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四 志十九 内容: ◎灾异五   洪范曰:“土爰稼穑。 ”不成则为咎徵。 凡恒风霾、晦冥、花妖、虫孽、牛祸、地震、山颓、雨毛、地生毛、年饥、黄眚、黄祥皆属之于土。 顺治二年七月,湖州大风拔木。 三年二月,孝感大风拔木。 五年六月,无为州大风,坏屋拔木。 八月,海丰飓风,毁庐舍无算。 六年正月,潞安飙风大作。 五月,五河狂风昼夜不息,大木尽拔。 八月,惠来飓风大作,四昼夜不息,毁官署民舍。 七年二月,阜阳、襄阳、漳南大风,拔木覆屋。 九年五月,东阳大风拔木。 十年八月,澄海飓风大作,舟吹陆地,屋飞空中,官署民房尽毁,压毙男妇不计其数,从来飓风未有如此甚者。 十一年二月,太湖大风,毁城内牌坊。 六月,全椒飓风大作,屋瓦皆飞。 十二年六月,石门大风拔木。 十三年五月,章丘大风拔木。 十四年三月,平乐飓风大作,飞石拔木,民房多倾颓。 六月,石门大风毁民居。 十六年正月二十八日,嘉应州大风拔木。 十七年五月,庆元飓风拔木。 康熙元年八月初三日,宁海飓风三昼夜,宜兴大风雨拔木。 二年,遂溪飓风拔木。 三年四月,临城大风伤人。 七月,清河飓风坏庐舍无算;慈谿大风雨,大木尽拔。 八月,嘉兴飓风大作,拔木飞瓦。 四年二月,江阴大风拔木。 五月,东阳大风雷雨并至,拔木坏屋。 七月,嘉应州大风拔木。 八月,长乐大风拔木。 五年五月,海阳飓风拔木。 八月,澄海飓风伤稼。 六年四月,信宜大风,墙垣皆颓。 七年四月,东阳大风雨,压倒民居七所,拔木无算。 六月,太平大风拔木。 七月,瑞安大风,毁城垣庐舍。 八年四月,大冶大风拔木。 六月,海宁大风拔木。 九年春,崇阳大风拔木。 五月,全椒大风拔木。 六月,安县大风拔木,三昼夜乃息。 七月,武定大风拔木。 十年正月,平远大风拔木。 十一年七月,榆社大风杀稼;琼州飓风大作,官署民房悉圮无存,毁城垣十五丈。 九月,吴川飓风,坏城垣庐舍。 十二年正月,海阳飓风,拔木坏屋。 八月十六日,澄海飓风大作。 十三年二月,桐庐大风拔木。 十四年二月,武强大风杀稼。 三月,玉田大风,扬沙拔木。 六月,新城大风拔木。 十五年四月至六月,澄海飓风屡作,坏屋拔木。 十六年四月,宜城大风拔木。 六月,东阳大风,屋瓦皆飞。 十七年六月,武强大风拔木。 十八年六月,惠州大风,坏文星塔顶。 十九年秋,琼州大风拔木。 二十一年三月,望江大风拔木。 七月,信宜大风拔木。 二十二年二月初五日,单县大风,扬尘蔽天,倏忽变幻五色。 二十三年正月,清河大风拔木。 二十四年三月,文登大风拔木。 二十五年四月,汉中、定远大风拔木。 五月,西充、南充大风拔木。 六月,岳阳大风拔木。 二十六年三月,太湖大风拔木。 六月,平乐、苍梧大风拔木坏屋。 七月,苏州、昆山、武进大风伤禾。 二十七年五月,昌乐、寿光大风拔木。 六月,沁水大风拔木。 二十八年五月,恩县异风,损坏城楼,吹倒石坊。 二十九年四月,郧阳大风拔木。 五月二十六日夜,六安狂风暴起,屋瓦皆飞,大木尽拔。 八月,黄岩大风拔木。 三十年三月,宁阳大风拔木。 四月,江浦大风,屋瓦皆飞。 三十一年正月,蓬莱大风,拔木毁屋。 二月,沛县大风,拔木毁屋。 五月,东昌、丘县大风拔木。 六月,高密大风拔木。 三十二年六月,营山大风拔木,风过,草木如焚。 三十三年十月十六日,邹平怪风,吹倒城垛六座。 三十四年秋,长宁大风拔木。 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二日,青浦、泽州大风拔木。 二十三日,桐乡、石门、嘉兴、湖州飓风大作,民居倾覆,压伤人畜甚多。 八月十一日,海州大风雨,民舍尽倾。 三十七年四月,济南大风拔木。 七月,苏州大风拔木。 三十八年春,青州大风拔木。 六月,南乐大风拔木。 四十一年八月,开平飓风,拔木倒墙。 十月乙酉,东明大风拔木。 四十二年五月,枝江大风拔木。 六月,潮阳飓风伤稼。 四十四年四月,崇阳大风拔木。 五月,历城、霑化、丘县大风拔木。 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夜,什邡大风自东北来,飞瓦拔木。 四十六年三月,邹平、长山大风拔木。 四十七年五月,惠民飓风大作,毁民舍。 七月,台州大风拔木。 四十八年四月,太原大风毁牌坊。 八月,定海大风雨,孔子庙及御书楼皆圮。 四十九年三月,中卫大风拔木。 五十年三月,祁州大风毁南城楼。 五月,安丘、诸城大风拔木。 五十一年四月,香山飓风拔木。 八月,寨城、富川大风拔木。 九月,北流大风拔木。 五十二年三月,全州大风雨雹,屋瓦皆飞,大木尽拔。 六月,潮阳大风坏北桥。 五十三年五月,固安大风拔木。 六月,顺义大风,树木尽拔。 五十四年六月初一日,潮阳飓风拔木。 五十五年闰三月朔,解州大风拔木。 四月辛亥,静宁州大风拔木。 五十六年七月十九日,掖县暴风雨一昼夜,大木尽拔。 五十七年五月,澄海飓风拔木。 六月,汤溪大风,拔巨木,坏庐舍。 七月,日照、黄县大风雨一昼夜,大木尽拔。 五十八年五月,乾州大风拔木。 六月,宝坻大风拔木。 八月十九日夜,揭阳飓风大作,风中如燐火,树木皆枯;澄海飓风大作,民房倾覆,压倒男妇无算。 五十九年正月,阳春飓风伤稼。 六十年八月,澄海飓风大作,如燐火,毁城垣。 六十一年四月,甘泉大风拔木。 五月,庆云大风拔木。 十二月,钦州大风雨,吹塌城垣二十馀丈。 雍正元年四月,平乡大风拔木。 六月,岑溪大风拔木。 冬,武宁大风拔木。 二年二月,阳信、霑化大风,风中带火。 四年五月,高淳、当涂大风拔木。 六月,潍县大风雨,坏民舍十二家。 五年七月,镇海飓风大作,毁县署大堂。 九年二月,连州大风雨,拔木坏屋。 六月,阳信大风拔木。 十年七月,南汇大风拔木。 八月,海阳大风拔木。 十月,泰州大风拔木。 十一年八月,沂州大风四昼夜。 十二年七月,泰州大风,拔木坏屋。 十三年八月,高淳大风三昼夜。 乾隆元年五月,翼城大风拔木。 二年八月十五日,平阳大风。 三年七月,锺祥大风拔木。 五年三月,通州大风拔木。 六月,掖县大风拔木。 六年四月,平定、乐平、孟县大风拔木。 八年五月,光化大风拔木。 十年三月,栖霞大风拔木。 十一年七月十五日,高邮大风拔木。 十二年七月,昆山、盐城、清河、福山、栖霞、文登大风,拔木覆屋。 十三年三月,鹤庆大风拔木。 四月,清河大风雨,民舍倾圮无算。 五月,泰州、通州大风拔木。 十四年四月,池州大风拔木。 六月,高邑大风拔木。 十五年三月,武昌暴风起江中,覆舟无数。 六月,武宁大风拔木。 十六年七月,鹤庆大风。 十七年五月十一日,长子县王婆村大风雷,田禾如爇,屋瓦车轮有飞至数里外者。 十八年六月,潮阳大风拔木。 七月,鸡泽大风拔木。 十九年七月,陵川大风害稼。 二十年三月,蕲州大风,坏民舍二百馀间,压毙十馀人。 五月,高平大风拔木。 七月,昌乐大风拔木。 二十二年六月,吴川飓风,拔木坏屋。 七月,孟县、乐平大风伤稼。 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即墨大风,一夜,大木尽拔。 二十四年八月,平定大风害稼。 二十六年三月,潜山大风,拔木坏屋。 二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浔州飓风毁城楼。 七月,嘉善大风,拔木坏屋。 二十八年二月,歙县大风,拔木覆屋,压毙人畜甚多。 三十年三月,临邑大风拔木。 三十一年七月,黄县大风拔木。 三十二年三月,文登、荣成大风拔木。 五月,济宁州大风拔木。 三十三年二月,安丘大风损麦。 六月十八日,琼州飓风大作,毁官署民房无算。 三十四年五月,东平大风拔木。 秋,嘉善大风,禾尽偃。 三十五年六月,祁县大风拔木。 三十六年二月,文登、荣成大风拔木。 三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庆云夜起异风,拔木无算。 三十八年秋,永年、蓟州大风雨拔木,熟禾尽偃。 三十九年二月,黄县、文登、荣成大风连日,麦苗尽损。 七月,荥阳大风拔木。 四十一年,安丘大风蔽日,风内有火光。 四十二年四月,山阳大风拔木。 四十三年二月,光化大风拔木。 四十四年五月,南宫烈风雷雨,树木多拔。 四十六年六月,金华、嘉善大风拔木。 四十七年六月,新城大风拔木。 四十八年二月,文登、荣成大风拔木。 六月二十四日,吴川飓风大作,坏官署民房及城垣。 四十九年二月,平阴大风拔木。 五十年二月,永昌大风拔木。 五十一年正月,文登、荣成大风拔木。 