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前汉孝武皇帝纪四卷第十三 内容: 二年冬十月。 行幸雍。 祠五畤。 春三月戊寅。 丞相公孙弘薨。 壬辰。 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 张汤为御史大夫。 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 逾乌盭。 讨漱濮。 陟狐奴。 历五国。 生获匈奴单于子。 转战五日。 过鄢耆山千有余里。 合短兵。 鏖皋兰下。 斩虏侯王。 执混邪王及相国都尉。 收休屠王祭天金人。 去病者。 卫青姊少儿子也。 父霍仲孺为县吏。 给事平阳公主家。 与少儿私通。 生去病。 去病初以侍中为嫖姚校尉。 从卫青击匈奴有功。 封冠军侯。 及至是役。 增封一千二百户。 夏。 马生余吾水中。 南越献驯象能言鸟。 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 过居延。 斩首虏三万余级。 匈奴入雁门。 杀略数百人。 遣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将兵出右北平。 广将四千余骑副之。 与张骞异道。 匈奴数万骑围广。 广军士震恐。 广乃使其子敢从数十骑。 直贯突胡骑中。 出其左右而还。 谓广曰。 胡骑易与耳。 军士心乃安。 稍为营阵外向。 胡急击之。 矢下如雨。 汉兵死者过半。 射矢且尽。 广乃持满无发。 广身自以大箭射其裨将。 杀数十人。 胡虏稍稍解去。 会日暮。 吏士无人色。 而广意气自如。 明旦复力战。 而张骞以万骑至。 匈奴乃解去。 广骑略尽。 独得以身免。 亦杀虏三千余人。 广既归。 以其所杀获自当。 无罪无赏。 张骞以后期当斩。 赎为庶人。 广亦为庶人。 广尝夜游田间饮还。 霸陵尉呵止广。 广骑曰。 故李将军。 尉曰。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 何故也。 止广宿亭下。 居无几何。 匈奴入辽西。 召拜广右北平太守。 广请尉俱至军所。 而斩之。 江都王建有罪自杀。 初易王薨。 建居服外舍。 召易王所幸淖姬等十九人。 及女弟信臣等。 与奸通。 建游章台。 令子乘小船。 建蹈覆其船。 四人皆溺。 二人死。 复游雷陂。 天大风。 建使郎二人乘小船。 入波中。 船覆。 郎溺投水。 乍见乍没。 建临视之。 大笑以为乐。 卒皆死。 宫人女子有过。 辄裸令击鼓。 或置树上。 久者三十日。 乃得衣。 或从狼啮杀之。 见观而笑之。 或闭人令饿死。 凡杀人无辜者三十五人。 建欲令人与禽兽交而生子。 令宫人与羝羊及狗交。 自知罪多。 国中人欲告之。 建遂谋反。 作黄屋盖。 刻皇帝玺。 作汉节。 赂闽越。 约有急相助。 建时载其父所赐天子旌旗出入。 后事发觉。 有司奏建无道。 虽桀纣之恶。 不至于是。 当以谋反法诛。 廷尉宗正即问建。 建自杀。 本传云。 鲁哀者言。 寡人生于深宫之中。 长于妇人之手。 未尝知忧。 未尝知惧。 信哉斯言。 虽欲不危亡。 不可得也。 是以古之人以宴安为鸩毒。 无德而富贵。 谓之不幸。 汉兴。 诸侯王率多骄淫失道。 何则。 沈溺于放恣之中。 居势使之然也。 自凡人犹系于习俗。 何况哀公之伦乎。 夫唯大雅。 卓尔不群。 河间献王近之矣。 胶东王寄薨。 淮南王谋反时。 寄渐闻其事。 私作战守备。 及后治淮南王事。 上令下吏。 辞出之。 寄后自伤悔。 发病死。 不敢置祠。 后上立寄长子贤为王。 秋。 混邪王率众四万余人来降。 