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一 内容: 皇帝癸未即位。 年二十六。 初宣帝寝疾。 引外属侍中乐陵侯史高。 太傅萧望之。 少府周堪。 至京中。 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望之为前将军。 光禄勋堪为光禄大夫。 皆受遗诏辅政。 领尚书事。 望之荐谏议大夫刘向。 以博学忠直。 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葬杜陵。 赦天下。 赐诸侯王公列侯金。 二千石以下钱帛各有差。 封皇后兄侍中中郎将王舜为安平侯。 丙午。 立皇后王氏。 封皇后父禁为阳平侯。 禁即魏郡元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 济北王安之后。 其子孙废为庶人。 时人谓之王家田氏焉。 禁父字翁孺。 武帝时为绣衣御史。 捕逐群盗党与。 及长吏多所纵活。 而暴胜之奏杀二千石以下。 及通行酒食相连坐者。 大郡至斩万有余人。 翁孺以奉使不称职免。 翁孺叹曰。 吾闻活千人者。 有封子孙。 吾所活万余人矣。 后世其兴乎。 翁孺徙居魏郡。 元城人建公曰。 昔春秋时沙麓崩。 晋史卜之曰。 阴为阳雄。 土火相乘。 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 宜有圣女兴。 其齐田氏乎。 元城东郭五鹿墟。 即沙麓地也。 今翁孺徙。 正值其地。 日月当之矣。 皇后字正君。 方妊正君。 梦月入怀。 长大许嫁。 未入门。 夫辄死。 禁怪之。 相者言当大贵。 年十八。 宣帝时入掖庭为家人子。 以配太子。 一见殿内。 即幸有娠。 生男即成帝也。 遣使者征琅邪王吉贡禹。 吉年老。 道病卒。 禹至。 拜谏议大夫。 王吉与禹相善。 世称王阳在位。 贡公弹冠。 言其趋舍同也。 始吉居长安。 东家有枣枝垂吉庭中。 吉妇取其枣以啖吉。 吉后知之。 乃去其妇。 东家见吉去妇。 欲伐树。 邻人止之。 因固请吉妇还。 里中为之语曰。 东家有树。 王阳去妇。 东家树完。 去妇复还。 其励节如此。 贡禹。 字少翁。 初为河南令。 以职事为府官所责。 免冠谢。 禹曰。 冠一免。 岂可复冠。 遂去官。 以明经洁行自修。 上既见禹。 虚己问以政事。 禹曰。 古者宫室有制度。 宫女不过九人。 秣马不过八匹。 墙涂而不雕。 木磨而不刻。 车服器物。 皆不文画。 苑囿不过数十里。 与民共之。 高祖孝文孝景皇帝。 修古节俭。 宫女不过十余人。 厩马不过百余四。 后世转为奢侈。 臣下亦相仿效。 故大夫僭诸侯。 诸侯僭天子。 天子过天道。 今齐三服官。 作工数千人。 一岁所费数千万。 杯碗器物。 皆文画金首饰之。 厩马数万匹。 民饥而死。 或人相食。 厩马食粟。 患其大肥。 乃日步作之。 王者受命于天。 为民父母。 固当如是乎。 武帝时。 又多取好女。 至数千人。 以填后宫。 及弃天下。 昭帝幼弱。 霍光不知礼正。 多藏金银财物鸟兽六畜之类。 凡百九十物。 又取后宫女置园陵。 大失礼。 逆天心。 后遂遵之。 使天下化成。 下及百姓。 皆逾制度。 唯陛下大减损舆服御物。 三分去二。 察后宫贤女。 留二十余人。 余悉归之。 及诸园陵女无子者。 宜皆遣之。 厩马可无过数十匹。 独舍长安城南苑。 以为田猎之囿。 余皆复为田。 以赐贫民。 天生圣人。 盖为万民。 非独令自娱乐而已。 此独可以圣心。 参诸天地。 揆之往古。 不可与臣下议也。 若其阿意顺旨。 随君上下。 臣禹不胜眷眷。 不敢不尽愚。 上喜。 纳其忠。 诏三辅太常郡国。 公田及苑可省者。 以赈贫民。 凡禹所言。 后多施行之。 夏四月。 光禄大夫王褒等七人。 循行天下。 存问耆老。 鳏寡孤独失职之民。 登延贤俊。 招显侧陋。 观风俗之化。 诏国被灾害甚者。 无出今年租赋。 江淮陂湖园池。 以贷贫民。 勿收租税。 赐宗室属藉者马一匹至二驷。 孝弟力田鳏寡孤独帛。 吏民五十户牛酒。 秋八月。 