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 内容: 鳖灵 玉梁观 湘穴 耒阳水 孙坚得葬地 聂友 八阵图 海畔石龟 钓台石 汾州女子 波斯王女 程颜 文水县坠石 玄宗圣容 渝州莲花 玉马 华山道侣 郑仁本弟 楚州僧 胡氏子 王蜀先主 庐山渔者 桂从义 金精山木鹤 卖饼王老桃林禾 王延政 洪州樵人----------------------------------------鳖灵鳖灵于楚死,尸乃溯流上。 至汶山下,忽复更生。 乃见望帝,望帝立以为相。 时巫山瓮江蜀民多遭洪水,灵乃凿巫山,开三峡口,蜀江陆处。 后令鳖灵为刺史,号曰西州皇帝。 以功高,禅位与灵,号开明氏。 (出《蜀记》)【译文】鳖灵在楚地死了,尸体竟溯着长江逆流而上,到岷山脚下,忽然又活了。 于是他去拜见传说中的望帝杜宇,杜宇封他为宰相。 当时,巫山瓮江蜀民大多数人家遭受洪水灾害,鳖灵就开凿巫山,通开瞿塘、巫、西陵三个峡口,蜀江两岸露出了陆地。 以后封鳖灵为刺史,号为西州皇帝。 因为功劳高,杜宇把帝位禅让给他,号称开明氏。 ----------------------------------------玉梁观汉武帝时,玉笥山民,感山之灵异,或愆旱灾蝗,祈之无不应。 乃相谓曰:"可置一观,彰表灵迹。 "既构殿,缺中梁一条。 邑民将选奇材,经数旬未获。 忽一夜,震雷风裂,达曙乃晴。 天降白玉梁一条,可以尺度,严安其上,光彩莹目。 因号为玉梁观。 至魏武帝时,遣使取之。 至其山门,去观数里。 亭午之际,雷电大镇,裂殿脊,化为白龙,擘烟雾而去,没观之东山下。 晋永嘉中,有戴氏,不知其谁之子,每好游岩谷。 偶入郁木山下,见两座青石,搘指一条白玉梁于岩下。 戴氏俯近看之,以手扪摸其上,见赤书五行,皆天文云篆。 试以手斧敲之,声如钟,又如隐雷之声,鳞甲张起。 戴氏惊异,奔走告人。 再求寻之,不知其所。 唐大历初,有无瑶黄生,因猎亦见。 后数数有人见之,皆隐而不闻于人。 自玉梁飞去后,其处莫能居之,皆为猛兽毒蛇所逼。 (出《玉笥山录》)【译文】汉武帝时,湖南玉笥山的老百姓,有感于山神奇灵,有时要消除旱灾虫害,祈祷它没有不灵验的。 于是大家互相商量说:"应该建一座寺观,以表彰它的灵迹。 "在建造大殿时,缺一条中梁,百姓们要选择最好的木材,寻找几十天而未能获得。 忽然有一夜,风吼雷鸣,到天亮才晴。 这时,天空降下一条白玉梁,正合尺寸,严密地安放在殿上面,光彩夺目,因此号为玉梁观。 魏武帝当政时,他派人取之。 那些人刚到山门,距寺观还有好几里,大晌午天竟然雷电大震,使殿脊开裂,那玉梁化作一条白龙,腾云驾雾而去,隐没在寺观的东山下。 晋代永嘉年间,有个戴氏,不知道是谁的儿子,经常喜欢到岩谷中游玩。 一次,他偶然来到郁木山下,看见两块青石在岩下支撑着那条白玉梁。 戴氏俯身上前看去,用手一摸,见上面有五行红字,都是天文云篆。 他试着用斧敲敲,那玉梁发出的声音如钟,如雷,并迅速展起鳞甲。 戴氏十分惊异,奔走告人。 待再去寻找,却不知去向。 唐代大历初年,无瑶有个姓黄的,因为打猎也看见过,后来又有不少人见过它,但都隐瞒不说。 自从玉梁飞走之后,那个地方再也不能居住了,因为毒蛇猛兽常在那里出没,逼得你不得不走。 ----------------------------------------湘穴湘穴中有黑土,岁旱,人则共壅水,以塞此穴。 穴淹则大雨立至。 (出干宝《搜神记》)【译文】湘穴中有黑土,旱了的年头,人们共同灌水堵塞这个穴,穴被水淹没之后,大雨立刻就到了。 ----------------------------------------耒阳水耒阳县有雨濑。 此县时旱,百姓共壅塞之,则甘雨普降。 若一乡独壅,雨亦遍应。 随方所祈,信若符刻。 (出盛弘之《荆州记》)【译文】耒阳县有个雨濑。 这个县时常发生旱灾,老百姓共同用土堵塞它,甘雨就会普降大地。 假如一个乡单独堵它,雨也普降四处。 随便任何一方祈祷,都非常灵验。 ----------------------------------------孙坚得葬地孙坚丧父,行葬地。 忽有一人曰:"君欲百世诸侯乎,欲四世帝乎? "答曰:"欲帝。 "此人因指一处,喜悦而没。 坚异而从之。 时富春有沙涨暴出。 及坚为监丞,邻党相送于上。 父老谓曰:"此沙狭而长,子后将为长沙矣。 "果起义兵于长沙。 (出《异苑》)【译文】孙坚死了父亲,要找埋葬之处。 这时,忽然有个人对他说:"你想百代为侯,还是四代称帝? "孙坚回答说:"要称帝。 "那个人于是用手指出一个地方,欣然而逝。 孙坚认为这是奇异,但还是照办了。 这时富春当即有大沙滩露出。 等到孙坚任监丞官时,邻里们前来相送,走到其父坟旁的大沙滩上,父老们说:"这沙滩狭窄而绵长,看来子孙们将去长沙做官了。 "果然,孙坚后来从长沙举兵起义。 ----------------------------------------聂友新淦聂友少时贫。 尝猎,见一白鹿,射中后见箭著梓树。 (原阙出处。 明抄本作出《宣室志》,今见《说郛》二五《小说》引作《怪志》)【译文】江西新淦县的聂友,少年时很贫穷,曾经打过猎。 一次,他遇见一只白鹿,射中之后见箭竟然穿进了梓树里。 ----------------------------------------八阵图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有诸葛亮八阵图。 箕张翼舒,鹅形鹳势,象石分布,宛然尚存。 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澒涌混瀁,可胜道哉。 大树十围,枯槎百丈,破磑巨石,随波塞川而下。 水与岸齐,人奔山上,则聚石为堆者,断可知也。 及乎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 唯诸葛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 仅已六七百年,年年淘灑推激,迨今不动。 (出《嘉话录》)【译文】四川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面有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 它象簸箕似地张开翅膀,象鹅一样的形状,象鹳一样的势态,石头有序地分布着,宛如当初一样。 三峡水涨,三蜀的大雪融化的时候,大水汹涌澎湃,混混荡荡,怎样赞美呢。 十抱粗的大树,百丈长的枯树枝,石磨般的大石头,一起随波浪拥塞大江,江水和堤岸齐平。 人们纷纷跑到山上,聚拢的石头堆成堆,那情景可想而知。 等到水落川平,万物都失去了原来的样子,只有诸葛亮的八阵图--那些小石头堆子,聚合成行,仍然象原来一样。 将近六七百年了,年年大浪淘沙,推拍击打,那些小石头堆子到现在还是一动不动。 ----------------------------------------海畔石龟海畔有大石龟,俗云鲁班所作。 夏则入海,冬则复止于山上。 陆机诗云:"石龟常怀海,我宁忘故乡? "(出《述异记》)又 临邑县北,有燕公墓碑,碑寻失,唯趺龟存焉。 石赵世。 此龟夜常负碑入水,("水"字原阙,据明抄本补。)至晓方出。 其上常有萍藻。 有伺之者,果见龟将入水。 因叫呼,龟乃走,坠折碑焉。 (出《酉阳杂俎》)【译文】海岸上有个大石龟,相传是鲁班所造。 它夏季就进入大海,冬季又爬到山上。 晋代诗人陆机写道:"石龟常怀海,我宁忘故乡? "又 山东临邑县北,有燕公墓碑一座。 那墓碑不久便丢失了,只有底座和大龟还在。 石氏建立后赵的年代,此龟常常在夜晚背碑入水,天亮之后才爬上岸,身上沾满了浮萍和水藻。 有偷看者,果然见到龟要入水,于是大喊大叫,龟就跑了,碑也坠落摔断了。 ----------------------------------------钓台石大业七年二月,初造钓台之时,多运石者。 将船兵丁,困弊于役,嗟叹之声,闻于道路。 时运石者,将船至江东岸山下取石,累构为钓台之基。 