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二十 内容: 五凤元年春正月。 上幸甘泉宫。 郊泰畤。 皇太子冠。 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 男子为父后者爵一级。 冬十有二月乙酉朔。 日有蚀之。 左冯翊韩延寿有罪。 弃市。 延寿字长公。 燕人也。 先是为东郡太守。 放散官钱。 奢僭逾制。 御史大夫萧望之按验之。 丞相邴吉以为更大赦。 不须考。 会御史当案问东郡事。 望之因令并得问之。 延寿闻之。 即案劾望之。 在左冯翊时。 放散禀牺官钱数十万。 吏掠治急。 引与望之为奸。 延寿劾望之。 案殿门禁止望之。 望之自奏。 职在总领天下。 闻事不得不问。 而为延寿所拘持。 上由是不直延寿。 各令穷竟所考。 望之果无事实。 而御史案验东郡。 具得延寿在东郡时试骑士。 治饰兵车画龙虎朱雀。 延寿驾驷马车羽葆。 鼓车歌车。 功曹引车驾驷马载棨戟。 五骑为伍。 分左右部。 军正假司马十人持幢傍毂。 延寿坐射室。 骑吏持戟夹陛列。 卫骑士兵车四面营阵被甲鞮●居马上抱弩负籣。 又使骑士戏车弄马。 又取官铜物候月蚀。 铸作剑钩镡。 放效尚方。 取官钱帛。 私假徭役吏民。 及饰车骑甲。 用三百万以上。 于是望之劾奏延寿上僭不道。 事下公卿。 公卿议以延寿前既无状。 又诬诉典法大臣。 欲以解罪。 狡猾不道。 坐弃市死。 然延寿为治。 甚得吏民心。 吏民数千人送至渭桥。 老小扶持车毂。 莫不涕泣。 初延寿以父义谏燕刺王而死。 霍光显赏其子。 擢延寿为谏议大夫。 迁颍川太守。 承赵广汉之后。 初。 广汉患郡俗名党大族相依。 以凭凌长吏。 乃阴交构之。 以生其隙。 于是吏民多相怨雠。 风俗漓薄。 延寿乃道之以礼让。 和辑其俗。 俾有制度。 为之礼节。 养生送死。 不逾礼法。 百姓遵用其教。 卖偶人车马。 下埋伪物者弃之市。 道徙为东郡太守。 政理大行。 吏民畏而爱之。 其或欺负之者。 延寿痛自刻责。 岂其负之。 何以至此。 吏民闻之自伤悔。 不复欺犯。 其县尉至刺死。 及门下掾自刭。 人救之不死。 因失喑不能言。 延寿闻之自伤。 对掾吏涕泣。 遣医治之甚厚。 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 骑吏一人后至。 敕功曹议罚。 府门卒当车前。 愿有所言。 因曰。 孝经云。 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今旦明府早驾。 久驻而不出。 骑吏父至府门。 骑吏趋出。 父适反。 会明府登车。 以敬父而受罚。 得无毁大化乎。 延寿车中举手曰。 微子。 太守不自知过。 还舍。 召见府门卒。 遂特用之。 卒是老书生。 闻延寿贤。 故自隐于门下。 以延寿在东郡治。 为天下最。 及守冯翊。 行县至高陵。 邑人有兄弟讼田自言者。 延寿伤之。 深自责。 称病不听事。 卧传舍。 而县令丞三老亦自系待罪。 于是讼者深自悔。 皆髡钳肉袒谢罪。 请以田相让。 及死不复敢争。 延寿见。 勉励之。 乃起视事。 郡中翕然。 转相劝励。 周遍二十四县。 莫复以辞讼自言者。 推其至诚。 吏民不忍欺也。 治官茂矣。 二年春正月。 行幸雍。 祠五畤。 夏四月。 大司马车骑将车韩增薨。 增者。 故韩王信之曾孙。 安道侯说之子。 增为人宽和自守。 以温颜逊辞。 承上接下。 历事三主。 甚重于朝廷。 五月将军许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秋八月。 诏曰。 夫婚姻之道。 人伦之大者。 酒食之会。 所以行礼乐也。 今郡国二千石。 或擅为苛禁。 禁民嫁娶。 不得具酒食相贺召。 由是废乡党之礼。 使民无所乐。 非所以导民也。 诗不云乎。 民之失德。 干糇以愆。 勿为苛禁。 匈奴掘衍单于。 为其众所叛。 