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 内容: 四年春正月。 封萧何孙建为酂侯。 诏民有太父母父母丧。 勿徭事。 夏五月。 山阳济阴雹如鸡子。 地深一尺五寸。 杀二十余人。 飞鸟皆死。 诏曰。 自今子有匿父母。 妻匿夫。 孙匿太父母。 皆勿治。 其父母匿子。 夫匿妻。 太父母匿孙。 罪殊死以下。 皆诣廷尉以闻。 立广川惠王孙文为广川王。 秋七月。 大司马霍禹谋反诛。 初霍氏显杀许后。 事颇漏泄而未察。 上乃徙霍氏诸女婿在内。 及为将校者。 皆为郡守。 更以禹为大司马。 罢其屯兵。 霍氏由是恐惧。 而显乃以许后事告禹等。 禹等惊恐曰。 县官所以斥逐诸女婿。 必以是故也。 霍云所亲张放。 谓云曰。 可令太夫人言于太后。 先杀丞相及平恩侯。 移徙陛下。 在太后耳。 男子张章告之。 事下廷尉。 执金吾捕霍山及张放等。 后有诏勿捕。 山等愈恐。 曰恶端已见之。 久尤未发。 发即族我矣。 不如先之。 遂谋反。 令太后为博平君置酒。 召丞相平恩侯。 因令其女婿光禄勋范明友等。 承太后制。 引斩丞相平恩侯。 因废帝而立禹。 会发觉。 云山明友等自杀。 禹具五刑。 显腰斩。 先是禹梦见第门皆坏。 有人发第端门屋瓦。 投之地。 就视之则不见。 先是茂陵徐福上疏曰。 霍氏太盛。 陛下即爱厚之。 宜以时抑割。 无令亡。 书三上。 辄不报闻。 霍氏既诛。 而告霍氏反者。 金安上等五人皆封侯。 或为徐生上书曰。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见其灶直突。 旁有积薪。 客曰。 更为曲突。 远徙其薪。 不者恐有火患。 主人不听。 俄而其家失火。 邻人救之。 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灼烂者在上。 其余以功次坐。 而言曲突者不得与焉。 或谓主人曰。 向使听客之言。 不费牛酒。 终无火患。 今论功请客。 不及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 反无恩泽。 焦头烂额。 复为上客邪。 主人乃悟而请之。 向使徐福之言早行。 国无列土之费。 而臣亡逆乱之败矣。 上乃赐福帛千匹。 以为郎中。 初。 禹与张安世长子千秋俱为郎中。 将兵从击匈奴还。 霍光问千秋战斗方略。 山川形势。 千秋口对兵事。 画地成图。 无所忘失。 光复问禹。 禹不能对。 光由是贤千秋。 以禹为不才。 乃叹曰。 霍氏世衰。 而张氏兴矣。 八月己酉。 皇后霍氏废处昭台宫。 九月诏曰。 今系者或以笞无辜。 饥寒冻死狱中。 何为用心逆人道也。 朕甚痛之。 其令郡国岁上系囚。 以笞掠若病死者。 所坐名县爵里。 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十有二月。 清河王延年有罪。 废迁防陵。 渤海太守龚遂。 以治民有绩征。 先是渤海左右数郡岁饥。 盗贼并起。 二千石不能禁。 遂以选为太守。 时年七十余。 形貌短小。 上望而心轻之。 问遂曰。 渤海扰乱。 将何以息其盗贼。 遂对曰。 渤海遐远。 不沾圣化。 其民困于饥寒。 而吏不恤。 故使陛下赤子。 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尔。 今欲使臣胜之邪。 