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 内容: △谣辞二 【尧时康衢童谣】 (《列子》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之治与不治,忆兆之愿戴己与不愿戴己,顾问左右外朝及在野,皆不知也。 尧乃微服游於康衢,闻童儿谣。 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 ’童儿曰:‘闻之大夫。 ’大夫曰:‘古诗也。 ’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晋献公时童谣】 (《春秋左氏传》曰:“晋献公伐虢,围下阳,问於卜偃曰:‘吾其济乎? ’偃以童谣对,曰:‘克之。 十月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汉书·五行志》曰:“周十二月,夏十月也。 言天者以夏正。 ”) 丙之晨,龙尾伏辰。 袀服振振,取虢之旂。 鹑之奔奔,天策焞々。 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晋惠公时童谣】 (《汉书·五行志》曰:“晋惠公赖秦力得立,立而背秦,内杀二大夫,国人不说。 乃更葬其兄恭太子申生而不敬,故诗妖作也。 后与秦战,为秦所获,立十四年而死,晋人绝之,更立其兄重耳,是为文公,遂伯诸侯。 ”) 恭太子更葬兮,后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其兄。 【鲁国童谣】 (《汉书·五行志》曰:“《左氏传》,鲁文、成之世童谣也。 至昭公时,有鸲鹆来巢,公攻季氏败,出奔齐,居外野,次乾侯八年,死于外,归葬鲁。 昭公名裯。 公子宋立,是为定公。 ”) 鸲之鹆之,公出辱之。 鸲鹆之羽,公在外野。 往馈之马,鸲鹆跦跦。 公在乾侯,徵褰与襦。 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裯父丧劳,宋父以骄。 鸲鹆鸲鹆,往歌来哭。 【楚昭王时童谣】 (《家语》曰:“楚昭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 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 王使使聘於鲁,问于孔子。 孔子曰:‘此为萍实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为能获焉。 ’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 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 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 ’曰:‘吾昔之郑,过乎陈之野,闻童谣,此楚王之应也,是以知之。 ’”) 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周末时童谣】 (《家语》曰:“齐有一足之鸟,飞习於公朝,下止於殿前,舒翅而跳。 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於孔子。 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 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讯两肩而跳且谣,今齐有之,其应至矣。 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水为灾。 ’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唯齐有备不败。 ”) 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汉元帝时童谣】 (《汉书·五行志》曰:“元帝时童谣,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宫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 井水,阴也,灶烟,阳也;玉堂、金门,至尊之居:象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应也。 王莽生於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为三公辅政,因以篡位也。 ”) 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 【汉成帝时燕燕童谣】 (《汉书·五行志》曰:“成帝时童谣,后帝为微行出游,常与富平侯张放俱称富平侯家人,过阳阿主作乐,见舞者赵飞燕而幸之,故曰‘燕燕尾涏々’,美好貌也。 ‘张公子’,谓富平侯也。 ‘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鍰,言将尊贵也。 后遂立为皇后,与弟昭仪贼害后宫皇子,卒皆伏辜,所谓‘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者也。 ”) 燕燕尾涏々,张公子,时相见。 木门仓琅根。 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汉成帝时歌谣】 (《汉书·五行志》曰:“成帝时歌谣也。 桂,赤色,汉家象。 华不实,无继嗣也。 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 ”)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 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王莽时汝南童谣】 (《汉书》曰:“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 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 翟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 乃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 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时有童谣。 ”子威,方进字也。) 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反乎覆,陂当复。 谁云者? 两黄鹄。 【更始时南阳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更始时,南阳有童谣。 是时更始在长安,世祖为大司马,平定河北。 更始大臣并僣专权,故谣妖作也。 后更始遂为赤眉所杀,是更始之不谐在赤眉也。 世祖自河北兴。 ”) 谐不谐,在赤眉。 得不得,在河北。 