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 内容: 沈七 颍阴日者 王栖岩 路生 邹生 五明道士 黄贺 邓州卜者----------------------------------------沈七有沈七者,越州人,善卜。 李丹员外谓之曰:\"闻消息,李侍郎知政事,某又得给事中,如何? \"沈七云:\"李侍郎即被追,不得社日肉吃,后此无禄。 公亦未改,不得给事中。 \"其时去社才十四日,果有敕追李侍郎。 去社两日而上道,至汴卒。 李亦不得给事中。 (出《定命录》)又天宝十四年,王诸应举,欲入京。 于越州沈七处卜。 得纯乾卦,下四位动,变观卦。 沈云:\"公今应举,得此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本是嘉兆。 然交动,群阴咸阳。 下成乾卦,上变至四,又不至五。 五是君位,未得利见大人。 恐公此行,不至京而回。 \"果至东京。 属安禄山反。 奔走却归江东。 (出《定命录》)【译文】 沈七,是越州人,擅长占卜。 李丹员外对他说:\"听说侍郎要重新主持政务,我还能升任给事中,你说可能吗? \"沈七说:\"李侍郎会即将让朝廷追请回来的。 但是他却吃不到社日庆祝的宴席了。 他从此不能再拿朝廷的俸禄,你的官职也没有变动,不能升任给事中。 \"说这话的时候离社日只有十四天,果然朝廷下诏召见李侍郎进京。 李侍郎离社日还两天上路赴京,赶到汴京死去。 李丹也没有升任给事中。 又: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王诸参加科举考试,想进京,在越州沈七那儿占卜。 得一纯乾卦,下四位动,变为观卦。 沈七说:\"你现在进京去参加科举考试,卜得此卦,观赏国都的风光,作为宾客的你会借助皇上而发达,这原本是好的兆头。 然而,逢遇动乱,众奸小都阳气旺盛。 下成乾卦,上变到第四位,而没有变到第五位。 五位主君,不能顺利地见到皇帝。 从这种卦象上看,你这次进京参加考试,恐怕你没有到京就得中途返回。 \"果然,王诸走到东都洛阳,时逢安禄山反叛起兵,唐玄宗仓皇出走西蜀。 于是他只好连忙回到江东来。 ----------------------------------------颍阴日者陈澍为颍阴太守。 属安禄山反,遣县尉姓孙向东京。 孙不肯行。 陈怒挞(挞原作促,据明抄本改)之。 至东京,遇禄山,请往颍阳取陈澍头。 禄山补孙为颍阴太守,赐绯,并领二十余人取澍。 澍闻便欲至,薄晚,出城走。 录事参军扣马令回。 澍忧闷。 服痢药讬疾。 令一日者卜之。 曰:\"从今五日,当有家便,未取公。 然有五百车禄在,必亦不死。 至七日食时,公无恙矣。 然当去此,求住不得。 \"后五日孙到,陈于是潜以库物遗诸衙内人。 至夜后,伪作敕书。 追入京。 令向西两驿上,差人逆来。 夜半敕书至。 明早,召集诸官宣? 。便令手刃(明抄本刃作力,下同)就馆中诛杀孙,并手刃二十余人。 杀录事参军。 其孙尉先令人取妻及女等,夜半齐到,明日平明,尽杀之。 令上住知州事,便发入京。 以官绢五匹赏卜者。 (出《定命录》)【译文】颍阴太守陈澍,在安禄山起兵叛乱时,派孙县尉去东都洛阳向朝廷报告。 孙县尉不肯去,陈澍一怒之下鞭打了他。 孙县尉到达洛阳后,正逢叛军已攻占了洛阳。 于是,孙县尉立即投靠叛军,并向安禄山请求派他前往颍阴取陈澍脑袋。 安禄山补任孙县尉为颍阴太守,赏赐给他红服,让他带领二十多个军校士卒去取陈澍人头。 陈澍听到孙县尉就要到达颍阴了,傍晚,离城出去。 但是录事参军拉住他的马头命令他回到城里去。 陈澍很是惊恐担心,假称拉痢疾吃药躲在家中不出来,暗中找来一个会占卜的人为他卜算一下凶吉。 