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 内容: 奴官冢 卢涣 赵冬曦 丁永兴 严安之 女娲墓 李邈 贾耽 张式 樊泽 齐景公墓 郭谊 寿安土棺 李思恭 武瑜 曹王墓 韩建 海陵夏氏 庐陵彭氏 武夷山 林赞尧 张绍军卒 马黄谷冢 秦进崇 和文----------------------------------------奴官冢酂县有后汉奴官冢,初,村人田于其侧,每至秋获。 近冢地多失穗不稔。 积数岁,已苦之。 后恒夜往伺之。 见四大鹅,从冢中出,食禾,逐即入去。 村人素闻奴官冢有宝,乃相结开之。 初入埏前,见有鹅,鼓翅击人,贼以棒反击之。 皆不复动。 乃铜鹅也。 稍稍入外厅,得宝剑二枚,其它器物不可识者甚众。 次至大藏,水深,有紫衣人当门立,与贼相击。 贼等群争往击次,其人冲贼走出。 入县大叫云:“贼劫吾墓。 ”门主者曰:“君墓安在? ”答曰:“正奴官冢是也。 ”县令使里长逐贼,至皆擒之。 开元末。 明州刺史进三十余事。 (出《广异记》)【译文】酂县有座后汉奴官墓。 当初村里人在墓的旁边种田,每到秋收的季节,靠近墓的田里便有很多之庄稼失去穗,而减少收成。 这样过了几年,村里人对此十分苦恼。 后来便经常在夜里去探察,一天夜里,看见有四只大鹅从坟墓中出来吃庄稼,前去追赶便又回到墓中。 村里人一向听说奴官墓中有宝物,于是就结伴去挖掘。 刚进入墓道,就看到有鹅张开翅膀击打人,盗贼用木棒反击,鹅都不动了,原来是铜鹅。 再进入墓室外厅,得到两只宝剑,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器物。 最后到了放置棺椁的主墓室,地上有很深的积水,有个穿紫衣的人站在门前同盗贼搏斗。 盗贼群起攻击,那个人冲出包围逃走。 他到县衙大叫:“有贼劫我的墓! ”管事的人问他:“你的墓在哪里? ”回答说:“奴官墓就是我的墓。 ”县令派里长去驱赶盗贼,到墓地将盗贼全部抓获。 开元末年,明州刺史讲述了三十多件这类事。 ----------------------------------------卢涣黄门侍郎卢涣。 为洺(“洺”原作“名”,据明抄本改)州刺史。 属邑翁山县,溪谷迥无人,尝有盗发墓。 云:‘初行,见车辙中有花砖,因揭之,知(“知”字原在“之”字上,据明抄本改)是古冢,乃结十人。 县投状,请路旁居止,县许之。 遂种麻,令外人无所见,即悉力发掘。 入其隧路,渐至圹中,有三石门,皆以铁封之。 其盗先能诵咒,因斋戒近之。 至日,两门开。 每门中各有铜人铜马数百,持执干戈,其制精巧。 盗又斋戒三日,中门半开,有黄衣人出曰:“汉征南将军刘,(忘名)使来相闻,某生有征伐大勋,及死,敕令护葬,又铸铜人马等,以象存日仪卫。 奉计来此,必要财货,所居之室,实无他物。 且官葬不瘗宝货,何必苦以神咒相侵? 若更不已,当不免两损。 ”言讫复入,门合如初。 又诵咒数日不已,门开,一青衣又出传语。 盗不听。 两扇欻辟,大水漂荡,盗皆溺死。 一盗能泅而出,自缚诣官,具说本末。 涣令复视其墓,中门内有一石床,骷髅枕之。 水漂,已半垂子床下。 因却为封两门,窒隧路矣。 (出《玄怪录》)【译文】黄门侍郎卢涣,任洺州刺史。 属地翁山县的河谷中无人居住。 曾有个盗墓的说,当初他刚走那里,看见车辙中有花砖。 揭开观看,知道是古墓。 于是聚集了十个人,给县令写了封信,请求在谷中路旁居住。 县令批准了。 他们在古墓周围种上麻,使外人看不见里面,随后就全力挖掘。 打开隧道,渐渐进入墓穴。 古墓有三个石门,全都用铁封住。 盗墓贼会念咒语,因此斋戒念咒。 几天后,两门打开。 每个门内各有铜人铜马数百个,全都手持兵器,制作得非常精巧。 盗贼又斋戒三日,中门半开。 有个穿黄衣服的人出来说:“汉征南将军刘(忘记名字)让我来告诉你们,他生前多征战,立有大功,死后皇帝下令护葬,又铸了铜人马等,以保持生前那样的仪仗卫队,你们千方百计来这里,想要陪葬财物,但他所居住的墓室里,实在没有什么其他东西。 况且官葬不埋珍宝,何必苦苦用咒语相侵扰呢? 假如再不停止挖掘,会免不了两方都受到损害。 ”说完又进去了,门象先前那样关闭。 盗贼坚持多日不停地念诵咒语,门又开了。 