五十七年七月壬戌,苏州大风毁民舍。 五十九年七月,桐乡大风雨竟夜,拔去大成殿前柏二株;湖州、嘉善大风,拔木坏屋。 六十年六月,石门大风拔木。 嘉庆元年八月朔,瑞安大风,倾覆民舍,压毙男妇九十一人。 二年六月,武进大风拔木。 三年四月,宜城大风拔木。 四年七月,文登大风拔木。 五年四月,黄县大风,拔木坏屋。 六年二月初五日,滕县大风,色黄,既而如墨。 八年二月,黄县大风,拔木坏屋。 九年二月,文登大风损麦。 十年六月,庆云大风拔木。 十二年二月十七日,肥城暴风,天色忽红忽黑,一夜方止。 八月,邢台大风拔木。 十六年六月十二日,静海大风拔木,摧折运粮船桅无算。 十七年二月,丽水大风拔木。 二十二年六月,枣阳大风拔木。 二十三年四月,临榆大风拔木。 六月,永嘉大风拔木。 二十四年七月初八日,平谷有怪风兼雨自南来,房舍皆摧折,禾尽偃,其平如扫。 二十五年七月,乐清大风拔木。 道光二年六月,金华大风坏屋。 七月,蕲州大风,拔木坏民舍。 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泰州大风拔木,两昼夜不止。 五年六月,罗田大风拔木。 六年二月二十六日,黄县大风拔木。 五月,肃州烈风拔木。 七月,黄岩大风,拔木折屋。 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黄县大风拔木,屋瓦皆飞。 十二年夏,公安大风三昼夜,拔树无算。 十四年四月,临朐大风伤禾。 六月,黄岩大风拔木,民居多坏。 十五年七月,蓬莱、黄县、栖霞、招远大风三日,大木尽拔。 八月,曲阳大风害稼。 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滦州怪风,毁南城楼。 十七年八月,昌平大风拔木。 二十年六月十九日,滕县大风自西北来,拔大木数百株。 二十二年八月,潜江狂风大作,飞石拔木,坏民居无算。 二十三年七月,宁海暴风伤禾。 二十六年六月,青浦大风拔木。 二十七年三月朔,蓬莱大风拔木。 六月,日照大风拔木。 二十八年六月壬戌,通州飓风大作,毁屋。 七月十四日,永嘉大风兼雨连旬,毁孔子庙及县署。 十八日,缙云大风拔木。 十月,武昌大风起江中,覆舟,人多溺死。 三十年春,滦州大风伤稼。 咸丰二年五月初五日,肃州大风,拔木千馀株。 六月,霑化大风拔木。 三年三月初三日,宜昌大风拔木,民舍折损无算,牛马有吹去失所在者。 五月,随州大风拔木。 七月,蓬莱、黄县大风拔木。 七年四月,清苑、望都大风拔木。 六月,宁津大风伤禾稼。 八年四月,华县大风拔木。 十年二月,昌平怪风伤人。 六月,房县大风拔木。 十一年四月,西宁大风拔木。 七月,襄阳大风拔木。 同治元年二月初七日,宜都大风拔木。 三月戊申,惠民大风拔木。 二年二月,枝江大风,覆舟无算。 五月,宁津狂风拔木。 三年五月,房县大风拔木。 六月,嘉兴、桐乡大风拔木。 四年正月,宜城大风,覆屋拔木。 六年五月,高淳大风拔木。 七月,菏泽、曹县大风拔木。 九年三月,嘉兴府大风毁屋。 四月,柏乡大风毁屋。 十年三月,湖州狂风骤雨,拔木覆舟。 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夜,日照大风雨,偃禾拔木。 秋,唐山大风,拔木损禾。 十二年五月初六日,固原大风,坏城中回回寺。 十三年五月,安陆大风拔木,府学墙颓。 光绪元年六月,皋兰、均州大风拔木。 七月,日照、临朐大风伤稼。 二年六月,黄岩大风拔木。 三年八月,菏泽大风拔木。 四年四月,临江大风,覆舟无算。 五年五月,蕲州大风拔木。 六月十四日,宁海、文登、海阳、荣成大风,拔木坏屋。 二十四日,莱阳怪风突起,屋瓦皆飞,民房被揭去樑栋椽柱,不知所之,拔大树无算。 七年七月,永嘉大风拔木。 八年三月,孝义厅大风拔木。 九年三月初八日,安陆大风拔木。 十一年五月,光化大风拔木。 十二年六月,泾州大风拔木。 十五年六月十三日,滦州大风,拔木坏屋。 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固原大风拔木。 二十二年五月,南乐大风拔木。 二十三年八月,靖远大风拔木。 二十七年六月,金县大风拔木。 二十八年四月初四日,曲阳大风拔木。 二十九年六月十七日,洮州大风拔木。 三十年七月二十二日,东乐大风拔木。 顺治元年七月,平原狂风昼晦。 二年十月,全椒昼晦。 五年九月,汉阳大风昼晦。 六年四月,庄浪风霾杀禾。 九月,府谷风霾昼晦。 七年十月,东明昼晦。 十二年春,乐亭风霾昼晦。 十三年七月,高邑大风霾昼晦。 八月,邢台风霾。 十四年二月,阳城黄霾蔽天,屋瓦皆飞。 十六年四月朔,万州昼晦。 康熙元年正月朔,长兴昼晦。 九月,昌黎风霾。 二年正月,蕲州昼晦。 四年正月朔,萧县昼晦。 四月辛亥,临邑昼晦。 七年二月,咸宁昼晦。 十二年七月,乐亭风霾。 十三年二月,咸阳大风霾十馀日。 三月,朝城昼晦。 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冀州起异风,自巳至戌,黄霾蔽天,屋瓦皆飞;怀安、西宁大风霾昼晦;玉田大风,扬沙拔木,阴霾竟日。 十五年五月,贵州昼晦如夜。 十六年春,清河风霾四十馀日。 二十三年四月朔,朝城昼晦。 七月望,壁山昼晦。 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文安大风霾,昼晦如夜;武邑黑风昼晦。 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七日,郓城黑风昼晦。 二十七年四月朔,西宁、龙门、延安、文县同日昼晦。 二十九年三月十九日,广宗风霾,红、黄、黑、白互变。 四月初五日,西宁昼晦。 三十年三月初四日,宁阳大风昼晦。 三十一年正月朔,广宗昼晦,青州、沛县、丘县大风昼晦。 二月朔,丘县大风赤霾昼晦,广宗昼晦。 三十二年二月十七日,丘县大风霾,空中望之如火。 十八日,桐乡大风霾。 十九日,湖州大风霾。 三十三年四月朔,保安州昼晦。 三十四年四月,肃州昼晦。 三十五年正月,静乐昼晦。 二月十八日,定陶黑风,触器有光,行人不辨咫尺。 三十六年三月朔,靖远昼晦。 三十七年四月,龙门昼晦。 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巩县大风昼晦。 四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利津、阳信昼晦。 四十五年正月十二,商河狂风昼晦。 四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凉州昼晦如夜。 四十八年六月,东昌大风霾蔽天。 四十九年三月初七日,中卫昼晦者四日。 六月初二日,什邡昼晦。 五十年五月壬子,诸城昼晦。 五十一年二月癸亥,东平、东阿大风,色红黑,自申至亥方止;阳穀黑风昼晦;郯城、莘县大风霾。 三月十六日,钜鹿风霾如火,昼晦如夜。 六月十日,恩县赤霾蔽天,咫尺不辨人物。 十一月二十一日,宿州昼晦。 五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井陉风霾蔽天,昼晦。 五十五年五月,寿光、临朐大风昼晦。 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新乐大风昼晦。 五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青城大风昼晦。 六月,太平大风霾。 六十年夏,丘县大风霾连日。 六十一年七月,元氏、沁州大风霾。 雍正元年三月,青州风霾。 四月初七日,献县风霾昼晦;恩县夜起大风,飞石拔木,有顷黑霾如墨,良久复变为红霾,乍明乍暗,逮晓方息;泰安大风霾昼晦。 十一日,高密、高苑大风霾昼晦。 十七日,邢台、元氏大风霾拔木。 八月初八日,掖县大风霾昼晦。 二年二月初六日,元氏大风霾。 八年正月十一日,高苑大风霾昼晦。 乾隆二年二月初五日,济宁、钜野风霾昼晦。 三年正月十四日,武宁昼晦。 五年五月,高邮大风霾。 八年三月,赣州昼晦。 十年三月,蒲台大风昼晦。 十七年四月十八日,祁州、新乐风霾损禾。 十九年三月朔,庆阳昼晦。 二十四年秋,芮城大风霾。 二十五年二月初十日,宜昌昼晦。 五月朔,昌乐昼晦。 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南陵昼晦。 