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 晋语二 内容: 1反自稷桑,处五年,骊姬谓公曰:“吾闻申生之谋愈深。 日,吾固告君曰得众,众不利,焉能胜狄? 今矜狄之善,其志益广。 孤突不顺,故不出。 吾闻之,申生甚好信而强,又失言于众矣,虽欲有退,众将责焉。 言不可食,众不可弭,是以深谋。 君若不图,难将至矣! ”公曰:“吾不忘也,抑未有以致罪焉。 ”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 ”优施曰:“吾来里克,一日而已。 子为我具特羊之飨,吾以从之饮酒。 我优也,言无邮。 ”骊姬许诺乃具,使优施饮里克酒。 中饮,优施起舞,谓里克妻曰:“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 ”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里克笑曰:“何谓苑? 何谓枯? ”优施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 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 枯且有伤。 ”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飧而寝。 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 抑有所闻之乎? ”曰:“然。 君既许骊姬杀太子而立奚齐,谋既成矣。 ”里克曰:“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 通复故交,吾不敢。 中立其免乎? ”优施曰:“免。 ”旦而里克见丕郑,曰:“夫史苏之言将及矣! 优施告我,君谋成矣,将立奚齐。 ”丕郑曰:“子谓何? ”曰:“吾对以中立。 ”丕郑曰:“惜也! 不如曰不信以疏之,亦固太子以携之,多为之故,以变其志,志少疏,乃可也。 今子曰中立,况固其谋也,彼有成矣,难以得间。 ”里克曰:“往言不可及也,且人中心唯无忌之,何可败也! 子将何如? ”丕郑曰:“我无心。 是故事君者,君为我心,制不在我。 ”里克曰:“弒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抑挠志以从君,为废人以自利也,利方以求成人,吾不能。 将伏也! ”明日,称疾不朝。 三旬,难乃成。 骊姬以君命命申生曰:“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 “申生许诺,乃祭于曲沃,归福于绛。 公田,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置堇于肉。 公至,召申生献,公祭之地,地坟。 申生恐而出。 骊姬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公命杀杜原款。 申生奔新城。 杜原款将死,使小臣圉告于申生,曰:“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 不能深知君之心度,弃宠求广土而窜伏焉;小心狷介,不敢行也。 是以言至而无所讼之也,故陷于大难,乃逮于谗。 然款也不敢爱死,唯与谗人钧是恶也。 吾闻君子不去情,不反谗,谗行身死可也,犹有令名焉。 死不迁情,强也。 守情说父,孝也。 杀身以成志,仁也。 死不忘君,敬也。 孺子勉之! 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 ”申生许诺。 人谓申生曰:“非子之罪,何不去乎? ”申生曰:“不可。 去而罪释,必归于君,是怨君也。 章父之恶,取笑诸侯,吾谁乡而入? 内困于父母,外困于诸侯,是重困也。 弃君去罪,是逃死也。 吾闻之:‘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若罪不释,去而必重。 去而罪重,不智。 逃死而怨君,不仁。 有罪不死,无勇。 去而厚怨,恶不可重,死不可避,吾将伏以俟命。 ”骊姬见申生而哭之.曰:“有父忍之,况国人乎? 忍父而求好人,人孰好之? 杀父以求利人,人孰利之? 皆民之所恶也,难以长生! ”骊姬退,申生乃雉经于新城之庙。 将死,乃使猛足言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听伯氏,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伯氏茍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以至于死,虽死何悔! ”是以谥为共君。 骊姬既杀太子申生,又谮二公子曰:“重耳、夷吾与知共君之事。 ”公令阉楚刺重耳,重耳逃于狄;令贾华制夷吾,夷吾逃于梁。 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 始为令,国无公族焉。 2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 狐偃曰:“无卜焉。 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 道远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 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 若以偃之虑,其狄乎! 