兵败而自杀。 于是匈奴大乱。 五单于争立。 议者多云。 匈奴为害日久。 今可因其乱。 举兵灭之。 萧望之对曰。 春秋晋士□兴兵侵齐。 闻齐侯卒而还。 君子大其不伐丧。 以为恩足以服孝子。 义足以动诸侯。 前单于慕化和亲。 夷狄莫不闻矣。 不幸为贼臣所杀。 而今伐之。 是乘乱而幸灾也。 兵不以义动。 恐劳而无功。 宜遣使者吊问。 辅其微弱。 救其灾患。 四夷闻之。 咸贵中国之仁义。 若遂蒙恩。 得复其位。 必称臣服从。 此德义之盛也。 上从之。 壬午御史大夫萧望之贬为太子太傅。 太傅黄霸为御史大夫。 是时邴吉年老。 上重之。 望之奏言三公非其人。 则三光不明。 今岁星少光。 咎在臣等。 上以望之意在轻丞相。 诘问望之。 望之免冠置对。 后丞相司直。 奏言故事。 丞相病。 明日御史大夫辄问病。 朝奏事会廷中。 差处丞相后。 丞相谢御史大夫。 稍揖进之。 今丞相数病。 望之不问。 会廷中。 与丞相均礼。 又望之自擅。 使守吏自给车马。 至杜陵视家事。 小吏冠法冠。 为妻先引。 又使买卖私所附益。 凡十三万三千。 上由此策贬之。 冬十有一月。 匈奴呼遫累单于率众来降。 封为列侯。 十有二月。 平通侯杨恽坐怨望不道。 腰斩。 恽。 丞相敞弟。 以发霍氏反事。 封为光禄勋。 公廉好义。 让千万财分昆弟宗族。 然自伐其贤能。 性好刻害。 发人阴伏。 轻慢士人。 卒以此败。 太仆戴长乐与恽有隙。 告之曰。 安昌侯乘车奔入北掖门。 恽曰。 尝闻奔车抵殿门。 门关折。 马死。 而昭帝崩。 今复如此。 恽观西关上。 指桀纣画像曰。 天子过此。 一二问其过。 可以得为师矣。 人有尧舜不称而言桀纣。 又曰。 天久阴不雨。 春秋所记。 夏侯君所言。 上行必不至河东矣。 上以为戏语。 悖逆绝理。 下廷尉。 廷尉奏大逆不道。 请捕治之。 上不忍致法。 免为庶人。 居家治产业。 起室宅。 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 智略之士也。 与恽书戒之。 以为大臣废退。 当阖门恐惧。 不当治产业。 通宾客也。 恽报书曰。 自惟罪过已重。 长为农夫。 故修贾竖之事。 耕桑以给公上。 不意当复以此为讥也。 夫河西郡地。 魏文侯所兴。 有段千木田子方遗风。 尚节俭。 明去就之分。 今足下离旧土。 临安定山谷间昆戎旧壤。 子弟贪鄙。 岂习俗移人。 于今乃睹子之志矣。 方今盛汉之隆。 愿勉旃无多谈。 恽兄子安平侯谭。 谓恽曰。 西河太守杜侯。 前以过绌。 今复征为御史大夫。 侯罪薄。 又有功劳。 且复用。 恽曰。 有功何益。 县官不足为尽力。 谭曰。 县官实然。 盖司隶。 韩冯翊。 俱尽力吏。 皆坐事诛。 驺马隈佐成告之。 下廷尉案验。 得恽与会宗书。 上恶。 遂诛恽。 妻子徙合浦。 谭坐不谏止恽。 与相应答。 有怨望语。 免为庶人。 公卿奏收朋党友皆免官。 京兆尹张敞亦被奏。 独寝不下。 会敞使捕贼掾吏絮舜又所案验。 以敞当免。 曰五日京兆尹耳。 不肯为案事。 敞闻之。 即收舜。 彊致之死罪。 舜家自告。 上欲令敞自便利。 即先下敞。 坐杨恽事免。 敞诣阙上印绶。 因从阙下亡命。 于是京兆吏民解弛。 桴鼓起。 而冀州都中有大贼。 上思敞功效。 即下诏所在召敞。 拜冀州刺史。 广川王同族刘调等为贼窟。 藏于王家。 敞自将吏民兵车数百两围王宫。 果得调等于殿屋重轑中。 乃斩调。 悬其首于王宫门。 因劾奏王。 上不忍致法。 削其户。 冀州盗贼禁止。 迁太原太守。 郡中清净。 所在治理。 荀悦曰。 天子无私惠。 王法不曲成。 若张敞之比。 以议能之法宥之。 可也。 使之亡。 非也。 三年春正月癸卯。 丞相邴吉薨。 谥曰定侯。 子显嗣。 有罪。 上不忍绝。 削爵为关内侯。 二月壬辰。 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 霸长于治民。 及为丞相。 纲纪风采。 不及魏相邴吉于定国。 