三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范县昼晦。 二十四日,南宫大风昼晦。 三十三年二月,潞安大风昼晦。 三十六年二月朔,太原大风昼晦。 初二日,高邑大风霾昼晦。 三十八年二月初八日,滕县大风霾五色,昼晦。 三十九年春,南宫多风霾。 四十九年二月初二日,菏泽风霾昼晦。 五十年二月二十五日,临清昼晦。 四月十八日,南宫、枣强大风霾昼晦。 嘉庆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宜城昼晦。 二年四月十四日,滦州大风霾昼晦。 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滦州、昌黎昼晦。 十一年十一月,滕县大风五色,昼晦。 十二年二月,武强大风霾,色黄,复黑赤。 三月十二日,东光大风霾。 十五年正月十七日,临邑、章丘、新城风霾昼晦。 二十七日,滕县昼晦;南乐大风霾,平地积沙二寸许。 二十三年四月,清苑、定州、武强、无极、唐山、临榆大风霾昼晦。 二十四年四月朔酉刻,京师昼晦。 道光三年六月朔,枣阳昼晦。 四年六月癸巳,沂水昼晦。 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武强大风霾,昼晦如夜。 二十四日,南宫大风霾昼晦凡三日,济南风霾昼晦。 十年三月二十八日,中卫昼晦。 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曹县昼晦。 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即墨大风霾。 十六年正月朔,乐亭风霾。 十七年二月甲子,滦州昼晦。 十九年三月初六日,元氏大风霾。 二十年六月,抚宁昼晦。 二十二年六月朔,太平、黄岩、湖州昼晦。 二十九年,云梦自正月至五月昼晦凡五阅月。 三十年正月,嵊县风霾十馀日。 咸丰元年五月丙午,滦州大风昼晦。 二年二月,蓬莱大风昼晦。 三年三月十四日,灵州昼晦,翼日始明。 五年四月,滦州狂风昼晦。 六年四月,南乐昼晦。 七年四月初二日,景宁大风昼晦。 十一年四月初四日,曹县红霾昼晦。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六日,霑化风霾日曀。 三月初三日,武强风霾昼晦。 二年二月,崇阳大风昼晦。 三年六月,菏泽大风昼晦。 四年正月十四日,枣阳昼晦。 五年正月二十八日,霑化大风霾。 九年正月二十五日,霑化大风霾日曀。 十一年七月,滦州大风霾。 十三年四月,曹县大风昼晦。 光绪三年八月十五日,菏泽、曹县大风昼晦。 十年五月十三日,兴山昼晦。 二十年二月二十七日,甘州大风昼晦。 二十八年四月初四日,曲阳大风昼晦。 三十一年,邢台昼晦。 顺治四年九月,新安桃李华。 五年秋,太谷桃李华。 六年冬,德平桃李华。 七年九月,阶州桃再华。 十月,铜陵桃李华。 十一年九月,广平桃李华。 十三年冬,湖州桃李华。 十五年十月,宁乡桃李华。 十七年冬,唐山牡丹华。 康熙二年十月,通州桃李华。 四年十二月,德清吉祥寺牡丹开数茎。 六年冬,宁津桃李华。 七年秋,肥乡桃李华。 八年十一月,西充桃李华。 十年八月,唐山海棠华,高邑丁香华。 十一年九月,湖州桃李华。 十七年十月,阳高桃李华。 二十六年八月,新城桃李海棠华。 三十年冬,潜江桃李华。 三十六年七月,孟县、平定桃李华。 三十八年三月,石阡府学宫桂再华。 四十三年冬,曲沃桃杏华。 四十六年十月,琼州海棠再华。 五十四年冬,蒲台李华。 五十六年十月,宁津牡丹华。 六十年冬,揭阳桃李华。 雍正三年冬,顺德桃李华。 八年冬,通州桃李华。 九年冬,高淳桃李华。 十年八月,通州桃李华。 十三年七月,清河李再华。 乾隆三年秋,曲沃桃李华。 七年冬至日,崇明牡丹开。 九年冬,桐乡桃李华。 十年八月,宁津桃李华。 十三年五月,玉屏梅花盛开。 十四年八月,镇海杏再华。 十六年九月,分宜高林寺牡丹开。 十八年九月,新安县署牡丹开花一朵,十月又开十朵,历月不萎。 九月,太原桃李华。 二十年春,普安州桂花盛开。 二十四年九月,潞安桃李华。 三十年九月,高邑桃李华。 三十三年九月,和顺桃李华。 四十三年九月,新城桃李华。 冬,石门桃李华。 四十六年九月,临邑桃李华。 四十九年十月,桐乡凤鸣寺牡丹开二花,单瓣紫色。 十一月,金华桃李华。 五十年秋,通州杏再华。 六十年十二月,乐清桃李华。 嘉庆四年九月,邢台桃李华。 六年八月,陆川桃李华。 道光三年九月,兴国桃花盛开。 九年十月,宜城桃李华。 十七年冬,望都、清苑桃杏华。 二十二年十月,崇阳桃李华。 二十四年九月,滕县桃李华。 二十五年十月,锺祥桃再华。 二十九年秋,馀姚桃花盛开。 三十年九月,竹山桃李牡丹华。 咸丰元年秋,贵溪桃李华。 十月,郧县桃李华。 四年冬,松滋桃李华。 五年十一月,武昌桃李华。 九年秋,崇阳桃再华。 十月,宜昌桃李华。 十年九月,嘉兴桃李华。 十一月,麻城桃再华。 同治元年十月,襄阳桃李华。 二年冬,通州桃李华。 四年冬,房县桃李华。 八年冬,黄安桃再华。 十二年九月,惠民桃李华。 光绪元年十一月,庄浪桃杏华。 四年冬,武昌、光化桃李华。 五年冬至时,高淳群花齐放,宛如春色。 六年七月,归州桃李华。 九月,苍溪桃再华。 九年冬,兴山桃李华。 十二年九月,南乐杏再华。 二十四年十月,南乐桃李华。 三十二年秋,靖远桃李华。 三十四年八月,固原桃李华。 顺治十七年八月,玉屏黑虫蔽山,草木皆尽。 康熙十年秋,潮州虫生五色,大如指,长三寸,食稼。 十一年七月,杭州雨虫,食穗。 十二年七月,万载虫食禾。 十三年三月,宁都屋上有生黑虫者,着人甚痛。 十七年七月,崇明出两头虫,首尾皆喙,啮草如刈。 十九年六月,婺源青虫害稼。 二十年二月,郧阳虫灾。 二十一年五月,金华虫灾。 二十二年四月,恩施虫灾。 二十三年五月,渠县有虫数万斛,似蝗,黑色,头锐,有翅,嗅之甚臭。 二十七年七月,苏州、青浦虫灾。 二十九年四月,沁水白黑虫食禾,结茧。 三十年三月,万载青虫食禾。 三十六年,遵化州生虫,似槐虫而黑,食稼几尽。 三十九年,贵县生虫,食豆。 四十二年,昭化有虫如蚕,食禾。 四十五年二月,房县虫食禾。 夏,霑化有虫似螳螂而金色,识者曰,此苍诸也,见则岁凶。 四十九年五月,井陉五色虫生。 五十六年,鹤庆虫食禾。 五十七年夏,新乐生虫,青色,伤禾。 雍正二年七月,镇海麦茎生虫,头红身黑,状如蚕。 十年秋,清河禾生虫,形似蛆,有毛,红色。 乾隆十七年八月,仁和虫食稼。 二十年春,临安虫灾。 二十一年六月,景宁有白虫无数自南来。 二十三年秋,海宁雨蚕。 二十四年八月,武邑有乚虫食禾根。 三十年十月,嘉兴虫灾。 三十八年春,青浦河水生虫,色红,状如蜈蚣,长三四寸,昏暮始见。 六十年正月,平度虫灾。 嘉庆九年夏,洛川虫伤禾。 道光五年七月,滕县生五色虫,食禾殆尽。 咸丰元年六月,崇阳虫灾。 九年五月,苏州禾田中出虫,名曰稻鳖。 同治四年秋,秀水有青虫如蚕,喙黑,卷叶作网。 十三年九月,嘉兴田禾生虫,食根,似黑蚁,蜂腰,六足,有须。 光绪二年八月,宁津虫伤稼。 十四年春,泰安虫灾。 顺治元年二月,莱阳民家牛产犊,一体二首。 二年二月,交城民家牛产一犊,遍体鳞甲。 十年,文县民家牛产两麟。 十六年,定州民家牛产麟。 康熙五年,南昌民家牛产麟。 十三年七月,巫山民家牛产一犊,三目四耳,舌端有鈌,胸列四蹄,脊后分为二身,各二蹄一尾。 十五年,池州民家牛产犊,二首八足。 十七年六月,镇洋民家牛产犊,两头。 二十八年九月,馀姚北乡民家牛产麟,狼项、马足、麕身,遍体鳞甲,金紫相错。 三十八年,景宁民家牛产麟。 雍正七年,镇海民家牛生一犊,遍体鳞纹,色青黑,颔下有髯,项皆细鳞。 十一年五月,盐亭民家牛产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长寸许,目如水晶,鳞甲遍体,两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黄金色,麕身,八足,牛蹄,产时风雨交至,金光满院,射草木皆黄。 十三年二月,绵州民家牛产一犊,首形如龙,身有鳞纹,无毛,落地而殇。 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产麟。 五年,寿州民家牛产麟,一室火光,众以为怪,格杀之,剥皮,见周身鳞甲,头角犹隐ю也;荆州民家牛产麟,遍体鳞甲。 二十二年,崇明见三足牛,前一后二。 嘉庆元年,遂安民家牛产麟。 