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 内容: (水族为人) 张方 钟道 晋安民 刘万年 微生亮 芦塘 彭城男子 朱法公王奂 蔡兴 李增 萧腾 柳镇 隋文帝 大兴村 万顷陂 长须国----------------------------------------张方广陵下市庙,宋元嘉十八年,张方女道香送其夫婿北行,日暮,宿祠门下。 夜有一物,假作其婿来云:“离情难遣,不能便去。 ”道香俄昏惑失常。 时有王纂者能治邪,疑道香被魅,请治之。 始下针,有一獭从女被内走入前港,道香疾便愈。 (出《异苑》)【译文】南朝刘宋元嘉十八年,广陵有个下市庙,张方的女儿道香送丈夫去北方。 回来的途中天黑了,她就睡在庙门前。 夜间有一个东西装扮成她丈夫模样来说:“离别的愁绪难以排解,我不想马上离开。 ”道香一会儿就被迷惑得失去常态。 当时有个叫王纂的人能却除邪病,他怀疑道香被妖孽所迷惑,请求给她治病,刚下针,就有一只水獭从道香的被子里跑出来,一直跑到前面的水港里去了,道香的病也好了。 ----------------------------------------钟道宋永兴县吏钟道得重病初差,情欲倍常。 先乐白鹤墟中女子,至是犹存想焉。 忽见此女子振衣而来,即与燕好。 是后数至,道曰:“吾甚欲鸡舌香。 ”女曰:“何难? ”乃掬香满手,以授道。 道邀女同含咀之,女曰:“我气素芳,不假此。 ”女子出户,狗忽见,随咋杀之,乃是老獭。 口香即獭粪,顿觉臭秽。 (出《幽明录》)【译文】南北朝刘宋永兴县吏钟道得了重病刚好,情欲比平时倍增。 他先前喜欢白鹤墟的一个女子,到这时就更想念她了。 有一天他忽然看见那个女子衣服飘动着走来了,就和她温存起来。 从此以后,这个女子多次来同钟道相会。 钟道对她说:“我很想弄点鸡舌香来。 ”女子说:“这有什么难的。 ”于是两手捧着鸡舌香,送给钟道。 钟道邀请女子同他一起含着鸡舌香并咀嚼。 女子说:“我呼出的气息就有芳香味,不用借助这个东西。 ”女子走出门外,一只狗忽然发现了她,扑上去将她咬死了,原来是一只老水獭,口香就是獭粪。 钟道立刻觉得又臭又脏。 ----------------------------------------晋安民晋安郡民断溪取鱼,忽有一人著白帢,黄练单衣,来诣之,即同饮馔。 馔毕,语之曰:“明日取鱼,当有大鱼甚异,最在前,慎勿杀。 ”明日,果有大鱼,长七八丈,径来冲网,其人即赖杀之。 破腹,见所食饭悉有。 其人家死亡略尽。 (出《广古今五行记》)【译文】晋安郡有个平民截住溪水捉鱼,忽然有一个著白色便帽,穿黄色熟绢单衣的人走来会见他,两个人便一起喝酒吃饭。 吃完饭,那个人对捉鱼人说:“明天捉鱼,会有一条大鱼很奇特,游在最前面,你千万不要杀了它。 ”第二天,果然有一条大鱼,长七八尺,径直游过来撞到网上。 捉鱼人为了获利而杀了大鱼。 他割开鱼的肚子,看见鱼胃里全是昨天吃的饭菜。 事情过后,这个捉鱼人家里的人几乎全都死去。 ----------------------------------------刘万年宋后废帝元徽三年,京口戍将刘万年夜巡于北固山西,见二男子,容止端丽,洁白如玉,遥呼万年谓曰:“君与今帝姓族近远? ”万年曰:“望异姓同。 ”一人曰:“汝虽族异,恐祸来及。 ”万年曰:“吾有何过? ”答曰:“去位,祸即不及。 ”万年见二人所言,益异之。 万年谓二人:“深谢预闻,何用见酬。 ”万年欲请归镇,二人曰:“吾非世人,不食世物。 ”万年与语之次,化为鱼,飞入江去。 万年翌日托疾,遂罢其位,后果如鱼所言。 (出《江表异同录》)【译文】南朝刘宋后废帝元徽第三年,守卫京口一带的将军刘万年夜里到北固山的西面巡查,看见两个男人,面貌举止端庄秀气,皮肤象玉石一样洁白,远远地招呼刘万年并对他说:“你和当今的皇上在姓氏和宗族上是近是远? ”刘万年说:“郡望不同而姓氏相同。 ”一个人说:“你虽然郡望与皇上不同。 恐怕仍会遭受灾祸。 ”刘万年说:“我有什么过错? ”回答说:“你辞去官职,就不会遭受灾祸了。 ”刘万年听了两个人说的话,更加觉得很奇怪便对这两个人说:“深切感谢你们的预告,用什么来酬报你们呢? ”刘万年想请两个人同他一起回到京口去。 两个人说:“我们不是人类,不吃普通的食物。 ”在刘万年和两个人继续说话的过程中,他们变成了鱼,飞进江里。 刘万年第二天借口有病,于是被罢免了职务,后来事情果然象鱼说的一样。 ----------------------------------------微生亮明月峡中有二溪东西流,宋顺帝升平二年,溪人微生亮钓得一白鱼长三尺,投置舡中,以草覆之。 及归取烹,见一美女在草下,洁白端丽,年可十六七。 自言:“高唐之女,偶化鱼游,为君所得。 ”亮间曰:“既为人,能为妻否? ”女曰:“冥契使然,何为不得。 ”其后三年为亮妻,忽曰:“数已足矣,请归高唐。 ”亮曰:“何时复来? ”答曰:“情不可忘者,有思复至。 ”其后一岁三四往来,不知所终。 (出《三峡记》)【译文】明月峡中有两条溪水,一向东流,一向西流。 刘宋顺帝升平第二年,在溪边住的一个叫微生亮的人钓到一条三尺长的大白鱼,他把鱼扔到船舱里,用草覆盖上。 等回到家里去拿鱼准备煮着吃的时候,只见一个美女躺在草的下面,皮肤洁白,端庄美丽,年龄大约十六七岁。 她自己说是云梦高唐观那里的姑娘,偶而出来变成鱼游玩,被你捉住了。 微生亮问她说:“既然是人,能做我的妻子吗? ”女子说:“冥冥中已定的姻缘,怎么不行呢? ”从此这个女子做了三年微生亮的妻子。 三年后,她忽然说:“天数的期限到了,请让我回高唐去吧。 ”微生亮说:“什么时候再来。 ”回答说:“感情是不能忘记的,我思念你的时候一定会回来。 ”从那以后她每年回来住三四次,后来不知道怎么样了。 ----------------------------------------芦塘耒阳县东北有芦塘八九顷,其深不可测。 中有大鱼,当至五日,一奋跃出水,大可三围,其状异常。 每出水,则小鱼奔迸,随水上岸,不可胜计。 又云,此塘有鲛鱼,五日一化,或为美妇人,或为美男子,至于变乱尤多。 郡人相戒,故不敢有害心。 后为雷电所击,此塘遂干。 (出《录异记》)【译文】耒阳县东北有个八九顷的芦苇塘,不知道它究竟有多深。 塘里有条大鱼,每月初五的这天,它都用力跳出水面。 这时可以看到它大约有三围那么粗,样子很特殊。 它每次跃出水面的时候,那些小鱼也奔窜着随着波浪跳到岸上,多得数不过来。 还有人说:“这个苇塘里有条人鱼,每隔五天就变化一次,有时变成美妇人,有时变成美男子,至于变化成其它的形象就更多了。 当地的人们都互相提醒,不敢有伤害它的想法,后来人鱼被雷电击死,这个苇塘才平静下来。 ----------------------------------------彭城男子彭城有男子娶妇不悦之,在外宿月余日。 妇曰:“何故不复入? ”男曰:“汝夜辄出,我故不入。 ”妇曰:“我初不出。 ”婿惊。 妇云:“君自有异志,当为他所惑耳。 后有至者,君便抱留之,索火照视之,为何物? ”后所愿还至,故作其妇,前却未入,有一人从后推令前,即上床,婿捉之曰:“夜夜出何为? ”妇曰:“君与东舍女往来,而惊欲托鬼魅,以前约(明抄本“约”作“纳”)相掩耳。 ”婿放之,与共卧,夜半心悟。 乃计曰:“魅迷人,非是我妇也。 ”乃向前揽捉,大呼求火,稍稍缩小,发而视之,得一鲤鱼长二尺。 (出《列异传》)【译文】彭城有个男子娶了妻子却不喜欢她,在外面睡了一个多月。 妻子说:“什么原因使你不回家来住? ”男子说:“你到了晚上就总出去,我所以才不回家。 ”妻子说:“我从来不出去。 ”丈夫很吃惊。 妻子说:“你本来就想着别的女人,一定是被别人迷惑住了。 以后有女人来到你这里,你就抱住她留宿,找来火照着看她是什么东西。 ”后来彭城男子所思念的人来了,装作是他的妻子,开始时没有马上进屋,有个人从后面推着她,让她上床。 男子捉住她的手说:“你为什么天天晚上出去。 ”妻子说:“你和东面邻居家的女儿来往,却装着吃惊假托有鬼魅,用以前有约定来遮掩自己的行为。 ”丈夫放了她,和她一起睡下。 到了半夜男子醒悟过来,心里想:这是鬼魅在迷人,不是我的妻子。 于是上前去抱住她,大声喊叫,叫人取火照亮。 那女人渐渐地缩小了,掀开被子一看,是一条二尺长的鲤鱼。 ----------------------------------------朱法公山阴朱法公者,尝出行,憩于台城东桔树下。 忽有女子,年可十六七,形甚端丽,薄晚,遣婢与法公相闻。 方夕,欲诣宿,至人定后,乃来,自称姓檀,住在城侧。 因共眠寝,至晓而云:“明日复来。 ”如此数夜。 每晓去,婢辄来迎。 复有男子,可六七岁,端丽可爱,女云是其弟。 后晓去,女衣裙开,见龟尾及龟脚,法公方悟是魅,欲执之。 向夕复来,即然火照觅,寻失所在。 (出《续异记》)【译文】山阴县的朱法公路途中在台城东面的桔子树下休息,忽然遇到一个女子,年龄大约十六七岁,样子端庄美丽。 傍晚的时候,这女子派女仆与朱法公搭话,约定天黑以后去朱法公那里住宿。 到了半夜,女子才来,她自称姓檀,住在城边。 于是两人共同睡在一起,到天亮时离开时说:“第二天再来。 ”象这样一连过个好几个晚上,每天早晨离开的时候,女仆都来迎接她。 同女仆一块来的还有个孩子,约六七岁,长得很好看,女子说是她的弟弟。 后来有一天早晨她离开的时候,裙子开了个口子。 朱法公看见了里面有龟尾和龟脚,朱法公才醒悟她是妖魅,打算捉住她。 到了晚上女子又来时,朱法公就点火照着寻找,不久就失去了踪迹。 ----------------------------------------王奂齐王奂自建业将之渚宫,至江州,泊舟于岸。 夜深,风生月莹。 忽闻前洲上有十余人喧噪,皆女子之音。 奂异之,谓诸人曰:“江渚中岂有是人也。 ”乃独棹小舟,取葭芦之阴,循洲北岸,而于藂苇中见十余女子,或衣绿,或衣青碧,半坐半立。 坐者一女子泣而言曰:“我始与姊妹同居阴宅,长在江汉,不意诸娘,虚为上峡小儿所娶,乃至分离。 ”立者一女子叹曰:“潮水有回,而我此去,应无返日。 ”言未竟,北风微起。 立者曰:“潮至矣,可以还家。 ”奂急从芦苇中出捕,悉化为龟,入水而去。 (出《九江记》)【译文】齐国的王奂从建业去江陵,走到江州,船停泊在岸边。 夜深了,江风拂面,月色皎洁,他忽然听见前面水中的陆地上有十多人在乱七八糟地说话,全是女人的声音。 王奂觉得很奇怪,对船上人说:“江中的陆地上难道会有人吗? ”于是一个人划着小船,顺着葭芦旁的阴暗处,沿着水中那块陆地的北岸往前划船。 在一处芦苇丛生的地方他看见了十多个女人,有的人穿着绿色衣服,有的人穿着青绿色的衣服。 其中一半人坐着一半人站着。 坐着的一个女子哭着说:“我原先和姐妹们一起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在江汉,想不到各位姑娘被上峡的那个小人所欺骗,嫁了过去,使我们姐妹分离。 ”站着的一个女子叹着气说:“潮水退了还有涨潮的时候。 可是我这次离开这里,就不会再回来了。 ”话没说完,北风轻轻地吹来。 站着的女子说:“潮水来了,可以回家了。 ”王奂急忙丛芦苇丛中跳出来去捕捉,那些女子都变成乌龟,走进水里离开了。 ----------------------------------------蔡兴晋陵民蔡兴忽得狂疾,歌吟不恒,常空中与数人言笑。 