一个婢女又出来传话,盗贼还是不听,两扇门忽然打开。 大水漂荡起来,盗贼都被淹死。 有一个会游水的盗贼游了出来。 自己捆住自己去见官自首,把盗墓的经过细节讲一遍。 卢涣派人再去查看那个古墓,看到中门内有一张石床,有个骷髅躺在石床上,水漂上来,淹到床下一半。 于是封了两门,堵塞了隧道。 ----------------------------------------赵冬曦华阴太守赵冬曦,先人垄在鼓城县。 天宝初,将合附焉。 启其父墓,而树根滋蔓,围绕父棺,悬之于空。 遂不敢发。 以母柩置于其旁,封墓而返。 宣城太守刁缅,改葬二亲,缅亦纳母棺于其侧,封焉,后门绪昌盛也。 冬曦兄弟七人,皆秀才,有名当世,四人至二千石。 缅三为将军,门施长戟。 开元二十年。 万年有人,父殁后,家渐富,遂葬母(“母”字原阙,据明抄本补)。 父榇亦为萦绕,不可解。 其人遂刀断之,根皆流血,遂以葬。 即而家道稍衰,死亡俱尽。 (出《纪闻》)【译文】华阴太守赵冬曦,祖先的坟墓在鼓城县。 天宝初年,他想将父母合葬,挖开他父亲的坟墓,树根滋生蔓延,围绕父亲的棺木。 把棺木悬离地面,不敢再挖,便把母亲的棺柩安放在旁边,封上墓穴回去了。 宣城太守刁缅,改葬父母,也把母亲的棺木埋葬其旁边。 家族后代繁荣,人丁兴旺。 赵冬曦兄弟七人,都是秀才,在当时很有名望,有四个人享俸禄二千石。 刁缅三次做了将军。 门前放置长戟。 开元二十年,万年县有一个人父亲死后,家里渐渐富起来。 后来他安葬母亲时,见到父亲的棺木也被树根围绕,无法分解。 那个人就用刀砍断了树根,全都流出了血。 自从他这次合葬父母以后,家道开始衰落,人也逐渐死光了。 ----------------------------------------丁永兴高唐县南有鲜卑城,旧传鲜卑聘燕,享于此城。 旁有盗跖冢,冢极高大,贼盗尝私祈焉。 天宝初,县令丁永兴,有群盗劫其部内。 兴乃密令人冢旁伺之,果有祀者,乃执诣县,按杀之。 自后祀者颇绝。 《皇览》言盗跖冢在河东。 按盗跖死于东陵,此地古名东平陵,疑此近之。 (出《酉阳杂俎》)【译文】高唐县南有座鲜卑城,过去传说鲜卑遣使访问燕国,就在这座城中欢宴。 城外有盗跖的墓,墓很高大,盗贼曾经私下在这里祭奠祈祷。 天宝初年,县令是丁永兴。 当时有一伙盗贼在本县作案,丁永兴暗中派人在盗跖墓旁埋伏,果然有人前来祭祀,便把他们缉拿到县衙,审问后处死。 从那以后,祭祀的人便绝迹了。 《皇览》上说,盗跖墓在河东。 据考证盗跖死在东陵,这地方古地名叫东平陵,这里的盗跖墓比较可信。 ----------------------------------------严安之天宝初,严安之为万年县捕贼官。 亭午,有中使黄衣乘马,自门驰入。 宣敕曰:“城南十里某公主墓,见被贼劫。 宣使往捕之,不得漏失。 ”安之即领所由并器杖,往掩捕。 见六七人,方穴地道,才及埏路,一时擒获。 安之令求中使不得,因思之曰:“贼方开冢,天子何以知之。 ”至县,乃尽召贼,讯其事。 贼曰:“才开墓,即觉有异,自知必败。 至第一门,有盟器敕使数人,黄衣骑马。 内一人持(“持”原作“揖”,据明抄本改)鞭,状如走势,袱头脚亦如风吹直竖,眉目已来,悉皆飞动。 某即知必败也。 ”安之即思前敕使状貌,两盟器敕使耳。 (出《逸史》)【译文】唐玄宗天宝初年,严安之任万年县捕贼官。 一天中午,有位黄衣太监骑马从大门跑进来,宣读皇帝的命令说:“城南十里某公主的墓,现在被盗贼挖劫,命令你带人去缉拿,不得使一人漏网。 ”严安之领命立刻带领手下人携带器械棍棒前去捕捉。 赶到那里,看到那里六七个人刚刚进入墓道,全部被抓获。 严安之让人去找那个太监,没有找到。 因而想道:“盗贼刚刚开始挖掘,皇帝怎么能知道呢? ”到了县衙,把盗贼全部召集起来,审问盗墓的经过。 盗贼说:“刚打开墓道,就觉得有些异常,意识到这次盗墓一定要失败。 到了第一道门,看见有好几个冥器是为皇帝送信的黄衣太监骑在马上,其中有一个手里拿着鞭子,姿势像是正在纵马奔跑,头巾的一角象是被风吹得直竖起来,眼睛和眉毛也都在动。 我们更觉得这次盗墓一定不会成功。 ”严安之明白了,那个持鞭的黄衣太监原来是陪葬的器物。 ----------------------------------------女娲墓潼关口河潬上,有树数株,虽水暴涨,亦不漂没。 