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 贤明传 内容: 卷二之一 周宣姜后周宣姜后者,齐侯之女也。 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 宣王常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 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之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 夫苟乐色,必好奢穷欲,乱之所兴也。 原乱之兴,从婢子起。 敢请婢子之罪。 王曰:寡人不德,实自生过,非夫人之罪也。 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 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名。 君子谓,姜后善于威仪而有德行。 夫礼,后夫人御于君,以烛进。 至于君所,灭烛,适房中,脱朝服,衣亵服,然后进御于君。 鸡鸣,乐师击鼓以告旦,后夫人鸣佩而去。 诗曰: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又曰: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夫妇人以色亲,以德固。 姜氏之德行可谓孔胶也。 颂曰:嘉兹姜后,厥德孔贤,由礼动作,匡配周宣,引过推让,宣王悟焉,夙夜崇道,为中兴君。 卷二之二 齐桓卫姬卫姬者,卫侯之女,齐桓公之夫人也。 桓公好淫乐,卫姬为之不听郑卫之音。 桓公用管仲宁戚,行霸道,诸侯皆朝,而卫独不至。 桓公与管仲谋伐卫。 罢朝入闺,卫姬望见桓公,脱簪珥,解环佩,下堂再拜,曰:愿请卫之罪。 桓公曰:吾与卫无故,姬何请耶? 对曰:妾闻之:人君有三色,显然喜乐容貌淫乐者,钟鼓酒食之色。 寂然清静意气沉抑者,丧祸之色。 忿然充满手足矜动者,攻伐之色。 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卫也,是以请之。 桓公许诺。 明日临朝,管仲趋进曰:君之莅朝也,恭而气下,言则徐,无伐国之志,是释卫也。 桓公曰:善。 乃立卫姬为夫人,号管仲为仲父。 曰:夫人治内,管仲治外。 寡人虽愚,足以立于世矣。 君子谓卫姬信而有行。 诗曰: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颂曰:齐桓卫姬,忠款诚信,公好淫乐,姬为修身,望色请罪,桓公加焉,厥使治内,立为夫人。 卷二之三 晋文齐姜齐姜,齐桓公之宗女,晋文公之夫人也。 初文公父献公,纳骊姬,谮杀太子申生。 文公号公子重耳,与舅犯奔狄。 适齐,齐桓公以宗女妻之,遇之甚善,有马二十乘,将死于齐,曰:人生安乐而已,谁知其它。 子犯知文公之安齐也,欲行而患之,与从者谋于桑下,蠢妾在焉。 妾告姜氏,姜杀之,而言于公子曰:从者将以子行,闻者吾已除之矣。 公子必从,不可以贰,贰无成命。 自子去晋,晋无宁岁。 天未亡晋,有晋国者,非子而谁,子其勉之! 上帝临子,贰必有咎。 公子曰:吾不动,必死于此矣。 姜曰:不可。 周诗曰: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夙夜征行,犹恐无及,况欲怀安,将何及矣! 人不求及,其能及乎! 乱不长世,公子必有晋。 公子不听。 姜与舅犯谋,醉,载之以行,酒醒,公子以戈逐舅犯曰:若事有济则可,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岂有餍哉! 遂行,过曹宋郑楚而入秦。 秦穆公乃以兵内之于晋,晋人杀怀公而立公子重耳,是为文公。 迎齐姜以为夫人。 遂伯天下,为诸侯盟主。 君子谓齐姜洁而不渎,能育君子于善。 诗曰:彼美孟姜,可与寤言。 此之谓也。 颂曰:齐姜公正,言行不怠,劝勉晋文,反国无疑,公子不听,姜与犯谋,醉而载之,卒成霸基。 卷二之四 秦穆公姬穆姬者,秦穆公之夫人,晋献公之女,太子申生之同母姊,与惠公异母。 贤而有义。 献公杀太子申生,逐群公子。 惠公号公子夷吾,奔梁。 及献公卒,得因秦立。 始即位,穆姬使纳群公子曰:公族者,君之根本。 惠公不用,又背秦赂。 晋饥,请粟于秦,秦与之。 秦饥,请粟于晋,晋不与。 秦遂兴兵与晋战,获晋君以归。 秦穆公曰:扫除先人之庙,寡人将以晋君见。 穆姬闻之,乃与太子罃、公子宏,与女简璧,衰绖履薪以迎。 且告穆公曰:上天降灾,使两君匪以玉帛相见,乃以兴戎。 婢子娣姒,不能相教,以辱君命。 晋君朝以入,婢子夕以死。 惟君其图之。 公惧,乃舍诸灵台。 大夫请以入,公曰:获晋君以功归,今以丧归,将焉用! 遂改馆晋君,馈以七牢而遣之。 穆姬死,穆姬之弟重耳入秦,秦送之晋,是为晋文公。 太子罃思母之恩,而送其舅氏也,作诗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 路车乘黄。 君子曰:慈母生孝子。 诗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穆姬之谓也。 颂曰:秦穆夫人,晋惠之姊。 秦执晋君,夫人流涕,痛不能救,乃将赴死,穆公义之,遂释其弟。 卷二之五 楚庄樊姬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 庄王即位,好狩猎。 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 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 王曰:与贤者语,不知饥倦也。 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 曰:虞丘子也。 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 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王曰:何谓也? 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美人进于王。 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 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哉! 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 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 今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 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 妾之所笑,不亦可乎! 王悦。 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 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 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 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诗曰: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其君者,谓女君也。 