【后汉时蜀中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世祖建武六年,蜀中童谣。 是时公孙述僣号於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 五铢,汉家货,明当复也。 述遂诛灭。 ”) 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后汉顺帝末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顺帝之末,京都童谣。 按顺帝即世,孝质短祚,大将军梁冀贪树疏幼,以为己功,专国号令,以赡其私。 太尉李固以为清河王,雅性聪明,敦诗悦礼,加又属亲,立长则顺,置善则固。 而冀建白太后,策免固,徵蠡吾侯,遂即至尊。 固是月幽毙于狱,暴尸道路,而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厨亭侯、司空袁汤安国亭侯。 ”)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后汉桓帝初小麦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桓帝之初,天下童谣。 按元嘉中,凉州诸羌一时俱反,南入蜀、汉,东抄三辅,延及并、冀,大为民害。 命将出众,每战常负,中国益发甲卒,麦多委弃,但有妇女获刈之也。 ‘吏买马,君具车’者,言调发重及有秩者也。 ‘请为诸君鼓咙胡’者,不敢公言,私咽语也。 ”)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大麦行】 =>唐·杜甫 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后汉桓帝初城上乌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桓帝之初,京都童谣。 按此皆谓为政贪也。 ‘城上乌,尾毕逋’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聚敛也。 ‘公为吏,子为徒’者,言蛮夷将畔逆,父既为军吏,其子又为卒徒往击之也。 ‘一徒死,百乘车’者,言前一人往讨胡既死矣,后又遣百乘车往。 ‘车班班,入河间’者,言桓帝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间迎灵帝也。 ‘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者,灵帝既立,其母永乐太后好聚金以为堂也。 ‘石上慊慊舂黄粱’者,言永乐虽积金钱,慊慊常苦不足,使人舂黄粱而食之也。 ‘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者,言永乐教灵帝,使卖官受钱,所禄非其人,天下忠笃之士怨望,欲击悬鼓以求见,丞卿主鼓者,亦复谄顺,怒而止我也。 ”刘昭以为:“此谣后验,竟为灵帝作。 言‘一徒’,似斥桓帝,帝贵任群阉,参委机政,左右前后莫非刑人,有同囚徒之长,故言寄一徒也。 且又弟则废黜,身无嗣,块然单独,非一而何? ‘百乘车’者,乃国之君。 解犊后征,正膺斯数,继以班班,尤得以类焉。 ”解犊,灵帝所封也。) 城上乌,尾毕逋。 公为吏,子为徒。 一徒死,百乘车。 车班班,入河间。 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 石上慊慊舂黄粱。 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后汉桓帝初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桓帝之初,京都童谣。 至延熹末,邓皇后以谴自杀,乃以窦贵人代之。 其父名武,字游平,拜城门校尉。 及太后摄政,为大将军,与太傅陈蕃合心戮力,惟德是建,印绶所加,咸得其人,豪贤大姓,皆绝望矣。 ”) 游平卖印自有平,不避豪贤及大姓。 【后汉桓帝末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桓帝之末,京都童谣。 按解犊亭,属饶阳河间县也。 居无几何而桓帝崩,使者与解犊侯皆白盖车从河间来。 延延,众貌。 是时御史刘儵建议立灵帝,以儵为侍中。 中常侍侯览畏其亲近,必当间己,白拜儵泰山太守,因令司隶迫促杀之。 朝廷少长,思其功效,乃拔用其弟郃,致位司徒,此为合谐也。 ”刘昭按:“《郡国志》饶阳本属涿,后属安平。 灵帝既是河间王曾孙,谣言自是有征,无俟河间之县为验也。 ”) 白盖小车何延延。 河间来合谐,河间来合谐。 【后汉灵帝末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灵帝之末,京都童谣。 至中平六年,少帝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来还。 此为非侯非王上北芒者也。 ”)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 【后汉献帝初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献帝初童谣。 公孙瓒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 乃修城积穀,以待天下之变。 建安三年,袁绍攻瓒,瓒大败,缢其姊妹妻子,引火自焚。 绍兵趣登台斩之。 初,瓒破黄巾,杀刘虞,乘胜南下,侵据齐地,雄威大振,而不能开廓远图,欲以坚城观时,坐听围戮,斯亦自易地而去世也。 ”) 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 【后汉献帝初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献帝元初,京都童谣。 按‘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 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 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 ‘青青’者,暴盛之貌。 ‘不得生’者,亦旋破亡也。 ”)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魏明帝景初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景初中童谣。 及宣王平辽东,归至白屋,当还镇长安。 会帝疾笃,急召之。 乃乘追锋车东渡河,终翦魏室,如童谣之言也。 ”阿公阿公驾马车,不意阿公东渡河。 阿公东还当奈何。) 【魏齐王嘉平中谣】 (《宋书·五行志》曰:“魏齐王嘉平中谣。 按朱虎者,楚王彪小字也。 王凌令狐愚闻此谣,谋立彪。 事发,凌等伏诛,彪赐死。 ”) 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 【吴孙亮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亮初童谣。 按成子阁著,反语石子堈也。 钩络,钩带也。 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腰,投之石子堈。 