忽有大石如牛,十余,自山顶飞下,直入船内,如人安置,船无伤损。 (出《大业拾遗记》)【译文】隋代大业七年二月,刚建造浙江钓台的时候,很多搬运石头的役夫。 牵拉船只的兵丁,对服劳役感到困乏厌倦,吁嗟感叹之声,沿途都可以听见。 当时运石头,要拉船到江东岸山下搬取,这是累造钓台的基础。 一天,忽然有十多块牛一样大小的石头,从山顶飞下来,一直滚入船中,象是人安放的一样,船也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汾州女子隋末筑汾州城,惟西南隅不合,朝成夕败,如此数四焉。 城中一童女,年十二三。 告其家人云:"非吾入筑,城终无合理。 "家人莫信,邻里哂之。 此后筑城,败如初。 童女曰:"吾今日死,死后瓮盛吾,埋于筑处。 "言讫而终。 如其言瘗之,瘗讫,即板筑,城不复毁。 (出《广古今五行记》)【译文】隋朝末年修筑汾州城时,只有西南角不能合拢,早晨建成晚上就倒,象这样有四五次了。 城中有位童女,年龄十二三岁,她告诉家里人说:"如果不把我筑入城中,此城最终便难以合拢。 "家里人不相信,邻居们也讥笑她。 从这以后修筑城墙,仍象当初一样,朝成夕倒。 童女说:"我今天就要死了,死后你们用坛子盛殓我,埋在筑墙之处。 "她说完就死了。 人们就象她说的那样埋葬了她。 葬毕,人们立即开始筑墙,那墙便再也不倒了。 ----------------------------------------波斯王女吐火罗国缚底野城,古波斯王乌瑟多习之所筑也。 王初筑此城,即坏。 叹曰:"吾今无道,天令筑此城不成矣。 "有小女名那息,见父忧恚,问曰:"王有邻敌乎? "王曰:"吾是波斯国王,领千余国。 今至吐火罗中,欲筑此城,垂功万代,既不遂心,所以忧耳。 "女曰:"愿王无忧,明旦令匠视我所履之迹筑之,即立。 "王异之。 至明,女起步西北,自截右手小指,遗血成踪。 匠随血筑之,城不复坏。 女遂化为海神,其海至今犹在堡下,水澄清如镜,周五百余步。 (出《酉阳杂俎》)【译文】中亚的吐火罗国缚底野城,是古代波斯王乌瑟多习建筑成的。 波斯王刚建此城时,马上就倒塌了。 波斯王叹息道"我现在无道,上天不让我筑成此城呵! "他有个小女儿名字叫那息,见父亲忧伤烦恼,那息便问道:"父王有邻敌吗? "波斯王说:"我是波斯国王,统领一千多个国家。 今天来到了吐火罗国中,要建筑此城,以流传万代,然而一点也不顺心,我因此十分忧愁。 "女儿道:"望父王不要担忧,明天早晨命令工匠按我走的足迹筑墙,就修成了。 "波斯王觉得奇怪。 第二天,女儿从西北角起步,自己切断右手的小指,滴血成迹,工匠们沿着血迹筑墙,城墙就不再坏了。 女儿随即变为海神,那海至今还在城堡下面,水澄清如镜,周围有五百多步。 ----------------------------------------程颜程颜税居新昌里,调选不集,贫而复病。 有老妪谓曰:"君贫病,吾能救之,复能与君致妻。 "言讫而去。 是夜三更,果有人云,陈尚令持礼来。 颜莫测其由,开关,乃送绫绢数十束。 颜问陈尚何人也,使者曰:"医也。 "乃附药一丸,令带之能愈一切疾。 颜带之,果疾愈。 数日后,夕有大旋风入颜居。 须臾风定,见担舆三乘,有一女,三青衣从之。 问其故,曰:"越州扶余县赵明经之女,父母配事前扶余尉程颜,适为大风飘至此。 "颜无所遣,因纳之。 既而以其事验之,信然。 而越州自有人,与颜姓名同。 (出《闻奇录》)【译文】程颜租居在新昌里,应选没有成功,贫病交加。 有位老妇对他说:"你贫而又病,我能救你,还能给你娶个妻子。 "说完便离去了。 这天夜里三更,果然有人说:"陈尚让我拿礼物来了! "程颜不解其故,打开了门,那人竟送进来几十束绫绢。 程颜问陈尚是什么人,使者说是个医生,并给了他一丸药,让他带在身上,说是能治疗一切疾病。 程颜带上它,果然病好了。 几天之后,晚上有大旋风刮进程颜的房宅。 一会儿风停,这时只见三乘轿子,上面有一个女子,后面跟着三个婢女。 