又曰: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巳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卷二之六 周南之妻周南之妻者,周南大夫之妻也。 大夫受命,平治水土。 过时不来,妻恐其懈于王事,盖与其邻人陈素所与大夫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 昔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 非舜之事,而舜为之者,为养父母也。 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 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 故父母在,当与时小同,无亏大义,不罹患害而已。 夫凤凰不离于蔚罗,麒麟不入于陷阱,蛟龙不及于枯泽。 鸟兽之智,犹知避害,而况于人乎! 生于乱世,不得道理,而迫于暴虐,不得行义,然而仕者,为父母在故也。 乃作诗曰: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盖不得已也。 君子以是知周南之妻而能匡夫也。 颂曰:周大夫妻,夫出治土,维戒无怠,勉为父母,凡事远周,为亲之在,作诗鲂鱼,以敕君子。 卷二之七 宋鲍女宗女宗者,宋鲍苏之妻也。 养姑甚谨。 鲍苏仕卫三年,而娶外妻,女宗养姑愈敬。 因往来者请问其夫,赂遗外妻甚厚。 女宗姒谓曰:可以去矣。 女宗曰:何故? 姒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 女宗曰:妇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以供衣服,以事夫室,澈漠酒醴,羞馈食以事舅姑。 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 岂以专夫室之爱为善哉! 若其以淫意为心,而扼夫室之好,吾未知其善也。 夫礼,天子十二,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 今吾夫诚士也。 有二,不亦宜乎! 且妇人有七见去。 夫无一去义。 七去之道,妒正为首。 淫僻窃盗,长舌骄侮,无子恶病,皆在其后。 吾姒不教吾以居室之礼,而反欲使吾为见弃之行,将安所用此! 遂不听,事姑愈谨。 宋公闻之,表其闾,号曰女宗。 君子谓女宗谦而知礼。 诗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故训是式,威仪是力。 此之谓也。 颂曰:宋鲍女宗,好礼知理。 夫有外妻,不为变己。 称引妇道,不听其姒。 宋公贤之,表其闾里。 卷二之八 晋赵衰妻晋赵衰妻者,晋文公之女也。 号赵姬。 初文公为公子时,与赵衰奔狄。 狄人入其二女叔隗季隗于公子,公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及返国,文公以其女赵姬妻赵衰。 生原、同、屏、括、楼、婴。 赵姬请迎盾与其母而纳之,赵衰辞而不敢。 姬曰:不可。 夫得宠而忘旧,舍义。 好新而嫚故,无恩。 与人勤于隘厄,富贵而不顾,无礼。 君弃此三者,何以使人! 虽妾亦无以侍执巾栉。 诗不云: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与人同寒苦,虽有小过,犹与之同死而不去,况于安新忘旧乎! 又曰:燕尔新婚,不我屑以。 盖伤之也。 君其逆之,无以新废旧。 赵衰许诺,乃逆叔隗与盾。 来姬以盾为贤,请立为嫡子,使三子下之。 以叔隗为内妇,姬亲下之。 及盾为正卿,思赵姬之让恩,请以姬之中子屏、括为公族大夫。 曰:君,姬氏之爱子也。 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何以至此! 成公许之。 屏、括遂以其族为公族大夫。 君子谓赵姬恭而有让。 诗曰: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赵姬之谓也。 颂曰:赵衰姬氏,制行分明,身虽尊贵,不妒偏房,躬事叔隗,子盾为嗣,君子美之,厥行孔备。 卷二之九 陶荅子妻陶大夫荅子妻也。 荅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 其妻数谏不用。 居五年,从车百乘归休。 宗人击牛而贺之,其妻独抱儿而泣。 姑怒曰:何其不祥也! 妇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 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 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国也,家贫国富,君敬民戴,故福结于子孙,名垂于后世。 今夫子不然。 贪富务大,不顾后害。 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 故藏而远害。 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 今夫子治陶,家富国贫,君不敬,民不戴,败亡之征见矣。 愿与少子俱脱。 姑怒,遂弃之。 处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盗诛。 唯其母老以免,妇乃与少子归养姑,终卒天年。 君子谓荅子妻能以义易利,虽违礼求去,终以全身复礼,可谓远识矣。 诗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此之谓也。 颂曰:荅子治陶,家富三倍,妻谏不听,知其不改,独泣姑怒,送厥母家,荅子逢祸,复归养姑。 卷二之十 柳下惠妻鲁大夫柳下惠之妻也。 柳下惠处鲁,三黜而不去,忧民救乱。 妻曰:无乃渎乎! 君子有二耻。 国无道而贵,耻也;国有道而贱,耻也。 今当乱世,三黜而不去,亦近耻也。 柳下惠曰:油油之民,将陷于害,吾能已乎! 且彼为彼,我为我,彼虽裸裎,安能污我! 油油然与之处,仕于下位。 柳下既死,门人将诔之。 妻曰: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蔽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魂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 门人从之以为诔,莫能窜一字。 君子谓柳下惠妻能光其夫矣。 诗曰: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此之谓也。 颂曰:下惠之妻,贤明有文,柳下既死,门人必存,将诔下惠,妻为之辞,陈列其行,莫能易之。 卷二之十一 鲁黔娄妻鲁黔娄先生之妻也。 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 其妻出户,曾子吊之。 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席稿,缊袍不表,覆以布被,首足不尽敛。 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 曾子曰:斜引其被,则敛矣。 妻曰: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 先生以不斜之故,能至于此。 