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三 内容: 四年冬十月。 韩信将伐齐。 闻既和欲还。 蒯通说信曰。 将军受诏击齐。 未有诏止。 何以得无行乎。 且郦生一儒士。 仗轼下齐七十余城。 将军以数十万众。 乃下赵五十余城。 劳苦将士数年。 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信遂袭齐。 齐王以郦生为卖己。 乃烹之。 齐王走高密。 项羽东伐外黄。 外黄数日乃降。 羽令男子十五已上诣城东。 欲悉坑之。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 说羽曰。 彭越彊劫外黄。 外黄恐。 故且降以待大王。 大王又欲坑之。 百姓岂有所归心哉。 从此以东。 梁地十余城皆惧。 莫敢下矣。 羽赦之。 羽初之山东。 属大司马曹咎长史忻曰。 汉即挑战。 慎勿与战。 勿令得东而已。 我十五日必定梁地。 而汉果挑战。 楚军不出。 使人辱之。 数日。 咎怒。 渡兵汜水上。 士卒半渡。 汉击破之。 尽得楚国宝货。 曹咎长史忻皆自杀。 王遂进兵取成皋。 羽下梁十余城。 闻曹咎破乃还。 羽于广武间为高俎。 置太公于其上。 曰汉不急下。 吾烹太公。 王不听。 羽怒。 欲杀太公。 项伯曰。 夫为天下者不顾其家。 杀之无益。 但益怨耳。 羽从之。 使人谓曰。 愿与王挑战。 面决雌雄。 王笑谢之曰。 吾宁斗智不斗力。 羽令壮士挑战。 汉使善射者楼烦射楚三人杀之。 羽大怒。 即自出。 瞠目叱之。 楼烦目不能视。 手不能发。 走还入壁。 王使间问之。 乃羽也。 王大惊。 于是王与羽临广武间而语。 王数羽曰。 汝背约王我于蜀汉。 其罪一也。 矫杀卿子冠军而自立。 其罪二也。 受命救赵。 不还报命。 擅劫诸侯入关。 其罪三也。 与怀王约入咸阳无暴掠。 汝烧秦宫室。 掘始皇厮。 多取财宝。 其罪四也。 杀秦降王子婴。 其罪五也。 诈坑秦卒二十万。 其罪六也。 皆王诸侯善地。 而徙逐其主。 令臣下争叛。 其罪七也。 出义帝于彭城而自都之。 多自与己地。 其罪八也。 杀义帝于江南。 其罪九也。 夫为人臣自欲争天下。 大逆无道。 其罪十也。 吾以义兵诛残贼。 使刑余罪人击公。 何苦乃与公挑战。 羽怒。 伏弩射王。 中胸。 王乃扪足曰。 虏中吾指。 王疾甚。 入成皋。 中尉周昌为御史大夫。 田横请救于楚。 十有一月。 楚使龙且救齐。 号二十万众。 与齐合军。 或谓龙且曰。 汉兵远战穷寇。 其锋不可当。 齐楚自居其地。 兵易败散。 不如深壁自守。 命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 亡城闻王在。 楚来救。 必自叛汉。 汉二千余里。 客居其间。 势无所得食。 可无战而降也。 龙且曰。 救齐而降之。 吾有何功。 今战而胜之。 齐之半可得而有。 吾平生时知韩信之为人易与耳。 遂将兵与韩信夹潍水而阵。 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 盛沙以壅水上流。 信引兵半渡击龙且。 信佯不胜走还。 龙且追之渡水。 信使人决壅。 龙且军大半不得渡。 即击破之。 斩龙且。 虏齐王广。 田横复立为齐王。 战败而亡。 信遂平齐。 使人言于王曰。 齐国多诈。 请为假王以镇之。 王大怒。 张良陈平蹑王足。 谏曰。 方汉不利。 宁能禁信之自王乎。 不如因而立之。 春二月。 遣张良立信为齐王。 征其兵击楚。 曹参为左丞相。 楚使武涉招信。 信曰。 吾尝事项王不见用。 事汉。 汉深信我。 我背之不祥。 武涉已去。 蒯通说信曰。 汉王败荥阳。 伤成皋。 还走宛叶间。 此所谓智勇俱竭者也。 楚兵困于京索之间。 迫于西山而不能进。 三年于此矣。 锐气挫于险塞。 粮用尽于内藏。 当今两主之命。 悬于足下。 为足下计者。 莫若两存之。 三分天下。 鼎足而居。 其势莫敢先动。 以足下之贤。 有甲兵之众。 据彊齐。 从燕赵。 出空虚之地以制其后。 因民之欲。 西向为百姓请命。 天下孰敢不听。 足下案齐国之固有淮泗之地。 深拱揖让。 以怀诸侯。 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矣。 信曰。 吾岂可见利而背恩。 通曰。 常山王成安君为刎颈之交。 而卒相灭。 大夫种存亡越。 伯勾践。 身死。 语曰。 野禽殚。 走狗烹。 飞鸟尽。 良弓藏。 敌国灭。 