问她们要到哪里去,那女子回答说:"我是浙江越州扶余县赵学究的女儿,父母把我许配前扶余县尉程颜为妻,刚才被大风刮到这里。 "程颜无处遣送,就把这几个人都收纳了。 不久有人去验证这件事,结果属实。 而越州是另有他人,与程颜姓名相同。 ----------------------------------------文水县坠石唐贞观十八年十月,文水县天大雷震,云中落一石下,大如碓觜,脊高腹平。 县丞张孝静奏,时有西域摩伽筜菩提寺长年师到西京。 颇推("推"原作"持"。 据明抄本改。)博识。 敕问之,是龙食,二龙相争,故落下耳。 (出《法苑珠林》)【译文】唐代贞观十八年十月,山西文水县天打大雷,云中落下一块石头,大小像捣米杵,脊梁高高的,腹部平平的。 县丞张孝静向上奏了一本。 当时,西域摩伽陁菩提寺长年师到京,他学识渊博,颇受尊崇。 皇帝问他那块石头是个什么东西,他回答说:这是龙的食物,二龙相互争斗,所以掉下来了。 ----------------------------------------玄宗圣容玄宗皇帝御容,夹苎作。 本在周至修真("修真"原作"县贞"。 据明抄本改。)观中。 忽有僧如狂,负之,置于武功潜龙宫。 宫即神尧故第也,今为佛宇。 御容唯衣绛纱衣幅巾而已。 寺僧云:"庄宗入汴,明宗入洛,洎清泰东赴伊("伊"原作"依"。 据明抄本改。)瀍之岁。 额上皆有汗流。 "学士张沆,尝闻之而未之信。 及经武功,乃细视之,果如其说。 又意其雨漏所致,而幅巾之上则无。 自天福之后,其汗遂绝。 高陵县又有神尧先世庄田,今亦为宫观矣。 有柏树焉,相传云,高祖在襁褓之时,母即置放柏树之阴,而往饷田。 比饷回,日斜而树影不移,则今柏树是也。 史传不载,而故老言之。 (出《玉堂闲话》)【译文】唐玄宗李隆基的御像,是夹杂着苎麻制作的。 原来摆在陕西周至修真观中。 忽然有一天,有个和尚疯也似地背着它,把它放置到武功潜龙宫。 此宫就是唐尧的旧宅第,现在变成了佛堂。 玄宗的御像只穿绛色纱衣,戴一绛色幅巾。 寺院的僧人说:"五代时后唐庄宗进入开封,明宗进入洛阳,等到清泰东去伊水瀍水那年,玄宗御容额头上都有汗水流淌。 "学士张沆,曾经听说此事但却不信,直到经过武功时,亲自细看了一下,果然象传说的一样。 不过,他怀疑那是漏雨造成的,可玄宗的幅巾上却是干干的。 从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年之后,御容上的汗水就断绝了。 高陵县还有唐尧先辈的庄田,如今也变成宫观寺院了。 那里长着一株古柏树,人们传说:唐高祖在襁褓为婴儿时,母亲把他放在柏树的阴影下,到田地里去祭祀;待她回来时,只见日头斜了但树影却未移动,就是现在的那株柏树。 当然,这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是听老人传说的。 ----------------------------------------渝州莲花渝州西百里相思寺北石山,有佛迹十二,皆长三尺许,阔一尺一寸,深九寸,中有鱼文。 在佛堂北十余步。 贞观二十年十月,寺侧泉内,忽出红莲花,面广三尺。 游旅往还,无不叹讶,经月不灭。 昔齐荆州城东天子井,出锦。 于时士女取用,与常锦不异,经月乃歇。 亦此类也。 (见吴均《齐春秋》)【译文】渝州西一百里处相思寺附近的北石山上,有十二个佛的脚印,都三尺左右长,一尺一寸宽,九寸深,中间有古代的鱼纹。 这些脚印在佛堂北面十多步远。 唐代贞观二十年十月,寺院旁边的泉水中,忽然长出红莲花,面积足有三尺多宽,游观者来来往往,没有不惊叹的。 这莲花经过一个多月也没有凋谢。 当年齐朝荆州城东的天子井往上漂锦缎,士人和女子们纷纷拿用,与平常的锦缎没有什么区别,经过一个多月才停止,也跟这忽然长出莲花的事类似。 ----------------------------------------玉马沈傅师为宣武节度使。 堂前忽马嘶,其声甚近,求之不得。 他日,嘶声渐近,似在堂下。 掘之,深丈余,遇小空洞。 其间得一玉马,高三二寸,长四五寸,嘶则如壮马之声。 其前致碎朱砂,贮以金槽。 