夫狄近晋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达。 不通可以窜恶,多怨可与共忧。 今若休忧于狄,以观晋国,且以监诸侯之为,其无不成。 ”乃遂之狄。 处一年,公子夷吾亦出奔,曰:“盍从吾兄窜于狄乎? ”冀芮曰:“不可。 后出同走,不免于罪。 且夫偕出偕入难,聚居异情恶,不若走梁。 梁近于秦,秦亲吾君。 吾君老矣,子往,骊姬惧,必援于秦。 以吾存也,且必告悔,是吾免也。 ”乃遂之梁。 居二年,骊姬使奄楚以环释言。 四年,复为君。 3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公惧而走。 神曰:“无走! 帝命曰:‘使晋袭于尔门。 ’”公拜稽首,觉,召史嚣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 ”公使囚之,且使国人贺梦。 舟之侨告诸其族曰:“众谓虢亡不久,吾乃今知之。 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 吾闻之曰:‘大国道,小国袭焉曰服。 小国傲,大国袭焉曰诛。 ’民疾君之侈也,是以遂于逆命。 今嘉其梦侈必展,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 民疾其态,天又诳之;大国来诛,出令而逆;宗国既卑,诸侯远己。 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 吾不忍俟也! ”将行,以其族适晋。 六年,虢乃亡。 4伐虢之役,师出于虞。 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 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闇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闇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 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而归图焉。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 吾不去,惧及焉。 ”以其孥适西山,三月,虞乃亡。 5献公问于卜偃曰:“攻虢何月也? ”对曰:“童谣有之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 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火中而旦,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 6葵丘之会,献公将如会,遇宰周公,曰:“君可无会也。 夫齐侯好示,务施与力而不务德,故轻致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劝而叛者慕。 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 三属诸侯,存亡国三,以示之施。 是以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 譬之如室,既镇其甍矣,又何加焉? 吾闻之,惠难遍也,施难报也。 不遍不报,卒于怨雠。 夫齐侯将施惠如出责,是以不果奉,而暇晋是皇,虽后之会,将在东矣。 君无惧矣,其有勤也! ”公乃还。 7宰孔谓其御曰:“晋侯将死矣! 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 汪是土也,茍违其违,谁能惧之! 今晋侯不量齐德之丰否,不度诸侯之势,释其闭修,而轻于行道,失其心矣。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 ”是岁也,献公卒。 八年,为淮之会。 桓公在殡,宋人伐之。 8二十六年,献公卒。 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公子之徒将杀孺子,子将如何? ”荀息曰:“死吾君而杀其孤,吾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 ”里克曰:“子死,孺子立,不亦可乎? 子死,孺子废,焉用死? ”荀息曰:“昔君问臣事君于我,我对以忠贞。 君曰:‘何谓也? ’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 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复生不悔,生人不愧,贞也。 ’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 虽死,焉避之? ”里克告丕郑曰:“三公子之徒将杀孺子,子将何如? 丕郑曰:“荀息谓何? ”对曰:“荀息曰‘死之。 ’”丕郑曰:“子勉之。 夫二国士之所图,无不遂也。 我为子行之。 子帅七舆大夫以待我。 我使狄以动之,援秦以摇之。 立其薄者可以得重赂,厚者可使无入。 国,谁之国也! ”里克曰:“不可。 克闻之,夫义者,利之足也;贪者,怨之本也。 废义则利不立,厚贪则怨生,夫孺子岂获罪于民? 将以骊姬之惑蛊君而诬国人,谗群公子而夺之利使君迷乱,信而亡之,杀无罪以为诸侯笑,使百姓莫不有藏恶于其心中,恐其如壅大川,溃而不可救御也。 