占卜人说:\"从今天起五天以后,你全家就会平安顺利了。 孙县尉他们拿不走你的人头,你还有五百车的俸禄呢,肯定死不了。 到第七天吃饭的时候,你就会平安无事了。 但是,应当离开家里,这儿住不得。 \"五天后,孙县尉带领二十多人到颍。 陈澍暗中将府库中的资财送给府内的同僚与下属,将这些人收买住。 到了晚上,他伪造了一份假的皇帝诏书。 让人带着这份假诏书出城去京都,走了两驿站再返回来。 到了半夜,假诏书到了。 天明后,陈澍将府内全体官员召集到一起,当面宣读\"诏书\",之后下令处死孙县尉,就在驿馆中将孙杀死,并且杀了他带来的那二十多人,和阻挡他离城出走的录事参军。 在这之前,孙县尉派人去接他的妻、女家眷。 这天半夜,他的家眷都到了颍阴,天亮后全部被陈澍下令斩杀。 陈澍让人拟好自己继续留任太守执掌颍阴的军政要务的奏折,立即发往京城,并从官衙库中取出五匹绢赏给占卜人。 ----------------------------------------王栖岩王栖岩自湘川寓江陵鹭白湖,善治易,穷律候阴阳之术。 所居桃杏手植成数十列,四蕃其宇。 时人比董奉。 栖岩笑曰:\"吾独利其花核,祛风导气耳。 安取迹古人余事。 \"每清旦布蓍,为人决事。 取资足一日为生,则闭斋治园。 大历中,尝有老父持百钱求筮。 卦成,参验其年。 栖岩惊曰:\"家去几何? 父往矣。 不然,将仆于道。 \"老父出,栖岩顾百钱,乃纸也。 因悟其所验之辰,则栖岩甲子。 乃叹曰:\"吾虽少而治《易》,不自意能幽入鬼鉴。 死复何恨? \"乃沐浴更新衣,与妻子诀。 少时而卒。 (出《渚宫旧事》)【译文】王栖岩从湘川移居在江陵鹭白湖,擅长用《易经》占卜,精通四候节令的变化和阴阳相术。 他在住屋周围亲手栽植桃树、李树几十行,将他的住屋围在当中。 邻人们说他以三国时的吴人董奉自比(按:董奉善医道,每为人医病不收钱,让他栽杏树五棵,轻者一株,历经多年,屋前屋后有杏树万株。)。 王栖岩笑着说:\"我是想用它们的花与果核为药,来去除风邪导引气息啊。 怎么效取古人的轶事呢。 \"王栖岩每天早晨起来就为人占卜算卦,排解求卦人的忧虑疑难。 收取的费用够一天的花费用度后,就停止占卜,关闭院门,专心莳弄果园。 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位老者拿着一百文来到王栖这儿求卜。 卦成后,核验老者提供的生辰八字,王栖岩大惊异,问:\"你家离这儿多远? 老人家,按卦上说你早已经死了。 不然,也将死在回家途中啊。 \"老者离去后,王栖岩看看老者给他的卜资,是纸钱。 这才想到老者提供的生辰八字正是自己的啊! 王牺岩感叹地说:\"我虽然从少年时就研习《易经》,却没有想到能够让阴界的鬼来提醒自己啊。 我死了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 \"于是沐浴换上新衣,跟妻子话别,过了一会就去世了。 ----------------------------------------路生赵自勤尝选,访卜于长安县路生。 路云:\"公之官,若非重日,即是重口。 \"后六月六日又卜。 路云:\"公之官,九日不出,十二日出。 \"至九日,宰相果索吏部由历,至十二日敕出,为左拾遗。 \"拾遗\"之字,各有一口。 又补缺王晃,七月内访卜于路生。 路云:\"九月当入省,官有礼字。 \"时礼部员外陶翰在座,乃曰:\"公即是仆替人。 \"九月,陶病请假,敕除王礼部员外。 后又令卜,云:\"必出当为\仓\字官。 \"果贬温州司仓。 既而路生以其二子讬晃。 晃又问:\"毕竟当何如? \"路云:\"某所以令儿讬公,其意可知也。 \"【译文】赵自勤在等候选官期间,向长安县一个叫路生的卜人问卜他这次能选任个什么官职? 路生说:\"你这次被任命的官职不是重日,就是重口。 \"六月六日,他又去问卜。 路生说:\"你被选派的官职九日不公布,十二日肯定能公布。 \"到了九日那天,宰相向吏部要去待选人员的履历档案。 到了十二日那到,朝廷颁发了任职命令,赵自勤被选任左拾遗。 \"拾遗\"二字,各有一个\"口\"字,果然应验了\"重口\"之说。 在京都等候补缺的王晃,七月里向路生问卜。 路生说:\"九月你命当入省,你的官职有\礼\字。 \"当时礼部员外陶翰就在旁边坐着,说:\"你就是接替我的职务啊。 \"九月,陶翰因病告退,朝廷任命王晃为礼部员外。 后来,王晃又让路生为他卜算一卦。 路生说:\"这回你将出任\仓\字官。 \"后来,王晃果然被降职为温州司仓。 过了一些时日,路生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托付给王晃。 王晃问:\"你到底让我怎么办? \"路生说:\"我所以将两个儿子托付给你,其中的用意就明白了。 \"----------------------------------------邹生武宗朝,宰相李回旧名喱,累举未捷。 尝之洛桥,有二术士。 一能筮,一能龟。 乃先访筮者曰:\"某欲改名赴举,如之何? \"筮者曰:\"改名甚善。 不改,终不成事也。 \"又访龟者邹生。 生曰:\"君子此行,慎勿易名,名将远布矣。 然则成遂之后,二十年终当改名。 今则已应玄象,异时方测余言。 \"将行。 又戒之曰:\"郎君必策荣名,后当重任。 接诱后来,勿以白衣为隙。 他年必为深衅矣。 \"长庆二年,李及第。 至武宗登极。 与上同名,始改为回。 (从辛丑至庚申,二十年矣)乃曰:\"筮短龟长,邹生之言中矣。 \"李公既为丞郎,魏謩为给事。 因省会,谓回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 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 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也。 \"合坐皆惊此说,欲其逊客。 回曰:\"如今脱却紫衫,称魏秀才,仆为试官,依前不送公。 公何以得旧事相让耳。 \"回乃寻秉独坐之权,三台肃畏。 而升相府。 后三五年,魏公亦自同州入相,而回累被贬谪。 跋涉江湖,喟然叹曰:\"洛桥先生之诫,吾自取尤耳。 然亦命之所牵也。 \"(出《云溪友议》)【译文】唐武宗在位期间,宰相李回,原名李喱,在没有担任官职前,曾经屡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中。 当年,洛桥有二位占卜人。 一位用蓍草占卜,一位用龟板占卜。 李回,先问用蓍草占卜的人,说:\"我想改换个名子参加科考怎么样? \"回答说:\"改名很好。 不改名字,始终考取不上。 \"又问用龟板占卜的邹生。 邹生说:\"你这次参加科举考试,切记不要改名。 你这个名字将要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然而,考中之后二十年,最后还得改名。 现在你已经应了天象,得到以后才能测试出我后边的话是否灵验。 \"李回临走时,用龟板占卜的术士又告戒他说:\"你此去一定会荣列金榜,它年定当重任。 但是你担当重任后,不要跟没有科举出身的人闹矛盾。 如果闹了矛盾以后会结深仇的。 \"唐穆宗长庆二年,李回考中。 到武宗登极继承皇位时,因为与武宗同名,才换去\"缠\"字,改名叫李回。 