将安之邪。 上闻遂对甚悦。 曰。 选用贤良。 故欲安之也。 遂曰。 臣闻治乱民。 犹治乱丝。 不可急也。 唯缓之然后可治。 臣愿陛下诏丞相御史。 且勿拘臣以文法。 得一切以便宜行事。 上许之。 加锡黄金。 未至郡。 郡界遣兵以迎遂。 遂于是移书。 罢追捕盗贼。 吏民诸持锄钩田器。 皆为良民。 吏无得问。 持兵者乃为盗贼。 悉遣迎兵。 为单车至府。 郡中翕然。 盗亦皆罢。 又多劫掠。 闻教令即时解散。 皆持锄钩。 于是郡内悉平。 民安土乐业。 乃开仓廪。 假贷贫民。 选用良吏。 慰安收养焉。 齐俗奢侈。 好为末技。 不作田种。 遂乃躬率以节约。 使民卖刀剑。 买牛犊。 曰何为带牛而佩犊乎。 劝民农桑。 课民收剑。 数年之间。 民皆富足。 而狱讼息止。 上征遂到。 将见。 议曹掾王生谓遂曰。 天子即问君何以为理者。 君宜曰皆圣主之德。 非小臣之力也。 上嘉其言有让。 叹曰。 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也。 遂对曰。 议曹掾教戒臣。 上拜遂为水衡都尉。 而王生为水衡丞。 以褒显遂。 元康元年春正月。 龟兹王及其夫人来朝。 龟兹夫人。 即乌孙公主女也。 自以得尚汉外孙。 故请朝。 上纳之。 赠赐甚厚焉。 号夫人曰公主。 龟兹王乐汉衣服制度。 归国。 治宫室。 作徼道。 周卫。 出入传呼。 撞钟鼓。 如汉家仪。 外国为之语曰。 驴非驴。 马非马。 龟兹王。 所谓骡也。 以杜陵东原上为初陵。 更名杜县为杜陵。 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赀百万者于杜陵。 凤皇集太山陈留。 甘露降于未央宫。 三月。 赦天下徙勤事者。 赐吏民爵。 鳏寡孤独帛。 夏五月。 立皇考庙。 益奉明国百户。 为奉明县。 有司奏言。 礼。 父为士。 子为天子。 祭以天子。 悼考园宜称尊号曰皇考。 立庙置县。 尊戾夫人曰戾太后。 置园庙奉邑。 益戾园各满三百家。 复高祖功臣绛侯周勃等三十六人子孙。 世世勿绝嗣。 其无适后者。 复其次。 秋八月。 诏举通文学者。 冬置建章卫尉。 二年春正月。 诏曰。 书曰。 文王作罚。 刑兹无赦。 今吏修身奉法。 未能有称。 朕甚悯焉。 其赦天下。 厉精更治。 二月乙丑。 立皇后王氏。 赐丞相已下至郎从官。 锦帛各有差。 王氏之先。 有功于高祖。 赐爵关内侯。 至王皇后父奉光。 上在民间时与相识。 有女当适人。 夫辄死。 及上即位。 乃纳之后宫为婕妤。 是时诸爱宠婕妤皆有子。 上惩霍后之欲鸩太子也。 以王婕妤无子有宠。 乃立之。 以母养太子。 封父奉光为卬城候。 夏五月。 诏曰。 吏用法式。 或以心巧。 析律二端。 深浅不平。 增辞饰非。 以成其罪。 奏不如实。 上无由得知。 或擅兴徭役。 饰厨传。 称过客。 越职逾法。 以取名誉。 二千石皆察官属。 勿用此人。 今民颇被疾疫之灾。 其令郡国被灾甚者。 无出今年租。 诏曰。 闻古者天子之名。 难知而易讳。 而今百姓。 多上书触讳以犯罪。 朕甚怜之。 其改讳询触讳在令前。 赦之。 冬京兆尹赵广汉有罪。 腰斩。 广汉字子都。 涿郡人也。 坐杀人不辜。 丞相按验之。 广汉疑丞相夫人杀侍婢。 以此胁丞相。 丞相按之甚急。 广汉乃将吏突之丞相府。 召其夫人跪堂下。 收奴婢十余人考问其事。 丞相上书自陈曰妻实不杀婢。 婢有过自杀耳。 丞相司直劾奏广汉。 摧辱大臣。 