封为列侯。 单于怒曰。 混邪王休屠王数为汉所破。 单于欲诛之。 故二王谋降汉。 休屠王后悔。 混邪杀之。 并其众以降。 合四万余人。 置五属国以处之。 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而休屠王子曰日磾。 与母阏氏及弟伦。 俱没入官。 输黄门养马。 休屠王祭天作金人。 故曰金氏。 上游后庭视马。 后宫满●掌养事数十人。 莫不窃视。 磾独不敢视。 马又肥好。 日磾长八尺二寸。 容貌甚严丽。 上异而问之。 以状对。 即日拜为马监。 后为光禄大夫侍中。 上甚信爱之。 赏赐累千金。 出则参乘。 入则侍帷幄。 贵戚左右皆曰。 陛下安得一胡儿。 而反贵重之。 上益厚焉。 日磾母教二子有法度。 母病死。 上图母形于甘泉宫。 日磾每朝。 见母画像。 尝拜泣而后去。 日磾二子皆为上弄儿。 其后弄儿壮大不谨。 自殿下与宫人戏。 日磾见之。 即杀之。 上大怒。 日磾言其状。 上为泣而心敬。 日磾侍左右数十年。 未尝忤视。 上赐守宫女。 不敢近之。 其谨慎如此。 三年春。 有星孛于东方。 夏大旱。 五月赦天下。 立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 庆、寄之爱子也。 上怜焉。 故立之。 封萧何曾孙庆为酂侯。 先是庆父则嗣有罪免。 故以弟子胜嗣。 有罪免侯。 故以兄子庆嗣。 何后。 秋。 匈奴入右北平定襄。 杀略千余人。 遣谒者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 一以名闻。 是时混邪王新降。 县官费众。 仓库空竭。 贫民流徙。 皆仰给贷于县官。 县官无以赈之。 河南人卜式以钱二十万与太守。 助廪贫民。 时富民多匿财者。 唯式愿出家财。 上召拜为郎中。 赐爵左庶长。 复田十顷。 布告天下。 以讽百姓。 式以田畜为事。 有羊千余头。 先是时击匈奴。 式上书愿输家财半以助边。 上问式欲官乎。 对曰不愿。 又问家有冤乎。 曰无也。 以为天子诛匈奴。 贤者宜尽节。 有财者宜输之。 则匈奴可灭也。 时丞相公孙弘以为此非人情。 不轨之臣。 不可以为化。 不许之。 及式为郎中。 上乃使式牧羊上林苑中。 羊肥息。 上见问而善之。 式曰。 非独羊。 治民亦犹是。 以时起居。 恶者辄去之。 无令败群。 上奇其言。 拜缑氏令。 吏民便之。 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半。 是岁发谪吏卒。 穿昆明池。 四年春。 有司言关东流民。 凡七十二万五千口。 县官无以衣食赈廪。 用度不足。 请收银锡。 以白鹿皮。 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 是时禁苑有白鹿。 而少府多银锡。 乃以白鹿皮方尺。 缘以缋为皮币。 直三十万。 王侯宗室朝觐。 必以皮币荐璧。 然后得行。 又以银锡为白金三品。 其一重八两圆之。 其文龙。 名曰撰。 直三千。 其二差小而方之。 其文曰马。 直五百。 其三复小堕之。 其文曰龟。 直三百。 销半两钱。 更铸五铢钱。 重如其文。 又盗铸作币罪死。 于是孔仅为大司农丞。 领管盐铁。 桑弘羊。 洛阳贾人子。 以能心计。 年十三为侍中。 言利事皆析秋毫。 而始算缗钱及车船矣。 其后弘羊请置大司农部丞数十人。 分主郡国。 各得往置均输盐铁官。 令远方各以其物。 商贾所贩卖为赋。 而相准输。 置平准官于京师。 都受天下委输诸物。 官尽笼天下之货物。 贵则卖之。 贱则买之。 富商大贾无所侔大利。 物皆反其本。 