时人号为女娲墓。 唐天宝十三年五月内,因大风吹失所在。 乾元二年六月,虢州刺使王晋光(本书三0四女娲神条作王奇光)上言:“今月一日,河上侧近,忽闻风雷。 晓见坟踊出,上有双柳树,下巨石,柳各高丈余。 ”(出《唐历》)【译文】潼关口河边沙滩上,有几棵树,虽然河水暴涨,也不能淹没和冲走它,当时人们称它为女娲墓。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五月里,这几棵树被大风吹走,不知吹到哪里去了。 唐肃宗乾元二年六月,虢州刺使王晋光上奏报告说:“本月一日,河上靠近岸边的地方,忽然有打雷刮风的声音。 早上看见有坟墓从地下冒出来,上面有两棵柳树,下面有巨石,柳树每棵都高一丈多。 ”----------------------------------------李邈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欠租课,积五六年。 邈因罢归庄,方将责之,见仓库盈美,输尚未毕。 邈怪问,悉曰:“某久为盗,近闻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 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 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锢以铁计,累日洋粪沃之,方开。 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 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设机耳。 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 投十余石,箭(“箭”字原在“石”字上,据明抄本改。)不复发。 因列炬而入,至开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 众以棒击之,兵杖悉落。 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积。 众惧,未即掠之。 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扑人面。 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髁。 众惊恐退走,比出,门已塞矣。 一人复为沙埋死。 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 ”《水经》言越王句践都琅琊,欲移尤(明抄本“尤”作“允”)常冢,冢中生风,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 按汉旧仪,将作营陵之内方丈,外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 盖古制有此机也。 (出《酉阳杂俎》)【译文】刘晏判官李邈的庄院在高陵。 佃户欠他的地租已有五、六年之久,李邈因罢官回到庄院准备去催讨,看见仓库堆满好东西。 还是不断地向里运。 李邈觉得奇怪就问庄丁,一庄丁回答说:“我们长时间做盗贼,最近挖掘一座古墓,位置由庄院向西走十里地,坟墓非常高大。 进入松林二百来步,就到墓地了。 墓的旁边有块石碑,折断倒在草丛中,碑上的字迹已经磨损得不能够辩认了。 刚开始从墓的侧面挖掘,挖了数十丈深时遇到一个石门,用铁水浇固。 连日用粪水浇它,才打开,刚打开时,箭象雨点一样射出,射死好几个人,众人害怕想要出来。 我仔细察看了一下,感到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一定是设置的机关罢了,就让他们向里面投石块。 每投一次,箭就从里边射出来。 投了十多次石块,不再有箭向外射了。 于是就带人举着火把进入墓中,到打开第二个门的时候,看到有十多个木人,瞪着眼睛。 舞动利剑,又伤了几个人。 