二年,平度州民家牛产麟。 五年,白河县民家牛产一犊,两首双项,剖腹视之,心赤有二。 道光十二年,永嘉民家牛产犊,两首。 咸丰二年,潜江民家牛产犊,两首。 七年,黄岩民家牛产犊,四首。 同治九年,莘县民家牛产犊,两首。 光绪十九年,太平民家牛产麟。 七年,京山民家牛产犊,三足,前二后一,识之者谓之豲。 三十四年,皋兰民家牛产犊,两首。 顺治元年九月,翼城地震。 冬,石首地震。 二十二年,祁县地震三次。 三年十月十日,石埭地震。 四年四月,全椒地震。 五年三月甲辰,泾阳、三原、临潼、凤翔地震;戊辰又地震。 四月二十四日,榆社地震。 八月,潞安地震有声。 六年正月,南乐地震。 二月初六日,陆川地震。 四月,高平、阳城地震。 七年八月初十日,高淳地震。 八年正月丁卯,苏州、昆山地震。 六月,高平地震。 九年正月元旦,潜江、太湖地震。 十五日,贵池地震,屋瓦皆飞,江波如荡。 二月十五日,池州、颍上、阜阳、五河、全椒地震。 二十四日,宿松地震。 二十六日,铜陵地震。 七月,赣榆地震。 九月,霍山、六安地震。 十年正月,庐江地震。 六月乙卯,镇洋地震。 七月,海丰地震。 九月,乐陵地震。 十月二十一日,贵池地震;二十四日复震。 十一月二十三日,五河地震。 十一年正月朔,潜山、望江、石楼、贵池、铜陵、舒城、庐江地震。 五月,庐江又震。 四月初六日,萧山地震。 五月初八日,宝鸡、定远、沔县地震,坏屋压人。 六月,兴安、安康、白河、紫阳、洵阳、兰州、巩昌、庆阳等处地震,声如雷,坏民舍,压死人畜甚众。 八月初五日,阳穀、东昌地震,次日又震。 初八日辰刻,朝城地震,申刻复震。 十二年正月初七日,阳湖、营山地震。 二月庚申,昆山、娄县地震。 十三年三月初八日,中部地震。 十四年三月朔,成都、威州、汶川地震。 二十五日,西充地震,次日复震。 七月,富阳地震。 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惠来地震。 五月二十三日,武进地震。 八月二十三日,苏州、昆山、上海、青浦地震。 十一月,安塞地震有声。 十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镇平地震。 二月初八日,揭阳地震。 七月十七日,石埭、贵池地震,声如雷。 十七年八月,曹县、兖州地震。 十二月二十三日,雒南、商南地震。 十八年正月,兖州地屡震。 康熙元年正月二十五日,伏羌地震。 三月初四日,西宁、龙门、宣化、赤城、保安州等处地大震,人皆眩仆。 六月十七日,太平地震。 七月十一日,苍梧、容县、岑溪地震。 十一月二十二日,威县地震。 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锺祥地震,次日复震。 五月二十一日,咸宁地震。 六月望日,东安地震。 十二月,鹤庆地震。 三年三月初二日,保安州、龙门地震。 初三日,怀来、滦州地震。 五月,开平地震。 八月十七日,莱阳地震。 二十三日,安邑、解州地震。 九月丙子,昆山地震。 十一月二十一日,顺德地震。 四年二月初四日,平阴地震。 三月初二日,京师地震有声。 初四日,景州地震。 四月十五日,滦州、东安、昌平、顺义地震二次,房垣皆倾。 七月十七日,大城地震。 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开平地震,次日又震。 三月初八日,交河地震。 七月十七日,虹县地震,城倾数十丈,民舍悉坏。 九月二十六日,揭阳地震。 十二月丁未,苏州地震。 六年正月初四日,阳春地震。 四月十二日,揭阳地震。 六月十七日,庆云地震。 八月十四日,邢台、内丘地震,声如雷。 九月二十三日,永年、威县地震。 七年四月,金华地震。 五月癸丑子时,京师地震;初七、初九、初十、十三又震。 六月十七日,上海、海盐地震,窗廊皆鸣;湖州、绍兴地震,压毙人畜,次日又震;桐乡、嵊县地震,屋瓦皆落。 十八日,香河、无极、南乐地震,自西北起,戛戛有声,房屋摇动。 十九日,清河、德清地震有声,房舍皆倾。 七月二十日,钱塘地震。 二十五日,潜江地震。 八年九月甲午寅时,京师地震有声。 九年四月初六日,安县地震。 五月初七日,揭阳地震。 七月己未,吴江、震泽地震有声。 八月初七日,开建、安丘地震。 十一月冬至前一日,邹县地震。 十年九月初九日,保安州地震。 十一年三月初三日,阳曲地震。 五月丙寅,沛县、高密地震。 六月二十四日,高唐地震。 七月二十八日,广平地震。 八月癸亥,苏州地震。 九月丁亥,平乐地震。 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庐州地震,声如雷,屋舍倾倒。 四月初四日,临县、高淳地震。 七月二十三日,宝坻、霸州、万全地震。 九月初九日,怀安、赤城、西宁、天镇、绍□、德阳地震。 十二月,湖州地震。 十三年二月初七日,保德州地震。 八月三十日,陇州、怀安地震。 九月初九日,府谷地震。 十四年六月十二日,曹州府属各州县同时地震。 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婺源地震。 十一月初四日,苏州地震有声。 十六年五月十四日,合浦地震。 六月,阶州地震,数日乃止。 十七年四月初五日,苏州、镇洋、上海、青浦、崇明地震。 初七日,海盐地震,屋瓦倾覆。 七月二十八日,京师地震。 十月初五日,安平地震。 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镇洋地震。 六月朔,荣成、宁海、文登地震。 二十八日,滨州、信阳、海丰、霑化地震。 七月初九日,京师地震;通州、三河、平谷、香河、武清、永清、宝坻、固安地大震,声响如奔车,如急雷,昼晦如夜,房舍倾倒,压毙男妇无算,地裂,涌黑水甚臭。 二十八日,宣化、钜鹿、武邑、昌黎、新城、唐山、景州、沙河、宁津、东光、庆云、无极地震。 八月,万全、保定、安肃地屡震。 九月,襄垣、武乡、徐沟地震数次,民舍尽颓。 十月,潞安地震。 十一月,遵化州地震有声如雷。 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琼州地震。 十一月,庐陵地震,有声如雷。 二十年春,永嘉、乐清地震。 七月十七日,琼州地震。 八月十一日,东流地震有声。 九月,贵州地震。 十月初十日,平远州、潞城地震。 十一月初三日,东流、府谷地震。 二十一年十月初五日,襄垣地震。 初六日,潞安地震。 初十日,介休地震,民舍多倾倒。 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龙门地震。 七月初五日,定襄地震,压毙千馀人。 十月初五日,保德州地震,人有压毙者。 十一月朔,琼州地震。 二十三年五月,封川地震。 十月初五日,普州地震。 十一月初七日,合浦地震。 二十四年二月庚子,永安州、平乐地震。 十二月二十四日,蓬莱、福山、文登地震,越二日又震。 二十五年七月十七日,宜都、宜昌地震。 十月初五日,井陉地震。 二十六年九月丁亥丑时,京师地震。 十月十六日,蓬莱、栖霞地震,声如雷,月馀乃息。 十二月朔,无为地震。 二十七年四月,临潼、咸阳地震。 二十八年正月十八日,琼州、陆川地震;三月初十日又震。 六月朔,荣成、文登地震。 二十九年二月,杭州地震。 七月,临汾、襄垣地震。 九月,襄陵地震。 三十年三月十六日,庆云地震。 三十二年三月十九日,海丰地震;二十日又大震,坏民舍。 三十三年二月初八日,巢县地震。 八月,鸡泽地震。 三十四年正月朔,琼州、雷州、全州、柳城地震。 十五日,巢县地震。 四月初六日,光化、滕县、恩县、丘县、徐沟、太平、真阳、盂县、交城地大震;临汾、翼城、浮山、安邑、平陆震尤甚,坏庐舍十之五,压毙万馀人。 八月,平原地震。 三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巢县地震。 三月十五日,南陵地震。 四月甲午,沛县地震。 九月辛巳,京师地震。 三十六年正月朔,巢县地震;三月三日又震。 三十九年三月十六日,贵州地震。 十八日,黄冈地震。 四月,阳江地震。 四十年三月十二日,长子地震。 四十一年正月,鹤庆地震。 十一月乙酉,京师地微震。 十二月二十三日,琼州地震。 四十三年七月十三日,泾阳地震,压毙人畜无数。 八月二十日,东光地震。 四十四年正月十三日,平遥地震。 八月丁酉,京师地震。 九月十六夜,庆云地震。 四十五年二月丙辰,京师地微震。 四十六年七月初四日,苏州地震。 