伯使使者豪〈豕希〉,册命大兰王曰:咨惟君禀太阴之沉精,摽群形于玄质,体肥腯而洪茂,长无心以游逸。 资豢养于人主,虽无爵而有秩,此君之纯也。 君昔封国殷商,号曰豕氏,叶隆当时,名垂千世,此君之美也。 白蹄彰于周诗,涉波应乎隆象;歌咏垂于人口,经千载而流响,此君之德也。 君相与野游,唯君为雄;顾群数百,自西徂东。 俯喷沫则成雾,仰奋鬛则生风;猛毒必噬,有敌必攻。 长驱直突,阵无全锋,此君之勇也。 ○狗第十  §叙事  《春秋考异邮》曰:狗三月而生,阳主于三,故狗各高三尺。 《尔雅》曰:犬生三猣,二师一,未成毫。 狗,绝有力;狣,犭尨,狗,四尺为{敖犬}。 《说文》曰:狡,犬多毛也;猲,短喙犬也;犭兼,犬吠不止也;〈敖犬〉,犬人心可使也;犭介,壮犬也;狄,赤犬也。 吕忱《字林》曰:獹,韩良犬也;犭足,宋良犬也;犭开,逐虎犬也。 何承天《纂文》曰:守犬为獖。 陇西以犬为犹。 犭农、,皆多毛犬也;獟、猘、〈矢召〉,屈尾犬也。 《周官》曰:犬赤股而躁臊。 《后汉书》曰:帝高辛氏有狗名槃瓠,其文五色。 时犬戎兵强,乃募能得犬戎吴将军首者,赐以少女。 槃瓠得之,于是少女随槃瓠升南山,产子男女十二,自相夫妻。 后繁盛也。 干宝《搜神记》曰:槃瓠者,本高辛氏宫中老妇人,有耳疾。 医者挑治之,有物大如蠒。 以瓠离盛之,以槃覆之,有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 《杂五行书》曰:白犬虎文,南斗吾畜之可致万石。 黑犬白耳,大王犬也,畜之,令富贵。 黑犬白前两足,宜子孙。 白犬黄头,家大吉。 黄犬白尾,代有衣冠。 黄犬白前两足,利人。 §事对  【金畜 斗精】应劭《风俗通》曰:杀犬磔禳,犬者金畜。 禳,却也,抑金使不害也。 《春秋考异邮》曰:七九六十三,阳气通,故斗运,狗三月而生。 宋均注曰:狗,斗精之所生也。 【乌龙 青鹯】陶潜《搜神记》曰:会稽句章人张然,养一狗甚快,名曰乌龙。 周处《风土记》曰:犬则青鹯白雀,飞龙虎子,驯良捷警,难狎易使也。 【竦耳 注精】贾岱宗《大狗赋》曰:竦耳侧听。 《搜神记》曰:张然有少妇,与奴通,谋杀然。 因作饭共食,奴拔刀倚户。 然有犬名乌龙,注精舐唇视奴。 然亦觉之,大唤曰:“乌龙! ”犬应声伤奴,奴仆地。 遂取刀斩之。 【黄顄 赤精】许慎《说文》曰:獫,黑犬黄顄也。 傅玄《走狗赋》曰:转视流光,朱耀赤精。 【长耳 短喙】《白泽图》曰:黑狗白头,长耳卷尾,龙也。 《蔡氏清论》曰:望视之兔,白蹄之豕,短喙之犬,修头之马,斯禽兽也。 犹形乎势观,况君子之貌,独无表告者哉。 【旅獒 周狗】《尚书》曰:西旅献獒。 《公羊传》曰:灵公有周狗,谓之獒也。 【铃蹄 锯齿】傅玄《走狗赋》曰:舒节急筋,豹耳龙形,蹄如结铃,五鱼体成。 周处《风土记》曰:犬则青鹯白雀,飞龙虎子,猲獢五鱼,狼牙锯齿。 【宋淖 韩卢】《庄子》曰:介斗闾里有狗,宋人之驽狗也。 其家命之为淖,逐狗不及,止而望之,自以为过矣。 《战国策》曰: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卢者,天下之壮犬也;东郭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卢逐东郭,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而犬疲于后,各死其处。 ”  【白首 素牙】《山海经》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白首,其名天狗。 傅玄《走狗赋》曰:足悬钩爪,口含素牙,首类骧螭,尾如腾蛇。 【赍书 衔卵】《述异记》曰:陆机家在吴,谓犬曰:“我家绝无书信。 ”以竹筒系之犬颈。 犬疾走向吴。 其家作答,内竹筒中,仍驰还洛。 