众人用棍棒还击,兵器全被打落。 看看四壁,那上面都画着卫兵的形象。 紧靠南面石壁有个很大的涂漆棺材,用铁索悬吊在半空。 棺材下面堆满金、银、玉器、宝珠等。 大家看到后都很害怕,没有马上就去抢掠。 这时,棺材的两个角忽然飒飒作响,刮起风来,同时有沙子扑面而来。 片刻之间风更大了,沙子喷出象淌水一样,不久就埋到膝盖以上。 大家非常惊慌纷纷退了出来。 一到门外,门就被沙子堵塞住了,有一个人还被沙子埋死,于是大家一起洒酒祭奠谢罪,发誓再也不盗墓了。 ”《水经》记载:越王勾践都琅琊,想迁移尤常墓。 结果墓中起风,飞沙射人,人不能靠近,就中止了。 根据汉朝的制度,在作为主墓的墓一丈见方之外,设暗弩、暗火弓及沙。 古代的墓葬制度里就有这种机关。 ----------------------------------------贾耽贾耽在滑州境内。 天旱,耽召大将二人谓曰:“今岁荒,烦君二人救民也。 ”皆言:“当利军州,死不足辞。 ”耽笑曰:“君可辱为健步。 明日,当有两骑,衣惨绯。 所乘马,蕃步鬣长。 经市出城,可随之,识其所灭处,则吾事谐矣。 ”二将乃裹粮,衣皂衣,寻之。 果有二绯衣,经市至野行二百余里,映大冢而灭。 遂垒石丧之,信宿而返。 耽大喜,发数百人,具畚锸,与二将偕往发冢,获陈粟数十万斛,人竟不之测。 (出《酉阳杂俎》)【译文】贾耽带兵驻扎在滑州境内时,天大旱。 贾耽召见二大将对他们说:“现在正值荒年,劳烦二位去拯救百姓。 ”二位将军说:“只要是有利于军队和民众的事,万死不辞。 ”贾耽笑着说:“你们受点委屈走一次长路。 明天,会有两个骑马的人,穿暗红色的衣服,骑的马迈蕃步披长鬃。 他们经这市镇出城,你们要跟踪他们去。 暗中观看确定他们消失的地方,我们的事情就成功了。 ”于是二位将军就带着干粮,穿上黑色的衣服,去寻找那两个人,果然看见两个骑马穿红衣服的人,经过闹市到野外去了。 俩人走了二百多里路,在一座大墓前一闪就消失了。 于是将军垒起几块石头作为标记,连夜返回,贾耽大喜,派出几百人,全都带着铁锹,箕畚,同两个将军一起前往挖掘古墓,获得陈粮数十万斛。 人们怎么也猜测不出,贾耽是如何知道此处存粮的。 ----------------------------------------张式张式幼孤,奉遗命,葬于洛京。 时周士龙识地形,称郭璞青乌之流也。 式与同之外野,历览三日而无获,夜宿村舍。 时冬寒,室内唯一榻,式则籍地,士龙据榻以憩。 士龙夜久不寐,式兼衣拥炉而寝。 欻然惊魇曰:“亲家。 ”士龙遽呼之,式固不自知,久而复寐。 又惊魇曰:“亲家。 ”士龙又呼之,式亦自不知所谓。 及晓,又与士龙同行。 出村之南,南有土山,士龙驻马遥望曰:“气势殊佳。 ”则与式步履久之。 南有村夫伐木,远见士龙相地,则荷斧遽至曰:“官等得非择葬地乎? 此地乃某之亲家所有。 如何? 则某请导致焉。 ”士龙谓式曰:“畴昔夜梦再惊,皆曰亲家。 岂非神明前定之证与! ”遂卜葬焉,而式累世清贵。 (出《集异记》)【译文】张式幼年时候就死了父母,奉遗命欲将父母葬在洛京。 周士龙懂得地理,会看风水,称得上是郭璞、青乌一类的名家。 张式同他到野外勘察三天没有什么收获,夜晚宿在村民家中。 当时还值寒冬,室内只有一张床。 张式打地铺,周士龙睡在床上。 周士龙夜里很久没睡着,张式和衣抱炉而睡。 忽然,张式在梦中喊到:“亲家”。 周士龙急忙叫醒他,张式不知道自己喊的是什么。 过了一会,又睡下,张式又在梦中惊叫:“亲家”。 周士龙又叫醒他,张式还是不知自己喊的什么。 天亮以后,俩人又一起出发到村南。 南面有个土山,周士龙勒住马远远看着说:“这山的气势太好了。 ”就同张式步行观察测量了很长时间。 南山有个村夫在砍柴,远远看到周士龙在看风水。 就带着斧子快步走过来说:“两位官人莫非要选择坟地么? 这个地方是我的亲家的,如果想要见他,我可以带你们到他家去。 ”周士龙对张式说:“昨天晚上你从梦中一再惊醒,喊的都是‘亲家’,这难道不是神明所定的证明吗! ”于是选中了这块墓地,后来张式家历代都清正富贵。 ----------------------------------------樊泽樊泽为襄阳节度使。 有巡官张某者,父为邕管经略史,葬于邓州北数十里。 