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六十 志三十五 内容: ◎地理七   △山西   山西:禹贡冀州之域。 清初沿明制为省,置总督、巡抚。 顺治末,总督裁。 康熙四年,并冀南、冀北置雁平道。 雍正元年,置归化厅。 二年,增直隶州八。 平定、忻、代、保、解、绛、吉、隰。 三年,增府二。 宁武、朔平。 六年,升蒲、泽二州并为府,置归绥道。 乾隆四年,增置绥远厅同知。 二十五年,又以归绥所属地增置五通判。 归化城、清水河、萨拉齐、和林格尔、托克托城。 与归、绥二厅并属归绥道。 二十九年,裁归化城通判。 三十七年,吉州改属平阳府,霍州为直隶州。 今领府九,直隶州十,厅十二,州六,县八十五。 东界直隶井陉;三百七十五里。 西界陕西吴堡;五百五里。 南界河南济源;七百三十里。 北界内蒙古四子部落草地。 一千一百里。 广八百八十里,袤一千六百二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十七分至四十一度五十分。 京师偏西三度四分至五度四十五分。 东北距京师一千二百里。 宣统三年,编户一百九十九万三十五,口九百二十一万九千九百八十七。 其名山:管涔、太行、王屋、雷首、底柱、析城、恒、霍、句注、五台。 其巨川:汾、沁、涑、桑乾、滹沱、清漳、浊漳。 铁路:正太。 驿道:西达蒙古、陕西潼关,东北至京师。 电线达京师,西南西安。 太原府:冲,繁,难。 隶冀宁道。 巡抚,布政、提学、提法司,巡警、劝业道驻。 初沿明制,领州五,县二十。 雍正中,平定、忻、代、保德直隶,割十县分入之;寻兴还隶。 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入徐沟。 距京师千二百里为省治。 广六百里,袤七百里。 北极高三十七度五十四分。 京师偏西三度五十六分。 领州一,县十。 阳曲冲,繁,难。 倚。 东北:阪泉山。 西北:崛唅。 北:梁鸿。 西南:汾水自交城入,迳冽石口,左合埽谷水,折东南,左合洛阴及石桥、真谷水。 水经注“迳盂县、狼孟故城南”者。 至城西北,左合石河、南社河,又南入太原。 天门关、石岭关二巡司驻。 王封镇,同知驻。 埽峪村、杨兴寨。 城晋、陵井驿。 太原冲,繁。 府西南四十里。 西南:尖山。 西北:蒙山,其南风峪、悬瓮,晋水出焉。 东北:驼山。 汾水自阳曲入,左纳涧河,迳城东,至南张村与合,又西南入徐沟。 东:洞涡水自徐沟来,西南流,迳县南,仍入徐沟界。 榆次冲,繁,难。 府东南六十里。 北:罕山。 东南:麓台。 东北:小五台。 洞涡水自寿阳入,左纳金水河,古涂水,即水经注蒲水,合八赋岭、鹰山水今所谓大小涂,即水经注蒲谷水注之。 右合原过水四派,唐贞观中,令孙淇引以溉田,迳城南,西南入徐沟。 其涧水入蒜谷,又西入太原。 源涡、什帖二镇。 鸣谦、王胡二驿。 太谷繁。 府东南百二十里。 南:凤皇山。 北:壁谷。 东南:凤巢;大塔,大涂水出焉,西北流入榆次。 西:乌马河自榆社入,右合奄谷水,左咸阳谷水,迳城北入祁。 象谷水即古蒋谷水,入徐沟。 有马岭关、杏林寨。 主簿驻范村镇。 祁冲,繁。 府西南百四十里。 东南:竭方、帻山。 侯甲水自武乡入,迳龙舟峪,为龙舟水。 又盘陀水,西北为昌源渠,迳城北入平遥。 东北:乌马河自太谷入,又西入徐沟。 子洪、盘陀、团柏、贾令四镇。 安寨、盘陀二驿。 徐沟冲,繁,难。 府南八十里。 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为乡入。 训导及巡司驻。 西:壶屏山。 其北,白石、中隐。 汾水自太原入,迳孔村至西堡。 东北:洞涡水自榆次入,错太原,复入县西,左纳乌马及象河入焉。 故驿镇。 同戈驿。 交城简。 府西南百二十里。 交城山,北百二十五里,相近羊肠。 西北:狐突。 汾水自静乐入,迳火山村,右合孔河,折东入阳曲。 西北:孝文山,文水出,会浑谷、西谷,屈东南,左合酸水,为文谷水,入文水界,从之下流,并达之。 故交村,巡司驻。 文水繁,难。 府西南百六十里。 西:陶山。 西北:熊耳。 西南:隐泉。 东有汾水,自徐沟入,西南入平遥。 西北:文谷河自交城入,迳文谷口。 唐栅城废渠在焉。 至城北,又东南,左合磁窑河、步浑水,折西南入汾阳。 有孝义镇。 岢岚州简。 府西北三百二十里。 岢岚山,东北百里,一曰管涔。 迤西南,芦芽、荷叶坪、雪山。 东南:直道村,岚漪水出东北,右合黄道川、三角城二水,折西北,迳城南,又西迳大涧河,左合砂河,又西南迳巨麓山入兴。 水峪关。 岚简。 府西北二百六十里。 西南:黄崄山。 西:野鸡山,蔚汾水出,入兴。 南:赤坚岭,岚水出,东北迳桃尖山,左合乏马岭、双松山水,折东南入静乐。 有东村镇。 兴简。 府西北四百里。 雍正二年隶保德州。 八年仍来隶。 东:桃花山。 西南:采林。 西北:黄河自保德入。 东北:岚漪水自岢岚入,迳石楼山。 东南:蔚汾水自岚入,迳合查山,至县西,合南川水并入焉。 又南合紫荆山水入临。 蔚汾、合河二关,皆要隘。 汾州府:冲,繁,难。 隶冀宁道。 康熙六年,省明冀南道入。 东北距省治二百二十里。 至京师千三百八十里。 广三百五十里,斜。 袤三百二十里。 沿明制。 北极高三十七度十九分。 京师偏西四度四十五分。 领州一,县七。 汾阳繁,疲,难。 倚。 西:将军山、黄芦岭。 北:谒泉。 东北:文谷水自文水入,循汾水故道,右合原公、金锁关水,至府治东为文湖。 又南,右纳义水,入孝义。 郭栅、阳城二镇。 冀村,巡司驻。 有驿。 孝义繁。 府南少东三十五里。 西:上殿山。 西北:龙门;薛颉岭,古狐岐山,禹贡“治梁及岐”。 其南,盘重原,胜水出焉,俗名孝河,会南川、阳泉水,迳城南而东。 