欲以劫持。 奉公不道。 上乃下广汉廷尉狱。 又坐杀人不辜治罪。 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 初。 广汉为京兆尹廉明。 抑疆扶弱。 小民得职。 而吏士尽心。 其盗贼奸邪。 纤微皆知之。 长安少年数人。 会穷里空舍。 谋欲劫人。 语未及竟。 广汉知之。 使吏捕治之。 具伏。 富人苏回为郎。 二人私劫质之。 有顷。 广汉至。 晓贼曰。 释质束手。 善相遇。 幸逢赦。 贼惊愕即出叩头。 广汉为跪谢曰。 幸全活郎。 甚厚。 遂送狱。 敕吏谨遇之。 给酒肉。 冬当断。 预为调棺敛具。 皆曰死无所恨矣。 广汉尝召湖都亭长。 湖亭长西经界上。 界上亭长戏曰。 为我通问赵君。 湖亭长至。 广汉曰。 界上亭长谢我。 何故不为致问。 其摘奸发伏如神。 皆此类也。 广汉奏令长安游徼狱秩百石。 其后百石吏皆差自重。 不敢枉法。 京兆清正。 长老称之。 以汉兴京兆尹无及广汉者。 百姓追思而歌之。 初为颍川太守。 诛大姓首恶。 郡中震栗。 一切治理威名。 流闻匈奴。 及匈奴降言者。 匈奴中皆闻广汉。 然好用新进少年。 率多果敢之计。 侵犯贵戚大臣。 卒以此败焉。 车师王乌贵靡初和于匈奴。 后降汉。 又恐匈奴攻之。 惧而奔乌孙。 汉使者郑吉田于渠黎。 乃迎车师王妻子。 传送长安。 赏赐甚厚。 四夷朝会。 常尊显而示之。 乃立车师太子军宿为车师王。 徙居渠黎。 而吉等田车师故地。 匈奴争之。 而攻汉屯田者。 赵充国等议欲因匈奴衰弱。 出兵击之。 丞相谏曰。 臣闻救乱诛暴。 谓之义兵。 兵义者王。 敌加于已。 不得已而应之者。 谓之应兵。 兵应者胜。 争恨小故。 不胜愤怒者。 谓之忿兵。 兵忿者败。 利人土地宝货者。 谓之贪兵。 兵贪者破。 恃国家之大。 矜人民之众。 欲见威于敌者。 谓之骄兵。 兵骄者灭。 此非但人事。 乃天道也。 自顷匈奴常有善意。 所得汉民。 辄奉归之。 未有犯于边境。 虽争田。 车师故地。 不足以置意。 中国今诸将军。 欲兴兵入夺其地。 臣愚不知此兵欲何名也。 今边境困乏。 难以动兵。 军旅之后。 必有凶年。 言民以愁苦之气。 伤阴阳之和也。 兵出虽胜。 必有后忧。 今郡国守相。 率多不精选。 风俗尤薄。 水旱不时。 郡国盗贼繁多。 今左右不忧。 乃欲发兵报纤微之忿于远夷。 此乃所谓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上乃弃车师之地。 丞相又奏言古有羲和之官。 以承四时之节。 以敬授民事。 人君动静。 奉顺阴阳。 则和气应而灾害不生。 自高皇帝时。 有主四时之官。 臣愿陛下选用明经通知阴阳者四人。 各主一事。 明言所职。 以顺阴阳。 上从之。 丞相敕掾吏案事郡国。 若休告还府。 辄白四方得失异闻。 盗贼灾变。 辄奏言之。 以广视听。 是岁乌孙昆弥上书。 愿以汉外孙楚公主子元贵靡为嗣。 得复尚汉公主。 上以楚公主弟子相夫妻之。 送至炖煌。 闻乌孙昆弥死。 元贵靡不得立。 乃还。 答公主侍者冯嫽。 常持节为汉公主使外国。 外国敬信之。 号曰冯夫人。 上乃征冯夫人问乌孙状。 而遣谒者送冯夫人轺车持节。 诏昆弥乌孙就居。 以为小昆弥。 而立元贵靡为大昆弥。 两昆弥之号。 自此始也。 三年春。 神雀集泰山。 有鸟五色。 以万数。 飞过京师。 翱翔属县。 赐诸侯王将军列侯二千石。 至郎从官。 帛各有差。 赐天下吏民爵。 