而物不得踊贵。 故抑天下之物。 名曰平准。 又请令民得以粟补吏。 罪人得以赎死。 及入粟为吏。 复各有差。 于是民不益赋。 而国用饶足。 乃赐弘羊爵左庶长。 黄金二百斤。 会天大旱。 上令百官请雨。 太子傅卜式言于上曰。 县官当衣食租税而已。 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 贩卖求利。 独烹弘羊。 天乃雨。 是时董仲舒说上曰。 古税民不过什一。 使民岁不过三日。 民财用。 内足以养老尽孝。 外足以事上供税。 上足以畜妻子。 故民悦而从上。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道。 除井田之制。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人专川泽之利。 营山林之饶。 荒淫越制。 邑有人君之尊。 里有王侯之富。 小民安得不困。 又加月有吏卒。 征卫屯戍。 一岁力役。 四十倍于古。 田税口赋。 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杰之田。 见税什五。 故尝衣马牛之衣。 食犬豕之食。 又重以贪暴之吏。 刑戮妄行。 民无所聊生。 逃亡山林。 并为盗贼。 断狱一岁以十万数。 汉兴。 遵而未改。 古井田法虽难卒行。 宜少近古。 限民占田。 塞兼并之路。 盐铁皆归于民。 去奴婢。 除专杀之威。 薄赋敛。 省徭役以宽民。 然后可治也。 其言未施行。 有星孛于东北。 夏有长星出于西北。 大将军卫青将四将军出定襄。 将军去病出代。 各万余骑。 步兵数十万。 青到漠北。 围单于。 斩首万九千级。 单于遁走。 追至置颜山乃还。 去病与左贤王战。 斩首虏七万余级。 封狼居胥山乃还。 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皆后期。 广自杀。 食其赎死。 广与大将军别道。 迷而后期。 大将军遣长吏责问广。 令诣幕府对。 谓其麾下曰。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今述而失道。 岂非天邪。 且广年已六十余。 终不能使复对刀笔吏矣。 遂自刎死。 百姓闻之。 知与不知。 莫不垂泣。 广初文帝时。 以良家子从军。 文帝奇其才。 曰。 使广遭高帝。 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吴楚反时。 战昌邑下显名。 后为上郡太守。 匈奴入上郡。 上使中贵人助广击匈奴。 中贵人将数十骑出。 见匈奴三人与战。 射伤中贵人。 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告广。 广曰。 此必匈奴射雕者。 乃从百余骑驰。 射杀二人。 生得一人。 匈奴数千骑望见广。 以为诱骑。 惊出兵。 上山而阵。 广直前来至匈奴二里止。 令皆下马解鞍。 有白马将军出护兵。 广射杀之。 复还。 解鞍纵马。 胡兵怪之。 卒不敢击。 会日已暮。 胡以为汉有伏兵。 乃夜遁走。 尝猎。 见草中石。 以为伏虎。 射之。 入石没羽。 视之石也。 他日射之。 终不能入。 广之军吏士卒多以军功封侯者。 而广终不得封。 初西羌反。 广诱降者八百余人。 而同日尽杀之。 望气者王朔曰。 祸莫大于杀已降。 此将军所以不封侯也。 五年春三月甲午。 丞相李蔡有罪自杀。 赐葬地阳陵二十亩。 盗取长陵三亩。 又侵神道壖地一亩。 葬其中。 行五铢钱。 徙天下大奸猾吏民于边。 关内侯郎中令李敢。 