三月。 行幸河东。 祠后土。 神光并见。 烛燿齐宫。 十有余刻。 辛丑。 凤皇集长乐宫。 文章五采。 留十余刻。 吏民并睹。 赐民爵一级。 鳏寡孤独帛。 令民大酺五日。 时天下殷富。 数有嘉应。 益州刺史王褒欲宣风化于其民。 王褒作中和乐职。 宣布歌诗。 选好事童子何武等。 令依鹿鸣之声。 习而歌之。 上召武。 帝观之皆赐帛。 曰。 此盛德之事。 吾何以当之。 益州刺史因奏王褒有逸才。 能为文。 上乃征之待诏。 后召褒为颂。 颂圣主得贤臣之意。 褒对曰。 春秋五始之要。 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夫贤者。 国家之器用也。 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 器用利则事力少而成效多。 故工之用钝器也。 劳筋苦骨。 终日矻矻。 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 清水淬其锋。 越砥敛其锷。 水断蛟龙。 陆剸犀革。 忽若彗汜画涂。 如此。 乃使离娄督绳。 公输削墨。 虽崇台五层。 延袤百尺。 而不溷者。 工用相得也。 故服絺绤之凉者。 不苦盛暑之郁燠。 袭狐貉之暖者。 不忧至寒之凄惨。 何则。 有其具者易其备。 夫贤人君子。 亦圣主之所以易海内也。 昔周公躬吐握之劳。 故有圄空之隆。 齐桓设庭燎之礼。 故有匡合之功。 由是观之。 明君人者勤于求贤。 而佚于得人。 人臣亦然。 故世必有仁圣之主。 而后有贤明之臣。 故虎□而风起。 龙兴而致云。 蟋蟀侯秋吟。 蜉蝣出以阴。 易曰。 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诗曰。 思皇多士。 生此王国。 故圣王必待贤臣而弘功业。 隽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 上下俱欲。 欢然交欣。 千载一会。 愉悦无斁。 翼乎如鸿毛之遇顺风。 沛乎若巨鱼之纵大壑。 其得意如此。 则胡禁不止。 何令不行。 化溢四表。 横被无穷。 遐夷贡献。 万祥必臻。 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以明。 不殚倾耳而听以聪。 恩从祥风遨。 德与和气游。 太平之责塞。 优游之望得。 遵游自然之势。 恬淡无为之场。 休征自至。 寿考无疆。 何必偃仰屈伸若彭祖。 煦嘘呼吸如乔松。 眇然绝俗离世哉。 诗云。 济济多士。 文王以宁。 信乎其以宁也。 是时上颇好神仙。 故褒对及之。 顷之拜褒为谏议大夫。 数为辞赋。 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 可祭致之。 使褒祠焉。 褒道病死。 六月辛已。 西河太守杜延年为御史大夫。 安和宽裕。 论议持平。 称为名臣。 是岁置西河属国都爵。 以处匈奴降者。 四年春正月。 广陵王胥有罪。 自杀。 胥好倡乐逸游。 力能扛鼎。 空手搏罴豕猛兽。 动作无法度。 昭帝时数使巫祝诅。 上即位。 胥曰。 太子孙何以反得立。 复祝诅如前。 楚王延寿谋反。 胥与私通书。 延寿既诛。 辞连及胥。 有诏勿治。 后复祝诅。 胥宫中棘生十茎。 茎赤叶白如素。 池中水变。 赤鱼死。 有鼠舞王后庭中。 后祝诅事发觉。 有司案验。 胥惶恐自杀。 谥曰厉王。 其子为庶人。 匈奴单于臣道弟谷蠡王入侍。 以边寨无寇。 减戍卒十二。 大司农丞耿寿昌为算。 能商功利。 奏言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余斛。 以给京师。 用卒六万人。 宜籴三辅弘农河南上党太原郡谷。 足给京师。 可以省关东漕卒半。 又奏边郡皆筑仓。 以谷贱时增价而籴以利农。 贵时减价出粜。 以赡贫民。 名曰常平仓。 