或云:“当再取谁女! ”复一人云:“家已多。 ”后夜,忽闻十余人将物入里人刘余之家。 余之拔刀出后户,见一人黑色,大骂曰:“我湖长,来诣汝,而欲杀我! ”即唤群伴:“何不助余耶? ”余之即奋刀乱砍,得一大鼍及狸。 (出《幽明录》)【译文】晋陵的平民蔡兴忽然得了疯病,不停地又唱又说,常常地向着空中与几个人说笑。 空中有个人说:“我应当再娶某某人的女儿。 ”又一个说:“家里的妻子已经太多了。 ”隔一天夜晚,忽然有十多个人拿着东西进入同乡之人刘余之的家里。 刘余之拔出刀从后门出来,看见了一个全身漆黑色的人。 那个人大声骂道:“我是湖里的首领,来会见你,你却要杀我! ”刘余之招呼伙伴说:“为什么不来帮助我呢? ”然后用尽力气挥刀乱砍,砍死了一只大鼍和一只狸。 ----------------------------------------李增永阳人李增行经大溪,见二蛟浮于水上,发矢射之,一蛟中焉。 增归,因复出市,有女子,素服衔泪,捉所射箭。 增怪而问焉,女答之:“何用问焉? 为暴若是! ”便以相还,授矢而灭,增恶而骤走,未达家,暴死于路。 (出《异苑》)【译文】永阳人李增走路经过一条大河,看见二只蛟浮在水面上,他发箭射蛟,一只蛟被射中。 李增就回家去了,过一会他到集市上去,有个穿着丧服的女子眼里含着泪,手里拿着李增射蛟时用的箭。 李增奇怪地询问那个女子。 那女子回答他说:“你犯的暴行,还用问别人吗? ”就把这支箭还给李增就不见了。 李增厌恶这件事急忙往家跑,还没到家,就突然死在半路上了。 ----------------------------------------萧腾襄阳金城南门外道东,有参佐廨,旧传甚凶,住者不死必病。 梁昭明太子临州,给府寮吕休茜。 休茜常在厅事北头眠,鬼牵休茜,休茜坠地。 久之悟。 俄而休茜有罪赐死。 后今肖腾初上,至羊口岸,忽有一丈夫著白纱高室帽,乌布裤,披袍造腾。 疑其服异,拒之。 行数里复至,求寄载,腾转疑焉,如此数回,而腾有妓妾数人,举止所为,稍异常日,歌笑悲啼,无复恒节。 及腾至襄阳,此人亦经日一来,后累辰不去。 好披袍缚裤,跨狗而行,或变易俄顷,咏诗歌谣,言笑自若,自称是周瑜,恒止腾舍。 腾备为禳遣之术,有时暂去,寻复来。 腾又领门生二十人,拔刀砍之,或跳上室梁,走入林中,来往迅速,竟不可得。 乃入妾屏风里,作歌曰:“逢欢羊口岸,结爱桃林津。 胡桃掷去肉,讶汝不识人。 ”顷之,有道士赵昙义为腾设坛,置醮行禁。 自道士入门,诸妾并悲叫,若将远别。 俄而一龟径尺余,自到坛而死,诸妾亦差,腾妾声貌悉不多。 谘议参军韦言辩善戏谑,因宴而启云:“常闻世间人道‘黠如鬼’,今见鬼定是痴鬼,若黠,不应魅萧腾妓。 (“妓”原作“故”,据明抄本改。)以此而度,足验鬼痴。 ”(出《南雍州记》)【译文】襄阳郡金城县南门外的道路东面,有一所参佐的官署,历来传说那里很凶险,住在里面的人不死也一定得病。 梁国的昭明太子治理襄阳的时候,把这处地方送给了郡府里的官员吕休茜。 有一次吕休茜在厅堂的北面睡觉,有鬼来拉扯吕休茜,吕休茜掉到地上,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不久吕休茜有罪被处死。 后来,萧腾来上任,走到羊口岸,忽然有一个男子头戴白纱高帽,穿着黑裤子,披着袍子来见萧腾。 萧腾见他的服饰特殊,心中疑惑,拒绝同他见面。 走了几里地,那个男子又来求见,并要求搭船,萧腾对他更加怀疑。 象这样男子来了好几次,这时萧腾的几个妾出现异常,一举一动和平时不一样。 唱歌大笑还悲伤地啼哭,毫无节制。 等到萧腾到了襄阳,那个怪人一天来一次,后来竟一连几天也不离开。 他喜欢披着袍子,穿着白色的裤子,骑着狗走路。 有时他一会改变一套装束,还吟诗唱歌,说笑自然得意。 他说自己是周瑜,长久地住在萧腾家里。 