谋臣亡。 故以交友言之。 则不过陈张。 以君臣言之。 则不过勾践。 大夫种。 推此二者。 足以观之矣。 且臣闻之。 勇略振主者身危。 功盖天下者不赏。 足下涉西河。 虏魏王。 擒夏说。 下井陉。 诛成安君之罪。 以全于赵。 胁燕定齐。 南拥楚人之兵数十万之众。 遂斩龙且。 西向以报。 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 而英略不世出者也。 足下挟不赏之功。 戴振主之威。 归楚楚人不信。 归汉汉人震恐。 足下欲持此安归乎。 夫势在人臣之位。 而有高天下之名。 臣窃危之。 夫随厮养之役。 失万乘之权。 守担石之禄。 阙卿相之位。 计成而不能行者。 事之祸也。 故猛虎之犹豫。 不如蜂虿之致螫。 孟贲之狐疑。 不如童子之必至矣。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 时者难值而易失。 愿足下无疑。 信犹豫不忍背汉。 又自以功高。 汉终不夺我齐。 遂谢通。 通去乃佯狂为巫。 秋七月。 立黥布为淮南王。 八月初为算赋。 令军士死者。 吏为衣衾棺敛传送其家。 四方归心焉。 汉王遣侯公说项羽求太公。 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 割洪沟以西为汉。 以东为楚。 九月归太公吕后。 封侯公为平国君。 项羽解而东归。 汉王欲西。 张良陈平谏曰。 今汉有天下大半。 而诸侯皆附汉。 楚兵疲食尽。 此天亡之时也。 不如因其几而取之。 五年冬十月。 王追项羽至阳夏南。 与韩信彭越期。 皆不至会。 楚击汉军。 大破之。 王复深垒自守。 王谓张良曰。 诸侯不从奈何。 对曰。 大王能取睢阳以东。 北至谷城。 尽以王彭越。 从陈以东傅海与韩信。 则两人必至而楚败矣。 王从之。 信越皆至。 十有二月。 诸侯皆会垓下。 围项羽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作楚歌。 羽惊曰。 汉已尽得楚乎。 是何楚人歌之多也。 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曰虞姬。 有骏马曰骓。 羽乃慷慨悲歌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羽遂上马。 乃从八百余骑。 直夜溃围南出。 平明。 汉军乃觉之。 命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羽。 羽至阴陵。 迷失道路。 汉军追及之。 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追者数千。 羽谓其骑曰。 吾起兵八岁矣。 身经九十余战。 所当者破。 未尝败。 今困于此。 固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决战。 于是引其骑。 因四隤山为圜阵。 汉军围之数重。 羽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于是羽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遂取汉一将。 骑将扬喜追羽。 羽还叱喜。 人马皆惊。 辟易数里。 羽分其骑为三处。 汉军不知羽所在。 分军为三处复围之。 羽乃驰击汉军。 复取一都尉。 杀百人。 羽复聚其骑。 亡两骑。 于是羽引军东至乌江。 亭长曰。 江东虽小。 地方千里。 众数十万。 亦足以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 汉军至无以渡。 羽曰。 籍与江东士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者。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哉。 吾知公长者也。 吾骑此马五岁。 常以一日行千里。 吾不忍杀之。 以赐公。 乃令骑皆去其马。 短兵接战。 复杀汉军百人。 羽亦被十余创。 乃自刭而死。 楚地悉平。 独鲁后降。 初怀王封羽为鲁公。 故以鲁为号。 葬羽于谷城山下。 汉王为之发哀。 封项伯等四人为列侯。 赐姓刘氏。 本传曰。 项羽背关怀楚。 放逐义帝。 自矜功伐。 而不师古。 霸王之业。 