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欹枕集下 老冯唐直谏汉文帝 内容: ……葛亮,越范蠡,唐郭子仪,分两行为十哲。 两廊下分囗囗,列囗十二人,左押班白起,右押班孙膑,其余各有资次。 囗囗准奏,便下诏建庙,供器祭物,一切完备。 后至五代,未尝或缺。 至宋太祖武德皇帝登基于汴梁,大展殿庙。 故唐时虽各州有庙,并体长安所建,未甚广大,宋朝增广甚盛。 乾德正年,太极车驾幸国子监,听诸儒讲说前代史书。 时有丞相赵普,尚书窦仪、张昭侍侧。 太祖听讲周齐太公用兵之法,圣情大喜,随问:武成庙在何处? ”张昭奏曰:“只在国学之西。 ”太祖驾往武庙,上殿烧香,令丞相赵普替拜,已下百官亦皆拜。 天子逐一位问其功劳,赵普等以本传对。 太祖策玉尘斧,下殿左廊,指押班:“此何人也? ”窦仪曰:“秦将白起也。 ”太祖曰:“莫非坑赵卒四十万乎? ”窦仪曰:“然。 ”太祖大怒,指白起画像而言曰:“坑降杀顺之人何得押班? ”以尘斧划碎其面,回顾赵普曰:“当以何人代之? ”普曰:“非吴起不可。 ”太祖问吴起事,普奏呈吴起之书。 吴心大喜,便令即日代之,就书其事于上。 后太祖崩,太宗传位真宗,国家升平无事。 真宗诏史官讲前代名臣列传,遂命驾幸武庙,上殿烧香,令丞相替拜。 逐一位同。 问至韩信,真宗曰:“信曾反汉遭诛,何得庙食? 可贬出庙! ”尚书张询出奏:“唐李勣曾阿谀言,高宗几乎? 丧国此时高宗欲立武氏,诸大臣皆不可。 勣曰:‘家事岂问大臣? ’遂立武氏,? 险送了大唐。 此人亦不可入庙。 ”真宗曰:“韩信、李勣,皆有大罪,合贬下殿。 ?诸葛亮虽有微功,乃忠善之士,不可降之。 ”奏请:“赵充国乃汉之名将,年七十犹建大功,可代韩信之位。 李茂威震华夏,唐之功臣,可代李勣之位。 ”真宗? 从之。 又奏:“伍子胥曾鞭主尸,赵云曾叱主母,此二人不堪入庙。 ”真宗曰:“此二人亦英杰也,可于门首享祭。 ”至今于武庙为把门将。 仁宗朝加武成王为昭烈,不则仁宗立庙,唐太宗有凌烟阁图画功臣,汉光武建云台以祀诸将,不则云台凌烟,西汉高祖亦曾在香火院画前代功臣。 高祖于香火院画功用于壁间,令人四时享祭。 今日说汉文帝朝,有一大将,姓魏名尚,官拜云中留守,屯兵十万,杀得匈奴不敢望南牧马,闻魏尚之名,肝胆皆碎。 文帝为边上战士多负勤劳,令中贵仇广居赍金帛五十车,直往云中劳军。 魏尚接着仇太尉馆驿中安下,随即唤管军囗交割金帛,便行给散,自己合得亦皆俵散。 仇太尉见魏尚相款甚薄,心中不悦,临起身,使人间魏尚索回程厚礼。 尚曰:“天子为王事而来,彼为私心而来! ”去人回报此语。 仇广居大怒,不辞而回。 至长安,文帝问:“劳军若何? ”广居曰:“军将虚受其赐,皆怨主也。 ”文帝大怒,便差皇叔刘昂为云中留守,就调遣本部军马,兼问魏尚克减情罪。 刘昂到郡,将魏尚拿下,长枷送狱,勘问其实。 军将无一个不下泪。 细作深听得,报知匈奴。 匈奴大起番军,兵分两路,一取云中郡,一取河东上党郡。 刘昂听知番军来,引魏尚所辖军马出锓。 军马皆无战心,交锋未战先走。 番军赶至,乱军中杀死刘昂。 其余各逃难归。 云中文书雪片也似告急。 文帝急聚文武商议,令中大夫金勉引军五万,守飞狐关(今之代州之地);令楚相苏意引军五万,守句注关(郡,雁门也);前将军张武引军五万,守北地(今之真定是也)。 三路首尾相接,同救云中之危,即日起程。 这三路军马虽去把守边关去处,不曾得匈奴半根折箭。 匈奴增添人马,三路攻击。 飞报至紧,文帝怀忧。 又令宗正卿刘礼引军三万,于霸上屯驻;左将军徐厉引军三万,于棘门屯驻;有将军周亚夫引军三万,于细柳营屯驻。 