生时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 曾子不能应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终也! 何以为谥? 其妻曰:以康为谥。 曾子曰:先生在时,食不充口,衣不盖形。 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 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荣,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 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辞而不为,是有余贵也。 君尝赐之粟三十锺,先生辞而不受,是有余富也。 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 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 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其谥为康,不亦宜乎! 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 君子谓黔娄妻为乐贫行道。 诗曰:彼美淑姬,可与寤言。 此之谓也。 颂曰:黔娄既死,妻独主丧,曾子吊焉,布衣褐衾,安贱甘淡,不求丰美,尸不揜蔽,犹谥曰康。 卷二之十二 齐相御妻齐相晏子仆御之妻也。 号曰命妇。 晏子将出,命妇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既归,其妻曰:宜矣子之卑且贱也。 夫曰:何也?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吾从门间观其志气,恂恂自下,思念深矣。 今子身长八尺,乃为之仆御耳,然子之意洋洋若自足者,妾是以去也。 其夫谢曰:请自改何如? 妻曰:是怀晏子之智,而加以八尺之长也。 夫躬仁义,事明主,其名必扬矣。 且吾闻宁荣于义而贱,不虚骄以贵。 于是其夫乃深自责,学道谦逊,常若不足。 晏子怪而问其故,具以实对。 于是晏子贤其能纳善自改,升诸景公,以为大夫,显其妻以为命妇。 君子谓命妇知善。 故贤人之所以成者,其道博矣,非特师傅朋友相与切磋也,妃匹亦居多焉。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言当常向为其善也。 颂曰:齐相御妻,匡夫以道,明言骄恭,恂恂自效,夫改易行,学问靡已,晏子升之,列于君子。 卷二之十三 楚接舆妻楚狂接舆之妻也。 接舆躬耕以为食,楚王使使者持金百镒、车二驷,往聘迎之,曰:王愿请先生治淮南。 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与语而去。 妻从市来,曰:先生以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 门外车迹,何其深也? 接舆曰:王不知吾不肖也,欲使我治淮南,遣使者持金驷来聘。 其妻曰:得无许之乎? 接舆曰:夫富贵者,人之所欲也,子何恶,我许之矣。 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 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绩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 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 接舆曰:吾不许也。 妻曰:君使不从,非忠也。 从之又违,非义也。 不如去之。 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 君子谓接舆妻为乐道而远害,夫安贫贱而不怠于道者,唯至德者能之。 诗曰: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言不怠于道也。 颂曰:接舆之妻,亦安贫贱,虽欲进仕,见时暴乱,楚聘接舆,妻请避馆,戴纴易姓,终不遭难。 卷二之十四 楚老莱妻楚老莱子之妻也。 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 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缊食菽,垦山播种。 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莱,贤士也。 王欲聘以璧帛,恐不来,楚王驾至老莱之门,老莱方织畚,王曰:寡人愚陋,独守宗庙,愿先生幸临之。 老莱子曰:仆山野之人,不足守政。 王复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之志。 老莱子曰:诺。 王去,其妻戴畚莱挟薪樵而来,曰:何车迹之众也? 老莱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国之政。 妻曰:许之乎? 曰:然。 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 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钺。 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 能免于患乎! 妾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莱而去。 老莱子曰:子还,吾为子更虑。 遂行不顾,至江南而止,曰: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 据其遗粒,足以食也。 老莱子乃随其妻而居之。 民从而家者一年成落,三年成聚。 君子谓老莱妻果于从善。 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饥。 此之谓也。 颂曰:老莱与妻,逃世山阳,蓬蒿为室,莞葭为盖,楚王聘之,老莱将行,妻曰世乱,乃遂逃亡。 卷二之十五 楚于陵妻楚于陵子终之妻也。 楚王闻于陵子终贤,欲以为相,使使者持金百镒,往聘迎之,于陵子终曰:仆有箕帚之妾,请入与计之。 即入,谓其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 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乎? 妻曰: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 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 夫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 食方丈于前,甘不过一肉。 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于是子终出谢使者而不许也。 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 君子谓于陵妻为有德行。 诗云:愔愔良人,秩秩德音。 此之谓也。 颂曰:于陵处楚,王使聘焉,入与妻谋,惧世乱烦,进往遇害,不若身安,左琴右书,为人灌园。 发布时间:2025-11-19 16:35:3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