萧腾多次请人施行法术驱赶他,他有时暂时离开,不久又回来了。 萧腾领着二十个自己的学生用刀砍他,他有时跳上房梁,有时进入树林,来往非常迅速,竟然砍不着他。 他还进入萧腾妻子的屏风内,唱歌道:“唱着歌相逢在羊口岸边,结友情不忘桃林渡口。 吃胡桃竟抛掉桃仁,你为什么不认识我! ”不久,有个叫赵昙义的道士来为萧腾设祭坛驱妖,安排祭祀仪式实行作法。 道士一进门,萧腾所有的妻妾一起悲哀地哭叫,像是即将离别的样子。 不一会,一只直径有一尺多长的乌龟自己走到坛前死去了。 各位妻妾的病也好了,声音笑貌恢复了正常。 有个咨议参军叫韦言辩的很善于说笑话,他在一次宴会上说:“常常听说世上的人处事像鬼一样狡猾,现在看来这个鬼一定是个痴鬼。 如果这个鬼狡猾,就不该去迷惑萧腾的妻妾。 从这个鬼的行动来推论,足以说明它是个痴鬼。 ”----------------------------------------柳镇河东柳镇字子元,少乐闲静,不慕荣贵。 梁天监中,自司州游上元,便爱其风景,于钟山之西建业里,买地结茅,开泉种植,隐操如耕父者。 其左右居民,皆呼为柳父,所居临江水,尝曳策临眺,忽见前洲上有三四小儿,皆长一尺许,往来游戏,遥闻相呼求食声。 镇异之。 须臾,风涛汹涌,有大鱼惊跃,误坠洲上。 群小儿争前食之。 又闻小儿传呼云:“虽食不尽,留与柳父。 ”镇益惊骇,乃乘小舟,径捕之,未及岸,诸小儿悉化为獭,入水而去。 镇取巨鱼以分乡里,未几,北还洛阳,于所居书斋柱,题诗一首云:“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 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 ”是岁天监七年也。 (出《穷怪录》)【译文】河东人柳镇字子元,喜欢清闲安静,不羡慕荣华富贵。 梁国天监年间他从司州到上元去游玩,爱上了那里的风景,就在钟山西面的建业里,买地盖了房子,引水种地,隐居耕种象个老农夫。 附近的居民,全都叫他“柳父”。 他住的地方靠近江边,有一次他拄着拐杖在江边眺望,忽然看见前面的江中陆地上有三四个小孩,都只有一尺多高,来往游戏,远远地听见他们互相呼叫着寻找吃的,柳镇觉得很奇怪。 不一会,风起浪涌,有一条大鱼受惊跳了起来,不小心掉在小岛上。 这一群小孩争着跑去吃大鱼。 还听到小孩子们喊着互相告诉说:“我们吃不完,剩下的留给柳父吧。 ”柳镇更加惊奇,就坐上小船,前去捕捉他们。 还没到岸上,这群小孩全变成水獭,进到水里跑了,柳镇带回那条大鱼把它分给乡亲们吃。 不久,他回到洛阳,在他居住的书斋的柱子上,题了一首诗说:“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 ”这一年是天监七年。 ----------------------------------------隋文帝隋文帝开皇中,掖庭宫每有人来挑宫人,司宫以闻,帝曰:“门卫甚严,人从何而入! 当妖精耳。 ”因戒宫人曰:“若来,但砍之。 ”其后夜来登床,宫人抽刀砍之,若中枯骨,其物走落,宫人逐之,因入池而没。 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龟尺余,其上有刀痕,杀之遂绝。 (出《广古今五行记》)【译文】隋文帝开皇年间,经常有人入掖庭宫挑逗宫女。 司宫把这件事报告给文帝,文帝说:“门卫把守得很严,人是从什么地方进来的? 一定是个妖精。 ”接着又告诫宫女说:“如果那人再来,就用刀砍他。 ”后来那个人晚上来到宫女的床上,宫女就抽出刀来砍他,象砍中枯骨一样。 那个东西逃跑,宫女在后面追赶他,那个东西跳进池水中沉下去了。 第二天,文帝命令淘干水池,得到一只一尺长乌龟,背有刀痕,杀了它,就再也没有怪事发生了。 ----------------------------------------大兴村隋开皇末,大兴城西南村民设佛会,一老翁皓首白裙襦,求食而去。 众莫识,追而观之。 行二里许,遂不见。 但有一陂,水中有白鱼长丈余,小而从者无数,人争射之,或弓折弦断,后竟中之。 割其腹,得秔米饭。 后数日,漕梁暴溢,射者家皆溺死。 (出《广古今五行记》)【译文】隋朝开皇末年,大兴村西南面的村民设斋饭举行佛教祭祀活动。 一个满头白发穿一身白色衣裤的老头,要了一点饭吃就走了。 大家都不认识他,就在后面跟随着看他住在哪里,走了二里多路,老头就不见了。 附近有一个池塘,水里有一条大白鱼有一丈多长,无数条小鱼跟着它,人们争着射大白鱼,有的人弓折了,有的人弦断了,后来有的人射中了大白鱼,剖开鱼的肚子,里面全是粳米饭。 又过了几天,漕梁河突然发生大水,射死大白鱼的那个人的全家都淹死了。 ----------------------------------------万顷陂唐齐州有万顷陂,鱼鳖水族,无所不有。 咸亨中,忽一僧持钵乞食,村人长者施以蔬供,食讫而去。 于是渔人网得一鱼,长六七尺,缉鳞镂甲,锦质宝章,特异常鱼。 欲赍赴州饷遗,至村而死,遂共剖而分之。 于腹中得长者所施蔬食,俨然并在。 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过度,自是陂中无水族,至今犹然绝。 (出《朝野佥载》,明抄本作出《五行记》)【译文】唐代的齐州有个方圆万顷的池塘,里面鱼鳖等各种水生动物全都有。 咸亨年间,忽然有一个和尚拿着钵要饭吃,村子里年长的人把饭菜送给他吃。 他吃完就走了。 当时有个打鱼的人,网住了一条六七尺长的大鱼,精巧的鳞片闪闪发光,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与平常的鱼一点也不一样,他准备送给州衙请赏,可走到村子里的时候鱼死了。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鱼割开分了,在鱼肚子里找到了村中长者施舍给和尚的饭菜。 村里人就在池塘边安排举行祭祀仪式超度鱼的亡灵。 从这以后池塘里再也没有水生动物了,到现在也还是没有。 ----------------------------------------长须国唐大足(“足”原作“定”,据明抄本改。)初,有士人随新罗使,风吹至一处,人皆长须,语与唐言通,号长须国。 人物甚盛,栋宇衣冠,稍异中国,地曰扶桑洲。 其署官品,有正、长、戢、波、日、没、岛、逻等号。 士人历谒数处,其国皆敬之。 忽一日,有车马数十,言大王召客。 行两日,方至一大城,甲士门焉。 使者导士人入,伏谒。 殿宇高敞,仪卫如王者。 见士人拜伏,小起,乃拜士人为司风长,兼驸马。 其主甚美,有须数十根。 士人威势烜赫,富有珠玉,然每归,见其妻则不悦。 其王多月满夜则大会,后遇会,士人见嫔姬悉有须,因赋诗曰:“花无叶不妍,女有须亦丑。 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 ”王大笑曰:“驸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頤颔间乎? ”经十余年,士人有一儿二女。 忽一日,其君臣忧蹙,士人怪问之,王泣曰:“吾国有难,祸在旦夕,非驸马不能救。 ”士人惊曰:“苟难可弭,性命不敢辞也。 ”王乃令具舟,令两使随士人,谓曰:“烦驸马一谒海龙王,但言东海第三浥第七岛长须国,有难求救。 我国绝微,须再三言之。 ”因涕泣执手而别。 士人登舟,瞬息至岸。 岸沙悉七宝,人皆衣冠长大,士人乃前,求谒龙王。 