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 晋语三 内容: 1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 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 诈之见诈,果丧其赂。 得国而狃,终逢其咎。 丧田不惩,祸乱其兴。 ”既里、丕死,祸,公陨于韩。 郭偃曰:“善哉! 夫众口祸福之门。 是以君子省众而动,监戒而谋,谋度而行,故无不济。 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 2惠公即位,出共世子而改葬之,臭达于外。 国人诵之曰:“贞之无报也。 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 贞为不听,信为不诚。 国斯无刑,偷居幸生。 不更厥贞,大命其倾。 威兮怀兮,各聚尔有,以待所归兮。 猗兮违兮,心之哀兮。 岁之二七,其靡有征兮。 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 镇抚国家,为王妃兮。 ”郭偃曰:“甚哉,善之难也! 君改葬共君以为荣也,而恶滋章。 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而越于民,民实戴之。 恶亦如之。 故行不可不慎也。 必或知之,十四年,君之冢嗣其替乎? 其数告于民矣。 公子重耳其入乎? 其魄兆于民矣。 若入,必伯诸侯以见天子,其光耿于民矣。 数,言之纪也。 魄,意之术也。 光,明之曜也。 纪言以叙之,述意以导之,明曜以昭之。 不至何待? 欲先导者行乎,将至矣! ” 3惠公既杀里克而悔之,曰:“芮也,使寡人过杀我社稷之镇。 ”郭偃闻之,曰:“不谋而谏者,冀芮也。 不图而杀者,君也。 不谋而谏,不忠。 不图而杀,不祥。 不忠,受君之罚。 不祥,罹天之祸。 受君之罚,死戮。 罹天之祸,无后。 志道者勿忘,将及矣! ”及文公入,秦人杀冀芮而施之。 惠公既即位,乃背秦赂。 使丕郑聘于秦,且谢之。 而杀里克,曰:“子杀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 ” 4丕郑如秦谢缓赂,乃谓穆公曰:“君厚问以召吕甥、郄称、冀芮而止之,以师奉公子重耳,臣之属内作,晋君必出。 ”穆公使泠至报问,且召三大夫。 郑也与客将行事,冀芮曰:“郑之使薄而报厚,其言我于秦也,必使诱我。 弗杀,必作难。 ”是故杀丕郑及七舆大夫:共华、贾华、叔坚、骓歂、缧虎、特宫、山祁,皆里、丕之党也。 丕豹出奔秦。 丕郑之自秦反也,闻里克死,见共华曰:“可以入乎? ”共华曰:“二三子皆在而不及,子使于秦,可哉! ”丕郑入,君杀之。 共赐谓共华曰:“子行乎? 其及也! ”共华曰:“夫子之入,吾谋也,将待也。 ”赐曰:“孰知之? ”共华曰:“不可。 知而背之不信,谋而困人不智,困而不死无勇。 任大恶三,行将安入? 子其行矣,我姑待死。 ”丕郑之子曰豹,出奔秦,谓穆公曰:“晋君大失其众,背君赂,杀里克,而忌处者,众固不说。 今又杀臣之父及七舆大夫,此其党半国矣。 君若伐之,其君必出。 ”穆公曰:“失众安能杀人? 且夫祸唯无毙,足者不处,处者不足,胜败若化。 以祸为违,孰能出君? 尔俟我! ” 5晋饥,乞籴于秦。 丕豹曰:“晋君无礼于君,众莫不知。 往年有难,今又荐饥。 已失人,又失天,其有殃也多矣。 君其伐之,勿予籴! ”公曰:“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天殃流行,国家代有。 补乏荐饥,道也,不可以废道于天下。 ”谓公孙枝曰:“予之乎? ”公孙枝曰:“君有施于晋君,晋君无施于其众。 今旱而听于君,其天道也。 君若弗予,而天予之。 茍众不说其君之不报也,则有辞矣。 不若予之,以说其众。 众说,必咎于其君。 其君不听,然后诛焉。 虽欲御我,谁与? ”是故泛舟于河,归籴于晋。 秦饥,公令河上输之粟。 虢射曰:“弗予赂地而予之籴,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若勿予。 ”公曰:“然。 ”庆郑曰:“不可。 已赖其地,而又爱其实,忘善而背德,虽我必击之。 弗予,必击我。 ”公曰:“非郑之所知也。 ”遂不予。 6六年,秦岁定,帅师侵晋,至于韩。 公谓庆郑曰:“秦寇深矣,奈何? ”庆郑曰:“君深其怨,能浅其寇乎? 非郑之所知也,君其讯射也。 ”公曰:“舅所病也? ”卜右,庆郑吉。 公曰:“郑也不逊。 ”以家仆徒为右,步扬御戎;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以承公。 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 ”公曰:“何故? ”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 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 公曰:“然。 今我不击,归必狃。 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 ”公令韩简挑战,曰:“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 寡人有众,能合之弗能离也。 君若还,寡人之愿也。 君若不还,寡人将无所避。 ”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曰:“昔君之未入,寡人之忧也。 君入而列未成,寡人未敢忘。 今君既定而列成,君其整列,寡人将亲见。 ”客还,公孙枝进谏曰:“昔君之不纳公子重耳而纳晋君,是君之不置德而置服也。 