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十四 晋语八 内容: 1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 公遂逐群贼,谓阳毕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无已。 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 ”阳毕对曰:“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 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以少间。 ”公曰:“子实图之。 ”对曰:“图在明训,明训在威权,威权在君。 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于国者而立之,亦抡逞志亏君以乱国者之后而去之,是遂威而远权。 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若从,则民心皆可畜。 畜其心而知其欲恶,人孰偷生? 若不偷生,则莫思乱矣。 且夫栾氏之诬晋国久也,栾书实覆宗,弒厉公以厚其家,若灭栾氏,则民威矣。 今吾若起瑕、原、韩、魏之后而赏立之,则民怀矣。 威与怀各当其所。 则国安矣,君治而国安,欲作乱者谁与? ”君曰:“栾书立吾先君,栾盈不获罪,如何? ”阳毕曰:“夫正国者,不可以昵于权,行权不可以隐于私。 昵于权,则民不导;行权隐于私,则政不行。 政不行,何以导民? 民之不导,亦无君也,则其为昵与隐也,复害矣,且勤身。 君其图之! 若爱栾盈,则明逐群贼,而以国伦数而遣之,厚箴戒图以待之。 彼若求逞志而报于君,罪孰大焉,灭之犹少。 彼若不敢而远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报其德,不亦可乎? ”公许诺,尽逐群贼而使祁午及阳毕适曲沃逐栾盈,栾盈出奔楚。 遂令于国人曰:“自文公以来有力于先君而子孙不立者,将授立之,得之者赏? ”居三年,栾盈昼入,为贼于绛。 范宣子以公入于襄公之宫,栾盈不克,出奔曲沃,遂刺栾盈,灭栾氏。 是以没平公之身无内乱也。 2栾怀子之出,执政使栾氏之臣勿从,从栾氏者为大戮施。 栾氏之臣辛俞行,吏执之,献诸公。 公曰:“国有大令,何故犯之? ”对曰:“臣顺之也,岂敢犯之? 执政曰‘无从栾氏而从君’,是明令必从君也。 臣闻之曰:‘三世事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 ’事君以死,事主以勤,君之明令也,自臣之祖,以无大援于晋国,世隶于栾氏,于今三世矣,臣故不敢不君。 今执政曰‘不从君者为大戮’,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烦司寇。 ”公说,固止之,不可,厚赂之。 辞曰:“臣尝陈辞矣,心以守志,辞以行之,所以事君也。 若受君赐,是堕其前言。 君问而陈辞,未退而逆之,何以事君? ”君知其不可得也,乃遣之。 3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 ”遂不视。 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之,往,及堂,闻其号也,乃还,曰:“其声,豺狼之声,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 ” 4鲁襄公使叔孙穆子来聘,范宣子问焉,曰:“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 ”穆子未对。 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 周卑,晋继之,为范氏,其此之谓也? ”对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 鲁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殁矣,其言立于后世,此之谓死而不朽。 ” 5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久而无成。 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 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 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 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 ”问于孙林甫,孙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问于张老,张老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 ”问于祁奚,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 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 ”问于籍偃,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 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 ”问于叔鱼,叔鱼曰:“待吾为子杀之。 ”叔向闻之,见宣子曰:“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祏。 訾祏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 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谘于耇老,而后行之。 ”司马侯见,曰:“闻吾子有和之怒,吾以为不信。 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忧,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 ”祁午见,曰:“晋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于晋,晋国其谁不为子从,何必和? 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 ”宣子问于訾祏,訾祏对曰:“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为司空,以正于国,国无败绩。 世及武子,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 及为卿,以辅成、景,军无败政。 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奸民,后之人可则,是以受随、范。 及文子成晋、荆之盟,丰兄弟之国,使无有间隙,是以受郇、栎。 今吾子嗣位,于朝无奸行,于国无邪民,于是无四方之患,而无外内之忧,赖三子之功而飨其禄位。 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 ”宣子说,乃益和田而与之和。 6訾祏死,范宣子谓献子曰:“鞅乎! 昔者吾有訾祏也,吾朝夕顾焉,以相晋国,且为吾家,今吾观女也,专则不能,谋则无与也,将若之何? ”对曰:“鞅也,居处恭,不敢安易,敬学而好仁,和于政而好其道,谋于众不以贾好,私志虽衷,不敢谓是也,必长者之由。 ”宣子曰:“可以免身。 ” 7平公说新声,师旷曰:“公室其将卑乎! 君之明兆于衰矣。 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 风德以广之,风山川以远之,风物以听之,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 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迩不迁。 ” 8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 叔向闻之,夕,君告之。 叔向曰:“君必杀之。 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 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 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 ”君忸怩,乃趣赦之。 