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 内容: 汝阴人 崔敏壳 张安 仇嘉福 食羊人 王晙----------------------------------------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 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常牵黄犬,逐兽荒涧中,倦息大树下。 树高百余尺,大数十围,高柯旁挺,垂阴连数亩。 仰视枝间,悬一五色彩囊,以为误有遗者,乃取归,而结不可解。 甚爱异之,置巾箱中。 向暮,化成一女子,手把名纸直前,云:"王女郎令相闻。 "致名讫,遂去。 有顷,异香满室,渐闻车马之声。 许出户,望见列烛成行。 有一少年,乘白马,从十余骑在前,直来诣许曰:"小妹粗家,窃慕盛德,欲讬良缘于君子,如何? "许以其神,不敢苦辞。 少年即命左右,洒扫别室。 须臾,女车至,光香满路。 侍女乘马数十人。 皆有美色,持步障,拥女下车,延入别室,帏帐茵席毕具。 家人大惊,视之皆见。 少年促许沐浴,进新衣,侍女扶入女室。 女郎年十六七,艳丽无双,著青袿襡,珠翠璀错,下阶答拜。 共升堂讫,少年乃去。 房中施云母屏风,芙蓉翠帐,以鹿瑞锦障暎四壁。 大设珍肴,多诸异果,甘美鲜香,非人间者。 食器有七子螺、九枝盘、红螺杯、蕖叶碗,皆黄金隐起,错以瑰碧。 有玉罍,贮车师葡萄酒,芬馨酷烈。 座上置连心蜡烛,悉以紫玉为盘,光明如昼。 许素轻薄无检,又为物色夸眩,意甚悦之。 坐定,许问曰:"鄙夫固陋,蓬室湫隘,不意乃能见顾之深,欢忭交并,未知所措。 "答曰:"大人为中乐南部将军,不以儿之幽贱,欲使讬身君子,躬奉砥砺。 幸过良会,欣愿诚深。 "又问:"南部将军今何官也? "曰:"是嵩君别部所治,若古之四镇将军也。 "酒酣叹曰:"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 词韵清媚,非如闻见。 "又援筝作飞鸿别鹤之曲,宛颈而歌,为许送酒。 清声哀畅,容态荡越,殆不自持。 许不胜其情,遽前拥之。 乃微盼而笑曰:"既为诗人感帨之讥,又玷上客挂缨之笑,如何? "因顾令撤筵,去烛就帐。 恣其欢狎,丰肌弱骨,柔滑如饴。 明日,遍召家人,大申妇礼,赐与甚厚。 积三日,前少年又来曰:"大人感愧良甚,愿得相见,使某奉迎。 "乃与俱去,至前猎处,无复大树矣。 但见朱门素壁,若今大官府中,左右列兵卫,皆迎拜,少年引入,见府君,冠平天帻,绛纱衣,坐高殿上,庭中排戟设纛。 许拜谒,府君为起,揖之升阶,劳问曰:"少女幼失所恃,幸得讬奉高明,感庆无量。 然此亦冥期神契,非至精相感,何能及此。 "许谢,乃与入内。 门宇严邃,环廊曲阁,连亘相通。 中堂高会,酣燕正欢,因命设乐。 丝竹繁错,曲度新奇。 歌妓数十人,皆妍冶上色。 既罢,乃以金帛厚遗之,并资仆马,家遂(遂原作送。 据明钞本改。)赡给。 仍为起宅于里中,皆极丰丽。 女郎雅善玄素养生之术,许体力精爽,倍于常矣。 以此知其审神人也。 后时一归,皆女郎相随,府君辄馈送甚厚。 数十年,有子五人,而姿色无损。 后许卒,乃携子俱去,不知所在也。 (出《广异记》)【译文】汝阴有个姓许的男子,少年时失去父母。 