东北:文谷河自汾阳合义水入,迳盐锅头入介休。 温泉、凤尾二镇。 平遥繁,冲,难。 府东八十里。 西北:汾水自文水入,迳长寿村。 东北:侯甲水自祁入,左合谒戾山、婴涧、过岭、鲁涧,超山、中都及亭冈水入焉。 又南入介休。 上殿镇。 洪善驿。 介休冲,繁,难。 府东南七十里。 南,介山,一曰绵山,绵水出。 东:天峻,石河出,又东石桐水出。 东北:汾水自平遥入,后先合之,入灵石。 张兰镇,同知驻。 义棠驿。 石楼简。 府西少南百八十里。 东南:石楼山。 西:九重。 西北:团圆山。 黄河自宁乡入,合屈产泉,古牧马川,复合温泉,即石羊水,入永和。 临简。 府西北三百二十里。 东南:汉高山。 西南:招贤、马头。 河水左渎自兴入,合紫金山水,又南迳曲峪镇入永宁。 其湫水亦自兴入,迳赤壁山,合连枝、积翠、黄龙、汉高、云山凡十六水入焉,又南入永宁。 有三交镇。 永宁州冲,繁,难。 府西北百七十里。 东:九凤。 东北:吕梁。 西:匾斗、南山。 西北:马头。 河水左渎自临入。 东北:赤坚岭,离石水出,曰北川。 南:步佛山,合芦子山水,迳城西,合东川,纳南川,清水河入焉,又南入宁乡。 吴城、柳林、永安三镇。 柳林、方山堡二巡司。 玉亭、吴城、青龙三驿。 宁乡简。 府西百四十里。 南:云集岭。 北:宁阳山。 东:柏窊、蕉山。 西南:泉子,清水河出,北合屏风山水,迳城东,又西北入永宁注河。 河水左渎复入,迳三交镇,合石口、牛尾泉水,入石楼。 有锄钩镇。 潞安府:繁,疲,难。 隶冀宁道。 初沿明制,领县八。 乾隆二十九年,省平顺,分入潞城、壶关、黎城。 西北距省治四百五十里。 至京师千三百里。 广三百里,袤二百七十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七分。 京师偏西三度二十八分。 领县七。 长治繁,难。 倚。 东:壶口山。 东南:五龙。 东北:柏谷。 西南:福泉。 浊漳水自长子入。 东南陶水出雄山,北合八谏、鸡鸣山水,右会淘清河入。 又北至秦村,左会蓝水,右石子河入,又西北入屯留。 镇四:韩店、高河、太义、西火。 分防同知驻太义镇。 县丞驻西火镇。 驿二:龙泉、太平。 长子冲。 府西少南五十里。 东南:紫云山、羊头。 西南:发鸠山,水经注鹿谷。 浊漳水出其东麓四星池,东会伞盖、阳泉水,迳城南,右合尧水、慈林水及梁水,入长治。 西北:蓝水自屯留入,迳河右会雍水,亦入长治。 鲍店镇,县丞驻。 漳泽驿。 屯留冲。 府西北六十里。 东北:良材山。 西北:五巑。 西南:盘秀,蓝水出其阳摩河岭,古绛水,东入长子注浊漳。 至长治北流,迳县东入潞城。 今绛水出其阴,东迳石田山,左会高丽水,又东北,右合霜泽、左三嵕山水,迳城北,右合疑水。 鸡鸣水乃古谏水,迳余吾故城南、屯留故城北者。 镇二:寺底、丰仪。 驿一:余吾。 襄垣冲。 府北少西九十里。 西南:五巑山。 北:五音、仙堂。 西北:紫岩。 东南:鹿台。 浊漳水自潞城入,迳其北,左会铜鞮水,又北迳城东。 东北:涅水自武乡入,右会临水,史水自左注之,为合河口,入黎城。 镇二:东周、下良。 驿一:虒亭。 潞城简。 府东北四十里。 南:卢山、大禹。 东南:伏牛、葛井。 东:静林。 西:三垂。 西北:黄阜。 西南:浊漳水自屯留入,左合绛水,为交漳,即禹贡降水。 又西北入襄垣,至黎城错入,迳潞县故城,是浊漳兼有潞浸之称。 又东复错黎城,仍入境。 东出马塔口入河南涉县。 西南有三垂冈。 东南有虹梯关,即鲁般门,巡司驻。 镇三:神头、黄碾、羊围。 东南平顺乡城,乡学训导驻焉。 壶关简。 府东南三十里。 壶关山,西北六里。 东北:风穴山。 东:马驹、麦积、安公。 壶水出西北,迳城北为石子河,左合清流河,东南大王、抱犊,又东赤壤。 其阴东井岭,淘清河出,西北迳黄山,并入长治。 岭东五指河,东南为沾水,迳紫团山入河南林县。 东有玉峡关。 冯坡镇。 黎城简。 府东北百十里。 东南:潞祠山。 西北:积布、铔峪。 浊漳水自襄垣入,东南迳联珠山,错潞城复入,左合黄须水,东迳赤壁山,仍入之。 东北:绣屏,清漳水自辽入,迳吾儿峪,古壶关在焉,入河南涉县。 玉泉水从之。 泽州府:冲,难。 隶冀宁道。 初沿明制,为直隶州。 领县四。 雍正六年为府,增附郭。 西北距省治六百二十里。 至京师千六百里。 广三百四十里,袤二百三十里。 北极高三十五度三十一分。 京师偏西三度三十七分。 领县五。 凤台冲,繁,难。 倚。 南:太行山,其巅黑石岭,其北天井关;西南,小口,即太行陉马牢。 东南:硖石、浮山。 北:司马。 东北:丹水自高平入,左合蒲水,南迳高都故城东。 其南源泽水,出西北二仙掌,合塔河来会。 又南,左纳丈水,迳八盘、垒石、石人山。 白水合西沙河,迳城南,合辘轳水,天井溪右注之,入河南河内。 西北:吴山,阳阿水出,南迳蟠龙、圣王山,入阳城注沁水。 沁水复入,入济源碗子。 镇三:横望、拦车、周村。 驿二:太行、星轺。 丞兼巡司驻星轺。 高平冲,繁。 府北少东八十五里。 北:韩王山。 东:七佛。 西:髑髅、浩山。 西南:空仓。 西北:发鸠,漳水出其阴。 其巅凤头,丹水北源出,左会白水,右绝水,实泫水。 东南,右合长平水,迳城北。 又东南,左合西东长河,至杜村。 右合五龙山水,俗亦曰泫水,入凤台。 东有蒲水,自陵川入从之。 东有石壁关。 西北有长平关。 镇四:米山、丁壁、野川、时庄。 乔村、长平二驿。 阳城难。 府西八十里。 西南:王屋,其东析城,有三峰,亦曰底柱,濝水出。 东南:莽山,溴水出,北源,并入河南济源。 东北:沁水自其县入,左合史山河,右合阳泉水,东南迳南庄。 其涧河入为南河,右合濩泽水,迳阎家津,右合桑林水,左纳阳阿水,入凤台。 东南有白云隘,路通济源。 县境十七隘,此为最要。 东冶镇,同知驻。 陵川简。 府东北百二十里。 