鳏寡孤独高年帛。 三月诏曰。 盖闻象有罪而舜封之有痹。 骨肉之亲。 放而不诛。 其封故昌邑王贺子为海昏侯。 又曰。 御史大夫邴吉。 中郎将史鲁。 史玄。 长乐卫尉许舜。 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 皆与朕有旧恩。 故掖廷令张贺。 辅导朕躬。 厥功茂矣。 诗不云乎无德不报。 其封贺子侍中中郎彭祖为阳都侯。 追谥贺为哀侯。 吉鲁玄舜延寿皆列侯。 故人及郡邸狱复作。 尝有阿保之功者。 皆以差受禄赐。 是时掖宫婢名则。 令民夫上书自陈。 尝有阿保之功。 下掖庭令问则。 则辞引御史大夫邴吉知状。 吉识之。 谓则曰。 汝尝坐养皇孙不谨。 督笞之。 安得有功。 独渭城胡组。 惟阳郭征卿有恩耳。 诏求组征卿皆已死。 有子孙皆受厚赏。 免则为庶人。 赐钱十万。 上见具问则。 乃知吉有旧恩。 贤其不言。 会吉病笃。 封吉为博阳侯。 就加印绶。 及其生存也。 太子太博夏侯胜曰。 臣闻有阴德者。 必飨其乐。 以及子孙。 今者吉未获报。 而病甚。 非其死疾也。 后吉瘳。 上书固辞封。 上不听。 及杜陵陈遂。 字长子。 上微时。 与上游戏博奕。 数负遂。 上即位。 稍见进用。 至太原太守。 乃遂赐玺书曰。 制诏太原太守。 官尊禄重。 可以偿遂博负矣。 妻君宁时在旁知状。 遂乃上书谢恩。 曰事在元平元年赦前。 其见厚如此。 元帝时。 遂为京兆尹。 后至廷尉。 遂孙遵。 字孟公。 以好宾客着名。 身长八尺余。 容貌甚伟。 贵戚豪杰。 咸敬重之。 所在辐辏。 莫不震动。 为河南太守。 作私书与京师故人。 召善书吏十人于前。 遵凭儿口授与书吏。 且省官事。 书数百封。 亲疏各有意气。 海南人大惊。 性善书。 与人尺牍。 莫不藏之以为荣。 然好酒奢放。 不拘礼度。 与张敞之孙张竦。 字伯松。 相善。 而竦好学问。 节约自守。 并着名字。 仕宦相及。 遵谓竦曰。 足下苦身自约。 而我放意自恣。 官爵功名。 不减于子。 而我独差乐。 顾不优邪。 竦曰。 人各有长短。 子欲学我亦不能。 吾欲效子亦败矣。 夏六月。 立皇子钦为淮阳王。 钦者。 张妤婕之子也。 好经学法律。 聪达有才。 上甚爱之。 而张婕妤最幸有宠。 上有意欲立张婕妤子钦。 然以太子起于细微。 上少时依许氏。 及即位而许后已杀死。 故不忍废也。 是岁皇太子冠。 既学通论语孝经。 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 吾闻知止不辱。 知足不殆。 功成名遂而身退。 天之道也。 即日广受俱谢病。 上疏乞骸骨。 上以其年老。 皆许之。 赐黄金各二十斤。 而皇太子赠以金五十斤。 公卿大夫。 故人邑子。 为祖道于东都门外。 送者车数百两。 及道路观者。 莫不叹息。 皆曰贤哉二大夫。 广受既归东海。 令其家供酒食。 诸族人乡里相与娱乐。 数问其家金尽未。 昆弟诸老。 谓宜为子颇立产业。 广曰。 吾自有旧田庐。 子孙勤力于中。 足以供衣食。 今复增益之。 但教子孙怠惰耳。 贤而多财。 则损其志。 愚而多财。 则益其过。 且夫富者人之所怨。 吾既无以教化其子孙。 不欲益其过而生其怨。 及此金者。 圣主所以惠老臣也。 故乐与其乡党宗族。 共受其赐。 以尽吾余日。 不亦可乎。 于是宗正阳成侯刘德者。 辟彊之子也。 亦抑损自守。 家产不过百金。 余与昆弟宾客。 终不积财。 霍光秉政。 欲以女妻德。 德不敢娶。 