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内容: 黄帝问曰︰手少阴之脉独无俞,何也? 岐伯对曰︰少阴者,心脉也。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为帝王,精神之舍也。 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 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故独无俞焉。 曰︰少阴脉独无俞者,心不病乎? 曰︰其外经脉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 其余脉出入曲折,皆如手少阴(少阴少字宜作太字,《铜人经》作厥字)。 心主之脉行也。 故本俞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泄,因衰而补。 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心出少冲。 少冲者,木也。 一名经始,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 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一壮。 少阴八穴,其七有治,一无治者,邪弗能容也,故曰无俞焉。 少府者,火也。 在小指本节后陷者中,直劳宫,手少阴脉之所留也,为荥。 刺入三分。 神门者,土也。 一名兑冲,一名中都,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 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素问》阴阳论注云︰神门在掌后五分,当小指间。)手少阴,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刺入三寸,灸三壮。 通里,手少阴经,在腕后一寸,别走太阳,刺入三寸,灸三壮。 灵道者,金也。 在掌后一寸五分,或曰一寸,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 刺入三分,灸三壮。 少海者,水也。 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陷者中,动脉应手,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 刺入五分,灸三壮。 极泉,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手少阴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灸五壮。 发布时间:2025-10-08 11:19:5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