郭缘生《述征记》曰:古徐国宫人,娠而生卵,弃之水滨。 有犬名后苍,衔而归。 俄而成人,遂为徐嗣君。 【走百里 高三尺】《穆天子传》曰:天子之狗走百里,执虎豹也。 郭颁《魏晋俗语》曰:太康七年,天郊坛下,有白犬,高三尺,光色鲜明,恒卧。 见人则去。 §赋  【魏贾岱宗《大狗赋》】余生处大魏之祚政,遭王路之未辟;进不得补过之功,退不得御国之册。 帝曰畴咨,迸在朔易,越彼西旅,大犬是获。 其头颅也,不可论以尽;其骨法也,不可辨而释。 傞亻亮蹴跄,雄资猛相,亢然高八九尺,形体如箭镝,象貌如刻画,毛逾紫艳光,双眉如白璧。 时频伸而振迅,若应龙之腾掷。 爪类刀戈,牙如交戟,闻林兽之群争,欻断锁而龁石,逆风长厉。 野禽是觅,鼻嗅微香,眼裁轻迹,盻〈耳攀〉而奋怒,挥霍而振阋。 譬天梁折,地柱劈。 倒曳白象挫其腰,啮制六驳折其脊,拓索熊罴破其匈,抄兽头断其〈血爪〉。 爪处如剑剺,牙创似铍刺。 视其未死之间,血泉涌如箭射。 于是駈麋鹿之大群,入穷谷之峻厄。 走者先死,往者被击;前无孑遗,后无一只。 然其所折伏,敬主识人。 昼则无窥窬之客,夜则无奸淫之宾。 通听百里,夜吠狺狺。 若乃蛮夷猾夏,列士异操,轻榇单集,人马衔枚,猛犬先觉,音声正摧;竦耳侧听则恒山动,南向嗺々则霍山颓;眈精直视则曾邱〈石嵬〉,虓吓奔突则重闉开。 非吾畋猎之有益,乃可安国家卫四邻者也。 昔宋人有鹊子之誉,韩国珍其大卢,弥明振之于巨獒。 槃瓠受之于蛮都,沦百代之名狗,敢余犬之能俱,绝驷铁之猲獢,云何卢令之足书。 【西晋傅玄《走狗赋》】盖轻迅者莫如鹰,猛捷者莫如虎,惟良犬之禀性,兼二俊之劲武。 应天人之景晖,顺仪象而近处;凭水木之和气,炼金精以自辅。 统黔喙于秋方,居太素之内寓;谅韩卢其不抗,岂晋獒之能御。 既乃济卢泉,涉流沙,逾三光,跨大河。 希代来贡,作珍皇家;骨相多奇,仪表可嘉;足悬钩爪,口含素牙;首类骧螭,尾如腾蛇;修颈阔腋,广前捎后;丰颅促耳,长叉缓口;舒节急筋,豹耳龙形;蹄如结铃,五鱼体成;势似凌青云,目若泉中星;转视流光,朱曜赤精;震茹黄而慑宋鹊兮,越妙古而扬名。 于是寻漏迹,蹑遗踪,形疾腾波,势如骇龙;邈朝乌之轻机兮,绝猛兽之逸轨;漂星流而景属兮,逾幻冥而腾起。 陵冈越壑,横山超谷;原先遁逸,林无隐鹿。 顾芷隰以嬉游兮,步兰皋而骋足;然后娱志苑囿,逍遥中路。 属精莱以待踪,逐东郭之狡兔;既洋洋以衍衍,逞妙观于永路。 既迅捷其无前,又闲暇而有度。 乐极情遗,逸足未殚。 抑武烈而就罗兮,顺指麾而言旋;归功美于执绁兮,其槃瓠之不虞。 感恩养而怀德兮,愿致用于后田;聆輶车之鸾鏕兮,逸猲獢而盘桓。 ○鹿第十一  §叙事  《尔雅》曰:鹿,牡麚,牝麀,其子麛。 绝有力,〈鹿开〉。 《春秋运斗枢》曰:瑶光散为鹿。 江淮不祠则瑶光不明。 彘生鹿。 《衡波传》曰:鹿生三年角自堕。 《史记》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 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币,直四十万。 王侯朝觐享聘,必以为币,荐璧,然后得行。 《汉西夷传》曰:云南县有神鹿两头,食毒草。 《抱朴子》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 《瑞应图》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 《尔雅》曰:〈鹿畺〉,大麃,牛尾一角;〈鹿旨〉,大麕,旄毛狗足。 (旄,毛尾犭农长也。 )《说文》曰:〈鹿旨〉或作麂,或作麖。 §事对  【四驾 六飞】《越绝书》曰:越王勾践有宝剑。 薛烛曰:“是巨阙,非宝剑也。 ”王曰:“然。 巨阙初成之时,吾坐于露坛之上,宫中有四驾白鹿而过者,奔车惊。 ”《春秋历命序》曰:神驾六飞鹿,化三百岁。 【三角 七星】《伏侯古今注》曰:汉明帝永平九年,三角鹿出江陵。 刘敬叔《异苑》曰:鄱阳乐安彭曾射一鹿,两角间有道家七星符,而其祖名字乡居年月存焉。 遂断射猎。 【求友 鸣麑】《楚词》曰: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把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 魏文帝《短歌》曰: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黄衣 紫缬】刘义庆《幽明录》曰:陈郡谢鲲,常在一亭中宿。 此亭从来杀人。 夜四更末,有一黄衣呼幼舆可开户。 鲲令申臂于窗中,于是授腕。 鲲即极力而牵之,臂便脱,乃还去。 明日看,乃鹿臂。 寻血遂取获焉。 陶潜《搜神后记》曰:淮南来氏,于田种豆,忽见有二女,姿色甚美,著紫缬襦青裾,天雨而衣不温。 其壁先挂一铜镜,镜中见二鹿。 以刀斫获之,以为脯。 【齐逐 戎掎】《韩诗外传》曰:齐景公逐白鹿至亩邱,见封人曰:“使吾君寿,金玉是贱,百姓是宝。 ”公曰善。 《左传》曰: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 【赐百金 寿千岁】《管子》曰:桓公问管子:“楚之强国,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奈何? ”对曰:“公贵买其鹿。 ”公即为百里之城,使人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人。 楚人释其农而田鹿。 管子告楚人贾曰:“为致生鹿,赐子金百斤,什至金千斤。 ”《抱朴子》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 【老子乘 王母使】崔玄山《濑乡记·李母碑》曰:老子乘白鹿下托于李母也。 孙柔之《瑞应图》曰:黄帝时,西王母使使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有金方也。 §赋  【虞世南《白鹿赋》】惟皇王之盛烈,表帝德之休符;有金方之瑞兽,乃曜质于名都。 既驯洽于郊甸,亦腾倚于山隅;素毳呈彩,霜毫应图。 宴嘉宾于雅什,偶仙客于天衢,故能著美祥瑞,流名典谟。 §颂  【吴薛综《白鹿颂》】皎皎白鹿,体质驯良;其质皓曜,如鸿如霜。 ○兔第十二  §叙事  《尔雅》曰:兔子嬎,其迹迒。 绝有力,欣。 《春秋运斗枢》曰:玉衡散为兔。 《礼记》曰: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 《伏侯古今注》曰:建平元年,山阳得白兔,目赤如朱。 《山海经》曰:大池山有兽如兔,鼠首,以其背飞,名飞兔。 以背上毛飞去。 王充《论衡》曰:兔舐雄毫而孕。 及其生子,从口中。 《瑞应图》曰: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 §事对  【目赤 背飞】《伏侯古今注》曰:成帝建平元年,山阳得白兔,其目赤如朱。 《山海经》曰:天池山有兽如兔,鼠首,以其背飞,名飞兔。 以背上毛飞。 【得髌 进肩】应劭《风俗通》曰:兔髌,俗说腊正祖之食,得兔髌者,名之曰幸。 赏以寒酒,幸者令人吉利。 《东观汉记》曰:王郎追上,自蓟东南驰至南宫。 冯异进麦饭兔肩,因渡呼沲河。 【扰室 环山】范晔《后汉书》曰:蔡邕性笃孝,母亡,庐于冢侧,有兔驯扰其室。 