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十六 新乐府辞七 内容: ○系乐府十二首(唐·元结) (元结序曰:“天宝中,结将前世尝可称叹者为诗十二篇,引其义以名之,总曰系乐府。 ”) 【思太古】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鲈。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踟蹰。 【陇上叹】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 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颂东夷】 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 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东惊且悲欢,节变何烦数。 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尔为外方客,何为独能觉。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将学。 【贱士吟】 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 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 为愁亦何尔,自请说此由。 谄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 常闻古君子,指以为深羞。 正方终莫可,江海有沧洲。 【欸乃曲】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 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 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 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 【贫妇词】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嘶。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顾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去乡悲】 踟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 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 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 乃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 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 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 【寿翁兴】 惜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不见充所求,空闻恣耽欲。 清和存主母,潜濩无乱黩。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农臣怨】 农臣何所怨,乃欲千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谢天龟】 客来自江汉,元得双天龟。 且言龟甚灵,问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顾尝无妄私。 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 行之恐不及,此外将何为。 惠恩如可谢,占问敢终辞。 【古遗叹】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 有国遗贤臣,万世为冤悲。 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所遗非遗用,所遗在遗之。 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心非膏濡类,安得无不遗。 【下客谣】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诚彩翠,绮罗如婵娟。 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终信,长使令德全。 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补乐歌十首(唐·元结) (元结序曰:“自伏羲至于殷,凡十代,乐歌有其名亡其辞。 考之传记,义或存焉,故采其名义以补之,凡十篇十九章,名引其义以序之,命曰《补乐歌》。 ”) 【网罟】 (伏羲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伏羲能易人取禽兽之劳。) 吾人苦兮,水深深,网罟设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网罟设兮,山不幽。 (《网罟》二章,章四句。) 【丰年】 神农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神农教人种植之功。 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草实兮,济我生人。 猗太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时兮,成我丰年。 (《丰年》二章,章四句。) 【云门】 轩辕氏之乐歌也,其义盖言云之出润益万物,如帝之德无所不施。 玄云溟溟兮,垂雨濛濛,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 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类我圣德兮,庥被无方。 (《云门》二章,章四句。) 【九渊】 少昊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少昊之德渊然深远。 圣德至深兮,蕴蕴如渊,生类娭娭兮,孰知其然。 (《九渊》一章,四句。) 【五茎】 颛顼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颛顼得五德之根茎。 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五德涵柔兮,沨々而生。 其生如何兮,秞々,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五茎》一章,八句。) 【六英】 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六合之英华。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由六合兮,英华沨々。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由六合兮,根柢嬴嬴。 (《六英》二章,章六句。) 【咸池】 陶唐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尧德至大,无不备全。 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 元化浘々兮,孰知其然,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咸池》二章,章四句。) 【大韶】 有虞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舜能绍先圣之德。 森森群象兮,日见生成,欲闻朕初兮,玄封冥冥。 洋洋至化兮,日见深柔,欲闻《大濩》兮,大渊油油。 (《大韶》二章,章四句。) 【大夏】 有夏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禹治水,其功能大中国。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国有民人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人天。 (《大夏》三章,章四句。) 【大濩】 有殷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汤敕天下,濩然得所。 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濩育。 圣人生兮,天下和,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大濩》二章,章四句。) 【补九夏歌九首】 =>唐·皮日休 (《周礼》曰:“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 ”郑司农云:“夏,大也,乐之大歌有九。 ”杜子春云:“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四方宾来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祴夏》,公出入奏《骜夏》。 ”郑康成云:“九夏皆诗篇名,颂之类也。 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祴与陔同。 ”皮日休曰:“九夏亡者,吾能颂之。 ”乃作《补九夏歌》。) 【王夏】 爣々皎日,欻丽乎天。 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々皎日,欻入於地。 厥晦厥贞,如王入焉。 出有龙旂,入有珩珮。 勿驱勿驰,惟慎惟戒。 出有嘉谋,入有内则。 繄彼臣庶,钦王之式。 (《王夏》四章,章四句。) 【肆夏】 愔愔清庙,仪仪衮服。 