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思务第十二 内容: 夫长于变者,不可穷以诈。 通于道者,不可惊以怪。 审于辞者,不可惑以言。 达于义者,不可动以利。 是以君子博思而广听,进退顺法,动作合度,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学问欲博而行己欲敦,见邪而知其直,见华而知其实,目不淫于炫? 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词,虽利之以齐、鲁之富而志不移,谈之以王乔、赤松之寿,而行不易,然后能壹其道而定其操,致其事而立其功也。 凡人则不然,目放于富贵之荣,耳乱于不死之道,故多弃其所长而求其所短,不得其所无而失其所有。 是以吴王夫差知艾陵之可以取胜,而不知? 李可以破亡也。 故事或见一利而丧万机,取一福而致百祸。 夫学者通于神灵之变化,晓于天地之开阖,□□□弛张,性命之短长,富贵之所在,贫贱之所亡,则手足不劳而耳目不乱,思虑不谬,计策不误,上诀是非于天文,其次定狐疑于世务,废兴有所据,转移有所守,故道□□□□□事可法也。 昔舜、禹因盛而治世,孔子承衰而作功,圣人不空出,贤者不虚生,□□□□□□而归于善,斯乃天地之法而制其事,则世之便而设其义。 故圣人不必同道,□□□□□□,好者不必同色而皆美,? 鬼者不必同状而皆恶,天地之数,斯命之象也。 日□□□□□□□□八宿并列,各有所主,万端异路,千法异形,圣人因其势而调之,使小大不得相逾,方圆不得相干,分之以度,纪之以节,星不昼见,日不夜照,雷不冬发,霜不夏降。 臣不凌君,则阴不□□阳,盛夏不暑,隆冬不霜,黑气苞日,彗星扬光,虹? 冬见,蛰虫夏藏,荧惑乱宿,众星失行。 圣人因天变而正其失,理其端而正其本。 尧、舜承蚩尤之失,而思钦明之道,君子见恶于外,则知变于内矣。 桀、纣不暴,则汤、武不仁,才惑于众非者而改之,□□□□□□□乱之于朝廷,而匹夫治之于闺门。 是以接舆、老莱所以避世于穷□□□□□而远其尊也。 君子行之于幽? ,小人厉之于士众。 老子曰:“上德不德。 ”□□□□□□虚也。 夫口诵圣人之言,身学贤者之行,久而不弊,劳而不废,虽未为君□□□□□□已。 孔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道而行之于世,虽非尧、舜之君,则亦尧、舜也。 今之为君者则不然,治不以五帝之术,则曰今之世不可以道德治也。 为臣者不思稷、契,则曰今之民不可以仁义正也。 为子者不执曾、闵之质,朝夕不休,而曰家人不和也。 学者不操回、赐之精,昼夜不懈,而曰世所不行也。 自人君至于庶人,未有不法圣道而为贤者也。 《易》曰:“丰其屋,? 其家,? 其户,阒其无人。 ”无人者,非无人也,言无圣贤以治之耳。 故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 是以墨子之门多勇士,仲尼之门多道德,文王之朝多贤良,秦王之庭多不详。 故善者必有所主而至,恶者必有所因而来。 夫善恶不空作,祸福不滥生,唯心之所向,志之所行而已矣。 发布时间:2025-11-19 14:24:3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