粪如绿豆,而赤如金色。 沈公恒以朱砂喂之。 (出《闻奇录》)【译文】沈傅师任河南宣武节度使。 一天,他家门前有马嘶鸣,声音似乎很近,却又找寻不到。 后来有一天,那马叫声更近了,好象就在厅堂下面。 挖了一丈多深,遇到了个小洞穴,得到一只玉马。 它二三寸高,四五寸长,叫起来象壮马嘶鸣。 在它的前面放着一些碎朱砂,用金槽贮藏着。 它的粪蛋绿豆大小,金子般的颜色。 沈公经常用朱砂喂它。 ----------------------------------------华山道侣处士元固言,贞元初,尝与道侣游华山。 谷中见一人股,("股"原作"服",据《酉阳杂俎》十改。)袜履甚新,断处如膝头,初无痕迹。 (出《酉阳杂俎》)【译文】处士元固说,在唐代贞元初年,曾经和道侣漫游华山。 他们在山谷中看见一条人的大腿,袜子和鞋都很新,断处象膝盖骨的头,原来一点伤痕也没有。 ----------------------------------------郑仁本弟唐大和中。 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 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罗越涧,境极幽夐,忽迷归路。 将暮,不知所之。 徙倚间,忽觉丛中鼾声。 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衣甚洁白,枕一袱物,方眠熟。 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无? "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 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 "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 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宝合成乎? 月势如丸,其影多为日烁。 其亚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子即一数。 "因开袱,有斤凿事。 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无疾耳。 "乃起,与二人指一歧径,曰:"但由此,自合官道矣。 "言已不见。 (出《酉阳杂俎》)【译文】唐代太和年间,郑仁本有个表弟,记不住他的姓名了。 曾经和一个王秀才游嵩山,他们攀藤越涧,来到一极幽之境时,忽然迷失归途。 将近天晚,不知该到什么地方去。 他们正踌躇间,忽然听到树丛中有打鼾的声音,便拨开榛柴棵子察看,只见一个穿布衣的人,衣裳很洁白,枕着一个包袱刚刚睡熟。 他二人急忙将他唤醒,说:"我们偶然来到此地,迷了路,你知道哪里有大道吗? "那人抬头看了他们一眼,不吱声又要睡。 他二人再三喊他,他才坐起来,转过头来说道:"到这里来。 "二人于是走上前去,并问他来自何方。 那个人笑着说:"你们知道月亮是七宝合成的吗? 月亮的情况像圆球,它的阴影多半是被太阳销熔的,在它的暗处,常常有八万二千人在那里修整,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于是他打开包袱,里面有斧凿等物。 他拿出两包用玉屑做成的饭团子,送给二人说:"分吃这个东西虽然不足以长生不老,但却可以免除疾病了! "然后站起来,给二位指点一条岔道,说:"只要从这向前走,自然就可以上大道了。 "话音刚落,人已不见踪影。 ----------------------------------------楚州僧楚州界内小山,山上有室而无水。 僧智一掘井,深三丈遇石。 凿石穴及土,又深五十尺,得一玉。 长尺二,阔四寸,赤如榴花。 ("榴花"二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补。)每面有六龟子,紫色可("紫色可"三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补。)爱,中若可贮水状。 僧偶击一角视之,遂沥血,半月日方止。 (出《酉阳杂俎》)【译文】楚州界的有座小山,山上有房屋但是没有水。 和尚智一想挖口井,挖到三丈深时遇到一块石头。 凿开石头见到土,又挖了五十尺深,得到一块玉。 这玉一尺二寸长,四寸宽,象石榴花一样红。 每个面都有六个龟子,紫色的,非常可爱,中间象能贮水的样子。 智一和尚偶然击打一个角看看,一股血水就从里面沥沥滴出,半个月才停止。 ----------------------------------------胡氏子洪州胡氏子,亡其名。 胡本家贫,有子五人,其最小者,气状殊伟。 此子既生,家稍充给。 农桑营赡,力渐丰足。 乡里咸异之。 其家令此子主船载麦,溯流诣州市。 未至间,江岸险绝,牵路不通。 截江而渡,船势抵岸,力不制,沙摧岸崩。 穴中得钱数百万,乃弃麦载钱而归。 由是其家益富,市置仆马,营饰服装。 咸言此子有福。 不欲久居村落,因令来往城市。 稍亲狎人事。 行及中道,所乘之马跪地不进。 顾谓其仆曰:"船所抵处得钱,今马跪地,亦恐有物。 "因令左右副斫之。 得金五百两。 赍之还家。 他日复诣城市,因有商胡遇之,知其头中有珠,使人诱而狎之,饮之以酒,取其珠而去。 初额上有肉,隐起如球子形,失珠之后,其肉遂陷。 既还家,亲友眷属,咸共嗟讶之。 自是此子精神减耗,成疾而卒,其家生计亦渐亡落焉。 (出《录异记》)【译文】洪州胡氏有个儿子,忘记了他的名字。 胡家原来很穷,一共有五个儿子,他是其中最小的,气质容貌不一般。 他一生下来,家里便稍稍宽裕起来,种田养蚕,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乡里人都感到奇怪。 一天,家里让他押着载麦子的船,逆流而上去州市。 快要到时,大江两岸峭壁险绝,纤道不通,只好横江而渡,结果船抵向岸去,怎么也控制不了,最后冲垮了堤岸。 不料,从那堤穴中得到了好几百万钱! 于是,他便扔弃麦子载钱而归。 从此,他家越发富足了,雇仆人买车马,买服装和首饰。 人们都说这小子有福气。 他不想久居乡下,家里就让他经常往城里跑,渐渐地就学坏了。 一日行至中途,他的马竟跪地不起。 他回头对仆人说:"上次咱们是在撞船处得到的钱,现在马跪地不起,也恐怕会有什么好宝贝呢! "于是让手下人挖地,结果又得到五百两黄金,拿回家去。 后来有一天,他又进城去,遇到一位经商的胡人。 见他头上有珍珠,那胡商便同他亲近戏狎,诱惑于他。 后来将其灌醉,把他头上的珍珠拿跑了。 原来他额上有块肉,暗暗突起如球状,失去珍珠之后,那块肉就陷下去了。 他当即回到家中,亲友家人都叹讶不已。 从此,他精力减退,患病而死,家道也渐渐衰落下来。 ----------------------------------------王蜀先主唐僖宗皇帝,播迁汉中,蜀先主建为禁军都头。 与其侪于僧院掷骰子,六只次第相重,自幺至六。 人共骇之。 他日霸蜀。 因幸兴元,访当时僧院,其僧尚在。 问以旧事,此僧具以骰子为对。 先主大悦,厚赐之。 (出《北梦琐言》)【译文】唐代僖宗皇帝,流离迁徙到陕西汉中后,前蜀先主王建任禁军都头。 一日,他与下属在僧院里掷骰子,六只骰子依次相重合,从幺点到六点。 人们都为此事感到惊骇。 以后王建在蜀地称霸。 一次因为巡幸兴无,访问当时的那座僧院,和尚还在。 提起旧事,那和尚都用骰子的事答对。 先主王建非常高兴,厚厚地赏赐了他。 ----------------------------------------庐山渔者庐山中有一深潭,名落星潭,多渔钓者。 后唐长兴中,有钓者得一物,颇觉难引,迤逦至岸。 见一物如人状,戴铁冠,积岁莓苔裹之。 意其木则太重,意其石则太轻,渔者置之潭侧。 后数日,其物上有泥滓莓苔,为风日所剥落,又经雨淋洗,忽见两目俱开,则人也。 