9叔向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之,曰:“自此其父之死;吾蔑与比而事君矣! 昔者此其父始之,我终之,我始之,夫子终之,无不可。 ”籍偃在侧,曰:“君子有比乎? ”叔向曰:“君子比而不别。 比德以赞事,比也;引党以封己,利己而忘君,别也。 ” 10秦景公使其弟针来求成,叔向命召行人子员,行人子朱曰:“朱也在此。 ”叔向曰:“召子员。 ”子朱曰:“朱也当御。 “叔向曰:“肸也欲子员之对客也”子朱怒曰:“皆君之臣也,班爵同,何以黜朱也? ”抚剑就之。 叔向曰:“秦、晋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子孙飨之。 不集,三军之士暴骨。 夫子员导宾主之言无私,子常易之。 奸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 “拂衣从之,人救之。 平公闻之曰:“晋其庶乎! 吾臣之所争者大。 ”师旷侍,曰:“公室惧卑,其臣不心竞而力争。 ” 11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楚令尹子木欲袭晋军,曰:“若尽晋师而杀赵武,则晋可弱也。 ”文子闻之,谓叔向曰:“若之何? ”叔向曰:“子何患焉。 忠不可暴,信不可犯,忠自中,而信自身,其为德也深矣,其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 今我以忠谋诸侯,而以信覆之,荆之逆诸侯也亦云,是以在此。 若袭我,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也。 信反必毙,忠塞无用,安能害我? 且夫合诸侯以为不信,诸侯何望焉,为此行也,荆败我,诸侯必叛之,子何爱于死,死而可以固晋国之盟主,何惧焉? ”是行也,以藩为军,攀辇即利而舍,候遮捍卫不行,楚人不敢谋,畏晋之信也。 自是没平公无楚患。 12宋之盟,楚人固请先歃。 叔向谓赵文子曰:“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子若能以忠信赞君,而裨诸侯之阙,歃虽在后,诸侯将载之,何争于先? 若违德而以贿成事,今虽先歃,诸侯将弃之,何欲于先? 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今将与狎主诸侯之盟,唯有德也,子务德无争先,务德,所以服楚也。 ”乃先楚人。 13虢之会,鲁人食言,楚令尹围将以鲁叔孙穆子为戮,乐王鲋求货焉不予。 赵文子谓叔孙曰:“夫楚令尹有欲于楚,少懦于诸侯。 诸侯之故,求治之,不求致也。 其为人也,刚而尚宠,若及,必不避也。 子盍逃之? 不幸,必及于子。 ”对曰:“豹也受命于君,以从诸侯之盟,为社稷也。 若鲁有罪,而受盟者逃,鲁必不免,是吾出而危之也。 若为诸侯戮者,鲁诛尽矣,必不加师,请为戮也。 夫戮出于身实难,自他及之何害? 茍可以安君利国,美恶一心也。 ”文子将请之于楚,乐王鲋曰:“诸侯有盟未退,而鲁背之,安用齐盟? 纵不能讨,又免其受盟者,晋何以为盟主矣,必杀叔孙豹。 ”文子曰:“有人不难以死安利其国,可无爱乎! 若皆恤国如是,则大不丧威,而小不见陵矣。 若是道也果,可以教训,何败国之有! 吾闻之曰:‘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恶人在位,不去亦不祥。 ’必免叔孙。 ”固请于楚而免之。 14赵文子为室,斫其椽而砻之,张老夕焉而见之,不谒而归。 文子闻之,驾而往,曰:“吾不善,子亦告我,何其速也? ”对曰:“天子之室,斫其椽而砻之,加密石焉;诸侯砻之;大夫斫之;士首之。 备其物,义也;从其等,礼也。 今子贵而忘义,富而忘礼,吾惧不免,何敢以告。 ”文子归,令之勿砻也。 匠人请皆斫之,文子曰:“止。 为后世之见之也,其斫者,仁者之为也,其砻者,不仁者之为也。 15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叔向曰:“其阳子乎! 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叔向曰:“其舅犯乎! ”文子曰:“夫舅犯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 其随武子乎! 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退。 ” 16秦后子来奔,赵文子见之,问曰:“秦君道乎? ”对曰:“不识。 ”文子曰:“公子辱于敝邑,必避不道也。 ”对曰:“有焉。 ”文子曰:“犹可以久乎? ”对曰:“针闻之,国无道而年谷酥熟,鲜不五稔。 ”文子视日曰:“朝夕不相及,谁能俟五! ”文子出,子谓其徒曰:“赵孟将死矣! 夫君子宽惠以恤后,犹怨不济。 今赵孟相晋国,以主诸侯之盟,思长世之德,历远年之数,犹惧不终其身;今忨日而愒岁,怠偷甚矣,非死逮之,必有大咎。 ”冬,赵文子卒。 17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出曰:“不可为也。 是谓远男而近女,惑以生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良臣不生,天命不佑。 若君不死,必失诸侯。 ”赵文子闻之曰:“武从二三子以佐君为诸侯盟主,于今八年矣,内无苛慝,诸侯不二,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佑’? ”对曰:“自今之谓。 和闻之曰:‘直不辅曲,明不规誾,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 ’”吾子不能谏惑,使至于生疾,又不自退而宠其政,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 “文子曰:“医及国家乎? ”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文子曰:“子称蛊,何实生之? “对曰:“蛊之慝,谷之飞实生之。 物莫伏于蛊,莫嘉于谷,谷兴蛊伏而章明者也。 故食谷者,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今君一之,是不飨谷而食蛊也,是不昭谷明而皿蛊也。 夫文,‘虫’、‘皿’为‘蛊 ’,吾是以云。 ”文子曰:“君其几何? ”对曰:“若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过是,晋之殃也。 ”是岁也,赵文子卒,诸侯叛晋,十年,平公薨。 18秦后子来仕,其车千乘。 楚公子干来仕,其车五乘。 叔向为太傅,实赋禄,韩宣子问二公子之禄焉,对曰:“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 夫二公子者,上大夫也,皆一卒可也。 ”宣子曰:“秦公子富,若之何其钧之? ”对曰:“夫爵以建事,禄以食爵,德以赋之,功庸以称之,若之何以富赋禄也! 夫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于民故也。 且秦、楚匹也,若之何其回于富也。 ”乃均其禄。 19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平公有疾,韩宣子赞授客馆。 客问君疾,对曰:“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祗无不遍谕,而无除。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 ”子产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 侨闻之,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 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 ”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日,公见子产,赐之莒鼎。 20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 夫郄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不然,夫八郄,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 发布时间:2025-11-19 18:23:1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