他生得皮肤白皙,风流潇洒。 平时爱穿漂亮的衣服,更喜欢好马。 有一次他骑着马带着狗在荒野追逐猎物,追得十分疲累,就在一棵十多丈高的大树下歇息。 这大树浓荫蔽日,树冠复盖了好几亩地。 他偶尔抬头看,发现树枝杈间挂着一个彩色的口袋,心想这大概是谁丢失的,就取下来带回家中。 然而这个彩袋口子扎得非常紧,怎么解也解不开,心里非常喜欢它,只好把它包起来放在箱子里。 然而到黄昏时,那彩袋竟变成了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一个名帖,交给了许某,说:"我家府君的女儿想见您。 "说罢将名帖留下就走了。 不大一会。 许某就闻见满屋充溢着一种奇异的香气,然后就所见远处有车马声传来。 许某来到屋外,就看见一串灯火由远至近,一位骑着白马的少年随着十多个侍卫来到面前。 少年对许某说:"我有个出身很平常的妹妹,非常仰慕您的为人和品德,想和您结为良缘,不知您意下如何? "许某暗想这一定是神仙,不敢推辞过分,就应了下来。 那少年立刻命左右清扫出另外一间屋子。 过了片刻,几十位十分娇美的骑马侍女拥着一位乘车的少女来到屋外。 侍女们在车旁围起幛子不让外人看见,簇拥着那少女下车进了屋。 许家的人发现仅仅片刻的时光,室内就布置得富丽堂皇,要什么有什么,都十分惊奇。 这时那少年催许某洗了澡,并换上他送上的新衣,便由侍女扶着进了屋。 那少女看来十六七岁,娇艳无比,穿着一身黑色衣服,戴着珠翠首饰。 她将许某迎进屋内后,那位少年就回避而去。 许某定神一看,见屋内列着云母屏风,床上是芙蓉翠帐,连四壁都挂上了华丽的幛子。 桌子已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其中大部分果品都是世上没见过的,发散着异香,食具也十分华贵,有七子螺、九枝盘、红螺杯、蕖叶碗,都是镶金嵌银,光耀夺目。 还有一个玉瓮,里面装的是西域车师国的葡萄酒,芬芳醇美。 紫玉的烛台上点着一个个连心蜡烛,照得室内亮如白昼。 许某平日就不太拘检,又喜欢豪华的排场,见到这些十分高兴。 坐定之后,许某问少女:"我是个鄙陋的俗人,居室又很简陋,竟得到您这样的眷顾,使我又喜又惊。 不知怎样才好? "那少女回答说:"我的父亲是中乐南部将军,不因为女儿卑贱,想把我许给您,终身奉侍您,这是他衷心的愿望。 "许某又问:"南部将军相当人世间的什么官呢? "少女说:"南部将军相当于古代镇守四方的将军,隶属于嵩山君的管辖。 "两人边谈边饮酒。 那女子酒到半酣时感叹地说:"今天真是个难得的好日子啊,使我结识了一位出色的郎君。 "她说话的声音清朗婉丽,十分动人。 接着少女又弹起古筝,伴着清幽的音韻唱起了歌,歌声似怨似诉,动人肺腑,边唱边向许某敬酒,动情得似乎把握不住自己了。 许某更是心旌摇荡,突然上前紧紧把少女拥在怀中。 少女睨着眼睛嗔道;"今天您大概想学一学诗人那种有感佩巾的讥笑,又怕辱于上客挂这缨之美。 是么? "然后就让人撤了筵席,灭了灯火。 二人双双进了罗帐,尽情欢爱,直到天亮。 许某感到女子的玉体也十分娇美,皮肤柔嫩如同软糖一般。 第二天,那女子又把许家的所有人都召了来,像主妇一样,赏给了不少贵重的礼品,过了三天后,以前来过的那个白马少年又来了,对许某说:"我家大人十分感激您,想与您相见,特派我来迎接。 "许某就随他去了。 