始欲以力征。 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 身死东城。 尚不觉悟。 以为非己之罪。 岂不过哉。 春正月。 徙齐王韩信为楚王。 都下邳。 信乃赐所从食漂母千金。 召下乡亭长曰。 公小人也。 为惠不终。 赐钱百万。 召辱己少年曰。 壮士哉。 以为中尉。 赦天下殊死已下。 群臣上皇帝尊号。 王辞让而后受。 二月甲午。 皇帝即位于汜水之阳。 以十月为正。 从火德。 色尚赤。 以应斩白蛇神母之符。 尊王后曰皇后。 太子曰皇太子。 迫尊先媪曰昭灵夫人。 鄱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 立芮为长沙王。 越王无诸率闽中兵以佐灭秦。 立无诸为越王。 于是皇帝西都洛阳。 夏五月。 兵皆罢。 令人保其山泽者。 各归其田里。 自卖为人奴婢者。 免为庶人。 上置酒南宫。 问群臣曰。 吾所以得天下。 羽所以失之者何。 王陵对曰。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因以赏之。 与天下同其利。 项羽嫉贤妒能。 有功者害之。 贤者疑之。 战胜不蒙其功。 得地不获其利。 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 公知其一。 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 抚百姓。 给饷馈。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 所以取天下也。 羽有一范增。 贤而不能用。 此所以为我擒也。 上问韩信曰。 公相我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又问韩信。 公能将几何。 对曰。 臣多多益办耳。 上曰。 何为为我臣。 信曰。 陛下虽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 此所谓天授。 非人力也。 是时田横与宾客五百人亡在海中。 上遣使赦横罪。 曰。 横来。 大者王。 小者侯。 不来将加诛。 横曰。 臣烹郦食其。 今闻其弟郦商为将。 臣畏惧不敢奉诏。 帝乃诏商曰。 田横至。 敢有动者族诛。 横诣洛阳。 至尸乡亭三十里。 谓其从者曰。 横与汉王并南面称孤。 今汉王为天子。 而横为亡虏。 其辱已甚矣。 且横尝烹人之兄。 今与其弟并肩事主。 彼虽畏诏。 横独不媿于心哉。 且陛下不过欲一见我面貌耳。 今斩我头驰三十里。 容貌未及变。 乃沐浴自刎。 令客奉其首。 上曰。 嗟乎。 起自布衣。 兄弟三人。 更立为王。 岂不贤哉。 为之流涕。 而拜其二客为都尉。 以王礼葬之。 二客穿其厮旁皆自刎而从之。 上闻大惊。 以横客为皆贤。 闻其余五百人在海岛中。 使使召之。 闻横死。 亦皆自杀。 楚将季布亦已亡匿。 投濮阳周氏。 汉购之急。 周氏乃髡钳布与家僮数十人。 至鲁朱家而卖之。 朱家心知是季布。 因买之。 置田舍。 乃见滕公曰。 季布何罪。 臣各为其主用耳。 上始得天下。 以私怒求一人。 何示不广也。 且季布之贤。 不南走越。 即北走胡。 夫忌壮士以资敌国。 此伍子胥所以鞭荆王之墓也。 夏侯婴为言之。 上乃赦布。 拜为郎中。 后为中郎将。 布立然诺之信。 时人为之语曰。 得黄金百镒。 不如季布一诺。 朱家者为任侠。 所藏活者甚众。 豪士以百数。 不伐其功。 诸所尝施。 唯恐见之。 赈人先于贫贱。 衣不兼彩。 食不重味。 专以赴人之急。 及布尊贵。 朱家遂不复见之。 上欲都洛阳。 戍卒娄敬求见。 说上曰。 陛下都洛阳。 岂欲与周室比隆哉。 上曰然。 敬曰。 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 周之先。 自后稷尧封之邰。 积德十余世。 公刘避狄居豳。 太王以狄伐故去豳。 杖马策之歧。 国人争归之。 文王为西伯始受命。 武王伐殷。 八百诸侯。 不期而会孟津之上。 成王即位。 周公之属傅焉。 乃营成周。 都洛邑。 以为此天下中。 四方纳贡职。 道里均矣。 有德则易以王。 无德则易以亡。 凡居此者。 欲务以德致人。 不欲阻险。 令后世骄奢以虐人。 及周之衰。 分而为二。 天下莫朝。 周不能制。 形势弱矣。 今陛下用兵取天下。 大战七十。 小战四十。 使百姓肝脑涂地。 暴骨中野。 