《战国策》曰: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卢者,天下之壮犬也;东郭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卢逐东郭,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兔极于前,犬疲于后。 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捣药 和丹】傅玄《歌辞》曰:兔捣药月间安足道,神乌戏云间安足道。 《抱朴子》曰:和安丹法,以兔血和丹与蜜,蒸之百日,服之如梧子者二丸。 一百日,有神女二人来侍,可役使也。 【爰爰 趯趯】《毛诗》曰:兔爰,闵周也。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又曰:跃跃毚兔,遇犬获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舞镐 游坟】《纪年》曰:宣王三年,有兔舞镐。 谢承《后汉书》曰:方储,字圣明,幼丧父,事母孝。 母死,乃负土成坟,种奇树千株。 鸾鸟栖其上,白兔游其下。 【射首 刻毛】范晔《后汉书》曰:刘昆,王莽时,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 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匏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兔首。 每月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 张璠《汉记》曰:梁冀起兔苑于河南,移檄在所,调发生兔,刻其毛以为识。 人有犯者罪至死。 §赋  【东晋王廙《兔赋》】曰皇大晋,祖宗重光,固坤厚以为基兮,廓乾维以为纲,方将朝服济江,传檄万国。 反梓宫于旧茔兮,奉圣帝乎洛阳;建中兴之遐祚兮,与二仪乎比长。 于是古之有德则纳瑞而永安,无德则不胜而为灾。 赤乌降于周文兮,尚称曰休哉;桑谷生于殷庭兮,中宗克己以成仁;雊雉登夫鼎耳兮,武丁责躬而教纯。 ○狐第十三  §叙事  《说文》曰:狐,妖兽也,鬼所乘也。 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首邱。 从犬瓜声。 《尔雅》曰:狸、狐、貒、貉,丑,其足蹯,其迹狃。 《白虎通》曰:狐死首邱,不忘本也,明不忘危也。 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者九,配得其所,子孙繁息也。 于尾者,后当盛也。 《春秋潜潭巴》曰:白狐至,国民利;不至下骄恣。 《山海经》曰:武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狐蓬尾。 《郭氏玄中记》曰:千岁之狐为淫妇,百岁之狐为美女。 《道士名山记》曰:狐者,先古之淫妇也。 其名曰紫,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也。 《抱朴子·玉策记》曰:狐及狸狼皆寿八百岁。 满三百岁,暂变为人形。 《诗义问》曰:狐之类,貉貒狸也。 貉子曰貆,貆形状与貉类异,世人皆名貆。 貉子似狸。 《尔雅》曰:貈子貆,(其雌者名犭蕊。 今江东呼貉为〈豸夬〉〈豸臾〉。 )貒子獾。 (貒,豚也。 一名獾。 )又曰:狸子〈豸隶〉。 (今或呼狸为狐狸。 )  §事对  【忌犬 首邱】刘敬叔《异苑》曰:胡道洽自云广陵人,好音乐医术之事。 体有臊气,常以名香自防,惟忌猛犬。 自审死日,诫弟子曰:“气绝便殡,勿令狗见我尸也。 ”死于山阳,敛毕觉棺空。 即开看,不见尸体,时人咸谓狐也。 