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露敢于说“不”字的气节-译文与读解 内容: 行露——敢于说“不”字的气节【原文】厌氵邑行露①,岂不夙夜②? 谓行多露③。 谁谓雀无角④? 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⑤? 何以速我狱⑥?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⑦! 谁谓鼠无牙? 何以穿我墉⑧?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释】①厌氵邑(yeyi):潮一湿的样子。 行(hang):道路。 行露:道路上有露水。 ②夙夜:这里指早夜,即天没亮的时候。 ③谓:同“畏”,意思是畏惧。 ④角:啄,嘴。 ⑤女:同“汝”,你。 无家:没有家室。 这里指尚未婚配。 ⑥速:招致。 狱:诉讼,打官司。 ⑦不足:意思是说求为家室的理由不足。 ⑧塘:墙,墙壁。 【译文】路上露水湿一漉一漉,难道不想早赶路? 只怕路上露水一多。 谁说鸟雀没有嘴? 怎么啄穿我的屋? 谁说你还没成家? 凭啥送我进监狱? 虽然送我进监狱,要想成家理不足。 谁说老鼠没有牙? 怎么穿透我的墙? 谁说你还没成家? 凭啥让我吃官司? 虽然让我吃官司,我也决不顺从你。 。【读解】这首诗是一位不知名的女子为拒绝与一个已有家室的男子重婚而作。 男一方显然采用强一暴手段,用刑狱相一逼一,但作者并未屈服,并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意志。 即使是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这种宁为玉碎的气节,也是可歌可泣,值得大加赞颂。 气节是主体价值的一种体现。 它与金钱所代表的价值尺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气节是为了维护某种内在的价值观,比如尊严、人格、理想等,而不顾牺牲现实的实际利益,乃至付出一血和生命的代价。 因此,它表现出人类崇高的一精一神追求和境界。 金钱所代表的是现实的实际利益。 当人只盯住眼前的实际利益时,就完全可能为此牺牲一精一神上的价值追求,变得像行一尸一走肉一般只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 当人变成金钱的奴隶之时,他就完全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一性一,丧失了自己。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 只有挣钱机器(机器没有生命,没有自我意识,因而没有自我,仅仅是一个物)才会为财死。 人生确有比金钱重要得多的东西。 士可杀而不可辱。 羞辱是对人格尊严的嘲弄和调一戏,是对人的价值的蔑视和抹杀,为此,当然值得付出生命的代价。 沦为奴仆,变作他人的玩物,应当算是最为悲惨的人生境况,为了拒绝和摆脱这种境况,当然也值得付出代价和生命。 我们从诗中读出的,正是敢于说“不”字的凛然气节。 这是需要大无畏的气概的。 但是,现在的我们,已很少敢于说“不”字了。 发布时间:2025-11-06 11:24: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