十月,兴宁地震;十一月又震。 四十七年正月朔,曲沃地震。 五月十七日,嘉定地震。 六月十二日,凤翔地震。 九月十二日,宁陕厅地震。 十三日,永年地震。 十月十一日,丘县地震。 四十八年九月初二日,保德州地震。 十二日,凉州、西宁、固原、宁夏、中卫地震伤人;靖远大震,塌民舍二千馀间,城墙倒六百六十馀丈,压毙居民甚多。 四十九年三月十四日,灵台、环县地震。 八月初三日,黄冈地震。 五十年九月十一日,景宁地震。 十月十一日,平乐地震。 五十一年九月十二日,庆元、江浦地震;十一月又震。 二十五日,高淳、仪徵、丹阳地震。 五十二年四月,栖霞地震。 七月,全蜀地震。 五十三年三月十四日,宁州地震。 九月初八日,湖州地震。 五十四年正月十四日,镇海地震。 五月二十一日,岐山地震。 五十五年二月,曲沃地震。 八月,枝江地震。 五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安、石首、枝江地震。 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翼城地震。 六月初八日,海阳地震。 五十八年春,泰安地震。 五月十一日,盩厔、丹阳地震。 六月朔,德州、阳信、霑化、广灵地震。 七月十六日,榆次、怀来地震;八月复震,民居倒坏无数;密云、东安地震,有声如雷。 六十年六月初八日,青城地震。 六十一年八月初四日,江安地震。 十一月,顺德地震。 雍正三年十月,环县地震,坏庐舍。 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宜昌地震。 八月,平乡地震。 五年五月二十日,锺祥地震。 六年二月初五日,吴川地震。 五月,横州地震。 八月,蔚州地震。 七年六月十七日,德州地震。 八月十三日,富川地震声如雷。 八年四月十六日,宜昌地震。 八月十九日,京师、宁河、庆云、宁津、临榆、蓟州、邢台、万全、容城、涞水、新安、东光、沧州同时地震。 十月二十六日,上海地震。 二十八日,苏州、震泽、娄县、青浦地震。 十一月二十八日,嘉兴、湖州、桐乡地震。 九年九月初二日,海阳地震;二十二日又震。 十月,泰州地震。 十一月初八日,海州地震。 二十一日,普宣地震。 十年正月初三日,西昌县,会理州、德昌、河西、迷易三所地震。 十一月,通州地震。 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海阳地震,十一月,黄冈地震。 十二月,宜昌地震。 十二年二月,浦江地震。 六月十六日,铜陵地震。 十月十三日,潮阳、海阳地震。 十二月初一日,清远地震。 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夜,富川地震。 二十日,桐乡地震,有声如雷。 九月,庆远府属地震。 十一月,光化地震。 乾隆元年七月朔,临清地震。 初七日,定陶地震。 十五日,平原、夏津地震。 十一月二十四日,黄山、福山、文登、荣成地震。 二年五月初十日,宜昌地震有声。 七月二十五日,鸡泽地震有声。 九月初七日,高平地震。 十月二十四日,长子地震。 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芮城、襄垣、安邑、安定、绥德州、天镇地震。 二十五日,靖远、庆阳、宁夏、平罗、中卫地震如奋跃,土皆坟起,地裂数尺或盈丈,其气甚热,压毙五万馀人。 四年三月二十四日,昌化地震。 十一月二十四日,岐山地震。 五年三月,万全地震。 八月,赤城、怀安地震。 十一月二十四日,清润地震声如雷,是夕连震八九次,屋舍倾圮。 六年十一月,正宁地震有声。 八月二十四日,昌化地震。 九年正月,光化地震。 十年四月初四日,浮山地震。 五月初六日,高淳地震。 十一年五月,增城地震有声。 六月丁丑,京师地震。 十月,广济地震有声。 十二年三月初九日,鹤庆地震。 十月壬午,同官地震。 十三年五月,历城、长山地震。 十月,环县地震。 十四年正月初三日,鹤庆地震;十三日又震;二十九日复震。 三月二十八日,苍梧地震。 十五年十二月庚午,同官地震。 十六年二月,奉议州地震。 十七年二月,崖州地震;四月又震。 四月初四日,嘉兴、湖州、桐乡地震。 九月十二日,惠来地震。 十八年八月,兖州地震。 十九年四月,庆元、太原地震。 五月,苍梧地震。 二十年十一月,娄县、青浦地震。 十二月庚子,苏州、湖州、桐乡地震,屋瓦皆鸣。 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荆门州地震,声如雷。 五月十四日,青城地震,声如雷。 九月朔,阳信地震。 十月十六日,青浦、桐乡地震。 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歙县地震;次日复震。 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永平地震,声如雷。 二十四年九月初五日,象州地震。 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潞安、长子地震。 二十六年三月十一日,嘉兴地震有声。 二十八年五月甲申,苏州、湖州地震。 二十九年正月丁巳,苏州、湖州地震。 五月二十八日,溧水地震。 十月初二日,南宫地震。 三十年正月甲寅,苏州地震。 二月十一日,文登、荣成地震。 七月初一日,凤翔地震;十八日又震。 伏羌地大震,倒塌屋舍二万八千七百馀间,压毙七百七十馀人。 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南宫地震。 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临潼地震。 六月二十日,文登、荣成地震。 七月二十五日,南宫地震。 十月十六日,婺源地震。 三十三年二月,南陵地震。 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苍梧地震。 七月十一日,吴川地震。 八月初七日,苍梧地又震。 十二月二十日,武进、潜山、合肥地震。 三十五年正月,溧水地震。 十二月二十二日,麻城地震。 三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庆云地震。 三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临清地震。 二十九日,陵川地震。 三十九年九月,青浦地震。 十月,东阿地震。 四十年十一月十一日,陵川地震。 十二月二十八日,屏山地震。 四十二年四月初七日,祁县地震。 四十三年三月,光化地震。 九月九日,吴川地震,有声如雷。 初十日,陆川地震,次日又震。 四十四年八月二十日,湖州地震。 四十六年三月十六日,乐清地震。 四月十六日,瑞安地震。 四十七年六月庚寅,苏州地震。 四十九年十一月,光化地震。 五十年三月初八日,永昌地震。 六月初五日,武城地震。 八月初十日,黄县、文登地震。 五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盐亭、遂宁地震。 五十四年三月十七日,嘉兴地震;二十日又震。 九月二十日,潼关地震,坏民舍,人有压毙者。 五十五年正月初八日,济南地震。 八月二十四日,乐清地震。 十月初六日,文登、荣成地震。 五十六年正月初九日,济南地震。 二月二十一日,吴川地震有声。 五十七年五月癸卯,苏州、湖州地震。 五十九年正月,武强地震。 三月,临邑地震。 六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嘉善地震。 嘉庆元年正月,乐清地震,地裂,涌黑水。 二月,诸城地震。 二年六月十三日,滦州地震。 三年八月,嘉善地震。 四年正月二十五日,文登、荣成地震。 十二月,临榆地震。 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昌黎地震。 七年九月,崇阳地震。 八年二月,紫阳地震。 十一月,宜春地震。 十年二月十二日,滦州地震。 六月六日,邢台地震,有声如雷。 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黄县地震。 十八日又震。 十二年四月初十日,宁津、东光地震。 九月十二日,麻城地震。 十三年九月,庆元地震。 十五年十月十五日,缙云地震。 