哭泣之声未绝。 伤夷者未起。 而欲比隆周室。 臣窃以陛下为不侔矣。 夫秦地被山带河。 四塞以为固。 卒然有急。 百万之众可具。 因秦之资。 膏腴之地。 此所谓金城天府之国。 陛下都关中。 山东虽乱。 秦地可全而有也。 上问群臣。 群臣皆山东人。 咸言周七八百年。 秦二世而亡。 且洛阳东有成皋。 西有渑池。 背河向洛。 其固不敌。 此亦足恃也。 上疑焉。 问张良。 张良曰。 洛阳虽有此险。 其中小。 不过数百里。 四面受敌。 此非用武之国。 夫关中左崤函。 右陇蜀。 沃野千里。 南有巴蜀之饶。 北有胡宛之利。 阻三面而守。 独以一面东制。 诸侯安定。 河渭漕挽。 足以西给京师。 诸侯有变。 顺流而下。 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娄敬之说是也。 于是上即日车驾西入关。 治栎阳宫。 拜娄敬为郎中。 号奉春君。 赐姓刘氏。 六月壬辰。 大赦天下。 八月。 燕王臧荼反。 上自将击燕。 九月虏臧荼。 立太尉卢绾为燕王。 绾与上同里同日生。 少相爱。 后以将军从击项羽有功。 故立为代王。 丞相张苍从击臧荼有功。 封北平侯。 苍明习天下图书。 善用算术。 故命以列侯居相府主郡国上计也。 六年冬。 命复天下县邑。 或有告楚王信谋反。 上问左右。 左右皆曰。 发兵以击之。 陈平曰。 陛下用兵之精。 孰与韩信。 上曰。 无能过也。 平曰。 陛下将有敌信者无。 上曰。 莫能及。 平曰。 臣窃为陛下危之。 上曰。 奈何。 平曰。 信未知有告反者。 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 陛下伪出游云梦。 会诸侯于陈。 信必郊迎。 因而执之。 此一士之力。 上从之。 遂执信。 讯信反无验。 黜信为淮阴侯。 田肯贺上曰。 甚善。 陛下得韩信而又王关中也。 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 南有泰山之固。 西有浊河之阻。 北有渤海之利。 地方二千里。 带甲百万众。 此亦东秦。 非亲子弟。 莫可使王齐者也。 上曰。 善。 赐肯金五百斤。 春正月丙午。 立刘贾为荆王。 王五十三县。 高帝兄弟四人。 长曰伯。 早卒。 追号为武哀侯。 封子信为刮羹侯。 初。 上微时数将客过嫂食。 嫂餍食之。 阳为羹尽刮釜。 上闻恶之。 故号其子为刮羹侯。 次兄曰喜。 字仲。 立仲为代王。 弟曰交。 字游。 好读书。 有才艺。 从上征伐有功。 立交为楚王。 长庶子肥为齐王。 王七十县。 以曹参为齐相国。 徙韩王信于太原。 都晋阳。 封萧何为酂侯。 父母兄弟封侯食邑者十余人。 以萧何举宗从征伐故也。 封曹参为平阳侯。 张良为留侯。 陈平为户牖侯。 后徙为曲逆侯。 周勃为绛侯。 樊哙为舞阳侯。 郦商为武成侯。 食其子疥从征伐。 以父故。 封疥为高梁侯。 夏侯婴为汝阴侯。 灌婴为颍阳侯。 周昌为汾阴侯。 大功臣封者二十余人。 其余功未得行封。 上从南宫复道上。 望见群臣往往聚语。 上曰。 此何谓也。 张良曰。 陛下所封皆萧曹故人。 所诛皆平生仇雠。 此属畏不得封。 又恐过失及诛。 此相与谋反。 上忧之。 曰为之奈何。 良曰。 急封雍齿。 雍齿上最所憎恶。 群臣共知。 后从征伐有功。 上即封雍齿。 群臣喜曰。 雍齿且封。 我属无患矣。 于是趋有司定功行封。 封王陵为定国侯。 陵始为县豪。 上兄事之。 以其从上晚。 故后行封。 凡百四十有三人。 是时民人散亡。 居可得而数者才十二三。 是以大侯不过万户。 小者不过五六百户。 封爵之日誓曰。 使黄河如带。 太山如砺。 国以永存。 爰及苗裔。 又申以丹书之信。 重以白马之盟。 作八十侯之位次。 陈平之始封。 平辞曰。 非臣之功也。 上曰。 吾用先生之谋。 战胜克敌。 非功而何。 对曰。 非魏无知。 安得进。 上曰。 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乃复赏无知。 张良素多疾病。 乃称疾。 曰。 臣家五世相韩。 及韩亡。 不爱万金之资。 为韩报雠彊秦。 天下震动。 今以三寸舌为王者师。 封万户。 位为列侯。 此布衣之极。 于臣足矣。 愿弃人间事。 欲从赤松子游耳。 乃学道不食谷。 遂不仕。 良为人容貌美丽如妇人女子。 初季布异父弟丁公为楚将逐上。 上迫急。 顾谓丁公曰。 两贤岂相厄哉。 丁公引兵而还。 天下既定。 斩丁公以徇军曰。 自今以后。 为人臣者莫效丁公也。 以萧何功最高。 