细柳营在渭河北,昆明池南,京兆之西。 三路军以防不虞,其余军马尽移北边助敌。 凡百余日,并不见边廷报捷之书。 文帝甚忧,乃引近臣僚黄门户尉三千余人,各乘马匹,棘门、霸上、细柳三处劳军。 文帝先使近臣传旨至棘门,左将军徐厉令将士皆全装,离营三十里迎接车驾。 天子降旨,每军士一名,绢一匹,银十两,肉五斤,酒一瓶。 左右自有去散之人。 众军声喏,以谢圣恩。 次日至霸上,宗正刘礼大小三军亦去三十里迎接,如棘门一般赏军。 天色已晚,文帝往细柳营去。 半途,迎着传圣旨的人,回奏:“虽听了圣旨,不开营门。 ”天子催动龙车,直至细柳营前,并无一人迎接。 左右皆惊。 文帝至营门,令近臣传圣旨:“天子亲至行营,特来犒军。 ”把门都尉回言:“天昏日暮,不是天子远来时分,恐引奸诈。 ”屯门不开。 奉御曰:“天子有诏,汝何人? 敢抗拒耶? ”都尉曰:“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 ”奉御回奏。 文帝令持汉节而往。 都尉于门首侧门接汉节,入见亚夫。 亚夫曰:“既有汉节,天子必至。 休开大门,开侧门,止放天子一人一骑入寨,其余当在辕门之外。 ”都尉传令,众官下马,天子按辔而行。 入营,至帐下马。 亚夫不拜,以军礼见天子。 天子赏军已毕,急急上马。 亚夫送至门首,再不远出。 众官一齐下马,徐奏与文帝:“亚夫罔上耶? ”文帝曰:“此真将军也! 向者棘门、霸上,如儿戏耳! ”众官皆不能答。 文帝回鸾,至安陵。 众乡老皆拜舞于道傍。 文帝曰:“汝等皆安乎? ”乡老曰:“托陛下洪福齐天下,一岁收三岁粮米,科敛甚轻,下民皆鼓腹讴歌。 陛下真乃圣明尧舜之君! ”文帝大喜,幸香火院,下马踞床而坐。 乡老皆献盘馔,文帝甚喜,就留下在院中。 黄昏秉烛,见一老人,须眉皆白,拜于阶下,文帝问曰:“卿何人也? ”老者曰:“臣历仕二朝,直香火院使臣中郎署长冯唐。 ”文帝曰:“卿于何年入仕? ”冯唐曰:“臣先大父仕于赵国。 臣历于秦,至本朝,历事凡四十年矣。 ”文帝曰:“四十年历事吾朝,如何只在西廊署? 此微末官耳! ”冯唐曰:“臣生赵时,正在童稚之间。 吾遭秦乱,坑戳儒生。 及至先皇重兴之时,好武臣,但小臣能文,因此不用。 今者幸遇圣主临朝,崇儒重道,以年逾八十,已无用于世矣! ”文帝大笑曰:“卿虽世雄才,奈何却如此之命薄耳! ”赐锦墩而坐。 冯唐再拜于前。 少顷,文帝更衣,执尘斧入院烧香。 礼毕,闲观两廊壁,各画十余人,皆衣冠士。 文帝回顾,见众臣宰并乡老环立于阶下,乃问曰:“此画者何人也? ”冯唐对曰:“皆前代功臣也。 ”帝喜,召唐近前,逐一问之。 见于内二人,形容魁伟,帝指而问曰:“此二人,何代功臣也? ”唐曰:“此赵国廉颇、李牧也。 ”帝曰:“朕昔居代州,常闻赵将李齐战于巨鹿之下。 朕寝食未尝忘之。 李齐比颇、牧如何? ”唐曰:“臣父皆仕于赵,足知李齐之为人,比之廉颇、李牧,十不及一。 ”帝笑曰:“朕常读《史记》,亦知颇、牧之善用乓,李齐不及也。 朕若得廉颇、李牧,何虑匈奴耶? ”冯唐进前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亦不能用。 ”文帝瞪目而视老冯,面有愧色,纵步下阶,径往阁中。 人皆指老冯曰:“此老干犯圣威,必死矣! ”唐容无愧色。 少刻,文帝呼近御臣宣冯唐入阁中。 帝曰:“朕虽不明,卿何故于稠人中面折寡君耶? ”唐拜于地,答曰:“臣乃山野村夫,不识忌讳,误触天威,罪该万剐! ”帝命平身。 良久,帝曰:“卿何知寡人不能用颇、牧耶? ”唐曰:“赦臣死罪,方敢奏。 ”帝曰:“尽该赦下,卿无隐焉! ”唐曰:“臣闻古之帝王得天下者,初拜将时,须与筑坛三层,遍诏士卒。 天子亲以山鹿黄钺,兵符将印,跪而进曰:“阃之内,寡人制之;外者,将军制之。 ”其军天子不校,出入听其任用。 先皇亦曾捧毂推轮,以拜韩信为大将。 此古命将之道也。 昔李牧在赵为将,革车一千三百乘,精骑一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乃一人价百金也。 由是北逐匈奴,南支韩魏,西拒强秦,破东胡,灭澹林,纵横天下,遂为霸国。 四海之人,皆知李牧之英雄,莫敢犯也。 从赵王迁立为君,其母出身倡优,用郭开为相,开素恶李牧,妄言反叛,将李牧杀之,赵国遂灭。 今圣朝魏尚,为云中留守,其军市之租,尽飨士卒。 另借禄养钱,五日一锭,率养宾客、军吏、舍人。 由是北拒匈奴,不敢正眼而觑视中原。 此皆魏尚之力也。 云中战士,岂知有尺籍五符哉! 不顾性命,终日力战,方能上功。 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墨之吏法绳之,圣朝法不明,赏太轻,罚太重。 此亦未足为怪。 魏尚国之柱石,陛下信听馋佞之言,罢其官爵,夺其军权,下狱问罪,以致匈奴长驱大进,轻视中国。 以此推论,故此陛下有廉颇、李牧而不能用也。 ”文帝愕然,拍其股而叹曰:“非卿所奏,则寡人遭万世之骂名! ”一面传旨,收仇广居狱中,对冯唐曰:“卿勿以年老为辞,可持节亲往云中,赦魏尚之罪,就将各州兵马,皆令本人调遣,以追匈奴。 ”冯唐再三不能推却,次日,辞天子,持汉节,乘驿马,投云中来。 比及到郡,尚有百余里,见一簇人马,摇旗操鼓而来。 冯唐大惊,驻马而待之。 见军将向前而问曰:“持节者何人也? 有甚公干? ”冯唐曰:“吾奉天子命,特来赦魏尚罪。 ”众皆拜伏于地,曰:“某等皆是魏将军所辖之人也。 闻主无罪陷于缧绁之中,我等皆欲劫狱救主,投匈奴,以取中是。 今天子既明,当拱手听死。 ”冯唐曰:“汝等何不跟我入城,听天子诏? ”众皆踊跃大喜。 冯自跃马至云中,狱中取出魏尚,听圣旨罢,仍再交割兵符印。 尚曰:“某自来与公无旧,何为力赐辨白也? ”唐曰:“大丈夫生于世间,岂无公论? 将军威名播于四夷,谁不仰慕? 但天子一时信听谗言,以惑其众心,如浮云之蔽日。 风至云散,日复明矣! 又何疑焉! ”魏尚曰:“吾无可报公之大恩,公可暂停车驿于驿中,容某建一两阵功劳,令公回长安报捷,庶几不负公之重报。 尊意若何? ”唐曰:“老夫专待将军好音。 ”魏尚再行训练兵将。 兵将皆大呼曰:“愿死战以报主公! ”尚引军,整肃衣甲弓马,囗囗部军出阵先,与匈奴交锋,匈奴犹以为等闲,长驱番兵,奋力冲突。 尚引铁骑数十,高竖旌旗,操戈直出。 匈奴一见,众痴呆,介弓矢放旙,望北而走。 魏尚引铁骑数千,大队人马如砍瓜截瓢之势,番兵大溃,连夜进兵,克复州县。 匈奴王子知魏尚又领军马,连宵遁避。 尚扫荡边寨,不及半月,匈奴归降,回见冯唐,谢曰:“若非丈丈,安能再得见天日! 今旬奴遣使,赍名马金珠,献纳上久。 望同去长安,而见圣上,以奏前事。 ”冯唐大喜,持节同番使入朝奏知。 文帝与冯唐曰:“若慧卿直言,朕几乎损了良将。 果然顺颇、李牧不可及也。 ”准匈奴求和之事。 宣魏尚入朝,封为关内侯,都督塞北军马。 冯唐加为主爵都尉。 唐再三拜谢。 文帝赐田三千亩,住宅一区,冠服几杖等。 后年九十六岁,无疾病而终。 有诗曰:三老兴言可立邦,汉文屈己问冯唐。 当时若不思颇牧,魏尚何由得后桂? 发布时间:2025-10-06 13:24:1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