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永嘉、乐清地震。 四月初九日,文登地震。 八月初十日,打箭炉、百利、甘孜、绰倭地方地震,震毙夷、民四百八十一人。 十八年六月,安定地震。 八月,郧县地震。 九月十一日,永嘉地震。 十月初二日,平乐地震有声。 二十年四月十九日,光化地震。 七月朔,宁津、东光地震。 九月十一日,乐陵地震;越十日又震;宣平、三原地震。 十月二十一日,湖州地震。 二十一年六月十四日,东光地震。 秋,均州地震。 二十二年四月初八日,文登、荣成地震,声如雷。 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滕县地震。 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五日,贵阳地震。 九月,缙云地震。 十月十二日,黄县地震;十六日又震。 二十五年正月十九日,镇番地震,声如雷。 四月,贵阳地震。 六月二十二日,南宫地震。 道光元年三月晦日,抚宁地震。 六月,紫阳地震。 三年三月,宜都地震。 六月,文登地震。 七月,定远地震。 四年十一月十四日,枝江地震。 五年六月,保康地震。 六年正月晦日,章丘地震。 二月二十四日,枝江地震。 四月初四日,宜昌阎家坪裂五尺许,广四丈馀。 六月,贵阳地震。 七年二月,郧县地震。 七月,宁津地震。 十月,章丘、新城、长清地震。 八年八月,兴山地震。 十月二十三日,黄县地震。 九年五月初四日,宜城地震。 十月二十二日,博平、莘县地震;青州、临朐地震,十馀日方止,民舍倾倒,压死数百人。 二十三日,黄县、即墨、平度、滕县、长清、章丘地震。 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南宫、平乡地震。 闰四月二十二日,元氏、新乐、荷泽、曹县等处同时地震,房舍倾圮,人有压毙者。 十月十六日,武定地震;二十四日又震。 十一月朔,黄安地震有声。 十一年三月,抚宁地震。 四月,临邑地震。 九月,武进地震。 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临邑地震。 十三年四月十八日,定远厅渔渡坝陷十馀丈。 十月二十四日,郧县地震。 十五年七月初三日,高淳地震。 十七年十月辛亥,临朐地震。 十八年二月,兴安地陷,水涌如塘。 十九年九月乙卯,青浦地震。 戊戌,武进地震。 二十年正月二十三日,随州地震,屋瓦皆动。 二十二年正月十四日,高淳地震。 九月,即墨地震。 二十三年三月初八日,栖霞地震。 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宁海地震。 十月壬戌,青浦地震。 二十五年六月辛丑,青浦、苏州地震。 十月十四日,嵊县地震,屋舍摇动。 二十六年五月十一日,嵊县地震。 六月十二日,湖州、定海地震。 十月丁巳,青浦地震。 二十七年十月辛亥,苏州地震。 二十八年六月十四日,永嘉地震。 十一月初七日,缙云地震。 二十九年三月初五日,抚宁地震。 三十年三月二十八日,枝江、松滋地震。 咸丰元年正月甲辰,青浦地震。 二月,江陵、公安地震。 五月,黄安地震。 六月朔,泸溪地震。 二年四月十二日,应山地震。 十八日,中卫地震,涌黑沙,压毙数百人。 十月初六日,黄岩、太平、嵊县地震。 十一月壬子,苏州、青浦地震。 三年正月,黄岩地震,是年屡震。 三月辛亥、壬子,苏州地震;辛酉又震。 四月初五日,通州地屡震。 二十三日,元氏地震。 七月,景州地震。 四年五月,安福地陷,广数丈,深不可测。 九月朔,江陵地震。 十二月初四日,锺祥地震。 五年正月辛酉,青浦地震;九月戊寅又震;十月辛卯又震。 十二月朔,栖霞地震。 初五日,黄县地震。 六年五月初六日,来凤地震,武昌县百子畈地裂。 七年四月,兴国地震。 九月,铅山地震。 十月,永丰地震。 十二月二十六日,蓬莱地震,有声如雷,自是屡震。 八年正月二十七日,蓬莱地复震,十馀日始止;自七年至八年,凡震三十馀次。 十二月,宜黄地震。 九年三月,恩施地震。 十年七月初八日,枝江地震。 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栖霞地震。 八月朔,宁远地震。 同治元年六月十二日,应城地震有声。 三年三月庚午,青浦地震。 四年正月二十九日,锺祥地震;二月初四日复震。 五年八月十三日,景宁地震。 九月十四日,青田地震。 六年二月初一日,锺祥地震。 三月十五日,江陵地震。 八月,太平地震;十二月又震。 七年六月初三日,均州、光化、郧县地震。 七月初三日,随州安全岩地陷水涌。 十年四月,襄阳地震。 十一年六月十九日,高淳地震。 八月十九日,嘉兴、柏乡地震。 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肃州地震。 十三年三月二十日,霑化地震。 光绪元年九月,皋兰地震。 三年六月丁亥,青浦地震。 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襄阳地震。 五年五月初十日,陇右诸州县同时地震。 十二日,光化地震。 十三日,京山地震。 六年十月,光化地震。 七年四月,太平地震;五月又震。 十月二十日,东光地震;二十五日复震。 礼县地震,震毙四百八十人,倾倒民房四千有奇,牲畜无算。 十一月初二日,西宁丹噶尔厅地震。 八年二月初八日,西利地震。 七月,南乐、望都地震。 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宁津地震。 十年十月二十二日,东光地震。 十一月二十九日,西利地震。 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武昌地震。 十三年十二月甲戌,河州地震。 十四年五月初五日,霑化、滦州地震。 十五年八月,灵川地震;九月又震。 十六年正月二十八日,西宁地震。 十九年四月十九日,西宁地震,倾圮民房二百馀间,人多压毙。 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四日,山丹地震。 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兰州地震。 二十七年春,静宁州地震。 二十八年十二月除夕,永昌地震。 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曲阳地震。 顺治元年十一月十二日,盐亭山崩。 三年四月,河源桂山崩。 六年四月,两当山崩,压毙人畜无算;兰溪大慈山崩。 七年六月,武昌马山崩。 八年四月二十六日,黄县莱山巨石崩,声闻数里。 六月,安丘土山裂丈馀,广二尺馀,深不可测,翼日乃合。 八月己巳,同官王益山崩。 九年五月,马平槎山崩。 十六年秋,成都霪雨,锦屏山崩。 康熙元年秋,萧山大雨,小山崩;平陆山崩;霪雨,四明山崩;两当暴雨,山崩。 二年七月,河州大雷雨,井沟山崩,压死居民二十馀口。 九月,灌阳大营山崩。 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开建大紫山崩;台州临海大雨,山崩。 十五年七月辛丑,同官济塞山崩,压死四十馀人。 十九年八月初二日,平湖雅岩裂。 二十年正月,天台方山崩。 五月十二日,宣平大莱山陷。 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保德州康家山崩。 四十一年秋,宝鸡霪雨,山崩。 四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太原奉圣寺山移数步。 四十七年,保县熊耳山崩。 雍正七年三月,崖州南山崩。 八年五月,兴安大雨,山崩;狄道凤台山崩。 十年六月,富川西岭山崩数处。 乾隆四年十一月十四日,泰安县北山崩。 十年七月十二日,百泉山崩,压毙二十五人。 十五年五月,英山岩崩裂。 六月,棠阴大雨,西北山崩。 十六年二月,奉议州东咘露村山崩裂,有声如雷。 六月十二日,秦州仁寿山崩。 十七年二月,忻城山崩,有声如雷。 二十一年八月,秦州邽山崩。 三十八年五月,庆元白马山崩。 三十九年六月,云和大雨,山崩,压毙四人。 四十一年十二月,云和五树庄山裂数百丈。 五十七年五月,宜黄山崩,压毙数十人。 六十年四月,庆元盖竹山崩。 嘉庆五年六月二十一日,义乌霪雨,山崩。 