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内容: 黄帝问曰∶夫九针少则无内,大则无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余愿浑求为一可乎? 岐伯对曰∶夫唯道焉,非道何可大小浅深离合为一乎哉。 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 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 曰∶持针纵舍奈何? 曰∶必先明知十二经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 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 察其本末上下,有热者病常在,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 因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热、燥湿。 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 视其血脉,察其五色,以知寒热痹痛。 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 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先知虚实,而行疾徐。 左手持骨,右手循之,无与肉裹。 泻欲端正,补必闭肤。 转针导气,邪气不得淫 ,真气以居。 曰∶捍皮开腠理奈何? 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 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也。 发布时间:2025-10-10 10:01: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