他们来到许某曾打猎歇息的那个地方,大树已经不见了,却是一幢白墙红门的府第,象是现今的一座官邸。 门外列队的侍卫见他们到来,都行礼拜迎。 少年领许某进了大门,只见中乐南部将军头戴平天巾,身着红纱袍,高坐在大殿上。 堂上排列着各种兵器和纛旗。 许某赶忙下拜。 府君这时也忙迎下殿来说:"我离开人世时女儿尚小,无人照料,如今幸而能托付给你,使我十分感激。 然而这毕竟是阴阳两界的婚事,如果不是精诚动天,是不会成全的。 "许某再次拜谢。 府君就请他到后庭去游玩。 但见重重大门相通,一条条四廊连着一处处楼阁。 在一个中央大厅里正进行着豪华的筵会,府君请许某入席,并命奏乐,几十个姿色绝美的歌妓献舞助兴,大家尽情豪饮狂欢。 宴会结束后,府君赠给许某一伪极厚的礼金,还赠给一些仆人和好马。 家就富裕起来,盖了一座豪华的府第,全家都过着富足的日子,那女子精通养年益寿之术,传授给他,使他体力精神越来越好,由此许某更相信女子是神人。 后来他们夫妻常常回去看望府君,每次府君都有很厚的馈赠。 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好几十年,女子生了五个孩子,但仍象原来一样艳丽娇美。 后来许某去世,女子也就带着孩子们走了,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崔敏壳博陵崔敏壳,性耿直,不惧神鬼。 年十岁时,常暴死,死十八年而后活。 自说被枉追,敏壳苦自申理,岁余获放。 王谓敏壳曰:"汝合却还,然屋舍已坏,如何? "敏壳乞固求还,王曰:"宜更托生,倍与官禄。 "敏壳不肯,王难以理屈,徘徊久之。 敏壳陈诉称冤,王不得已。 使人至西国,求重生药,数载方还。 药至布骨,悉皆生肉,唯脚心不生,骨遂露焉。 其后家频梦敏壳云:"吾已活。 "遂开棺,初有气,养之月余方愈。 敏壳在冥中,检身当得十政刺史,遂累求凶阙,轻侮鬼神,辛获无恙。 其后为徐州刺史。 皆不敢居正厅,相传云,项羽故殿也。 敏壳到州,即敕赖洒扫。 视事数日,空中忽闻大叫曰:"我西楚霸王也。 崔敏壳何人,敢夺吾所居! "敏壳徐云:"鄙哉项羽! 生不能与汉高祖西向争天下,死乃与崔敏壳争一败屋乎! 且王死乌江,头行万里,纵有余灵,何足畏也。 "乃帖然无声,其厅遂安。 后为华州刺史。 华岳祠旁,有人初夜,闻庙中喧呼。 及视庭燎甚盛。 兵数百人陈列,受敕云:"当与三郎迎妇。 "又曰:"崔使君在州。 勿妄飘风暴雨。 "皆云:"不敢。 "既出,遂无所见。 (出《广异记》)【译文】博陵有个叫崔敏壳的人,性情耿直,不怕妖魔鬼怪。 十岁那年突然死去,过了十八年又复活了。 自称是冤枉而死,死后向阎罗王苦苦申诉。 过了一年多阎王说:"那就放了你吧,但是你家的房舍已经坍塌了,你回去往哪儿去呢? "崔某坚持要求还阳。 阎王说:"那你就重新托生吧,托生后让你当大官。 "崔某仍不干。 阎王跟他讲不通,只好派人到西天去求再生药。 过了好几年终于把药求来了,把药涂在崔某的白骨上,很快就长出了新肉,只有脚心还是露着骨头,总也生不了肉来。 这之后他家的人就梦见他说:"我已经复活了。 "于是就赶快打开棺材。 果然发现崔某有气息,养了一个多月,才真正活过来。 崔某在阴曹曾查得自己还阳后可做十任刺史官,所以什么都不怕,专门找一些凶宅住,对鬼神持轻视态度,常常讥笑谩骂鬼神,从没有出过什么事。 