《礼记》曰: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邱,仁也。 《白虎通》曰:狐死首邱,不忘本也。 【持火 听冰】《管辂传》曰:夜有二小物如兽,手持火,以口吹之。 书生举刀斫断腰,视之狐也,自此无火灾。 郭缘生《述征记》曰:北风劲,河冰始合,要须狐行。 云此物善听,听冰下无水声,然后过河。 【有三德 长百兽】许慎《说文》曰:狐,妖兽也,鬼所乘也。 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 死则首邱。 《战国策》曰: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民畏昭奚恤,果诚何如?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 得狐,狐曰:‘天帝令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者乎? ’虎以为然,遂与之行,兽见皆走。 ”  【应夏禹 瑞周文】赵晔《吴越春秋》曰: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曰:“吾之娶也,必有应矣。 ”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 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 ”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 ”于是娶涂山女。 郭璞《山海经图赞》曰:作瑞周文。 §赞  【晋郭璞《山海经图·九狐赞》】青邱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 作瑞周文,以摽灵符。 ○鼠第十四  §叙事  《说文》曰:鼠,穴虫总名也。 象形,凡鼠之属皆从鼠。 《尔雅》曰:鼢鼠、(地中行。 )。 鼸鼠、(以颊裹藏食。 )鼷鼠、(有螫毒者。 )鼶鼠、鼬鼠、(今鼬似鼦,赤黄色,大尾,啖鼠。 江东呼为鼪。 )鼩鼠、(小〈鼠音〉鼩也。 )〈鼠石〉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 关中呼为鼩鼠。 )豹文鼮鼠、(文彩如豹。 )〈鼠昊〉鼠。 (似鼠而苍黑色,在树木上。 )鼯鼠夷由。 (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飞且乳。 亦谓之飞生,音如人呼。 )《说文》曰:鼢鼠,伯劳之所化也;〈鼠平〉鼠,令鼠者也。 束晢《发蒙记》曰:西域有火鼠之布,东海有不灰之木。 鱼豢《魏略》曰:大秦国有辟毒鼠。 刘敬叔《异苑》曰:西城有鼠王国,鼠之大者如狗,中者如兔,小者如常鼠。 头悉白。 商估有经过其国者,不先祈祀,则啮人衣裳。 《山海经》曰:丹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鼠,而兔首麋耳,以其尾飞,名曰耳鼠。 可御百毒。 《郑氏玄中记》曰:百岁之鼠,化为蝙蝠。 《晋太康地记》曰:鸟鼠山在陇西首阳县,鼠尾短如家鼠。 穴入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 邓德明《南康记》曰:南康英山石室,有金鼠,时见百怪。 占书曰:鼠咋人衣领,有福之,吉。 《本草》曰:鼹鼠,世中一名隐鼠,形如鼠而无尾,黑色长鼻。 《庄子》曰: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事对  【食火 饮泉】《尔雅》曰:鼯鼠夷由。 