怨卫青之恨其父也。 乃击青伤之。 讳而匿之。 居无几何。 敢从上甘泉。 霍去病怨敢伤青。 射杀敢。 上为讳云鹿触杀之。 夏四月乙丑。 太子太傅严青翟为丞相。 六年冬十月雨水无冰。 夏四月乙巳朔。 立皇子闳为齐王。 赐策曰。 惟元狩六年夏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张汤。 庙立皇子闳为齐王。 曰。 呜呼小子闳。 受兹青土。 朕承天序。 唯崇稽古。 建尔国家。 封于东土。 世为汉藩辅。 呜呼念之哉。 龚朕之诏。 唯命不于常。 人之好明德显。 厥有不臧。 无乃凶于乃国害于尔躬。 呜呼。 保国有民。 可不慎欤。 王其勖哉。 立皇子旦为燕王。 胥为广陵王。 皆赐策。 六月乙卯。 诏遣博士六人。 分巡天下。 存孤寡。 恤废病。 赈穷乏。 劝孝悌。 举独行之君子。 秋七月。 大司马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薨。 发属国玄甲阵。 自长安至茂陵。 为厮茔象祁连山。 谥曰景桓侯。 去病为将。 敢深入赴利。 不顾其难。 然士卒或乏粮食。 上尝教之孙吴兵法。 对曰。 顾方略如何耳。 其不蹈用古兵法。 上为治第。 对曰。 匈奴不灭。 臣何以家为。 去病后甚贵宠。 而卫青稍衰。 宾客故人。 皆去青而事去病。 唯故益州刺史任安不肯去。 初。 去病既壮大。 乃自知为霍仲孺子。 会为骠骑将军击匈奴。 道出河东。 乃迎见仲孺。 大为置田宅奴婢而去。 还复过之。 仲孺小子光。 字子孟。 年十余岁。 因将光西入关。 仕光为郎。 迁侍中。 去病死后。 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出则同车。 入侍左右。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 小心谨慎。 未尝有过。 甚见亲信。 元鼎元年夏五月。 赦天下。 大酺五日。 六月。 得宝鼎于河东汾水上。 荐见于宗庙。 藏于甘泉宫。 鼎大八尺一寸。 高三尺六寸。 群臣伏贺曰。 陛下得周鼎。 侍中光禄大夫吾丘寿王。 独曰非周鼎。 上怒。 召而问之。 对曰。 周有明德。 上天报应。 鼎为周出。 故为周宝。 今陛下恢崇大业。 天瑞并至。 昔秦始皇出鼎于彭城县。 而不能得。 天祚有德。 而宝鼎自出。 此天所以与汉。 乃汉宝。 非周宝也。 上曰善。 赐金五十斤。 初公孙弘奏禁民无持弓弩。 曰一贼弯弩。 百吏不敢前。 此盗贼所以难容也。 上下共议。 寿王对曰。 大射之礼。 自天子达于庶人。 三代之道也。 臣闻圣人合射以教人。 不闻弓矢以为禁也。 攻夺之罪死。 而犹不禁。 大奸之重诛。 而固不避也。 臣恐邪人挟之。 吏不能止。 良民自卫。 而抵罪犯禁。 是擅贼虐而夺民救也。 窃以为无益于禁奸。 而令学之者不得修其业。 不甚便。 上以难弘。 弘屈服焉。 寿王。 字子赣。 涿郡人也。 后坐事诛。 济东王彭离有罪废焉。 上庸博士徐偃。 使循行天下郡国。 矫制胶东鲁国鼓铸盐铁。 御史大夫张汤劾奏偃。 法至死。 偃对以为春秋之义。 大夫出疆。 有可以为社稷。 利国家。 存万民者。 专之可也。 汤不能屈其义。 有诏使中谒者终军问其状。 终军语偃曰。 古者诸侯。 国异政。 家殊俗。 安危之势。 呼吸成变。 故有专己之义。 今天下为一。 春秋之义。 王者无外。 偃修封域之中。 而辞以出境。 何也。 且盐铁郡国有余藏。 且二国废不足为害。 而以安社稷为辞也。 偃以前三奏不许。 而直矫制作威福。 此明王所必加诛也。 凡偃铸铁。 欲及春耕种赡民器。 今鲁之鼓铸。 当先具其器备。 