过去到徐州做刺史的官员们,从不敢住进刺史官邸的正厅。 因为传说刺史官邸曾是项羽的宅第。 崔某到徐州后,不管那一套,把刺史官邸正厅打扫以后就住了进去,并开始办公。 这天忽然听见空中有人大喊:"嗨! 我是西楚霸王,姓崔的你算什么东西,敢来强占我的府第? "崔某淡淡一笑慢声慢语地说:"项羽呀,你可真卑劣极了。 你活着时跟刘邦争不了天下,死了却跟我争这幢破屋子,这算什么有能耐! 何况你自刎乌江而死,头却到万里以外。 纵然有点魂儿,有什么威力能吓住我? "崔某说完,空中果然再没有声音,这座房子从此也安宁了。 后来,崔某又当了陕西华州刺史。 华州有个华山祠,有天夜里忽然从祠传来喧哗的人声。 崔某从窗口向祠里看,但见祠中院内灯火通明,有几百名士兵正在列队听宣王命,说是给华山君的三公子迎娶新娘,这时就听宣旨的人说:"崔大人现在是华州地方官,这位官员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鬼神,你们千万不可乱施风雨惊动了他。 "士兵们都说:"不敢,不敢! "崔某走出去再看,一切都消失了。 ----------------------------------------张安玄宗时,诏所在功臣、烈士、贞女、孝妇,令立祠祀之。 江州有张安者,性落拓不羁。 有时独醉,高歌市中,人或笑之,则益甚,以至于手舞足蹈,终不愧耻。 时或冠带洁净,怀刺谒官吏,自称浮生子。 后忽无疾而终,家人既葬之。 每至夜,其魂即谒州牧,求立祠庙。 言词慷慨,不异生存。 时李玄为牧,气直不信妖妄。 及累闻左右启白,遂朝服而坐,召问之,其魂随召而至。 玄问曰:"尔已死,何能复化如人? 言词朗然,求见于余,得何道致此? 必须先言,余即与尔议祠宇之事。 "其魂曰:"大凡人之灵,无以尚之。 物之妖怪,虽窃有灵。 则云与泥矣。 夫人禀天地和会之气,方能成形。 故人面负五岳四渎之相,头象天之圆,足象地之方。 自有智可以料万事,自有勇可以敌百恶,又那无死后之灵耶? 况浮生子生之日,不以生为生;死之日,不以死为死。 其生也既异于众,其死也亦异于众。 生子今日闻使君之明,遇天子之恩,若不求一祠,则后人笑浮生子不及前代死者妇人女子也。 幸详而念之。 设若庙食自使君也,使浮生子死且贵于生,又足以见人间贪生恶死之非也。 "州牧曰:"天子之前代之功臣、烈士、孝女、贞妇之祠者,示劝戒,欲后人仿效之。 苟立祠于尔,不知以何使后人仿效耶? "魂曰:"浮生子无功无孝无贞可纪也。 使君殊不知达人之道,高尚于功烈孝贞也。 "州牧无以屈,命私立祠焉。 (出《潇湘录》)【译文】唐玄宗时,皇帝下诏书,命全国各地为功臣、勇士、贞女、孝妇立祠祭祀。 江州有个叫张安的人,性格豪放潇洒,为人也很清高。 常常喝了酒就在街上放声高歌,引得不少人围着看笑话。 但张安更加高兴,甚至手舞足蹈起来,有时又衣冠楚楚,带着自己的名帖去见地方官吏,自称名叫"浮生子"。 后来张安什么病也没得竟突然死了,家人们只好给他下了葬。 然而每到夜晚,张安的魂就来拜见江州刺史,要求也为自己立祠庙供奉。 讲起话来慷慨激昂,和他活着时一模一样。 当时李玄是江州刺史,为人正直,从不相信鬼怪神灵。 后来他总听人们说起张安显灵要求立祠的事,就想弄个究竟。 这天夜里,李玄穿着官服坐在州衙大堂上,叫左右把张安的魂传来。 果然,张安听召来到堂上。 