张兄第三人,忽同时梦其父曰:“我葬墓某夜被劫,贼将衣物,今日入城来,停在席帽行。 汝宜速往擒之,日出后,即不得矣。 ”张兄弟夜起,泣涕相告。 未明,扣州门,见泽,具白其事。 立召都虞候,令捕之。 同党六人,并贼帅之妻皆获。 泽引入,面问之曰:“汝劫此墓有异耶? ”贼曰:“某今日之事,亦无所隐,必是为神理所殛。 某夫妻业劫冢已十余年,每劫,夫妻携酒爇火,诸徒党即开墓。 至棺盖,某夫妻与其亡人,递为斟酌。 某自饮一盏,曰:“客欲一盏,即以酒沥于亡人口中,云,主人饮一盏。 又妻饮一盏遍,便云酒钱何处出? 其妻应云,酒钱主人出。 遂取夜物宝货等。 某昨开此墓,见棺中人紫衣玉带,其状如生。 某依法饮酒,及沥酒云,至主人一盏,言讫,亡人笑。 某等惊甚,便扶起,唯枯骨耳。 遂解腰带,亡人呼曰,缓之,我腰痛。 某辈皆惊惧,遂驰出。 自此神魂惝恍,即知必败。 悉杀之。 数日,邓州方上其事。 (出《逸史》)【译文】樊泽任襄阳节度使时,有个巡官张某,父亲曾做过邕管经略使,死后葬在邓州北面数十里的地方。 一天夜晚,张某兄弟三人同时梦到父亲对他们说:“我的坟墓某天夜晚被劫,盗贼带着盗来的衣物今天进城,将在席帽行停留,你们应当急速前往捉拿他们。 太阳出来以后,就抓不到他们了。 ”张某兄弟半夜起身,哭泣着相互通知这件事。 天还没亮,兄弟三人就去扣打州衙的大门。 见到樊泽,把这事全诉说了一遍。 樊泽立即召见都虞侯,让他带人去缉捕盗贼。 盗贼同党六个人,以及头目的妻子全被抓获。 樊泽命令将他们带进来,当面审问说:“你们去盗这个墓有没有什么异常现象? ”盗贼头目说:“现在这事,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一定是神灵要诛杀我们。 我们夫妻已经盗墓十多年了,每次去盗墓都带上酒和火把,其他的同党就开始挖墓。 打开棺盖的时候,我们夫妻要同死去的人共同喝酒。 我自己先饮一杯,说:‘客人先喝一杯。 ’再把酒洒到死者的口中,说:‘主人也喝一杯。 ’接着,妻子喝完一杯,然后我说:‘酒钱谁拿? ’妻子回答说:‘酒钱主人拿’。 于是开始拿衣物宝物等。 昨天挖这座墓,看到棺中的人紫衣玉带,神色好象是活人一样。 我依照老办法饮酒,到洒酒时说,‘请主人喝一杯’。 说完死者笑了,我们都很惊慌,便把他扶起来,原来只是个枯骨。 便解他的腰带,死者大叫‘慢点,我的腰痛’。 我们这些人都很害怕,就急忙跑了出来。 从那以后精神恍忽,就知道一定会败露。 ”樊泽将他们都杀了。 过了几天以后,邓州才把这件事上报。 ----------------------------------------齐景公墓贝邱县东北齐景公墓,近世有人开之。 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 鹅回转翅以拨石。 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 飞鸟过之,辄堕死。 遂不敢入。 (出《酉阳杂俎》)贝邱县东北有齐景公的墓,近代曾有人发掘过。 向下挖三丈,在一个石匣中得到一只鹅,这只鹅拍打着翅膀拨打石匣。 再往下挖一丈,便有青烟向上升腾,看上去好象是烧制陶器的窑中冒出的烟。 有飞鸟从上空飞过,立即坠地而死,于是再不敢进入。 ----------------------------------------郭谊潞州军校郭谊,先为邯郸郡牧使。 因兄亡,遂入郓州,举其先,同营于磁州滏阳。 县接山,土中多石,有力者卒,共凿石为穴。 谊之所卜,亦凿焉。 即日倍加,忽透一穴,穴中有石,长可四尺。 形如守宫,支体首尾毕具。 役者误断焉,谊恶之。 将别卜地,白于刘从谏,从谏不许,因葬焉。 后月余,谊陷于厕,几死,骨肉奴婢相继死者二十余口。 自是常恐悸,寤寐不安,因表请罢职。 从谏以都押衙焦长楚之务,与谊对换。 及刘稹(“稹”原作“积”,据《酉阳杂俎》续一改)阻兵,谊为共魁,军破枭首。 其家无少长悉投死井中。 盐州从事郑宾于言,石守宫见在磁州官库中。 (出《酉阳杂俎》)【译文】潞州军校郭谊,当初做邯郸郡牧使。 因为哥哥死了,就到郓州去安葬他的哥哥,墓地在磁州滏阳。 那地方同山相接,泥土中石头很多。 有钱有势的人死去,凿石为穴墓。 郭谊所选择的墓穴也在那开凿。 