二十三日,金华大雨,山崩。 九年正月,新城北屯山崩。 二十三年七月初五日,狄道州东山崩,压陷田地三十馀亩。 八月,永嘉大雨,西山崩,陷地丈许。 二十四年五月,东湖山崩。 道光元年夏,新昌上方源山裂。 三年七月甲戌,苏州玉遮山裂。 四年六月,定远厅五块石山崩,坏市廛民舍。 六年六月,宜昌大雨,山崩。 十一年六月,狄道州黎家洼山崩,压毙二十馀人。 十二年七月,汉城槐木沟岩崩。 十三年四月十八日,招远罗岩崩一角,声闻数里。 十四年正月十五日,麻城磨石冈巨石裂数块,有声如雷。 十五年六月,定远厅霪雨,母猪硐山崩。 十八年十一月,恩施山崩。 二十四年九月,星子五老峰右岩崩坠,有声如雷。 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西宁县北川郭家塔尔山崩,南川田家寨山崩。 七月,皋兰县山崩。 十月,宜山崩。 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黄冈大崎山裂数十丈,年馀渐合。 咸丰元年六月,礼县霪雨,山崩;袁家崖山崩裂,声震如雷,纵二尺许,横二百丈。 十月,兴山仙侣山崩。 二年六月朔,狄道马衔山裂;平河大雨,山崩,压倒民房无数。 三年三月十六日,云和山裂二百丈。 六月二十六日,景宁大雨,山崩,压毙七十三人。 郧县青岩崩裂十馀丈;保康大山崩移十里许,毁田庐无算;永嘉大雨,龙泉村山圮覆屋,压伤十九人。 四年七月,云和山崩,压毙三十馀人。 五年四月,大通县塔破山崩。 六年五月初八日,来凤大坝路猲甚山崩,压毙三百馀人。 九月,松阳大雷雨,山崩数十丈。 同治四年七月,固原山崩;汉阳铺有平石宽长丈馀,高四尺,忽自行里许始止。 十三年七月十二日,宣平北门山崩。 八月十一日,西和西山崩,走入城中,压倒城垣二百四十馀丈,民房九十馀处,压死四十九人。 光绪元年正月朔,西宁西川阴山崩。 七月,旧洮州东明山崩。 三年六月,河州红崖山崩,压毙二百馀人,牲畜无算。 五年五月,文县山崩。 九年三月,光化马窟山裂。 十二年六月,河州草领山崩。 十九年五月,狄道州皇后沟山崩,压毙十三人。 二十年二月二十七日,河州东八部兰山崩。 二十二年二月,河州哈家山崩。 二十三年八月,宁远大夫沟山崩。 二十六年六月,漳县还山崩,静宁州南五台山崩,河州王家山崩。 二十七年六月,皋兰五泉山、三台阁山崖崩。 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洮州泉古山崩。 三十二年五月,洮州莽湾山崩。 七月,芽坡山崩。 三十三年五月,宁远小村槽山崩。 宣统元年六月十五日,秦州雒家川南山崩。 顺治五年三月,上海遍地生白毛。 四月,娄县地生白毛。 六年六月,杭州、嘉兴地生白毛。 八月初三日,莱阳雨白毛。 七年六月,苏州、镇洋、震泽、青浦地裂,生白毛。 九年十月初四日,永嘉雨絮。 康熙七年六月,上海、海盐、湖州、平湖、宁波地生白毛,长尺许。 七月,临安、馀姚地生白毛,长尺许。 八月,永嘉、桐乡地生白毛。 八年八月,开化县地生白毛。 十月,义乌地生白毛。 十四年三月,琼州地生白毛,长寸馀。 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镇洋雨白毛如雪片。 四十六年,太平地生毛。 乾隆二十八年,南陵地生毛,白质黑颖。 二十九年五月,武进地生白毛,长数寸。 四十一年,婺源地生白毛。 嘉庆十九年七月,青浦遍地生白毛如发。 二十三年三月,宜城地生毛,或白或黑,长尺馀。 咸丰元年,江陵地生白毛,长三寸许。 二年五月,青浦地生白毛。 三年四月,武进地生毛。 六年夏,青浦地生毛。 七月,武进地生毛。 九月,桐乡地生白毛。 九年十月,武昌地生毛。 同治元年七月,高阳地生毛。 四年六月,罗田遍地生苍白毛,长三寸许;即墨地生毛。 五年十一月,潜江地生黑毛,长三寸;江陵地生毛。 六年三月,德安地生毛。 八月,京山地生毛,或黑或白,长尺馀。 十月,随州地生白毛。 七年春,应山地生毛。 夏,黄安地生毛。 光绪四年冬,光化地生毛。 顺治元年春,荆门大饥。 冬,郧县大饥。 二年,枣阳、襄阳、光化、宜城大饥,人相食。 三年,太平、瑞安、崇阳大饥。 四年,苏州、震泽、嘉定、太湖、潜山、石埭、建德、宿松、江山、常山大饥。 五年春,广州、鹤庆、嵩明大饥,人相食。 夏,惠来、大埔、嘉应州、兴宁、阳春、梧州、北流大饥,斗米可易一子。 冬,全蜀饥;六年,全蜀仍饥;灌阳、平阳大饥。 七年夏,榆林、青田饥。 秋,永宁州、襄垣、萍乡大饥。 冬,阜平饥。 八年春,平湖、袁州、萍乡、万载饥。 夏,寿阳、静乐饥。 九年春,苏州大饥。 夏,黄陂、孝感、天门饥,民多为盗。 十年夏,兴宁、长乐、博罗、阳江、阳春饥。 冬,六安饥。 十一年,临榆、乐亭、新乐饥。 十二年夏,临川、沁州饥。 秋,武邑、宁晋饥。 冬,金华、东阳、永康、武义、汤溪五县饥。 十三年春,琼州饥。 秋,东安饥。 冬,乌程、寿光饥。 十四年,乐亭饥。 十五年,永年、抚宁、昌黎、庆云、鸡泽、威县饥。 十六年春,阳信、海丰、莒州大饥。 夏,胶州饥。 十七年夏,遵化州饥。 秋,独山州大饥,民多饿毙。 冬,滦州饥。 十八年春,兴宁饥。 夏,南笼府大饥。 秋,临安饥。 康熙元年,吴川大饥。 二年,合肥饥。 三年春,揭阳饥。 秋,交河、宁晋饥。 四年春,曹州、兖州、东昌大饥。 夏,惠来饥。 秋,怀远饥。 冬,乌城饥。 六年,应山饥。 七年,无极大饥。 十年夏,海盐大饥。 秋,临安、东阳大饥。 十一年,永康、峡江、大冶饥。 秋,遂安、汤溪大饥。 十二年,乐亭大饥。 十三年春,兴宁、镇平、京山大饥。 十四年,东光饥。 十五年春,大冶饥。 夏,连平饥。 十六年春,嘉应州大饥。 夏,郧县、郧阳、郧西大饥。 十七年秋,曲江饥。 十八年春,真定府属饥。 夏,兴宁、长乐、嘉应州、平远饥。 秋,无为、合肥、庐江、巢县、博兴、乐安、临朐、高苑、昌乐、寿光大饥。 冬,满城饥。 十九年春,江夏大饥。 夏,大同、天镇饥。 冬,万泉、遵化州、沧州饥。 二十年夏,儋州、永嘉饥。 二十一年春,桐乡饥。 冬,信宜、真定、保安州饥。 二十二年春,宜兴饥。 秋,单县饥。 二十三年春,济宁州、剡州、费县饥。 秋,巴县、江安、罗田饥。 二十四年春,沛县饥。 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饥。 冬,满城大饥。 二十六年,博兴大饥。 二十七年秋,蔚州饥。 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饥。 夏,潜江大饥。 秋,龙门饥。 二十九年夏,黄冈、黄安、罗田、蕲州、黄梅、广济饥。 秋,襄垣、长子、平顺饥。 三十年春,昌邑饥。 秋,顺天府、保安州、真定饥。 三十一年春,洪洞、临汾、襄陵饥。 夏,富平、盩厔、泾阳饥。 秋,陕西饥。 三十二年夏,庆阳饥。 秋,湖州饥。 三十三年,沙河饥。 三十四年,毕节饥。 三十五年夏,长宁、新安、藁城饥。 秋,大埔饥。 三十六年夏,广宁、连平、龙川、海阳、揭阳、澄海、嘉应州大饥。 秋,庆元、龙南、潜江、酉阳、江陵、远安、荆州、郧西、江陵、监利饥。 三十七年春,平定、乐平大饥,人相食。 夏,济南、宁阳、莒州、沂水大饥。 三十八年春,陵川饥。 夏,婺源、费县饥。 秋,金华饥。 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饥。 四十年,靖远饥。 四十一年春,吴川大饥。 夏,沂州、剡城、费县大饥。 冬,庆云饥。 四十二年夏,永年、东明饥。 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 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人相食。 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东平大饥,人相食;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霑化饥;兖州、登州大饥,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人相食。 四十四年,凤阳府属饥。 四十五年春,汉川、锺祥、荆门、江陵、监利、京山、潜江、沔阳、郧县、郧西饥。 四十六年秋,东流、宿州饥。 四十七年,平乡、沙河、钜鹿饥。 四十八年春,无为、宿州饥。 夏,沂城、剡城、邢台、平乡饥。 秋,武进、清河饥。 