西南:九仙山。 西北:宝应。 圣宫山,蒲水出,屈西,左会龙门山、凤山水,入高平。 东北:尧庄,丈河出,西南迳灵泉、六景、佛儿诸山,入凤台。 东南:王莽岭,源水出。 洪水村,平田水出,并入河南辉县。 南:双头泉,屈南,迳瘦驴岭入修武。 东北:淅山,淇水出,俗淅水,迳熊耳,即沮洳山,入壶关。 沁水简。 府西北百七十里。 西:阜山。 西南:辅山。 东北:隗山。 北:大尖,至河头寨,右合梅河、杏河。 沁水自岳阳右会东河,即水经黑岭水。 又东南迳紫金山至端氏故城,左合秦川及熊耳山水,即水经注簳簳水。 又东南,左合潘河,入阳城。 西南:鹿台山,芦河出,古阳泉水。 其南涧河并从之。 镇四:郭壁、武安、固镇、端氏。 端氏,巡司驻。 辽州直隶州:繁,隶冀宁道。 西北距省治三百四十里。 至京师千三百里。 广三百三十里,袤百七十里。 北极高三十七度三分。 京师偏西三度一分。 领县二。 辽阳山,城东三里。 东:东云。 南:武军。 城西:{山军}山。 东北:摩天岭。 清漳水自和顺入,迳黄张镇,屈南,右会西源西漳河,为交漳口。 左合箕山水即洗耳泉东六十里,此附会为河南登封山者,迳黎城东,入河南涉县,至林县与浊漳合。 长城、黄张、芹泉、桐峪、麻田、韩王、拐儿,凡七镇。 黄泽关之十八盘,巡司驻。 南关驿。 和顺简。 府东北九十里。 东北:合山。 西南:断孤。 西北:九京。 北:麻衣。 清漳水自平定入,迳石猴岭,屈折至城东南,右会南源梁馀水,又东南,左合清水,古黄万水,迳首阳山入州。 西南,八赋岭,其西源辽阳河出其北轑山。 水经注轑水,亦西漳水,东南迳仪城镇,从之。 武乡水,出其南武山,入。 榆社、松烟、寒湖、马岭、青城、虎峪、马坊、横岭、温泉,凡八镇。 八赋岭巡司。 榆社简。 府西九十里。 东南:秀容山。 东:清凉、箕山。 北:北泉。 东北:武乡水自和顺入,西迳其故城北三十里即地形志榆社城,折南迳城西,又南纳县之西川、仪川等水,入武乡界。 西北:黄花岭,乌马河出焉,西北流,入太谷界。 北有马陵关,西有石会关。 云簇镇。 沁州直隶州:冲,繁。 隶冀宁道。 西北距省治三百三十里。 广三百二十里,袤百三十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四十一分。 京师偏西三度四十二分。 领县二。 东:麟山。 西:尧山。 西南:铜鞮。 西北:伏牛。 迤东漳源镇,小漳水出,左会花山、烂柯山,迳城西,又南,右合后泉、上官泉,至万安山北,右会铜鞮水,入襄垣,亦通目之。 郭村、西汤二镇。 沁阳驿。 沁源简。 州西少南百二十里。 西北:绵山,其异名曰谒戾,曰羊头,沁水出焉。 东南迳仁雾山,右会湱水,左琴谷水,至交口折西南,迳城东,合芹泉山水,至南石,左会青龙山水,右西川、大南川,入岳阳。 柏子、郭道、官车三镇。 武乡简。 州东北五十里。 城东北:鞞山。 东南:三原。 西:麓台。 西北:侯甲山。 有分水岭,侯甲水出其阴,北入祁。 涅水出其阳,实水经注汤谷五泉水。 左会高砦寺河,古白鸡水,迳城西,左会武乡水,又东至城南,左合南亭水,折南,左合锅窑岭水,入襄垣。 镇二:盘龙、墨镫。 驿二:权店、南关。 平定直隶州:冲,繁。 隶冀宁道。 初沿明制,为太原属州。 雍正二年升,仍领,并割盂、寿阳来隶。 嘉庆元年,省乐平入。 西北距省治二百七十五里。 至京师八百七十里。 广二百七十里,袤二百九十五里。 北极高三十七度五十分。 京师偏西二度四十八分。 领县二。 东:皋落山。 东北:蒙山。 东南:松子岭。 西南:沾岭;冶水南源沾水出,会小松鸣水,东入直隶井陉。 其北甘桃河,西北桃水自寿阳入,汇保安河、平潭、阳泉水,迳城北,又东,右合南川,迳交原村,左纳文谷水,至古承天军。 左合毕发水,并从之。 清漳三源。 北源出其西大要谷,山海经所谓“出少山”者,南入和顺。 洞涡水出其北陡泉岭,西迳马尾岭,左合浮化山,纳木瓜岭水。 水经注,南路西入寿阳。 东有故关,东北有娘子关,并接井陉界为要隘。 有正太铁路。 一镇:静阳。 三驿:测石、甘桃、柏井。 乐平乡城,州判及乡学教谕驻。 柏井,巡司驻。 其甘桃,裁。 盂冲。 州西北百里。 南:石艾山。 东:白马。 东北:原仇。 北:牛道岭。 滹沱水自五台入,迳其西,右合乌河,又东,右合龙花河,入直隶平山。 西南:秀水出南上社,合香水,夹城东南,从行千二百馀里,下至天津入海。 东北黄安、十八盘、榆枣诸关,并通平山,东横河槽通井陉,并要隘。 芹泉驿旧设巡司,后裁。 寿阳冲,繁。 州西百里。 初隶太原府。 雍正二年来隶。 北:方山。 西北:双凤、罕山。 东:桃源沟,冶水北源桃水出。 地理志,绵蔓水会芹泉水东入其州。 南:洞涡水自州入,至县南过山。 西南:要罗山,寿水出,东会黑水,龙门河注之,西入榆次。 有正太铁路。 一镇:遂成。 一驿:太安。 驿丞兼巡司驻。 平阳府:冲,繁,难。 太原镇总兵驻。 初沿明制,领州六,县二十八。 雍正二年,蒲、解、绛、吉、隰直隶,割临晋二十县分隶太平、襄陵、汾西,寻复。 乾隆中,霍直隶,割赵城、灵石属之,吉州及乡宁复。 东北距省治六百十里。 至京师千八百里。 广二百七十里,袤百八十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五分。 京师偏西四度五十六分。 领州一,县十。 临汾冲,繁,难。 倚。 东南:浮山。 北有汾水自洪洞入。 东南:潏水自浮山入,迳其东,左合金水河,右涝水注之,南迳城西。 有姑射山,一名平山。 平水东注之。 其南出者并入襄陵。 西北分水岭,大东河出,入蒲。 泊庄、矾山二镇。 建雄驿。 洪洞冲,繁。 府东北五十五里。 东:九箕山、霍山。 北有汾水自赵城入,迳城西,右合北涧,屈西南,左纳南涧,右合娄山、禹门山水,入临汾。 郭盆镇。 普润驿。 