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数字时代 内容: 随着2000年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进入了21世纪。 祖国各项政策的推行,经济、科技的发展使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数字时代”。 数据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工具。 但数据不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在重视数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正确地看待它们。 数据有着许多作用。 当你早晨从被子里爬起,看下钟表上的时间,打开电脑查询今天的天气、温度、降水、空气污染程度,最后在开车上班时要时刻注意车辆行驶的时速,你会发现生活根本离不开数据。 我们需要数据来指导自己的出行,工作等等的一切。 冬天来临,看着气象台给出的寒流观测数据,我们可以及时增减衣物,不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美丽“冻”人;天降大雨,江河水位上涨,工人师傅不必像以前一样亲自下河辛苦测量,直接在仪器室,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这些都是数据带来的好处,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数据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数据的盲目性。 说数据盲目,其实是数据会使人们盲目。 在2013年全球GDP增长调查中,中国位居榜首,这必然会使全国上下一片喜悦,人们会认为祖国已经到了国力昌盛、繁荣富强、全面进入小康水平阶段。 但他们错了,错在没有正确地看待数据,只是盲目地自我满足。 GDP,是一个总值,并不是平均值,它的上升并不能代表每一个国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虽然国家的经济的确在飞速发展,但要想真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GDP就是说明数据会带给人们盲目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们对数据的盲目性主要来自对这一概念的不清楚认识与心理的一些渴求,从而在主观上错误地理解了数据。 这是不可取的。 正确看待数据。 想要正确看待数据,必先正确理解它的概念。 数据,其实就是一连串可以折射出一些现象的数值,是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 数据的使用必须先有一个理性的意识和思维。 比如说各个学期的分数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某段时期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每年度的GDP可以反映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但不能反映出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这些方面,我们应正确看待数据,理性分析并使用数据。 对于数据的好处,我们应使它更完美地体现;对于数据的盲目性,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并时刻警惕。 所以,来正确地看待数据,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吧! 发布时间:2025-10-10 08:50:1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