畏盛满也。 好黄老术。 有智略。 少时数召见。 武帝谓之千里驹。 德治淮南狱。 尽得淮南秘书。 德小子向。 字子政。 幼而诵习之。 以为奇。 奏言黄金可成。 上令向典尚方铸作事。 费金甚多。 不验。 向坐伪铸黄金。 下狱当死。 德上书讼向。 有司奏德讼子罪。 失大臣之体。 会德病卒。 上亦奇向有才。 得减死论。 后立谷梁春秋。 上因令向受谷梁春秋传。 与诸儒讲五经于石渠。 拜郎中给事黄门。 迁谏议大夫给事中。 向后为宗正。 向为人简易。 无威仪。 廉清乐道。 不交接世俗。 专精思于经术。 昼读书传。 夜观天文。 或寝不达旦。 四年春正月。 诏曰。 朕惟耋老之人。 发齿堕落。 血气衰微。 亦无暴虐之心。 今或罹文法。 拘执囹圄。 不终天命。 朕甚怜之。 自今以来。 诸年八十以上。 非诬告杀伤人。 他皆勿坐。 遣太中大夫李彊等十二人。 循行天下。 存问孤寡。 观风俗。 察吏治得失。 举茂才异论之士。 二月。 河东霍征史等谋反诛。 三月诏曰。 乃者神雀五采以万数。 集长乐未央北宫高寝甘泉泰畤殿中。 及上林苑。 朕之不逮。 寡于德厚。 屡获嘉祥。 非朕之任。 其赐天下吏民爵。 三老孝弟力田。 鳏寡孤独各有差。 秋八月。 赐功臣适后黄金。 人二千斤。 赐故右扶风尹翁归子黄金百斤。 以奉其祭祀。 翁归。 字子沈。 其清洁语不及私。 温良谦退。 不以行能骄人。 然任刑威。 京师畏之。 其奸邪游侠。 皆有名藉。 盗贼发。 其比伍辄使以类推迹其所过抵。 率常如其言。 初。 田延年为河东太守。 召见故吏五六十人。 令有文者东。 有武者西。 翁归独伏不肯起。 将曰。 文武兼备。 惟所施设。 延年乃与语。 大奇之。 自以为不及。 翁归遂举孝廉。 后为东海太守。 过辞廷尉。 于定国欲以邑子二人嘱讬。 且令坐后堂待见。 及与翁归语终日。 不敢见之。 己而谓其邑子曰。 此贤将。 汝不任事也。 且不可干以私。 丙寅。 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薨。 安世以大司马领尚书事。 职典枢机。 谨慎周密者。 定大政已决。 辄称病出。 闻有诏令乃大惊。 使吏之丞相府问焉。 自朝廷大臣。 莫知其预议也。 常有所荐。 其人来谢安世。 安世大恨之。 以为举能达贤。 岂有私谢邪。 后绝不通。 有郎功高不调。 自言安世。 安世曰。 以君之功高。 明主所知。 绝不许。 已而郎果自迁。 幕府长史或谓安世曰。 将军为明主股肱。 而士无所进。 议者以为讥。 安世曰。 明主在上。 贤不肖较然。 人臣自修而已。 安知士而荐之。 其匿名迹。 远权势。 皆如此。 然安世家僮七百人。 各有技巧。 积累纤微。 故能殖其货。 富将拟过霍氏。 然身衣戈绨。 夫人纺绩。 车服甚节。 安世薨。 子延寿为嗣。 自以身无功德。 何以久堪先人大国。 数上书让减户邑。 又因从弟阳都侯彭祖。 口陈至诚。 彭祖。 初上微时。 与同砚席读书。 上亲之。 上以延寿为有让。 乃徙封平原侯。 户口如故。 租税减半。 遣使至乌孙求车师前王。 是岁车师王乌贵靡自乌孙至。 赐第舍。 令与妻子居。 是时比年丰。 嘉谷玄稷。 降于郡国。 金芝九茎。 产于函德殿铜池中。 九真献奇兽。 南郡获白虎。 献其皮骨爪牙。 神雀仍集。 发布时间:2025-11-19 12:24:4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