李玄就问道:"你已经死了,是怎么复化为人形的? 而且还口口声声要拜见我。 你是得了什么道术才达到这个地步的? 这些事都必须先给我讲清楚,然后再谈给你立祠的事,懂吗? "张安的魂说:"凡属人类的灵魂,便是至高无尚的,而物之为妖为怪,虽然也可以有灵性,但不过是浮云或泥土罢了。 而人完全不同。 因为人禀承了天地会合的钟灵之气,所以他们魂能成形。 请看,人的脸上就带着江河山岳的形象,人的头象征着天的圆,人的脚象征着地的方,人有智慧可以处理万事,人有勇气可以战胜万恶。 人这样了不起,死后怎么能没灵魂呢? 况且我既然自称浮生子,就早把生死看透了。 我活着的时候并不认为我是活人,死了也不认为就是真死了。 我不论活着或死了,都和别人不同。 现在我赶上了好时候,皇上有这么大的恩德,您这位州官又这么英明,我如果不请求给我也立个祠庙,那岂不让后代笑话我连那些死了的女人都不如吗? 深望您能理解我的心愿,如果能给我立祠供食,使我虽死也能扬名显贵,这对世上那些贪生怕死的人,也是个很好的教导和榜样啊! "李玄说:"皇上下诏为前代的功臣、勇士、孝女、贞妇立祠,是为了让后代人学习。 如果我为你立祠,让后代人学习你的什么呢? "张安说:"我浮生子固然没有什么忠孝节烈的事绩,但我却是个高洁放达的人。 您难道不懂得吗,高洁放达的人,在道德情操上比那些功臣节妇还要高尚得多哩! "州牧李玄说不过张安,只好偷偷下令为他立了一座祠堂。 ----------------------------------------仇嘉福唐仇嘉福者,京兆富平人,家在簿台村。 应举入洛,出京,遇一少年,状若王者。 裘马仆从甚盛。 见嘉福有喜状,因问何适。 嘉福云:"应举之都。 "人云:"吾亦东行,喜君相逐。 "嘉福问其姓,云:"姓白。 "嘉福窃思朝廷无白氏贵人,心颇疑之。 经一日,人谓嘉福:"君驴弱,不能偕行,乃以后乘见载。 "数日,至华岳庙,谓嘉福曰:"吾非常人。 天帝使我案天下鬼神,今须入庙鞫问。 君命相与我有旧,业已如此,能入庙否? 事毕,当俱入都。 "嘉福不获已,随入庙门。 便见翠幙云黯,陈设甚备,当前有床。 贵人当案而坐,以竹倚床坐嘉福。 寻有教呼岳神,神至俯伏。 贵人呼责数四,因命左右曳出。 遍召关中诸神,点名阅视。 末至昆明池神,呼上阶语。 请嘉福宜小远,无预此议。 嘉福出堂后幕中,闻幕外有痛楚声,抉幕,见己妇悬头在庭树上。 审其必死,心色俱坏。 须臾,贵人召还,见嘉福色恶,问其故,具以实对。 再命审视,还答不谬,贵人惊云:"君妇若我妇也,宁得不料理之,遂传教召岳神,神至,问何取簿台村仇嘉福妇,致楚毒。 神初不之知,有碧衣人,云是刺官,自后代对曰:"此事天曹所召。 今见书状送。 "贵人令持案来,敕左右封印之,至天帝所,当持出,已自白帝。 顾谓岳神,可即放还。 亦谓嘉福:"本欲至都,今不可矣。 宜速还富平。 "因屈指料行程,云:"四日方至,恐不及事,当以骏马相借。 君后见思,可于净宝焚香,我当必至。 "言讫辞去。 既出门,神仆策马亦至,嘉福上马,便至其家。 家人仓卒悲泣,嘉福直入,去妇面衣候气。 顷之遂活,举家欢庆。 村里长老,壶酒相贺,数日不已。 其后四五日,本身骑驴,与奴同还,家人不之辨也。 内出外入,相遇便合,方知先还即其魂也。 后岁余,嘉福又应举之都。 至华岳祠下,遇邓州崔司法妻暴亡,哭声哀甚,恻然悯之。 躬往诣崔,令其辍哭,许为料理,崔甚忻悦。 