李回说:\"用蓍草占卜的那个人技艺不行,还是用龟板占卜的邹生卜的准啊,果然被他言中了。 \"后来,李回任丞郎,魏謩在门下省任给事中。 一次,三省在一起集会议事,魏謩对李回说:\"当年我在京都参加会试,李侍郎任考试官。 进京来应试的举子共计一百零二人,唯独我你一道试题也没有考问过。 现在我惭愧地位列国家重臣,跟诸位要员在一块就座啊。 \"魏謩的这番话,让在座的重臣要员深感吃惊,都想让李回退让一下。 李回说:\"现在就请你脱去紫袍官服,改称魏秀才,我马上再考考你。 如果考的不合格,照旧不选送你。 看你还怎么用过去的事情责难人? \"于是李回开始寻找机会独握大权。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官员们都敬畏惧怕他。 李回终于升任宰相。 又过了三、四年,魏謩也由同州升任宰相。 而李回却屡次遭受贬降,奔波在朝外。 李回喟叹地说:\"洛桥邹生早就告诫我了,我是自己找不是呢。 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啊。 \"----------------------------------------五明道士长庆之代,邺中有五明道士者不知何许人,善阴阳历数,尤攻卜筮。 成德军节度田弘正御下稍宽,而冒于财贿,诛求不息。 民众怨咨。 时王庭凑为部将,遣使于邺。 既至,忽有微恙。 数日,求医未能愈。 因诣五明,究平生否泰。 道士即为卜之,卦成而三钱并舞,良久方定。 而六位俱重。 道士曰:\"此卦纯乾,变为坤。 坤土也,地也。 大夫将来秉旄不远,兼有士地山河之分。 事将集矣,宜速归乎。 \"庭凑闻其言,遽自掩其耳。 是夜,又梦白须翁形容伟异,侍从十余人,皆手持小玉斧。 召王公而前,(前字原缺,据黄本补)谓曰:\"患难将及,不可久留。 \"既觉,庭凑疑惧,即辞魏帅而回。 比及还家,未逾旬,值军民大变。 弘正为乱兵所害。 士大夫将校,共推廷凑。 庭凑再三退让,众不听,拥胁而立之。 翌日,飞章上奏。 朝廷闻之大骇,征兵攻讨。 以裴度为元帅。 赵人拒命二年。 王师不能下。 俄而敬宗即世,文皇帝嗣位。 诏曰:\"念彼生灵,久罹涂炭。 虽元凶是罪,而赤子何辜。 宜一切数而宥之。 就加节制。 \"仍诏庭凑子元逵入侍。 因以寿春公主妻焉。 庭凑既立,甚有治声,朝廷称之。 在位十三年卒。 赠太师。 子元逵继立,官至太尉。 二十六年薨。 长子绍懿立二年,荒淫暴乱,众议废而杀之。 立其弟绍鼎。 绍鼎立六年卒。 子景崇立十三年,官至中书令。 爵常山王卒,子镕立,即赵王也。 后恣横不道,为下所杀。 立四十一年。 自庭凑至镕,凡五世六主,一百余年灭。 初庭凑之立也,遣人诣邺,取五明置于府。 为营馆舍,号\"五明先生院\"。 公曾从容问曰:\"某今已忝藩侯,将来禄寿,更为推之。 \"道人曰:\"三十年。 愿明公竭节勤王,爱民恤物。 次则保神啬气,常以清俭为心。 必享殊寿。 后裔兼有二王,皆公余庆之所致也。 《春秋》所谓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公曰:\"幸事已多,素无勋德,此言非所敢望。 \"因以数百金为寿。 道士固辞不受。 公亦固与之,载归其室。 数日尽施之,一无留焉。 二王:景崇封常山王。 镕为赵王也。 (出《耳目记》)【译文】唐穆宗长庆年间,邺中有个五明道士,不知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俗名叫什么。 他擅长阴阳历数,尤其精通占卜。 成德军节度田弘正对下属放纵治军不严。 而且他贪取财物、敲诈勒索无尽无休,百姓们都非常怨恨他。 