龙宫状如佛寺所图天宫,光明迭激,目不能视。 龙王降阶迎,士人齐级升殿。 访其来意,士人且说:“龙王即命速勘。 ”良久,一人自外白:“境内并无此国。 ”士人复哀祈,具言长须国在东海第三浥第七岛,龙王复叱使者细寻勘,速报。 经食顷,使者返曰:“此岛虾合供大王此月食料,前日已追到。 ”龙王笑曰:“客固为虾所魅耳。 吾虽为王,所食皆禀天符,不得妄食。 今为客减食。 ”乃令引客视之,见铁镬数十如屋,满中是虾,有五六头,色赤,大如臂,见客跳跃,似求救状。 引者曰:“此虾王也。 ”士人不觉悲泣,龙王命放虾王一镬,令二使送客归中国,一夕至登州,顾二使,乃巨龙也。 (出《酉阳杂俎》)【译文】唐代大足初年,有个读书人随着新罗国的使者乘船,被大风吹到一个地方。 那里的人全长着长胡子,语言和唐朝的语言相通,叫长须国。 国内的人特别多,房屋和衣帽,与中国稍有不同,地名叫扶桑洲。 他们的官署中的官吏级别,有正、长、戢、波、日、没、岛、逻等称号,读书人拜见游览了许多人物和地方,那个国家的人都敬重他。 忽然有一天,来了几十辆车马,说是大王召见客人。 走了两天,才来到一座巨大的城镇,披着铠甲的士兵守卫着宫殿的门,使者领着读书人进去后就伏在地上拜见大王。 只见宫殿又高又宽敞,仪仗很有王者的气派。 大王看见读书人伏地拜见,稍稍抬起身子回礼。 于是任命读书人担任司风长的官职,同时招为驸马,那个公主生得很美,但长了几十根胡子。 读书人的权威气势很大,富有珍珠宝玉。 可是每当回到家里,看见妻子心里就不高兴。 那个国王大多在月圆的晚上召开大会。 后来有一次大会,读书人看见大王的嫔妃全都长着胡须,于是作了一首诗说:“花朵没有叶子的衬托就不美,女子长了胡须则更丑,有的男人总想使自己不长胡子,但未必比长了胡子更好。 ”国王大笑说:“驸马难道就不能不计较我女儿下巴上的几根胡须吗? ”过了十多年,读书人有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忽然有一天,长须国的君臣们皱着眉头显得非常忧愁的样子。 读书人奇怪地询问有什么事。 国王哭着说:“我们国家将有灾难,就在旦夕之间降临,不是驸马就解救不了我们。 ”读书人吃惊地说:“如果能够消除灾难,就是要我的命我也不推辞。 ”国王就派人准备好船只,并派两个使者跟着读书人,他说:“麻烦驸马去拜见海龙王,你就说是东海第三浥第七岛的长须国有难求救。 我们是个非常小的国家,你必须反复说清楚。 ”接着流着眼泪同他拉了拉手分别了。 人上了船,不一会就到了岸边,岸上的沙子全是宝物,人的衣帽全都又长又大。 读书人就走上前去,请求拜见龙王。 龙宫的样子就象佛庙里壁画上所画的天宫,异彩纷呈,使人不敢睁开眼睛。 龙王走下台阶迎接他,读书人和龙王一齐顺台阶走上宫殿。 龙王询问他的来意,读书人就说了。 龙王就派人迅速去查找,过了很久,一个人在外面说:“境内没有这个国家。 ”读书人又悲哀地乞求,详细说明长须国在东海第三浥第七岛上。 龙王又叱责使者要细心地查找,并迅速回报。 过了一顿饭的工夫,使者回来说:“这个岛的虾应当是大王这个月食物,前天已经捉来了。 ”龙王笑着说:“客人原来是被虾迷惑了,我虽然是龙王,但吃的全都必须遵照上天的安排,不能随便乱吃,现在要为客人少吃点东西了。 ”就派人领着客人去观看,读书人看见几十个象屋子大小的铁锅,里面全都装满了虾,有五六只红色的大虾,大小象手臂一样,看见了客人就跳跃起来,象是求救的样子。 领着的人说:“这是虾王。 ”读书人不觉悲伤地哭起来,龙王就派人放了虾王这一锅虾,又派两个使者送客人回中国。 一晚上就到了登州,读书人回头看两个使者,是两条巨大的龙。 发布时间:2025-10-12 12:55:5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