郭璞注曰:状如小狐,食烟火,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 沈怀远《南越志》:〈齿亢〉鼠似鼹鼠,常洞地穴,饮泉噬竹。 【衔炷 啮鞍】释法显《佛游本记》曰:祗园精舍,烧香续明,日月不绝。 鼠衔炷烧幡盖,遂及精舍都尽。 《魏志》曰:邓哀王冲,字苍舒。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报太祖。 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马鞍悬于柱乎。 ”  【玉星 金室】《春秋运斗枢》曰:玉衡星散而为鼠。 邓德明《南康记》曰:南康山石室,号金堂。 内金色,有金鼠时见也。 【尾白 毛苍】郭璞《洞林》曰:宣城郡有隐鼠,大如牛,形似鼠。 象脚,脚有三甲,皆如驴蹄。 身赤色,胸前尾上白。 《异物志》曰:鼠母,头脚似鼠,毛苍口锐,大如水牛,而畏狗。 水田时有外灾,起于鼠。 【盗肉 捧珠】《史记》:张汤,杜陵人,其父为长安丞。 汤守舍,还而鼠盗肉。 其父怒笞汤,汤掘鼠窟,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 刘敬叔《异苑》曰:景平中,东阳大水。 永康蔡喜夫避住南垄,夜有大鼠,浮水而来,伏喜夫奴床角。 奴愍而不犯,每以饭与水。 水势既退,喜夫既得反故居。 鼠以前脚捧青绢纸,裹三斤许珠,著奴床前,啾啾状如欲语也。 【有皮 无骨】《毛诗》曰:相鼠,刺无礼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干宝《搜神记》曰:晋太康中,会稽郡彭蜞及蟹皆化为老鼠,大食稻,为灾。 始成者有肉而无骨。 【腹白 背苍】《广志》曰:白猿鼠,长尾白腹,善登缘,与鼠小异者也。 郭璞曰:状如小狐,似蝙蝠。 肉足短尾,头胁毛紫,背上苍文,腹下黄,喙领杂白也。 【爪长 尾短】《尔雅》曰:鼯鼠夷由。 郭璞注曰:状如小狐,脚短爪长。 《广志》曰:鼢鼠深目短尾。 【食鸟 毁牛】《尔雅》曰:鼹鼠。 郭璞注曰:江东呼鼹鼠者,似鼠,大而食鸟,在树木上也。 魏文帝《与王朗书》曰:早虱虽细,困于安寝;鼷鼠虽微,犹毁郊牛。 【尾飞 背腾】《山海经》曰:丹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鼠,而兔头麋耳,其音如嗥犬。 以尾飞,名曰耳鼠。 郭璞《山海经图·飞鼠赞》曰:或以尾翔,或以髯凌;飞鸣鼓翰,倏然背腾。 固无常所,唯神所凭。 【肉万斤 寿三百】东方朔《神异记》曰:北方曾冰磎,鼠在冰下出焉。 其状如鼠,肉重万斤。 《抱朴子·玉策记》称:鼠三百岁,满者则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 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也。 【见东宫 获北苑】《晋起居注》曰:元康元年五月,白鼠一见东宫。 《后魏书》曰:永兴三年春,于北苑获白鼠。 寻死,剖之,腹中三子尽白。 §赋  【后魏卢元明《剧鼠赋》】跖实排虚,巢居穴处,惟饮噬于山泽,悉潜伏于林蓹。 故寝庙有处,茂草别所,矧乃微虫,乖群异侣;干纪而进,于情难许。 《尔雅》所载,厥类多种详其容质,并不足重。 或处野而隔阴山,或同穴而邻嶓家;或饮河以求饱腹,或噏烟而游森耸。 然今者之所论,出于人家之壁孔。 嗟乎在物,最为可贱。 毛骨莫充于玩赏,脂肉不登于俎膳,故淮南轻举,遂呕肠而莫追;东阿体拘,徒称仙而被谴,其为状也。 惨惔咀吁,睢离睒睗,须似麦穗半垂,眼如豆角中劈;耳类槐叶初生,尾若杯酒余沥。 乃有老者,羸〈骨贵〉疥癞,偏多奸计,众中无敌。 托社忌器,妙解自惜;深藏厚闭,巧能推觅。 