当时王庭凑在他属下任部将,被田派到邺中。 王庭凑到达邺中后,忽然身患小病。 过了几天,找医生治疗不见效,于是到五明道士那里问凶吉和一生的命运。 五明道士当即为他卜卦,三枚卜钱同时施出,好长时间才停下来,而且六爻俱重。 五明道士说:\"这是纯乾卦变为坤卦。 坤乃是土地。 将军不久就会手握大权。 兼有部分疆土为一方的主宰。 事情很快就会到来的,还是急速回去为好。 王庭凑听五明道士这样讲,赶忙用手捂住双耳。 这天夜里,他又梦见一个容貌伟岸的白须老翁,身边有侍从十多人,每人手持一把小玉斧。 老翁召见王庭凑到身边,对他说:\"灾难就要降临了,此地不可久留。 \"接着就醒来了。 王庭凑很疑惑惧怕,立即告辞将帅回到他的驻地。 待他回到驻地没过去十天,就发生了军士和百姓的哗变。 田弘正为乱军所杀,文武属员共同举王庭凑为节度使。 王庭凑再三退让不接受,众人不听,用强制的手段硬立他为节度使。 第二天,将拥立王庭凑为节度使这件事报告朝廷。 朝廷闻听异常惊恐,立即派兵征讨,委派裴度为兵马大元帅。 王庭凑及手下将士拒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据守赵地两年,朝廷的军队也没有剿灭掉他们。 二年后,敬宗死去,文宗皇帝李昂继承皇位。 颁发诏书说:\"念你们这些百姓长期遭受战争的苦难,罪在元凶,你们是无辜的,因此,赦你们无罪,就委任王庭凑为节度使。 \"后来文宗皇帝又诏王庭凑的儿子王元逵进京入朝奉侍,又将寿春公主许配给他作妻子。 王庭凑被拥立为节度使后,很有政绩,朝庭非常称赞他。 他在任十三年而死去。 死后赠封太师。 他的儿子王元逵承父业,一直升任太尉,历任二十六年去世。 王元逵的长子王绍懿接任节度使。 二年后因为他荒淫暴乱被属下众人废掉杀死,立他的弟弟王绍鼎为节度使。 六年后,王绍鼎死去。 他的儿子王景崇承继父业,一直升任到中书令,封为常山王,在位十三年。 王景崇死后,他的儿子王镕承继父业。 封为赵王,在位四十一年,后因恣横无道被下属杀死。 自王庭凑被拥立为节度起,到王镕被杀止,共历五代君王,一百多年。 王庭凑被拥立之初,他派人到邺中将五明道士接来。 并且,新建一套馆舍给五明道士住,起名叫\"五明先生院\"。 王庭凑曾问:\"我现在已经位列藩侯,将来的寿禄,还望先生给推算一下。 \"五明道人说:\"主人你有三十年的禄寿。 希望你能尽忠奉侍皇上,爱惜百姓体恤财物。 其次要保养精神珍惜元气,经常将清廉节俭放在心上,就一定会主高寿的。 你的后代会有二人封王,都是明公余下的福分所给与他们的啊。 《春秋》上说五世昌盛,八世之后就不能相比了。 \"王庭凑说:\"现在值得庆幸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 我们王家向来没有积下什么勋业功德,你刚才讲的那些不是我敢希望的啊。 \"王庭凑送给五明道士几百两黄金祝他长寿,五明道士坚决辞谢不接受,王庭凑一定要送给他。 五明道士将这些黄金带回住室后,几天之内都布施给他人了,一点也不留。 所谓有二人封王,即王庭凑的重孙王景崇封常山王,他的重孙的儿子王镕封赵王。 ----------------------------------------黄贺唐昭宗时,有黄贺者,自云巩洛人也。 因避地来,涉河游赵,家于常山,以卜筮为业。 而言吉凶必效。 时赵王镕方在幼冲,而燕军寇北鄙。 王方选将拒之。 有勇士陈立、刘干投刺于军门。 愿以五百人尝寇,必面缚戎首。 王壮而许之。 翌日,二夫率师而出,夜击燕垒。 大振捷音。 燕人骇而奔退。 立卒于锋刃之下。 干即凯唱而还。 王悦,赐上厩马数匹。 金帛称是。 俄为阉人所谮曰:\"此皆陈立之功。 