浮山简。 府东少南七十里。 浮山,西南三十里,金水河出。 东南:银洞。 东北:尧山;乌岭,涝水出,西入临汾。 东:天坛,南河出,西南:壶口,实蜀山,潏水出。 东北:横岭,即中条,东河出,入沁水。 东张镇。 岳阳简。 府东北百二十里。 北:雪白。 西北:尖阳。 东南:刁黄。 东北:沁水自沁源入,右合和川河,左纳横河,屈南入沁水。 东北:安吉岭,涧河出。 其一源出西北金堆里水,迳城东屏风山,又南,左合永乐里水,其南南涧出郭店,并西入洪洞。 东北有潼关隘。 曲沃冲,繁,难。 府南百二十里。 西南:绛山。 西北:桥山。 西有汾水自太平入,左纳釜水,入绛。 东有浍水自翼城入,左纳绛水,亦入绛。 镇二:柴村、侯马。 驿二:侯马、蒙城。 巡司驻侯马。 翼城难。 府东南百三十里。 北:丹山、蜀山。 东南:历山。 东北:乌岭、佛山。 浍水南北源出,合迳城东而南,左会东源绛高山水,今滦水。 乌岭,霍东支,故说文“浍出霍山”,水经则统曰“出浍交东高山”。 又西南迳浍交,错绛复入,入曲沃。 西北:小绵山,滏水出,西南流,亦入曲沃。 有隆化镇。 太平冲,繁,难。 府西北九十里。 雍正二年隶绛,七年复。 南:汾阴。 西南:九泉。 东北:汾水自襄陵入,南入曲沃。 镇三:清储、赵康、史村。 一驿:史村,驿丞兼巡司驻。 襄陵难。 府西南三十里。 雍正二年隶绛,七年复。 东南:崇山。 西南:三嶝。 东有汾水自临汾入,右合平水。 又诸山涧水三派东注,入太平。 赵曲镇。 汾西简。 府西北百九十里。 雍正二年隶隰,九年复。 汾阴山,西南五十五里。 东南:汾水自霍入,右合轰轰涧、勍香河,迳商山入赵城。 乡宁简。 府西少南二百三十里。 雍正二年隶吉州,乾隆三十六年仍来隶。 东北:柏山、秦山。 西南:两乳。 东南:马头。 西北:香炉岩。 河水自吉入,迳其麓,有师家滩。 东:鄂山,鄂水出,会北源高天山水。 又西合罗谷水,迳城南,又西北入焉。 又东南,入河津。 营里镇。 吉州繁。 府西百七十里。 雍正二年直隶;乾隆三十七年复。 吉山,治北。 东北:鸡山、石门。 北:庖山、风山。 河水自大宁入,迳龙王池,禹贡壶口在焉,即孟门山。 至小船窝。 东南:高天山,清水河出。 水经注,羊求水合放马岭、云台山水,西迳城南入焉。 又东南入乡宁。 三垢镇。 蒲州府:冲,繁,难。 隶河东道。 明,平阳属州。 雍正二年直隶。 仍明所领临晋、荣河、猗氏、万泉,惟河津削。 六年为府,置附郭。 寻增虞乡。 东北距省治千一百里。 至京师二千二百里。 广百三十里,袤百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十二分。 偏西六度十五分。 领县六。 永济冲,繁,难。 倚。 明州治,省河东入。 雍正六年置。 东南:中条,即禹贡雷首,其南阜尧山、首阳,迤东历山。 东北:河水自临晋入,西迳苍陵谷,至韩家营,错陕西郃阳、朝邑。 其涑水会姚暹渠于东五姓湖入,又西从之,至盐滩复入。 迤东南迳风陵渡,沩汭入焉,扬雄赋所谓“河灵矍踢,掌华蹈襄”者。 又东入芮城。 镇四:赵伊、匼河、栲栳、永乐。 同知驻永乐。 河东驿。 临晋冲,繁,难。 府东北七十里。 东北:嶷山。 西北:河水自荣河入,迳吴王渡。 东南:涑水自猗氏缘虞乡界注五姓湖从之。 樊桥镇又驿。 虞乡难。 府东六十里。 明沿元制,省入临晋。 雍正八年复析置。 南:中条山,有王官谷。 西南:五老、葱聋、方山。 其北檀首,其北五姓湖。 水经注,张阳池有鸭子池,合中条水。 东北涑水自临晋入,会姚暹渠,并汇焉。 又西入永济。 故市镇。 汤家驿。 荣河难。 府东北百二十里。 城东:峨眉岭。 西北:河水自河津入,汾水入焉。 古汾睢湮。 即春秋葵丘。 南迳城西入临晋。 胡壁、孙吉二镇。 阳陵驿。 猗氏冲,繁。 府东北一百十里。 东有涑水自安邑入,西南入临晋。 有张岳镇。 万泉难。 府东北百六十里。 东:介山,其西峰孤山。 城南山阴暖泉。 又东涧。 解店镇。 解州直隶州:繁,难。 河东道兼盐法驻安邑运城。 明,平阳属州。 领县五。 雍正二年升,割闻喜易其垣曲,寻并隶绛。 东北距省治九百五十里。 至京师千四百五十里。 广二百二十里,袤百四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十八分。 京师偏西五度三十八分。 领县四。 东南:中条山,其脊横岭,又白径、分云。 其北盐池。 又北盐水,今姚暹渠,自安邑入,迳其北,西入虞乡。 城西北硝池,浊泽。 长乐镇。 长乐、盐池二巡司。 安邑冲,繁,难。 府东北五十五里。 东南:吴山。 南:中条。 北:鸣条。 西南:盐池。 池北运城。 河东道及州判驻。 东有苦池。 东北:姚暹渠,即盐水,自夏入,迳城北,又西南迳运城北入州。 又东北,涑水自夏入,西入猗氏。 镇二:东郭、圣惠。 有巡司。 浤芝驿。 夏冲,繁。 府东北百里。 南:柏塔山。 东北:翠岩、稷山。 东南:温泉。 巫咸山,盐水出,今姚暹渠,西北迳云谷至城南折西。 西北:涑水自闻喜入,南迳夏后陵,并入安邑。 曹张、胡张、尉郭、水头、裴介五镇。 平陆简。 府东南九十里。 东北:虞山,上有虞城。 其西傅岩、清凉山。 西北:天井、卑耳。 西南:河水自芮城入,迳洪池,至茅津渡。 中条山诸涧,迤东北至砥柱。 砥柱禹凿,六峰、三门山在焉。 纳刘家沟、后沟、积石水,入垣曲。 镇六:洪池、张店、张谷、常乐、葛赵、茅津。 县丞驻茅津。 有废巡司。 芮城难。 府西南七十里。 北:横岭、漱水岭,洪源涧出,会葡萄涧、地皇泉。 西南:河水自永济入,迳鱼鳞碛,至城南。 又东,浢水入,迤北入平陆。 绛州直隶州:繁,难。 隶雁平道。 明,平阳属州。 领稷山、绛、垣曲。 雍正二年升,并割太平、襄陵、河津来隶,以绛属平阳,垣曲属解。 