至秋乃能举火。 此言与实倍也。 枉尺直寻。 孟子犹称不可。 今所犯罪重。 所就者少。 偃自以为必死而为之邪。 将幸诛不加。 欲以采名也。 偃辞屈。 下御史大夫服罪。 终军。 济南人也。 年十八。 选为博士。 到府受遣。 太守贤而友之。 军揖太守而去。 徒而入关。 关吏与繻日。 还当合符。 军曰。 大丈夫西游。 终不徒还。 弃繻去。 及军为谒者。 使行郡国。 建节东出关。 关吏识之曰。 此使者前弃繻生也。 二年冬十有一月。 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 御史中丞李文与汤有□。 汤所厚吏鲁谒居。 阴使人上变。 告文奸事。 事下汤治。 论杀文。 而德厚谒居。 谒居病。 汤亲为之摩足。 赵王素怨汤。 上书告汤大臣。 乃与吏谒居摩足。 疑与为大奸。 丞相长吏朱买臣等素怨汤。 亦言汤且欲为请奏。 所爱幸贾人田信等辄先知之。 居物致富。 与汤分之。 上以问汤。 汤不服罪。 于是上使使迫责汤。 汤为书谢。 因曰。 陷臣者三长史也。 遂自杀。 昆弟诸子欲厚葬之。 汤母曰。 汤为大臣。 被恶言而死。 何厚葬之有。 载以牛车。 有棺无椁。 上闻之曰。 非此母不生此子。 乃尽诛买臣等。 初。 汤好文。 涉深刻。 与太中大夫赵禹共定律令。 禹官至少府。 亦深刻。 然禹意在奉公孤立。 而汤佞智以谀世主。 接士大夫。 造请诸公。 不避寒暑。 以得声誉。 上甚信用之。 每朝奏事。 日旰忘食。 丞相充位而已。 天下事皆决于汤。 汤尝病。 上亲问疾。 匈奴尝求和亲。 群臣议上前。 博士狄山以和亲为便。 汤曰。 此愚儒无知。 山曰。 臣固愚。 愚忠。 不若汤诈忠也。 上作色曰。 吾使山居一郡。 能无使虏人盗乎。 山曰不能。 曰居一县。 又曰不能。 复曰居一鄣。 山自度穷且下吏。 因曰能。 遣山乘一鄣。 至月余。 匈奴斩山头而去。 自是群臣畏汤。 莫敢言矣。 汤子安世。 少为郎。 给事中尚书。 精勤于职。 休沐未尝出行。 后上方幸河东。 亡书三箧。 诏问莫能知。 唯安世识之。 具作其事。 后购得本书以相校。 无所遗失。 上奇其才。 擢为尚书郎中令。 安世宽仁。 与父行异。 十有二月。 丞相严青翟下狱死。 春起柏梁台。 三月大雨雪。 辛亥。 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夏大雨水。 关中饿死者以千数。 秋九月。 诏曰。 仁不异远。 义不辞难。 江陵饥寒。 下巴蜀之粟。 致之江陵。 遣博士分循天下。 吏民有能救饥困者。 具举以闻。 三年冬十月。 徙函谷关于新安。 以故关为弘农县。 十有一月。 令民有告缗者。 以其半与之。 春正月戊子。 阳陵园灾。 夏四月雨雹。 关东郡国七十余县饥。 人相食。 常山王舜薨。 谥曰宪王。 王子勃嗣。 有罪废。 徙房陵。 立宪王中子平为真定王。 徙代王义为清河王。 四年冬十月。 行幸雍、祠五畤。 东行幸汾阴。 十有一月甲子。 立后土祠于汾阴。 礼毕。 行幸荥阳。 还至洛阳。 诏问周王后。 得孽子嘉。 封为周子南君。 以奉周祀。 春二月。 中山王胜薨。 谥曰靖王。 胜乐酒。 好内色。 有男子百二十余人。 夏。 封方术士栾大为乐通侯。 位上将军。 栾大。 胶东人也。 以方术言于上曰。 臣尝往东海中。 见安期羡门之属。 臣师曰。 黄金可成。 河水决可塞。 不死之药可得。 仙人可致也。 然臣恐效文成将军。 则方术之士。 掩口不能言矣。 文成将军者。 齐人也。 姓李。 字少翁。 以方术进。 拜为文成将军。 上以客礼待之。 于甘泉宫中。 画太乙诸鬼神像所设祭祀。 欲以致其神。 岁余。 其方不效。 