我尸出矣,迎神之穀。 杳杳阴竹,坎坎路鼓。 我尺入矣,得神之祜。 (《肆夏》二章,章四句。) 【昭夏】 有郁其鬯,有俨其彝。 九变未作,金乘来之。 既醑既酢,爰朄爰舞。 象物既降,金乘之去。 (《昭夏》二章,章四句。) 【纳夏】 麟之仪仪,不絷不维。 乐德而至,如宾之嬉。 凤之愉愉,不篝不笯。 乐德而至,如宾之娱。 自筐及筥,我有牢醑。 自筐及篚,我有货币。 我牢不愆,我货不匮。 硕硕其才,有乐而止。 (《纳夏》四章,章四句。) 【章夏】 王有虎臣,锡之鈇钺。 征彼不憓,一扑而灭。 王有虎臣,锡之圭瓒。 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封,逌尔疆理。 王有掌客,馈尔饔饩。 何以乐之,金石九奏。 何以锡之,龙旂九旒。 (《章夏》四章,章四句。) 【齐夏】 玲玲衡笄,翚翚褕翟。 自内而祭,为君之则。 (《齐夏》一章,四句。) 【族夏】 洪源谁孕,疏为江河。 大块孰埏,播为山阿。 厥流浩漾,厥势嵯峨。 今君之酌,慰我实多。 (《族夏》二章,章四句。) 【祴夏】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祴夏》一章,三句。) 【骜夏】 桓桓其珪,衮衮其衣。 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珪,衮衮其服。 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骜夏》二章,章四句。) 【新题乐府上】 =>唐·元稹 元稹序曰:李公垂作乐府新题二十篇,稹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五而已,今所得才十二篇。 又得《八骏图》,一篇,总十三篇。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传曰:“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无复进幸。 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其一也。 贞元中尚存焉。 ” 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 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 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 良人顾望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 十中一得预更衣,九配深宫作宫婢。 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 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 月夜闲闻洛水声,秋池暗度风荷气。 日日长看提象门,终身不见门前事。 近年又送数人来,自言兴庆南宫至。 我悲此曲将彻骨,更想深冤复酸鼻。 此辈贱嫔何足言,帝子天孙古称贵。 诸王在閤四十年,十宅六宫门户閟。 隋炀枝条袭封邑,肃宗血胤无官位。 王无妃媵主无夫,阳亢阴淫结灾累。 何如决壅顺众流,女遣从夫男作吏。 【华原磬】 白居易传曰:“天宝中,始废泗滨磬,用华原石代之。 磬人曰:‘泗滨磬下,调之不能和,得华原石考之乃和。 ’由是不改。 ”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 工师小贱牙、旷稀,不辨邪声嫌雅正。 正声不屈古调高,钟律参差管弦病。 铿金戛瑟徒相杂,投玉敲冰杳然震。 华原软石易追琢,高下随人无雅郑。 弃旧美新由乐胥,自此黄钟不能竞。 玄宗爱乐爱新乐,梨园弟子承恩横。 《霓裳》才彻胡骑来,《云门》未得蒙亲定。 我藏古磬藏在心,有时激作《南风》咏。 伯夔曾抚野兽驯,仲尼暂叩春雷盛封疆。 何时得向笋虡悬,为君一吼君心醒。 原君每听念封疆,不遣豺狼剿人命。 【五弦弹】 (《乐苑》曰:“五弦未详所起,形如琵琶,五弦四隔,孤柱一。 合散声五,隔声二十,柱声一,总二十六声,随调应律。 ”《唐书·乐志》曰:“五弦琵琶稍小,盖北国所出。 《乐府杂录》曰:“唐贞元中,赵璧妙於此伎。 ”《国史补》曰:“赵璧弹五弦,人问其术,曰:‘吾之於五弦也,始则心驱之,中则神遇之,终则天随之。 方吾洗然眼如耳,耳如鼻,不知五弦之为璧,璧之为五弦也。 ’”) 赵璧五弦弹徵调,徵声巉绝何清峭。 避雄皓鹤警露啼,失子哀猿绕林啸。 风入春松正凌乱,莺含晓舌怜娇妙。 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 促节频催渐繁拨,珠幢斗绝金铃掉。 千靫鸣镝发胡弓,万片清球击虞庙。 众乐虽同第一部,德宗皇帝常偏召。 旬休节假暂归来,一声狂杀长安少。 主第侯家最难见,挼歌按曲皆承诏。 水精帘外教贵嫔,玳瑁筵心伴中要。 臣有五贤非此弦,或在拘囚或屠钓。 一贤得进胜累百,两贤得进同周、召,三贤事汉灭暴强,四贤镇岳宁边徼,五贤并用调五常,五常既序三光耀。 赵璧五弦非此贤,九九何劳设庭燎。 【西凉伎】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沈滞游。 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 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 师子摇光毛彩坚,胡腾醉舞筋骨柔。 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泪尽空遗丘。 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西凉之道尔阻修。 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 【法曲】 (《唐会要》曰:“文宗开成三年,改法曲为仙韶曲。 ”按法曲起於唐,谓之法部。 其曲之妙者,有《破阵乐》、《一戎大定乐》、《长生乐》、《赤白桃李花》,馀曲有《堂堂》、《望瀛》、《霓裳羽衣》、《献仙音》、《献天花》之类,总名法曲。 ”白居易传曰:“法曲虽似失雅音,盖诸夏之声也,故历朝行焉。 ”太常丞宋沇传汉中王旧说曰:“玄宗虽雅好度曲,然未尝使蕃汉杂奏。 天宝十三载,始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 识者深异之。 明年冬而安禄山反。 ”) 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 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 《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 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 作之宗庙见艰难,作之军旅传糟粕。 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沈著。 《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 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驯犀】 白居易传曰:“贞元丙戌岁,南海进驯犀,诏养苑中。 至十三年冬大寒而驯犀死。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 兽返深山鸟搆巢,鹰雕鹞鹘无羁鞅。 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 渡江之橘逾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腊月北风霜雪深,踡跼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 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 不扰则得之於理,不夺有以多於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 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 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立部伎】 (《新唐书·礼乐志》曰:“太宗贞观中,始造宴乐。 其后又分为立坐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 ”李公垂传曰:“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 又选立部伎,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乐可知矣。 故作歌以讽焉。 ”)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 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 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 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音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和。 珊珊佩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 顷向圆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 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 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涴。 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发布时间:2025-10-14 13:45:5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