嘉福焚香净室,心念贵人,有顷遂至。 欢叙毕,问其故,"此是岳神所为,诚可留也。 为君致二百千,先求钱,然后下手。 "因书九符,云:"先烧三符,若不愈,更烧六符,当还矣。 "言讫飞去。 嘉符以神言告崔,崔不敢违。 始烧三符,日晚未愈。 又烧其余,须臾遂活。 崔问其妻,"初入店时,忽见云母车在阶下,健卒数百人,各持兵器,罗列左右。 传言王使相迎,仓卒随去。 王见喜,方欲结欢,忽有三人来云:太乙神问何以夺生人妻? 神惶惧,持簿书云:天配为己妻,非横取之。 然不肯遣。 须臾,有大神五六人,持金杵,至玉庭。 徒众骇散,独神立树下,乞宥其命。 王遂引己还。 "嘉福自尔方知贵人是太乙神也。 尔后累思必至,为嘉福回换五六政官,大获其力也。 (出《广异记》)【译文】唐代有个叫仇嘉福的人,家住京兆富平的簿台村。 他到洛阳去赶考,在路上遇见一个少年。 看这少年带着很多车马仆从,颇象宫庭里的王公贵族。 少年问嘉福喜气洋洋地到哪儿去,嘉福说赴京赶考。 少年说,我恰好也要住东去,咱们结个伴多好啊。 嘉福问他姓什么,说姓白。 嘉福暗想:"朝廷里也没有姓白的王公贵人啊,这人倒是什么人呢? "两个相伴走了一天,少年说:"你的驴子太瘦弱了,咱俩走不到一起,你就坐在我的车后面吧。 走了几天来到华岳庙前,少年才说:"我不是世间人,是天帝派我巡察天下鬼神的。 现在我要进华岳庙问案子。 你和我前世曾是朋友,能不能陪我问案呢? 事完后我们再一同进京。 "嘉福不由自主地就随少年进了庙内,看见庙堂挂着华贵的帐幔,各样陈设都很齐全。 那少年端坐在大案后面,让嘉福坐在旁边竹床上。 少年开始问案,先让人传呼山神。 山神立刻跪伏在案下,少年叫手下人把山神责打了一顿后拖了出去。 然后就传唤关中所有的神都来,少年一一点名查看。 最后点到昆明池神时,叫该神到前面问话,并让嘉福暂时回避一下。 嘉福就躲在堂上的幔帐后面去了,却立刻听到堂外有痛叫呻唤声,偷偷掀幕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妻子被吊在堂外的树上,眼看非死不可了。 嘉福大惊失色,正不知所措时,少年请他出来。 一见他脸色很坏就问:"你怎么了? "嘉福只好实话实说。 少年让他再好好看看那吊着的女人,嘉福又看了看说确实是我的妻子。 少年吃惊地说:"你的妻子就如同我的妻子,我们是朋友,我岂能不关照一下! "于是立刻又把山神传来,问他为什么把簿台村仇嘉福的妻子抓来处刑。 山神说不知道。 这时跪在山神后面穿绿衣的判官说,"这个女子的案子是天帝的司曹办的,我们遵照天曹的公文才把她抓来。 "少年命令把案卷拿来,让左右立刻把案卷封起来,并对判官说:"这件案子我回去后直接向天帝说,你们立刻把这女子放掉吧! "转身又对嘉福说:"你不能到京都赶考了,赶快回你的家乡吧。 "边说边屈指算回程所需的日子,说:"你四天才能到家,怕来不及了,我借你一匹快马吧。 以后你若有事找我,可以在一个洁净的屋子里烧上香,一想我我就能来。 "说罢辞别嘉福而去。 嘉福出门后见神的仆从已备好了骏马,嘉福上马,片刻就到了家门口,只听得家里人哭声一片。 嘉福进奔屋内,揭开蒙在妻子脸上的尸布向她口中吹气,不一会她就活过来了。 全家大喜,村里邻里也都前来看望,大家饮酒祝贺了好几天。 过了四五天,突然又一个嘉福骑着驴和仆人赶回来,家里人正惊奇难以分辩时,两个嘉福遇在了一起,立刻就合成了一个。 