七年,又割闻喜、绛,垣曲复,而太平、襄陵还旧隶。 东北距省治七百十里。 至京师千八百里。 广四百里,袤百里。 北极高三十五度三十八分。 京师偏西五度十三分。 领县五。 南:峨眉岭,即晋原。 西北:马首山。 北:九原;鼓山,古水出,即清浊二泉。 东北:汾水自太平入,至城南。 左会浍水,水经注“迳王桥,浍水入焉”者。 又西南,合古水入稷山。 南:重兴关。 西:武平关。 垣曲繁。 州东南二百十里。 雍正二年隶解,七年复。 东北:诸冯山、王屋。 其北教山,教水出。 水经注“南历鼓钟、上峡、下峡、马头山”者,亦曰沇水。 清廉,俗风山,清水出其西岭,东迳皋落镇,会亳水及白水,曰亳清河。 西南:河水自平陆入,迳鹰嘴山,入河南济源。 河水入晋境,冷行二千七百馀里。 鼓钟镇、迎驾、六郎镇。 闻喜冲,繁,难。 州南七十里。 初隶平阳。 雍正七年改。 东:凤皇原。 东南:香山。 汤寨,古景山,景水出,实水经注沙渠水。 其北美良川。 东北:紫金,古三礜。 涑水自绛县入,迳董泊,右合甘泉,复左合景水,迳城南;又西入夏。 诗“扬之水,不流束薪”者。 镇八:上东、下东、横水、裴社、宋店、栗村、郭店、兰德。 涑川一驿。 绛简。 州东南八十里。 初隶平阳。 雍正七年改。 绛山,西北二十里。 北:牛村。 东北:备穷。 浍水自翼城错入,合故郡水,又西北入之。 东南:回马岭,绛水出。 水经注所谓“出绛山东,寒泉奋涌,扬波北注”者。 其西华池有陈村峪水,实注所谓乾河。 西迳大阴山,合紫谷水,又西会烟庄冷口水。 水经“出闻喜黍葭谷,迳存云岭入闻喜南绛故城”。 镇曰浍交。 稷山难。 州西五十里。 稷山,南五十里。 北:姑射、圣王。 东南:汾水自州入,迳城南,又西,华水故道出焉,入河津。 小河、翟店、下迪、大杜四镇。 河津冲,繁。 州西百里。 初隶平阳。 雍正二年改。 东北:黄颊山。 西北:河水自乡宁入,迳龙门山。 禹贡“自积石至”者。 韩原在焉,所谓少梁。 又南入荣。 东南:汾水自稷山入,迳疏属、仙掌山,又西南从之。 镇四:方平、禹门、东张、僧楼。 禹门,巡司驻。 隰州直隶州:繁。 隶河东道。 明,平阳属州。 领大宁、永和。 雍正二年升,并割汾西。 九年,又割吉之蒲属之,而汾西还旧隶。 东北距省治五百五十里。 至京师千七百里。 广二百六十里,袤二百三十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九分。 京师偏西五度三十一分。 领县三。 北:妙楼山。 东:五鹿。 东北:蒲子。 其界石楼者有水头村,蒲川水出,西南合回龙、交口水,迳城西,又东南会义泉河于仵城镇北。 水经注所谓“出石楼山,南迳蒲城蒲子县,得黄栌谷水”者,俗曰隰川,入大宁。 义泉、张家川、罗真、蒿城、康成、大麦、辛庄、西曲、回龙九镇。 又广武镇,巡司驻。 大宁简。 州西南九十里。 城南:翠微山。 西南:石子。 西北:孔山。 河水自永和入,迳马斗关。 东北:隰川,即蒲川水,自州入,迳罗曲镇,折西,迳城出,至蓝公山。 其南源第一河东南自蒲入,实紫川水,合县底河入焉,又东南入吉。 蒲川水莽灌数百里,元和志日斤水,寰宇记日斤水,明志因误昕水,方乘从之,非也。 一镇:安阜。 蒲简。 州东南百二十里。 旧属平阳。 雍正二年属吉,九年来隶。 东:东神山。 西南:翠屏。 东北:姑射。 有分水岭。 蒲水南源第一河出,水经注“紫川西会南川所谓合江水”者。 迳城东南,右合东小河,又西入大宁。 镇六:化乐、张村、乔麦湾、薛关、古驿、松峪。 永和简。 州西北九十里。 东:双山。 南:楼山。 西:烈凤、马脊。 东北:佶北。 其南仙芝谷,古域谷。 西北:河水自石楼入,迳老牛滩,仙芝河合索陀川、榆林河,水经注“域谷水东启荒原,西历长溪”者。 至城西南,合甘露河入焉,又南入大宁。 桑壁、岔口、刘台三镇。 霍州直隶州:冲,繁,难。 隶河东道。 明,平阳属州。 领灵石。 乾隆三十七年升,复割赵城来隶。 东北距省治四百六十里。 至京师千五百五十里。 广八十里,袤二百三十五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五分。 京师偏西四度四十四分。 领县二。 霍山,东南四十里,禹贡太岳。 彘水出石鼻谷。 西北:汾水自灵石入,迳灵佛岩合之。 水经注“迳观阜北”者。 入汾。 辛置镇。 霍山驿。 赵城冲。 州南五十里。 乾隆三十七年自平阳来隶。 东北:霍山,霍水出。 西:罗云。 西北:汾水自汾西入,迳城西,西北合之,南入洪洞。 有驿。 灵石冲。 州北百里。 乾隆三十七年自平阳来隶。 东:孝文山。 东南:尖阳、十八盘。 东北:静岩、绵山,有五龙泉,俗小水河。 汾水自介休入,至城西北,左合之,屈南,右合石门峪、新水峪;左仁义河,迳阴地关入州。 水经注“又南过冠爵津,俗雀鼠谷”者。 其南高壁岭,今韩信岭。 镇二:夏门、仁义。 驿二:菙石、仁义。 驿丞兼巡司驻仁义镇。 大同府:冲,繁,难。 总兵驻。 初因明制,领州四,县七。 雍正中,增阳高、天镇,改朔及马邑隶朔平,蔚及黄昌分隶直隶宣化、易州。 南距省治六百二十里。 至京师七百二十里。 广二百五十里,袤二百六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五分。 京师偏西三度十二分。 领州二,县七。 大同冲,繁,难。 倚。 顺治五年徙西安堡,九年复。 北:纥干山。 东:白登,其东牛皮岭。 迤北少咸,敦水出。 西南:采掠。 桑乾水自应入,迳其南,右合马耳山水,左有玉河如浑水,自丰镇入,右迳方山合卷子,左镇川河,又南迳孤山村,右纳小泗水,至城东,又南,右纳肖画河,水经注所谓“右会武周川”者,又南来会。 又东,敦水出少咸山;迳西堰头,并入阳高。 瓮城、聚乐二驿。 怀仁冲。 府西南八十里。 西:清凉山、锦屏。 