属国降胡万余人亡入匈奴。 九月。 关东诸郡国十一大水。 人饥相食。 诏宫馆希幸御者勿缮治。 减食谷马。 食肉兽。 诏列侯举茂才。 匈奴呼韩邪单于上书。 言民众困乏。 诏云中五原郡。 转二万斛谷以给之。 二年春正月。 行幸甘泉。 郊泰畤。 赐云阳民爵一级。 女子百户牛酒。 立皇弟音为清河王。 二月戊午。 陇西地震。 毁落太上皇庙。 败县道及城郭宫寺屋室。 压杀人众。 山崩地裂。 水泉皆涌。 三月。 立广陵厉王太子弟霸为王。 罢黄门乘舆。 及狗马水衡禁苑少府佽飞外池严□池田。 假于贫民。 诏郡国灾甚者无出租赋。 赦天下。 夏四月。 立皇太子。 赐御史大夫爵。 关内侯中二千石右庶长天下当为父后者爵一级。 列侯钱各有差。 荀悦曰。 赏罚者。 国家之利器也。 所以惩恶劝善。 不以喜加赏。 不以怒增刑。 列侯重爵。 不可以虚加也。 秋七月己酉。 地震。 诏举直言极谏之士。 东海翼奉。 字少君。 待诏。 对曰。 臣闻人气内逆。 则感动天地。 天变见于星气日蚀。 地变见于奇物震动。 所以然者。 阳用其形。 犹人有五脏六体。 五脏象天。 六体象地。 故五脏病则气色变于面。 六体病则伸屈见于形。 地震者。 阴气盛也。 古者朝廷必有同姓。 以明亲亲。 必有异姓。 以明贤贤。 今左右无同姓。 独以舅后之家为亲。 异姓之臣又疏。 二后之党满朝。 阴气之盛。 不亦宜乎。 臣又闻建章未央宫人各以百数。 皆不得天性。 宜为设员。 出其过制。 今异至不应。 灾将随之。 其法为大水。 然极阴生阳。 反为大旱。 甚则将有火灾。 春秋宋伯姬灾是也。 奉又上疏曰。 臣闻昔盘庚改邑。 以起殷道。 圣人美之。 今国家郊禘寝庙祭祀之礼。 多不应古。 宫室苑囿奢侈。 臣愚以为诚难安居而易改作。 欲陛下徙都洛阳。 安成周之居。 兼盘庚之德。 改正制度。 无有缮治宫室不急之费。 三岁可余一岁之畜。 臣闻天道有常。 五道无常。 无常者所以应有常。 必有非常之主。 然后立非常之功。 愿陛下留神虑。 上异其言。 奉好灾异占候之术。 为博士谏议大夫。 是时史高典治尚书事。 而萧望之为副。 然望之名儒。 有师傅恩。 上信任之。 多所贡荐。 高充位而已。 长安令杨兴说高曰。 将军以亲戚辅政。 贵于天下无二。 然众庶议论休誉。 不专在将军。 何也。 此诚有所闻。 以将军幕府。 海内莫不仰望。 而所举不过私门宾客。 乳母子弟。 人情忽不自知。 然一夫窃议。 语流天下。 夫富贵在身。 而列士不举。 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 古人疾其如此。 故卑体劳心。 以求贤为务。 传曰以贤难得。 故曰事不待贤。 以食难得。 故曰饱不俟食。 惑之甚者。 今平原文学匡衡。 才智有余。 经学绝伦。 但以无阶朝廷。 故随牒在远方。 将军诚召在幕府。 即学士翕然归心。 荐之朝廷。 必为国器。 以是显示庶众。 名流后世。 不亦可乎。 高然其言。 辟衡为议曹史。 荐为郎中。 时萧望之。 周堪。 刘向。 及侍中金敞。 安上子。 中正敢言。 此四人者同心辅政。 而中书令弘恭。 仆射石显。 比于史高。 与望之不同。 恭显皆尝坐法腐刑为宦者。 自宣帝见任用矣。 及上即位。 多不亲政事。 遂委显等。 望之以为尚书政本。 宜以贤明之选。 自武帝游晏后庭。 欲更用士人。 由是大与高恭显等有隙。 待诏郑朋华龙等者。 皆倾巧人也。 行污秽欲入。 堪等不纳。 更入许史。 因求见上。 怨毁望之等。 恭显遂令朋龙等上书。 告望之欲罢车骑将军。 疏退许史。 候望之休沐日。 令二人上书。 事下恭显。 恭显奏望之及堪向。 党与相构。 谮诉大臣。 谤毁亲戚。 欲以专权。 为臣不忠。 诬上不道。 请诏谒者召致廷尉。 上不省为下狱。 可其奏。 后闻系狱。 上惊曰。 非但廷尉问邪。 乃责显恭。 即日出望之等令视事。 显恭因令史高言上曰。 陛下新即位。 未有德化闻于天下。 先验师傅。 既下狱。 又虚出之。 宜因没免之。 于是诏收望之印绶。 及堪向敞。 连坐皆免。 而朋龙为黄门侍郎。 自此忠臣退而奸臣用事。 六月。 关东大饥。 齐地人相食。 