民便之。 乃赐寿昌爵关内侯。 是时籴谷甚贱。 农人少利。 故设常平仓。 而蔡揆以好农而为使者。 劝农于郡国。 昔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 以为地方百里。 提封九万顷。 除山泽邑居。 三分减一为六万顷。 治田劝农。 则亩益三斗。 不劝。 损亦如之。 增减转为谷百八十万石矣。 故农事不可以不劝。 籴甚贵则伤民。 籴甚贱则伤农。 民伤则离散。 农伤则国贫。 故甚贵甚贱。 其伤一也。 善为国者。 使民无伤而农益劝。 今五口之家。 治田百亩。 岁常不足以自供。 若不幸即有疾病死丧之费。 则至于甚困。 是以民不劝耕。 而籴至于甚贵也。 是故善平籴者。 必视岁上中下。 上熟自四。 中熟自三。 下熟自倍。 饥亦如之。 故上熟。 官籴三而舍一。 中熟。 官籴二而舍一。 下熟。 官籴一而舍一。 使民适足。 价平则止。 小饥则发。 小熟之所敛而籴之。 中饥。 则发中熟之所敛而籴之。 大饥。 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籴之。 以相赡补。 故虽遭饥馑。 籴不幸贵。 而民不散。 谷价常平。 行之魏国。 魏国彊富。 夏四月辛丑朔。 日有食之。 是谓正月朔。 慝未作。 春秋左氏传以为重。 遣丞相御史掾吏二十四人。 循行天下。 举冤狱。 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 甘露元年春正月。 行幸甘泉。 郊泰畤。 匈奴呼韩王单于。 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 而呼韩邪兄左贤王。 自立为郅支单于。 遣子入侍。 三月丁巳。 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延寿薨。 夏四月。 黄龙见新丰。 建章未央长乐宫钟。 及笋虞铜人。 皆生毛。 长二寸许。 甲申太上皇庙灾。 甲辰孝文庙灾。 上素服五日。 冬呼韩邪单于遣弟左贤王朝贺。 二年春正月。 立皇太子嚣为定陶王后。 徙为楚王。 诏曰。 乃者凤皇甘露降集。 黄龙登兴。 醴泉滂流。 枯槁荣茂。 神光并见。 咸受祯祥。 其赦天下。 减民算三十。 赐诸侯王丞相将军二千石。 金钱各有差。 赐民爵。 女子百户牛酒。 鳏寡孤独高年帛。 朱崖郡乱。 夏四月。 遣护军都尉张禄将兵击之。 御史大夫杜延年。 赐安车驷马免。 五月己丑。 廷尉于定国为御史大夫。 秋九月。 立皇子宇为东平王。 冬十月幸云阳宫。 营平侯赵充国薨。 谥曰壮武侯。 以功德与霍光等。 图画相次于未央宫。 第一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 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 次曰车骑将军龙□侯韩增。 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 次曰丞相博陵侯邴吉。 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 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 次曰少傅梁丘贺。 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 次曰典属国苏武。 皆有功德。 知名当世。 以明着中兴辅佐。 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至成帝时。 西羌常有警。 成帝思将帅之臣。 诏黄门侍郎扬雄。 即充国画像而颂之曰。 明灵惟先。 戎有先零。 先零猖狂。 侵我西疆。 汉命虎臣。 惟后将军。 