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症下药 内容: 对症下药【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所行诸,子日,‘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①,故退之。 ”【注释】①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 ”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读解】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既是因材施教.也是对症下药。 在《雍也》篇里,孔子曾经批评冉求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对于道德学问抱退缩的态度,所以在这里继续鼓励他前进。 《公冶长》篇曾经记载说,子路听到什么还未能行动起来,就又唯恐听到什么。 《颜渊》篇说子路没有什么拖延未兑现的诺言。 这些都反映出子路急躁冒进的一性一格,所以孔子要在这里压压他。 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兄长都还在世.听到什么应该先问问他们的意见,然后才行动,而不要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可见,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并不都是两面派的行为。 这正如一个做领一导一人的,在勤奋敬业的员工面前劝他注意休息,在偷一奸一耍滑的员工面前要求他勤奋工作,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归结起来,这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对症下药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各行各业都有应用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5-11-19 12:27:0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