西南:芦子。 新庄子河出其村,迳大于口入山阴。 有安宿峒镇。 西安驿。 浑源州难。 府东南百二十里。 顺治十六年,安东中、前二所省。 西南:龙山。 西北:昼锦。 北:龙角。 东南:恒山,北岳,顺治十七年自曲阳移祀于此。 山高三千九百丈,周回数千里,横跨燕、赵,屏蔽京师。 曲阳其趾,阜平其脊,州境其主峰也。 其别阜南曰枪峰岭,古高氏山,唐河上源滱水出,周礼所谓“呕夷,并州川”。 左会别源翠屏山水,水经注所谓侯塘川,东迳蔡家峪入灵丘。 其温泉堙。 岭之西北浑河出,一曰崞川,西北汇别源乱岭关及瓷窑峡、李峪、神谷、横山诸水,入应。 王家庄堡,巡司驻。 上盘驿。 应州冲,府南百二十里。 顺治十六年安东中屯卫省入。 雍正八年罢所隶故城州。 东南:茹越山。 东北:龙首。 西南:龙湾。 西:桑乾河自山阴入,迳州东北,浑源河自州来会。 水经注“迳巨魏亭北,又东,崞川注之”者。 亦通曰浑河。 又东北,入大同。 一镇曰安边。 安东卫巡司。 安银子驿。 山阴冲。 府西南百八十里。 南:复宿山、香山。 西:桑乾河自朔入,至城北,折东南,迳黄花山,即黄瓜埠,右合黄水河入应。 岱岳站,巡司驻。 有驿。 阳高冲。 府东北百二十里。 雍正三年,以阳高卫降置。 西:断头山、龙混。 北:虎头、云门。 西南:白登山,敦水自大同入,迳其麓。 南洋河自丰镇入,南流,迳守口堡入边。 右合马邑水,迳城北,又东南会白登河入天镇。 西南:桑乾水自大同入,迳黄土梁,又东并入天镇。 天镇冲。 府东北百八十里。 雍正三年以天镇卫改置。 北:环翠山。 东:阳门,其干神头,其支丰稔。 西南:牵牛。 桑乾水自大同入,迳嘴儿图,左合五泉河、石门沟。 五泉古安阳水,阳原故城在焉。 又东,入直隶西宁。 其北南洋河自阳高入,迳福禄山。 水经注“雁门水东北入阳门山,谓之阳门水”者。 右合三沙河,古醄水,迳城北,又东北迳摺儿岭入怀安。 又北,西洋河自丰镇入,右合南沟水,迳暖泉墩,及东南小沟口河,亦入怀安。 广灵简。 府东南二百四十里。 东南:加斗山。 北:千福。 西北:九竫。 西:望狐;白羊,壶流河出。 莎泉,祁夷水,东南迳石梯岭,合作甿池。 枕头河迳城南,又东迳壶山,入直隶蔚州,达桑乾,为南支。 直峪、林关、火烧、桦涧四镇。 马厂驿。 灵丘冲。 府东南二百七十里。 南:太白山。 西北:漫山,其东枚回岭,古滋水出焉。 滱水自浑源入,左合黑龙河,迳城南,又东南迳隘门山、银钗岭入直隶广昌。 驿一:太白。 朔平府:冲,繁,难。 明,右玉林、左云川、平虏三卫地,属山西行都司。 清初为右玉、左云、平鲁三卫。 雍正三年,于右玉卫置府,并改三卫为县,属雁平道。 南距省治六百七十里。 至京师九百六十里。 广二百十里,袤二百九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十一分。 京师偏西四度十一分。 领州一,县三。 右玉冲,繁。 倚。 雍正三年以右玉卫改置。 玉林山,西二十里。 东南:石堂山、纱帽。 西南:沧头河自平鲁入;右合牛心山,左孙家川、云石堡水,屈北,迳府治西。 右合范家堡水、马营河,又北,右会兔毛河。 西北有边墙,西南接平鲁,东北至右玉,有杀虎、水栅、铁山、大沙、云石等口。 威远堡、杀虎口二巡司。 朔州冲,繁,难。 府东南二百四十里。 明属大同府。 雍正三年来隶。 嘉庆元年,所领马邑省入为乡。 有乡学训导。 东北:契吴。 东:洪涛,其支阜雷山。 左黄道泉,右金龙池,桑乾水出,水经注所谓“洪源七轮即溹涫水”者。 东南汇于腊河口,古马邑川水南源。 恢河,古漯水,自宁武入,迳城南,折东,右合七里河,左沙棱水,又东北至下馆故城北来会,入山阴。 城东、广武二驿。 左云冲。 府东南七十五里。 雍正三年,左云卫改置。 东北:弥陀山。 东:雕岭。 东南:龙王堂。 南:南石,肖画河出,北迳城西南,右合温泉,又北折东,左合龙泉,迳焦山,又东南入怀仁。 旧有助马堡巡司,裁。 平鲁冲。 府西南百十五里。 雍正三年以平鲁卫改置。 南:十二连山。 西南:迎恩。 西:小青。 西北:七介、西平、磨儿。 清水河出,入其厅,古树颓水。 城内北固山。 北:尖山。 东南:天门,相近奎星台。 北岳峰,盖水经注大浴真山,沧头河出。 古中陵水,西北贯城出,折东迳碧峰山入右玉。 乐宁、伏远二镇。 宁武府:冲。 隶雁平道。 明置宁武关并所。 嘉靖中置三关镇,驻宁武。 又偏宁道驻偏头,后改岢岚、宁武二道分驻。 清初,前后并废。 雍正三年,改所为府,置附郭,偏关所、神池堡、五寨堡为县。 南距省治三百四十里。 至京师九百五十里。 广二百九十里,袤三百六十里。 北极高三十九度六分。 京师偏西四度十一分。 领县四。 宁武冲。 倚。 明置宁化所。 雍正三年为府,并置。 西南:管涔山,其东天池,其下分水岭。 西出者汾水,左会林溪,楼子山别源,折西南,迳宁化堡,入静乐。 东出者恢河,一曰浑河,古漯水,水经注“出累头山”,地理志谓之治水者,东北迳城南,又东北迳阳方口,出边入朔,为桑乾南源。 有阳方堡。 宁化所巡司。 偏关冲。 府北百八十里。 明置守御所。 雍正三年改。 东:丫角山。 北:蚕虎。 西北:河水左渎自清水河入,迳老牛湾西,又西南,东有关河自平鲁入,合红水沟,迳厅南,又西北入焉。 又西南入河曲。 老营堡有废巡司。 神池冲。 府北三十里。 明置神池口巡司,后增神池堡营。 雍正三年改。 南:黄花岭。 西南:旗山、虎北、洪佛。 北:达沐河,西迳磨石山,左合义井河。 河本渭流,康熙三十六年圣祖西征,饮马驼于此,赐名兴隆。 折北入五寨。 五寨冲。 府西百里。 明建五寨城。 雍正三年改。 西南:芦芽山,管涔绝顶也,高三千丈,上有弥连池,即弥泽,下注清涟河,东北达沐河自偏关入会之,为大涧河,折西入河曲。 有三岔堡。 忻州直隶州:冲,繁。 明,太原属州。 