置而不遂,击而不胜,其若为诸侯笑何? 君盍待之乎? ”穆公曰:“然。 昔吾之不纳公子重耳而纳晋君,是吾不置德而置服也。 然公子重耳实不肯,吾又奚言哉? 杀其内主,背其外赂,彼塞我施,若无天乎? 若有天,吾必胜之。 ”君揖大夫就车,君鼓而进之。 晋师溃,戎马泞而止。 公号庆郑曰:“载我! ”庆郑曰:“忘善而背德,又废吉卜,何我之载? 郑之车不足以辱君避也! ”梁由靡御韩简,辂秦公,将止之,庆郑曰:“释来救君! ”亦不克救,遂止于秦。 穆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 ”公子絷曰:“杀之利。 逐之恐构诸侯,以归则国家多慝,复之则君臣合作,恐为君忧,不若杀之。 ”公孙枝曰:“不可。 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 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 “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 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 晋君之无道莫不闻,公子重耳之仁莫不知。 战胜大国,武也。 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 胜无后害,智也。 ”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 若不可,必为诸侯笑。 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 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 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 君曰:“然则若何? ”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适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 ”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7公在秦三月,闻秦将成,乃使郄乞告吕甥。 吕甥教之言,令国人于朝曰:“君使乞告二三子曰:‘秦将归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圉也。 ’”且赏以悦众,众皆哭,焉作辕田。 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 君犹在外,若何? ”众曰:“何为而可? ”吕甥曰:“以韩之病,兵甲尽矣。 若征缮以辅孺子,以为君援,虽四邻之闻之也,丧君有君,群臣辑睦,兵甲益多,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 ”众皆说,焉作州兵。 吕甥逆君于秦,穆公讯之曰:“晋国和乎? ”对曰:“不和。 ”公曰:“何故? ”对曰:“其小人不念其君之罪,而悼其父兄子弟之死丧者,不惮征缮以立孺子,曰:‘必报雠,吾宁事齐、楚,齐、楚又交辅之。 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秦,有死无他。 ’故不和。 比其和之而来,故久。 ”公曰:“而无来,吾固将归君。 国谓君何? ”对曰:“小人曰不免,君子则否。 ”公曰:“何故? ”对曰:“小人忌而不思,愿从其君而与报秦,是故云。 其君子则否,曰:‘吾君之入也,君之惠也。 能纳之,能执之,则能释之。 德莫厚焉,惠莫大焉,纳而不遂,废而不起,以德为怨,君其不然? ’”秦君曰:“然。 ”乃改馆晋君,馈七牢焉。 8惠公未至,蛾析谓庆郑曰:“君之止,子之罪也。 今君将来,子何俟? ”庆郑曰:“郑也闻之曰:‘军败,死之;将止,死之。 ’”二者不行,又重之以误人,而丧其君,有大罪三,将安适? 君若来,将待刑以快君志;君若不来,将独伐秦。 不得君,必死之。 此所以待也。 臣得其志,而使君瞢,是犯也。 君行犯,犹失其国,而况臣乎? 公至于绛郊,闻庆郑止,使家仆徒召之,曰:“郑也有罪,犹在乎? ”庆郑曰:“臣怨君始入而报德,不降;降而听谏,不战;战而用良,不败。 既败而诛,又失有罪,不可以封国。 臣是以待即刑,以成君政。 ”君曰:“刑之! ”庆郑曰:“下有直言,臣之行也;上有直刑,君之明也。 臣行君明,国之利也。 君虽弗刑,必自杀也? ”蛾析曰:“臣闻奔刑之臣,不若赦之以报雠。 君盍赦之,以报于秦? ”梁由靡曰:“不可。 我能行之,秦岂不能? 且战不胜,而报之以贼,不武;出战不克,入处不安,不智;成而反之,不信;失刑乱政,不威。 出不能用,入不能治,败国且杀孺子,不若刑之。 ”君曰:“斩郑,无使自杀! ”家仆徒曰:“有君不忌,有臣死刑,其闻贤于刑之。 ”梁由靡曰:“夫君政刑,是以治民。 不闻命而擅进退,犯政也;快意而丧君,犯刑也。 郑也贼而乱国,不可失也! 且战而自退,退而自杀;臣得其志,君失其刑,后不可用也。 ”君令司马说刑之。 司马说进三军之士而数庆郑曰:“夫《韩之誓》曰:失次犯令,死;将止不面夷,死;伪言误众,死。 今郑失次犯令,而罪一也;郑擅进退,而罪二也;女误梁由靡,使失秦公,而罪三也;君亲止,女不面夷,而罪四也;郑也就刑! ”庆郑曰:“说,三军之士皆在,有人能坐待刑,而不能面夷? 趣行事乎! ”丁丑,斩庆郑,乃入绛。 十五年,惠公卒,怀公立,秦乃召重耳于楚而纳之。 晋人杀怀公于高梁,而授重耳,实为文公。 发布时间:2025-11-19 17:59:2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