整我六师。 是讨是震。 既临其域。 喻以威德。 有守矜功。 谓之弗克。 请奋其旅。 于罕之羌。 天子命我。 从之鲜阳。 营平守节。 屡奏封章。 料敌制胜。 威谋靡亢。 遂克西戎。 旅师于京。 鬼方宾服。 罔有不庭。 昔周之宣。 有方有虎。 诗人歌之。 乃列于雅。 在汉中兴。 充国作武。 纠纠桓桓。 亦绍厥绪。 三年春正月。 行幸甘泉宫。 郊泰畤。 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郅支所破。 遂称臣来朝。 上议其仪。 丞相霸御史大夫定国议。 以为圣主先诸夏而后夷狄。 其礼仪宜如诸侯王。 位次其下。 太子太傅萧望之议曰。 单于夷狄礼仪。 非正朔所加。 故称敌国。 宜待以不臣之礼。 位在诸侯王上。 蛮夷稽首称藩。 中国让而不臣。 此羁縻之义谦厚之礼也。 书曰。 戎狄荒服。 言其来往荒忽无常。 如使匈奴后嗣。 不阙于朝飨。 不为叛臣。 行让行乎蛮夷。 福祚延于无穷。 此万事之长策也。 上令单于在诸侯王上。 赞谒称藩臣而不名。 赐以玺绶冠带衣裳。 安车驷马。 黄金锦绣绘絮。 使有司导单于先行就邸。 荀悦曰。 春秋之义。 王者无外。 欲一于天下也。 书曰。 西戎即序。 言皆顺从其序也。 道理辽远。 人物介绝。 人事所不至。 血气所不沾。 不告谕以文辞。 故正朔不及。 礼义不加。 非导之也。 其势然也。 王者必则天地。 天无不覆。 地无不载。 故盛德之主则亦如之。 九州之外。 谓之藩国。 蛮夷之君。 列于五服。 诗云。 自彼氐羌。 莫敢不来王。 故要荒之地。 必奉王贡。 若不供职。 则有辞让。 号令加焉。 非敌国之谓也。 故远不间亲。 狄不乱华。 轻重有序。 赏罚有章。 此先王之大礼。 故舞四夷之乐于四门之外。 不备其礼。 故不见于先祖。 献其志意音声而已。 望之欲待以不臣之礼。 加之以王公之上。 僭度失序。 以乱天常。 非礼也。 若以权时之宜。 则异论矣。 二月。 单于罢归。 遣卫将军车骑将军骑都尉。 万六千骑送单于。 单于归幕。 南保光禄城。 而郅支单于远遁。 匈奴遂定。 诏曰。 乃者凤皇集新蔡。 众鸟四面行列而立以万数。 其赐汝南太守帛百疋。 新蔡长吏三老孝弟力田鳏寡孤独帛各有差。 赐吏民爵二级。 无出今年租。 三月己巳。 丞相黄霸薨。 五月甲午。 御史大夫于定国为丞相。 初。 定国父于公为东海剡县狱吏郡决曹掾。 决狱甚明。 罹法者皆无恨。 郡中为之立生祠。 东海有孝妇。 少寡无子。 养老姑甚谨。 姑欲嫁之。 终不肯去。 姑告邻人曰。 我年老久累丁壮。 其后姑自刭而死。 姑女告妇杀我母。 吏验治甚急。 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 于公以为妇孝。 养姑十余年。 以孝闻于天下。 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 于公争不得。 乃抱具狱。 哭于府门上。 因辞病去。 郡中枯旱三年。 及后太守方召于公。 于公曰。 前有孝妇。 不当死。 枉诛。 咎傥在是乎。 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 因表其墓。 天乃大雨。 于公其里门闾坏。 父老方共治之。 于公曰。 少高大。 令容驷马高盖。 我治狱多阴德。 子孙必兴。 故人为之语曰。 于公高门以待封。 严母除地以望丧。 定国少为文法吏。 及在卿位。 乃迎师学春秋。 身执经北面。 备弟子礼。 谦让恭敬。 士虽贫贱徒步。 皆与均礼。 为廷尉八年。 持法平端。 朝廷称之曰。 张释之为廷尉。 天下无冤民。 于定国为廷尉。 天下自不冤。 然好饮酒。 至一石不能乱。 益精明。 邴吉之薨也。 荐杜延年。 于定国。 陈万年。 皆以次见用。 后太仆陈万年为御史大夫。 万年。 沛人也。 外行廉平。 内行修饰。 在位称职。 然善事人。 邴吉疾病。 中二千石以下谒问疾。 