每天加倍用力打凿,忽然凿透一个地穴,穴中有石,长大约四丈,形状像壁虎,肢体,头尾全都有。 做工的人失手把它打断了。 郭谊厌恶这事,想要到别地方再找一处墓地,向刘从谏说了这个想法。 刘从谏不同意,就葬在那里。 一个月后,郭谊掉进茅厕中,几乎死去,家人和奴婢等死了二十多口。 从那以后,郭谊经常恐惧,心跳,坐卧不安,就写了辞官报告。 刘从谏用都押衙焦长楚的职务同郭谊对换。 到刘稹起兵造反,郭谊为叛军首领之一,兵败被砍头。 全家不论大小全都被投到井里淹死。 盐州从事郑宾于说,石壁虎现在磁州的官库中。 ----------------------------------------寿安土棺寿安之南有土峰甚峻,乾宁初,因雨而圯。 半壁衔土棺,棺下有木,横亘之。 木见风成尘,而土形尚固。 邑令涤之,泥汩于水粉,腻而蜡黄。 剖其腹(明抄本“汩”作“滑”,“于”、“而”俱作“如”,“腹”作“棺”),依稀骸骨。 因徵近代,无以土为周身之器者。 载记云,夏后氏堲周,盖其时也。 (出《唐阙史》)【译文】寿安的南面有座土峰非常险峻,乾宁初年,因天下大雨被冲塌。 有一面土壁的中间衔着一个土棺。 土棺的下边有一根木头,横在那里。 木头见风后变成了尘土。 而土棺的形状,还很坚固。 邑官让用水浇它,泥块很快变成水粉,滑腻腻的呈蜡黄色。 剖开中间,好象是骸骨。 考察近代人的风俗,没有用土做棺材的。 史书上记载:夏后氏烧土为砖做棺,大约这就是那时的墓葬。 ----------------------------------------李思恭乾宁三年丙辰,蜀州刺史节度参谋李思恭埋弟于成都锦浦里北门内西回第一宅,西与李冰祠邻。 距宅之北,地形渐高,冈走西南,与祠相接。 于其堂北,凿地五六尺,得大冢,砖甓甚固。 于砖外得金钱数十枚,各重十七八铢,径寸七八分,圆而无孔。 去缘二分,有隐起规,规内两面,各有书二十一字。 其缘甚薄,有刃焉。 督役者驰其二以白思恭,命使者入青城云溪山居以示道士杜光庭,云:“此钱得有石余。 ”思恭命并金钱复瘗之,但不知谁氏之墓也。 其地北百步所,有石笋,知石笋即此墓之阙矣。 自此甚灵,人不敢犯。 其后蜀主改置祠堂享之。 (出《广异记》,明抄本作出《录异记》)【译文】唐朝乾宁三年丙辰,蜀州刺史节度参谋李思恭把弟弟埋在成都锦浦里北门内西回第一宅,西面与李冰祠相邻。 宅的北面地势渐渐高起来,高冈的走向是西南向,同李冰祠相连接。 在宅堂的北面,挖地五六尺深,见到一个大墓。 墓的砖壁非常坚固,在砖壁外得到数十枚金钱,每个重十七八铢,直径一寸七八分长,圆形中间没有眼。 离边缘二分,有凹槽,槽内两面各有二十一个字。 金钱的边缘非常薄,有刃。 监工的急忙骑马送二个钱给李思恭报信。 李思恭派人进青城云溪山居把两枚钱送给道士杜光庭看。 杜光庭说:“这种钱大概要有一石多。 ”李思恭下命令把金钱放回墓中重新埋上,但是不知是谁的坟墓。 墓地北面一百步左右,有石笋,石笋就是这个墓的墓门。 从那以后,那里非常灵验,人们不敢侵犯。 后来蜀主把那里改作祠堂用于祭祀。 ----------------------------------------武瑜安州城东二十余里,有大墓。 群贼发之,数日乃开。 得金钗百余枚,合重百斤。 有石座,杂宝古腰带陈列甚多。 取其一带,随手有水涌,俄顷满墓。 所开之处,寻自闭塞。 盗以二钗(“钗”字原“阙”,据黄本补),子献刺史武瑜。 夜梦一人古服,侍从极多,来谒云:“南蛮武相公也,为群盗坏我居处,以君宗姓,愿为修之。 盗当发狂,勿加擒捕。 ”即命修之,群盗三十余人,同时发狂,相次皆卒。 (出《录异记》)【译文】安州城东二十多里处有座大墓。 群贼去盗墓,好多天才挖开。 盗得一百多枚金钗,合起来有一百斤重,墓中石座上面陈列许多宝物腰带。 盗贼拿起其中的一条,随手涌出许多水,不一会,墓室里面水就满了,挖掘开的地方也自己封闭了。 盗贼把两个金钗献给刺史武瑜,武瑜夜晚做梦,梦见一个穿古代衣服的人,带着众多侍从来见他说:“我是南蛮武相公,群盗破坏了我的住处。 因为你是我的同宗,所以我让你替我修好。 盗贼都会发狂,不必缉捕他们了。 ”武瑜就让人去修大墓,那群盗贼三十多人,同时发狂,相继都死了。 ----------------------------------------曹王墓永平乙亥岁,有说开封人发曹王皋墓,取其石人羊马砖石之属。 见其棺宛然,而随手灰灭,无复形骨,但有金器数事。 棺前有铸银盆,广三尺,满盆贮水。 中坐玉婴儿,高三尺,水无减耗。 则泓师所云。 墓中贮玉,则草木温润;贮金多,则草木焦枯。 曹王自贞元之后,历二百岁矣,盆水不减,玉之润也。 (出《录异记》)【译文】前蜀永平乙亥年间,传说开封人发掘曹王皋的坟墓,取走那里的石人,石羊、石马、砖石之类的东西。 看见棺椁仍完好,可是用手一碰就像灰尘似的飞散,一点尸骨也没有了,只有金器几件。 棺椁前面有一个银盆,盆口三尺,贮满水,中间坐着一个玉石婴儿,高三尺,水一点也没有减少损耗。 正如泓师所说的:墓中贮藏玉器,草木就温润新鲜;藏金多,草木就焦枯。 曹王自从贞元埋葬之后,经历了二百年,盆中的水一点不减少,是玉滋润的结果。 ----------------------------------------韩建韩建丧母,卜葬地。 有术云:“只有一穴,可置大钱,而不久即散。 若华州境内,莫如于此也。 ”建乃于此葬母。 明年,大驾来幸。 四海之人,罔不臻凑。 建乃广收商税,二载之后,有钱九百万贯。 复三年,为朱梁所有。 (出《中朝故事》)【译文】韩建的母亲去世了,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 风水先生说:“只有一处较好的墓地,可以得到许多钱财,但不久还会失去,假如葬在华州境内,没有比这再好的地点了。 ”韩建就在这个地方埋葬了他母亲。 第二年皇帝驾临,全国各地的人都往这里聚集。 韩建就趁机收取商税。 二年之后,家里积蓄了九百万贯钱。 三年后,都归朱梁所有。 ----------------------------------------海陵夏氏戊戌岁,城海陵县为郡,侵人冢墓。 有市侩夏氏,其先尝为盐商,墓在城西,夏改葬其祖。 百一十年矣,开棺,唯有白骨,而衣服器物,皆俨然如新,无所损污。 有红锦被,文彩尤异。 夏方贫,皆取卖之,人竞以善价买云。 其余冢,虽历年未及,而皆腐败矣。 (出《稽神录》)【译文】戊戌年间,海陵建郡城,侵占了一些坟地。 有一个买卖的中间介绍人姓夏,他的先辈曾经做过盐商,坟墓在城的西面。 这个姓夏的在这种情况下,改葬了他的祖先。 他的祖坟已经有一百一十年了,开棺时里面的尸体已成白骨,可是衣服器物,全都还像新的一样,一点没有损坏和玷污。 有床红锦被,花纹和色彩尤其鲜艳。 姓夏的生活很贫困,便把从墓中取出来的东西全部拿去卖了。 人们争着以很高的价钱买走。 其余的坟墓,虽然经历的年头没有这么多,可全都腐朽了。 ----------------------------------------庐陵彭氏庐陵人彭氏,葬其父。 有术士为卜地曰:“葬此,当世为藩牧郡守。 ”彭从之。 又掘坎,术士曰:“深无过九尺。 ”久之,术士暂憩他所,役者遂掘丈余。 欻有白鹤自地出,飞入云中,术士叹恨而去。 今彭氏子孙,有为县令者。 (出《稽神录》)【译文】庐陵有个姓彭的人,要安葬他的父亲。 有个阴阳术士为他选择墓地,告诉地说:“葬在这个地方,当代人就可做藩牧郡守。 ”彭氏听从了他的话。 挖坑时,术士说:“深不要超过九尺”。 过了一段时间,术士暂时离开去休息,干活的人向下挖了一丈深。 忽然有一只白鹤从地里飞出,一直飞到云中。 术士悔恨叹息离去。 现在这姓彭的子孙,有做县令的。 ----------------------------------------武夷山建州武夷山,或风雨之夕,闻人马箫管之声。 及明,则有棺椁在悬崖之上,中有胫骨一节,土人谓之仙人换骨函。 近代有人深入绝壑,俯见一函,其上题云:润州朝京门内染师张某第三女。 好事者记之。 后至润州,果得张氏之居。 云:“第三女未嫁而卒,已数岁。 ”因发其墓,则空棺矣。 (出《稽神录》)【译文】建州武夷山上,有时在风雨夜,听到有人喊马叫,箫管吹奏的声音。 等到天亮时,看见一口棺椁悬放在悬崖中间,当中有一块小腿骨。 当地人说那是仙人换骨匣。 近代有人攀上绝壁,俯身看见一匣,上面题字:“润州朝京门内染师张某第三女。 ”好事的人记住这件事,后来到润州,果然找到了张家染师。 张家说:“第三个女未出嫁就死了。 