歘然而起,就潭水盥手靧面。 众渔者惊异,共观之。 其人即询诸("询"原作"语"。 "诸"字原空阙,据明抄本改补。)渔者,本处土地山川之名,及朝代年月甚详审,问讫,却入水中,寂无声迹。 然竟无一人问彼所从来者。 南中吏民神异之,为建祠坛于潭上。 (出《玉堂闲话》)【译文】庐山中有一深水潭,名叫落星潭,经常有人来此垂钓。 后唐明宗长兴年间,有个钓鱼人钓到一个怪物,觉得难以牵引,费了一番周折才把它拖上岸。 这怪物象人的形状,戴着铁帽子,被多年的青苔包裹着。 说它是木头又太重,说它是石头又太轻,钓鱼人把它扔到了潭边。 几天之后,那怪物身上的泥潭青苔被风日剥落,又经雨淋洗,忽然见其睁开双眼,原来是个人。 他忽然站起来,撩着潭水洗洗手脸。 众垂钓者惊讶不已,都围上去看。 那人就询问这里土地山川的名字,以及朝代年月等,很详细。 问罢,转身钻入水中,寂然无声无迹。 但竟无一人问他从何而来。 南中的吏民们觉得此事怪异而神奇,为他在潭边修建起一座祠堂。 ----------------------------------------桂从义池阳建德县吏桂从义,家人入山伐薪,常所行山路,忽有一石崩倒。 就视之,有一室。 室有金漆柏床六张,茭荐芒簟皆新,金翠积叠。 其人坐床上,良久,因揭簟下,见一角柄小刀,取内怀中而出。 扶起崩石塞之,以物为记。 归呼家人共取。 及至,则石壁如故,了无所见。 (出《稽神录》)【译文】陕西池阳建德县吏桂从义,他的家人进山砍柴,平常行走的山路旁,忽然崩倒一块山石。 家人上前去看,只见那里露出一屋室。 室内有六张全漆的柏木床,草垫竹席等都是新的,金银首饰堆了很多。 他在床上坐了很久,然后就揭开竹席,看见一把角柄小刀,拿起揣进怀里就走了出来。 接着,他扶起那块崩石塞住洞室,并用东西作个记号。 回家招呼人一起去拿那些财宝。 等大家赶到后,只见那石壁完好如初,什么也没有看到。 ----------------------------------------金精山木鹤虔州虔化县金精山,昔长沙王吴芮时,仙("仙"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女张丽英飞升之所,道馆在焉。 岩高数百尺,有二木鹤,二女仙乘之。 铁锁悬于岩下,非榜道所及,不知其所从。 其二鹤,恒随四时而转,初不差忒。 顺义道中,百胜军小将陈师粲者,能卷簟为井,("井"原作"牛",据明抄本改。)跃而出入。 尝与乡里女子遇于岩下,求娶焉。 女子曰:"君能射中此鹤目,即可。 "师粲即一发而中,臂即无力,归而病卧。 如梦非梦,见二女道士,饶床而行。 每过,辄以手拂师粲之目,数四而去。 竟失明而卒。 所射之鹤,自尔不复转,其一犹转如故。 辛酉岁,其女子犹在。 师粲之子孙,亦为军士。 (出《稽神录》)【译文】虔州虔化县有座金精山。 当年长沙王吴芮当政时,仙女张丽英就在这里飞升上天,如今道馆还在。 此处山岩有好几百尺高,还有两只木鹤,是二位仙女骑的。 铁锁链子悬在岩石下边,不是立标志开辟道路时搞的,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那两只木鹤,总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动,一点也不差。 顺义道里,百胜军有个小将叫师粲,能够将竹席卷成井状,自由地跳进跳出。 一次,他与一乡里女子在岩下相遇,他向她求婚,那女子说:"你能射中那鹤眼,就可以。 "师粲一发即中。 不料,他立刻觉得臂软无力,回来就病倒在床。 似梦非梦中,他看见二位女道士,绕床而走,每走一圈就用手摸摸他的眼睛。 四五圈之后,她们便离去。 而师粲则失明而死。 被射中的那只鹤从此不再转动,另外那只还转动如初。 辛酉年,那位乡里女子还在,师粲的子孙也做了军士。 ----------------------------------------卖饼王老广陵有卖饼王老,无妻,独与一女居。 王老昼日,自卖饼所归家,见其女与他少年共寝于北户下。 