非干之效。 \"王母何夫人闻之曰:\"不必身死为君。 (明抄本君作忠)未若全身为国。 \"即赐锦衣银带,加钱二十万,擢为中坚尉。 初干曾诣贺卜。 卦成而谓干曰:\"是卦也,火水未济,终有立也。 九二之动,曳轮贞吉。 以正救难,往有功也。 变而之晋,明出地中。 奋发光扬,恩泽相接。 子令行也,利用御戎,大获庆捷。 王当有车马之赐。 其间小衅,不足忧之。 \"行军司马路晏,曾夜适厕,有盗伏焉。 晏忽心动。 取烛照之。 盗即告言! \"请无惊惧。 其禀命有自。 察公正直。 不忍待刃。 \"即匣剑而去。 晏由是昼夜警惕,以备不虞。 召黄生筮之。 卦成贺曰:\"惕号暮夜,有戎勿恤。 察象征辞,人有害公之意。 然难已过矣。 但守其中正,请释忧心。 \"晏亦终无患也。 又赞皇县尉张师曾卧病经年。 日觉危殆,良医不复进药。 请贺卜之。 卦就,黄生告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请停理疗五日,必大瘳也。 \"师果应期而愈。 又数十年,师梦白鸟飞翔,坠入云际。 既觉,心神恍惚。 召贺卜算之。 贺即决卦。 惨然而问师曰:\"朝来寝息,不有梦乎? 必若有梦,其飞禽之象乎? 且雷振山上,鸟坠云间,声迹两消,不可复见。 愿加保爱。 乐天委命而已。 \"张竟不起,时年七十一也。 又有段诲者,任藁城镇将。 曾夜宿邮亭,马断缰而逸,数日不知所适。 使人诣肆而筮之。 贺曰:\"据卦睽也。 初九动者,应有亡失之事。 无乃丧马乎? 勿逐自复。 必有絷而送之者也。 \"回未及舍,已有边鄙恶少,牵而还之。 贺所占卜,皆此类也。 时人谓之\"易圣公\"。 刘岩曾诣之。 生谓曰:\"君他日必成伟器,然勿以春日为恨。 \"初不晓其意,及老悟。 盖迟迟之谓也。 (出《耳目记》)【译文】唐昭宗在位时期,有个叫黄贺的人,自称是巩洛人,因躲避战乱,渡过黄河来到赵地。 黄贺来到赵地后,居住在常山,从事占卜,而且他占卜吉凶都极准,事后一定应验。 当赵王李镕还在幼年时,一次燕军进犯北部边境,赵王刚要选派将领去抵挡,有两个叫陈立、刘干的勇士向军帐投递名帖,说愿意率领五百军士跟敌寇一战,一定当面虏获敌军的首领。 赵王鼓励了二人一番,批准了他们的请战。 第二天,二位勇士率领军队出征,当夜袭击燕军营寨,获得大捷。 燕军惊恐地四处逃窜,赵军乘胜追击折杀燕军。 陈立战死,刘干率部队凯旋而归。 赵王大悦,赏赐给刘干几匹御马和相应的黄金布帛。 但是,过不多久,有个太监向赵王进谗言,说:\"这次大胜敌军都是战死疆场的陈立的功劳,不是刘干效的力。 \"赵王的母亲何夫人听到后说:\"不必要都战死才算报效国君。 战死还不如活着全力奋起保卫国家。 \"于是,王太后又尝赐给刘干锦衣银带,外加钱十二万,并提升刘干为中坚尉。 在出击燕军之前,刘干曾到黄贺这儿来问卜凶吉。 卦成后黄贺对刘干说:\"这卦啊,水与火没有相遇,最终一定有所成立。 阳爻第二爻动,见龙在田,君德广施,予示着你将大承恩泽。 贞吉是正,以正来解救危难,出师一定会建立功勋的。 变化后又成为晋卦,光明出在地中。 奋发光扬,将会连续得到恩泽。 壮士今日出击,有利于打击敌寇,一定能大获全胜。 赵王必定赐给你车马等物,中间有些小差错,不必忧虑。 \"行军司马路晏,一次夜间上厕所,发现有一个盗贼藏在那儿。 路晏急忙取烛火照看,这位盗贼出来告诉他:\"请将军不要惊惧,我是奉命来刺杀你的。 但是得知将军为人公正耿直,不忍心出手相刺。 \"说完还剑于鞘内转身离去。 路宴从此昼夜警惕,防备再出现意外的事情。 并召请黄贺问卜,卦成后黄贺说:\"有刺客而没有惊恐,观卦象看征兆,是有人想加害将军,但此难已经过去了。 只要将军你坚守为人的中正之道,请你放宽心吧。 \"从这以后,路晏始终再没遇到什么祸患。 又:赞皇县尉张师曾经身患重病,一年多不见好转。 而且感觉一天重似一天,最好的医生都不给他开处方下药了。 张师请黄贺来给他算一卦。 卦成后,黄贺告诉他说:\"不是什么病,不用药还有喜事。 请你停止治疗五天,一定会完全康复的。 \"张师的病果然到第六天就痊愈了。 又过了几十年,张师梦见一只鸟,飞着飞着就从云端坠落下来。 梦醒,他感到心神恍惚,召请黄贺卜算一卦。 黄贺当即给他卜算。 卦成,神色惨然地说:\"你早晨睡觉时作了一个梦吧。 若是作梦一定梦见鸟飞了。 雷震山上,鸟坠云间,声迹两消,不可能再见到了。 希望你自己多加保重,乐天听命吧。 \"张师竟然没再起来,享年七十一岁。 还有一个叫段诲的人,官任藁城镇将。 一次,段诲夜里睡在邮亭里,他的坐骑挣断缰绳走了,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它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派人到市场黄贺的卦摊去卜算,黄贺说:\"这是睽卦,主小事吉利。 起始九动,应有丢失的事情发生,不就是丢马了吗? 不用去找它自己会回来的。 一定有人会牵着马给你送回来的。 \"去问卜的人还没有回到府上,就有一个边境上的顽劣少年牵着这匹走失的马送上家门。 黄占卜的大都是这一类的卦,都非常灵验。 当时人称他为\"易圣公\"。 有个叫刘岩的人,到黄贺那儿去问卜,黄贺告诉他:\"你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大人物,然而不要以春日为遗憾。 \"起初,刘岩并不晓得上面这句话包含的是什么意思。 到老了的时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自己迟迟没有功成名就,直到老了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邓州卜者有书生住邓州。 尝游郡南,数月不返。 其家诣卜者占之。 卜者观卦曰:甚异。 吾未能了,可重祝。 \"祝毕。 拂龟改灼。 复曰:\"君所卜行人,兆中如病非病,如死非死。 逾年自至矣。 \"果半稔,书生归云:\"游某山深洞,入值物蛰。 如中疾,四支不能动,昏昏若半醉。 见一物自明入穴中,却返。 良久又至,直附身,引颈临口鼻。 细视之,乃巨龟也。 十息顷方去。 \"书生酌其时日。 其家卜时吉焉。 (出《酉阳杂俎》)【译文】有一位读书人家住在邓州。 一次,他到郡南去野游,好几个月没回家。 他的家里人到一个占卜人那去算一卦,占卜人看着卦象说:\"奇怪呀! 我决断不了,重祈祷一下。 \"祷告完了,改用龟卜,砍一块龟板烧灼,说:\"你们问卜的这个人,在龟卜的显象中象似病了却没有病,好象死了却没有死。 过了年,他自己会回来的。 \"果然过了半年,这位读书人回到家来。 说:\"我进入山中的一个深洞里,让一种东西蛰了一下,象患了病,四肢不能动弹。 脑袋昏昏沉沉的,象喝醉了酒。 后来,看见一个怪物从明处爬进洞里,又返回去。 过了好一会儿,又来了,一直爬到我身边,伸出脖颈贴近我的嘴和鼻子。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巨龟。 停了约喘十口气的工夫才离去。 \"家里人将当时问卜的情形告诉给这位书生,书生算了一下时间,正是在他见到巨龟的时候,家里为他占的卜。 发布时间:2025-10-08 18:10: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