雍正二年升,仍领定襄,割太原之静乐来隶。 西南距省治百四十里。 至京师千三百里。 广三百六十里,袤百里。 北极高三十八度二十五分。 京师偏西三度四十三分。 领县二。 南:系舟山。 西南:云母。 西:九原。 西北:云中,相属双尖,云中水出,东北入崞,会忻川,注滹沱。 滹沱复错入,入定襄。 西南:白马山,牧马河出,古三会水,合陀罗、大岭、清水诸山水,东北迳城南从之。 九原一驿。 定襄繁。 州东五十里。 东南:七岩山。 东北:圣阜。 西北:横山。 滹沱水自州入,东南迳城北,又东北,右会牧马河,入五台。 南有丛蒙山,三会泉出,北流注牧马河。 西北有滹沱渠,资灌溉。 一镇:芳兰。 静乐冲。 州西百八十里。 雍正二年自太原来隶。 东:两岭山。 东南:天柱。 西北:管涔,汾水出其阴,自宁武入,迳马头山,至城西南,左合碾河,右纳岚水,又东南迳楼烦镇,右合石楼、临春山水,入交城。 西南:离石水入永宁。 镇三:故镇、窟谷、永安。 又有楼烦镇巡司。 康家会驿。 代州直隶州:冲,繁,难。 雁平道驻。 明,太原府属州。 雍正二年升,仍所领。 西南距省治三百二十里。 至京师七百七十里。 北极高三十九度六分。 京师偏西三度三十二分。 领县三。 西北:句注,其岭太和,唐置雁门关,古曰西隃,隘有十八。 其东夏屋,中峰曰复宿。 东南:舜山、圭峰。 东:滹沱河自蘩峙入,左纳峨水,右合夏屋、雁门水,迳城南。 又西南,右合羊头神河入崞。 雁门关,一驿。 五台难。 州东南百四十里。 五台山,东北百二十里,一名清凉山。 圣祖、高宗、仁宗前后十三巡幸。 中台有太华池水,西北流,会县北峨岭水,出峨口入繁峙。 北:锦屏。 西北:铁岭。 西:紫罗。 滹沱河自定襄入,迳东冶镇,左合虑虒水、清水河,又东南入盂。 东:乌牛山,滋水出,东流入直隶平山。 镇三:窦村、东冶、台怀。 巡司驻台怀。 崞冲。 州西南八十里。 崞山,西南四十五里。 其西黄嵬。 南:前高。 西北:柏枝。 东北:滹沱河自州入,迳城东,又南,右合羊虎谷水,又西南,云中河自忻入,会忻川入忻。 原平、闹泥二驿。 繁峙简。 州东六十里。 北:茹越山。 东南:憨山、小五台。 东:泰戏。 滹沱水出泰华池,一曰派水,并州川。 说文“起雁门郡葰人县戊夫山”者。 西会三泉,伏流,汇华岩诸水,复出,迳沙涧驿,至城南入州,峨水从之。 其东岩头有白坡,沙河出,南入直隶阜平,古恒水支。 平刑关,巡司驻。 平刑、沙涧二驿。 保德直隶州:冲,繁。 隶雁平道。 明为太原属州。 雍正二年升,并割河曲、兴来隶。 八年,兴还隶太原。 东南距省治四百六十五里。 至京师千七百十五里。 广二百十里,袤百十一里。 北极高三十九度四分。 京师偏西五度四十分。 领县一。 城南:莲花山。 东南:马头。 西南:羊头。 东北:石梯。 河水左渎自河曲入,迳城北,屈西至花园堡,壶庐山水入,为朱家川。 又西南,合裴家川入兴。 河曲冲。 州东北百二十里。 明隶太原。 雍正二年改。 乾隆二十九年徙河保营为今治,东阻险山。 南:翠峰。 西南:火山。 东北:河水左渎自偏关入,迳城西大辿渡。 又西南,东有清涟河自五寨入,为六涧河入焉,古弥泽,入州。 壶庐山水从之。 河邑巡司驻旧县。 乾隆二十九年徙治河保营,即今治。 归化城直隶厅:冲,繁,疲,难。 归绥道镇守副都统驻。 明嘉靖中,蒙古据丰州,是为西土默特,驻牧建城,后封顺义王,名其城曰归化。 天聪八年内附。 顺治三年置左右翼及四副都统。 雍正元年置理事同知,驻西河,隶朔平府。 乾隆元年增协理通判二,增绥远厅。 六年置归绥道,厅及二协隶。 二十五年省协理,徙同知驻城。 裁左右翼及副都统。 馀副都统一,同驻。 光绪十年改抚民同知。 南距省治九百六十里。 至京师千一百八十里。 广百八十里,袤二百九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四十九分。 京师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北:大青山,即阴山,古白道川。 其支阜,西石绿,西北克寿,东北乌兰察布、喀喇克沁、锺山。 金河,古芒干水,俗大黑河,西南迳厅南。 左合小黑河,即紫河,古武泉水。 又西南,右合哈尔几河,入托克托。 克鲁库河,古白道,中溪水从之。 卡伦二十有二。 台站四。 有巡司,一在城,兼司狱,一在毕齐克齐。 有递。 萨拉齐直隶厅:冲,繁,疲,难。 隶归绥道。 明初,云内州,后为云内县,属丰州,寻废。 乾隆四年,置萨拉齐及善岱二协理通判。 六年,隶归绥道。 二十五年,改理事厅,以善岱协理通判省入。 同治四年,改置同知。 光绪十年,改抚民。 东南距省治千二百里。 至京师千四百二十里。 广二百五十里,袤百里。 北极高四十度三十九分。 京师偏西五度十六分。 又兼辖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地。 广四百三十里,袤二百二十里。 西北:牛头、朝那山、夹山。 北:宿嵬。 东:拜轰克儿。 河水左渎自五原南界东流入境,包头、五当河并北来注之,迳沙尔沁村,又东至厅南,合苏尔哲、帽带河,入托克托。 察苏河入托克托。 卡伦五。 台站一,在厅治。 有巡司兼司狱一,驻包头镇。 有递。 清水河直隶厅:繁,疲,难。 隶归绥道。 明,置东胜卫千户所。 乾隆元年,置协理通判。 六年,隶归绥道。 二十五年,改理事厅。 光绪十年,改抚民通判。 东南距省治九百二十里。 至京师千又二十里。 广百三十五里,袤百四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六分。 京师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东:鄂博图山、连岭。 