吉遣家丞谢之。 已皆去。 惟万年独留。 昏夜乃归。 好为曲意如此。 子咸。 刚直有异才。 万年尝召咸床下教戒之。 咸睡。 头触屏风。 万年怒之。 咸叩头谢曰。 具晓所言。 大人乃教咸谄也。 万年乃不复言。 咸后为御史中丞执法。 殿中公卿以下。 皆敬惮之。 颇言石显长短。 为显所奏。 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减死。 后历州郡。 所在令行禁止。 官至少府。 其治严酷仿严延年。 然性奢侈。 其廉不及。 诏诸儒博士讲五经同异于石渠。 太子太傅望之平其议。 上亲称制临决焉。 乃立梁丘易。 大小夏侯尚书。 谷梁公羊春秋左氏传博士。 冬。 乌孙公主求归。 年七十余矣。 与乌孙男女二人俱来。 赐田宅奴婢。 朝见仪比于公主焉。 四年夏。 广川王海阳有罪废。 迁房陵。 冬十月丁卯。 未央宫宣室合灾。 黄龙元年春正月。 行幸甘泉。 郊泰畤。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礼赐如初。 二月。 单于归国。 诏曰。 朕既不明。 数申诏公卿大夫顺民所疾苦。 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 纵释有罪为不苛。 或以酷恶为贤。 皆失其中。 奉诏宣化如此。 岂不谬哉。 方今天下少事。 赋役省减。 兵革不动。 而民多贫。 盗贼不止。 其咎安在。 上计簿。 务为欺慢以避其课。 三公不以为意。 朕将何任。 御史计簿有疑不实者案之。 使真伪无相乱。 三月。 星孛于王良合道。 入紫微宫。 是岁未央宫殿辂軨。 宫中雌雉化为雄毛。 衣变而不鸣。 无距。 冬十有二月甲戌。 帝崩于未央宫。 赞曰。 本纪称孝宣之治。 信赏必罚。 综核名实。 政事文学法治之士。 咸精其能。 至于技巧器械之资。 后世鲜能及之。 亦足以知吏称其职。 民安其业。 遭值匈奴乖乱。 推亡固存。 申威北敌。 单于慕义。 稽首称藩。 功光祖宗。 业垂后嗣。 可谓中兴。 德侔殷高宗周宣矣。 汉武之世。 得贤为盛。 公孙弘倪宽。 以鸿渐之翼。 困于燕雀。 卜式发迹于牧羊之间。 非遇其时。 焉能致斯位乎。 孝武践祚。 方用文武。 求贤如不及。 始以蒲轮迎枚生。 见主父偃而欢息。 群士慕义。 异人并出。 卜式试于刍牧。 桑弘羊擢于贾竖。 卫青奋于奴仆。 日磾出于降虏。 斯亦当时板筑牧羊之徒明矣。 汉之得人。 于斯为盛。 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 笃行则石建石庆。 质直则汲黯卜式。 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 定律令则赵禹张汤。 文章则司马相如。 滑稽则东方朔枚皋。 应对则严助朱买臣。 历数则唐都洛下闳。 协律则李延年。 运筹则桑弘羊。 奉使则张骞苏武。 将帅则卫青霍去病。 受遗则霍光金日磾。 其余不可胜纪。 是以兴造功业。 制度遗文。 后世莫及。 至孝宣承统。 继修鸿业。 亦讲论六艺。 招选茂异。 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 刘向王褒以文章显。 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邴吉于定国杜延年。 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邵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张敞之属。 皆有功迹。 见于后世。 参之名臣。 亦其次也。 发布时间:2025-11-19 12:29:5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