四十九年,阜阳饥。 五十年,通州饥。 五十一年,古浪饥。 五十二年春,苍梧饥,死者以千计。 夏,长宁、连平、合浦、信宜、崖州、柳城饥。 五十三年春,阳江饥。 冬,汉阳、汉川、孝感饥。 五十四年夏,临榆饥;遵化州大饥,人食树皮。 五十五年春,顺天、乐亭饥。 五十六年春,天台饥。 五十七年,广济饥。 五十八年春,日照饥。 夏,静宁、环县饥。 五十九年春,临潼、三原饥。 夏,蒲县饥。 六十年春,平乐、富川饥。 夏,邢台饥。 秋,咸阳大饥。 冬,兖州府属饥。 六十一年夏,井陉、曲阳、平乡、邢台饥。 夏,蒙阴、沂水饥。 秋,嘉兴、金华饥。 冬,怀集饥。 雍正元年夏,通州饥。 秋,嘉兴饥。 二年春,蒲台大饥。 夏,乐清、金华、嵊县饥。 冬,英山饥。 三年夏,顺德、胶州饥。 冬,惠来饥。 四年春,嘉应州饥。 秋,澄阳江饥。 五年冬,江陵、崇阳饥。 七年,寿州饥。 八年夏,肥城、武城饥。 冬,铜陵大饥。 九年春,肥城大饥,死者相枕藉;莒州、范县、黄县、招远、文登饥。 夏,章丘、邹平大饥。 冬,济南大饥。 十年,崇明、海宁饥。 十一年冬,上海、嘉兴饥。 十二年秋,武进大饥。 十三年秋,庆远府属大饥。 冬,垣曲饥。 乾隆元年夏,海阳饥。 三年秋,平阳饥。 四年春,葭州饥。 夏,砀山饥。 五年,巩昌、秦州、庆阳等处饥。 六年,甘肃陇右诸州县大饥。 七年春,山阳饥。 夏,宜都饥。 秋,亳州饥。 八年春,南昌、饶州、广信、抚州、瑞州、袁州、赣州各府大饥。 夏,天津、深州二十八州县饥。 九年,高邑大饥。 十年,正定、赞皇、无极、藁城、元氏等县饥。 十一年春,霑化饥。 夏,庆云、宁津饥。 十二年,曹州、博山、高苑、昌乐、安丘、诸城、临朐饥。 十三年春,曲阜、宁阳、济宁、日照、沂水饥。 夏,福山、栖霞、文登、荣成饥,栖霞尤甚,鬻男女。 十四年春,安丘、诸城、黄县大饥,饿殍载道,鬻子女者无算。 十五年秋,广信饥。 十六年春,福山、栖霞饥,民多饿死。 夏,南昌、广信饥。 冬,建德饥。 十七年春,全州饥。 夏,同官、洵阳、白河饥。 冬,房县饥。 十八年春,庆元饥。 秋,郧县饥。 十九年,罗田饥。 二十年,溧水、通州饥。 二十一年春,青浦、东流、湖州、石门、金华饥。 夏,沂州、武城饥。 冬,济南府饥。 二十二年夏,博白饥。 秋,掖县饥。 二十三年春,翁源、苍梧饥。 夏,日照饥。 二十四年秋,陇右诸州县大饥。 二十五年,平定、潞安、长子、长治、和顺、天门饥。 二十六年,江夏、随州、枝江饥。 二十七年春,济南饥。 夏,枣强、庆云饥。 二十八年夏,永年、永昌大饥。 二十九年秋,东光大饥。 三十年春,桐庐饥。 秋,吉安、广信、袁州、抚州饥。 冬,威远饥。 三十一年,济南、新城、德州、禹城饥。 三十二年冬,池州大饥。 三十三年夏,沂水、日照大饥。 三十四年,溧水、太湖、高淳饥。 三十五年,兰州、巩昌、秦州各属大饥。 三十六年夏,会宁、肥城大饥。 秋,新城、宁陕厅饥。 三十八年秋,文登、荣成饥。 三十九年秋,秦州、镇番大饥。 四十年,溧水、武进、高邮、南陵大饥。 四十二年秋,陆川饥。 四十三年,全蜀大饥,立人市鬻子女;江夏、武昌等三十一州县饥。 四十四年春,南漳、光化、房县、随州、枝江饥。 夏,秦州属饥。 四十五年秋,江陵、保康饥。 四十七年,滦州、昌黎、临榆饥。 四十八年春,黄县饥。 秋,绥德州饥。 四十九年春,葭州饥。 夏,来凤饥。 五十年春,宜城、光化、随州、枝江大饥,人食树皮。 夏,章丘、邹平、临邑、东阿、肥城饥。 秋,寿光、昌乐、安丘、诸城大饥,父子相食。 五十一年春,山东各府、州、县大饥,人相食。 五十二年,临榆大饥。 五十三年秋,文登、荣成饥。 五十四年夏,宜都饥。 五十五年秋,禹城饥。 五十六年,邢台等八县饥。 五十七年,唐山、宁津、武强、平乡饥,民多饿毙。 五十八年春,常山饥。 五十九年,清苑、望都、蠡县饥。 六十年春,蓬莱、黄县、栖霞饥。 夏,麻城饥。 嘉庆五年夏,海阳饥。 六年,文登、荣成饥。 七年冬,乐亭饥。 八年夏,秦州各属大饥。 九年春,滕县饥。 十年夏,黄县、邢台饥。 十一年春,中部、通渭饥。 冬,安陆饥。 十二年,蓟州、昌黎、永安州饥。 十三年夏,黄县饥。 十五年秋,宁津、东光、章丘饥。 十六年夏,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宛平、涿州、良乡、雄县、安州、新安、任丘、滦州、蓟州饥。 十七年春,登州府属大饥,秦州各属及镇番、永昌等处大饥。 夏,临榆饥。 冬,乐清饥。 十八年春,肥城、东阿、滕县、济宁、曹县、诸城饥。 冬,宜城、房县、竹溪、均州、保康饥。 十九年春,宜城、安陆、保康、麻城、郧县饥。 夏,襄阳、汉阳、枣阳、南漳饥。 秋,高淳饥。 二十年,清苑饥。 二十一年,武昌县饥。 二十二年,固安、武强、内丘饥。 二十五年秋,乐清、永嘉饥。 道光元年秋,荣成饥。 二年夏,滦州饥。 三年春,东阿饥。 秋,曲阳饥。 四年,皋兰、静宁、西宁、巩昌、秦州等处大饥。 五年秋,南乐、静海、文安、大城、宝坻饥。 七年春,日照大饥。 八年,太平饥。 十年冬,江陵饥。 十二年春,昌平饥。 夏,紫阳大饥,人相食。 冬,锺祥、潜江、汉城、蕲川、黄梅、江陵、公安、监利、松滋饥。 十三年春,诸城、日照大饥,民流亡。 夏,保康、郧县、房县饥,人相食。 秋,滦州、抚宁饥。 十四年春,归州、兴山大饥,人相食。 夏,庄浪及秦州各属饥。 秋,青浦饥。 冬,定海饥。 十五年春,诸城饥。 秋,孝义厅大饥。 十六年春,登州府属大饥。 冬,太平饥。 十七年冬,即墨饥。 十八年夏,永年饥。 二十年冬,滦州、乐亭、抚宁饥。 二十一年夏,高淳饥。 冬,枝江饥。 二十二年冬,蕲州饥。 二十三年秋,湖州饥。 二十六年秋,平凉县饥。 二十七年,南乐饥,人相食。 二十九年夏,江陵、公安、石首、松滋、枝江、宜都大饥,饿死者无算。 冬,青浦饥。 三十年春,湖州、咸宁、崇阳饥。 咸丰二年春,日照大饥。 夏,全县大饥。 六年,黄县、临朐饥。 七年春,肥城、东平大饥,死者枕藉;鱼台、日照、临朐亦饥,人相食。 夏,清苑、元氏、无极、邢台大饥。 八年秋,兴山饥。 同治元年春,乐亭饥。 二年春,孝义厅饥。 秋,江山、常山饥。 三年,保康饥。 四年春,蕲水饥,民有鬻子女者。 五年,兰州饥,人相食。 六年春,庄浪、金县、皋兰饥。 七年春,即墨、孝义厅、蓝田、沔县饥。 夏,泾州大饥,人相食。 冬,平凉、静宁、古浪、固原、灵台、秦州、永昌等处大饥。 八年春,日照饥。 九年夏,上饶饥。 十年秋,望都、乐亭饥。 十三年秋,雄县饥。 冬,山丹饥。 光绪元年冬,海州饥。 二年春,日照、海阳、滦州饥。 三年,高陵大饥,饿毙男妇三千馀人;靖远、平凉、泾州、灵台、礼县、文县、合水大饥。 四年,唐县等四十州县饥,庄浪、阶州、成县、灵州、巩昌、秦州各属饥。 六年秋,邢台饥。 七年,通州等州县饥。 九年秋,鹤峰州大饥。 十一年夏,霑化饥。 十三年冬,洮州、永昌饥。 十五年春,鱼台饥。 二十一年春,邢台、滦州饥。 二十二年夏,太平饥。 二十三年,宁津饥。 二十四年冬,靖远、静宁、庄浪、丹噶尔饥。 二十五年秋,文县饥。 二十六年夏,靖远饥。 二十七年冬,洮州、静宁、灵台饥。 二十九年,洮州仍饥。 三十三年秋,皋兰饥。 顺治十五年六月,遂安雨黄沙。 康熙元年十一月,曹县雨土数日。 三十一年正月,襄垣雨土。 三十七年四月,龙门雨黄沙。 四十八年九月,丘县黄埃障天。 六十年春,安定雨土。 乾隆四年三月,甘泉雨土。 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忠州夜雨黄土,着人物皆黄。 二十四年二月初七日,蓟州雨黄土。 三月,永年雨黄土。 四十八年三月十四日,宁陕厅雨土。 五十年二月十五日,临清雨土。 五十一年正月,文登、荣成雨土。 五十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翼城雨土。 嘉庆十四年冬,泰州雨土。 二十三年四月,唐山雨土二寸许。 道光四年春,霑化雨土。 咸丰三年二月,栖霞雨土。 三月,宜昌雨土。 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咸宁雨土。 同治三年春,麻城雨土。 光绪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宜城雨黄沙。 三月,蓬莱雨土。 发布时间:2025-11-20 18:04:3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