或寻绳而下,或自地高掷;登机缘〈木匮〉,荡扉动帟,忄刃忄刃终朝,轰轰竟夕。 是以诗人为辞,实云其硕;盗干汤之珍俎,倾留髡之香泽。 伤绣领之斜制,毁罗衣之重袭;曹舒由是献规,张汤为之被谪。 亦有闲居之士,倦游之客,绝庆吊以养真素,摈左右而寻诗易。 庭院肃清,房栊虚寂;尔乃群鼠乘间,东西撺掷。 或床上捋髭,或户间出额;貌甚舒暇,情无畏惕。 又领其党与,欣欣奕奕;欹覆箱奁,腾践茵席。 共相侮慢,特无宜适。 嗟天壤之含弘,产此物其何益? ○猴第十五  §叙事  《毛诗·草虫经》曰:猱,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 老者为獑猢。 獑猢骏捷也,其鸣噭噭而悲。 《抱朴子·玉策记》曰:山中申日称人君猴也。 猴寿八百岁。 《繁露》曰:蝯似猴,大而黑,长前臂,寿八百,好引其气也。 周索氏《孝子传》曰:蝯,寓属也。 或黄黑通臂,轻巢善缘,能于空轮转,好吟。 雌为人所得,终不徒生。 《尔雅》曰:累猴似猴,南海人名为累猴也。 玃似犬,母猴也。 色苍黑,持人,好顾盼也。 玃父善顾,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威夷长脊而泥。 蜼仰鼻而长尾。 (蜼似猕猴而大,苍黑色,尾长数尺,似獭。 尾末有歧,鼻露上向,雨则自悬于树,以尾塞鼻。 )又曰:豽无前足。 狙,玃属也。 犭豦如豹而形似猕猴,多须奋迅,其头能举石以摘于人也。 又曰:蒙颂似猴而小,紫黑色,可畜以捕鼠,胜猫。 《说文》曰:{壳犬},类犬,腰以上黄,腰以下黑,食母猴。 《吴录·地理志》曰:果然,蝯豽之类也。 色青赤有文,居树上。 《说文》曰:狒狒,人身反踵,自笑则上唇掩其目。 一名枭羊,如麂,善登木。 刘欣《广州记》曰:猦母似蝯而无尾,见人若惭,屈颈扣头,打杀得风还活。 《括地图》曰:猩猩,人面豕身,知人名也。 §事对  【抱梁 升木】袁淑《俳谐集·常山王九命文》曰:及至图身失所,羁靮人间,驯缨服制,惟意所牵。 登楹而遨,抱梁而眠,拾摭遗余,恣口所便。 《毛诗》曰:无教猱升木。 毛苌注曰:猱,猿属也。 孙炎注《尔雅》曰:猱,母猴也。 【丹唇 赤足】傅玄《猿猴赋》曰:戴以赤帻,袜以朱巾,装其面,丹其唇,扬眉蹙额,若愁若嗔。 江乘《地记》曰:摄山有山猿,赤足。 或见,涉冬积雪,辄有一行迹。 【骑牛 服鼠】郭颁《魏晋世语》曰:司马宣王辟周泰为新城太守,钟毓谓泰曰:“君释褐登宰府,乞儿乘小车,一何駃。 ”泰曰:“君明公之子,少有文彩,故守吏职。 猕猴乘土牛,一何迟。 ”众宾悦服。 王充《论衡》曰:蚊虻之力,不如牛马,牛马困于蚊虻者,势也。 鹿之角足以触犬,猴之手足以搏鼠,然而鹿制于犬,猴服于鼠,爪不利也。 【虫质 兽身】谯子《法训》曰:人之所以贵者,以其礼节也。 人而无礼,其猕猴乎? 虽人象而虫质也。 阮籍《猕猴赋》曰:体多似而匪类,貌乖殊而不纯;外察慧而无度兮,故人面而兽身。 §赋  【后汉王延寿《王孙赋》】原天地之造化,实神伟之屈奇;道玄微以密妙,信无物而弗为。 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颜状类乎老公,躯体似乎小儿眼睚〈目禺〉以眩恤,视〈目戢〉睫以〈目夬〉睳;突高目而曲额,〈目睘〉〈目臭〉历而隳离。 鼻〈鼻圭〉〈骨句〉以〈鼻及〉〈鼻夹〉,耳聿役以适知;口嗛〈目冉〉以〈齿佥〉齺,唇〈南皮〉〈口〉以〈月皮〉礻皃。 齿崖崖以齴々,嚼〈口任〉〈口染〉而嗫唲;储粮食于两颊,稍委输于胃脾。 踡菟蹲而狗踞,声历鹿而喔咿。 或嗝嗝而々,又嘀嗅其若啼;姿僣傔而惣赣,豁盱阋以顼〈酉益〉。 胎腕朡而〈目觅〉赐,盶〈目然〉愞而踧{此及};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岩之嵚崎。 