王老怒,持刀逐之,少年跃走得免。 王老怒甚,遂杀其女。 而少年行至中路,忽流血满身。 吏呵问之,不知所对。 拘之以还王老之居,邻伍方案验其事。 王老见而识之,遂抵罪。 (出《稽神录》)【译文】广陵有位卖饼的王老,死了妻子,独自和一个女儿居住。 王老有一天从卖饼处回家,看见女儿和一个少年正在北窗下共枕,顿时大怒,拿起刀就追。 那少年跑得快,得以幸免;王老气极了,就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而少年跑在半路上,忽然满身流血,官吏斥问他,他又说不出原因。 于是,便将他拘捕押到王老处。 这时,人们正为那案子勘查现场,王老认出那位少年,于是就让他抵了罪。 ----------------------------------------桃林禾闽王审知,初为泉州刺史。 州北数十里,地名桃林。 光启初,一夕,村中地震有声,如鸣数百面鼓。 及明视之,禾稼方茂,了无一茎。 试掘地求之,则皆倒悬在土下。 其年,审知尅晋安,尽有瓯闽之地。 传国六十年。 至于延羲立,桃林地中复有鼓声。 时禾已收,惟余梗在田。 及明视之,亦无一茎。 掘地求之,则亦倒悬土下。 其年,延羲为左右所杀,王氏遂灭。 (出《稽神录》)【译文】闽王王审知,当初任泉州刺史。 在州城以北几十里处,有一个地方叫桃林。 唐代僖宗光启年间,一天晚上,村中地震发出声响,如几百面鼓在敲。 待到天亮一看,那长得正茂盛的庄稼已不见一株。 试着挖地寻找,原来那禾苗都倒悬在土下。 那年,审知攻克晋安,完全占领了闽、浙一带,传国六十年。 到延羲登基时,桃林地里又响鼓声。 这时庄稼已经收了,只剩下禾梗还在田间。 等到天明去看,也没有剩一棵。 掘地一找,竟然也是倒悬土下。 那年,延羲被身边的人杀害,王氏王朝也就灭亡了。 ----------------------------------------王延政王延政为建州节度,延平村人夜梦人告之曰:"与汝富,旦入山求之。 "明日入山,终无所得。 尔夕,复梦如前。 村人曰:"旦已入山,无所得也。 "其人曰:"但求之,何故不得? "于是明日复入。 向暮,息大树下,见方丈之地独明净,试掘之,得赤土如丹。 既无他物,则负之归。 饰("饰"字原阙,据明抄本改。)以墙壁,焕然可爱。 人闻者,竞以善价。 从此人求市。 延政闻之,取以饰其宫室,署其人以牙门之职。 数年,建州亦败。 (出《稽神录》)【译文】王延政任建州节度使时,延平村有个人梦见有人告诉他:"我想给你富贵,明天早晨进山去找吧。 "第二天,那个人进了山,结果一无所获。 这天晚上,又复梦如前。 村里人说:"我早晨已经进山,不是什么也没找到吗? "那个人说:"只要去找,哪有找不到之理? "于是,他第二天又进山了。 傍晚,他在大树下休息,看见前面有块一丈见方的土地特别明净,他试着挖掘下去,得到一些如丹的红土。 既然没有其他东西,他就将那红土背回家中,粉饰墙壁,光闪闪的非常可爱。 人们听说了,竞相用高价来买。 此后,这个人又到集市上寻求买主。 闽王王延政听说了此事,拿那红土来粉饰宫室,并让那人到衙门里做事。 几年之后,建州也就失败了。 ----------------------------------------洪州樵人洪州樵人,入西山岩石之下。 藤萝甚密,中有一女冠,姿色绝世,闭目端坐,衣帔皆如新。 众观之不能测,或为整其冠髻,即应手腐坏。 众惧散去。 复寻之,不能得。 (出《稽神录》)【译文】 洪州的樵夫到西山岩石下砍柴。 那里藤萝稠密,只见一位姿色绝代的女道士,闭目端坐,身上的衣裳霞帔都像新的。 大家看半天不能理解,有人便上前为她整理冠髻,不料,他一伸手那冠髻就腐坏了,众人吓得四散而逃。 再来寻找她,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发布时间:2025-10-10 18:04:4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