这才知道先回来的原来是嘉福的魂灵。 一年多后,仇嘉福又进京赶考。 走到华岳祠附近时,突然听到哭声震天。 原来是邓州崔司法的妻子暴亡。 嘉福十分同情,就直接去见崔司法,让他们别哭,说可以想办法。 崔司法喜出望外。 嘉福就在一间净室里焚香祷念那位少年贵人,果然很快就来到面前。 少年听嘉福讲述以后说:"这事是山神干的,我可以办得了。 我替你给他送二百千钱,然后再想别的办法。 "说着少年就画了九张符交给嘉福说:"先烧三张,如果不能复活,就再烧六张,那时一定能复活了。 "说罢少年就腾空而去。 嘉福就把符交给了崔司法让他照着神说的话去办。 崔司法就先烧了三张符,但到天黑也没见效。 接着又烧了其余六张,果然妻子立刻复活了。 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我刚入店时,忽然看见空中有云母的车降在阶前,还有几百各持刀枪的兵士前呼后拥。 云母说我们天王要见你,很快就把我带走了。 天王看见我非常高兴,刚要和我交欢,忽然云中又来了三个人,质问天王说:太乙神问你凭什么夺世间人的妻子? 天王很害怕地拿出一张文书说这个女人是上天配给我的,不是我夺来的。 看样子是不打算让我回人间。 过了一会,又来了五六个大神,手里拿着金棒,十分威严,把大王的侍从吓得纷纷逃散,只剩下大王站在树下,恳求六个大神饶命。 这样我才又复活回到人间。 "这时仇嘉福才知道那位少年贵人原来就是东皇太乙神。 后来,嘉福只要一祝祷思念他,他就会到来,而且很能帮忙出力,使嘉福调动升迁了五六任官。 ----------------------------------------食羊人开元末,有人好食羊头者。 常晨出,有怪在门焉,羊头人身,衣冠甚伟。 告其人曰:"吾未之神也,其属在羊。 吾以汝好食羊头,故来求汝。 辍食则已,若不尔,吾将杀之。 "其人大惧,遂不复食。 (出《纪闻》)【译文】唐代开元末年,有一个好吃羊头的人。 这天早晨他刚一出门,见门外站着一个妖怪,羊头人身,穿戴很高贵。 妖怪说:"我是分管未时的神,未时属羊。 因为你好吃羊头,所以专门来见你。 今后,你还是别再吃羊了,如果不改,我就宰了你! "这人吓坏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吃羊了。 ----------------------------------------王晙王晙气充雄壮,有龙虎之状,募义激励,有古人之风。 驭下整肃,人吏畏而义之。 晙卒后,信安王祎,于幽州讨奚告捷。 奏称,军士威见晙领兵为前军讨贼。 户部郎中杨伯成上疏,请为晙坟增封域,降使享祭,优其子孙。 玄宗从之。 (出《谭宾录》)【译文】王晙是一个强壮的大汉,生得气度如龙似虎,而且为人急公好义,颇有古代大将风度。 他在军中对待部下也非常严格,人们对他十分敬畏。 王晙死后,信安王祎带兵在幽州讨伐奚乱告捷。 在给朝廷的奏章上说,军士们都曾看见已去世的王晙领兵在前锋冲杀。 户部郎中杨伯成也在上疏中请求为王晙扩充坟地,派官员祭祀,并优抚他的后代。 唐玄宗接受了这些奏请并一一照办。 发布时间:2025-10-10 12:09:5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