性犭票猜之犭番疾,态峰出而横施;缘百仞之高木,攀窈袅之长枝。 背牢落之峻壑,临不测之幽溪;寻柯条以宛转,或捉腐而登危。 若将颓而复著,纷嬴绌以陆离。 或群跳而电透,或瓜悬而瓠垂;上触手而拏攫,下对足而登跂。 至攀揽以狂接,覆缩臂而电赴;时辽落以萧索,乍睥睨以容与。 或蹂趹决以践游,又咨啖而攒聚;扶嵚崟以扌陈陈椽,蹑危臬而腾舞。 忽涌逸而轻迅,羌难得而覼缕,同甘苦于人类,好哺糟而啜醨。 乃设酒于其侧,竟争饮而肙驰;顼陋〈酉句〉以迷醉,蒙眠睡而无知。 暂拿鬃以纟契缚,遂缨络以縻羁;归锁系于庭厩,观者吸咽而忘疲。 §诗  【陈萧铨《夜猿啼诗》】桂月影才通,猿啼逈入风;隔岩还啸侣,临潭自响空。 挂藤疑取饮,吟枝似避弓;别有三声泪,沾裳竟不穷。 (以下严陆宋本异文)  《周书》曰:渠溲犬者,露犬也。 能飞,食虎豹。 《广雅》曰:殷虞、晋獒、楚茹黄、韩卢、宋鹊,并犬属。 《广志》曰:狗有悬蹄尾之号。 《山海经》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白首,其名天狗。 又曰:蜪犬如犬,青色,食人自头始。 又曰:金门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下则有兵。 《杂五行书》曰:白犬虎文,畜之可致万石。 黑犬白耳,畜之令富贵。 黑犬白足,宜子孙。 白犬黄头,家大吉。 黄犬白尾,代有衣冠。 黄犬白足,利人。 《汉书》:高祖曰:“诸公知猎乎? 为人逐兽者,狗也;指踪示兽者,人也。 ”《史记》曰:跖犬吠尧,尧非不仁,吠非其主。 《西京杂记》曰:茂陵年少李亭,好驰骏狗逐兽;或以鹰鹞□兔,皆以为佳名。 狗则有修毫、厘腱、白望、有曹之名。 §事对  【兑象 斗精】《易》曰:兑为狗。 宋均曰:狗,斗星之所生也。 【卢令 旅獒】《毛诗·国风》曰: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尚书》曰:西旅献獒,太保乃作旅獒。 【青骹 黄仓】《西京杂记》曰:杨万年猎狗名青骹,直百金。 《陈书》曰:张彪败后,与妻杨氏去,唯所养一犬黄仓在前后,未尝离。 【乌龙 赤虎】《搜神记》曰:会稽民张然养一狗甚快,名乌龙。 《三国典略》曰:齐高纬以伏斯狗为赤虎。 【吠形 见首】《潜夫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吕氏春秋》曰:饥马盈厩,叹然未见刍也;饥狗盈宫,叹然未见首也。 见首与刍,动则不可禁。 【悬蹄 巨口】《说文》曰:犬,狗之有悬蹄者也。 又曰:狡,少狗也。 匈奴有胶犬,巨口而黑身。 【逐麋 搏兔】《史记》曰:逐麋之犬不顾兔。 范睢说秦昭王曰:“夫以秦而治诸侯,譬如纵韩卢而搏蹇兔也。 ”  【狺狺 嘊々】《楚词》曰: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管子》曰:管仲将死,谓桓公曰:“有吠嘊々,旦夕,欲噬我股而不死也,君必去之。 ”言易牙竖貂必为乱也。 【黄耳 白苍】《述异记》曰:陆机少时好猎。 在吴,豪客献快犬,名黄耳。 机后仕洛,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汝能驰往否? ”犬摇尾作声应之。 机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 犬疾走向吴,其作答内竹筒内,仍驰还洛。 郭缘生《述征记》曰:古徐国宫人娠而生卵,弃之水滨。 有犬名白苍,衔而归。 俄而成人,遂为徐嗣君。 发布时间:2025-10-05 16:21:1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