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十三·中山 内容: 魏文侯欲残中山魏文侯欲残中山。 唱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 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 ”----------------------------------------犀首立五王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 齐谓赵、魏曰:“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 ”中山闻之,大恐。 召张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齐谓赵、魏曰,羞与寡人并为王,而欲伐寡人。 恐亡其国,不在索王。 非子莫能吾救。 ”登对曰:“君为臣多车重币,臣请见田婴。 ”中山之君遣之齐。 见婴子曰:“臣闻君欲废中山之王,将与赵、魏伐之,过矣。 以中山之小,而三国伐之,中山虽益废王,犹且听也。 且中山恐,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附焉。 是君为逵、魏驱羊也,非齐之利也。 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 ”田婴曰:“奈何? ”张登曰:“今君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中山必喜而绝赵、魏。 赵、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则中山必恐,为君废王事齐。 彼患亡其国,是君废其王而亡其国,贤于为赵、魏驱羊也。 ”田婴曰:“诺。 ”张丑曰:“不可。 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秦。 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 此是欲皆为为王,而忧在负海。 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夺五国而益负海也。 致中山而塞四国,四国寒心。 必先与之王而国外秦之,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 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以为利。 ”田婴不听。 果召中山君而许之王。 张登因谓赵、魏曰:“齐欲伐河东。 何以知之? 齐羞与中山之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 岂若令大国先与之王,以止其遇哉? ”赵、魏许诺,果与中山王而亲之。 中山果绝齐而从赵、魏。 ----------------------------------------中山与燕赵为王中山与燕、赵为王,齐比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 ”欲割平邑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蓝诸君患之。 张登谓蓝诸君曰:“公何患于齐? ”蓝诸君曰:“齐强,万乘之国,耻其中山侔名,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燕、赵好位而贪地,吾恐其不吾据也。 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 ”张登曰:“请令燕、赵国辅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 公欲之乎? ”蓝诸君曰:“此所欲也。 ”曰:“请以公为齐王而登试说公。 可乃行之。 ”蓝诸君曰:“愿闻其说。 ”登曰:“王之所以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者,其实欲废中山之王也。 王曰:’然。 ’然则王之为费且危。 夫割地以赂燕、赵,是强敌也;出兵以攻中山者,首难也。 王行二者,所求中山未必得。 王如用臣之道,地不亏而兵不用,中山可废也。 王必曰:’子之道奈何? ’”蓝诸君曰:“然则子之道奈何? ”张登曰:“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 王茍即着玉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 ’中山恐燕、赵之不己据也,今齐之辞云’即佐王’,中山必遁燕、赵,与王相见。 燕、赵闻之,怒绝之,王亦绝之,是中山孤,孤何得无废。 以此说齐王,齐王听乎? ”蓝诸君曰:“是则必听矣,此所以废之,何在其所存之矣。 ”张登曰:“此王所以存者也。 齐以是辞来,因言告燕、赵而无往,以积厚于燕、赵。 燕、赵必曰:’齐之欲割平邑以赂我者,非欲废中山之王也;徒欲以离我于中山,而己秦之也。 ’虽百平邑,燕、赵必不受也。 ”蓝诸君曰:“善。 ”遣张登往,果以是辞来。 中山因告燕赵而不往,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王,事遂定。 司马憙使赵司马憙使赵,为己求相中山。 公孙弘阴知之。 中山君出,司马憙御,公孙弘参乘。 弘曰:“为人臣,招大国之威,以为己求相,于君何如? ”君曰:“吾食其肉,不以分人。 ”司马憙顿首于轼曰:“臣自知死至矣! ”君曰:“何也? ”“臣抵罪。 ”君曰:“行,吾知之矣。 ”居顷之,赵使来,为司马憙求相。 中山君大疑公孙弘,公孙弘走出。 ----------------------------------------司马憙三相中山司马憙三相中山及,阴简难之。 田简谓司马憙曰:“赵使者来属耳,独不可语阴简之美乎? 赵必请之,君与之,即公无内难矣。 君弗与赵,公因劝君立之以为正妻。 阴简之德公,无所穷矣。 ”果令赵请,君府与。 司马憙曰:“君弗与赵,赵王必大怒;大怒则君必危矣。 然则立以为妻,固无请人之妻不得而怨人者也。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司马憙谓阴姬公曰:“事成,则有土子民;不成则恐无身。 与其成之,何不见臣乎? ”阴姬公稽首曰:“诚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 ”司马憙即奏书中山王曰:“臣闻弱赵强中山。 ”中山悦而见之曰:“愿闻弱赵强中山之说。 ”司马憙曰:“臣愿之赵,观其地形险阻,人民贫富,君臣贤不肖,商敌为资,未可豫陈也。 ”中山王遣之。 见赵王曰:“臣闻赵,天下善为音,佳丽人之所出也。 今者,臣来至境,入都邑观人民谣俗,容貌颜色,殊无佳丽好美者。 以臣所行多矣,周流无所不同,未尝见人如中山阴姬者也。 不知者,特以为神,力言不能及也。 其容貌颜色,国已过绝人矣。 若乃其眉目准权衡,犀觉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赵王意移,大悦曰:“吾愿请之,何如? ”司马憙曰:“臣窃见其佳丽,口不能无道尔。 即欲请之,是非臣所敢议,愿王无泄也。 ”司马憙辞去,归报中山王曰:“赵王非贤王也。 不好道德,而好声色;不好仁义,而好勇力。 臣闻其乃欲请所谓阴姬者。 “中山王作色不悦。 司马喜曰:“赵强国也,其请之必矣。 王如不与,即社稷危矣、与之,即为诸侯笑。 ”中山王曰:“为将奈何? ”司马憙曰:“王立为后,以绝赵王之意。 世无请后者。 虽欲得请之,邻国不与也。 ”中山王遂立以为后,赵王亦无请言也。 ----------------------------------------主父欲伐中山主父欲伐中山,使李疵观之。 李疵曰:“可伐也。 君弗攻,恐后天下。 ”主父曰:“何以? ”对曰:“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闾隘巷之士者,七十家。 ”主父曰:“是贤君也,安可伐? ”李疵曰:“不然。 举士,则民务名不存本;朝贤,则耕者惰而战士懦。 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中山君飨都士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 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 ”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 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 ’故来死君也。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吴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乐羊为魏将乐羊为魏将。 攻中山。 其子时在中央,中山君烹之,作羹致于乐羊。 乐羊食之。 古今称之:乐羊食子以自信,明害父以求法。 ----------------------------------------昭王既息民缮兵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 武安君曰:“不可。 ”王曰:“前民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 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 ”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 秦民之死者厚葬,偿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餔馈,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 今王发军,虽倍其前,臣料想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 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秦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 其国内实,其交外成。 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 ”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 陵战失利,亡五校。 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王乃使应侯往见武安君,责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 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拔鄢、郢,焚其庙,东至境陵,楚人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 韩、魏向率,兴兵甚众,即可所将之不能半之,而与战之于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 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 此峻之功,天下莫不闻。 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愿使君将,必于灭之矣。 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武安君曰:“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谋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 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国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以掠于郊野,以足军食。 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秦,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新,莫有斗志。 是以能有功也。 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 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 二军争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 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 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 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 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 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 以合伐之,赵必固守。 挑其军战,必不肯出。 围其国都,必不可克。 攻其列城,必未可拔。 掠其郊野,必无所得。 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 臣见其害,为睹其利。 又病,未能行。 ”应侯惭而退,以言于王。 王曰:“微白起,吾不能灭照相乎? ”复益发军,更使王□代王陵伐赵。 围邯郸八、九月,死伤者众,而弗下。 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 武安君曰:“不听臣计,今果何如? ”王闻之怒,因见武安君,强起之,曰:“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 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 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武安君顿首曰:“臣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 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 然惟愿大王览臣愚计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 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赵为先乎? 此所谓为一臣屈而胜天下也。 大王若不察臣愚计,必欲快心于赵,以致臣罪,此亦所谓胜一臣而为天下屈者也。 夫胜一臣之罨焉,孰若胜天下之威大耶? 臣闻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 破国不可复完,死卒不可复生。 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 愿大王察之。 ”王不答而去。 全书完 发布时间:2025-11-20 14:47:3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