现在已经好几年了。 ”打开她的棺木查看,里面已经空了。 ----------------------------------------林赞尧丙午岁,漳州裨将林赞尧杀监军中使,据郡,及保山岩以为营。 掘地,得一古冢,棺椁皆腐。 中有一女子,衣服容貌皆如生,举体尤有暖气。 军士取其金银钗环,而弃其尸。 又发一冢,开棺,见一人被发复面,蹲于棺中。 军士骇惧,致死者数人。 赞尧竟伏诛。 (出《稽神录》)【译文】丙午年间,漳州副将林赞尧,杀了监军中使,占据了郡城,凭借山岩做营地。 在挖地的时候,遇到一座古墓,棺椁全都腐烂了。 棺中有一个女子,衣服容貌全都象是活人一样,身体还有温暖的气息。 军士们拿走了她的金银钗环等首饰,执弃了她的尸体。 又掘开一个坟墓,打开棺材时,看见有一个人披发遮面,蹲在棺材中。 军士们非常害怕,有几个人竟被吓死。 林赞尧后来判罪被杀。 ----------------------------------------张绍军卒丙午岁,江南之师围留(明抄本“留”作“晋”)安,军政不肃。 军士发掘冢墓,以取财物,诸将莫禁。 监军使张匡绍所将卒二人,发城南一冢,得一椰实杯,以献匡绍。 因曰:“某发此冢,开棺,见绿衣人面如生,惧不敢犯。 墓中无他珍,唯得此杯耳。 ”既还营,而绿衣人已坐某房矣,一日数见,意甚恶之。 居一二日,二卒皆战死。 (出《稽神录》)【译文】丙午年间,江南的军队包围留安,这支军队的纪律很坏。 军士们到处挖掘坟墓,来寻取财物,将官们也不禁止。 监军使张匡绍所带的二个士兵,挖掘城南一座坟墓,得到一个椰子壳做的杯子,献给了张匡绍。 并告诉他说:“我们挖掘这座坟墓,打开棺材时,看见一个绿衣人脸色好象活人一样,因恐惧没敢触动他。 墓中没有什么别的珍宝,只得到这个杯子。 ”等到这两士兵回到营房时,绿衣人已经坐在营房里了,一天看见好几次,感到非常厌恶。 过了一两天,两个士兵全都战死了。 ----------------------------------------马黄谷冢安州城南马黄谷冢左有大冢,棺椁已腐,唯一髑(“髑”原作“体”,据明抄本改)髅,长三尺。 陈人左鹏,亲见之焉。 (出《稽神录》)【译文】安州城南马黄谷墓左面有座大墓,棺椁已经腐烂了,只有一个三尺长的骷髅。 陈地人左鹏,亲眼看见过。 ----------------------------------------秦进崇周显德乙卯岁,伪连水军使秦进崇,修城,发一古冢。 棺椁皆腐,得古钱破铜镜数枚。 复得一瓶,中更有一瓶,黄质黑文,成隶字云:“一双青乌子,飞来五两头。 借问船轻重,寄信到扬州。 ”其明年,周师伐吴,进崇死之。 (出《稽神录》)【译文】后周显德乙卯年,伪连水军使秦进崇,领兵修城,挖开一座古墓。 棺椁全都腐烂了,从墓中得到数枚古钱和几面破铜镜。 还得到一个瓶,瓶中又有一个瓶。 瓶是黄色的,上面有黑色的字。 字用隶书写道:“一双青鸟子,飞来五两头。 借问船轻重,寄信到扬州。 ”到第二年,后周军队进攻吴国,秦进崇被打死。 ----------------------------------------和文蜀人王昭远,戊午岁为巡边制置使。 及文州,遇军人喧聚,问之,言旧冢内有尸不坏,或以砖石投之,其声铿然。 昭远往,见其形质俨然,如新逝,冢中得石版云:“有唐故文州马步都虞侯和文,年五十八,大中五年辛未五月五日卒,葬于此。 ”昭远致祭,复令掩闭之,于墓侧刻石以铭之。 (出《野人闲话》)【译文】蜀郡人王昭远,戊午年任巡边制置使。 一次他到文州,路遇军人吩吩闹闹地聚集在一块。 他上前询问原因,有人告诉他说,有一个古墓内有具没腐烂的尸体,用砖石等扔进去,发出的声音很响亮。 王昭远上前察看,看见那尸体好像是新近死去的人一样。 他在墓中找到一块石板,上面刻着:“唐朝已故文州马步都虞侯和文。 亨年五十八岁,大中五年辛未五月五日去世,葬于此地。 ”王昭远进行了祭奠,又命令士兵将墓穴重新埋好。 又在墓的侧面,刻了一块石碑来记述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5-10-11 12:43:2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