秋七月。 诏吏发仓廪府库赈饥寒者。 上重望之不已。 乃下诏曰。 故前将军望之。 傅朕八年。 厥功茂矣。 其赐爵关内侯。 食邑六百户。 给事中。 朝朔望。 上方欲以望之为宰相。 会望之子侍中散骑常侍中郎将伋上书。 讼望之前事。 事下有司。 奏望之前所坐明白。 无谮诉者。 而教子上书。 称引无辜之言。 失大臣之体。 大不敬。 请捕之。 显恭等知望之素高节不屈。 奏曰。 望之深怨望。 归非于上。 自以讬师傅恩德终不坐。 非颇屈于牢狱。 抑其怏怏之心。 则圣朝无以施德厚。 上曰。 萧太傅素刚直。 安肯就狱。 显等曰。 人命至重。 望之所坐罪。 必无所忧。 上乃可其奏。 显等于是遣谒者促召望之。 因命太常急发执金吾围其第。 候者至。 望之欲自杀。 其夫人止之。 以为非天子意。 望之以问门下生朱云。 素刚直好节士。 教之自裁。 望之乃叹曰。 吾尝备位宰相。 年余六十矣。 而入狱以求生。 不亦鄙乎。 遂饮药而卒。 上闻之大惊。 拊手曰。 吾固疑其不就狱。 果然。 杀吾贤相。 大官方上食。 不肯食。 涕泣哀动左右。 于是召显等责问。 皆免冠谢。 良久乃解。 其子伋嗣爵关内侯。 岁时当遣使者祀望之厮。 暨终世。 望之八子。 育咸由伋。 皆至九卿。 育初为茂陵令。 会考课。 时漆令以殿责问。 育为之请扶风。 扶风大怒曰。 君课第六。 裁自脱耳。 何暇与左右言。 及罢出。 传茂陵令诣后曹。 当以职事对。 育直出不还。 书佐随牵之。 育按剑曰。 萧育杜陵男子。 何诣后曹。 遂趋出。 欲去官。 明旦。 会诏召入。 拜司隶。 过扶风府门。 而官属掾吏数百人。 皆拜谒于车下。 咸由所在。 皆以功绩着闻。 名流后世。 是岁丞相府家。 雌鸡伏子。 渐化为雄。 有冠距鸣。 弘恭病死。 石显为中书令。 车骑将军韩昌。 光禄大夫张猛。 送呼韩邪侍子以归。 昌猛见单于益盛。 又闻大臣多劝单于北归者。 恐既北则难约束。 因与单于盟约曰。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 世世子孙。 无得相诈相杀。 有盗窃相报。 行其诛赏。 其有寇。 发兵相救。 敢有背约。 受天不祥。 令子孙世世尽无违盟。 昌猛与单于登弱水东山。 刑白马。 以月支王头。 斫为饮器。 饮血盟而旋。 公卿议者。 以为单于虽北。 犹不能为害。 昌猛擅以国家世世子孙诅盟。 罪至不道。 有诏昌猛以赎论。 勿解盟。 三年春。 令诸侯相位在郡守下。 珠崖郡山南县反。 上博谋群臣。 欲击之。 待诏贾捐之对曰。 臣闻尧舜。 圣之盛也。 禹入圣域而不优。 故孔子称尧曰大哉。 舜曰韶尽美矣。 禹曰吾无间然矣。 以三圣之德。 地不过数千里。 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 北尽朔裔。 南暨声教。 豫声教者则治之。 不欲豫者不彊治。 殷周之时。 东不过江黄。 西不过氐羌。 南不过蛮荆。 北不过朔方。 而君臣歌德。 颂声并作。 及秦兴兵远攻。 贪外虚内。 而天下内叛。 孝文偃武行文。 时有献千里马者。 诏曰。 鸾旗在前。 属车在后。 师行三十里为程。 骑行五十里为程。 朕乘千里马。 独安之乎。 乃还马。 敕四方无来献。 当此时。 天下无事。 断狱数百。 及孝武皇帝。 西连诸国。 至于安西。 东过碣石。 至于乐浪。 北却匈奴数万里。 南制南海为八郡。 兵革数起。 父战于前。 子斗于后。 女子乘亭鄣。 孤儿啼于道。 老母寡妇。 饮泣街巷。 设虚祭于道旁。 招神魂于万里之外。 廓地泰大。 征伐不休。 而天下断狱余数万人。 今关东困乏。 至有嫁妻卖子。 此社稷之忧。 诗云。 蠢尔蛮荆。 大邦为雠。 言圣人起则后服。 中国衰则先叛。 自古而患之。 何况反覆南方万里外之蛮乎。 骆越之人。 父子同卧。 而俗相习以鼻饮。 与禽兽无异。 有之不足郡县置也。 弃之不足惜也。 不击之不损威。 臣窃以往时羌浑言之。 暴师曾不满一年。 兵出不逾千里。 费四十余万钱。 大司农钱尽。 乃以少府禁钱续之。 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 欲驱士众。 