乃为帛书以饭牛。 伪言牛腹中有奇书。 杀而祀之。 上识其手书。 问之果服。 乃诛。 上既杀文成而悔之。 及得栾大甚喜。 乃大敢为大言。 处之不疑。 上使验小方。 斗棋。 棋自相触。 大言能致其师。 陛下必欲致之。 则贵其使者。 令有亲属。 以客礼待之。 上乃拜大为五利将军。 天士将军。 地士将军。 大通将军。 凡四将军四印。 赐列侯甲第。 僮十人。 乘舆●马帷帐器物。 以充其家。 以卫长公主妻之。 齎黄金万斤。 上亲至其家。 自公主大臣将军卿相已下。 皆致酒其家。 刻玉印曰天道将军。 使者衣羽衣。 夜立白茆上。 大亦衣羽衣立白茆上。 受印绶。 以示不臣。 于是五利将军。 尝夜祠其家。 欲下其神。 后装欲入东海中。 云求其师。 至大山。 不敢入海。 上使人随而验之。 皆妄言不效。 先是方士李少君。 乃言能致物却老。 少君尝至武安侯家。 有老人年九十余。 少君乃言与老人大父游猎处。 老人为儿时识其家处。 一坐尽惊。 上有古铜器。 以问少君。 少君对曰。 此器。 齐桓十年陈于柏寝下。 案其刻铭。 果齐桓公器。 时皆谓少君数百岁人也。 少君言祠灶可致物如丹砂。 可化为黄金。 黄金成以为饮食器。 则益寿。 而蓬莱仙人可得见也。 见之以封禅则不死。 黄帝是也。 其后方多不效。 而少君病死。 道士以为化去不死也。 齐人公孙卿。 言黄帝得宝鼎。 而神化登于天。 谶书言汉兴正当黄帝之运。 汉之圣德者。 在高祖之孙。 上曰。 嗟乎。 诚得如黄帝。 吾视去妻子如脱屣尔。 拜卿为郎。 使候神于太室。 是时言神怪方术者以万数。 入海求仙人者数千人。 上幸东莱。 夜见大人长数丈。 就之则不见。 见大人迹。 诸方士后皆无验。 上益厌倦。 然犹羁縻不绝。 冀望其真。 上尝疾病。 有巫为上致神君。 贵者曰太乙。 其次曰太禁。 司命之属皆从之。 云非可见。 但闻其言。 言与人音等也。 时去则若风肃然。 尝以夜至。 或以昼至。 或居室帷幄中。 上礼之然后入。 因巫为主人。 关通饮食。 所欲言。 又置祷官。 张羽旗。 设祭具。 以祀神君所。 上使人记之。 其言世俗所知。 亦无余殊者。 而上心甚善之。 其事秘。 世莫传也。 而信以为神矣。 荀悦曰。 易称有天道焉。 有地道焉。 有人道焉。 各当其理。 而不相乱也。 过则有故。 气变而然也。 若夫大石自立。 僵柳复起。 此形神之异也。 男子化为女。 死人复生。 此含气之异也。 鬼神髣佛在于人间。 言语音声。 此精神之异也。 夫岂形神之怪异哉。 各以类感。 因应而然。 善则为瑞。 恶则为异。 瑞则生吉。 恶则生祸。 精气之际。 自然之符也。 故逆天之理。 则神失其节。 而妖神妄兴。 逆地之理。 则形失其节。 而妖形妄生。 逆中和之理。 则含血失其节。 而妖物妄生。 此其大旨也。 若夫神君之类。 精神之异。 非求请所能致也。 又非可以求福而禳灾矣。 且其人不自知其所然而然。 况其能为神乎。 凡物之怪。 亦皆如之。 春秋传曰。 作事不时。 怨讟起于民。 则有非言之物而言者。 当武帝之世。 赋役烦众。 民力雕弊。 加以好神仙之术。 □诞妖怪之人。 四方并集。 皆虚而无实。 故无形而言者至矣。 于洪范言僭则生时妖。 此盖怨讟所生。 时妖之类也。 故通于道。 正身以应万物。 则精神形气。 各返其本矣。 秋。 马生渥洼水中。 九月辛巳。 丞相赵周下狱死。 丙申。 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 立帝山宪王舜少子裔为泗水王。 发布时间:2025-11-18 18:22:5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