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西周 内容: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藉兵乞食于西周。 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敢、魏,今又攻秦益之。 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 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 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攻,又无藉兵乞食。 君临函谷而无攻,令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 ’秦王出楚王因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 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 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 ”薛公曰:“善。 ”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藉兵乞食于西周。 ----------------------------------------秦攻魏将犀武军与伊阙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进兵而攻周。 为周最谓李兑曰:“君不如禁秦之攻周。 赵之上计,莫如令秦、魏复战。 今秦攻周而得之,则众必多伤矣。 秦欲待周之得,必不攻魏;秦若攻周而不得,前有胜魏之劳,后有攻周之败,又必不攻魏。 今君禁之,而秦未与魏讲也。 而全赵令其止,必不敢不听,是君却秦而定周也。 秦去周,必复攻魏,魏不能支,必因君而讲,则君重矣。 若魏不讲,而疾支之,是君存周而战秦、魏也。 重亦尽在赵。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迎之以卒,甚敬。 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 游腾谓楚王曰:“昔智伯欲伐厹由,遗之大钟,载以广车,因随入以兵,厹由卒亡,无备故也。 桓公伐蔡也,号言伐楚,其实袭蔡。 今秦者,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使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惧哑剧,以蔡、厹由戒之,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也。 周君岂能无爱国哉? 恐一日之亡国,而忧大王。 ”楚王乃悦。 ----------------------------------------雍氏之役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 周君患之,告苏代。 苏代曰:“何患焉? 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周君大悦曰:“子茍能,寡人请以国听。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 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今唯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 楚王始不信瞻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以兵守雍氏,雍氏必拔。 ”公中曰:“善。 然吾使者已行矣。 ”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 何为与高都? ”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 ”公中曰:“善。 ”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周君之秦周君之秦。 谓周最曰:“不如誉秦王之孝也,因以应为太后养地。 秦王、太后必喜,是公有秦也。 交善,周君必以为共功;交恶,劝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 ”----------------------------------------苏厉谓周君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 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 谓白起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 养由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今公破家、魏,杀犀武,而北攻赵,取蔺、离石、祁者,公也。 公之功甚多。 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楚兵在山南楚兵在山南,吾得将为楚王属怒于周。 或谓周君曰:“不如令太子将军整迎吾得于境,而君自郊迎,令天下皆知君之重吾得也。 因泄之楚,曰:’周君所以事吾得者器,必名曰谋楚。 ‘王必求之,而吾得无效也,王必罪之。 ”----------------------------------------楚请道于二周之间楚请道于二周之间,以临韩、魏,周君患之。 苏秦谓周君曰:“除道属之于河,韩、魏必恶之。 齐、秦恐楚之取九鼎也,必救韩、魏而攻楚。 楚不能守方城之外,安能道二周之间。 若四国弗恶,君岁不欲与也,楚必将自取之矣。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曰:“君使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 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之金。 越人请买之千金,责而不卖。 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 ’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 臣恐齐王之为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 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 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秦召周君秦召周君,周君难往。 或为周君谓魏王曰:“秦召周君,将以使攻魏之南阳。 王何不出于河南? 周君闻之,将以为辞于秦而不往。 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阳。 ”----------------------------------------犀武败于伊阙犀武败于伊阙,周君之魏求救,魏王以上党之急辞之。 周君反,见梁囿而乐之也。 綦母恢谓周君曰:“温囿不下此,而又近。 臣能为君取之。 ”反见魏王,王曰:“周君怨寡人乎? “对曰:“不怨。 且水怨王? 臣为王有患也。 周君,谋主也。 而设以国为王捍秦,而王无之捍也。 臣见其必以国事秦也,秦悉塞外之兵,与周之众,以攻南阳,而两上党绝矣。 ”魏王曰:“然则奈何? ”綦母恢曰:“周君形不小利,事秦而好小利。 今王许戍三万人与温囿,周君得意为辞于父兄百姓,而利温囿以为乐,必不合于秦。 臣尝闻温囿之利,岁八十金,周君得温囿,其以事王者,岁百二十金,是上党每患而赢四十金。 “魏王因使孟卯致温囿于周君而许之戍也。 ----------------------------------------韩魏易地韩魏易地,西周弗利。 樊余谓楚王曰:“周必亡矣。 韩、魏之易地,韩得二县,魏亡二县。 所以为之者,尽包二周,多于二县,九鼎存焉。 且魏有南阳、郑地、三川而包二周,则楚方城之外危;韩兼两上党以临赵,即赵羊肠以上危。 故易成之曰,楚、赵皆轻。 ”楚王恐,因赵以止易也。 ----------------------------------------秦欲攻周秦欲攻周,周最谓秦王曰:“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 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天下。 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 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 是天下欲罢秦,故劝王攻周。 秦与天下俱罢,则令不横行于周矣。 ”----------------------------------------宫他谓周君宫他谓周君曰:“宛恃秦而轻晋,秦饥而宛亡。 郑恃魏而轻韩,魏攻蔡而郑亡。 邾、莒亡于齐,陈、蔡亡于楚。 此皆恃援国而轻近敌也。 今君恃韩、魏而轻秦,国恐伤矣。 君不如使周最阴合于赵以备秦,则不毁。 ”----------------------------------------谓齐王谓齐王曰:“王何不以地赍周最以为太子也。 ”齐王令司马悍以赂进周最于周。 左尚谓司马悍曰:“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绝于周也。 公不如谓周君曰:’何欲置? 令人微告悍,悍请令王进之以地。 ’”左尚以此得事。 ----------------------------------------三国攻秦反三国攻秦反,西周恐魏藉道也。 为西周谓魏王曰:“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国也,彼且攻王之聚以利秦。 ”魏王惧令军社舍速东。 ----------------------------------------犀武败犀武败,周使周足之秦。 或谓周足曰:“何不谓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恶主君之臣,又秦重而欲相者,且恶臣于秦,而臣为不能使矣。 臣愈免而行。 君因相之,彼得相,不恶周于秦矣。 ’君重秦,故使相往,行而免,且轻秦也,公必不免。 公言是而行,交善于秦,且公之成事也;交恶于秦,不善于公,且诛矣。 ” 发布时间:2025-11-20 12:15:4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