是故将杀奚齐而立公子之在外者,以定民弭忧,于诸侯且为援,庶几曰诸侯义而抚之,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今杀君而赖其富,贪且反义。 贪则民怨,反义则富不为赖。 赖富而民怨,乱国而身殆,惧为诸侯载,不可常也。 ”丕郑许诺。 于是杀奚齐、卓子及骊姬,而请君于秦。 既杀奚齐,荀息将死之。 人曰:“不如立其弟而辅之。 ”荀息立卓子。 里克又杀卓子,荀息死之。 君子曰:“不食其言矣。 ”既杀奚齐、卓子,里克及丕郑使屠岸夷告公子重耳于狄,曰:“国乱民扰,得国在乱,治民在扰,子盍入乎? 吾请为子鉥。 ”重耳告舅犯曰:“里克欲纳我。 ”舅犯曰:“不可。 夫坚树在始,始不固本,终必槁落。 夫长国者,唯知哀乐喜怒之节,是以导民。 不哀丧而求国,难;因乱以入,殆,以丧得国,则必乐丧,乐丧必哀生。 因乱以入,则必喜乱,喜乱必怠德。 是哀乐喜怒之节易也,何以导民? 民不我导,谁长? ”重耳曰:“非丧谁代? 非乱谁纳我? ”舅犯曰:“偃也闻之,丧乱有小大。 大丧大乱之剡也,不可犯也。 父母死为大丧,谗在兄弟为大乱。 今适当之,是故难。 ”公子重耳出见使者,曰:“子惠顾亡人重耳,父生不得供备洒扫之臣,死又不敢莅丧以重其罪,且辱大夫,敢辞。 夫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在因民而顺之。 茍众所利,邻国所立,大夫其从之。 重耳不敢违。 ”吕甥及郄称亦使蒲城午告公子夷吾于梁,曰:“子厚赂秦人以求入,吾主子。 ”夷吾告冀芮曰:“吕甥欲纳我。 ”冀芮曰:“子勉之。 国乱民扰,大夫无常,不可失也。 非乱何入? 非危何安? 幸茍君之子,唯其索之也。 方乱以扰,孰适御我? 大夫无常,茍众所置,孰能勿从? 子盍尽国以赂外内,无爱虚以求入,既入而后图聚。 ”公子夷吾出见使者,再拜稽首许诺。 吕甥出告大夫曰:“君死自立则不敢,久则恐诸侯之谋,径召君于外也,则民各有心,恐厚乱,盍请君于秦乎? ”大夫许诺。 乃使梁由靡告于秦穆公曰:“天降祸于晋国,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隐悼播越,托在草莽,未有所依。 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 以君之灵,鬼神降衷,罪人克伏其辜,群臣莫敢宁处,将待君命。 君若惠顾社稷,不忘先君之好,辱收其逋迁裔胄而建立之,以主其祭祀,且镇抚其国家及其民人,虽四邻诸侯之闻之也,其谁不儆惧于君之威,而欣喜于君之德? 终君之重爱,受君之重贶,而群臣受其大德,晋国其谁非君之群隶臣也? ”秦穆公许诺,反使者,乃召大夫子明及公孙枝,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 以为朝夕之急。 ”大夫子明曰:“君使絷也。 絷敏且知礼,敬以知微。 敏能窜谋,知礼可使;敬不坠命,微知可否。 君其使之。 ”乃使公子絷吊公子重耳于狄,曰:“寡君使絷吊公子之忧,又重之以丧。 寡人闻之,得国常于丧,失国常于丧。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公子其图之! ”重耳告舅犯。 舅犯曰:“不可。 亡人无亲,信仁以为亲,是故置之者不殆。 父死在堂而求利,人孰仁我? 人实有之,我以徼幸,人孰信我? 不仁不信,将何以长利? ”公子重耳出见使者,曰:“君惠吊亡臣,又重有命。 重耳身亡,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位,又何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再拜不稽首,起而哭,退而不私。 公子絷退,吊公子夷吾于梁,如吊公子重耳之命。 夷吾告冀芮曰:“秦人勤我矣! ”冀芮曰:“公子勉之。 亡人无狷洁,狷洁不行,重赂配德,公子尽之,无爱财! 人实有之,我以徼幸,不亦可乎? ”公子夷吾出见使者,再拜稽首,起而不哭,退而私于公子絷曰:“中大夫里克与我矣,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 丕郑与我矣,吾命之以负蔡之田七十万。 君茍辅我,蔑天命矣! 亡人茍入扫宗庙,定社稷,亡人何国之与有? 君实有郡县且入河外列城五。 岂谓君无有,亦为君之东游津梁之上,无有难急也。 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者。 黄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双,不敢当公子,请纳之左右。 ”公子絷反,致命穆公。 穆公曰:“吾与公子重耳,重耳仁。 再拜不稽首,不没为后也。 起而哭,爱其父也。 退而不私,不没于利也。 ”公子絷曰:“君之言过矣。 君若求置晋君而载之,置仁不亦可乎? 君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天下,则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且可以进退。 臣闻之曰‘仁有置,武有置。 仁置德,武置服。 ’”是故先置公子夷吾,实为惠公。 9穆公问冀芮曰:“公子谁恃于晋? ”对曰:“臣闻之,亡人无党,有党必有雠。 夷吾之少也,不好弄戏,不过所复,怒不及色,及其长也弗改。 故出亡无怨于国,而众安之。 不然,夷吾不佞,其谁能恃乎? ”君子曰:“善以微劝也。 ” 发布时间:2025-11-19 17:56:0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