群臣皆曰。 臣等被甲执兵。 多者百余战。 攻城略地。 各有等差。 萧何无有汗马之劳。 徒持文物论议而已。 今居臣等上。 何也。 上曰。 诸君知猎乎。 发纵指示兽者。 人也。 追得兽者。 狗也。 诸君徒能走得兽。 功狗也。 萧何发纵。 功人也。 及奏位次。 群臣咸曰曹参宜第一。 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曰。 曹参虽有野战之功。 此特一时之事耳。 夫上与楚相距五年。 失军亡众。 跳身遁者数矣。 萧何尝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命。 而数万之众会。 上乏绝者数矣。 楚汉相距荥阳数年。 军无见粮。 萧何常转漕给食。 陛下虽亡山东。 萧何常存关中以待陛下。 此万世之功也。 奈何以一旦之功。 而加万世之功哉。 于是令何为第一。 带剑上殿。 入朝不趋。 上曰。 吾闻进贤受上赏。 萧何功虽高。 待鄂君迺得明。 于是因鄂千秋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 封为安平侯。 其吏二千石从入蜀汉定三秦者。 皆世世复其家。 上置酒。 众辱随何曰。 为天下安用腐儒哉。 何曰。 陛下发步卒五万。 骑五千。 能以取淮南乎。 上曰。 不能。 何曰。 以二十人使淮南。 王至。 如陛下之意。 是臣之功。 贤于步卒五万骑五千也。 上曰。 吾方图子之功。 以何为护军中尉。 上五日一朝太公。 太公家令说公曰。 天无二日。 土无二王。 皇帝子乃人主也。 太公虽父。 乃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朝人臣。 如此威重不得申。 后上朝太公。 太公拥彗迎门。 却行欲拜。 上大惊扶太公。 太公曰。 帝人主。 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上善家令言。 赐黄金五百斤。 荀悦曰。 孝经云。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 言有父也。 王者必父事三老。 以示天下。 所以明有孝也。 无父犹设三老之礼。 况其存者乎。 孝莫大于严父。 故后稷配天。 尊之至也。 禹不先鲧。 汤不先契。 文王不先不窋。 古之道。 子尊不加于父母。 家令之言。 于是过矣。 夏五月丙午。 诏曰。 人之至亲。 莫大于父。 故父有天下。 传归于子。 子有天下。 尊归于父。 此人道之极也。 朕平暴乱以安天下。 斯皆太公之教训也。 尊太公为太上皇。 秋九月。 匈奴围太原韩王信于马邑。 信降匈奴。 七年冬十月。 上自征太原匈奴。 冒顿单于拒汉。 汉使者窥匈奴者十辈。 皆曰易击。 上使娄敬往。 还曰。 匈奴见羸弱。 似有伏兵。 不可击。 上怒曰。 齐虏妄言阻吾军。 械系之。 上至平城。 匈奴果围上于白登七日。 用陈平谋。 说匈奴阏氏夫人。 得开围一角。 上乃遁出。 其计秘。 世莫得闻也。 士卒歌之曰。 平城之下祸甚苦。 七日不食。 不能弯弓弩。 上既还。 谢敬曰。 不用公言以困平城。 乃斩前使者十余辈。 封敬二千户。 号建信侯。 先是有月晕围于昴参毕七重。 本志以为昴毕之闲。 为天街北羌胡也。 街南中国也。 昴为匈奴。 毕为边兵。 平城之应云。 匈奴攻代。 代王喜弃国归洛阳。 废为郃阳侯。 辛卯立皇子如意为代王。 春一月。 上自平城还。 见萧何治宫室于长安甚盛。 上怒曰。 何治之过度。 对曰。 天子以四海为家。 非壮丽无以重皇威。 且无令后世有以过也。 乃迁都长安。 是时威仪未设。 群臣争功醉呼。 或拔剑击柱。 上患之。 博士叔孙通请制礼仪。 上曰。 度吾所能行者。 通乃与弟子百余人共起朝仪。 大朝会长乐宫。 陈车骑旌旗兵卫。 群臣列位。 百官执职成礼而罢。 莫不祇肃。 于是上叹曰。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 拜通为奉常。 赐金五百斤。 弟子皆为郎中。 夏四月。 行如洛阳。 娄敬进计和匈奴。 请以鲁元公主妻单于。 单于因之为女婿。 有子则为外孙后世可以渐臣也。 上将行之。 吕后涕泣固请留之。 乃止。 更以宗室女为公主。 妻单于。 结和亲。 岁致金币赂遗之。 发布时间:2025-11-18 17:36:0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