东南:吐颓,有君子津。 西北:河水左渎自托克托入,迳红山口,东南清水河自平鲁入,右合汤溪河,西北迳三叉河至厅南。 又西北出古长城,左会兔毛河,亦称红河,古中陵水入焉;又南入偏关。 有巡司兼司狱在厅治。 有递。 丰镇直隶厅:繁,疲,难。 隶归绥道。 明,大同及阳和、天成二卫边外地。 康熙十四年,徙察哈尔蒙古部驻。 雍正十二年,置丰川卫及镇宁所,大朔理事通判统之。 乾隆十五年改置,大同、阳高通判徙驻。 三十三年,还故治,增置大同理事同知。 光绪十年,改抚民。 南距省治六百七十里。 至京师八百六十里。 广二百三十里,袤二百二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三十分。 京师偏西三度十二分。 北:尖子山、狼头。 西北:留云。 东:盘羊。 东北:大青、牛心。 其西南壶卢海,如浑水出,今曰玉河。 屈西南,左合大科庄水,古旋鸿池,迳古庆梁,右合尖子山水,至厅东南新城湾。 右会得胜河,古羊水,入大同。 东北:五禄户滩,东洋河出,古修水,亦于延水,东迳碾房窑,入直隶张家口。 其南胡鲁苏台,西洋河出,古延乡水,及南沟水,迳马市口入天镇。 又西清凉岭,南洋河出,古雁门水,南迳守口堡入阳高,并达之。 自东洋外,并逾边。 巡司三:一驻城,兼司狱;一二道河;一张皋尔。 二道河后改设兴和厅。 有递。 托克托直隶厅:繁,疲,难。 隶归绥道。 明,东胜左卫。 嘉靖中入土默特。 曰脱脱,亦曰托克托。 乾隆元年,增协理通判。 二十五年,改理事厅。 光绪十年,改抚民通判。 东南距省治八百六十里。 至京师千一百里。 广八十五里,袤一百三十里。 兼辖河西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地。 广百三十里,袤百五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三十分。 京师偏西四度四十分。 南:红山,古缘胡。 西北:河水左渎自萨拉齐入。 大黑河东自归化入,左会黄水,又西,右会克鲁库,至厅东北会察苏河。 迳厅北,旧汇为黛山湖,古芒干水,合南源白道中溪塞水注沙陵湖者,又西入焉。 又南入清水河。 有巡司兼司狱。 有递。 宁远直隶厅:冲,疲,难。 隶归绥道。 明,宣德卫。 后为大同边外地。 康熙十六年,察哈尔部析驻。 雍正十二年,置宁朔卫及怀远所,大朔理事通判统之。 乾隆十五年省改,徙朔平通判驻。 二十一年,改理事通判。 光绪十年,改抚民。 南距省治八百十里。 至京师千又二十里。 广百八十里,袤二百九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二十一分。 京师偏西三度五十二分。 东:猴山。 北:仓盘、汗漫、平顶。 黑河南源永兴河出,古白渠水。 其南参河陉,今西沟门,古沃水出,今曰宁远水。 南迳将军梁,左合宁远堡水,古可不泥,逾长城。 东北:平顶永兴河东四道凹,得胜河出,迳丰城沟入丰镇。 其北大海,古诸闻泽,周百馀里。 其南小海,地理志盐泽,古通目曰参合陂。 有巡司。 有递。 旧有科布尔巡司,后改设陶林厅。 和林格尔直隶厅:繁,疲,难。 隶归绥道。 明置玉林、云川二卫。 后为蒙古西土默特据。 康熙中,置站曰二十家子,蒙语和林格尔。 乾隆元年,置协理通判。 二十五年,改理事厅。 光绪十年,改抚民通判。 南距省治八百四十里。 至京师千六十里。 广百七十里,袤百八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二十分。 京师偏西四度二十四分。 东:九峰山。 西:摩天岭。 南:大松。 东南:玉林。 兔毛河自右玉入,逾边迳杀虎口,右会宁远河,迳其麓,西北至厅。 西南折西入清水河。 东北黄水自宁远入,西迳厅北入托克托。 有巡司兼司狱。 有递。 兴和直隶厅:明初,天城卫边北地。 光绪二十二年,以丰镇之二道河巡司置,隶归绥道。 西南距省治八百九十里。 至京师千七十里。 广袤阙。 北:大青山。 东南:水泉入。 西北:东洋河自察哈尔旗入。 二源合,东西迳厅北,入直隶张家口。 有递。 陶林直隶厅:要。 隶归绥道。 明,大同边外地。 光绪二十九年,以宁远厅之科布尔巡司置。 西南距省治千三百里。 至京师千四百五十里。 广袤阙。 北:伊马图山。 南:回头梁。 大黑河南源黄水河,古白渠水,出大东沟,西南迳五坝入宁远。 有递。 武川直隶厅:要。 隶归绥道。 明,西土特默牧场。 光绪二十九年,以其北境翁滚置,治乌兰花,寄治归化城。 南距省治千百七十里。 至京师千二百九十里。 广袤阙。 北:托克图山。 西北:克寿。 东有乌兰察布源泉,厅治。 一递。 五原直隶厅:要。 隶归绥道。 光绪二十九年,析萨拉齐西境兴盛旺置抚民同知,治隆兴长,寄治包头镇。 东南距省治千七百九十里。 至京师二千一百十里。 北极高四十度三十九分。 京师偏西五度十六分。 西北:阳山。 北:阴山。 河水自甘肃边外环内蒙鄂尔多斯,折东自乌拉特循其南麓入。 有鄂博口,古稒阳道。 又东迳厅南,合博托河入萨拉齐。 有递。 东胜直隶厅:要。 隶归绥道。 明初,东胜卫西界、陕西榆林卫河套地,后为元裔所居。 光绪三十二年,以鄂尔多斯左翼中郡王右翼前末紥萨克旗垦地置,治羊壕厂,寄治萨拉齐之包头镇。 北极高四十度四十九分。 京师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西北:河水自鄂尔多斯循五原入厅北,折东南入萨拉齐。 边墙西自陕西榆林入。 又东有递。 发布时间:2025-11-21 12:55:4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352.html