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重阳的诗 内容: 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2、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3、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唐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4、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5、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唐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6、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 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唐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7、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唐李白《九日》8、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唐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9、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10、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宋苏洵《九日和韩魏公》11、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唐李白《九日龙山歌》12、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唐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13、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勃《蜀中九日》1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18、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宋吴文英《浪淘沙山远翠眉长》19、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唐王之涣《九日送别》20、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宋宋祁《九日置酒》 发布时间:2025-10-10 10:14:0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