捐之大海之中。 快心幽冥之地。 非所以拯饥馑。 全元元也。 方之往古则不合。 施之当今又不便。 臣愚以为本非冠带之国。 禹贡所不及。 春秋所不理。 皆可便宜废之。 无以为。 上以问丞相定国。 御史大夫陈万年。 万年以为当击之。 定国以捐之议是。 上乃罢珠崖郡。 民欲内属者处之。 不欲者勿强。 上数见捐之。 言多纳用。 后为石显所毁。 稀复得见。 其后长安令杨兴以才能幸于上。 捐之欲因求见。 谓兴曰。 令我得见上言。 君兰京兆尹立可得。 我前后所荐。 皆如其言。 兴曰。 县官尝言兴逾滕薛大夫。 我易助也。 使君房为尚书令。 胜五鹿充宗甚远。 捐之曰。 令我得代充宗。 君兰为京兆尹。 京兆尹郡国之首。 尚书百官本也。 天下宜大治。 士则不隔矣。 兴曰。 石显上所信用。 今且以合意。 则得入矣。 捐之因与兴共为奏。 称荐石显。 又荐兴京兆尹。 显闻其议。 白之。 乃下兴捐之狱。 有司劾捐之兴。 怀诈伪更相荐举。 漏泄省中语。 罔上不道。 捐之弃市。 兴减死。 夏四月己未。 茂陵白鹤馆灾。 本志以为白鹤馆。 五里走马之馆。 不当在山陵昭穆之地。 天戒若曰。 去贵幸游逸不正之臣。 勿在正位。 病石显之象也。 赦天下。 夏旱。 立长沙炀王弟宗为王。 封故海昏侯贺子为侯。 六月诏曰。 朕惟众庶之饥寒。 远离父母妻子。 劳于非业之作。 卫于不居之宫。 其罢建章甘泉卫士。 令各就农。 诏丞相御史。 举天下明阴阳者各三人。 四年春正月。 行幸甘泉宫。 郊泰畤。 三月。 行幸河东。 祠后土。 赦汾阴徒。 所过无出租赋。 赐民爵一级。 女子百户牛酒。 鳏寡孤独帛。 皇后曾祖父济南平陵王伯墓门梓柱。 更生枝叶。 上出屋。 本志以为王氏将兴之象也。 五年春正月。 以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 次位诸侯王。 三月。 行幸雍。 祠五畤。 夏四月。 有星孛于参。 诏太官无日杀。 所供各减半。 乘舆秣马。 无乏正事而已。 罢角抵戏。 上林宫馆希幸御者。 齐三服官。 北假田官。 盐铁官。 常平仓。 博士弟子无置员。 以广学者。 省刑罚。 凡七十余事。 御史大夫陈万年卒。 六月辛酉。 长信少府贡禹为御史大夫。 禹奏言。 古者民无赋算口钱。 今民生子三岁则出口钱。 故民重加困。 产子辄不举。 甚可痛之。 宜令今儿生七岁去齿。 乃出口钱。 年二十乃算。 又奏言。 武帝时令人犯法赎罪。 入粟者补吏。 是以国乱民贫。 盗贼并起。 郡国畏法。 则使巧能欺上府者。 以为右职。 奸宄不胜。 则取勇猛苛暴能威服下者。 使居大位。 故无义而有财者显于世。 欺慢而便巧者尊于朝。 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 行为犬豕。 财富势足。 是为贤耳。 故谓居官而致富者为雄桀。 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 兄劝其弟。 父勉其子。 俗之败坏。 乃至于此。 宜除赎罪之法。 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 辄行其罪。 无但免官。 则贵孝弟。 贱贾人。 进贤能廉直。 而天下治矣。 十有二月丁未。 贡禹卒。 丁巳。 长信少府薛广德为御史大夫。 初。 郅支单于怨汉拥护呼韩邪单于。 乃求其侍子。 汉遣卫司马谷吉送之。 郅支单于乃杀吉。 遂依康居而居焉。 时诸葛丰为司隶。 劾举无所迥避。 京师为之语曰。 闲何阔。 逢诸葛。 上嘉之。 加丰光禄大夫。 侍中许章不奉法度。 宾客犯法。 章相连。 丰按劾章。 欲奏其事。 适逢章私出丰驻车举节。 诏章下狱收。 章窘迫驰车去。 丰追之。 章因而入宫。 自归于上。 丰亦上奏。 因收夺丰节。 司隶去节。 自丰始也。 发布时间:2025-11-19 12:37:5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