后听恪故吏收葬,求之此堈云。 ”) 吁汝恪,何若若,芦苇单衣篾钩络,於何相求成子阁。 【吴孙亮初白鼍鸣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 按南郡城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 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 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 鼍有鳞介,甲兵之象也。 ”) 白鼍鸣,龟背平,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 【白鼍鸣】 =>唐·张籍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吴孙皓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皓初童谣。 按皓寻迁都武昌,民溯流供给,咸怨毒焉。 ”)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吴孙皓天纪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皓天纪中童谣。 晋武帝闻之,加王濬龙骧将军。 及征吴,江西众军无过者,而王濬先定秣陵。 ”) 阿童复阿童,衔刀游渡江。 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 【晋武帝太康后童谣三首】 (《宋书·五行志》曰:“晋武帝太康后江南童谣。 于时吴人皆谓在孙氏子孙,故窃发为乱者相继。 按横目者‘四’字,自吴亡至晋元帝兴,几四十年,皆如童谣之言。 元帝懦而少断,‘局缩肉’,直斥之也。 干宝云‘不知所斥’,讳之也。 ”) 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 宫门柱,且莫朽,吴当复,在三十年后。 鸡鸣不拊翼,吴复不用力。 【晋惠帝永熙中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惠帝永熙中童谣。 时杨骏专权,楚王用事,故言‘荆笔杨板’。 二人不诛,则君臣礼悖,故云‘几作驴’也。 ”) 二月末,三月初,荆笔杨板行诏书,宫中大马几作驴。 【晋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二首】 (《晋书·五行志》曰:“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 南风,贾后字也。 白,晋行也。 沙门,太子小名也。 鲁,贾谧国也。 言贾后将与谧为乱,以危太子,而赵王因衅咀嚼豪贤,以成篡夺也。 ”按《贾后传》有此谣云:“南风烈烈吹黄沙,遥望鲁国郁嵯峨,前至三月灭汝家。 ”与《五行志》所载不同。 其后贾谧既诛,贾后寻亦废死。 《宋书·五行志》曰:“是时愍怀颇失众望,卒以废黜,不得其死焉。 ”) 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 城东马子莫咙哅,比至来年缠汝鬉。 【晋元康中洛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晋元康中,赵王伦既篡,洛中有童谣。 数月而齐王、成都、河间义兵同会诛伦。 按成都西蕃而在邺,故曰‘虎从北来’;齐东蕃而在许,故曰‘龙从南来’;河间水汇而在关中,故曰‘水从西来’。 齐留辅政,居宫西,有无君之心,故曰‘登城看’也。 ”) 虎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何灌灌。 【晋惠帝时洛阳童谣】 (《晋书》曰:“惠帝时洛阳童谣。 明年而胡贼石勒、刘羽反。 ”) 邺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 【晋惠帝太安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晋惠帝太安中童谣。 其后中原大乱,宗蕃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表,而元帝嗣晋矣。 ”) 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 【晋怀帝永嘉初谣】 (《晋书·五行志》曰:“苟晞将破汲桑时有此谣。 司马越由是恶晞,夺其兖州,隙难遂构焉。 ”按列传:“东海孝献王越,字元超,怀帝永嘉初出镇许昌,自许昌率苟晞及冀州刺史丁劭讨汲桑,破之。 越还于许。 长史潘滔说之曰:‘兖州天下枢要,公宜自牧。 ’乃转苟晞为青州刺史,由是与晞有隙。 ”) 元超兄弟大洛度,上桑打椹为苟作。 【晋怀帝永嘉中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司马越还洛时童谣也。 ”按《列传》:“越既与苟晞构怨,寻诏越为丞相,领兖州牧,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 越辞丞相不受,自许迁于鄄城,移屯濮阳,又迁于荥阳,后自荥阳还洛。 ”《帝纪》曰:“永嘉三年三月丁巳,东海王越归京师”是也。) 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大狗至。 【晋永嘉中童谣】 (《三十国春秋》曰:“永嘉中童谣也”。) 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晋明帝太宁初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明帝太宁初童谣。 及明帝崩,成帝幼,为苏峻所逼,迁于石头,御膳不足,此‘大马死,小马饿’也。 高山,峻也,言峻寻死。 石,峻弟苏石也。 峻死后,石据石头,寻亦破,此山崩石破之应也。 ”) 恻恻力力,放马山侧。 大马死,小马饿。 高山崩,石自破。 【晋哀帝隆和初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哀帝隆和初童谣。 朝廷闻而恶之,改年曰兴宁。 民复歌曰:‘虽复改兴宁,亦复无聊生。 ’哀帝寻崩。 升平五年而穆帝崩,不满斗,不至十年也。 ”)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晋太和末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太和末童谣,及海西公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遂如谣言。 ”) 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 【晋孝武太元末京口谣】 (《晋书·五行志》曰:“孝武帝太元末京口谣,寻王恭起兵诛王国宝,旋为刘牢之所败,故言‘拉飒栖’也。 ”) 黄雌鸡,莫作雄父啼。 一旦去毛衣,衣被拉 飒栖。 发布时间:2025-10-14 13:04:2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